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姚素华 徐葵 《蚌埠医药》 1994年第4期22-22,共1页
患者女,3岁。因咳嗽、胸闷、气短、厌食、不规则发热,于1991年10月20日收入我院。患儿近1月来反复咳嗽,呈阵发性发作,夜间较重,咯粘液痰,有时气喘,T37℃~38℃,曾于门诊予青霉素等治疗未效。平素体健无慢性疾病吏。体检:T37.8℃,P95次/... 患者女,3岁。因咳嗽、胸闷、气短、厌食、不规则发热,于1991年10月20日收入我院。患儿近1月来反复咳嗽,呈阵发性发作,夜间较重,咯粘液痰,有时气喘,T37℃~38℃,曾于门诊予青霉素等治疗未效。平素体健无慢性疾病吏。体检:T37.8℃,P95次/min、R31次/min、BP13/8kpa。神志清晰,正常发育、形体消瘦、皮肤未见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胸廓未见畸形、两肺呼吸音粗、中下肺可闻及少量干湿罗音,HR95次/min、律齐、未见杂音、腹软、肝肋缘下触及。查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中下肺可见散在l~3mm大小的斑点状结节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临床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出现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的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一例
2
作者 梅琦敏 戴佳原 +2 位作者 刘业成 沈敏 朱华栋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6-262,共7页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aHUS)是一种由补体异常所引发的罕见病,临床表现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和急性肾损伤为主要特征。本文报道1例以严重肾功能不全伴双眼视力急进性下降起病的患者,...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aHUS)是一种由补体异常所引发的罕见病,临床表现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和急性肾损伤为主要特征。本文报道1例以严重肾功能不全伴双眼视力急进性下降起病的患者,病程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排除其他疾病后诊断为aHUS。予以激素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降至正常,血浆置换联合依库珠单抗治疗后肾脏功能趋于稳定,血小板恢复正常,但视力无明显改善。本文回顾该患者的诊治历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 酸性粒细胞增多 肾功能不全 视力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朱晶文 何玺玉 +2 位作者 郭明 李玉蕊 张雪峰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271-277,共7页
目的探讨发生不同程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和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的临床特点,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 目的探讨发生不同程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和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的临床特点,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儿科收治的147例ELBW及VLBW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程度进行分组:正常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7×10^(9)/L,n=43),轻度升高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7~0.9)×10^(9)/L,n=39]、中重度升高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0×10^(9)/L,n=65),比较各组围产期资料以及出生后相关疾病的发生率。根据患儿是否患有BPD以及BPD的严重程度分为无BPD组(n=81),轻度BPD组(n=46),中重度BPD组(n=20),比较3组患儿之间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差异。统计学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以及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为70.7%(104/147),其中轻度升高26.5%(39/147),中重度升高44.2%(65/147)。中重度升高组和轻度升高组胎龄均小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轻度、中重度升高组中败血症、Ⅱ度以上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BPD、血液输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中重度升高组患儿的BPD发生率高于轻度升高组;轻度、中重度升高组无创呼吸机应用时间均长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无BPD组和BPD组患儿的胎龄、败血症的发生率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呼吸机应用天数、血液输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呼吸机应用天数、血液输注、败血症与BPD的发生具有独立相关性(P值均<0.05)。出生后第3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0.772),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70.1%、76.2%),提示对BPD的预测价值较好。出生后第3、4周轻度BPD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高于无BPD组(Z=-3.178、-2.475,P=0.001、0.013)。出生后第3、4周中重度BPD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高于无BPD组(Z=-2.601、-2.460,P=0.009、0.014)。出生后第3周中重度BPD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高于轻度BPD组(Z=-2.422,P=0.015)。结论ELBW及VLBW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发生率较高,并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与BPD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出生后第3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预测BPD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最高,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出生体重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粒细胞增多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败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食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蜗牛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1例
4
作者 户梦婷 张栋 +8 位作者 贾沛瑶 陆旻雅 周梦兰 郭佳钰 苏慧婷 高羿 席婧媛 朱华栋 杨启文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3-1467,共5页
本文报道1例生食蜗牛10 d后出现持续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男性病例。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史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予以阿苯达唑驱虫、地塞米松抗炎治疗后康复。本文梳理该患者的诊疗历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为... 本文报道1例生食蜗牛10 d后出现持续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男性病例。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史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予以阿苯达唑驱虫、地塞米松抗炎治疗后康复。本文梳理该患者的诊疗历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寄生虫 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5
作者 贺亚杰 李琛 +4 位作者 聂磊 李小燕 郭伟 陈栋 张银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718-1720,共3页
患者女,56岁,头皮结节伴痒30 a,再发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层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增厚,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治疗:激光联合小剂量... 患者女,56岁,头皮结节伴痒30 a,再发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层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增厚,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治疗:激光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误诊为肺结核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景阳 梁建琴 +1 位作者 王金河 丁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2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特发性酸性粒细胞增多 肺结核 误诊 双侧胸腔积液 胸腔闭式引流 治疗 双侧气胸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96例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少聪 刘玉峰 +3 位作者 王叨 李白 苏淑芳 魏林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1759-1761,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hypereosinophilia,HE)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的96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目的探讨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hypereosinophilia,HE)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的96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病因主要是继发性55例(57.29%),原因不明性38例(39.59%),肿瘤性2例(2.08%),家族遗传型1例(1.04%)。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45例(46.88%)、浅表淋巴结肿大40例(41.67%)、肝脾肿大31例(32.29%)、皮疹25例(26.04%)。给予糖皮质激素、驱虫药物、抗过敏药物、抗感染药物应用,多数患儿预后良好。结论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多见于学龄前期以及学龄期儿童,病因以继发性为主,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感染,应积极予以病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增多 继发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及远期随访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敦臣 姜荣燕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增多 远期随访 临床分析 儿童 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伴下肢动脉血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9
