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李慧明 武烨晔 +3 位作者 郭永庆 饶春美 刘军 汪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6-1614,共9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多模态临床数据构建AFP阴性肝细胞癌(ANHC)患者术后复发及生存风险的动态列线图模型,通过机器学习整合肿瘤生物学特征与治疗响应参数,揭示ANHC特异性预后标志物组合,为突破传统血清学标志物局限提供个性化风险评估工具。... 目的本研究基于多模态临床数据构建AFP阴性肝细胞癌(ANHC)患者术后复发及生存风险的动态列线图模型,通过机器学习整合肿瘤生物学特征与治疗响应参数,揭示ANHC特异性预后标志物组合,为突破传统血清学标志物局限提供个性化风险评估工具。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4月28日—2018年12月31日于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接受肝切除术的421例ANHC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210例)和验证组(211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筛选独立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验证性能。检测指标包括前白蛋白(PA)、白细胞(WBC)、肿瘤大小、微血管侵犯等。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使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通过多因素分析确定的无病生存期(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多发肿瘤(HR=3.30,P<0.001)、WBC(HR=1.05,P=0.005)、血糖(HR=1.15,P=0.026)、糖类抗原19-9(CA19-9)(HR=1.01,P=0.005)和肿瘤大小(HR=1.17,P<0.001),PA为保护因素(HR=0.99,P=0.022)。总生存期(OS)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肿瘤包膜不完整(HR=0.60,P=0.009)、年龄(HR=1.02,P=0.035)、凝血酶原时间(PT)(HR=1.27,P=0.023)、CA19-9(HR=1.01,P<0.001)和肿瘤大小(HR=1.15,P<0.001)。DFS列线图在训练组和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95%CI:0.64~0.84)和0.67(95%CI:0.57~0.77),OS列线图的AUC分别为0.76(95%CI:0.64~0.88)和0.73(95%CI:0.60~0.87)。校准曲线和DCA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和临床实用性。结论肿瘤数目、PA、WBC、肿瘤大小等术前指标可有效预测ANHC患者术后复发,而肿瘤包膜完整性、年龄、PT等与OS显著相关。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验证性能良好,可为个体化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细胞 列线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胎蛋白异质体3及其比值对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建伟 曹薇薇 +2 位作者 李静 何建国 程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40-2642,共3页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及其比值对原发性肝癌(HCC)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及诊断界值。方法应用AFP-L3快速分离微量离心柱分离40例HCC患者和65例肝硬化患者的AFP-L3,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夹心法检测血清AFP水平,计算AFP-L3比值,...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及其比值对原发性肝癌(HCC)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及诊断界值。方法应用AFP-L3快速分离微量离心柱分离40例HCC患者和65例肝硬化患者的AFP-L3,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夹心法检测血清AFP水平,计算AFP-L3比值,即AFP-L3绝对值占血清AFP总量的百分比。结果HCC患者AFP-L3比值大于肝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33,P=0.000);AFP-L3比值诊断H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16;AFP-L3比值≥15%时诊断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为177.1%。结论 AFP-L3比值对HCC的诊断效能优于AFP和AFP-L3,对肝硬化和HCC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肿瘤 肝硬化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及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定量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业发 吴孟超 +2 位作者 陈汉 杨广顺 郁庆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77-880,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 (AFP) m RNA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外周血样本 (5 m l)分别采自 32例原发性肝癌、2 3例肝炎肝硬化、6例转移性肝癌、7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及 16例健康自愿受试者 ,外周血有核细胞 AFP m...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 (AFP) m RNA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外周血样本 (5 m l)分别采自 32例原发性肝癌、2 3例肝炎肝硬化、6例转移性肝癌、7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及 16例健康自愿受试者 ,外周血有核细胞 AFP m RNA采用 PCR辅助转录滴定系统 (PATTY)进行定量检测。 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 AFP m RNA阳性率为6 5 .6 % (2 1/ 32 ) ,AFP m RNA水平为 (1.6× 10 6 ± 34.4 ) copy/μg RNA,外周血 AFP m RNA水平与门静脉癌栓及是否存在肝外转移明确相关 (P<0 .0 5 ) ,与肝癌大小、分化程度及血清 AFP浓度无关。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 AFP m RNA阳性率为8.7% (2 / 2 3) ,AFP m RNA水平皆为 1× 10 3copy/μg RNA,明显低于原发性肝癌患者 (P <0 .0 1)。