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活蛋白1(AP-1)在豚鼠进展性近视巩膜重塑中与Ⅰ型胶原的表达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展欣 朱子诚 +1 位作者 孙思勤 张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研究近视眼巩膜重塑中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 1,AP-1)的动态表达变化以及与Ⅰ型胶原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出生1周左右的三色豚鼠75只,随机抽取50只遮盖左眼建立形觉剥夺近视组(FDM组,50眼),其右眼作为自身对照组(50眼),... 目的研究近视眼巩膜重塑中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 1,AP-1)的动态表达变化以及与Ⅰ型胶原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出生1周左右的三色豚鼠75只,随机抽取50只遮盖左眼建立形觉剥夺近视组(FDM组,50眼),其右眼作为自身对照组(50眼),其余25只豚鼠双眼均未做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组(50眼),分别测量并记录空白对照组和FDM组豚鼠在遮盖前(0周)及遮盖后2周、4周、6周及遮盖4周去遮盖1周(4/-1周)时的双眼屈光度及眼轴长度。于上述5时间点分别处死豚鼠并制备巩膜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逆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各组豚鼠巩膜中遮盖不同时间点AP-1和Ⅰ型胶原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遮盖前空白对照组、自身对照组、FDM组的豚鼠屈光度均为远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FDM组由遮盖前(0周)时的远视眼(2. 09±0. 31) D到遮盖2周、4周、6周及4/-1周后逐渐变成近视眼[(-1. 23±0. 68) D、(-4. 17±0. 58) D、(-7. 07±0. 55) D、(-2. 67±0. 59) D],眼轴长度由遮盖0周(5. 93±0. 38) mm到遮盖2周、4周、6周及4/-1周后逐渐增加[(6. 62±0. 37) mm、(7. 30±0. 35) mm、(7. 99±0. 31) mm、(6. 97±0. 32) mm],与空白对照组、自身对照组比较,遮盖后各个时间点FDM组豚鼠近视屈光度明显升高,眼轴测量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各组巩膜组织均有AP-1和Ⅰ型胶原蛋白与mRNA表达,遮盖前空白对照组、自身对照组与FDM组豚鼠巩膜组织中AP-1和Ⅰ型胶原蛋白及mRNA表达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随着遮盖时间的延长,FDM组中AP-1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量均逐渐减弱(均为P <0. 05),AP-1和Ⅰ型胶原的mRNA表达也相应逐渐下调(均为P <0. 05),两者具有高度正相关性。结论在近视巩膜重塑过程中,AP-1可能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下游信号转录因子参与调控Ⅰ型胶原的合成与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觉剥夺性近视 巩膜重塑 转化生长因子-Β1 激活蛋白-1 Ⅰ型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激活蛋白AP-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尤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58-160,共3页
转录激活蛋白AP1存在于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许多基因的调节区都有AP1的结合位点。AP1通过调节基因的转录,对肿瘤的引发。
关键词 ap-1 信号传导 转录激活蛋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蛋白-1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_1诱导的人肺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分泌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永斌 曾庆富 +2 位作者 冯德云 李翔 彭劲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6-781,共6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分泌中的作用。方法:以人肺成纤维细胞HLF-02细胞系为研究对象,给予10μg/L的TGF-β...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分泌中的作用。方法:以人肺成纤维细胞HLF-02细胞系为研究对象,给予10μg/L的TGF-β1刺激,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 blot检测细胞Ⅰ型胶原转录和分泌;阻断实验中选用AP-1抑制剂姜黄素为阻断剂,凝胶阻滞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细胞内AP-1的DNA结合活性变化,同时Western印迹检测Ⅰ型胶原分泌变化。结果:TGF-β1能诱导HLF-02细胞Ⅰ型胶原mRNA的转录和分泌(P<0.05);TGF-β1能提高HLF-02细胞AP-1的DNA结合活力(P<0.05);姜黄素能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HLF-02细胞AP-1的DNA结合活力,抑制率分别为17.1%,17.6%,24.2%,31.3%(P<0.05);同时,姜黄素能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HLF-02细胞Ⅰ型胶原的分泌,抑制率分别为62.1%,58.8%,62.1%,59.6%(P<0.05)。结论:核转录因子AP-1参与TGF-β1刺激的HLF-02细胞Ⅰ型胶原的分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肺成纤维细胞 I型胶原 激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在Buerger’s病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涛 郑文涛 +2 位作者 刘佳 吴田芳 代远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8-701,共4页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在Buerger’s病患者腰交感神经元内的表达。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的Buerger’s病男性患者腰交感神经节标本,Buerger’s病患者组:23例,对照组:12例...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在Buerger’s病患者腰交感神经元内的表达。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的Buerger’s病男性患者腰交感神经节标本,Buerger’s病患者组:23例,对照组:12例。应用免疫组化、RT-PCR、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对照组腰交感神经节神经元AP-1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表达差异。结果:Buerger’s病患者腰交感神经节神经元中AP-1的基因表达(P=0.045 9)、蛋白表达(P=0.028 3),高于对照组。结论:AP-1在调节Buerger’s病细胞增殖和血管炎症反应中发挥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erger’s病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 自身免疫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蛋白-1对香烟烟雾提取物诱导气道黏蛋白5AC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余红梅 周向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50-1155,共6页
