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气介数的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校核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小苗 吕飞鹏 郑建民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2-115,124,共5页
为了提高在线校核效率,使校核工作更加科学有效,提出了基于电气介数的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校核方法。将保护所属的节点和线路的电气介数之和作为衡量各保护的重要性高低的依据,然后按照重要度的高低进行排序,再根据此保护重要度降序排序进... 为了提高在线校核效率,使校核工作更加科学有效,提出了基于电气介数的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校核方法。将保护所属的节点和线路的电气介数之和作为衡量各保护的重要性高低的依据,然后按照重要度的高低进行排序,再根据此保护重要度降序排序进行在线校核各保护的定值。通过IEEE14节点系统的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弥补了传统以单一环节数据分析结果作为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校核依据的不足,提高了电网在线校核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电气介数 线路电气介数 在线校核 保护重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介数及其在电力系统关键线路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94
2
作者 徐林 王秀丽 王锡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9,共7页
提出线路的电气介数并将其用于电力系统关键线路识别。该方法基于电路方程,克服了加权介数模型假设母线间潮流只沿最短路径流动的不足,能有效反映各"发电–负荷"节点对对线路的真实利用情况,其物理背景更符合电力系统特点且... 提出线路的电气介数并将其用于电力系统关键线路识别。该方法基于电路方程,克服了加权介数模型假设母线间潮流只沿最短路径流动的不足,能有效反映各"发电–负荷"节点对对线路的真实利用情况,其物理背景更符合电力系统特点且可考虑不同发电容量及负荷水平的影响。同时提出系统最大传输能力指标,其变化量同已有指标相结合能更全面地反映系统的故障程度。对IEEE-39系统和西北网的计算表明,高电气介数线路往往属于电网的长程连接,具有关键性地位,且电力系统在针对这些线路的攻击下更为脆弱。对蓄意攻击下系统连锁故障过程的追踪也显示最大传输能力指标的必要性,证明该模型比已有模型更为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可靠性 小世界模型 电气介数 最大传 输能力 脆弱线路识别 连锁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灵敏度因子的加权电气介数在电网脆弱性线路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徐青山 王伟 +3 位作者 刘建坤 刘中泽 辛建波 许庆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3-58,共6页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通过引入"发电机-负荷"节点对之间的灵敏度因子,重新定义了计及灵敏度因子的加权电气介数,用于电网的脆弱性线路识别。通过修正发电机、负荷节点在加权电气介数计算过程中的权重值来强化"发电机-负荷&q...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通过引入"发电机-负荷"节点对之间的灵敏度因子,重新定义了计及灵敏度因子的加权电气介数,用于电网的脆弱性线路识别。通过修正发电机、负荷节点在加权电气介数计算过程中的权重值来强化"发电机-负荷"节点对之间的潮流指向性。以IEEE 9节点系统和IEEE 39节点系统作为测试算例,求解各线路的加权电气介数值并以此对脆弱线路进行排序,对排序靠前的脆弱线路分别进行N-1小干扰稳定性校验和静态攻击稳定性校验,校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电气介数 灵敏度因子 脆弱性线路 N-1校验 静态攻击 稳定性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气介数的复杂电网脆弱线路辨识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仁伟 张友刚 +1 位作者 杨阳 李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6,共6页
提出了基于直流潮流计算的电气介数和新的网络效能指标,来辨识复杂电网中的脆弱线路。该电气介数克服了电抗加权拓扑介数假设"发电-负荷"节点间潮流沿最短路径或最有效路径传播的缺点,且考虑了发电容量和负荷容量及其分布的... 提出了基于直流潮流计算的电气介数和新的网络效能指标,来辨识复杂电网中的脆弱线路。该电气介数克服了电抗加权拓扑介数假设"发电-负荷"节点间潮流沿最短路径或最有效路径传播的缺点,且考虑了发电容量和负荷容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引入了考虑电气距离和容量分布的网络效能指标来表征故障后的网络效能。由IEEE39节点和IEEE118节点的数值仿真可知,高电气介数线路通常属于长程连接,处于重要的输电通道上,对这些线路的蓄意攻击,电网效能迅速下降,证实了电气介数能辨识复杂电网中的脆弱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电网 电气介数 脆弱线路 网络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气介数的电网连锁故障传播机制与积极防御 被引量:92
5
作者 徐林 王秀丽 王锡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1-68,共8页
