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二甲双胍碳点促进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
1
作者 王凯 李永凯 +2 位作者 黄姣 徐凌 危晶晶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760-1770,共11页
目的拟制备一种新型二甲双胍碳点(metformin carbon dots,MCDs),以促进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的成骨分化潜能。方法以二甲双胍(metformin,Met)为前体,分别联合柠檬酸(citric acid,... 目的拟制备一种新型二甲双胍碳点(metformin carbon dots,MCDs),以促进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的成骨分化潜能。方法以二甲双胍(metformin,Met)为前体,分别联合柠檬酸(citric acid,CA)、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或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S)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3种不同类型的MCDs(分别记为MCDsCA、MCDsAA、MCDsCS),通过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表征其理化特性。使用CCK-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估3种MCDs的生物相容性及其细胞摄取能力。采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ALP活性测定筛选出在炎症微环境下促进hPDLSCs成骨分化效果最佳的MCDs类型。通过ALP和茜素红S(alizarin red S,ARS)染色、qRT-PCR、Western blot等实验评估最适浓度下MCDsCS及其原料(Met+CS)对炎症微环境下hPDLSCs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成功合成3种具备良好理化性质和生物相容性的纳米级MCDs,且其均能被hPDLSCs成功摄取。MCDsCA和MCDsAA在较低浓度(0~0.50 mg/mL)内均能显著促进hPDLSCs的增殖,MCDsCS在较宽浓度(0~2.00 mg/mL)内表现出优异的细胞相容性;在炎症微环境下,MCDsCA和MCDsAA对hPDLSCs的ALP表达无明显改善,而MCDsCS则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显著促进hPDLSCs的ALP表达,以0.10 mg/mL效果最佳(P<0.05)。0.10 mg/mL的MCDsCS相较于Met+CS更能显著促进炎症微环境下hPDLSCs的ALP表达和钙结节形成,提高成骨相关基因(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Ⅰ型胶原、骨钙素)和蛋白质(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钙素)的表达(P<0.01),降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P<0.01)。结论成功制备出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新型MCDsCS,可有效促进炎症微环境下hPDLSCs的成骨分化,并发挥抗炎作用,有望成为牙周炎治疗的潜在纳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碳点 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分化 炎症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微环境中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通过自噬增强巨噬细胞抗炎效应的研究
2
作者 方开秀 刘可歆 宋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0-455,共6页
目的:探讨钛表面纳米形貌在炎症微环境中对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在炎症因子分泌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组为细胞培养板(NC)、纯钛抛光表面(P)、30 nm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NT-30)以及NT-30加3-MA处理;将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培养... 目的:探讨钛表面纳米形貌在炎症微环境中对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在炎症因子分泌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组为细胞培养板(NC)、纯钛抛光表面(P)、30 nm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NT-30)以及NT-30加3-MA处理;将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培养于各组表面3 d后加入LPS刺激1 d;通过透射电镜、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活性,扫描电镜观察试样表面形貌和细胞形态,细胞因子芯片检测巨噬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在LPS刺激模拟的炎症状态下,钛试样表面巨噬细胞自噬途径的降解能力显著增强,其中NT-30表面自噬小体的生成最为显著,在3-MA处理后显著下降;NT-30表面细胞伸长显著,在3-MA处理后细胞回归圆形;钛试样表面可显著下调促炎因子、上调抗炎因子分泌,其中NT-30表面效应最为显著,在3-MA处理后抗炎作用有所下降。结论:在炎症微环境中,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可通过增强细胞自噬实现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二氧化钛纳米管 自噬 炎症微环境 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对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小鼠腹腔炎症微环境干预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灿灿 毛海燕 +7 位作者 吉秀家 连小龙 张作良 陈元欢 岳斌 张小花 申剑 武权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4-791,共8页