目的:了解激活蛋白-1(AP-1)参与调控香烟烟雾诱导的气道黏蛋白(MUC)5AC表达的作用机制,探讨此过程中AP-1活化的可能信号途径。方法: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BEAS-2B,给予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刺激,干预实验用c-Jun的显性负性突变体TAM67... 目的:了解激活蛋白-1(AP-1)参与调控香烟烟雾诱导的气道黏蛋白(MUC)5AC表达的作用机制,探讨此过程中AP-1活化的可能信号途径。方法: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BEAS-2B,给予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刺激,干预实验用c-Jun的显性负性突变体TAM67转染细胞阻断AP-1的DNA结合活性;用SP600125和PD98059预处理分别阻断c-Jun氨基端激酶(JN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活性。以ELISA法检测MUC5AC蛋白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JNK(p-JNK)、磷酸化ERK(p-ERK)和磷酸化P38(p-P38)含量,RT-PCR检测MUC5ACmRNA表达水平,EMSA测定AP-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CSE(1g/L)刺激后MUC5AC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AP-1的DNA结合活性也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伴随p-ERK和p-JNK蛋白含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P38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CSE组相比,TAM67转染细胞后MUC5AC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CSE组相比,用SP600125或PD98059处理细胞后可明显抑制AP-1的DNA结合活性(均P<0.05),并下调MUC5AC蛋白含量和mRNA的表达(均P<0.05)。结论:AP-1参与调控CSE诱导的气道MUC5AC基因表达的过程,此过程是由JNK和ERK信号转导通路激活AP-1,再由AP-1与MUC5AC启动子上AP-1DNA反应元件结合后在转录水平上调MUC5AC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烟雾 蛋白 激活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病毒PB1-F2蛋白通过激活ERK1/2激酶刺激AP-1转录因子的活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金新 于洪敏 +3 位作者 张茂林 段铭 李影 关振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81-685,共5页
为探索A型流感病毒PB1-F2蛋白对转录因子AP-1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检测PB1-F2蛋白的表达对AP-1转录活性的调控,利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B1-F2对c-Fos/AP-1的m RNA转录和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为探索A型流感病毒PB1-F2蛋白对转录因子AP-1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检测PB1-F2蛋白的表达对AP-1转录活性的调控,利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B1-F2对c-Fos/AP-1的m RNA转录和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并以ER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U0126抑制ERK1/2的活性后,以验证PB1-F2调控AP-1是否通过ERK1/2激酶介导。结果显示:A549和293T细胞中表达PB1-F2蛋白后,AP-1的转录活性均显著升高,并且c-Fos/AP-1的m RNA转录水平呈现显著上调;过表达PB1-F2蛋白同样能够显著上调磷酸化ERK1/2水平;以U0126抑制ERK1/2激活后,PB1-F2上调AP-1转录活性的作用显著下降。本研究表明,流感病毒PB1-F2蛋白能够通过激活ERK1/2激酶诱导AP-1转录因子的活化,为进一步研究PB1-F2蛋白参与调控炎症反应的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流感病毒 PB1-F2蛋白 ERK1/2信号通路 ap-1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动力蛋白激活蛋白1-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在足细胞中的敲低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傅鹏 原理 +4 位作者 李金花 王春花 李林 原爱红 马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77-1081,共5页