提出使用电气介数分析电网连锁故障传播机制的方法,研究不同电气介数节点失效对系统连通性和输电能力的影响。同时提出基于生成介数的连锁故障积极防御方法。理论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基于基尔霍夫定律,克服了已有模型假设潮流只沿母线间最... 提出使用电气介数分析电网连锁故障传播机制的方法,研究不同电气介数节点失效对系统连通性和输电能力的影响。同时提出基于生成介数的连锁故障积极防御方法。理论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基于基尔霍夫定律,克服了已有模型假设潮流只沿母线间最短路径流动的不足,物理背景更符合电力系统实际。IEEE39节点系统算例显示,电气介数阈值较低时单一节点故障极易引发系统连锁故障,提高介数阈值可相对减弱这种风险,但仍无法改变电网在高电气介数节点故障面前极为脆弱的本质。在故障初期,根据生成介数主动切除极少量不重要节点,可以较小代价显著抑制连锁故障的蔓延,且简单经济。对西北网的计算也证明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可靠性 复杂网络 电气介数 连锁故障机制 积极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有向电气介数的脆弱线路选取 被引量:25
6
作者 程临燕 张保会 +3 位作者 李光辉 王进 郝治国 薄志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96,共6页
针对电力网络是有向加权网络的特性,在当前运行方式下考虑网络结构的脆弱性,利用线路功率组成,提出了将有向电气介数作为线路脆弱性指标.这样可以真实反映出"发电-负荷"节点对之间功率传输对各线路的占用情况,并且引入发电机... 针对电力网络是有向加权网络的特性,在当前运行方式下考虑网络结构的脆弱性,利用线路功率组成,提出了将有向电气介数作为线路脆弱性指标.这样可以真实反映出"发电-负荷"节点对之间功率传输对各线路的占用情况,并且引入发电机出力来考虑不同电压等级线路阻抗的差异,能有效识别出系统的关键线路,同时将传统的只考虑发电机负荷间最短路径的全局效能指标替换为考虑发电机负荷间所有传输路径的有向全局导纳指标,这样物理背景更符合电力系统实际.采用IEEE-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电气介数 有向全局导纳 脆弱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气介数的电力系统脆弱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耀年 术茜 +2 位作者 禹冰 龚卫国 张伟民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64,共4页
复杂系统脆弱性分析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研究议题。近来,复杂网络理论也开始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结构脆弱性分析。但是,一个纯粹的拓扑方法不能深刻表达电力系统的特性。因此,本文从复杂网络的概念出发,定义了表征网络电气特征的电气介数,该... 复杂系统脆弱性分析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研究议题。近来,复杂网络理论也开始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结构脆弱性分析。但是,一个纯粹的拓扑方法不能深刻表达电力系统的特性。因此,本文从复杂网络的概念出发,定义了表征网络电气特征的电气介数,该参数考虑了功率的分布和极限等电力系统的具体特征。通过比较IEEE39节点系统在遭受攻击后的传统介数和电气介数的网络效能分析,表明基于电气介数的网络效能分析在表现攻击脆弱性的同时又能体现系统的运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 拓扑 电气介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节点电气介数的多组同基最小断点集选取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向亮 吕飞鹏 +4 位作者 张向军 邓丰强 肖飞 张新峰 赵美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3,共4页
最小断点集(MBPS)是复杂环网配合整定计算的起点,其解往往具有多组,需要从中选取最理想的一组。考虑潮流对节点的实际利用情况以及节点对断点保护脆弱性的影响状况,提出了以节点电气介数指标来衡量保护的脆弱程度,给出了一种求取多组同... 最小断点集(MBPS)是复杂环网配合整定计算的起点,其解往往具有多组,需要从中选取最理想的一组。考虑潮流对节点的实际利用情况以及节点对断点保护脆弱性的影响状况,提出了以节点电气介数指标来衡量保护的脆弱程度,给出了一种求取多组同基最小断点集的选取方法。相对于已有的多组同基MBPS选取方法,所选指标更符合电力系统潮流的传播特点以及潮流对节点的实际利用情况,所选取的MBPS更为合适,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断点集 整定计算 节点电气介数 断点脆弱性 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节点电气介数的电网关键节点辨识 被引量:9
9
作者 徐岩 郅静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7-113,共7页
