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容量共享的新能源-电网-用户侧储能优化配置策略 被引量:14
1
作者 郝丽丽 吕肖旭 +1 位作者 丁逸行 金坤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607-5619,I0014,共14页
在新能源场站、电网和用户侧配置储能有助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目前大多针对某侧储能需求独立考虑配置方案。忽略各侧储能的相互支援能力与共享空间,易造成社会储能资源浪费和储能投资回报率降低。为此,该文基于新能源场站、... 在新能源场站、电网和用户侧配置储能有助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目前大多针对某侧储能需求独立考虑配置方案。忽略各侧储能的相互支援能力与共享空间,易造成社会储能资源浪费和储能投资回报率降低。为此,该文基于新能源场站、电网和用户侧独立储能的收益模式分析,讨论各侧储能的容量共享能力,并提出新能源-电网-用户侧储能的容量共享机制。进一步提出考虑容量共享的新能源-电网-用户侧储能配置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为长周期储能优化配置模型,下层为计及容量共享的短周期储能优化调度模型。建立计及容量共享的三侧储能配置方案优化求解方法。通过算例验证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可以实现系统各侧储能的共享、协同配置,从而有效提高各侧储能的容量利用率,避免系统中储能的冗余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网-用户侧储能配置 共享机制 收益模式 规划运行收益 双层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用户互操作性对负荷曲线影响的定量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田建伟 胡兆光 +2 位作者 周景宏 肖潇 吴俊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44-48,共5页
分析了智能电网机制下电网—用户互操作性(GCI)的实现基础及对负荷曲线的影响。GCI具有模糊性与自适应性,传统建模方法很难定量模拟,智能工程混合模型为其提供了解决思路。根据GCI的特点建立了智能工程混合模型,包括控制中心智能体、发... 分析了智能电网机制下电网—用户互操作性(GCI)的实现基础及对负荷曲线的影响。GCI具有模糊性与自适应性,传统建模方法很难定量模拟,智能工程混合模型为其提供了解决思路。根据GCI的特点建立了智能工程混合模型,包括控制中心智能体、发电智能体、用户智能体等。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用户智能体根据实时电价的波动及可响应负荷的大小进行模糊推理,改变电力消费行为,从而影响负荷曲线。通过IEEE 39节点新英格兰系统算例,验证了该定量模拟方法及智能工程混合模型建模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用户互操作性 负荷曲线 定量模拟 智能电网 智能工程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响应的用户侧微电网多目标优化运行方法 被引量:14
3
作者 樊玮 周楠 +3 位作者 刘念 林心昊 张建华 雷金勇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23,共7页
需求响应使用户积极参与到电网的优化运行中,是实现用户侧微电网优化运行的重要手段。针对用户侧微电网,提出了基于价格激励与可控负荷的优化运行模型。模型中包括实时电价的分区策略与可控负荷的调控策略。将用户用电成本,空调与热水... 需求响应使用户积极参与到电网的优化运行中,是实现用户侧微电网优化运行的重要手段。针对用户侧微电网,提出了基于价格激励与可控负荷的优化运行模型。模型中包括实时电价的分区策略与可控负荷的调控策略。将用户用电成本,空调与热水器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将可延迟负荷的延迟时间,可计划负荷的工作状态作为决策变量。通过仿真计算与分析,验证了优化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用户侧微电网的低成本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用户侧微电网 多目标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级微电网实验平台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立地 吴登盛 +4 位作者 周志巍 王永刚 王俊 张安康 李赫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随着近年来分布式电源的兴起,微电网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满足用户级微电网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对用户级微电网特性的分析,从模拟风力发电系统、模拟光伏发电系统、能量配置与管理和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4方面对微电网实验平台进行设计,完... 随着近年来分布式电源的兴起,微电网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满足用户级微电网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对用户级微电网特性的分析,从模拟风力发电系统、模拟光伏发电系统、能量配置与管理和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4方面对微电网实验平台进行设计,完成了用户级微电网实验平台的搭建,实现了最大出力、能量管理和协调控制技术等理论研究的实验验证.结果 表明,该平台数据采集准确,且控制精度高,能够为用户级微电网相关技术理论进行有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级微电网 风光储系统 分布式电源 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通路径设计——以用户侧微电网工程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专业衔接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喻宙 胡斌 +1 位作者 郝会霞 张育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85-90,共6页
