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8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制备、功能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朱秀清 韩田露 +4 位作者 刘纪元 郭汝杞 朱颖 黄雨洋 刘琳琳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5,共10页
大豆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优异的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备受关注,常被用于改善食品的加工性能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然而天然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发挥有限,无法满足食品加工的需求,大豆蛋白改性成为研究热点。热、高压、酶法等改性... 大豆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优异的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备受关注,常被用于改善食品的加工性能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然而天然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发挥有限,无法满足食品加工的需求,大豆蛋白改性成为研究热点。热、高压、酶法等改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突破。大豆蛋白单体或多肽可以在酸和高温的条件下进行自组装,随后聚集成淀粉样纤维,能够改变大豆蛋白溶解性、凝胶性等。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制备方法、形成机制,并分析了处理条件对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影响,概述了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溶解性、凝胶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特性,总结了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淀粉纤维 制备 功能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酶水解预处理对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乳球蛋白致敏性及功能属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铭 庞立冬 +4 位作者 刘时宇 黄镇 张微 杨鑫焱 满朝新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0,80,共10页
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是乳清蛋白中主要过敏原,所引起的食物过敏反应对婴幼儿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文章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研究不同蛋白酶水解预处理对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Lg致敏性的影响,利用多光谱学等技术... 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是乳清蛋白中主要过敏原,所引起的食物过敏反应对婴幼儿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文章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研究不同蛋白酶水解预处理对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Lg致敏性的影响,利用多光谱学等技术研究不同蛋白酶水解预处理对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Lg构象和功能属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酶水解预处理后淀粉样原纤维改性会使二级结构中β-折叠相对含量增加,改变表面疏水性以及荧光强度。不同酶水解后使淀粉样原纤维改性的蛋白致敏表位被破坏或暴露,导致其致敏性升高或降低。菠萝蛋白酶水解后再进行淀粉样原纤维改性的β-Lg可改善发泡性和发泡稳定性。不同酶水解后淀粉样原纤维改性的β-Lg乳化性降低、乳化稳定性提高、还原能力降低,而仅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Lg还原能力升高。研究有助于推动生产低致敏高品质蛋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乳球蛋白 致敏性 淀粉原纤维 酶水解 功能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微小RNA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儿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林娜 张靖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298,共6页
背景 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机体免疫-炎症指标是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预后的常用指标,目前从微小RNA(miR)方面评估的研究较少,有待临床探究。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 背景 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机体免疫-炎症指标是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预后的常用指标,目前从微小RNA(miR)方面评估的研究较少,有待临床探究。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R在脓毒症并发AKI患儿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单纯脓毒症患儿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AA、IL-6、TNF-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1-3p、miR-182-5p、miR-128-3p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清SAA、IL-6、TNF-α及miR水平与SOFA、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血清SAA、IL-6、TNF-α及miR水平对脓毒症并发AKI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观察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28 d后观察组74例患儿生存,26例患儿死亡。生存患儿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均低于死亡患儿(P<0.05)。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与SOFA、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预测的AUC为0.926(95%CI=0.856~0.969,P<0.05)。结论 脓毒症并发AKI患儿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异常高表达,临床检测各项指标水平对患儿预后评估有较高价值及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血清淀粉蛋白A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表达下调诱导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障碍促进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沉积
4
