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酵母双杂交筛选雄激素受体辅助调节因子267-α(ARA267-α)的相互作用蛋白
1
作者 汪欣 买铁军 +2 位作者 牛亦农 王建伟 郭应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4-518,共5页
目的 :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雄激素受体辅助调节因子 2 6 7 α(androgenreceptor associatedcoregulator2 6 7 α,ARA2 6 7 α)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为研究ARA2 6 7 α的生理功能寻找证据和方向。方法 :以能表达ARA2 6 7 α中 4个PH... 目的 :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雄激素受体辅助调节因子 2 6 7 α(androgenreceptor associatedcoregulator2 6 7 α,ARA2 6 7 α)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为研究ARA2 6 7 α的生理功能寻找证据和方向。方法 :以能表达ARA2 6 7 α中 4个PHD(planthomeodomain)和 1个SET[Su(var) 3 9,Enhancer of zeste,Trithorax]结构域的pGBKT7 PHD SET重组质粒为“诱饵” ,采用酵母融合 (yeastmating)方法筛选预转化的人脑cDNA文库。挑选阳性酵母菌落进行质粒提取、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测序。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对 ,确定它们所对应的基因。通过再次酵母双杂交排除假阳性相互作用。结果 :筛选cDNA文库共获得约 6 0 0个阳性酵母菌落 ,随机挑选其中的6 5个菌落提取混合质粒。经过在氨苄青霉素培养盘中筛选 ,共得到 4 3个文库pACT2 cDNA质粒。选取 35个酶切片段不同的文库pACT2 cDNA质粒进行测序 ,测序结果比对揭示 ,35个cDNA插入片段来源于 16种不同的基因。酵母双杂交证实其中RanBPM是ARA2 6 7 α的假阳性作用蛋白。结论 :通过筛选cDNA文库发现ARA2 6 7 α可以与多个不同的蛋白质相互作用 ,这提示ARA2 6 7 α可能是一个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蛋白分子 ,而RanBPM极可能是一个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 辅助调节因子 激素受体 筛选 菌落 DNA质粒 相互作用蛋白 酵母双杂交 CDNA文库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的调节 被引量:1
2
作者 裘佳 马晓骊 +2 位作者 王欣 陈虹 黄秉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61,222,共7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作用的调节。方法采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检测IGFBP-3与TRα1之...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作用的调节。方法采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检测IGFBP-3与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种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采用双萤光素酶实验检测过表达IGFBP-3对甲状腺素T3激活的生长激素启动子的影响。结果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结果证明IGFBP-3与TRα1在体内和体外都可以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IGFBP-3和TRα1可以共定位于HEK-293细胞的细胞核。通过双萤光素酶实验检测到过表达IGFBP-3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对生长激素启动子的激活作用(P<0.01)。结论 IGFBP-3通过与TRα1相互作用抑制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的转录,为IG-FBP-3在核内发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非依赖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甲状腺激素受体α1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生长激素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甲状腺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5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其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彭永德 张新 +6 位作者 宋怀东 姜春玲 曲建 陈名道 胡仁明 陈家伦 韩泽广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3-568,共6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RT PCR技术 ,从人垂体cDNA文库中克隆到甲状腺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 15(hTRIP15)的全长cDNA ,长度 1963bp ,编码 4 4 3氨基酸 ,同时克隆该基因不同剪接方式所形成的新的异构体 ,长度 1984bp ,编码 4 50氨基酸 .与基...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RT PCR技术 ,从人垂体cDNA文库中克隆到甲状腺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 15(hTRIP15)的全长cDNA ,长度 1963bp ,编码 4 4 3氨基酸 ,同时克隆该基因不同剪接方式所形成的新的异构体 ,长度 1984bp ,编码 4 50氨基酸 .与基因组序列比较显示该基因具有 12个外显子 ,5号外显子 3′端具有 2个剪切的接点 (-ag) .搜寻UniGene数据库作染色体定位于D15S146 D15S117,该基因在生物进化上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从单细胞藻类到人类均有该基因同源物表达 ,亚细胞定位为核内 .Northern杂交显示 ,该基因具有 3种不同大小的转录本 ,分别约为 2 0、3 5及 4 0kb ,且在人体各组织中均有一定表达 ,其中骨骼肌、心脏及肾脏组织为高表达 .半定量RT PCR显示在一些内分泌组织均有表达 ,以肾上腺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RIP15 CDNA克隆 亚细胞定位 组织表达谱 染色体定位 甲状腺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ro Domain家族成员LRP16是多种核受体的相互作用因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洁 赵亚力 +1 位作者 伍志强 韩为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37-743,共7页