目的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对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小鼠腹腔炎症微环境的干预机制。方法构建动物模型后随机分组。以自主活动次数、粪便含水率、热痛潜伏期评价证候;以子宫及异位病灶大小评价疗效;HE染色比较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 目的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对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小鼠腹腔炎症微环境的干预机制。方法构建动物模型后随机分组。以自主活动次数、粪便含水率、热痛潜伏期评价证候;以子宫及异位病灶大小评价疗效;HE染色比较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异位组织中NF-κB的表达及其入核情况;qPCR法和Western blot测定病灶中TLR2、MyD88、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检测TNF-α、IL-6、PGE2、E2、P。结果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小鼠自主活动减少,热痛潜伏期缩短,粪便含水率增加;子宫体积增大,腹腔可见明显异位灶且HE染色显示炎症浸润;免疫组化显示NF-κB表达增加;异位组织TLR2、MyD88、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外周血TNF-α、IL-6、PGE2、E2增高,P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子宫体积减小、异位灶重量减轻、疼痛潜伏期延长;中药高剂量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粪便含水率减少;药物干预后炎症反应改善、NF-κB表达下降;TLR2、MyD88、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且外周血TNF-α、IL-6、PGE2、E2降低、P升高。结论加味少腹逐瘀汤可以降低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血清炎症因子,这可能与抑制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改善腹腔炎症微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寒湿瘀结证 痛经 加味少腹逐瘀汤 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 炎症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乳酸化调控巨噬细胞功能促进炎症微环境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袁鑫 史宏硕 +1 位作者 樊炜静 柳国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80-1186,共7页
组蛋白乳酸化修饰是一种快速动态的转录后修饰形式,在巨噬细胞极化和功能性转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细胞类型之一,其功能的改变可以影响整个免疫系统的活动,是炎症微环境中的重要细胞之一。炎症微环境是许... 组蛋白乳酸化修饰是一种快速动态的转录后修饰形式,在巨噬细胞极化和功能性转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细胞类型之一,其功能的改变可以影响整个免疫系统的活动,是炎症微环境中的重要细胞之一。炎症微环境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所必需的,而抗炎状态的持续存在以及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逃逸都阻碍了疾病的好转和愈合,如何调节炎症微环境已成为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回顾了组蛋白乳酸化的生化途径,对组蛋白乳酸化调控巨噬细胞功能来改善炎症微环境的机制进行综述,强调组蛋白乳酸化在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稳态中的重要性及在疾病中的应用作用;讨论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基于组蛋白乳酸化的治疗策略提供科学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乳酸化 巨噬细胞 功能 炎症微环境修复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NTS的表达与炎症微环境形成和肿瘤上皮间质转化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芃芃 陈永孜 +4 位作者 任秀宝 李慧 应国光 陈可欣 于津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肝细胞肝癌(HCC)中神经降压素(NTS)的表达,并探讨HCC中NTS/IL-8通路的激活与炎性微环境形成和肿瘤上皮间质转化(EMT)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7月期间进行部分肝切除术... 目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肝细胞肝癌(HCC)中神经降压素(NTS)的表达,并探讨HCC中NTS/IL-8通路的激活与炎性微环境形成和肿瘤上皮间质转化(EMT)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7月期间进行部分肝切除术后确诊为肝细胞癌(HCC)、随访资料完整的肝癌患者64例。采用IHC法检测肝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NTS,多种炎症因子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包括IL-8、VEGF、MMP-9、CD68、E-cadherin,β-Caten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不同NTS表达对HCC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影响。结果:NTS在HCC中表达率为17.19%(11/64),NTS阳性HCC标本中IL-8阳性率较NTS阴性标本明显增加(90.91%vs.41.17%),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2=0.298,P=0.006)。NTS和IL-8双阳性(NTS+IL-8+)HCC标本中,VEGF和MMP-9表达显著增加。同时,NTS+IL-8+HCC细胞EMT特征明显,表现为E-Cadherin表达降低和Vi mentin表达升高。在肿瘤中NTS和IL-8共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疗效呈正相关,术后NTS+IL-8+HCC患者的死亡率比非NTS和IL-8共表达的患者高2.5倍(P=0.022)。NTS+IL-8+HCC患者的OS显著缩短[(24.65±4.45)个月vs.(75.79±16.32)个月,P=0.013)],而死亡风险明显升高,其预期危险比(HR)为3.457。结论:在部分HCC中存在NTS/IL-8炎症通路的异常活化,NTS的高表达与炎症微环境形成和肿瘤EMT与肝癌患者预后较差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C NTS 炎症微环境 EMT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的建立及其炎症微环境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崔巍 杜杰 +6 位作者 杨敏 郑娇 苗艳菊 韩雅蕾 刘飒 赵莉敏 林筝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66-572,582,共8页