作者 张立飞 王宁 +6 位作者 田园 师姝 张稳稳 杜凯丽 刘婷 王丽 王晓晖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9-727,共9页
目的探究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CDS1)对小鼠海马神经细胞自噬和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刚果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淀粉样物质的沉积情况;慢病毒介导HT22细胞内... 目的探究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CDS1)对小鼠海马神经细胞自噬和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刚果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淀粉样物质的沉积情况;慢病毒介导HT22细胞内APP过表达,刚果红染色观察细胞内淀粉样物质沉积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和APP过表达HT22细胞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P62蛋白表达情况;通过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CDS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和APP过表达HT22细胞中的CDS1蛋白表达情况;慢病毒介导HT22细胞APP过表达后,再过表达CDS1,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C3-Ⅱ、P6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及APP过表达HT22细胞中均有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和APP过表达HT22细胞中LC3-Ⅱ、P62蛋白均升高。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蛋白质组学结果中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筛选到其中一条差异代谢通路——甘油磷脂代谢通路,从该通路中获取到差异表达蛋白CDS1。与野生型C57BL/6小鼠相比,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中CDS1蛋白表达量下降(0.46±0.07 vs 1.00±0.25,P<0.01);与感染空载病毒载体的HT22细胞相比,慢病毒过表达APP的HT22细胞中CDS1蛋白表达量下降(0.68±0.18 vs 1.00±0.13,P<0.01)。在APP过表达的HT22细胞过表达CDS1后,神经细胞的自噬流明显恢复(LC3-Ⅱ:1.00±0.15 vs 0.21±0.05,P<0.01;P62:1.00±0.16 vs 0.67±0.10,P<0.01),并且Aβ沉积明显减少。结论CDS1表达下调诱导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障碍,促进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淀粉样物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 自噬 溶酶体 海马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程守正 李太文 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牙周炎是以牙周组织炎症和牙槽骨吸收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机体受到感染、创伤、炎症等刺激后,血清SAA水平迅速升高,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对SAA的基因调控、蛋白结构及生物学... 牙周炎是以牙周组织炎症和牙槽骨吸收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机体受到感染、创伤、炎症等刺激后,血清SAA水平迅速升高,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对SAA的基因调控、蛋白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SAA通过调节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免疫细胞的功能,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SAA的分类、结构、功能及其在牙周炎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牙周炎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和牙周炎防治策略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血清淀粉蛋白A 辅助性T细胞17 TOLL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与血清碱性磷酸酶和淀粉样蛋白A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汪冰 钟文文 李彬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7-552,共6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淀粉样蛋白A(SAA)与脑微出血(CMB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4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微出血分为CMBs组117例和非CMBs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淀粉样蛋白A(SAA)与脑微出血(CMB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4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微出血分为CMBs组117例和非CMBs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识别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比较CMBs组不同程度和不同部位血清ALP和SAA水平。探讨二者是否与脑微出血的严重程度存在关联,并评估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CMBs组年龄、高血压比例、血清ALP、SAA水平均高于非CMB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高血压、血清ALP、SAA水平均为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ALP和SAA单独和联合预测脑微出血的AUC值分别为0.801、0.813、0.914,联合预测价值高于单独预测价值。相关分析显示,二者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01),二者与脑微出血不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ALP和SAA升高与脑微出血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脑微出血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碱性磷酸酶 淀粉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蛋白淀粉样聚集体-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7
