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8—2022年中国钴资源动态物质流分析
1
作者 徐大兴 代涛 +3 位作者 刘立涛 杜力普 闫晶晶 韩中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钴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对实现低碳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厘清钴资源在中国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循环演变规律,对优化资源管理与保障供应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贸易关联视角,应用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刻画了1988—202... 钴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对实现低碳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厘清钴资源在中国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循环演变规律,对优化资源管理与保障供应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贸易关联视角,应用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刻画了1988—2022年中国钴资源的物质代谢全景图,并揭示了各阶段流量与存量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钴资源贸易呈现“上游进口高度依赖刚果(金)、下游出口多元化、贸易总量持续增长”的特征;(2)中国钴产业链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中上游生产过程损失钴资源19.3万t,约为本土终端产品消费的37%;(3)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炼产品和终端产品生产中心,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电动汽车电池逐步取代传统应用,成为拉动国内钴资源消费的主要驱动力。当前,我国上游钴原料对外依存度高达98%,钴资源的稳定供应可能成为“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挑战。鉴于此,本文建议通过加大国内增储上产、拓宽海外供应渠道,以及提升全生命周期各关键环节的综合利用效率,完善废弃含钴产品闭环管理系统,以增强中国钴资源的供应安全。同时,加快少钴或无钴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产品的转型升级,以降低钴资源供应中断给清洁能源转型带来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资源 全生命周期 贸易关联 动态物质分析 钴供应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物质流的中国锂二次供应潜力分析
2
作者 郭娇艳 文博杰 +1 位作者 韩中奎 代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7,共9页
随着全球对于碳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逐年增加,亟需解决可再生能源的转换和存储问题,而锂作为推动新能源革命的关键金属之一,其供给、流动和存量情况对于实现碳中和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贸易关联的锂... 随着全球对于碳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逐年增加,亟需解决可再生能源的转换和存储问题,而锂作为推动新能源革命的关键金属之一,其供给、流动和存量情况对于实现碳中和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贸易关联的锂资源物质流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2000—2022年中国锂资源的供给、流动和存量,估算了2023—2035年中国含锂报废产品中锂金属回收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锂电池是锂资源的主要消费领域,锂电池消费量从2000年的0.06万t金属锂增长至2022年的13.26万t金属锂,消费占比从12%增至92%。与此同时,锂电池报废量快速增长,预计到2035年中国锂消费量将达到29.27万t,锂二次资源回收潜力将达到16.10万t。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从稳定锂资源的上游供应、推动锂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完善废弃锂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三方面进行相关政策制定,实现锂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在用存量 回收潜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2年中国钕动态物质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蔡浚旭 文博杰 +2 位作者 韩中奎 代涛 闫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共11页
钕(Nd)是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所需的关键稀土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家用电器、风力涡轮机、汽车催化剂、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钕重要性日益凸显,开展钕物质流分析,定量刻画钕元素在全产业链的物质流动过程,厘定潜在... 钕(Nd)是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所需的关键稀土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家用电器、风力涡轮机、汽车催化剂、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钕重要性日益凸显,开展钕物质流分析,定量刻画钕元素在全产业链的物质流动过程,厘定潜在风险点,对于提升钕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物质流分析法构建了钕生命周期动态物质流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钕以国内供应为主,其他来源的钕资源占比较少,但近年来钕稀土精矿进口量逐渐增加。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钕上游产品出口量减少,进口量增加;在产业链中游,钕主要用于生产钕铁硼永磁铁,2000年,消费领域占比90.28%,2022年,占比达到93.08%;在终端产品中,钕消费量由2000年的672 t增长到2022年的37896 t,增长了56.3倍。中国钕资源产业链完整,钕在用存量规模大,极具回收潜力,然而钕回收率较低,亟待提升回收利用技术水平,促进稀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生命周期 在用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A方法纯碱生产过程物质流及能量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成春春 宋浩宇 李春丽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62,共4页
