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涡流缓速器优化设计与制动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郑红梅 边尚琪 +2 位作者 查传婷 沈浩 陈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文章在考虑去磁效应的基础上建立电涡流缓速器数学计算模型,采用涡流折算系数法求出闭合磁路磁感应强度,推导出电涡流缓速器电磁制动力矩表达式;在某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将圆形极柱优化设计为扇形极柱,并利用Maxwell... 文章在考虑去磁效应的基础上建立电涡流缓速器数学计算模型,采用涡流折算系数法求出闭合磁路磁感应强度,推导出电涡流缓速器电磁制动力矩表达式;在某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将圆形极柱优化设计为扇形极柱,并利用Maxwell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不同长度扇形极柱的新型电涡流缓速器模型的制动力矩进行仿真分析;将最终确定的新型电涡流缓速器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台架实验与原产品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新型电涡流缓速器与传统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扭矩在不同转速下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制动性能有明显提升;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最大误差小于5%,证明了新型电涡流缓速器的有效性和优化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缓速器 扇形极柱 制动力矩提升 仿真分析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运输车辆电涡流缓速器结构优化
2
作者 马忠辉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7-190,199,共5页
随着智能化装备在煤矿井下的深入应用,智能化车辆为井下运输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条件。电涡流缓速器是井下运输车辆辅助制动装置之一。介绍了电涡流缓速器的机械结构,推导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计算公式,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 随着智能化装备在煤矿井下的深入应用,智能化车辆为井下运输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条件。电涡流缓速器是井下运输车辆辅助制动装置之一。介绍了电涡流缓速器的机械结构,推导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计算公式,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影响制动力矩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扇形励磁电涡流缓速器。对扇形励磁电涡流缓速器进行结构设计,确定了主要参数。建立了电涡流缓速器模型,考虑散热、安装等实际工况问题,对电涡流缓速器整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运输车辆 电涡流缓速器 扇形励磁 散热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55
3
作者 何仁 衣丰艳 何建清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7-200,共4页
运用电磁场理论推导了电涡流缓速器的电流密度和制动力矩计算公式 ,这些计算公式反映了电涡流缓速器各设计参数的相互关系 。
关键词 电涡流缓速器 制动力矩 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汽车 制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涡流缓速器调节车辆制动稳定性 被引量:7
4
作者 赵迎生 何仁 +1 位作者 王永涛 董颖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9-311,349,共4页
利用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可控的特点,将电涡流缓速器的力矩输出进行适当的控制并施加在后轮上,与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共同形成了复合制动力.建立了车辆制动力的调节模型,理论上确定了电涡流缓速器的通电电流是车辆前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函数... 利用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可控的特点,将电涡流缓速器的力矩输出进行适当的控制并施加在后轮上,与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共同形成了复合制动力.建立了车辆制动力的调节模型,理论上确定了电涡流缓速器的通电电流是车辆前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函数.实车模拟结果表明,后轮的地面制动力随前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变化关系,能较好地贴近车辆的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车辆较好地利用了地面的附着能力,改善了车辆的制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电涡流缓速器 制动 稳定性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动转矩控制方法对车用电涡流缓速器耗能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东海 何仁 +2 位作者 胡楠楠 衣丰艳 徐晓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9-686,705,共9页
针对车用电涡流缓速器在制动过程中时需要消耗大量车载电能的问题,在建立车用电涡流缓速器制动特性和热力学特性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电涡流缓速器制动转矩分级控制和无级控制的耗能特性。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使用过程中,分级... 针对车用电涡流缓速器在制动过程中时需要消耗大量车载电能的问题,在建立车用电涡流缓速器制动特性和热力学特性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电涡流缓速器制动转矩分级控制和无级控制的耗能特性。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使用过程中,分级控制方法耗电量大于无级控制方法,主要原因是分级控制方法使制动任务分配不均匀,将过多的制动任务分配给低挡的励磁绕组,导致其温度迅速升高和造成耗电量的额外增加;而无级控制方法则将制动任务均匀地分配给所有励磁绕组,以保证单个励磁绕组的温度不至于过高而增加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缓速器 非线性数学模型 耗能特性 制动转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涡流缓速器对车辆制动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迎生 何仁 王永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18,22,共4页