1+X证书制度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制度创新与设计,它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衔接、相互融通,将带来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评价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的全新变革,对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机制... 1+X证书制度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制度创新与设计,它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衔接、相互融通,将带来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评价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的全新变革,对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机制和体制条件,必将助推职业教育进行深入改革。通过分析用户侧微电网工程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专业的衔接关键点,从融通思路、方案融通、课程融通以及教学实施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以期为1+X证书制度书证融通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用户侧微电网工程应用 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 书证融通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源接入用户及用户侧微电网双向电能计量问题 被引量:36
6
作者 申展 胡辉勇 +4 位作者 雷金勇 许爱东 郭晓斌 彭勇刚 杨苹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21,共8页
随着分布式电源以及基于分布式电源的用户侧微电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与电网之间双向的电能流动使得传统的计量方式需要相应做出改变。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用户及用户侧微电网双向计量的需求,重点讨论了分布式发电的独立计量方式,... 随着分布式电源以及基于分布式电源的用户侧微电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与电网之间双向的电能流动使得传统的计量方式需要相应做出改变。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用户及用户侧微电网双向计量的需求,重点讨论了分布式发电的独立计量方式,梳理了分布式发电并网引起的谐波、电压暂降、短时中断与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对计量误差产生的影响,总结了智能电表通讯接口、协议、精确计量算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智能电表在未来智能电网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提出了双向计量的模式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光储一体化 双向计量 智能电表 用户侧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时电价和需求响应的家庭型用户侧微电网优化运行 被引量:22
7
作者 黄焘 马溪原 +5 位作者 雷金勇 许爱东 郭晓斌 李鹏 刘念 杨苹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3,共7页
在考虑分时电价和需求响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含有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蓄电池的家庭型用户侧微电网优化运行模型,提出了一种家庭型用户侧微电网需求响应方法。优化模型以综合考虑用户的购电费用和舒适度为优化目标,尽可能多地将峰时电... 在考虑分时电价和需求响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含有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蓄电池的家庭型用户侧微电网优化运行模型,提出了一种家庭型用户侧微电网需求响应方法。优化模型以综合考虑用户的购电费用和舒适度为优化目标,尽可能多地将峰时电价时段的家用负荷功率向谷时电价和平时电价时段移动。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在算例分析中对比了优化前后微电网向电网公司支付的购电费用,验证了所提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型用户侧微电网 优化运行 分时电价 需求响应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侧微电网高渗透率接入配电网的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魏文潇 于力 +5 位作者 马溪原 雷金勇 许爱东 郭晓斌 杨苹 刘念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3,共7页
用户侧微电网高渗透率接入加大了配电系统运行的灵活性,但原有的配电网优化配置方法已不能为新环境下的网络提供高效有力的规划支撑。针对这一问题,综合考虑高渗透率微电网接入对配电网造成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影响,本文以系统收益最大化... 用户侧微电网高渗透率接入加大了配电系统运行的灵活性,但原有的配电网优化配置方法已不能为新环境下的网络提供高效有力的规划支撑。针对这一问题,综合考虑高渗透率微电网接入对配电网造成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影响,本文以系统收益最大化和电压偏差最小化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户侧微电网高渗透率接入配电网的选址定容配置方法。在考虑微电网运行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微电网控制方案,考虑了昼夜和季节对运行方式的影响,提高了优化配置的准确程度。以IEEE 33节点系统为例,通过计算验证了该方法能够为用户侧微电网高渗透率接入配电网的规划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侧微电网 优化配置 多目标优化 智能配电网 高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RSVPSO-KELM的用户侧微电网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14
9
作者 杜涵潇 汤旻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9-76,共8页