基于某纯碱企业的现场调研和台账数据,运用物质流分析(MFA)方法对纯碱生产过程的盐水工序、石灰石煅烧工序、碳酸化工序等主要环节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每生产1 t纯碱消耗原盐1.6 t、石灰石1.... 基于某纯碱企业的现场调研和台账数据,运用物质流分析(MFA)方法对纯碱生产过程的盐水工序、石灰石煅烧工序、碳酸化工序等主要环节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每生产1 t纯碱消耗原盐1.6 t、石灰石1.2 t、焦炭0.1 t、电能200 kW·h、蒸汽热能12000 MJ,产生废气1.4 t、废液10 t、废渣1.7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碱 物质分析 能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镍资源物质流动与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孟星宇 宗宇航 +2 位作者 张西华 阎文艺 孙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563-6572,共10页
镍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镍消费国,但镍资源在我国的贸易流动及各省碳排放分布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基于全生... 镍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镍消费国,但镍资源在我国的贸易流动及各省碳排放分布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将物质流分析法(MFA)和排放因子法(IPCC)相结合,开展了中国2010—2020年镍物质流动分析和不同省份典型镍产品碳排放核算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镍物质流从2010年的60×10^(4)t增加至2020年的124×10^(4)t,其中采矿阶段主要源于进口,冶炼阶段由进口为主转变为国内供应为主,产品制造阶段不锈钢占比最大,终端应用阶段镍产品经回收后循环利用。1t精炼镍生产阶段、镍铁生产阶段、硫酸镍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分别为CO_(2)10.19t、CO_(2)14.01t、CO_(2)28.76t;国内精炼镍、镍铁、硫酸镍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甘肃、山东、广东等地,时间上碳排放分别呈递增、波动和显著增长趋势。在能源低碳转型背景下,厘清镍资源物质流动和相关产品碳排放分布的关系,有助于完善镍资源管理机制,为实现我国镍工业低碳循环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及方法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 碳排放 全生命周期 物质分析 排放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锑-金冶炼过程金和铅物质流分析
6
作者 王科 刘红召 +2 位作者 王威 柳林 王洪亮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共11页
应用物质流分析锑-金火法冶炼系统。以金、铅为目标元素,建立了基于生产系统的物质平衡表和物质流图,构建了有关系统直接回收率、废物回收率、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系统内金的资源利用效率为91.76%,挥发熔炼、挥吹炉... 应用物质流分析锑-金火法冶炼系统。以金、铅为目标元素,建立了基于生产系统的物质平衡表和物质流图,构建了有关系统直接回收率、废物回收率、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系统内金的资源利用效率为91.76%,挥发熔炼、挥吹炉挥吹、还原熔炼和除杂精炼过程金的直收率分别为86.39%、92.27%、98.64%和95.60%。同时,每产出1 t金属锑,会有6.78 kg的铅进入到冶炼系统中。重点分析冶炼过程中有价元素金及有害元素铅在主要单元过程中的分布转化行为。最后,基于物质流分析提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冶金 物质分析 分布规律 资源利用 污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与技术进步驱动下风电钕物质流动与供需关系研究
7
作者 葛泽文 庄沐凡 +1 位作者 张娴 张天毓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48,共11页
稀土元素钕作为高性能风力发电机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在加速能源系统向清洁、可再生能源低碳转型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中国“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和新型风机技术的发展,钕在高性能风力发电机中的应用需求迅速增加。本文研究旨在追踪2011—2... 稀土元素钕作为高性能风力发电机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在加速能源系统向清洁、可再生能源低碳转型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中国“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和新型风机技术的发展,钕在高性能风力发电机中的应用需求迅速增加。本文研究旨在追踪2011—2022年中国风电系统中钕元素的历史物质流动规律,并基于“碳中和”目标与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设定四种发展情景,预测至2060年中国风电发展对钕元素的需求,识别潜在的供给约束。研究结果表明,2011—2022年间中国风电系统中钕元素开采量持续上升,进口比例从15%增至35%。风机中的钕元素年度需求从1098 t增加到2896 t,反映了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显著提升钕元素的需求。未来需求预测结果显示,在“碳中和”目标和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下,钕元素的需求将大幅上升,特别是在碳中和-技术激进发展情景下,累计需求量将达到44万t,是基准发展情景的2.1倍。原生稀土矿产开采难以满足未来需求,退役风机中钕元素的回收利用成为缓解供需矛盾的关键。为保证钕元素的可持续稳定供应,需建立循环多渠道供应体系,精细化全产业链管理策略,促进技术创新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友好发展,推动全球化钕元素供应网络建设,以此应对未来风电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资源供给挑战,完善“碳中和”目标背景下钕元素供应链韧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碳中和 风电技术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流分析方法在危险化学品事件物证勘验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光耀 张冠男 +2 位作者 周正 郭洪玲 朱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0-145,共6页