目的构建表达小鼠动力蛋白激活蛋白1(dynactin-1)特异性shRNA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对小鼠足细胞dynactin-1的敲低效果。方法针对小鼠dynactin-1mRNA序列,设计合成3种shRNA,克隆到入门质粒pENTR/pTER中,再利用LR反应重组到pLenti X2Pur... 目的构建表达小鼠动力蛋白激活蛋白1(dynactin-1)特异性shRNA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对小鼠足细胞dynactin-1的敲低效果。方法针对小鼠dynactin-1mRNA序列,设计合成3种shRNA,克隆到入门质粒pENTR/pTER中,再利用LR反应重组到pLenti X2Puro慢病毒目的质粒,经过酶切测序鉴定后,将慢病毒质粒和包装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包装得到病毒颗粒。各组shRNA病毒载体转染小鼠足细胞后,用嘌呤霉素抗性筛选细胞,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dynacti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构建的各组shRNA入门质粒和慢病毒载体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慢病毒载体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制备病毒颗粒,转染小鼠足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shRNA的足细胞系;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表明转染dynactin-1-shRNA组的dynactin-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构建的小鼠dynactin-1-shRNA慢病毒载体能有效降低小鼠足细胞中dynactin-1蛋白表达,为进一步研究dynactin-1在足细胞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蛋白激活蛋白1 RNA干扰 慢病毒 足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蛋白-1与变应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亚敏 刘立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99-202,共4页
激活蛋白-1(AP-1)是指一类主要由Jun和Fos两大类蛋白质因子家族组成的转录因子,能与许多基因上AP-1位点即佛波酯反应元件结合,参与众多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调控,从而导致机体一系列生理和病理生理变化,近年来关于它与变应性疾... 激活蛋白-1(AP-1)是指一类主要由Jun和Fos两大类蛋白质因子家族组成的转录因子,能与许多基因上AP-1位点即佛波酯反应元件结合,参与众多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调控,从而导致机体一系列生理和病理生理变化,近年来关于它与变应性疾病的关系日益得到重视。本文就AP-1的结构、活化及其与变应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蛋白-1 变应性疾病 基因转录调控 细胞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对PPARδ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蒋晓刚 毛泽斌 +2 位作者 孟照俊 吕晓凤 俞小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研究在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PPARδ)表达中的相关调控因子.方法用RT-PCR扩增人类PPARδ启动子序列,通过Deletion及重组将不同长短的PPARδ启动子序列转化到PGL3-basic载体中,转染LOVO细胞,通过观测各重组体转染活性,确定... 目的研究在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PPARδ)表达中的相关调控因子.方法用RT-PCR扩增人类PPARδ启动子序列,通过Deletion及重组将不同长短的PPARδ启动子序列转化到PGL3-basic载体中,转染LOVO细胞,通过观测各重组体转染活性,确定PPARδ启动子活性区域.再通过电泳迁移率变更分析(EMSA)、突变等方法确定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对PPARδ表达的作用.结果 Deletion及重组转染后发现PPARδ启动子活性区域在序列3361~3464之间,EMSA、突变发现AP1因子结合位点突变后转染活性明显降低.结论 AP1因子结合位点突变后转染活性明显降低,提示AP1是PPARδ的一个增强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 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 突变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抑制因子1和钙激活蛋白4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寇炜 窦春江 +2 位作者 周云松 兰咏梅 顾巧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2-846,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转移抑制因子1(MTSS1)和钙激活蛋白43(Cap4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表达,阐明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食管鳞癌标本80例和癌旁正常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 目的:探讨转移抑制因子1(MTSS1)和钙激活蛋白43(Cap4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表达,阐明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食管鳞癌标本80例和癌旁正常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MTSS1、Cap43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MTSS1和Cap43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两者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MTSS1和Cap43在癌细胞的胞浆/细胞膜呈现棕黄色,MTSS1在正常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25/30)和21.3%(17/80),Cap43在正常组织和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5/30)和76.3%(61/8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法检测,MTSS1mRNA在正常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分别为0.703±0.085和0.295±0.065,而Cap43mRNA在正常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36±0.052和0.693±0.07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MTSS1和Cap43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有关联(P<0.05),而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类型均无关联(P>0.05);MTSS1与Cap43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457,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MTSS1的低表达和Cap43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二者之间的平衡失调可能是食管鳞癌侵袭和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转移抑制因子1 激活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Jun/激活蛋白-1活性调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令强 贺福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72-876,共5页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 1(AP 1)对细胞增殖、细胞存活与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其核心组成成分是c Jun .c Jun活性从转录调控、翻译后调控 (主要是磷酸化调节 )和相互作用蛋白质调节等三个水平受到正负向调控 .