其余受试者外周血 AFPm RNA全部阴性。 结论 :外周血 AFP m RNA定量检测有助于循环肝癌细胞与肝细胞的相对区分 ,高水平 AFP m RNA可作为循环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肝癌患者外周血 AFP m RNA水平仅与门静脉癌栓及是否存在肝外转移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硬化 外周血 蛋白 mRNA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糖链、甲胎蛋白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风险筛查与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芸 蔡欣奕 +5 位作者 丁靖诺 陆圣威 陈萃英 吴婷婷 张军利 赵卫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55-1860,共6页
背景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PLC)的主要病理分型,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密切相关,HCC早期无明显症状,发现时多进展至中晚期阶段,有肝内、门静脉或其他部位转移,预后较差。在疾病早期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及早期诊断,对临床... 背景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PLC)的主要病理分型,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密切相关,HCC早期无明显症状,发现时多进展至中晚期阶段,有肝内、门静脉或其他部位转移,预后较差。在疾病早期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及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大意义。目的 探究寡糖链和甲胎蛋白(AFP)在HBV相关HCC的风险人群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2年1—11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慢性HBV感染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非HCC患者123例,HCC患者42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肝硬化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血小板计数(PLT)、AFP],计算慢性肝病患者肝癌风险预测模型评分(aMAP评分),收集寡糖链标志物检测结果(G-Test)。将HCC患者作为HCC组(42例),非HCC患者根据aMAP评分进行分组,<50分为低风险组(40例)、50~60分为中风险组(44例)、>60分为高风险组(39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AFP、G-Test及两者联合诊断HCC的效能,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用DeLong检验比较联合指标与单个指标AUC的差异。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AFP、G-Test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HCC组患者AFP、G-Test高于低风险组、中风险组、高风险组,年龄、肝硬化比例高于低风险组、中风险组,ALB低于低风险组、中风险组,TB低于高风险组,PLT低于低风险组(P<0.05);高风险组患者年龄、TB、G-Test高于低风险组、中风险组,ALB、PLT低于低风险组、中风险组,肝硬化比例高于低风险组(P<0.05);中风险组患者的年龄、肝硬化比例高于低风险组,PLT低于低风险组(P<0.05)。AFP和G-Test诊断HCC的AUC分别为0.796(95%CI=0.706~0.886,P<0.001)、0.878(95%CI=0.813~0.943,P<0.001),两者联合诊断HCC的AUC为0.901(95%CI=0.844~0.957,P<0.001)。DeLong检验结果显示,联合诊断HCC的AUC高于AFP(Z=2.104,P=0.035)。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AFP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率为84.8%(140/165),一致性中等(Kappa值=0.539,P<0.001),G-Test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率为89.5%(145/165),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04,P<0.001)。G-Test诊断AFP阴性HCC的AUC为0.895(95%CI=0.839~0.952,P<0.001)。结论 寡糖链作为一种潜在血清生物标志物,对HBV相关HCC患者的诊断效能优于AFP,可作为AFP阴性HCC患者的补充检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乙型炎病毒 蛋白 寡糖链检测 癌症筛查 早期诊断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联合甲胎蛋白监测肝硬化患者发生早期肝细胞癌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白朝辉 祁兴顺 李宏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7-847,共1页
【据《Gastroenterology》2018年1月报道】题:影像学和甲胎蛋白检测肝硬化患者早期肝细胞癌:一项荟萃分析(作者Tzartzeva K等)不同学会指南对监测肝硬化患者早期肝细胞癌(HCC)的推荐方法并不相同。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 【据《Gastroenterology》2018年1月报道】题:影像学和甲胎蛋白检测肝硬化患者早期肝细胞癌:一项荟萃分析(作者Tzartzeva K等)不同学会指南对监测肝硬化患者早期肝细胞癌(HCC)的推荐方法并不相同。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Tzartzeva等比较了单用影像学与影像学联合甲胎蛋白(AFP)监测肝硬化患者早期HCC的准确性。两位研究者检索了1990年1月-2016年8月Medline和Scopus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敏感性 HCC AFP 蛋白 超声检测 荟萃分析 影像学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伴肝癌患者血氨、甲胎蛋白、胆碱酯酶、肝纤维化指标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36
6