物证勘验是查明危险化学品事件发生原因的必要手段和重要环节,但危险化学品事件表现形式多为爆炸和火灾,容易引发多米诺效应,物证调查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提高现场勘验的效率、减少危险化学品事件的发生,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MFA)开展事... 物证勘验是查明危险化学品事件发生原因的必要手段和重要环节,但危险化学品事件表现形式多为爆炸和火灾,容易引发多米诺效应,物证调查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提高现场勘验的效率、减少危险化学品事件的发生,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MFA)开展事件现场情报信息分析并基于具体案例探索物质流分析理论方法在危险化学品事件物证勘验中应用价值与前景。并以“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为例,绘制“天嘉宜化工厂苯二胺项目物质流动分析图”和“危险物质分布图”,对涉事企业作物质流分析。结果表明:MFA可识别危险区域和危险物质,为现场勘验人员提供安全防护参考信息;还可为现场物证的提取和检验鉴定提供范围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方法(mfa) 危险化学品事件 物证勘验 爆炸事故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投入产出表在义马市物质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徐一剑 张天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6-760,共5页
结合义马市的社会经济系统,构建了基于三维物质投入产出表(PIOT)的物质流核算模型.从不同层次对该市的社会经济系统进行分析.结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严重依赖本地资源,产业链短,经济结构层次较低,行业关联度低.电力行业和煤炭采掘业为控... 结合义马市的社会经济系统,构建了基于三维物质投入产出表(PIOT)的物质流核算模型.从不同层次对该市的社会经济系统进行分析.结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严重依赖本地资源,产业链短,经济结构层次较低,行业关联度低.电力行业和煤炭采掘业为控制资源、污染的关键部门.技术水平分析表明,技术水平低、循环利用率相对较低,使得资源投入、污染排放量大.宏观比较分析表明,人均物质流、物质流强度都较高,物质使用效率低下.要提高该市的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可通过结构调整、提高技术水平及循环利用率等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投入产出表(PIOT) 物质分析(mfa) 循环经济 结构分析 技术水平分析 宏观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流分析研究述评 被引量:99
10
作者 黄和平 毕军 +3 位作者 张炳 李祥妹 杨洁 石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8-379,共12页
物质流分析方法近年来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发展迅速。阐述了物质流分析的定义及其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流的区别,着重回顾了该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阐明了物质流分析的主要观点、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详细阐译和对比... 物质流分析方法近年来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发展迅速。阐述了物质流分析的定义及其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流的区别,着重回顾了该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阐明了物质流分析的主要观点、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详细阐译和对比分析了物质流分析的六大类指标及分析方法,并在物质流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建立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物质流分析指标体系和方法学的研究意义及其在环境经济学中的地位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进而指出了物质流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对物质流分析在不同层次的应用研究也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和分析。对物质流分析今后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予以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物质生产力 物质 生态包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元素物质流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敏鹏 郭宝玲 +2 位作者 刘昱 夏旭 陈吉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891-6900,共10页
磷是重要的营养元素,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非金属矿物资源。为了分析人类活动对磷流动的扰动,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磷元素的物质流分析和模拟。综述了磷元素物质流分析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磷元素物质流研究的特点和不足,并展望了未来... 磷是重要的营养元素,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非金属矿物资源。为了分析人类活动对磷流动的扰动,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磷元素的物质流分析和模拟。综述了磷元素物质流分析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磷元素物质流研究的特点和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相关研究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从研究尺度看,现有磷元素的物质流研究以全球尺度和国家尺度为主,区域和城市尺度以及企业和产品尺度的研究较少。从研究问题看,现阶段研究主要关注农业或者食品生产和消费对磷流动的影响,对林业、钢铁和能源部门略有涉及。从模型特征看,现有研究以分析流量变化的静态模型为主,考虑存量变化的动态模拟较少。从研究的发展方向看,未来磷物质流的相关分析将关注五大问题:(1)考虑不同驱动力和存量变化的动态模拟;(2)不同层次和尺度的磷足迹研究;(3)磷与其他元素相比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性;(4)全球变化背景下不同部门磷依赖的脆弱性;(5)磷和其他元素的耦合研究。为了适应未来的研究需求,磷的物质流模拟重点在于开发动态模型,并将物质流分析与多种手段结合,以预测全球变化、社会经济发展、技术变化以及其他重要变化对磷流动的扰动及其相应的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元素分析 磷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流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的区域生态效率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57
12
作者 张炳 黄和平 毕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73-2480,共8页