背景与目的: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建立稳定而模拟性好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对研究其发病机制及转移特性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建立小鼠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为基础,对肿瘤微环境进行分析,旨在探索炎症微环境在肿瘤发生、... 背景与目的: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建立稳定而模拟性好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对研究其发病机制及转移特性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建立小鼠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为基础,对肿瘤微环境进行分析,旨在探索炎症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与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保脾法通过脾脏原位注射SL4细胞建立模型,显微镜下观察肝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和脾脏免疫表型及肿瘤炎症微环境变化。结果:造模成功率100%;显微镜下模型组肝脾组织有大量肿瘤细胞浸润,炎症细胞增多。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模型组外周血B淋巴细胞(CD3-B220+)减少,由62.6%降至30.2%,脾脏B细胞(CD3-B220+)增多,由33.6%升至42.4%,提示B细胞从外周血动员到脾脏以产生抗肿瘤抗体;模型组外周血单核粒细胞(Gr1+CD11b+)增多,由9.6%升至54.1%,在体内循环和炎症微环境作用下,转化为肿瘤组织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Gr1+F4/80+),表达量49.5%,提示TAM可能对肿瘤生长和转移起关键作用。结论:采用保脾法经脾脏原位注射SL4细胞建立的小鼠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可成为研究肿瘤转移的理想模型,为探索结直肠癌肝转移机制及炎症微环境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小鼠模型 炎症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胃癌炎症微环境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婉珍 胡莹 +1 位作者 邵长乐 朱方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84-2487,共4页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第2位。近年来研究显示,肿瘤炎症微环境在胃癌的发生、侵袭及转移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胃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联合化疗为主,但其5年生存率仍较低,且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中...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第2位。近年来研究显示,肿瘤炎症微环境在胃癌的发生、侵袭及转移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胃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联合化疗为主,但其5年生存率仍较低,且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中医药在提高患者免疫力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从中医药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调节性T细胞及髓源性抑制细胞等胃癌炎症微环境的调节作用方面作一综述,为探讨中医药预防及辅助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胃癌 肿瘤炎症微环境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NHG1下调miR-195-5p改善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微环境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百奇 车德馨 +2 位作者 侯庆露 王典 徐东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9-474,504,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LncRNA SNHG1)和miR-195-5p在OA凋亡和炎症微环境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先检测OA患者与大鼠模型软骨组织和正常软骨组织中SNHG1和miR-195-5p的表达情况。再对体外软骨细胞进行培养,转染,建立O...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LncRNA SNHG1)和miR-195-5p在OA凋亡和炎症微环境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先检测OA患者与大鼠模型软骨组织和正常软骨组织中SNHG1和miR-195-5p的表达情况。再对体外软骨细胞进行培养,转染,建立OA细胞模型。建立大鼠OA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0)、模型组+SNHG 1干预(SNHG 1,n=10)、模型组+inhibitor干预(inhibitor,n=10)。最后收集软骨组织进行一系列细胞功能实验,研究SNHG1、miR-195-5p对OA软骨细胞凋亡、炎症、增殖的影响,并与体外实验比较。研究SNHG1和miR-195-5p的关系。注射SNHG1过表达质粒、miR-195-5p抑制剂探究对OA大鼠模型的体内影响。结果在OA组织中SNHG1的表达下调,而miR-195-5p的表达上调(P<0.001)。调高SNHG1或敲低miR-195-5p的表达可降低OA细胞凋亡率,改善炎性微环境,恢复细胞增殖能力(P<0.05)。得出SNHG1可充当miR-195-5p的分子海绵。SNHG1促进剂、miR-195-5p抑制剂能够减弱OA大鼠模型的凋亡与炎症反应。结论通过调节SNHG1-miR-195-5p轴,调高SNHG1或敲低miR-195-5p有利于改善软骨细胞的凋亡与炎症微环境,为OA进展机理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SNHG1 miR-195-5p 凋亡 炎症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虚生毒”学说论糖尿病大血管区域免疫炎症微环境紊乱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婵 谢子妍 +2 位作者 杨嫱妃 董文然 谢春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1-353,共3页
糖尿病大血管区域免疫炎症微环境紊乱归属于中医经脉病变,脏腑功能失调,正气亏虚为导致其紊乱的根本,气虚而生的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留注脉中,诸邪结滞成毒,形成"气虚生毒"的病理状况。其紊乱调节过程与中医正气抗邪过程密... 糖尿病大血管区域免疫炎症微环境紊乱归属于中医经脉病变,脏腑功能失调,正气亏虚为导致其紊乱的根本,气虚而生的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留注脉中,诸邪结滞成毒,形成"气虚生毒"的病理状况。其紊乱调节过程与中医正气抗邪过程密切相关。应用益气解毒法扶正祛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祛除邪气,邪去正安,激发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发挥正常的免疫防御、自稳及监视功能,恢复微环境紊乱,减少血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血管区域免疫炎症微环境紊乱 气虚生毒 益气解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对肝癌炎症微环境中HUVEC血管生成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董星宇 朱婷 +3 位作者 李白坤 王萌 朱继民 李庆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4-359,共6页