作者 王亮亮 韩苗苗 +1 位作者 曹崇江 周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为改善燕麦蛋白基复合膜理化特性,本实验将天然燕麦蛋白(OP)改性制备燕麦蛋白淀粉样聚集体(OPA)并进行表征,以此为基质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共同制备复合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 为改善燕麦蛋白基复合膜理化特性,本实验将天然燕麦蛋白(OP)改性制备燕麦蛋白淀粉样聚集体(OPA)并进行表征,以此为基质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共同制备复合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研究所得复合膜的微观结构及性能,并测定复合膜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含水量、水溶性、水蒸气透过性。结果表明,燕麦蛋白改性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相较于OP/CMCNa复合膜,利用OPA制备的复合膜表面更加光滑,结构更加紧密。且OPA/CMCNa复合膜水溶性较OP/CMCNa复合膜降低了7.02%~15.84%,耐水性显著提高。其中由OPA8制备的复合膜穿刺距离提高到6.513 mm,受力提高到701.2 g,机械性能显著提高。综上,燕麦蛋白淀粉样聚集体可有效改良天然燕麦蛋白基复合膜的透明度、耐水性和机械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改性燕麦蛋白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蛋白 淀粉聚集体 复合膜 结构特性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链型和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肌淀粉样变性临床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少敏 林璋 +2 位作者 陈宝霞 李璞 冯新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8-694,共7页
目的:比较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性(AL-CA)和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肌淀粉样变性(ATTR-CA)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确诊的AL-CA患者35例(AL-CA组)和ATTR-CA患者21例(ATTR-CA组)。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比较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性(AL-CA)和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肌淀粉样变性(ATTR-CA)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确诊的AL-CA患者35例(AL-CA组)和ATTR-CA患者21例(ATTR-CA组)。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成像(CMR)结果的差异。结果:与ATTR-CA组相比,AL-CA组男性比例较低(90.5%vs.54.3%,P=0.005),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比例较高(9.5%vs.42.9%,P=0.009)。临床表现方面,AL-CA组水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和浆膜腔积液较多见,血红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较低,而ATTR-CA组肢体麻木的发生率较高(P均<0.05)。心电图方面,AL-CA组的肢体导联低电压的发生率(57.1%vs.28.6%,P=0.038)高于ATTR-CA组,传导阻滞的发生率(14.3%vs.61.9%,P=0.001)低于ATTR-CA组。AL-CA组从首发症状到确诊时间较ATTR-CA组短[6.0(2.0,15.0)个月vs.35.0(14.0,56.5)个月,P=0.002]。AL-CA组与ATTR-CA组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室间隔厚度分别为(13.3±2.0)mm vs(.15.7±2.2)mm(P=0.001);左心室质量分别为(198.4±67.8)g vs.(246.6±53.5)g(P=0.009);CMR指标室间隔厚度分别为(16.0±2.1)mm vs.(18.9±3.8)mm(P=0.033);左心室质量分别为(132.9±45.3)g vs.(194.7±50.8)g(P=0.011),AL-CA组左心室壁增厚程度较ATTR-CA组轻,但AL-CA组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患者的比例较高(48.6%vs.19.0%,P=0.027),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较高(P均<0.05),1年生存率较低(65.7%vs.100%,P=0.001)。结论:AL-CA和ATTR-CA的临床特征和心电图表现不同。AL-CA左心室壁增厚程度虽然不及ATTR-CA显著,但心功能及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心肌病 轻链型心肌淀粉变性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肌淀粉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新生儿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宋思捷 钟晓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90,共6页
新生儿早/晚发型败血症(EOS/LOS)、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严重病例预后不良。因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诊断较困难,现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尚存缺点,可能导致漏诊误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 新生儿早/晚发型败血症(EOS/LOS)、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严重病例预后不良。因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诊断较困难,现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尚存缺点,可能导致漏诊误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新型急性期反应物,其在EOS/LOS、NEC早期即明显升高、持续时间久,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且能反映治疗效果,可作为这两种疾病诊治的生物标记物。本文就SAA及其在EOS/LOS、NE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综述,为该类疾病诊治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蛋白A 败血症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影响脑淀粉样血管病中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潜在机制探讨
10
作者 张丹 叶晓东 +1 位作者 黄珊珊 朱遂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43-648,F0003,共7页
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是一种以淀粉样蛋白β(Aβ)进行性沉积于皮质、皮质下及软脑膜小动脉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脑小血管病,在老龄化人群中多见,常以反复脑叶出血、认知障碍为特征性临床表现。近年来,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相关产物已被报道可... 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是一种以淀粉样蛋白β(Aβ)进行性沉积于皮质、皮质下及软脑膜小动脉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脑小血管病,在老龄化人群中多见,常以反复脑叶出血、认知障碍为特征性临床表现。近年来,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相关产物已被报道可通过神经炎症、破坏血-脑屏障等多种途径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过程。而肠道菌群在CAA中的潜在机制目前并不明晰。已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可通过诱发颅内Aβ产生和聚集、血-脑屏障渗漏、Aβ转运受体失衡引起血管壁改变,并伴随神经炎症机制,可能一定程度推动了CAA的发生和发展。作者对肠道菌群影响CAA中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CAA潜在临床治疗靶点的探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血管病 肠道菌群 淀粉蛋白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调控miR-15a激活Bag5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11