作者 郭飞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09-1212,1217,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肝癌(LC-HCC)患者血氨(NH_3)、甲胎蛋白(AFP)、胆碱酯酶(ChE)及肝纤维化指标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LC合并HCC患者58例(LC-HCC组)、LC失代偿期76例(LC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HC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A...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肝癌(LC-HCC)患者血氨(NH_3)、甲胎蛋白(AFP)、胆碱酯酶(ChE)及肝纤维化指标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LC合并HCC患者58例(LC-HCC组)、LC失代偿期76例(LC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HC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AFP,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采用丁酰基硫代胆碱法测定ChE,连续监测NH_3。比较LC-HCC、LC、HC三组间,LC-HCC组不同Child-Pugh分级间的AFP、ChE、NH_3及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水平变化。结果:LC-HCC组的NH_3、血清AFP、HA、LN、Ⅳ-C水平显著高于LC组及HC组,ChE水平显著降低,且LC组与H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HCC组随着Child-pugh等级上升,NH_3、血清AFP、HA、LN、Ⅳ-C水平逐渐升高而ChE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HCC患者的血清ChE与Child-pugh分级呈显著负相关(P<0.05),AFP、NH_3、LN、Ⅳ-C及HA与Child-pugh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5);LC-HCC患者的ChE与LN、Ⅳ-C及HA呈显著负相关(P<0.05),AFP、NH_3与LN、Ⅳ-C及HA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LC-HCC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清AFP、ChE和NH_3异常,且与肝纤维化指标及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HCC的无创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癌 蛋白 胆碱酯酶 血氨 纤维化 CHILD-PUGH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学标志物甲胎蛋白、PIVKA-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联合诊断肝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宋红亮 王建国 +4 位作者 张会 吴勇锋 汪恺 王晓波 徐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9,共9页
目的:探讨血清生物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维生素K缺失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单独或联合用于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三个数据库,收集2002... 目的:探讨血清生物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维生素K缺失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单独或联合用于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三个数据库,收集2002年以来发表的AFP、PIVKA-Ⅱ和GPC-3单独或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利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QUADAS)检查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Meta DiSc软件、Review Manager 5.4软件和Stata 15.1软件对AFP、PIVKA-Ⅱ和GPC-3单用和联合使用诊断肝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个标志物用于诊断肝癌时,PIVKA-Ⅱ的AUC值最高,为0.88(95%CI:0.85~0.91),其次是GPC-3和AFP;多个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AUC均高于单个标志物,其中PIVKA-Ⅱ联合GPC-3诊断的AUC值最高,为0.90(95%CI:0.87~0.92)。单个标志物用于诊断肝癌时,PIVKA-Ⅱ和GPC-3的敏感度相对较高(分别为0.75和0.76),但GPC-3的特异度不如PIVKA-Ⅱ和AFP(AFP、PIVKA-Ⅱ和GPC-3分别为0.87、0.88和0.81);多个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敏感度较单个标志物诊断时有所提高,但特异度无明显提高。单个标志物用于诊断肝癌时,PIVKA-Ⅱ的诊断比值比(DOR)最高,为22(95%CI:13~36),其次是GPC-3和AFP;两个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DOR均高于单个标志物,其中AFP联合GPC-3诊断的DOR最高,为25(95%CI:9~67);三个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肝癌时的DOR明显降低,为10(95%CI:7~45)。结论:单个标志物用于肝癌诊断时,PIVKA-Ⅱ的诊断价值更高。两种标志物联合能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的敏感度,三种标志物联合未能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结合临床实际,推荐AFP联合PIVKA-Ⅱ用于肝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血清学标志物 蛋白 维生素K缺失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诊断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库建立和验证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患者癌症特异生存期的列线图 被引量:3
8
