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瘤胃发酵和日粮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聪 刘强 +4 位作者 董宽虎 赵祥 刘生强 贺婷婷 刘壮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4,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瘤胃发酵、养分消化率和氮平衡的影响,试验选用12只5月龄、(34.6±0.57)kg体重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公绵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玉米青贮;处理Ⅰ、Ⅱ和Ⅲ组分... 为了研究不同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瘤胃发酵、养分消化率和氮平衡的影响,试验选用12只5月龄、(34.6±0.57)kg体重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公绵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玉米青贮;处理Ⅰ、Ⅱ和Ⅲ组分别饲喂精料补充料+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碱茅和沙打旺),每只羊精料补充料平均日喂600g,粗饲料自由采食。结果表明,处理Ⅰ和Ⅱ组瘤胃pH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处理Ⅲ组(P<0.05),而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Ⅰ、Ⅱ和Ⅲ组瘤胃液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摩尔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瘤胃乙酸摩尔比和乙酸/丙酸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干物质和有机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处理Ⅲ组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处理Ⅲ组和Ⅱ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物质、有机物质、无氮浸出物和能量消化率变化规律一致,处理Ⅲ组显著低于处理Ⅰ和Ⅱ组,处理Ⅰ和Ⅱ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处理Ⅲ组、处理Ⅱ组、处理Ⅰ和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处理Ⅲ和Ⅱ组采食氮显著低于处理Ⅰ组,处理Ⅰ组采食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沉积氮和沉积氮/可消化氮均以处理Ⅱ组最低,依次为处理Ⅲ、处理Ⅰ和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果说明饲喂轻度和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促进了绵羊瘤胃发酵,但降低了饲料消化率和氮的利用率,而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则降低了绵羊瘤胃发酵、饲料消化率和氮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化草地 混播牧草 瘤胃发酵 消化率 氮平衡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采食量、日增重、消化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聪 刘强 +4 位作者 董宽虎 赵祥 刘生强 贺婷婷 刘壮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84-1288,共5页
试验选用24只3月龄、体重23.1±0.62kg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绵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玉米青贮,处理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对照日粮基础上以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碱茅和沙打旺)替代1/3、2/3和3/3玉米青贮... 试验选用24只3月龄、体重23.1±0.62kg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绵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玉米青贮,处理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对照日粮基础上以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碱茅和沙打旺)替代1/3、2/3和3/3玉米青贮,研究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采食量、日增重、消化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粮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比例增加,各组绵羊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Ⅲ组饲料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Ⅱ和处理Ⅲ组绵羊饲料转化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日粮干物质、有机物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线性降低(P<0.05),日粮可消化氮、沉积氮和沉积氮/可消化氮均随着日粮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比例升高而线性下降(P<0.05),处理Ⅰ和处理Ⅱ组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高于处理Ⅲ组和对照组(P<0.05),处理Ⅰ和处理Ⅱ组肉骨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眼肌面积差异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饲喂不同比例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不影响绵羊日增重,但降低了饲料消化率和氮的利用率,而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和玉米青贮混合饲喂提高了绵羊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盐碱化草地 混播牧草 日增重 消化率 氮平衡 屠宰性能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替代玉米青贮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慧森 刘生强 +1 位作者 刘强 董宽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206,共5页