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水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节点电气介数的电网关键节点辨识方法。以线路功率变量与节点注入功率变量之间的功率灵敏度矩阵为基础,结合节点类型的不同,计算改进节点电气介数识别电网的关键节点。综合考虑节点移除造... 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水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节点电气介数的电网关键节点辨识方法。以线路功率变量与节点注入功率变量之间的功率灵敏度矩阵为基础,结合节点类型的不同,计算改进节点电气介数识别电网的关键节点。综合考虑节点移除造成的负荷损失和节点受到注入功率扰动时的电网加权潮流分布熵,定义节点重要性指标衡量节点在负荷供电和功率传输中的作用,对关键节点识别结果进行检验。改进节点电气介数计算简单,克服了以往方法中假设节点间功率按最短路径传输的不足,同时考虑了线路中潮流的方向性。在IEEE39节点系统中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改进节点电气介数可有效识别电网负荷供电和功率传输中的关键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关键节点 改进节点电气介数 负荷损失 加权潮流分布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电气介数的关键线路辨识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岩 郅静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28,共5页
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水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电气介数的关键线路辨识方法。推导出线路功率变量与节点注入功率变量之间的功率灵敏度矩阵,以该矩阵为基础,考虑线路负载率、不同节点发电量和负荷水平的影响,定义改进电气介数指标识别电... 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水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电气介数的关键线路辨识方法。推导出线路功率变量与节点注入功率变量之间的功率灵敏度矩阵,以该矩阵为基础,考虑线路负载率、不同节点发电量和负荷水平的影响,定义改进电气介数指标识别电网的关键线路。利用加权潮流分布熵反映线路断开对系统线路负载率分布及运行安全水平的影响。改进电气介数计算简单,克服了以往介数指标假设节点间功率按最短路径传输的不足,同时考虑了线路中潮流的方向性。加权潮流分布熵很好地反映了系统中部分线路负载率偏高甚至过载而导致的潮流分布不均衡。在IEEE39节点系统中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电气介数可有效识别断开后导致系统线路负载率分布不均衡的关键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关键线路 改进电气介数 加权潮流分布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转移系数的电气介数在电网结构脆弱性评估方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少倩 林涛 +2 位作者 徐遐龄 张汉平 张东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6-9,共4页
电网的脆弱性问题,作为电网安全问题的深入和扩展,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基于负荷转移系数的电气介数计算方法,考虑"发电机-负荷"节点注入功率对线路潮流的影响,提出了反映当前运行方式下网架参数和运行参数的结构脆弱性评估... 电网的脆弱性问题,作为电网安全问题的深入和扩展,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基于负荷转移系数的电气介数计算方法,考虑"发电机-负荷"节点注入功率对线路潮流的影响,提出了反映当前运行方式下网架参数和运行参数的结构脆弱性评估模型及指标。该模型考虑了无功功率对支路电流的影响,以实际输出的功率作为负荷转移系数的权重,使评估结果更加精确。最后以IEEE 39节点系统为测试算例,求解各节点的结构脆弱性指标并进行排序,对排序靠前的节点分别采用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的连锁连锁故障方式,通过分析在遭受攻击后系统最大连通域的变化,验证了所提评估模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结构脆弱性 负荷转移系 电气介数 注入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介数的电力系统脆弱性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虹 田雨青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0-43,共4页
为了在电网发生大停电事故时有效识别故障方向,文章基于基尔霍夫定律,提出了线路的电流介数指标。该指标是在输电网中潮流有向的沿所有可能路径传输的模型下建立的,同时考虑了线路可通过的最大电流值及网络的拓扑特点,与电气介数相比该... 为了在电网发生大停电事故时有效识别故障方向,文章基于基尔霍夫定律,提出了线路的电流介数指标。该指标是在输电网中潮流有向的沿所有可能路径传输的模型下建立的,同时考虑了线路可通过的最大电流值及网络的拓扑特点,与电气介数相比该指标更能体现实际电网的特点。通过对IEEE-39节点系统在不同攻击后最大传输能力的差异,表明了电流介数指标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影响因子 电气介数 电流 最大传输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潮流介数的电力系统关键线路辨识 被引量:81
13
作者 刘文颖 梁才 +3 位作者 徐鹏 但扬清 王佳明 王维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90-98,11,共9页