目的研究华蟾素注射液对肝癌炎症微环境中血管生成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基于肝癌细胞(HepG2)、LPS和华蟾素注射液,制作3种条件培养基:HepG2条件培养基,含LPS的HepG2条件培养基,含LPS和华蟾素注射液的HepG2条件培养基。并检测其中炎性因子I... 目的研究华蟾素注射液对肝癌炎症微环境中血管生成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基于肝癌细胞(HepG2)、LPS和华蟾素注射液,制作3种条件培养基:HepG2条件培养基,含LPS的HepG2条件培养基,含LPS和华蟾素注射液的HepG2条件培养基。并检测其中炎性因子IL^(-1)β的含量;条件培养基与HUVEC共同培养24 h后,分别通过CCK-8法、划痕实验、体外血管形成实验、RT-qPCR法、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UVEC的增殖、迁移、成管能力和VEGF/VEGFR2的mR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华蟾素注射液组能够降低HepG2 IL^(-1)β表达水平(P<0.05),抑制HUVEC的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下调HUVEC VEGF-C、VEGFR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可抑制肝癌炎症微环境中的血管新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VEGF/VEGFR2通路转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炎症微环境 条件培养基 血管生成 华蟾素注射液 VEGF/VEGFR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微环境下重组人釉原蛋白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廖蔚文 宋忠臣 +1 位作者 束蓉 董家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观察在炎症微环境下,重组人釉原蛋白(rhAm)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DLC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鉴定hPDLCs。用10μg/m L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脂多糖(LPS)... 目的观察在炎症微环境下,重组人釉原蛋白(rhAm)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DLC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鉴定hPDLCs。用10μg/m L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脂多糖(LPS)模拟炎症微环境,选取20μg/m L rhAm作用于hPDLCs,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技术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IL)-1β、IL-6和IL-8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证实,培养细胞为hPDLCs。在所检测的4个时间点(6、12、24、72 h),10μg/m L P.gingivalis LPS均可诱导IL-1β、IL-6和IL-8的表达;加入20μg/mL rhAm后,各因子表达均有所降低。结论 rhAm可以抑制炎症微环境下h PDLCs炎症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炎症微环境 重组人釉原蛋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微环境响应性仿高密度脂蛋白纳米药物的构建及其体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仁凤 赵阳 +1 位作者 窦寅 张建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63-1071,共9页
目的基于活性响应性材料,采用仿生策略构建具有炎症响应性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仿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纳米药物。方法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将对羟甲基苯硼酸频那醇酯(phenylboronic acid pinacol ester, PB... 目的基于活性响应性材料,采用仿生策略构建具有炎症响应性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仿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纳米药物。方法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将对羟甲基苯硼酸频那醇酯(phenylboronic acid pinacol ester, PBAP)与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反应,合成具有氧化敏感性的材料OXbCD。采用自组装纳米沉淀法和共挤出法制备仿HDL纳米粒(HDL-mimetic nanoparticles, mHDL NP)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电镜等方法对材料及纳米粒进行表征。选用RAW264.7细胞系进行细胞实验,利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考察细胞对纳米粒吞噬作用,并通过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炎症因子TNF-α和MCP-1,评价纳米粒对细胞产生炎症因子的影响;选用DCFH-DA活性氧探针检测纳米粒对细胞活性氧产生水平的改变;并通过多种方法评价纳米粒对细胞胆固醇外排和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光谱学分析表明约5个PBAP键合于每个β-CD分子;电镜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粒为规则类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200 nm。细胞实验证明RAW264.7细胞对纳米粒的吞噬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且能显著抑制炎症因素刺激下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和活性氧的产生(P<0.05),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mHDL NP能明显促进细胞胆固醇外排(P<0.05),且细胞外排率与细胞和mHDL NP孵育的时间以及mHDL NP的浓度具有相关性;mHDL NP亦能显著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的进程。结论基于活性氧响应性材料OXbCD成功合成mHDL NP,该NP同时具有抗氧化和胆固醇逆转运的作用,并在细胞水平证明该纳米粒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微环境响应性 纳米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逆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炎症微环境的中医属性及治则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雨 王志宇 王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874-878,共5页