为研究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采食量、日增重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4只3月龄、体重(23.1±0.62)kg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绵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玉米(Zea mays)青贮,处理Ⅰ,Ⅱ和Ⅲ组在对照日粮基础... 为研究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采食量、日增重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4只3月龄、体重(23.1±0.62)kg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绵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玉米(Zea mays)青贮,处理Ⅰ,Ⅱ和Ⅲ组在对照日粮基础上分别以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替代1/3,2/3和3/3玉米青贮,每只羊精料补充料日喂600g,粗饲料自由采食。结果表明:处理Ⅰ,Ⅱ和Ⅲ组的有机物、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Ⅰ和Ⅱ组的日增重虽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处理Ⅱ和Ⅲ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处理组绵羊屠宰体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出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均较对照显著提高(P<0.05)。因此,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替代玉米青贮可以增加绵羊的采食量,提高绵羊的屠宰性能,并以处理Ⅰ和Ⅱ组的效果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盐碱化草地 混播牧草 玉米青贮 绵羊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混播牧草产量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春芳 李凤山 +1 位作者 张永亮 肖艳云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4-47,共4页
应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赤霉酸(GA3)+6-BA、GA3、6-BA及KT对混播牧草产量及若干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的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C... 应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赤霉酸(GA3)+6-BA、GA3、6-BA及KT对混播牧草产量及若干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的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CK),同时也抑制了丙二醛(MDA)的含量升高。在分别测定苜蓿和无芒雀麦干草产量中,各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GA3+6-BA与GA3、6-BA、KT这3种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其干草总产量达到最高(9 004.5 kg/hm2);另外,GA3、6-BA处理都与KT处理结果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混播牧草 产量 生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聪 刘强 +4 位作者 董宽虎 赵祥 刘生强 贺婷婷 刘壮宇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4-36,共3页
为了研究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碱茅和沙打旺)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用12只5月龄、(34.6±0.57)kg体重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绵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和玉米青贮(精粗比49:51),处理... 为了研究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碱茅和沙打旺)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用12只5月龄、(34.6±0.57)kg体重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绵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和玉米青贮(精粗比49:51),处理Ⅰ、Ⅱ和Ⅲ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以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替代1/3、2/3和3/3的玉米青贮。每只羊精料补充料平均日喂600g,粗饲料自由采食。结果表明:瘤胃液pH值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Ⅰ和处理Ⅱ组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Ⅲ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Ⅱ组瘤胃液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Ⅲ组(P<0.05)。处理组瘤胃液丁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Ⅰ和处理Ⅱ组瘤胃液戊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Ⅰ和处理Ⅱ组异丁酸和异戊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Ⅲ组(P<0.05)。处理Ⅲ组瘤胃乙酸/丙酸比例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处理Ⅰ和处理Ⅱ组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Ⅲ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以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全部替代玉米青贮饲喂绵羊抑制了瘤胃发酵,而替代1/3和2/3玉米青贮时显著促进了瘤胃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化草地 混播牧草 瘤胃发酵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采食量与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生强 刘强 +3 位作者 董宽虎 赵祥 贺婷婷 刘壮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0-23,共4页