LRP16基因是macro domain家族成员之一,C末端含有唯一的1个保守的功能结构域.既往研究表明,该基因具有雌激素反应性,并可通过与雌激素受体α(ERα)相互作用调控其转录活性.近期我研究组发现,LRP16可与雄激素受体(AR)的共激活因子ART-27... LRP16基因是macro domain家族成员之一,C末端含有唯一的1个保守的功能结构域.既往研究表明,该基因具有雌激素反应性,并可通过与雌激素受体α(ERα)相互作用调控其转录活性.近期我研究组发现,LRP16可与雄激素受体(AR)的共激活因子ART-27相互作用.本研究首先通过GST pull-down方法验证LRP16/ART-27/AR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并用免疫共沉淀实验明确了LRP16与AR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且这种相互作用并不依赖于ART-27的存在;采用GST pull-down进一步明确LRP16与AR相互作用的结构域.结果发现,LRP16通过C端的macro domain结构域与AR的LBD域相互作用;鉴于核受体家族有较高程度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与功能结构域的相似性,通过GST pull-down验证了LRP16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ERβ、GR、PPARα、PPARγ的相互作用,提示LRP16至少还可与ERα以外的5个核受体家族成员相互作用;进一步采用核受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转染细胞,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证实LRP16可增强AR、GR、ERβ、PPARα、PPARγ的转录激活活性.本研究初步证实,macro domain家族成员LRP16可与多个核受体相互作用,并增强其转录激活活性,是核受体家族的共激活因子,为进一步研究LRP16在核受体转录调控中的生理病理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P16 激素受体 受体 蛋白相互作用 结构域 共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bl通过与雌激素受体β相互作用上调其转录活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高远 陈宣男 +7 位作者 魏从文 郑子瑞 马红芳 倪才飞 宋婷 齐国先 钟辉 何湘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78,共5页
雌激素受体β(ERβ)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心血管病中发挥作用的机制还不清楚.因此寻找与ERβ相互作用的共调节因子对阐明ERβ信号通路具有重要价值.应用GST沉淀、免疫共沉淀技术,发现ERβ可以与c-abl相互作用... 雌激素受体β(ERβ)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心血管病中发挥作用的机制还不清楚.因此寻找与ERβ相互作用的共调节因子对阐明ERβ信号通路具有重要价值.应用GST沉淀、免疫共沉淀技术,发现ERβ可以与c-abl相互作用,并可被c-abl磷酸化.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发现,c-abl可以上调ERβ转录激活的活性,并且上调作用可以被c-abl的抑制剂STI571抑制.上述结果提示c-abl是新的ERβ共刺激因子,为进一步研究ERβ通路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受体β(ERβ) C-ABL 心血管疾病 蛋白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前体蛋白和LRP6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体外相互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常磊 马康涛 张迺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5-188,共4页
淀粉样前体蛋白 (APP)是阿尔茨海默氏病 (AD)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的蛋白 .利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6(LRP6)羧基端可和 APP羧基端片段相互作用 .分别构建了 APP和 LRP6的原核表达载体 ,并利用大肠杆菌获得 GS... 淀粉样前体蛋白 (APP)是阿尔茨海默氏病 (AD)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的蛋白 .利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6(LRP6)羧基端可和 APP羧基端片段相互作用 .分别构建了 APP和 LRP6的原核表达载体 ,并利用大肠杆菌获得 GST- APP1 0 6、MBP- LRP6融合蛋白 .体外相互作用研究证实了 APP羧基端和 LRP6羧基端之间的结合 .这使与 AD相关的两个重要蛋白 apo E和 APP联系起来 ,并提示 LRP6可能在 APP代谢和 Aβ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前体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 相互作用 大肠杆菌 老年性痴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和细胞增殖周期调控蛋白D1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7
7
作者 程维刚 殷德涛 +2 位作者 卢秀波 邱新光 王庆兆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3-125,129,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细胞增殖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不同甲状腺组织中ER和cyclinD1的表达。DTC43例(乳头状癌39例,滤泡状癌4例),甲状腺良性腺瘤30例,腺瘤旁正...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细胞增殖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不同甲状腺组织中ER和cyclinD1的表达。DTC43例(乳头状癌39例,滤泡状癌4例),甲状腺良性腺瘤30例,腺瘤旁正常组织16例。结果:DTC组织中ER和cyclinD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3.5%(23/43)、65.1%(28/43);甲状腺良性瘤中ER和cyclinD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6.7%(8/30)、36.7%(11/30);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R阳性率为12.5%(2/16),而cyclinD1则不表达。