肿瘤炎症微环境由炎症细胞、肿瘤细胞以及各种基质细胞伴随大量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浸润等共同构成,对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血管生成及放化疗抵抗起到作用。具有邪热内蕴、痰饮停滞、瘀血阻滞、正气亏虚等病机特征,是微观层面的中医证候... 肿瘤炎症微环境由炎症细胞、肿瘤细胞以及各种基质细胞伴随大量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浸润等共同构成,对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血管生成及放化疗抵抗起到作用。具有邪热内蕴、痰饮停滞、瘀血阻滞、正气亏虚等病机特征,是微观层面的中医证候表现。基于炎症微环境异常,中医辨证论治提出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的肿瘤治则治法,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机体免疫方面有良好的治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炎症微环境 炎症 癌细胞 中医药 病机 治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对炎症微环境下人肝癌Huh-7细胞的增殖、侵袭及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琳 蒋锐沅 +5 位作者 欧少甫 梁天坚 罗淑娟 刘磊 张萌 蒋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04-3714,共11页
目的探究健脾益气方对脂多糖(LPS)联合三磷酸腺苷(ATP)刺激下的构造的炎症微环境下人肝癌Huh-7细胞的增殖、侵袭及凋亡作用影响,并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表达水平。方法构建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采用向细胞培养基中加... 目的探究健脾益气方对脂多糖(LPS)联合三磷酸腺苷(ATP)刺激下的构造的炎症微环境下人肝癌Huh-7细胞的增殖、侵袭及凋亡作用影响,并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表达水平。方法构建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采用向细胞培养基中加入LPS与ATP共培养的方法刺激肝癌细胞并构建炎症微环境。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VX-765组(10μmol·L^(-1))、低浓度中药组(15%健脾益气方低剂量含药血清)、中浓度中药组(15%健脾益气方中剂量含药血清)、高浓度中药组(15%健脾益气方高浓度含药血清)。细胞干预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水平;通过Annexin V-FITC/PI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采用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水平;采用PI单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水平;采用ELISA法、Western blot法检测Huh-7细胞中IL^(-1)b及1L^(-1)8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采用LPS与ATP刺激后的模型组Huh-7细胞的增殖水平、侵袭水平与IL^(-1)β及1L^(-1)8表达水平更高(P<0.05),凋亡水平更低(P<0.05)。与其他组别相比,中浓度中药组与高浓度中药组能有效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水平与侵袭水平,阻滞细胞增殖周期,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并能显著诱导Huh-7细胞凋亡(P<0.05),并且降低Huh-7细胞中IL^(-1)β及1L^(-1)8表达水平(P<0.05)。结论中浓度及高浓度的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能够通过改善肝癌Huh-7细胞中的炎症微环境实现对人肝癌Huh-7细胞的抑制增殖与侵袭,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癌细胞分析炎症因子IL^(-1)β及1L^(-1)8水平以实现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Huh-7细胞 炎症微环境 脾气亏虚 健脾益气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缺氧及炎症微环境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慧 刘艳玲 +1 位作者 郎茂竹 吴儒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1-286,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缺氧以及炎症微环境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构建大鼠EMs模型。动物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假手术组大鼠在造模过程中仅进行子宫内...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缺氧以及炎症微环境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构建大鼠EMs模型。动物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假手术组大鼠在造模过程中仅进行子宫内膜截取,不进行内膜移植,每日尾静脉注射VEGF-siRNA-NC,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在造模后每日尾静脉注射VEGF-siRNA-NC,实验组大鼠每日尾静脉注射VEGF-siRNA。处死大鼠后检测各组大鼠异位内膜的体积;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高通量测序确定RNA干扰后的靶点基因。Western blot检测样本组织中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HIF-1α、MPO为干扰VEGF的RNA后的靶点基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的异位内膜体积、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和样本中VEGF、HIF-1α、MPO表达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异位内膜体积、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和样本中VEGF、HIF-1α、MPO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NA干扰VEGF的表达后能明显抑制HIF-1α、MPO表达,改善EMs大鼠腹腔的缺氧和炎症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子宫内膜异位症 缺氧 炎症微环境 RNA干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中药联合作用对高转移性乳腺癌模型大鼠炎症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晓英 付先芸 +3 位作者 吴田云洁 杜威 刘畅 查永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99-2502,共4页