作者 余孝鹏 杨仁义 +1 位作者 贺佐梅 曾普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7,共10页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以预测患者生存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提取的2064例AFP阴性HCC患者数据,将所有患者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以预测患者生存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提取的2064例AFP阴性HCC患者数据,将所有患者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以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101例AFP阴性HCC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集。将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纳入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分析获得AFP阴性HCC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AFP阴性HCC患者癌症特异生存(CSS)预后列线图。采用时间依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图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实用性。将列线图所得总分进行风险分层,比较列线图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系统的风险区分程度。结果: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10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AFP阴性HCC患者3、4和5年CSS预后列线图,包括患者年龄、病理分级、手术情况、放疗情况、化疗情况、肺转移情况、肿瘤大小、肿瘤T分期、肿瘤M分期和婚姻状况。3、4和5年时间依赖ROC曲线下面积(AUC),训练集分别为0.807(95%CI:0.786~0.828)、0.804(95%CI:0.782~0.826)和0.813(95%CI:0.790~0.835),内部验证集分别为0.776(95%CI:0.743~0.810)、0.772(95%CI:0.737~0.808)和0.789(95%CI:0.752~0.826),外部验证集分别为0.773(95%CI:0.677~0.868)、0.746(95%CI:0.620~0.872)和0.736(95%CI:0.577~0.895)。校准图验证列线图能够很好地拟合到完美曲线上。DCA曲线显示列线图在某特定概率阈值上的净收益明显高于AJCC分期在某特定概率时净收益。与AJCC分期比较,列线图具有较好的识别高风险人群的能力。结论:血清中AFP表达是HCC患者的预后指标之一,对于部分血清中AFP阴性表达的HCC患者应区别对待,基于多个风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有望成为临床评估AFP阴性HCC患者CSS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阴性细胞 列线图 癌症特异生存 预测模型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性肝癌^(18)F-FDGPET显像与血清甲胎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商健彪 李彦豪 +4 位作者 刘方颖 曾庆乐 王江云 何晓峰 陈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7-699,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葡萄糖代谢与血清甲胎蛋白(AFP)之间的关系。方法45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HCC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显像。测定肿瘤病灶的葡萄糖标准摄取值(SUV)、肿瘤与非肿瘤区SUV比值,分析二者同AFP之间的关系。结果4...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葡萄糖代谢与血清甲胎蛋白(AFP)之间的关系。方法45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HCC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显像。测定肿瘤病灶的葡萄糖标准摄取值(SUV)、肿瘤与非肿瘤区SUV比值,分析二者同AFP之间的关系。结果45例HCC患者中,43例肝内原发病灶及转移的淋巴结其PET显像表现为异常放射性浓聚灶,2例高分化HCC显像结果阴性。线性结果分析表明,AFP同SUV、SUV比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426(P<0.05)和0.532(P<0.001)。结论HCC 18F-FDG PET显像测得的SUV及SUV比值同血清AFP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AFP同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代谢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肝癌 ^18F-FDGPET显像 血清 蛋白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胎蛋白抑制PTEN活性导致肝癌细胞耐受ATRA诱导的凋亡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明月 符史干 +2 位作者 李孟森 谢协驹 李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7-238,共12页
研究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对肝癌细胞内PTEN/AKT信息通路信号传递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处理人肝癌Bel 7402和HepG2细胞24 h后PTEN表达的变化.免疫共沉淀(Co-IP)技术研究... 研究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对肝癌细胞内PTEN/AKT信息通路信号传递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处理人肝癌Bel 7402和HepG2细胞24 h后PTEN表达的变化.免疫共沉淀(Co-IP)技术研究AFP与PTEN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FP与PTEN在细胞共定位.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AFP表达,再用ATRA处理24 h后检测细胞内PTEN表达的变化,并分析蛋白激酶B(AKT)的磷酸化.用pcDNA3.1质粒和人afp基因连接构建表达AFP的载体(称为pcDNA3.1-afp),然后转染到不表达AFP的人肝癌HLE细胞.结果显示,人肝癌Bel 7402和HepG2细胞均有PTEN的表达,ATRA(160μmol/L)处理24 h后能促进这些细胞的PTEN表达.Co-IP技术研究发现AFP能与PTEN结合.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AFP与PTEN共定位于细胞浆.干扰AFP表达后,PTEN表达明显提高.抑制AFP表达后,ATRA能显著促进Bel 7402细胞内PTEN的表达,并能抑制AKT的磷酸化.转染pcDNA3.1-afp载体后,HLE细胞内有AFP表达,并与PTEN结合,且发现pcDNA3.1-afp载体能增加AKT的磷酸化[p-AKT(Ser473)],对抗ATRA抑制HLE细胞增殖.研究的结论是:肝癌细胞内表达的AFP能与PTEN结合并抑制PTEN对AKT的去磷酸化作用,肝癌细胞内高表达的AFP能激活AKT信息通路.胞浆内的AFP是肝癌细胞耐受ATRA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PTEN 肝癌细胞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胎蛋白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Ⅰ.人AFP对小鼠H_(22)腹水型肝癌细胞RNA合成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易伦 杨静华 +1 位作者 何开跃 王国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90-293,297,共5页