DTC中ER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DTC中cyclinD1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腺瘤(P<0.05);且DTC中cyclinD1和ER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雌激素在DTC的发生、发展中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DTC可能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 免疫组织化学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滤泡状癌 激素受体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趋化因子受体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唐萃 杨磊 +2 位作者 王旎 杨俊艳 刘智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17-1321,共5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1,GPE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1,CXCR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1,GPE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1,CXCR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6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PER1、EGFR和CXCR1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三者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PTC组织中,GPER1、EGFR和CXCR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5%、66.2%、64.7%,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的21.4%、16.7%和11.9%(P<0.01);GPER1、EGFR和CXCR1在PTC中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在PTC及PTC淋巴转移癌组织中,GPER1与EGF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62,P=0.031;r=0.542,P=0.002)、GPER1与CXCR1的表达也呈显著正相关(r=0.276,P=0.025;r=0.483,P=0.006)。结论 GPER1、EGFR和CXCR1的两两共表达与PT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间可能存在一种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趋化因子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钙蛋白I2的原核表达及与ERRα1的体外相互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渝萍 陈敏 +3 位作者 陈彬 陈健 李强 周度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6-660,共5页
孤儿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1(ERRα1)与乳腺癌有密切的关系.酵母双杂交筛选发现乳腺组织中肌钙蛋白I2(TNNI2)与其有明显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TNNI2与ERRα1的相互作用,融合表达了GST-TNNI2原核蛋白,并体外翻译了35S标记的ERRα1蛋... 孤儿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1(ERRα1)与乳腺癌有密切的关系.酵母双杂交筛选发现乳腺组织中肌钙蛋白I2(TNNI2)与其有明显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TNNI2与ERRα1的相互作用,融合表达了GST-TNNI2原核蛋白,并体外翻译了35S标记的ERRα1蛋白,将二者共同温育进行GST捕获实验.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TNNI2能够捕获35S标记的ERRα1,证明TNNI2与ERRα1存在体外直接的相互结合,提示了肌钙蛋白I2在ERRα1参与的生理过程中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 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1(ERRα1) 蛋白质一蛋白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受体与Drosha蛋白互作鉴定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尚攀 付元帅 +2 位作者 施志仪 喻杰 刘素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6-212,共7页
为了证明甲状腺激素受体(THR)与Drosha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HEK293细胞为材料,利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获得蛋白免疫复合物,再经Western blot检测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用THR抗体Western blot检测出有THR蛋白的存在,反之Drosha抗体Western... 为了证明甲状腺激素受体(THR)与Drosha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HEK293细胞为材料,利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获得蛋白免疫复合物,再经Western blot检测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用THR抗体Western blot检测出有THR蛋白的存在,反之Drosha抗体Western blot检测有Drosha蛋白的存在;同时,THR抗体免疫沉淀后的质谱鉴定存在Drosha蛋白,Drosha抗体免疫沉淀后的质谱鉴定也存在THR蛋白,由此说明甲状腺激素受体与Drosha蛋白之间确实存在相互作用。并且,初步筛选出与两者共同作用的54个蛋白,经Go聚类分析揭示鉴定蛋白主要是细胞膜和细胞核中成分,参与细胞迁移、细胞凋亡、蛋白代谢、免疫应答、信号通路调节及转录调控等生物途径,具有核酸结合、细胞骨架结合等分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受体 Drosha蛋白 免疫共沉淀 质谱分析 HEK29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方法分析同质二聚体内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福军 罗永峰 徐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19-629,共11页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于检测活细胞中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由于FRET仅发生于相互作用的供体和受体,即供体-受体复合物之间,所以检测的FRET信号必须经标准化处理以去...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于检测活细胞中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由于FRET仅发生于相互作用的供体和受体,即供体-受体复合物之间,所以检测的FRET信号必须经标准化处理以去除供体受体比例和浓度的影响然后才能够进行FRET的比较研究.