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农田生境管理的农作物害虫生态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艳军 杨殿林 +6 位作者 王慧 赵建宁 张海芳 何北辰 刘雨欣 向子仪 王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7-1003,共7页
农业的集约化伴随着非作物生境的丧失,导致了农田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削弱了天敌对农作物害虫的天然控制作用。害虫重发频发和农药残留污染严重威胁人类的食物安全。基于农田生境管理保育农田生物多样性,利用生物之间的平衡作用实现对农... 农业的集约化伴随着非作物生境的丧失,导致了农田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削弱了天敌对农作物害虫的天然控制作用。害虫重发频发和农药残留污染严重威胁人类的食物安全。基于农田生境管理保育农田生物多样性,利用生物之间的平衡作用实现对农作物害虫的生态防控,是破解集约化农田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关键,也是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简述了农作物害虫生态防控的发展,系统归纳了农田生境管理的概念、原理、技术及应用进展,重点展望了非作物生境管理领域理论研究、方法技术和组织实践的发展方向,旨在为农作物害虫生态防控相关理论研究及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境管理 非作物生境 生物多样性 自然天敌 农作物害虫 生态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境管理在茶树害虫生态控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荣林 胡振民 +5 位作者 杨亦扬 李欢 万青 杨译 李全华 蒋川花 《茶叶》 2019年第2期81-85,共5页
利用“生境管理”策略—间作植物增强天敌控害能力和利用植物挥发物的对害虫和天敌的行为进行调控已在茶树害虫生态控制系统中开展了一系列尝试。增加茶园“斑块”中的植物多样性能明显增加天敌类型和数量,罗勒、迷迭香以及某些豆科植... 利用“生境管理”策略—间作植物增强天敌控害能力和利用植物挥发物的对害虫和天敌的行为进行调控已在茶树害虫生态控制系统中开展了一系列尝试。增加茶园“斑块”中的植物多样性能明显增加天敌类型和数量,罗勒、迷迭香以及某些豆科植物释放的挥发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害虫产生引诱或驱避效应,仙鹤草的提取物能够用来增强天敌的捕食能力或寄生能力。源自茶树本身的系列挥发物例如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醛、罗勒烯、芳樟醇、香叶醇和吲哚等能用于诱集和驱避害虫,聚集寄生性或捕食性天敌。水杨酸、茉莉酸、苯并噻二唑及β-氨基丁酸等诱导剂处理茶树可以增进茶树的直接抗虫性能,并促进茶树挥发物的释放以提高天敌定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管理 间作 挥发物 天敌 生态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小生境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胡隆基 李彩霞 密启慧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9-103,共5页
促进绿色创新是解决全球气候变迁的重要途径之一。政策实践表明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绿色创新政策很难行得通。在九十年代后期,一批学者基于欧洲的绿色创新管理实践,提出了一种被称为战略小生境管理理论的政策思路,该政策思路认为可以通... 促进绿色创新是解决全球气候变迁的重要途径之一。政策实践表明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绿色创新政策很难行得通。在九十年代后期,一批学者基于欧洲的绿色创新管理实践,提出了一种被称为战略小生境管理理论的政策思路,该政策思路认为可以通过促进绿色小生境的成长来带动绿色创新的发展与扩散。该理论被认为是解决当前绿色创新问题的重要理论之一,但它在国内却鲜有介绍。通过对战略小生境管理理论进行综述,并对该理论的核心概念、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能引起国内相关学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战略小生境管理 绿色创新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景观害虫控制生境管理及植物配置方法 被引量:29
4
作者 戴漂漂 张旭珠 +3 位作者 肖晨子 张鑫 宇振荣 刘云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共11页
集约化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所带来的大量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关注。为减少农药的投入及其所产生的环境负效应,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发展。生境管理是一种有利于天敌群落发展,而不利于害虫种群增长的保护性生... 集约化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所带来的大量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关注。为减少农药的投入及其所产生的环境负效应,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发展。生境管理是一种有利于天敌群落发展,而不利于害虫种群增长的保护性生物防治方法,其实质是通过为自然天敌提供诸如花蜜、替代猎物或寄主、躲避不利干扰的庇护所等资源,将农业景观中天敌的害虫控制服务和功能最大化,或者通过构建不适宜害虫取食和繁殖的环境条件起到抑制或阻碍害虫发展的作用。本文在参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生境管理控制害虫的机理,并总结国外生物防治的实践经验以及近些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概括提出田间尺度上害虫生物防治的非作物生境及作物生境的建设和植物配置方法,为通过生境管理提升农业景观中害虫生物防治生态系统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景观 生境管理 植物选择 种植方式 生物害虫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生境思想的技术范式变迁理论和创新政策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曾云敏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4,共5页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小生境”(Niche)来理解技术范式变迁问题,并建立了新的分析框架,这不仅带来了技术演化研究的新思路,也被广泛应用到创新政策中,因此全面认识这个分析框架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试图对这个新理论的框架、内容和...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小生境”(Niche)来理解技术范式变迁问题,并建立了新的分析框架,这不仅带来了技术演化研究的新思路,也被广泛应用到创新政策中,因此全面认识这个分析框架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试图对这个新理论的框架、内容和政策内涵作一个评述性的介绍,并对我国目前的创新政策发展取向作一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范式 生境思想 战略性小生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动物园迁地保护及管理分析