其分子内 8个位...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 1(AP 1)对细胞增殖、细胞存活与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其核心组成成分是c Jun .c Jun活性从转录调控、翻译后调控 (主要是磷酸化调节 )和相互作用蛋白质调节等三个水平受到正负向调控 .其分子内 8个位点可被JNK1、GSK3、CKII、Abl等激酶磷酸化 .通过N端的转录激活结构域和C端的碱性亮氨酸拉链区 ,c Jun可与bZIP类转录因子、辅助激活因子和其他一些蛋白质直接相互作用而被调控 .另外一些分子可通过CBP、JAB1等重要辅助激活因子的介导间接调控AP 1的活性 ,共同构成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UN 激活蛋白-1 活性调节 研究进展 蛋白质磷酸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辅助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和Rac GTP酶激活蛋白1在人乳腺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南南 陈晓兰 +1 位作者 孙国栋 杨建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974-3977,共4页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及Rac GTP酶激活蛋白1(Rac1)在人乳腺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Tiaml和Rac1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及Rac GTP酶激活蛋白1(Rac1)在人乳腺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Tiaml和Rac1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分子标志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Tiaml、Rac1在乳腺癌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8%、41.5%和70.8%、32.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ml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ER、PR、Ki-67表达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CerbB-2、p53、E-cadherin表达均无关(P>0.05),Rac1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Ki-67表达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ER、PR、CerbB-2、p53、E-cadherin表达均无关(P>0.05)。Tiaml和Rac1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41,P=0.000)。结论:Tiaml和Rac1在乳腺癌增殖、侵袭和转移中起促进作用,联合检测Tiam1及Rac1的表达有望成为乳腺癌预后和个体化治疗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 RAC GTP酶激活蛋白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13
作者 赵振华 黎寿丰 +4 位作者 黄华云 李春苗 张静 薛龙岗 丁余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7-580,共4页
鸡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基因(NCOA1)mRNA的表达对性腺的发育、成熟均起关键作用,并且与繁殖性状相关。为了建立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鸡NCOA1表达量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NCOA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引物,以β-action基因为内参基因,对荧光定量PC... 鸡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基因(NCOA1)mRNA的表达对性腺的发育、成熟均起关键作用,并且与繁殖性状相关。为了建立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鸡NCOA1表达量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NCOA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引物,以β-action基因为内参基因,对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构建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建立的NCOA1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可靠。建立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测定鸡NCOA1mRNA表达水平的相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和激活蛋白1(Rap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14
作者 孟麟 寿成超 廉沈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7-401,共5页