由于供体和受体的比例相同,分子内FRET的检测较为简单;而分子间FRET的检测存在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现有的方法很难精确定量.根据1类特殊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同质二聚体的独特特征,推导出供体-受体复合物的含量,进而开发了1种同质二聚体分子间FRET的精确定量的方法,以1种同质二聚体,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 ,ERα)为供体和受体对,通过和其它的方法比较,证实了该方法用于FRET检测可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受体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标准化 同质二聚体 蛋白质-蛋白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其受体、热休克蛋白90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的影响及中药干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雪 耿龙 +3 位作者 季永智 周鸿波 葛露 王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07-609,共3页
目的检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激素受体(GR)、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的变化及应用中药后对其干预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及地塞米松加中药组的GR、HSP90和HDAC6的mRNA表达... 目的检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激素受体(GR)、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的变化及应用中药后对其干预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及地塞米松加中药组的GR、HSP90和HDAC6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地塞米松加中药组GR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塞米松组HSP90β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地塞米松加中药组HSP90β mRNA表达水平比地塞米松组升高,而比正常对照组低。地塞米松加中药组HDAC6 mRN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后GR减少;应用糖皮质激素后HSP90β减少,右归丸对其略有改善;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再应用右归丸HDAC6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受体 热休克蛋白90 蛋白去乙酰化酶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相互作用蛋白1调控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IDH野生型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一鹏 周晓飞 +5 位作者 王剑 藏春光 张悦盼 辛雪 朱春丽 付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002-2008,共7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相互作用蛋白1(TNIP1)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IDH野生型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CGGA和TCGA数据库确定TNIP1在IDH野生型胶质瘤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用特定的siRNA敲低了N33细胞中的TNIP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相互作用蛋白1(TNIP1)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IDH野生型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CGGA和TCGA数据库确定TNIP1在IDH野生型胶质瘤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用特定的siRNA敲低了N33细胞中的TNIP1表达,并分析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通过免疫沉淀分析TNIP1与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相互作用及其对TRAF6的泛素化影响。分别将空载体、oe-TNIP1或si-TNIP1转染的U87细胞注射到裸鼠的大脑中,并通过BLI方法监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TNIP1表达与IDH野生型神经胶质瘤的较高恶性等级和较差的预后有关,但与IDH突变型神经胶质瘤无关。TNIP1敲低显著减弱了N3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TNIP1与TRAF6相互作用,并且可以诱导TRAF6蛋白的去泛素化以激活NF-κB。与空载体的异种移植物相比,oe-TNIP1的异种移植物显示出加速肿瘤进展,而si-TNIP1的异种移植物则相反。结论TNIP1可以诱导TRAF6蛋白的去泛素化以激活NF-κB,进而促进IDH野生型胶质瘤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相互作用蛋白1 核因子ΚB TNF受体相关因子6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蛤甲状腺激素受体MmTR互作蛋白筛选及其对Aroclor 1254胁迫的转录响应研究
14
作者 蔡月凤 谭皓文 +3 位作者 吴钰泽 胡杰 姬南京 申欣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6-311,共16页
环境中存在的甲状腺干扰物(thyroid disrupting chemicals,TDCs)可影响生物体内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s)的合成、分泌、转运、代谢和作用等过程,干扰THs稳态,引起THs水平失衡。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hormone receptors,TRs)... 环境中存在的甲状腺干扰物(thyroid disrupting chemicals,TDCs)可影响生物体内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s)的合成、分泌、转运、代谢和作用等过程,干扰THs稳态,引起THs水平失衡。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hormone receptors,TRs)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核内的DNA结合转录因子,属于配体依赖型核激素受体超家族。TRs可与甲状腺激素响应元件(thyroid hormone response elements,TREs)结合,调控其转录表达。