用亲和层析法从3-5月龄引产胎儿肌肉组织中提纯AFP。体外用~3H-UR参入的方法,从转录水平观察AFP对小鼠H_(22)腹水型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AFP能显著地直接促进该肿瘤细胞RNA的合成;人血白蛋白和去除AFP后胎儿肌肉匀浆液等对... 用亲和层析法从3-5月龄引产胎儿肌肉组织中提纯AFP。体外用~3H-UR参入的方法,从转录水平观察AFP对小鼠H_(22)腹水型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AFP能显著地直接促进该肿瘤细胞RNA的合成;人血白蛋白和去除AFP后胎儿肌肉匀浆液等对照均无显著作用;AFP抗血清能显著地清除AFP的这种促进作用。用小鼠S_(180)乳腺肉瘤细胞作为对照表明,AFP促肿瘤生长无严格的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生长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提物对肝癌细胞生长、甲胎蛋白分泌及γ-GT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雁 宋少刚 陈敏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对肝癌细胞生长、甲胎蛋白 (AFP)分泌及γ_谷氨酰转移酶(γ_GT)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和Bel_7404细胞分别与TEA(5~160mg·L-1)共培养6d ,利用MTT比色、ELISA及细胞分化检测等方法... 目的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对肝癌细胞生长、甲胎蛋白 (AFP)分泌及γ_谷氨酰转移酶(γ_GT)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和Bel_7404细胞分别与TEA(5~160mg·L-1)共培养6d ,利用MTT比色、ELISA及细胞分化检测等方法。结果TEA(5~160mg·L -1)可抑制两种人肝癌细胞增殖 ,并且明显降低HepG2细胞高水平分泌AFP。TEA(20、40和80mg·L-1)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γ_GT活性 ,升高白蛋白(ALB)含量。TEA(40和80mg·L-1)亦可抑制肝癌Bel_7404细胞的γ_GT活性 ,并升高ALB含量。结论TEA具有抑制肝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蛋白 γ-谷氨酰转移酶活性 黄芪总提物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和甲胎蛋白共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肝癌免疫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静 李明峰 +3 位作者 熊伟民 何新颖 邸立军 任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2-507,共6页
背景与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迄今发现的抗原呈递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近年来以DC为基础的肿瘤基因免疫治疗研究倍受瞩目。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以其高效和良好的靶向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本实验拟... 背景与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迄今发现的抗原呈递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近年来以DC为基础的肿瘤基因免疫治疗研究倍受瞩目。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以其高效和良好的靶向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本实验拟制备携带人AFP和SLC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于体外感染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DC,诱导DC产生特异性抗肝癌细胞免疫作用,观察其对肝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化疗和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肝癌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血细胞分离机采集CD34+造血干细胞,IL-4、GM-CSF联合TNF-α刺激CD34+细胞分化为DC。并检测经Lenti-AFP/Lenti-SLC转染致敏后的DC对CTL增殖的影响,并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结果:经细胞因子刺激诱导培养的DC具有典型的分枝状突起,高表达CD1a、CD11c、CD80和CD86。MTT法检测Lenti-AFP/Lenti-SLC抗原冲击的DC能明显诱导CTL增殖。此CTL对表达AFP的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率显著性高于未转染DC组和无DC组(P<0.05和P<0.01),效靶比为50:1时杀伤效应达到最高峰(P<0.01)。结论:Lenti-AFP/Lenti-SLC抗原转染的DC在体外可诱导同种CTL产生和增殖,后者对AFP阳性肝癌细胞株具有特异性杀伤效应,该方法为肝癌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蛋白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与甲胎蛋白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新 杜成友 +1 位作者 钟永富 谭德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82-985,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epatic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患者发生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的高危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的本科室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HCC患者126例。分析PVTT形成高危因素...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epatic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患者发生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的高危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的本科室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HCC患者126例。