6
作者 周伟 杨梅 黄和显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3-46,50,共5页
动物园是迁地保护的主要方式之一.以昆明动物园为例,陈述动物饲养环境、管理和繁育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分析动物园在迁地保护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在生境管理方面提出,应研究不同种类的生境需求;通过仿原生境,为动物提供适宜的隐蔽;合理布... 动物园是迁地保护的主要方式之一.以昆明动物园为例,陈述动物饲养环境、管理和繁育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分析动物园在迁地保护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在生境管理方面提出,应研究不同种类的生境需求;通过仿原生境,为动物提供适宜的隐蔽;合理布局,适宜密度,防止疾病传播.动物园的繁殖应考虑单独开辟繁殖区;建立当地特有、珍稀动物繁殖群;关注动物的行为发育机制研究,对笼养条件下动物的摄食、交配、防卫、通讯等行为进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动物园 迁地保护 生境管理 繁殖 仿生态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镜泊湖区域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庆跃 黄铁福 刘杰雅 《林业勘查设计》 2002年第2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镜泊湖区 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 管理 生境管理 益害管理 法制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野花带在农业景观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吴学峰 高亦珂 +1 位作者 谢哲城 徐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81-1491,共11页
在农业景观中,昆虫野花带是以混播等方式,建植在农田、果园、菜地等农地边缘的条状或片状生态缓冲区。通过配置不同功能植物形成植物群落,为自然天敌及传粉者提供蜜粉源和栖息地,改善农地生境质量;强化害虫天敌支持系统,达到提高授粉率... 在农业景观中,昆虫野花带是以混播等方式,建植在农田、果园、菜地等农地边缘的条状或片状生态缓冲区。通过配置不同功能植物形成植物群落,为自然天敌及传粉者提供蜜粉源和栖息地,改善农地生境质量;强化害虫天敌支持系统,达到提高授粉率、减少农药使用、改良修复农地土壤、净化水源、抑制杂草等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文回顾了昆虫野花带的应用发展历程,涵盖了中西欧发达国家及美国等地。不同国家昆虫野花带侧重不同,瑞士、比利时等国家作为昆虫野花带的源头,最早将生态保育的思想运用于农业生产,并付诸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英国昆虫野花带有政策的细化支持,应用方式丰富;美国以本土植物的开发、草原生境的修复及重要传粉者保护为研究与实践的重点。中国的农地周边由于外来物种入侵、人为干预严重等造成了景观异质性低、生境破碎化,亟待引入昆虫野花带的技术手段,进行生境管理与规划。中国的昆虫野花带研究仍处于发展初期,缺少实际应用。未来,中国昆虫野花带的发展,首先要针对现有非作物生境植物群落以及各类昆虫群落展开动态监测与调查,在大尺度上划定生态保护区域,分析现有生境格局,构建生态网络,研究昆虫野花带的规划方案,分清主次和功能需求,并根据节肢动物功能团的时空动态变化,确定最佳群落结构,保持昆虫野花带生境与其他自然与半自然生境的功能连接度,保留多样的景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混播 传粉者 生境管理 昆虫野花带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套作功能植物对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史凡 黄泓晶 +1 位作者 陈燕婷 陈李林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68,共18页
合理间套作功能植物是茶园生境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能够遮光保温、保持水土、增肥促长、保持微域环境稳定;还能吸引天敌、驱避害虫,减轻茶园病虫草为害,有助于茶叶提质增效。但不合理的间套作会破坏茶园微域环境和争夺养料,进而影响茶... 合理间套作功能植物是茶园生境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能够遮光保温、保持水土、增肥促长、保持微域环境稳定;还能吸引天敌、驱避害虫,减轻茶园病虫草为害,有助于茶叶提质增效。但不合理的间套作会破坏茶园微域环境和争夺养料,进而影响茶树生长。通过综述近年来在茶园间套作功能植物及其对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方面的文献,主要包括茶园常见功能植物的种类、作用方式、功效和常见问题,以及间套作功能植物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对病虫草害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应用间套作措施促进茶园病虫草害的综合调控和提升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种 生境管理 生态调控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水工程输水管道建设对沿线景观格局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钢 董孟婷 +2 位作者 唐明方 李思远 曹慧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3-380,共8页
为了了解调水工程输水管道建设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选取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北省易县段调水工程输水管道建设区域为研究对象,以50-3 000 m划分不同宽度研究区,利用Arc GIS和FRAGSTATS软件,研究了施工建设前、中、后期沿线土地利用... 为了了解调水工程输水管道建设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选取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北省易县段调水工程输水管道建设区域为研究对象,以50-3 000 m划分不同宽度研究区,利用Arc GIS和FRAGSTATS软件,研究了施工建设前、中、后期沿线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并且分别计算不同宽度及整体景观的景观指数,分析管道建设对沿线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工程建设期的对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和强烈,工程建设对施工作业带两侧100 m范围内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输水管道建设 景观指数 遥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