区域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评价是考量区域可持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物质流分析(material flow analysis,MFA)构建区域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污染物排放作为一种非期望输入引入到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 区域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评价是考量区域可持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物质流分析(material flow analysis,MFA)构建区域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污染物排放作为一种非期望输入引入到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中,以江苏省(1990~2005年)为例进行生态效率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的区域生态效率在1990~2005年期间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但是,同期的总物质投入(total material input,TMI)、物质需求总量(total material requirement,TMR)和污染物排放量也呈上升趋势。因此,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影响总体上呈现"弱脱钩(weak de-lin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物质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物质流分析框架及其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波 杨建新 +1 位作者 石垚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6289-6296,共8页
借鉴国内外物质流分析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城市物质代谢特点,建立了城市物质流分析的框架及指标体系。该框架以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物质通量的变化为核心,增加了对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能力的考察以及对城市和区域循环经济贡献的关注。... 借鉴国内外物质流分析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城市物质代谢特点,建立了城市物质流分析的框架及指标体系。该框架以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物质通量的变化为核心,增加了对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能力的考察以及对城市和区域循环经济贡献的关注。论文识别了城市物质流分析中系统边界界定等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指标体系在借鉴国家层面物质流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注重对城市经济系统内部循环及不同城市经济系统间的物质循环的考察,增加了再生资源输入量、内部资源回收量、可回收废物输出量、新鲜水输入量、中水回用量等指标,用于表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及实践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城市 代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流趋势成因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段宁 李艳萍 +2 位作者 孙启宏 沈鹏 毛玉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2,共5页
运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分析和识别了1990-2003年我国物质流趋势及成因.结果表明,我国经济系统物质流表现为直接物质投入量、国内废物产生量与GDP总体呈线性增长关系.近年来,资源生产率低位下降,资源循环利用率缓慢提升.造... 运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分析和识别了1990-2003年我国物质流趋势及成因.结果表明,我国经济系统物质流表现为直接物质投入量、国内废物产生量与GDP总体呈线性增长关系.近年来,资源生产率低位下降,资源循环利用率缓慢提升.造成上述趋势成因主要有:重化工发展阶段和“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经济发展仍旧是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导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系统物质分析(EW-mfa) 趋势分析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磷资源产业物质流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刘征 胡山鹰 +2 位作者 陈定江 沈静珠 李有润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7,共6页
运用物质流方法对我国磷资源产业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考察磷资源的利用和环境影响状况,对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其相互关联进行剖析,提出了解决策略。对磷资源产业系统的物质流分析和研究结论,不仅对其他化学原料矿产资源... 运用物质流方法对我国磷资源产业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考察磷资源的利用和环境影响状况,对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其相互关联进行剖析,提出了解决策略。对磷资源产业系统的物质流分析和研究结论,不仅对其他化学原料矿产资源产业可起到指导作用,对大多数金属矿产资源产业也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可持续发展 磷资源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毛玉如 沈鹏 +1 位作者 李艳萍 孙启宏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13,共5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制定和发展低碳经济政策和战略时,必须抓住其本质和核心内容,对经济活动的物质流进行分析,建立物质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制定和发展低碳经济政策和战略时,必须抓住其本质和核心内容,对经济活动的物质流进行分析,建立物质流分析账户,调控物质流动模式,实施物质流管理,优化经济结构,最终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文章分析了低碳经济和物质流分析的国内外进展,同口径对比了中国与日本物质流主要指标,基于物质流分析建立了我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四位一体"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物质分析 四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研究述评 被引量:14
17
作者 余亚东 陈定江 +1 位作者 胡山鹰 朱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274-7285,共12页