目的制备并鉴定人端粒相关蛋白抑制和激活蛋白1(Rap1)的单克隆抗体。方法用重组原核人Rap1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间接ELISA筛选阳性杂交瘤,建立分泌抗人Rap1蛋白单克隆抗体(m 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进行效价测定和特异性鉴定。... 目的制备并鉴定人端粒相关蛋白抑制和激活蛋白1(Rap1)的单克隆抗体。方法用重组原核人Rap1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间接ELISA筛选阳性杂交瘤,建立分泌抗人Rap1蛋白单克隆抗体(m 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进行效价测定和特异性鉴定。结果制备并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人Rap1蛋白m Ab的杂交瘤细胞株。ELISA测定腹水效价高达1∶10 000以上。Western blot法、免疫沉淀和免疫荧光染色证实该m Ab能特异性识别人Rap1蛋白并可用于上述不同检测。结论成功制备获得了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抗人端粒相关蛋白Rap1的m 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和激活蛋白1(Rap1) 单克隆抗体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逆转录酶与转录激活蛋白-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王亚平 陈晨 +1 位作者 肖伯奎 李玲香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分析喉癌肿瘤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与转录激活蛋白-1(acticator protein 1,AP-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RT-PCR及量子点标记的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24例人喉癌组织... 目的分析喉癌肿瘤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与转录激活蛋白-1(acticator protein 1,AP-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RT-PCR及量子点标记的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24例人喉癌组织中TERT和AP-1的表达。结果在喉癌组织中,TERT与AP-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4和0.809,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ERT与AP-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高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端粒酶逆转录酶 转录激活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R-21、miR-31、Ras GTP酶激活蛋白1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顾雪芹 董正邦 +3 位作者 吴海红 陈梅 严翘 王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44-548,共5页
目的:测定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miR-21及miR-31的表达量,分析HPV感染与miRNA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miR-31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采用HPV DNA检测试剂盒和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CSCC组和正常对照组中HPV表... 目的:测定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miR-21及miR-31的表达量,分析HPV感染与miRNA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miR-31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采用HPV DNA检测试剂盒和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CSCC组和正常对照组中HPV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HPV阳性和阴性CSCC组织中miR-21及miR-31的表达量,免疫组化检测CSCC组织中Ras GTP酶激活蛋白(RASA)1表达水平。结果:CSCC组织中HPV检出率为18.29%(15/82)。miR-21和miR-31在CSCC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750±0.2280和0.0130±0.022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0110±0.0190、0.0002±0.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ASA1蛋白在CSCC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P<0.05)。在HPV阴性组织中RASA1蛋白表达与miR-31水平呈负相关(r=-0.588,P<0.05)。结论:HPV可能在CSCC发展早期起一定作用;miR-31可能是HPV相关性miRNA;高表达的miR-31可能通过下调RASA1促进细胞增殖,参与CSCC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皮肤鳞状细胞癌 miRNA RasGTP酶激活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外周血清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白三烯C4合成酶及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晓洁 李冰洁 +3 位作者 孙中怡 李淑君 吴升华 陈筱青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血清中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5-lipoxygenase activating protein,FLAP)、白三烯C4合成酶(leukotr...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血清中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5-lipoxygenase activating protein,FLAP)、白三烯C4合成酶(leukotriene C4 synthase,LTC4S)及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cysteinyl leukotriene receptor 1,CysLTR1)水平变化的意义,旨在寻找BPD早期敏感的生物学指标。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入院的胎龄<37周、出生体重<2 500 g的新生儿病例。待其出院后根据患儿完整住院信息将病例整理为无肺部疾病的早产儿65例(对照组),不合并BPD的NRDS早产儿60例(NRDS组),BPD早产儿49例(BP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新生儿生后3、7、14 d血清中FLAP、LTC4S、CysLTR1水平。比较3组各时间点各指标的浓度水平,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及卡方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生后3 d BPD组血清FLAP、CysLTR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NRDS组(P均<0.05)。生后7 d BPD组血清FLAP、LTC4S、CysLTR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BPD组血清FLAP和CysLTR1水平分别高于NRDS组(P <0.05)。生后14 d BPD组仅血清LTC4S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生后3 d血清PLAP、CysLTR1水平,生后7 d血清FLAP、LTC4S和CysLTR1水平,生后14 d血清LTC4S水平可作为BPD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 白三烯C4合成酶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脱乙酰酶2-核转录因子-κB/激活蛋白-1介导的重度哮喘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邓至 邹依宁 +5 位作者 毕晶 闵智慧 曾瑜真 毛若琳 姜志龙 陈智鸿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40,共8页