目的探究3种中药联合作用对高转移性乳腺癌模型大鼠炎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运用Walker 256细胞株建立SD大鼠高转移性乳腺癌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组(华蟾素片4.8 mg/10 g,参一胶囊0.04 mg/10 g,血塞通片0.3 mg/10 g)、... 目的探究3种中药联合作用对高转移性乳腺癌模型大鼠炎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运用Walker 256细胞株建立SD大鼠高转移性乳腺癌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组(华蟾素片4.8 mg/10 g,参一胶囊0.04 mg/10 g,血塞通片0.3 mg/10 g)、西药组(来曲唑0.2 mg/kg)。Western blot法检测雌激素受体GPER1、ERα及肿瘤炎症微环境相关因子IL-1β、TNF-α、NGF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GF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膜受体GPER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组GPER1表达显著上调,NGF表达显著下降(P<0.05)。TNF-α与NGF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GPER1与IL-1β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ERa/GPER1与IL-1β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高转移性的Walker 256乳腺癌模型中,华蟾素片、参一胶囊、血塞通片联合治疗可通过激活GPER1表达调控肿瘤炎症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片 参一胶囊 血塞通片 高转移性乳腺癌 肿瘤炎症微环境 GPER1 N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D-C10调节阿尔茨海默病双转基因小鼠炎性微环境 被引量:4
17
作者 谷青芳 尉杰忠 +6 位作者 吴昊 李艳花 樊慧杰 柴智 王青 肖保国 马存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29-1737,共9页
目的:探讨新型Rho激酶抑制剂FSD-C10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小鼠脑内炎性微环境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双转染人β-淀粉样蛋白前体(β-amyloid protein precursor,APP)695swe基因和人早老素1(presenilin-1,PS1)ΔE9突... 目的:探讨新型Rho激酶抑制剂FSD-C10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小鼠脑内炎性微环境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双转染人β-淀粉样蛋白前体(β-amyloid protein precursor,APP)695swe基因和人早老素1(presenilin-1,PS1)ΔE9突变基因的8月龄小鼠作为AD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FSD-C10治疗组,分别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FSD-C10(25 mg·kg^(-1)·d^(-1))持续治疗2个月,同月龄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实验检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小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磷酸化Tau蛋白(p-Tau)、β位点APP剪切酶(BACE)、Toll样受体4(TLR-4)、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和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FSD-C10干预能显著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减少海马区Aβ1-42、p-Tau和BACE的表达,抑制脑内炎症信号通路TLRs/NF-κB轴TLR-4的表达和p-NF-κB的激活,减少i NOS的表达,增加Arg-1的表达。结论:FSD-C10干预能明显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s/NF-κB信号通路激活,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及促进M1型炎性小胶质细胞向M2型抗炎小胶质细胞转化,从而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炎症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FSD-C10 炎症微环境 TLRs/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膝骨关节炎微环境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侯靖宇 李振伟 +2 位作者 胡园 刘晓雯 寿康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4,共7页
骨关节炎是一种涉及所有关节成分(包括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滑膜、韧带、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肌肉)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会导致严重的残疾,其中最常见的是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外泌体是一种由不同细胞分泌的直径为40~100 nm... 骨关节炎是一种涉及所有关节成分(包括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滑膜、韧带、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肌肉)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会导致严重的残疾,其中最常见的是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外泌体是一种由不同细胞分泌的直径为40~100 nm的胞外囊泡,可以传递DNA、微小RNA、m RNA、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和功能调节。