提出线路潮流介数并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关键线路的辨识。该方法基于系统当前运行方式和潮流分布,克服了以往(加权)介数指标假设节点间功率按最短路径传输和忽略线路潮流具有方向性的弊端,能有效反映和量化线路在发电机到负荷功率传输中... 提出线路潮流介数并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关键线路的辨识。该方法基于系统当前运行方式和潮流分布,克服了以往(加权)介数指标假设节点间功率按最短路径传输和忽略线路潮流具有方向性的弊端,能有效反映和量化线路在发电机到负荷功率传输中发挥的作用,同时考虑了发电机和负荷间最大可用传输功率对线路关键性的影响,其物理背景更加符合电力系统实际。同时,在反映关键线路故障对电力系统状态造成影响方面,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关键线路故障对系统线路过负荷、节点电压越限和暂态稳定性等方面造成的综合影响,验证利用潮流介数指标辨识出关键线路的相对重要程度。CEPRI 36节点数据和甘肃电网实际运行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关键线路辨识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线路在整个电网中的重要程度,验证了潮流介数在电力系统关键线路识别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关键线路辨识 潮流 层次分析法 电气介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和暂态能量函数的支路暂态脆弱性评估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燕 李华强 +2 位作者 黄涛 李迁 郑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69-74,共6页
电力系统在遭受大扰动后失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引发灾难性事故。基于结构保持模型的多机电力系统暂态能量函数求解各支路势能。结合复杂网络的有向电气介数,考虑发电机出力变化对支路潮流的影响,计算出支路的状态脆弱性以及支路在... 电力系统在遭受大扰动后失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引发灾难性事故。基于结构保持模型的多机电力系统暂态能量函数求解各支路势能。结合复杂网络的有向电气介数,考虑发电机出力变化对支路潮流的影响,计算出支路的状态脆弱性以及支路在系统结构中的重要程度。最后,基于结构和状态两因子构建了综合脆弱度指标,对电力系统支路的暂态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估。通过对6机系统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判断故障后系统的脆弱支路以及临界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暂态脆弱性 暂态能量函 有向电气介数 脆弱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参数对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军英 王炜宇 +3 位作者 姜学皎 李欣然 左煜 黄云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7-92,105,共7页
电力系统由众多不同类元件构成,不同元件的参数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同。以暂态稳定性测度指标为基础,通过电气介数加权,综合分析网络参数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从而为电网规划和运行提供参考。在PSASP中搭建华中某省500... 电力系统由众多不同类元件构成,不同元件的参数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同。以暂态稳定性测度指标为基础,通过电气介数加权,综合分析网络参数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从而为电网规划和运行提供参考。在PSASP中搭建华中某省500 kV主干网络模型,根据所提出的计及电气介数的暂态稳定性测度指标,对该网络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进行测度指标排序,并按照排序结果修改元件的相应参数,通过暂态仿真计算发现,按照测度指标排序对元件参数进行修改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的暂态稳定性,验证了所提指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结构 元件参 电气介数 暂态稳定性 暂态稳定性测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权熵度的电网关键节点评估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7-30,33,共5页
近年来,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网络化基础设施(如电网)的安全性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学者将纯拓扑评价指标与电气工程特性相结合,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评估和识别电网关键节点或线路方面,多数成果依然主要依靠度和介数及... 近年来,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网络化基础设施(如电网)的安全性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学者将纯拓扑评价指标与电气工程特性相结合,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评估和识别电网关键节点或线路方面,多数成果依然主要依靠度和介数及其衍生指标。然而度和介数分别体现了节点的局部连通性以及对网络全局功能的贡献度,但又各自具有局限性无法相互替代。将熵度与电气介数进行整合,将线路的电气介数作为熵度的权重,提出了介权熵度的概念,该指标在评价电网母线过程中可以同时反映出电网局部和全局的结构特征。进一步地,介权熵度还可被推广到其他网络系统,如交通网络。此外,还进一步定义了节点的电气耦合度作为衡量节点重要性的辅助指标,利用介权熵度和电气耦合度构成评价电网节点重要性的综合评估体系。将新的评估指标应用于IEEE 30、IEEE 39、IEEE 118、IEEE 300节点系统,以及明尼苏达州道路网络,并通过分析和比较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权熵度 电气耦合度 电气介数 电网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机组故障电压穿越特性的连锁故障关键线路辨识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箭 贺中豪 +3 位作者 廖思阳 邹曜坤 孙元章 杨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4,共13页