TDCs可作为生物体内TRs的配基,竞争性地与TRs结合,进而激活甲状腺信号通路,调控机体的整个甲状腺信号通路基因的转录表达。为探究TDCs对海洋无脊椎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干扰效应及其机制,本文通过构建文蛤消化盲囊组织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和文蛤甲状腺激素受体TR基因的诱饵载体pGBKT7-MmTR,在文库内进行MmTR的互作蛋白筛选和鉴定。结果表明,文蛤消化盲囊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中,cDNA片段大小在0.5~2 kb之间,库容约>2×10^(6) cfu。重组质粒pGBKT7-MmTR诱饵载体无毒性和自激活活性,可应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经文库筛选共得到36个阳性克隆子,测序获得30个阳性克隆片段。随机选取BIRC2_3与MmTR基因进行点对点验证,结果为阳性,推测所有结果真实可靠。经比对分析,MmTR的29个潜在互作蛋白,功能涉及生长与发育过程、蛋白质代谢与免疫调控过程、应激响应过程和转录调控过程。不同浓度Aroclor 1254胁迫下幼体及成体文蛤体内MmTR基因潜在互作蛋白基因的转录响应分析发现,大多数潜在互作蛋白基因会对低浓度(10 ng·L^(-1)和20 ng·L^(-1))的Aroclor 1254短时间(1 d)暴露产生转录上调响应,且在成体阶段相关基因的转录响应更强烈;与成体阶段相比,文蛤幼体阶段暴露于高浓度(2000 ng·L^(-1))的Aroclor 1254中,生长与发育、蛋白质代谢与免疫调控过程相关的MmTR潜在互作蛋白基因RSPH9、N23、ferritin、BHMT、SCC4、PSMB5具有更明显的上调表达趋势;在成体文蛤体内,未知蛋白基因和位置功能蛋白基因的表达更易受到Aroclor 1254胁迫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TDCs对无脊椎动物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奠定基础,并且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干扰物 文蛤 酵母双杂交 互作蛋白 甲状腺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GPR30、ERα和PR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飞 罗浩军 +2 位作者 罗平 杨光伦 涂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691-1694,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GPR30、ERα和PR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06-2009年101例甲状腺癌组织标本,包括乳头状腺癌83例、滤泡状腺癌9例、髓样癌6例、未分化腺癌3例,患者年龄45.9(9~9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GPR30、ERα和PR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06-2009年101例甲状腺癌组织标本,包括乳头状腺癌83例、滤泡状腺癌9例、髓样癌6例、未分化腺癌3例,患者年龄45.9(9~93)岁;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甲状腺癌组织中GPR30、ERα和PR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以及相互间的差异。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GPR30、ERα和PR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少量表达于细胞核,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2%、85.1%、79.2%;除在≥45岁年龄组患者肿瘤中ERα表达率高于〈45年龄组外(r=-0.2383,P〈0.05),GPR30和ERα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子及患者MAC IS预后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GPR30与ERα(r=0.2518)、PR(r=0.3207)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雌激素受体GPR30和ERα共同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激素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30 ERΑ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RIP15对甲状腺激素受体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彭永德 曲建 +2 位作者 张新 韩泽广 陈家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确立人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5(hTRIP15)对甲状腺激素受体(TR)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融合蛋白、蛋白体外翻译及谷胱苷肽S转移酶“拉下”(GSTpulldown)试验研究蛋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凝胶阻滞(gelshift)试验检测蛋白-DNA的结合... 目的确立人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5(hTRIP15)对甲状腺激素受体(TR)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融合蛋白、蛋白体外翻译及谷胱苷肽S转移酶“拉下”(GSTpulldown)试验研究蛋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凝胶阻滞(gelshift)试验检测蛋白-DNA的结合活性。结果经大肠杆菌表达hTRIP15融合蛋白或体外翻译TRα所显示的分子量与预测大小相吻合。hTRIP15及hTRIP15N末端均可与TRα相互作用;hTRIP15抑制TR与TR反应元件(TRE)结合,且增加hTRIP15剂量时更明显。结论提示hTRIP15作为共抑制因子调节TR对靶基因的转录,hTRIP15N端是TR结合功能域,而C端可能为调节功能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5 甲状腺激素受体 GST pulldown试验 gel-shifl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对子宫雌激素受体α表达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樊华 李莉 +2 位作者 夏琴 柳田田 朱德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7-251,共5页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α(ERα)在桥本甲状腺炎(HT)小鼠动情期子宫内膜的表达状况。方法 30只NOD雌性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组)和HT组两组,于HT组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猪甲状腺球蛋白(PTg)制备桥本甲状腺炎鼠模型,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α(ERα)在桥本甲状腺炎(HT)小鼠动情期子宫内膜的表达状况。