修正车辆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使之适用于装用电涡流缓速器的车辆,对装用电涡流缓速器的车辆制动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并且提出了增加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系数来提高装用缓速器后的车辆制动稳定性的技术措施。对给定参数的车辆的定量... 修正车辆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使之适用于装用电涡流缓速器的车辆,对装用电涡流缓速器的车辆制动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并且提出了增加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系数来提高装用缓速器后的车辆制动稳定性的技术措施。对给定参数的车辆的定量分析表明,提出的技术措施能扩大车辆同步附着系数的范围,降低车辆后轮先抱死的可能性,提高车辆的制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电涡流缓速器 制动力分配系数 制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风道散热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成晔 沈建明 +1 位作者 何仁 蒋科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6-241,共6页
电涡流缓速器(ECR)实施缓速制动时将车辆行驶动能转化为热能,使得转子盘产生较大温升,导致其制动性能不稳定。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在转子盘风道内安装圆柱扰流强化散热装置。为合理选择扰流圆柱结构尺寸,建立不同直径圆柱扰流强制散热... 电涡流缓速器(ECR)实施缓速制动时将车辆行驶动能转化为热能,使得转子盘产生较大温升,导致其制动性能不稳定。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在转子盘风道内安装圆柱扰流强化散热装置。为合理选择扰流圆柱结构尺寸,建立不同直径圆柱扰流强制散热结构转子盘单风道物理模型,采用K-ε标准双方程和能量方程分析各模型不同进口气流速度条件下热交换改进机理及性能,并与未装该结构时风道散热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扰流圆柱直径越大,压力损失系数越大;风道内前排扰流柱平均换热系数大于后排;安装圆柱扰流件对叶片背流面和工作面均有较高的换热强化效果,且对工作面传热强化优于背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辅助制动 电涡流缓速器 强化散热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用电涡流缓速器的汽车制动性能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何仁 何建清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4年第1期29-32,共4页
为掌握汽车上装用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性能及其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建立装用缓速器的汽车制动时动力学方程式;结合道路试验,从下坡能力和平路上的减速能力两个方面考察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效能;通过道路试验,考察在中、高车速下,电涡流... 为掌握汽车上装用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性能及其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建立装用缓速器的汽车制动时动力学方程式;结合道路试验,从下坡能力和平路上的减速能力两个方面考察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效能;通过道路试验,考察在中、高车速下,电涡流缓速器对汽车紧急制动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装用电涡流缓速器后,理想的汽车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电涡流缓速器 制动性能 制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流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成晔 何仁 衣丰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2-454,共3页
简要介绍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6191HS型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叶片二维有限元模型,确定适当的边界条件并对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显示了叶片上的压力和叶间速度分布,其数值分析结果有利于叶片结构的改进设计,以达到降低转子... 简要介绍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6191HS型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叶片二维有限元模型,确定适当的边界条件并对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显示了叶片上的压力和叶间速度分布,其数值分析结果有利于叶片结构的改进设计,以达到降低转子盘温升,提高电涡流缓速器制动稳定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速器 叶片 有限元 电涡流缓速器 对流场 有限元分析 转子 车用 二维有限元模型 叶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阶梯模糊控制在电涡流缓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伟兴 唐骏 何仁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6-129,共4页