试验选用24只3月龄、体重(23.1±0.62)kg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绵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玉米青贮,处理Ⅰ、Ⅱ和Ⅲ组在对照日粮基础上分别以轻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碱茅和沙打旺)替代1/3、2/3和3/3玉米青... 试验选用24只3月龄、体重(23.1±0.62)kg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绵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玉米青贮,处理Ⅰ、Ⅱ和Ⅲ组在对照日粮基础上分别以轻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碱茅和沙打旺)替代1/3、2/3和3/3玉米青贮,每只羊精料补充料平均日喂600 g,粗饲料自由采食,研究轻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采食量、日增重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Ⅱ组的有机物、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Ⅱ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处理Ⅲ组(P<0.05);处理Ⅱ、Ⅲ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Ⅰ组(P<0.05);不同处理组较对照组绵羊屠宰体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出肉率显著提高(P<0.05),但是对照组和不同处理组的骨重和净肉重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Ⅲ组的屠宰率、净肉率显著高于处理Ⅰ、Ⅱ组(P<0.05);但是处理Ⅲ组的屠宰体重、眼肌面积显著低于处理Ⅰ、Ⅱ组(P<0.05);肉骨比随着轻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比例的增大而增大(P<0.05)。以上结果说明轻度盐碱化混播牧草和玉米青贮混合饲喂可以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提高绵羊的屠宰性能,改善绵羊的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盐碱化草地 混播牧草 绵羊 日增重 采食量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西南地区坡地混播牧草引种适应性研究
7
作者 谢俊龙 刘明平 +2 位作者 李赛明 董召荣 程学远 《现代农业科技》 2005年第11期80-81,共2页
本试验对皖西南地区坡地混播牧草进行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和草产量分析,试验采用了10个品种。结果表明:①苏丹草×聚合草、苏丹草×白三叶混播时,其鲜草、干草产量都高于其他混播组合,含糖量排列第3;②紫花苜蓿×苇状羊茅混... 本试验对皖西南地区坡地混播牧草进行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和草产量分析,试验采用了10个品种。结果表明:①苏丹草×聚合草、苏丹草×白三叶混播时,其鲜草、干草产量都高于其他混播组合,含糖量排列第3;②紫花苜蓿×苇状羊茅混播时含糖量虽然最高,但它的鲜草、干草产量都不高。综合这两点,A3、A4这2种混播组合表现突出。因此,在坡地为15度的皖西南地区苏丹草×聚合草、苏丹草×白三叶混播时表现最优良,适合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牧草 品种 草产量 可溶性糖 皖西南地区 适应性研究 牧草引种 坡地 可溶性糖含量 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8
作者 刘生强 刘强 +3 位作者 董宽虎 赵祥 贺婷婷 刘壮宇 《饲料博览》 2011年第9期5-9,共5页
为研究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碱茅草、沙打旺)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用5月龄、体重34.83±0.30kg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绵羊12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3只,对照组以精料补充料和玉米青贮(精粗比49?... 为研究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碱茅草、沙打旺)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用5月龄、体重34.83±0.30kg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绵羊12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3只,对照组以精料补充料和玉米青贮(精粗比49??51)作为基础日粮,处理组Ⅰ、Ⅱ和Ⅲ以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分别替代1/3、2/3和3/3的玉米青贮作为日粮。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和对照组在pH、乙酸、异丁酸、氨态氮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处理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戊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Ⅰ的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Ⅰ的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Ⅱ的丁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说明,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可以促进绵羊瘤胃发酵,但以中度盐碱草地混播牧草和青贮玉米以1/3~2/3的替代玉米青贮混合饲喂绵羊可以显著促进瘤胃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化混播牧草 绵羊 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荒漠地区绿洲混播牧草群落稳定性与调控研究 被引量:47
9
作者 石永红 符义坤 +1 位作者 李阳春 张景雨 《草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7,共7页
在甘肃河西半荒漠地区建植绿洲人工草地对 6种混播牧草群落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混播组合 T6 (无芒雀麦 -紫花苜蓿型 )和 T5(紫花苜蓿 -草地早熟禾型 )在群落稳定性及抗杂草的竞争力等方面表现均佳。在水热条件适宜情况下刈割... 在甘肃河西半荒漠地区建植绿洲人工草地对 6种混播牧草群落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混播组合 T6 (无芒雀麦 -紫花苜蓿型 )和 T5(紫花苜蓿 -草地早熟禾型 )在群落稳定性及抗杂草的竞争力等方面表现均佳。在水热条件适宜情况下刈割频率为 4~ 5次 /年。T6的全年牧草产量可达 12 6 .9t/ hm2 ,根积累量 2 32 .6 t/ hm2。茎叶比为 1.0 9。叶面积指数 7.0。通径分析表明 ,叶面积指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 (决定系数 0 .8595)。通过草地植物多样性保护、控制叶面积指数和维持草地营养平衡等调控措施 ,可使群落获得较高的稳定性。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y)与均匀度指数 (x)相关极显著 (r=0 .7184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荒漠地区 混播牧草 群落稳定性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播牧草中植物分泌物的种间作用