用户侧微电网负荷随机性强,短期负荷的预测精度对微电网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EEMD)和区域划分自适应变异粒子群(RSVPSO)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KELM)的负荷预测模型。采用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用户侧微电网负荷随机性强,短期负荷的预测精度对微电网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EEMD)和区域划分自适应变异粒子群(RSVPSO)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KELM)的负荷预测模型。采用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将负荷序列分解为多组平稳的子序列,以减小不同局部信息之间的相互影响。针对粒子群算法易早熟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利用区域划分来实现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的自适应调整,提高粒子的全局寻优能力和搜索效率,并结合自适应变异操作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加强核极限学习机预测精度。最后通过案例验证,所提模型的预测准确率约为98.114%,较其他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和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侧微电网 短期负荷预测 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核极限学习机 欧氏距离 自适应变异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环境下用户侧微电网的形态及优化运行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宇 田兵 +3 位作者 雷金勇 郭晓斌 董朝阳 李鹏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0-47,55,共9页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各类新技术将最先接入用户侧微电网,改变传统的发电、用电以及运营模式。用户侧微电网融合多种分布式能源、储能设备以及可控负荷,为能源互联网环境下更加灵活、高效的能源转换和利用提供支撑。对能源互联网环境...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各类新技术将最先接入用户侧微电网,改变传统的发电、用电以及运营模式。用户侧微电网融合多种分布式能源、储能设备以及可控负荷,为能源互联网环境下更加灵活、高效的能源转换和利用提供支撑。对能源互联网环境下用户侧微电网的形态、关键技术和运营模式进行了展望,并研究了微电网内部和微电网间的协调运行方式。基于分布式电源功率预测与用户负荷预测技术,提出了用户侧微电网优化运行方法。运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在线更新预测信息和微电网运行状态,优化上下层运行策略从而收敛于最优平衡状态,为用户侧微电网的调度和运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用户侧微电网 能量管理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型用户侧微电网储能运行方式与微电网的运营模式 被引量:21
11
作者 田兵 喻磊 +5 位作者 雷金勇 刘石生 李恒真 许爱东 郭晓斌 李鹏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8-55,共8页
在分析工业型用户侧微电网特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微电网中的储能容量及功率配置的原则,分析了工业型用户侧微电网投资主体的多样性,在电网投资储能情况下,提出了以促进光伏就地消纳为主、优化调节微电网对外联络功率为辅、兼顾经济效... 在分析工业型用户侧微电网特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微电网中的储能容量及功率配置的原则,分析了工业型用户侧微电网投资主体的多样性,在电网投资储能情况下,提出了以促进光伏就地消纳为主、优化调节微电网对外联络功率为辅、兼顾经济效益为能量优化目标的微电网及储能优化运行的原则和优化流程,提出了适合工业型用户侧微电网的运营模式。以实际微电网工程为例,介绍了储能选型的过程,详细计算分析了在所提储能运行方式下储能的收益和各投资主体的分配比例,为工业型用户侧微电网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运营模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工业型用户侧微电网 储能 能量优化 运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熵值修正指标赋权的电网接收用户资产综合价值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涛 魏伟 +1 位作者 崔崔 谢东日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4-701,共8页
在输配电价改革环境下,准确评估电网接收用户资产的综合价值对电网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尤为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熵值修正指标赋权的电网接收用户资产综合价值评估方法。首先明确了信息熵和相对熵理论;为了提高专家评分结果的合理... 在输配电价改革环境下,准确评估电网接收用户资产的综合价值对电网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尤为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熵值修正指标赋权的电网接收用户资产综合价值评估方法。首先明确了信息熵和相对熵理论;为了提高专家评分结果的合理性,基于相对熵修正了评价指标重要性的专家评分结果;基于广义熵值修正G1赋权法,减少了指标赋权的主观随意性,兼顾指标经验的重要性;构建了电网接收用户资产综合价值的评估模型;最终以某省3类不同的典型用户为例,运用文中的方法对综合价值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价值评估方法 电网接收用户资产 相对熵 广义熵 指标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TCI-MIC与振幅压缩灰色模型的用户侧微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27
13
作者 薛阳 张宁 +2 位作者 吴海东 俞志程 李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6-563,共8页