目的探讨重度哮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的分子机制,尤其从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glucocorticoid receptor,GC/GR)及组蛋白脱乙酰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及其下游的炎性转录因子途径进行研究。方法临床... 目的探讨重度哮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的分子机制,尤其从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glucocorticoid receptor,GC/GR)及组蛋白脱乙酰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及其下游的炎性转录因子途径进行研究。方法临床招募健康对照者12例,轻中度哮喘患者12例,重度哮喘患者10例,收集其外周血,进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抑制IL-8释放试验,检测重度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lecule cells,PBMCs)是否存在激素敏感性下降。通过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PBMCs的GRα蛋白质水平及跨膜转运情况。HDAC2活性试剂盒检测PBMCs核蛋白的HDAC2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ing protein-1,AP-1)的亚基磷酸化c-Jun及磷酸化c-Fos的水平。结果重度哮喘患者PBMCs在TNFα诱导IL-8释放实验中表现出对Dex敏感性下降;GR总蛋白质水平虽然代偿性升高,但GRα水平下降且向核内转移减弱;HDAC2活性降低,炎性转录因子NF-κB、AP-1亚基被激活。结论重度哮喘患者的PBMCs中存在激素不敏感,可能是通过HDAC2-NF-κB/Ap-1介导的炎症通路引起了GRα表达量下降和转运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哮喘 蛋白脱乙酰酶2(HDAC2) 糖皮质激素受体 核转录因子 激活蛋白-1(a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诱导胞内自组装Gd-纳米粒子对比剂的合成及MR成像研究
19
作者 郭祥源 郑一凡 +2 位作者 张曼琳 任怡博 蒋金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87-2094,共8页
目的拟合成一种Gd标记的能够响应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中高度表达的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的分子探针,用于胰腺癌的MR显像研究。方法化学合成Z-Gly-Pro-Cys-Lys(Gd-DOTA)-CBT(下文简称对比剂1)并对其进行质谱分析以表征其化学结构;应用... 目的拟合成一种Gd标记的能够响应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中高度表达的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的分子探针,用于胰腺癌的MR显像研究。方法化学合成Z-Gly-Pro-Cys-Lys(Gd-DOTA)-CBT(下文简称对比剂1)并对其进行质谱分析以表征其化学结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体外验证对比剂1在FAP的作用下形成二聚体,透射电子显微镜验证酶切还原后自组装形成的“Gd-纳米粒子”;CCK-8实验检测对比剂1的生物安全性;建立BxPc-3胰腺癌裸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静脉注射0.08 mmol/kg对比剂1作为实验组、0.08 mmol/kg Gd-DTPA作为对照组和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每组3只),分别对其进行0~3 h的动态MR扫描,观察T1和T2加权成像的增强效果,并分析时间进程中肿瘤与肌肉灰阶比值(T/M)的变化率。结果对比剂1在体外能够响应FAP,在FAP的作用下能够形成二聚体,并自组装形成了纳米粒子结构。对比剂1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BxPc-3肿瘤小鼠静脉注射对比剂1和Gd-DTPA后均在2 h时肿瘤的T1加权对比度达到最高:实验组在T1加权成像中T/M在2 h时为0 h的135.20%±0.06%,Gd-DTPA组为115.70%±0.05%,生理盐水组为113.50%±0.02%。实验组比Gd-DTPA对照组增强T1加权对比效果更明显(P<0.01)。T2加权成像中,T/M定量分析结果显示3组的肿瘤T2加权对比增强均较小,实验组、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在0.5 h的T/M分别为0 h的94.60%±0.03%、106.30%±0.04%和102.20%±0.002%,均未显示出明显的肿瘤T2磁共振对比度增强。结论合成靶向FAP且能胞内自组装成Gd-纳米粒子的新型MR对比剂,提高了Gd在靶区的富集,增强了胰腺癌T1加权磁共振成像,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点击反应 自组装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 胰腺癌 T1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激活蛋白-1与纤维化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S1期194-197,共4页
转录激活蛋白-1是一种重要的核内转录因子,外界刺激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激活其表达,识别靶基因上的结合位点与之结合后启动基因的调控机制,使细胞产生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多项研究提示转录激活蛋白-1参与细胞因子及胶原相关基因常... 转录激活蛋白-1是一种重要的核内转录因子,外界刺激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激活其表达,识别靶基因上的结合位点与之结合后启动基因的调控机制,使细胞产生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多项研究提示转录激活蛋白-1参与细胞因子及胶原相关基因常表达的各种纤维化病变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激活蛋白-1 细胞因子 胶原 纤维化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