作为研究经济系统物质代谢的重要方法,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近年来在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理论发展非常迅速。对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系统回顾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 作为研究经济系统物质代谢的重要方法,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近年来在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理论发展非常迅速。对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系统回顾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其核算框架和指标体系。重点对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述评,研究表明:(1)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指标的核算研究方面:国家层面的核算研究多、方法较为成熟,而区域层面的核算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核算框架;针对直接流指标的核算研究多,而包含间接流或隐藏流的综合指标的核算方法研究不足;(2)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指标的变化原因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包括分解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前者多基于IPAT方程的直接分解法,难以考察经济系统内部的结构和技术的变化对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指标的影响,而后者则在所识别的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指标的影响因素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提出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系统物质分析 核算框架 指标体系 分解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流分析方法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王军 周燕 +1 位作者 刘金华 岳思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4期60-64,共5页
物质流分析既是发展循环经济重要的辅助手段,也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方法。目前,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物质流分析的研究与实践。我国物质流分析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以城市为对象的区域物质流分析研究在我国... 物质流分析既是发展循环经济重要的辅助手段,也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方法。目前,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物质流分析的研究与实践。我国物质流分析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以城市为对象的区域物质流分析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尝试阶段。为促进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应该结合我国实际,逐渐开展区(县)层面的物质流分析。本文在借鉴国外物质流分析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青岛市城阳区为例,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首次对区(县)级行政区域进行了研究。此外,结合物质流分析结果,运用IPAT方程,建立了城阳区循环经济建设的指标体系,为其他地区实施区域层面物质流分析、建立循环经济建设指标体系提供了借鉴。研究表明,物质流分析对区域循环经济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指标 区域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流分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9
作者 张玲 袁增伟 毕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189-6198,共10页
物质流分析(substance flow analysis,SFA)通过追踪经济-环境系统特定物质的输入、输出、贮存等过程,量化经济系统中物质流动与资源利用、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为资源环境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系统阐述了SFA的内涵及发展历程,介绍了SF... 物质流分析(substance flow analysis,SFA)通过追踪经济-环境系统特定物质的输入、输出、贮存等过程,量化经济系统中物质流动与资源利用、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为资源环境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系统阐述了SFA的内涵及发展历程,介绍了SFA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对SFA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分析表明,SFA是产业生态学领域内一种重要的产业代谢分析方法,它在污染物迁移路径追踪及环境影响分析、战略性资源生命周期代谢分析、物质社会存量分析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提出了SFA的未来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产业代谢 产业生态学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物质流分析框架及测算方法 被引量:30
20
作者 石磊 楼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6-200,共5页
在借鉴国家物质流分析(MFA)框架基础上,针对进出城市系统的物质数据缺乏且难以统计的特点,引入面向元素或产品的物质流分析(SFA)要素,建立了城市尺度物质流分析框架.与国家物质流分析相比,该框架总体结构和物质分类上相同,但输入量、净... 在借鉴国家物质流分析(MFA)框架基础上,针对进出城市系统的物质数据缺乏且难以统计的特点,引入面向元素或产品的物质流分析(SFA)要素,建立了城市尺度物质流分析框架.与国家物质流分析相比,该框架总体结构和物质分类上相同,但输入量、净存量和输出量的计算顺序和假设条件不同.对于化石能源,可由城市统计年鉴中的能源平衡表直接得出本地开采量、净存量、调入量和调出量;对于生物质,本地开采(生产)量一般都有统计,净存量可通过假设人均消费量相对稳定估算得出,而调入量和调出量则需要对大宗工业用途进行调查并做少量假设计算得出;对于金属矿物及其产品、工业非金属矿物及其产品、建筑材料3类物质,本地开采量和消费量一般都有所统计,而调入量和调出量的计算则需要首先采用针对元素或成品的物质流分析来获取城市系统中的净存量,然后再配合生产和消费数据并做少量假设测算得出.其他项目的获取或测算同国家物质流分析,由此得到的城市物质流分析框架可以用于城市间物质代谢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物质代谢 物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