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可以从骨髓、脂肪、滑膜及外周血等组织分离,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祖细胞,以干细胞为基础的疗法可以修复软骨损伤,对抗KOA的发展,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泌多种营养因子来调节受损的微环境,其中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被认为在KOA炎症反应及软骨细胞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调节膝骨关节微环境中B细胞、T细胞、滑膜细胞、软骨细胞代谢及其细胞外基质的分解与合成平衡,维持软骨稳态。近期有多项研究表明,不同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骨关节炎均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本文就MSCs来源的外泌体治疗KOA的具体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对干细胞治疗KOA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膝骨关节炎 炎症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柴胡桂姜汤介导乳腺癌细胞黏附分子PSGL-1改善炎症-黏附-转移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淼 陈丽华 +3 位作者 李文卉 何美辰 方春平 胡晨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6-783,共8页
目的研究炎症微环境下黏附分子PSGL-1异常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黏附、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加味柴胡桂姜汤干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加味柴胡桂姜汤含药血清,选择高转移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筛选药物最佳浓度;运用脂多糖刺激乳腺... 目的研究炎症微环境下黏附分子PSGL-1异常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黏附、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加味柴胡桂姜汤干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加味柴胡桂姜汤含药血清,选择高转移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筛选药物最佳浓度;运用脂多糖刺激乳腺癌细胞形成炎症微环境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顺铂组、PSGL-1中和抗体组、加味柴胡桂姜汤组、加味柴胡桂姜汤与PSGL-1中和抗体联合组,采用CCK-8法、明胶黏附、Transwell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黏附、侵袭和迁移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SGL-1与其受体及Vimentin等EMT相关基因表达。结果LPS刺激乳腺癌细胞后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黏附分子及EMT基因表达增加,加味柴胡桂姜汤、PSGL-1中和抗体均能抑制LPS诱导的增强作用,联合组较加味柴胡桂姜汤组抑制作用降低。结论炎症微环境下肿瘤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增强,加味柴胡桂姜汤能够靶向调控PSGL-1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柴胡桂姜汤 乳腺癌 PSGL-1 炎症微环境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晓梅 安耀荣 +6 位作者 成映霞 段永强 张延英 白敏 刘梦雅 彭月 刘自由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8-624,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香砂六君子汤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香砂六君子汤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检索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并利用Cy...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香砂六君子汤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香砂六君子汤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检索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并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采用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通过String构建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图,运用Metascape网站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干预作用,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KEGG富集到的关键通路相关蛋白进行检测以证实香砂六君子汤有效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具体机制。结果共筛选得到香砂六君子汤活性成分163个,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交集靶点共98个;KEGG富集结果显示,IL-17通路可能是香砂六君子汤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键分子途径之一。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萎缩且腺体排列稀疏紊乱,黏膜及黏膜下层炎性细胞浸润,胃黏膜病理评分升高(P<0.05);CD11b和F4/80阳性细胞浸润增多;胃黏膜组织MIP-1β、CCL-3、CCL-5水平升高(P<0.05);IL-17A、IL-17RA、HuR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香砂六君子汤各剂量组均可改善胃黏膜组织病变情况,胃黏膜组织CD11b、F4/80、MIP-1β、CCL-3、CCL-5水平和IL-17A、IL-17RA、HuR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能够下调IL-17A/IL-17RA/HuR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抑制胃组织炎症反应的发生,进而调控胃黏膜炎症微环境,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六君子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网络药理学 IL-17A/IL-17RA/HuR通路 炎症反应 炎症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