分析PVTT形成高危因素,包括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值(以400 ng/ml为界)、有无PVTT、HBsAg、肿瘤直径、肿瘤数目、细胞分化程度(Edmondson-Steiner分级法)、有无脉管浸润以及性别。用卡方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6例为HCC,56例(44.4%)确诊为HCC合并PVTT。脉管浸润、肿瘤直径、高滴度AFP、肿瘤数目、细胞分化程度为PVTT形成的高危因素(χ2=20.97、13.67、4.73、5.04,均P<0.05)。肿瘤大小、脉管浸润、细胞分化程度与AFP有关系(χ2=8.121、4.038,均P<0.05)。多因素分析AFP、脉管浸润是PVT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HCC患者中,高滴度血清AFP可成为HCC患者发生PVTT的一项危险指标,对早期发现肝癌合并PVTT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肝癌 门静脉癌栓 蛋白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胎蛋白对人肝癌Bel 7402细胞caspase信号传递及耐受TRAIL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孟森 詹志农 +2 位作者 周升 刘新华 李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目的研究甲胎蛋白(AFP)对人肝癌Bel 7402细胞内caspase信息通路信号传递的影响,以及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对抗作用。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FP与caspase-3、caspase-8在Bel 7402细胞内的共定位;... 目的研究甲胎蛋白(AFP)对人肝癌Bel 7402细胞内caspase信息通路信号传递的影响,以及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对抗作用。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FP与caspase-3、caspase-8在Bel 7402细胞内的共定位;免疫共沉淀(Co-IP)技术研究AFP与caspase-3、caspase-8的相互作用;RNA干扰(RNAi)技术封阻AFP表达,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NAi干扰肝癌Bel 7402细胞内AFP表达的效果;用蛋白酶活性比色法检测AFP对肝癌细胞caspase-3、caspase-8活性的影响;MTT法分析干扰AFP表达30 h后再给予TRAIL(2 nmol/L)处理24 h,Bel 7402细胞的生长情况,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经TRAIL处理后肝癌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AFP、caspase-3、caspase-8主要表达于Bel 7402细胞的细胞质,发现AFP能与caspase-3共定位于细胞质,但与caspase-8在细胞质的共定位可能性很小;Co-IP技术研究发现AFP能与caspase-3结合,但不能与caspase-8结合;2 nmol/L剂量的TRAIL单独处理Bel 7402细胞并不能显著改变caspase-3活性,但能提升caspase-8活性,而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40μmol/L加TRAIL(2 nmol/L)处理时,则能提高Bel 7402细胞caspase-3活性;干扰AFP表达后,单独用TRAIL(2 nmol/L)也能激活caspase-3,而干扰AFP表达前后对caspase-8活性没有显著性改变;MTT分析发现,2 nmol/L剂量的TRAIL对Bel 7402细胞的生长并没有显著性抑制作用,但是干扰AFP表达后TRAIL(2 nmol/L)能明显抑制Bel 7402细胞生长(抑制率为48.4%);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干扰AFP表达后TRAIL(2 nmol/L)能诱导Bel 7402细胞凋亡。结论AFP选择性抑制caspase-3活性是阻断人肝癌Bel7402细胞内凋亡信息传递的重要机制,也是AFP抵抗TRAIL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肿瘤耐药 肝癌细胞 caspase信息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细胞BEL-7402中热休克蛋白70相伴甲胎蛋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小平 王巧侠 +1 位作者 董丽娜 张立洁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8-21,共4页
为研究人肝癌细胞BEL-7402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甲胎蛋白(AFP)的相互作用,采用免疫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HSP70和AFP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HSP70与AFP的相互关系通过免疫共沉淀和蛋白印迹杂交进行分析。结果免疫化学显示人肝癌细胞... 为研究人肝癌细胞BEL-7402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甲胎蛋白(AFP)的相互作用,采用免疫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HSP70和AFP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HSP70与AFP的相互关系通过免疫共沉淀和蛋白印迹杂交进行分析。结果免疫化学显示人肝癌细胞BEL-7402中存在高水平的HSP70和AFP共表达,均定位于细胞浆。AFP存在于HSP70单抗的免疫沉淀中,而HSP70则存在于AFP单抗的免疫沉淀中。结果表明人肝癌细胞BEL-7402中HSP70与AFP相伴。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将成为探讨肝癌的发生和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HSP70) 蛋白(AFP)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胎蛋白促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17
作者 李孟森 李平风 +2 位作者 杨非易 杜国光 李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65-71,83,共8页