分析了电涡流缓速器在制动过程中所要求的恒速模式及在制动中出现的热衰退现象,提出了采用自适应阶梯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分段调节的机制,通过在线改变规则中的调整因子α,使得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根据实时转速和转子盘温度的变化,... 分析了电涡流缓速器在制动过程中所要求的恒速模式及在制动中出现的热衰退现象,提出了采用自适应阶梯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分段调节的机制,通过在线改变规则中的调整因子α,使得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根据实时转速和转子盘温度的变化,调整模糊控制规则,最终使得电涡流缓速器输出的励磁电流根据转速和转子盘温度实时调节.通过在电涡流缓速器转鼓实验台上对该算法进行验证,对比常规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电涡流缓速器 模糊控制 自适应控制 规则自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涡流缓速器涡流折算系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东海 何仁 汤宝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4-148,166,共6页
分析了涡流折算系数对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理论计算的影响。通过对两种型号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实验数据的分析,建立了关于涡流折算系数的微分方程。利用MATLAB直接搜索工具箱得到微分方程的初值条件,再通过龙格-库塔法求解该微分方... 分析了涡流折算系数对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理论计算的影响。通过对两种型号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实验数据的分析,建立了关于涡流折算系数的微分方程。利用MATLAB直接搜索工具箱得到微分方程的初值条件,再通过龙格-库塔法求解该微分方程获得涡流折算系数的数值解。根据这一计算方法对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进行验证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说明此计算方法是可行的且解决了电涡流缓速器在改型优化和新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涡流折算系数 制动力矩计算 龙格-库塔法 电涡流缓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强制散热分析和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成晔 何仁 +1 位作者 袁传义 汪永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9-352,共4页
应用标准k-ε双方程和能量方程,对比分析了原结构和加装顺排与叉排销式强制散热结构时缓速器转子盘单个风道的空气流动和散热状况。对加装顺排散热销后转子盘内、外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加装顺排散热销结构可有效降低转... 应用标准k-ε双方程和能量方程,对比分析了原结构和加装顺排与叉排销式强制散热结构时缓速器转子盘单个风道的空气流动和散热状况。对加装顺排散热销后转子盘内、外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加装顺排散热销结构可有效降低转子盘最高平衡温度和温度上升速率,提高缓速器制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缓速器 风道 强制散热 数值分析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计算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效军 何仁 沈海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89-1392,共4页
简要介绍了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基本机械结构,建立了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计算模型。基于电涡流理论和电磁感应定律,推导了气隙磁感应强度、制动功率、制动力矩计算公式,为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优化设计及温度场分析等提供了理... 简要介绍了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基本机械结构,建立了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计算模型。基于电涡流理论和电磁感应定律,推导了气隙磁感应强度、制动功率、制动力矩计算公式,为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优化设计及温度场分析等提供了理论基础。以1200N·m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为例,比较了制动力矩的理论计算值和试验值,可以看出它们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 制动力矩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实时控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仁 赵迎生 王永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2-205,共4页
为了使装有电涡流缓速器的车辆在下坡时能以稳定的速度行驶,以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力矩和励磁电流的关系为依据,应用脉宽调制(PWM)技术实现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无级调节.分析了车辆下坡运行的工况,以车辆的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产生的惯... 为了使装有电涡流缓速器的车辆在下坡时能以稳定的速度行驶,以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力矩和励磁电流的关系为依据,应用脉宽调制(PWM)技术实现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无级调节.分析了车辆下坡运行的工况,以车辆的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作为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控制依据,提出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的无级控制策略,并绘制了控制流程.利用实车的不同初始运行工况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车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实时控制能使车辆在坡道上以稳定的目标速度行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缓速器 车辆 制动力矩 实时控制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非稳态温度场数值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仁 刘成晔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5,共5页