作者 潘琼 胡馨予 郭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9-1119,共11页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AD的进展与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5a和Bag5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诱导的AD神经细...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AD的进展与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5a和Bag5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诱导的AD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通过给SD大鼠脑部注射Aβ42构建AD大鼠模型,并使用Aβ42处理SH-SY5Y细胞构建AD细胞模型。采用莫里斯(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尼氏(Nissl)染色检测脑组织中细胞形态以及数量变化;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Bag5相互作用的上游miRNA;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RT-PCR)检测miR-15a和Bag5的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ag5、Bax和Caspase-3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分别采用miR-15a敲减或过表达载体以及Bag5敲减载体处理大鼠和细胞,萤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5a与Bag5之间的结合关系。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HE染色和Nissl染色结果表明AD大鼠模型成功建立,且Aβ可诱导AD大鼠中神经细胞凋亡和抑制miR-15a表达。与正常细胞相比,Aβ处理可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和Bag5的表达,降低细胞活力和miR-15a表达,过表达miR-15a会进一步加强Aβ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效果,而敲减miR-15a的表达则起到相反的作用(均P<0.01)。萤光素酶报告实验证明miR-15a与Bag5存在负向靶向关系。且与单独敲减Bag5相比,敲减miR-15a和Bag5共转染会显著提高细胞活力以及Bag5的表达,同时明显降低细胞的凋亡率以及Bax、Caspase-3的表达,体内实验也得到一致的结果(均P<0.01)。结论:Aβ可抑制miR-15a的表达,进而诱导Bag5表达,以激活Bag5对于Aβ引起凋亡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蛋白 神经细胞凋亡 Bag5 miR-15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在阿尔茨海默病诊疗中的价值
12
作者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7-419,425,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患病人数居全球首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家庭照护和社会经济负担巨大。β-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技术可在分子水平无创、精准评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情况,是早期精准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患病人数居全球首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家庭照护和社会经济负担巨大。β-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技术可在分子水平无创、精准评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情况,是早期精准诊断及疗效评估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Β-淀粉蛋白 诊断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调控脑胆固醇代谢清除β-淀粉样蛋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段学庆 王少锋 +5 位作者 陈先玉 郝彦伟 李佳欣 李莉 徐世军 李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05-2009,共5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是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活化的PPAR-γ参与调节许多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事件,通过诱导或抑制一系列...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是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活化的PPAR-γ参与调节许多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事件,通过诱导或抑制一系列基因、蛋白等途径参与脑胆固醇代谢,从而抑制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沉积,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发挥着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改善AD的记忆和认知能力,是AD的一个有潜力的靶点。旨在恢复脑胆固醇稳态的药物开发可能是抵消AD的潜在策略。该文通过分析PPAR-γ的分布、结构,聚焦PPAR-γ介导的脑胆固醇代谢与AD的生物学相关性,阐述了PPAR-γ对关键蛋白、基因及其相应分子的机制调控,为A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阿尔茨海默病 胆固醇 Β-淀粉蛋白 天然化合物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lorbetaben PET显像可视化阿尔茨海默病脑内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华媚 杨赟豪 +5 位作者 鲁佳荧 张政伟 陈淑芬 葛璟洁 管一晖 左传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基于氟[^(18)F]贝他苯(^(18)F-FBB)淀粉样蛋白(Aβ)PET显像,分析不同认知损害严重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不同脑区的Aβ异常沉积特征,以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目的基于氟[^(18)F]贝他苯(^(18)F-FBB)淀粉样蛋白(Aβ)PET显像,分析不同认知损害严重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不同脑区的Aβ异常沉积特征,以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的18例临床诊断高度可能AD患者,且^(18)F-FBB PET显像均证实存在脑内Aβ异常沉积。