短期负荷预测是保障用户侧微电网经济、安全运行的基础。现有研究表明,综合考虑气象、地理等影响因素的负荷预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预测准确率。但在具有明显城市特征的用户侧微电网负荷预测中存在局限性,其预测结果呈现显著偏差,... 短期负荷预测是保障用户侧微电网经济、安全运行的基础。现有研究表明,综合考虑气象、地理等影响因素的负荷预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预测准确率。但在具有明显城市特征的用户侧微电网负荷预测中存在局限性,其预测结果呈现显著偏差,使得基于该结果的潮流计算偏离实际情况,危及系统的安全运行。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热气候指数–最大信息系数(universal thermal climate index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UTCI-MIC)与振幅压缩灰色模型的用户侧微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该模型采用经验模态分解将用电负荷分解为波动负荷和趋势负荷曲线;其次,建立了考虑相似日的MIC矩阵与涵盖多时刻气象、地理区位、城市特征因素的UTCI热环境评估方法,用于波动负荷预测;最后,将基于振幅压缩灰色模型获得的趋势预测结果与波动预测结果重构,得到用电负荷预测结果。案例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预测城市特征明显的用户侧负荷变动情况,其预测准确率可达96.91%以上,为城市电网的能量管理系统和电力市场交易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用户侧微电网 通用热气候指数 最大信息系数 经验模态分解 振幅压缩 灰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侧微电网能量优化策略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兵 雷金勇 +7 位作者 喻磊 郭晓斌 李鹏 于力 马溪原 史训涛 徐全 伍小兵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73,共8页
用户侧微电网是在用户侧实现多能互补、源荷协调的一种综合能源系统。针对光储型用户侧微电网能量管理轻量化、实用化的需求,提出了用户侧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结构和促进光伏就地消纳、促进光伏就地消纳+削峰填谷、联络线功率平滑等3种... 用户侧微电网是在用户侧实现多能互补、源荷协调的一种综合能源系统。针对光储型用户侧微电网能量管理轻量化、实用化的需求,提出了用户侧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结构和促进光伏就地消纳、促进光伏就地消纳+削峰填谷、联络线功率平滑等3种能量优化策略,并在嵌入式的微电网中央控制器中进行了实现,不同策略可根据需要在控制器上灵活配置。在示范工程中进行了不同能量管理策略的示范和应用,示范效果达到了设计的优化目标,验证了能量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用户侧微电网的能量管理策略提供了多种选择参考和工程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用户侧微电网 能量管理 电网中央控制器 促进光伏就地消纳 削峰填谷 联络线功率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互补能源供用电实时定价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军祥 潘婷婷 高岩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92-1096,共5页
在智能电网背景下,针对化石能源短缺、峰时供电压力大的现状,提出了由光伏和化石燃料互补供电的方式,并建立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用户侧微电网实时定价模型。该模型中,电力供应商通过制定实时电价来协调用户对两种类型能源所发电能的使用量... 在智能电网背景下,针对化石能源短缺、峰时供电压力大的现状,提出了由光伏和化石燃料互补供电的方式,并建立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用户侧微电网实时定价模型。该模型中,电力供应商通过制定实时电价来协调用户对两种类型能源所发电能的使用量,并设计了实时定价算法来求解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仅靠化石能源供电的大电网,互补供电方式能有效降低化石能源峰时供电量和价格,提升社会福利,这为以后智能电网的有效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用户侧微电网 互补供电 实时定价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计算在电力需求响应业务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15
16
作者 李彬 贾滨诚 +5 位作者 曹望璋 田世明 祁兵 孙毅 朱伟义 郑爱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7,共9页
电力自动需求响应业务的快速发展,引入了大量的智能终端,在云端进行集中式管理对IT基础设施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将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于自动需求响应业务的设想,并基于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提出的边缘计算框架,依据IEC 62939智能... 电力自动需求响应业务的快速发展,引入了大量的智能终端,在云端进行集中式管理对IT基础设施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将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于自动需求响应业务的设想,并基于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提出的边缘计算框架,依据IEC 62939智能电网用户接口的标准划分,设计了自动需求响应边缘计算(automated demand response edge computing,ADR-EC)节点的分层架构模型。分别给出了ADR-EC节点的功能层、信息层、通信层设计方案及应用示例,最后结合自动需求响应业务的发展剖析了未来边缘计算大规模应用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自动需求响应 智能电网用户接口 能源互联网 分层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需求响应业务支撑技术及标准化发展方向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彬 周秋雁 +3 位作者 陈宋宋 崔高颖 祁兵 孙毅 《广东电力》 2017年第12期15-21,共7页