目的:观察甲胎蛋白促肿瘤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方式。方法:用从人脐带血清中提取的甲胎蛋白,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Bel7402细胞,运用MTT染色计数法,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3H-脱氧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法等指标检测细胞增殖状况;... 目的:观察甲胎蛋白促肿瘤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方式。方法:用从人脐带血清中提取的甲胎蛋白,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Bel7402细胞,运用MTT染色计数法,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3H-脱氧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法等指标检测细胞增殖状况;放射受体分析细胞膜上甲胎蛋白受体存在和数目;免疫结合法检测细胞内cAMP浓度;Westernblot分析P21ras蛋白的表达。结果:甲胎蛋白(10~80mg·L-1)作用24h后,人肝癌Bel7402细胞有不同程度的促增殖作用;在人肝癌Bel7402细胞膜上存在2种不同的解离平衡常数(Kd)的甲胎蛋白受体,Kd分别为Kd1=1.3×10-9mol·L-1(89400位点/细胞)和Kd2=9.9×10-8mol·L-1(582000位点/细胞)。AFP能显著提高Bel7402细胞内的cAMP浓度,对P21ras的表达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甲胎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能阻断这种作用。结论:甲胎蛋白具有促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由受体介导的cAMP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肝癌 BEL7402 肿瘤细胞增殖 AFP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胎蛋白对NIH3T3细胞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18
作者 李孟森 李平风 +2 位作者 杨非易 杜国光 李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目的:观察甲胎蛋白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从人脐带血清中提取的甲胎蛋白,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IH3T3细胞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运用MTT染色计数法,细胞周期时相测定和3H脱氧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法等指标检测细胞增殖状况。结果:甲... 目的:观察甲胎蛋白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从人脐带血清中提取的甲胎蛋白,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IH3T3细胞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运用MTT染色计数法,细胞周期时相测定和3H脱氧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法等指标检测细胞增殖状况。结果:甲胎蛋白(10~80mg·L-1)作用24h后,对NIH3T3细胞、人肝癌Bel7402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促增殖作用,甲胎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能阻断这种作用。结论:甲胎蛋白是促进某些新生细胞或肿瘤细胞增殖的内源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NIH3T3细胞 肝癌 Bel7402细胞 细胞增殖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Par1等免疫标记在血清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9
作者 陈旭东 何松 +1 位作者 张建兵 陈亚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74-1379,共6页
目的:研究HepPar1、甲胎蛋白(AFP)、CD34、CD10、癌胚抗原(CEA)等免疫标记在血清AFP阴性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100例血清AFP阴性的HCC分别进行HepPar1、AFP、CD34、CD10、CEA免疫组化标记。结果:HepPar1在血清AFP阴性... 目的:研究HepPar1、甲胎蛋白(AFP)、CD34、CD10、癌胚抗原(CEA)等免疫标记在血清AFP阴性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100例血清AFP阴性的HCC分别进行HepPar1、AFP、CD34、CD10、CEA免疫组化标记。结果:HepPar1在血清AFP阴性HCC中表达率为86%,其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结构类型、细胞学亚型及癌周淋巴细胞的多少有关;AFP及CD34在血清AFP阴性HCC中表达率分别为18%和87%,这2个标记均与核分裂的多少、细胞学亚型有关;CD10在血清AFP阴性HCC中表达率为41%,其表达与细胞学亚型及性别有关;CEA在血清AFP阴性HCC中表达率为71%,其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无关。结论:血清AFP阴性HCC有其独特的免疫组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肝癌 血清蛋白阴性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胎蛋白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Ca^(2+)浓度的影响
20
作者 李孟森 李平风 +1 位作者 李刚 杜国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29-133,136,共6页
目的:研究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对人肝癌细胞信息传递物质Ca2+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由脐带血血清中提纯的AF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Bel7402细胞,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扫描,观察不同时间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在AFP作用4... 目的:研究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对人肝癌细胞信息传递物质Ca2+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由脐带血血清中提纯的AF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Bel7402细胞,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扫描,观察不同时间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在AFP作用4min时能显著提高Bel7402细胞内Ca2+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升高204.1%,随后缓慢下降,到作用10min时降到正常水平。结论:AFP能通过改变细胞Ca2+浓度从而调节人肝癌Bel7402细胞内信息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钙离子 信号传递 肿瘤 Bel7402细胞 A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