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AD源性轻度认知损害(MCI)组8例和痴呆组10例,另纳入正常对照者12例。基于脑部结构相MRI和自动解剖标记模板对3组受试者额叶、外侧顶叶、外侧颞叶、前后扣带回及复合皮质脑区Aβ异常沉积标准化摄取值比值进行半定量分析,并比较组间差异,分析AD患者脑内Aβ沉积程度与简易智能测试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D源性MCI和痴呆组在额叶、外侧颞叶、外侧顶叶、前后扣带回及复合皮质Aβ异常沉积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7.442~9.151,P均<0.05);但AD源性MCI与痴呆组上述脑区Aβ异常沉积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2~0.996,P均>0.05)。AD源性MCI和痴呆组脑内Aβ沉积程度与简易智能测试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r=-0.049~0.050,P均>0.05)。结论AD源性MCI和痴呆组患者脑内Aβ异常沉积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Aβ沉积无法鉴别不同认知损害程度的AD患者,在反映Aβ沉积评估AD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蛋白 氟[^(18)F]贝他苯 认知损害严重程度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发病机制探讨典型中药防治概况 被引量:3
15
作者 邹文奇 任晶 +1 位作者 刘静颐 盛瑜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39,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学习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β-淀粉样蛋白(Aβ)学说涵盖了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等多方面机制。该文基于Aβ机制以及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典型中药及其有效...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学习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β-淀粉样蛋白(Aβ)学说涵盖了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等多方面机制。该文基于Aβ机制以及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典型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预防和治疗AD的概况,以期为研发防治AD的中药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42寡聚体诱导神经元毒性和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形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佳君 陶倩 +3 位作者 刘斌 罗衍愈 朱仪 岳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究β淀粉样蛋白(Aβ)42寡聚体对神经元毒性的作用及诱导产生类似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的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成的Aβ_(42)寡聚体进行鉴定。为评估Aβ_(42)寡聚体的影响,使用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 目的探究β淀粉样蛋白(Aβ)42寡聚体对神经元毒性的作用及诱导产生类似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的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成的Aβ_(42)寡聚体进行鉴定。为评估Aβ_(42)寡聚体的影响,使用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检测细胞活性,将10μmol/L的Aβ_(42)寡聚体与人神经母细胞瘤系(SH-SY5Y)细胞共孵育12h和24h,与人胚胎干细胞(hESC)衍生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共孵育24h、48h和96h,同时设立相应对照组。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谷氨酸能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AD相关病理Aβ斑块及p-tau病理变化。结果Western blot显示,Aβ_(42)寡聚体样品中观察到单体和小分子量聚集体(<30000)。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显示,Aβ_(42)寡聚体主要呈圆球形颗粒状。10μmol/L的Aβ_(42)寡聚体与SH-SY5Y细胞共孵育12h、24h,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其对照组[(70.89±2.54)%vs(100.00±2.02)%,(52.63±3.37)%vs(100.00±2.80)%,P<0.05]。10μmol/L的Aβ_(42)寡聚体与谷氨酸能神经元共孵育24h、48h和96h,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其对照组(P<0.05)。10μmol/L的Aβ_(42)寡聚体与谷氨酸能神经元共孵育48h、96h,凋亡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1.44±0.31)%vs(1.00±0.38)%,(1.75±0.64)%vs(1.00±0.31)%,P<0.05]。10μmol/L的Aβ_(42)寡聚体与谷氨酸能神经元共孵育24h、48h、96h,均产生呈圆形颗粒状的Aβ斑块阳性信号,其对照组均无Aβ斑块阳性信号。10μmol/L的Aβ_(42)寡聚体与谷氨酸能神经元共孵育24h,细胞在Thr231位点处产生tau过度磷酸化,Aβ_(42)寡聚体组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5)。结论Aβ_(42)寡聚体对SH-SY5Y细胞和谷氨酸能神经元均具有毒性,可以诱导谷氨酸能神经元产生AD样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肽类 神经元 细胞凋亡 β淀粉蛋白(Aβ)42寡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肌肉减少症的相互促进:肌因子、淀粉样蛋白和其他因素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林峰 郭梦霞 +1 位作者 李中 黄晓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79,共8页
人口老龄化加上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给社会保健和护理系统带来相当大的负担[1]。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简称“肌少症”)是老龄化人口中最常见的两个残疾负担原因[2],理清肌少症和AD的关系和可能的机... 人口老龄化加上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给社会保健和护理系统带来相当大的负担[1]。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简称“肌少症”)是老龄化人口中最常见的两个残疾负担原因[2],理清肌少症和AD的关系和可能的机制对减轻老龄化护理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肌少症与AD可能是老年人通向虚弱和残疾中两个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肌肉减少症 肌因子 淀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甲状腺素蛋白型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阳巧 杨洪 +3 位作者 李瑞 马飞 刘玉建 王红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431,共7页