应用传热学原理和虚拟边界法建立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轴对称非稳态温度场简化计算模型,确定了适当的边界条件,利用Galerk in法推导温度场的有限元方程,采用无条件稳定的Galerk in格式离散时间微分项,迭代控制采用新型变时间步长法... 应用传热学原理和虚拟边界法建立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轴对称非稳态温度场简化计算模型,确定了适当的边界条件,利用Galerk in法推导温度场的有限元方程,采用无条件稳定的Galerk in格式离散时间微分项,迭代控制采用新型变时间步长法,分析了转子盘沿径向和轴向的温度分布规律,并对轴向温度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值与数值分析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缓速器 转子盘 温度场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叶片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成晔 何仁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5993-5998,共6页
通过改变叶片数量、进口安装角、出口安装角等结构参数建立了9个计算模型,并采用RNG Κ-ε双方程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各结构参数对叶片内外流场、气流通量、转子盘散热量、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静态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转子盘叶... 通过改变叶片数量、进口安装角、出口安装角等结构参数建立了9个计算模型,并采用RNG Κ-ε双方程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各结构参数对叶片内外流场、气流通量、转子盘散热量、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静态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转子盘叶片设计时应优先考虑减小进口安装角或出口安装角;在保证转子盘强度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叶片厚度增加叶片数量,提高叶片散热表面积;上述方法均可有效提高转子盘的散热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电涡流缓速器 转子盘 结构参数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用电涡流缓速器汽车的运动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杰 顾庆昌 +1 位作者 娄银庭 张宁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884-2886,共3页
根据电涡流缓速器制动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汽车制动时的简化受力模型,运用Simulink软件建立了装用电涡流缓速器汽车的运动学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了汽车减速过程中速度与加速度的变化规律。该方法可以作为电涡流缓速器设计的辅助验证手... 根据电涡流缓速器制动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汽车制动时的简化受力模型,运用Simulink软件建立了装用电涡流缓速器汽车的运动学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了汽车减速过程中速度与加速度的变化规律。该方法可以作为电涡流缓速器设计的辅助验证手段,可有效节约设计时间与费用,提高设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缓速器 运动学仿真 SIMULINK 制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电涡流缓速器试验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仁 盛金东 李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在分析比较国外相关的辅助制动法规和研究车用电涡流缓速器基本性能要求的基础上,探讨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台架试验方法,研制了电涡流缓速器试验台。介绍了所研制试验台的工作原理,提出了试验方法和试验步骤。该试验方法的提出为国内... 在分析比较国外相关的辅助制动法规和研究车用电涡流缓速器基本性能要求的基础上,探讨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台架试验方法,研制了电涡流缓速器试验台。介绍了所研制试验台的工作原理,提出了试验方法和试验步骤。该试验方法的提出为国内制定电涡流缓速器相关标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电涡流缓速器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铰接车辆电涡流缓速器联合制动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许沧粟 于洪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6-369,共4页
提出利用联合制动系统将电涡流缓速器应用到铰接车辆上的方法。联合制动系统由拖车上的电涡流缓速器和挂车电控制动系统组成,二者在ECU控制下可以保证拖车与挂车制动力的合理分配以及对拖车及挂车的制动实施时间进行干预。采用该系统还... 提出利用联合制动系统将电涡流缓速器应用到铰接车辆上的方法。联合制动系统由拖车上的电涡流缓速器和挂车电控制动系统组成,二者在ECU控制下可以保证拖车与挂车制动力的合理分配以及对拖车及挂车的制动实施时间进行干预。采用该系统还可以减少铰接车辆行驶中某些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车辆 电涡流缓速器 制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涡流缓速器测试台架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沧粟 刘少林 占少民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简述了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影响制动转矩的因素, 并据此设计了一种能评价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的试验台架。采用该台架可以评定车速、励磁电流及转子温度与电涡流缓速器制动转矩的关系。此外, 在该台架中, 设计的飞轮系统能大致模拟质... 简述了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影响制动转矩的因素, 并据此设计了一种能评价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的试验台架。采用该台架可以评定车速、励磁电流及转子温度与电涡流缓速器制动转矩的关系。此外, 在该台架中, 设计的飞轮系统能大致模拟质量在 2000-32000kg范围内的汽车运行情况, 模拟范围广, 几乎囊括了我国现有的从载重汽车到大客车的所有车型, 可以测定电涡流缓速器在不同汽车上的工作情况, 大大提高了应用范围和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缓速器 制动 汽车运行 大客车 载重汽车 车速 台架 轮系 转矩 检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