新能源的接入提高了电网连锁故障发生的概率,给故障传播中关键线路的辨识增加了难度。为此,建立了考虑风电机组故障电压穿越特性和线路可靠性的连锁故障仿真模型,从线路失负荷严重程度、失负荷不均匀性和结构脆弱性3个角度建立了线路综... 新能源的接入提高了电网连锁故障发生的概率,给故障传播中关键线路的辨识增加了难度。为此,建立了考虑风电机组故障电压穿越特性和线路可靠性的连锁故障仿真模型,从线路失负荷严重程度、失负荷不均匀性和结构脆弱性3个角度建立了线路综合风险指标评价集。基于状态故障网络计及线路失负荷程度和线路失负荷不均匀性,分别定义了失负荷风险指标和不均匀风险指标;基于电气介数提出了考虑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脆弱结构指标;同时,考虑电网的网络结构和状态转移特性,采用模糊熵权法定义综合风险指标,以衡量线路开断的综合影响。通过IEEE 39节点和IEEE 118节点系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用于关键线路辨识的有效性,且针对关键线路的缓解措施能显著降低大停电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故障 新能源 风电机组 故障电压穿越 电气介数 模糊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条件下含分布式电源配网的孤岛划分与重构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52
18
作者 向月 刘俊勇 +3 位作者 姚良忠 刘友波 田立峰 杨嘉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25-1032,共8页
根据配电系统网络变结构特点和负荷灵活控制特性,提出了针对故障情况下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网结构优化策略,将其分解成孤岛划分与剩余网络重构2个子问题。将包含系统级和孤岛级目标的孤岛划分子问题转化为可满足性问题:第1阶段利用隐枚举... 根据配电系统网络变结构特点和负荷灵活控制特性,提出了针对故障情况下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网结构优化策略,将其分解成孤岛划分与剩余网络重构2个子问题。将包含系统级和孤岛级目标的孤岛划分子问题转化为可满足性问题:第1阶段利用隐枚举法求解获得初始划分方案,第2阶段通过校验静态生存性约束条件,配合计及网损的潮流计算,修正局部可中断负荷中断量值,并确定无功补偿量,得到最终孤岛划分方案。剩余网络重构子问题利用蚁群算法寻找开关最优组合。算例结果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孤岛划分 静态生存性 电气介数 可满足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条件概率的灾难性事故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34
19
作者 赵阳 李华强 +1 位作者 王伊渺 刘沛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90-3196,共7页
应用复杂网络理论与风险理论,综合考虑了电网的运行状态和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条件概率风险指标对电力系统灾难性事故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引入了电气介数指标,克服了传统风险评估中事故严重度只考虑电网运行状态而没有... 应用复杂网络理论与风险理论,综合考虑了电网的运行状态和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条件概率风险指标对电力系统灾难性事故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引入了电气介数指标,克服了传统风险评估中事故严重度只考虑电网运行状态而没有考虑电网结构的不足。应用条件概率,弥补了传统风险评估中元件故障概率之间相互独立的缺陷。构建了灾难性事故风险指标体系,表征了系统当前状态的运行风险,刻画了系统由于连锁故障向灾难性演变的趋势。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辨识系统存在的风险,为电网安全性评估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介数 条件概率 复杂网络 风险评估 灾难性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行状态和网络结构的节点综合脆弱性评估 被引量:33
20
作者 徐行 李华强 +1 位作者 赵祥云 黄昭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1-735,共5页
电力系统脆弱性,作为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拓展和延伸,研究意义重大。基于节点的实时运行状态,运用能量函数模型建立状态脆弱性评估指标。考虑节点的网络参数,采用电气介数模型建立结构脆弱性评估指标。兼顾状态和结构特性,提出综合脆弱性... 电力系统脆弱性,作为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拓展和延伸,研究意义重大。基于节点的实时运行状态,运用能量函数模型建立状态脆弱性评估指标。考虑节点的网络参数,采用电气介数模型建立结构脆弱性评估指标。兼顾状态和结构特性,提出综合脆弱性评估指标,准确定位系统中的薄弱节点。通过对IEEE-30母线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指标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脆弱性 节点综合脆弱性 能量函 电气介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