作者 耿立霞 郑敏 +1 位作者 李光海 王清杰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提高对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IHES)导致动脉血栓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IHES伴左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病例临床表现及其治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入院后予糖皮质激素、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病情无改善。行左腘动脉... 目的:提高对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IHES)导致动脉血栓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IHES伴左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病例临床表现及其治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入院后予糖皮质激素、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病情无改善。行左腘动脉球囊扩张、插管溶栓,病情明显改善。结论:IHES可导致动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酸性粒细胞增多 血栓形成 下肢动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病因和临床表现(附46例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覃肇源 刘美娜 +1 位作者 柯志勇 蒋小云 《中国小儿血液》 2002年第6期256-257,251,共3页
关键词 儿童 酸性粒细胞增多 诊断 治疗 病因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合并左上肢动脉栓塞1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锦林 王伟 +3 位作者 李云松 杜亚辉 李春雷 陈硕飞 《罕少疾病杂志》 2011年第1期60-60,62,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26岁。主因左手发凉20天,麻木疼痛2天入院。有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病史5年,未规律服药,曾服用糖皮质激素2年后停药。
关键词 特发性酸性粒细胞增多 血栓形成 上肢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中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30期175-177,共3页
目的研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56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嗜酸性粒细胞症常用药物强的松治疗... 目的研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56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嗜酸性粒细胞症常用药物强的松治疗,试验组在给予强的松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加减药物治疗,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患者疾病类型、病因等等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两组患者经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愈41例,治愈率为52.56%,情况有所改善患者33例,起效率为42.31%,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治愈21例,治愈率为26.92%,情况有所改善的患者31例,起效率为39.74%,总有效率为66.67%。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多者37例,中度增多者39例,严重增多症2例;对照组中患者轻度增多者36例,中度增多者41例,严重增多者1例;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主要有寄生虫、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药物过敏、念珠菌感染、淋巴干酪样结核病、湿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恶性肿瘤等。结论通过对患者病因分析,并根据症状采取不同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情况,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增多 病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陈丽 种莉 +4 位作者 孙宏 唐鹏 刘玥 李晓青 李锐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767-769,共3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HES)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了2005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连续收治住院的HES患者的病历数据和随访资料,分析患者的病...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HES)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了2005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连续收治住院的HES患者的病历数据和随访资料,分析患者的病程、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脑梗死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20例HES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脑梗死,发病率为6.7%,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实验室生化指标中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T在脑梗死患者中较未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S患者脑梗死风险较高,其脑梗死发病机制可能与HES所致心内膜和心肌损伤、坏死,血栓形成,栓子脱落发生栓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增多 脑梗死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4
作者 梅册芳 黎娟 林宝珠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1年第6期376-378,共3页
报告2例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分别为28岁男性和26岁女性,病程分别为5年和1年,临床表现为主要分布在头面部的紫红色丘疹、结节。组织病理检查均有真皮层血管的增生,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呈特征性的上皮样,可内衬血管腔... 报告2例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分别为28岁男性和26岁女性,病程分别为5年和1年,临床表现为主要分布在头面部的紫红色丘疹、结节。组织病理检查均有真皮层血管的增生,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呈特征性的上皮样,可内衬血管腔,突入血管腔内生长,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丰富酸染,1例还可见特征性的空泡。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根据临床及皮肤组织病理,诊断为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酸性粒细胞增多 血管 内皮细胞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致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分析
15
作者 钟运鸣 李城 +4 位作者 邓映明 熊天增 孟小斌 雷南凤 梁培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8期921-923,共3页
目的探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致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处置措施。方法结合文献检索,分析1例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致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疗经过,探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致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机制和应对措施。结果患者使用... 目的探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致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处置措施。方法结合文献检索,分析1例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致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疗经过,探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致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机制和应对措施。结果患者使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23 d后出现外周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多,伴有头面部红肿、皮疹、瘙痒。立即给予口服氯雷他定片、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对症治疗。对症治疗5 d后患者头面部红肿消退、皮疹、瘙痒逐渐消退,但外周嗜酸性粒细胞数仍逐渐增多,遂停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停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10 d,复查外周嗜酸性粒细胞数逐渐减少。后因病情需要再次使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复查外周嗜酸性粒细胞数再次增多,遂在每次服用泊沙康唑混悬液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后复查患者外周嗜酸性粒细胞数逐渐恢复正常。结论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致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时应立即停药,或可在服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给予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沙康唑 混悬液 外周酸性粒细胞增多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例(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黎明 谭佩 谭小林 《上海精神医学》 CSCD 2015年第6期374-377,共4页