方法 30只NOD雌性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组)和HT组两组,于HT组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猪甲状腺球蛋白(PTg)制备桥本甲状腺炎鼠模型,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阴道脱落细胞染色选出动情期小鼠;免疫组化法观察两组小鼠动情期子宫内膜ERα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检测动情期子宫内膜ERαmRNA表达水平;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CBA)检测两组小鼠子宫细胞因子白介素(IL)-6和IL-10水平;RT-PCR法检测子宫IL-6和IL-10mRNA表达水平。结果两组T3、T4、TS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T组Tg Ab、TPOAb显著高于CON组(P <0. 05),阴道脱落细胞染色显示HT小鼠动情周期各期细胞形态特点与CON组相似;免疫组化法显示ERα在两组小鼠动情期子宫内膜均有表达,免疫组化法和RT-PCR均提示HT组子宫内膜ERα表达水平低于CON组(P <0. 05);RT-PCR和CBA法显示HT组IL-6、IL-10 mRNA和蛋白水平低于CON组(P<0. 05)。结论 HT小鼠存在动情周期,动情期子宫内膜ERα表达水平低,提示HT小鼠能够受孕,但受孕能力可能有所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 激素受体Α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癌中雌激素受体β与核因子κB互作分析
18
作者 彭延杰 张金佩 +4 位作者 田家齐 陈震 梁梨杨 张林 宋丹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41-2049,共9页
目的: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肿瘤,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已被证实可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而ERβ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然而NF-κB和AP-1是否存在协同作用,且与ERβ是... 目的: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肿瘤,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已被证实可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而ERβ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然而NF-κB和AP-1是否存在协同作用,且与ERβ是否存在蛋白互作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处理后的结肠癌细胞系HT29和SW480探索ERβ、NF-κB和AP-1在结肠癌中的交互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NF-α转录组测序结果,综合p65和ERβ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结果,利用R语言在肠癌细胞系HT29和SW480中构建TNF-α、NF-κB/p65和ERβ互作网络,探索蛋白互作关系。结果:TNF-α通过p65的DNA结合调控一部分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NF-κB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NF-κB/p65和MAPK通路的组分与AP-1家族蛋白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ERβ的过表达并未显著影响TNF-α介导的基因调控,但可能通过MAPK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Akt途径调节AP-1的活性。此外,ERβ降低了HT29中p65的DNA结合位点,增加了SW480中的p65结合位点,提示ERβ对NF-κB的调控与细胞性别相关。结论:在结直肠癌中NF-κB、ERβ和AP-1存在潜在交互作用:TNF-α可通过NF-κB调控AP-1,而过表达ERβ可以改变NF-κB介导的调控作用,且ERβ对NF-κB的影响可能与性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肿瘤 激素受体Β 核因子ΚB 蛋白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性甲状腺结节的高功能与TSH受体的敏感性及Gs/Gi蛋白功能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铭 杨永年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通过测定基础状态、TSH和(或) GTPγs刺激后组纯化的甲状腺细胞膜蛋白腺苷酸环化酶(AC)活力,发现5例非功能性甲状腺肿瘤(NFTT)在以上三种情况下的AC活力与 其周围正常组织无差异,而4例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 通过测定基础状态、TSH和(或) GTPγs刺激后组纯化的甲状腺细胞膜蛋白腺苷酸环化酶(AC)活力,发现5例非功能性甲状腺肿瘤(NFTT)在以上三种情况下的AC活力与 其周围正常组织无差异,而4例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AFTN)的AC活力均高于其周围组织,表明 AFTN的高功能的形成与TSH受体的敏感性增高和Gs/Gi蛋白的活性及量的改变以及表现为Gs的功能特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受体 G蛋白 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雄激素受体通路的PROTAC分子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心玥 史雨豪 +2 位作者 叶宇航 陈聪 孟祥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65-2477,共13页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临床长期雄激素剥夺治疗中,AR过度表达、AR基因突变和AR剪接体等现象的出现,可能会导致雄激素受体通路再度激活,并不可避免地进展为去势抵抗性...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临床长期雄激素剥夺治疗中,AR过度表达、AR基因突变和AR剪接体等现象的出现,可能会导致雄激素受体通路再度激活,并不可避免地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chimera,PROTAC)在靶向AR降解方面进展显著,针对AR的PROTAC降解剂通过促进AR降解来阻断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有望为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带来新的突 破。本文对基于雄激素受体通路的PROTAC分子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受体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 蛋白去乙酰化酶6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