10
作者 哈斯其其格 额木和 《当代畜禽养殖业》 1999年第9期37-38,共2页
一般来讲,混播牧草在其生长条件下能够互相保护,增加抗逆性,即使是在一般灾年也有比较稳定的产草量。用单一豆科牧草建立的人工草地,在调制干草过程中因叶片容易脱落往往造成损失,而用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建立的混播草地就可减少叶片... 一般来讲,混播牧草在其生长条件下能够互相保护,增加抗逆性,即使是在一般灾年也有比较稳定的产草量。用单一豆科牧草建立的人工草地,在调制干草过程中因叶片容易脱落往往造成损失,而用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建立的混播草地就可减少叶片脱落而造成的损失浪费。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混播牧草 植物分泌物 种间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混播牧草地建植技术 被引量:8
11
作者 冯志茹 刘淑华 +1 位作者 赵淑芬 李艳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2期144-145,共2页
混播牧草改良盐碱荒地具有明显效果。选择苜蓿、草木樨、冰草、披碱草、老芒麦、野大麦、碱茅等耐盐牧草,根据盐碱含量确定草种组合及比例,播种量为22.5~30.0kg/hm2;整地后不起垄,平地撒播;生长当年除2次杂草。牧草生长第2年和第3年平... 混播牧草改良盐碱荒地具有明显效果。选择苜蓿、草木樨、冰草、披碱草、老芒麦、野大麦、碱茅等耐盐牧草,根据盐碱含量确定草种组合及比例,播种量为22.5~30.0kg/hm2;整地后不起垄,平地撒播;生长当年除2次杂草。牧草生长第2年和第3年平均干草产量分别达到9043.3 kg/hm2(含草木樨)和3173.7kg/hm2。产量分别是原始植被的5.6倍和2.0倍。优质牧草占总产量的81.2%和77.1%。牧草播种当年碱斑较大,次年碱斑缩小,第3年碱斑全部消失,牧草均匀覆盖地面,长势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混播牧草 建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秦王川灌区种植豆禾混播牧草的农田生态保育效应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昂 李昌明 +3 位作者 尹卓忻 李馨雨 吴应珍 葛承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9-244,268,共7页
以裸地(CK)、种植小麦(Triticumaestivum)和苜蓿/无芒雀麦(Medicagosativa/Bromusinermis)豆禾混播牧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地表植被特征指标、土壤风蚀量及理化性质等指标,探究秦王川灌区农田风蚀规律及种植春小麦和牧草对土壤及养... 以裸地(CK)、种植小麦(Triticumaestivum)和苜蓿/无芒雀麦(Medicagosativa/Bromusinermis)豆禾混播牧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地表植被特征指标、土壤风蚀量及理化性质等指标,探究秦王川灌区农田风蚀规律及种植春小麦和牧草对土壤及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表土损失呈秋末冬初流失较多,冬季较少,春季又明显增强的“U”形曲线模式,从9月至翌年6月,出现2个风蚀高峰期(9—11月和3—5月);耕地裸露造成表土年均流失1.7kg/m2,即每年被风吹蚀1.3mm厚表土,土壤有机质损失236.2 kg/hm^2,而种植小麦和牧草后在地表植被(根茬)覆盖作用下表土流失减少20.1%和52.3%,有机质损失减少12.2%和50.7%;由于风蚀季牧草植被(根茬)的盖度、高度和地表生物量均较小麦大,使得牧草地的地表粗糙度和湿度及表土(0—5cm)含水率较小麦地高,从而造成土壤和有机质流失较小麦地少;相关和回归分析显示,地表植被特征指标与地表粗糙度和土壤含水率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地表土壤和有机质流失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植被盖度每提高1%,将使表土和有机质流失减少4.1g/m2和59.3mg/m2,地表生物量每提高1g/m2,将使表土和有机质流失减少2.3g/m2和34.0mg/m2;春季春播小麦地的表土流失量与裸地相同,而种植多年生豆禾混播牧草可显著减少表土流失和有机质损失。综合以上,甘肃灌区农田春季播种农作物易引起土壤退化,而种植多年生豆禾混播牧草可实现农田生态保育,从而提高耕地质量和区域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王川灌区 土壤风蚀 农田生态保育 作物 豆禾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生复合菌剂添加对3种禾草混播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李双雄 姚拓 柴加丽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4-1364,共11页
为研究促生复合菌剂对混播禾草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假节杆菌属(Pseudarthrobacter)等11株优良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为基础材料,根据菌株溶磷、固氮、分泌植物生长激素等特... 为研究促生复合菌剂对混播禾草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假节杆菌属(Pseudarthrobacter)等11株优良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为基础材料,根据菌株溶磷、固氮、分泌植物生长激素等特性配制T_(1)、T_(2)、T_(3)、T_(4)、T_(5)、T_(6)共6组复合微生物菌剂并添加到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青海早熟禾(Poa qinghaiensis)和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为组合的混播牧草盆栽中,测定2茬牧草生长指标及土壤化学指标。结果表明:各指标同CK(加等量空白LB培养液)相比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垂穗披碱草、青海早熟禾和中华羊茅株高同CK相比分别增加1.49%~15.07%、1.65%~25.89%和6.36%~11.13%,总地上生物量增加4.38%~13.60%,pH降低0.03~0.11,电导率增加2.31%~14.02%,速效磷增加12.07%~27.80%,铵态氮和硝态氮分别增加7.93%~28.45%和9.78%~142.64%;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排序为T_(1)> T_(4)> T_(3)> T_(5)> T_(2)> T_(6)> CK,复合菌剂T_(1)促生效果均优于CK及其他处理,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剂 混播牧草 土壤特性 植被生长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高寒地区牧草混播组合的筛选 被引量:11