为了支撑我国电力需求响应业务的开展,分析了当前与自动需求响应相关的最新技术进展,其中包括智能电网双向供需互动以及智能电网用户接口领域的相关进展。针对我国目前自动需求响应业务在电力系统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从通信层、信息层... 为了支撑我国电力需求响应业务的开展,分析了当前与自动需求响应相关的最新技术进展,其中包括智能电网双向供需互动以及智能电网用户接口领域的相关进展。针对我国目前自动需求响应业务在电力系统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从通信层、信息层、业务层3个层面设计了自动需求响应业务相关领域的核心功能以及需求响应业务标准化思路。提出在欧洲智能电网架构模型框架下的不同需求响应业务实体角色及功能定位,为构建满足IEC互联架构的层次化互联接口提供支撑。最后,结合我国典型需求响应试点城市的运行情况及国外相关技术发展提出未来电力自动需求响应业务的实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需求响应 智能电网用户接口 需求侧 能源互联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需求响应信息交换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志昌 陈京生 +5 位作者 李彬 田世明 董明宇 朱伟义 祁兵 孙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83-1190,共8页
需求响应信息交换标准化是保障我国需求响应业务顺畅开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能有效解决当前需求响应信息交换过程中信息表达方式不统一、系统互操作性差等问题。首先分析了国内外需求响应信息交换标准化现状,然后结合我国最新的标准化现状... 需求响应信息交换标准化是保障我国需求响应业务顺畅开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能有效解决当前需求响应信息交换过程中信息表达方式不统一、系统互操作性差等问题。首先分析了国内外需求响应信息交换标准化现状,然后结合我国最新的标准化现状,分别从信息交换服务、信息交换机制及底层协议要求等方面对我国电力需求响应信息交换标准化方式思路进行了剖析。最后从底层承载协议、适配器规范、安全规范3方面探讨了我国需求响应信息交换标准化方向,提出了信息交换服务优化以及需求响应信息交换安全等标准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信息交换 技术标准 适配器 智能电网用户接口 IEC PC1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sensing time and cooperative user allocation for OR-rule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鑫 仲伟志 陈琨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646-2654,共9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hroughput of cognitive radio(CR), optimization of sensing time and cooperative user allocation for OR-rule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was investigated in a CR network that includes multiple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hroughput of cognitive radio(CR), optimization of sensing time and cooperative user allocation for OR-rule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was investigated in a CR network that includes multiple users and one fusion center. The frame structure of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was divided into multiple transmission time slots and one sensing time slot consisting of local energy detection and cooperative overhead.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was formulated to maximize the throughput of CR network, subject to the constraints of both false alarm probability and detection probability. A joi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 of sensing time and number of users was proposed to solve this optimization problem with low time complexity. An allocation algorithm of cooperative users was proposed to preferentially allocate the users to the channels with high utilization probabilit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the throughput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proposed joint optimization and allocation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nitive radio energy detection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throughput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计量分布式电源电量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8
20
作者 任伟 宋晓林 +2 位作者 白宇峰 邵芳静 梁艺超 《陕西电力》 2017年第4期80-83,87,共5页
随着分布式电源和基于分布式电源的用户侧微电网接入电网主网的数量日益增多,分布式电源用户与电网公司开展双向电能交易的情况变得更加频繁。从计量分布式电源双向电能量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用于中低压用户的单、三... 随着分布式电源和基于分布式电源的用户侧微电网接入电网主网的数量日益增多,分布式电源用户与电网公司开展双向电能交易的情况变得更加频繁。从计量分布式电源双向电能量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用于中低压用户的单、三相智能电能表的选型问题和参数设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试验室验证了该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分布式电源双向计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能表 分布式电源 双向计量 用户侧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