概述: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浓度增加可能会导致心内膜炎、心肌炎乃至心包炎。当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超过1.5×10~9/L时,心肌会受损,甚至会发生死亡。本文报告的病例关于一位患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47岁男性,经喹硫平50mg/d^200 mg/d的剂量... 概述: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浓度增加可能会导致心内膜炎、心肌炎乃至心包炎。当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超过1.5×10~9/L时,心肌会受损,甚至会发生死亡。本文报告的病例关于一位患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47岁男性,经喹硫平50mg/d^200 mg/d的剂量治疗4周后发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高达7.63x10^9/L(正常范围<0.5×10~9/L),但停用喹硫平4周后恢复正常,没有心肌受损的表现。该患者突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无任何相关的临床症状,只是在服用喹硫平数周后常规血液学检查时才发现的。这提醒所有医生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时要警惕这种罕见但会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增多 喹硫平 病例报告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武万良 薛宁 +3 位作者 杨韩芳 郭婧 张健 潘凯丽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43-44,59,共3页
1病例资料患儿女,6岁11月,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4年余”于2019年5月15日入院。4年前发现腹部包块,检查发现脾大、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多,给予泼尼松及别嘌呤醇治疗,2个月后诊断“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继续口服泼尼松... 1病例资料患儿女,6岁11月,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4年余”于2019年5月15日入院。4年前发现腹部包块,检查发现脾大、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多,给予泼尼松及别嘌呤醇治疗,2个月后诊断“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继续口服泼尼松治疗半年余疗效不佳,又先后加用羟基脲、长春新碱、环孢素、IFN-α治疗,嗜酸性粒细胞下降,脾脏回缩,泼尼松减量,停用其他药物后嗜酸性粒细胞再次升高,脾脏再次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尼松治疗 酸性粒细胞 腹部包块 特发性酸性粒细胞增多 脾大 病例资料 长春新碱 别嘌呤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所致心脏损害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雯瑾 韩克 +4 位作者 薛小临 杨春 张涛 马爱群 张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9-262,共4页
目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可以累及几乎全身所有组织器官,心脏是最常受累的器官,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总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心脏损害的临床及超声表现,为早期发现、正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提供准确可行... 目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可以累及几乎全身所有组织器官,心脏是最常受累的器官,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总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心脏损害的临床及超声表现,为早期发现、正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提供准确可行的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004年至2014年诊断的5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表现,探寻其共性及特异性表现。结果 5例患者中有4例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另1例为寄生虫感染后的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心房扩大5例,其中4例为双房扩大,2例同时伴有心室扩大;5例患者均出现心内膜增厚伴血栓形成,4例为双心腔心尖部血栓,1例血栓仅出现于左室心尖部。超声心动图同时观察到瓣膜、心包的变化,均可能是本病特征性超声表现。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所致心脏损害是该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发现这些特征性改变,为临床早期发现以便及时、正确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心脏损害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虫感染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晓芳 焦洋 +1 位作者 范洪伟 黄晓明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总结寄生虫感染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临床变化特点。方法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并明确诊断为寄生虫感染的患者87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感染寄生虫种类及临床受累系统的相关情... 目的总结寄生虫感染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临床变化特点。方法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并明确诊断为寄生虫感染的患者87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感染寄生虫种类及临床受累系统的相关情况。结果 87例寄生虫感染患者中,33.3%(29/87)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升高,14.9%(13/87)的患者绝对计数明显升高(>1.5×109/L)。卫氏并殖吸虫(100%)、血吸虫(83.3%)及华支睾吸虫(57.1%)是引起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的最常见三种寄生虫。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受累后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最为常见,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的患者分别占85.7%及50.0%,出现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明显升高的患者分别占28.6%及33.3%。结论寄生虫感染患者中,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患者比例随感染寄生虫种类或主要受累脏器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当遇到高嗜酸细胞血症患者时,应注意寄生虫感染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感染 酸性粒细胞增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发急性脑卒中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静怡 田军章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4期181-184,共4页
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较为罕见,寄生虫感染为其常见病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急性脑卒中,危及生命。在诊疗过程中,结合病史及临床资料,积极寻找脑卒中病因,注意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引发脑卒中的可能,... 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较为罕见,寄生虫感染为其常见病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急性脑卒中,危及生命。在诊疗过程中,结合病史及临床资料,积极寻找脑卒中病因,注意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引发脑卒中的可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本文通过回顾1例肝吸虫感染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探讨以急性脑卒中(分水岭梗死)为表现的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影像学表现、发病机制、治疗及鉴别,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继发于寄生虫感染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发急性脑卒中的认识,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增多 脑卒中 分水岭梗死 肝吸虫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