14
作者 袁福锦 黄梅芬 +6 位作者 廖祥龙 吴文荣 余梅 李友 薛世明 王馨 李继中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78-2082,共5页
为提高香格里拉高寒地区饲草生产能力,在小中甸镇开展了牧草混播组合试验。试验设5个混播组合(A__1、A_2、A_3、A_4、A_5),随机区组设计,连续两年对牧草产量和组分进行测定,第2年取混合样对营养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_1和A_5组合牧... 为提高香格里拉高寒地区饲草生产能力,在小中甸镇开展了牧草混播组合试验。试验设5个混播组合(A__1、A_2、A_3、A_4、A_5),随机区组设计,连续两年对牧草产量和组分进行测定,第2年取混合样对营养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_1和A_5组合牧草产量显著高于A_2、A_3和A_4(P<0.05);A_3、A_1、A_5年度间群落组分变化不大,稳定性较强;A_2、A_4、A_5的粗蛋白含量较高,均超过24%。3项指标综合考虑,A_1[安巴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cv.A_nmba)+草地休衣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cv.Grasslands huia)+红三叶(T.pratense)]和A_5[安巴鸭茅+雅晴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cv.Yatsyn)+海法白三叶(T.repens cv.Haifa)+普纳菊苣(Cichorium intybus cv.Puna)]适宜在香格里拉高寒地区种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组合 香格里拉地区 牧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夏季牧草及青贮混播组合筛选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福锦 徐驰 +3 位作者 杨雪梅 徐震 匡崇义 黄必志 《中国草食动物》 2011年第1期42-44,共3页
在云南中亚热带开展夏季牧草混播组合和青贮混播组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4个夏季牧草混播组合中,两茬的牧草总产量以三得利紫花苜蓿+杂交苏丹草组合最高,为15.0 t/hm2,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混播组合(P<0.01)。第2茬牧草的豆科比例较... 在云南中亚热带开展夏季牧草混播组合和青贮混播组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4个夏季牧草混播组合中,两茬的牧草总产量以三得利紫花苜蓿+杂交苏丹草组合最高,为15.0 t/hm2,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混播组合(P<0.01)。第2茬牧草的豆科比例较低或消亡,与第1茬相比整体下降明显。4个混播组合的粗蛋白含量在12.69%~18.47%之间,粗蛋白质含量已基本能满足肉牛生长发育的生长需求。青贮混播以玉米+扁豆组合的干物质产量最高,为24.3 t/hm2,但3个组合的牧草产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F<F0.05)。粗蛋白含量也以玉米+扁豆组合的最高,为9.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牧草 青贮 筛选 肉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种羊场放牧条件下的牧草混播组合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匡崇义 奎嘉祥 +5 位作者 徐学军 王涂 黄必志 艾洪勋 宋顺陆 山正友 《四川草原》 1996年第3期7-11,共5页
分析了75个牧草混播组合在放牧条件下第三、第四年的干物质产量、豆禾比例及品种构成,提出适宜暖温带建植放牧草场的混播组合为:肯尼亚白三叶+东非狼尾草(Tri-foliumsemipilosum+Pennisetumcl... 分析了75个牧草混播组合在放牧条件下第三、第四年的干物质产量、豆禾比例及品种构成,提出适宜暖温带建植放牧草场的混播组合为:肯尼亚白三叶+东非狼尾草(Tri-foliumsemipilosum+Pennisetumclandestin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温带 牧草 放牧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北亚热带夏秋牧草混播组合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驰 匡崇义 +3 位作者 薛世明 袁福锦 杨雪梅 黄必志 《草业与畜牧》 2011年第6期24-25,49,共3页
总结了在云南北亚热带昆明小哨开展两年的夏秋饲草豆禾混播试验,提出在云南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适宜的刈割型豆禾混播组合为非洲狗尾草+三得利紫花苜蓿。
关键词 北亚热带 夏秋饲草 豆禾牧草 营养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豆禾牧草混播技术与效果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建文 赖志强 《广西畜牧兽医》 2011年第3期186-188,共3页
1牧草混播牧草混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种类和生物学类群的牧草品种同时在同一块地上混合播种的种植方式,是牧草种植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1]。它不仅能获得较高产量的优良牧草,并且能使人工草地中各个品种之间保持适宜而恒定的组成... 1牧草混播牧草混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种类和生物学类群的牧草品种同时在同一块地上混合播种的种植方式,是牧草种植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1]。它不仅能获得较高产量的优良牧草,并且能使人工草地中各个品种之间保持适宜而恒定的组成,保持草地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品种 技术 冬季 牧草 人工草地 种植方式 牧草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混播技术简介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晓英 陈琴 《草业与畜牧》 2010年第11期61-62,共2页
世界各畜牧业发达国家,在栽培牧草、建立人工草地时,都十分重视牧草的混播。一则可提高牧草产量,二则可提高牧草质量,三则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牧草混播主要从利用目的、利用年限、植物学成分等多方面来考虑。
关键词 牧草产量 技术 利用年限 发达国家 人工草地 牧草质量 土壤肥力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干旱荒漠区旱生牧草混播研究
20
作者 孔德江 董志国 +1 位作者 史伟 贾广寿 《草业与畜牧》 2007年第3期9-11,57,共4页
对新疆年降水量250mm荒漠草地牧草混播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各参试草种的生长发育、植株变化、草群覆盖度、杂草侵入、牧草产量与草群营养状况,提出适合该地区的最佳混播方案。
关键词 荒漠草地 旱生牧草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