目的分析转甲状腺素蛋白型心肌淀粉样变性(ATTR-CA)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8月至2023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确诊的ATTR-CA患者24例,分析临床、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成像特... 目的分析转甲状腺素蛋白型心肌淀粉样变性(ATTR-CA)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8月至2023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确诊的ATTR-CA患者24例,分析临床、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成像特点,同时进行随访评估预后。结果24例患者平均年龄(61.7±8.8)岁,其中男性18例(75.0%),从症状发作至明确诊断的中位时间为13(9,33)个月。首诊症状中以心脏症状如胸闷气促等就诊11例(45.8%),其他表现为头晕和(或)晕厥6例(25.0%)、腹泻3例(12.5%)、肢体障碍2例(8.3%)、腰痛1例(4.2%)及视物模糊1例(4.2%),8例(33.3%)首诊科室非心血管内科。心电图表现多样,以不同类型传导阻滞多见(54.2%)。超声心动图提示,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7.9%±12.4%,13例(54.2%)患者LVEF<50%;21例(87.5%)左心室增厚,平均室间隔厚度(17.3±5.1)mm,平均左心室后壁厚度(15.5±3.9)mm;19例(79.2%)右心室增厚、双心房增大及心包积液;17例(70.8%)限制性舒张功能障碍;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减低,中位值-9.1%(-12.0%,-7.2%),21例(87.5%)有“心尖应变保留”特点。心脏磁共振成像以双心室钆延迟强化、T1值和细胞外体积分数升高为主要表现。截至2023年11月1日,中位随访时间24(15,37)个月,8例(33.3%)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8个月。根据英国国家淀粉样变性中心(NAC)分期,Ⅰ期10例(41.7%)、Ⅱ期12例(50.0%)和Ⅲ期2例(8.3%)。NACⅠ期患者生存时间长于NACⅡ~Ⅲ期患者[log-rank(Mantel-Cox),χ^(2)=4.051,P=0.044]。结论ATTR-CA患者临床异质性高,总体预后欠佳,NACⅡ~Ⅲ期患者预后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甲状腺素蛋白 心肌淀粉变性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球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形成、结构表征及乳化特性
19
作者 白露 李志明 +4 位作者 张舒 冯玉超 富天昕 刘宇航 王长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51,共9页
基于不同酸热处理时间探讨绿豆球蛋白淀粉样纤维(mung bean globulin amyloid fibrils,MBGFs)形成过程中的结构演变规律,同时探究各阶段形成的MBGFs乳化特性。结果表明:加热0~12 h过程中,绿豆球蛋白(mung bean globulin,MBG)的亚基逐渐... 基于不同酸热处理时间探讨绿豆球蛋白淀粉样纤维(mung bean globulin amyloid fibrils,MBGFs)形成过程中的结构演变规律,同时探究各阶段形成的MBGFs乳化特性。结果表明:加热0~12 h过程中,绿豆球蛋白(mung bean globulin,MBG)的亚基逐渐降解,水解成以小分子多肽为主的纤维结构单元;并产生大量β-折叠结构,相对含量从0 h的(18.28±0.75)%提升到12 h的(53.61±1.15)%,与硫磺素T结合后荧光强度增强;MBGFs形态逐渐变得细长、柔韧,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定向的纤维化聚集;在加热16~24 h过程中,成熟的MBGFs结构逐渐发生解离,纤维结构特征被破坏;与MBG相比,MBGFs乳液的乳化活性指数、乳化稳定性指数、蛋白吸附率和界面蛋白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酸热处理4 h形成的MBGFs乳化效果最优;4 h MBGFs乳液油滴体积较小、分布均匀有序,表观黏度最高,具有弹性凝胶结构。综上,不同酸热处理时间对MBGFs结构和乳化特性具有显著影响,MBGFs与MBG相比具有更优异的乳化性能。本研究为明晰MBGFs形成规律提供理论支撑,为高效食品级乳化剂的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球蛋白 蛋白淀粉纤维 结构表征 乳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活化及脑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杨琴 龚哲 +2 位作者 王新新 姚要兵 贾延劼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7-602,共6页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活化及脑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的影响。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西妥昔单抗组,每组9只。结扎大脑中动脉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立即经侧脑室...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活化及脑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的影响。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西妥昔单抗组,每组9只。结扎大脑中动脉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立即经侧脑室注射给予西妥昔单抗(106μg/d),持续7 d。每组选取3只,在术后第3和7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每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术后第3和7天处死3只,取脑组织制备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PP及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用TUNEL染色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指数。提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组织制备胶质细胞悬液,培养的胶质细胞换成含有西妥昔单抗(10μg/mL)的无糖无血清培养基在缺氧培养箱中培养2 h,然后换成正常糖/血清的培养基在正常氧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6 h,收集细胞,观察胶质细胞GFAP荧光强度的变化,对照组不进行缺氧/复氧处理,缺氧/复氧组不加西妥昔单抗。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升高,凋亡指数增加,胶质细胞GFAP免疫荧光强度增强,APP表达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西妥昔单抗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凋亡指数降低,GFAP免疫荧光强度减弱,APP表达下降(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组胶质细胞GFAP免疫荧光强度增强,而西妥昔单抗组较缺氧/复氧组降低(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能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减少APP的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及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淀粉前体蛋白 凋亡 胶质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