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茱萸碱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贾志宇 邸永宾 +3 位作者 李晓玲 王维丽 杨威 张英怀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2-596,共5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为0.01、0.1、1、10、100μg/ml的吴茱萸碱处理ACC-M 24、48、72 h后,应用MTT比色试验、倒置显微镜、Giemsa染色、Annexin-V-FITC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和观察ACC-M的...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为0.01、0.1、1、10、100μg/ml的吴茱萸碱处理ACC-M 24、48、72 h后,应用MTT比色试验、倒置显微镜、Giemsa染色、Annexin-V-FITC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和观察ACC-M的生长抑制率和凋亡情况。结果:吴茱萸碱(1μg/ml以上)对ACC-M细胞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生长抑制作用,最大生长抑制率可达89%。吴茱萸碱可诱导ACC-M细胞凋亡,凋亡率随处理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各组间有显著差异。吴茱萸碱同时可引起ACC-M细胞坏死。结论:吴茱萸碱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和/或坏死,从而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涎腺腺 增殖 凋亡 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菔硫烷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贾志宇 庄志征 +3 位作者 岳磊 郭涛 杨威 张英怀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3-657,共5页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对涎腺腺样囊性ACC-M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终浓度为5、10、20、30、40、60、80、100μmol/L的SFN处理ACC-M细胞24、48、72 h。用MTT比色试验和台盼蓝拒染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情况;倒置显微镜...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对涎腺腺样囊性ACC-M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终浓度为5、10、20、30、40、60、80、100μmol/L的SFN处理ACC-M细胞24、48、72 h。用MTT比色试验和台盼蓝拒染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情况;倒置显微镜、Giemsa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V-FITC和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FN对ACC-M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达89.2%,作用24、48、72 h时的IC50(μmol/L)分别是75.6、21.3、16.5,增殖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SFN可诱导ACC-M细胞凋亡,凋亡率随处理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P<0.01)。结论:SFN具有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硫烷(SFN) 涎腺腺 细胞培养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在埃克替尼诱导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3
作者 杨彩玲 崔卫刚 +2 位作者 张应花 路德荣 刘进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79-1382,共4页
目的利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细胞为模型,研究不同浓度埃克替尼(icotinib)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线粒体在icotinib诱导ACC-M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icotinib和P53抑制剂(PFT)分别处理ACC-M细胞,应用噻... 目的利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细胞为模型,研究不同浓度埃克替尼(icotinib)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线粒体在icotinib诱导ACC-M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icotinib和P53抑制剂(PFT)分别处理ACC-M细胞,应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53和胞质内细胞色素C(Cyt C)蛋白的表达变化,用Caspase-3凋亡相关蛋白活力检测ACC-M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icotinib可抑制ACC-M细胞的活性,增加胞质Cyt C蛋白的表达和P53在线粒体的转位并诱导ACC-M细胞凋亡。用PFT预处理后,icotinib诱导ACC-M细胞的凋亡明显下降,线粒体蛋白P53的表达降低,胞质内Cyt C表达减少,Caspase-3凋亡相关蛋白活力下降。结论 icotinib可能通过诱导P53转位到线粒体进而促进ACC-M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克替尼 涎腺腺癌细胞 线粒体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张璇 刘振丽 +3 位作者 杨永超 马赛 刘博 吕红娟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73-1878,共6页
目的探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CBX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SACC患者80例。采用... 目的探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CBX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SACC患者80例。采用免疫组化测定组织CBX2、TIM3表达水平;SACC组织中CBX2、TIM3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SA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腺体组织(χ^(2)=11.237、8.229,P<0.05)。CBX2、TIM3表达与神经侵犯、远处转移有关(P<0.05)。随访5年,死亡26例,存活54例,5年总体生存率为67.50%(54/80)。死亡组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率高于存活组(P<0.05)。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CBX2、TIM3阴性表达(Log Rankχ^(2)=6.564、5.197,P<0.05)。CBX2、TIM3阳性、神经侵犯、远处转移是影响SA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BX2、TIM3在SACC组织中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 色素框同源蛋白2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4通过调控AK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EMT过程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琳 姬晓霖 姜向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40-647,共8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microRNA,miR)-24通过调控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过程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 目的:探究微小RNA(microRNA,miR)-24通过调控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过程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收集2021年6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SACC)患者。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检测SACC组织病理类型。培养人SACC细胞系(SACC-83和SACC-LM),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及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SACC组织及细胞中miR-24表达。通过细胞转染将miR-24抑制剂(miR-24 inhibitor)转染至SACC细胞中,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 kit-8,CCK-8)、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SACC细胞生物学行为,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及AK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发现,本研究SACC患者癌组织包含3种主要病理类型:实体型、筛状型和管状型。与正常组织相比,miR-24在SACC组织、SACC-83细胞和SACC-LM细胞中高表达,且miR-24在SACC-LM中的表达程度高于SACC-83。miR-24 inhibitor显著抑制SACC-83和SACC-LM的细胞活力、细胞克隆数量、细胞划痕细胞迁移率、迁移、侵袭。miR-24 inhibiotr转染后SACC-83和SACC-LM细胞中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pithelial-cadherin, E-cadherin)水平明显升高,而波形蛋白(Vimentin)和神经钙粘蛋白(neural-cadherin, N-cadherin)水平降低。结论:miR-24通过调控AK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SA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 微小RNA-24 蛋白激酶B/β-连环蛋白 上皮间充质转化 迁移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TL3/DUXAP8轴促进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6
作者 赵琦 高万鹏 +6 位作者 王嘉乐 刘荣 史明锐 任骋昊 杨子桧 白朕卿 杨新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43,共7页
目的:研究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介导的m6A修饰调控双同源盒A假基因8(DUXAP 8)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LM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全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差异基因DUXAP 8并进行qRT-... 目的:研究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介导的m6A修饰调控双同源盒A假基因8(DUXAP 8)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LM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全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差异基因DUXAP 8并进行qRT-PCR验证;采用m6A修饰位点预测网站SRAMP预测DUXAP 8上的m6A修饰位点;qRT-PCR、Western blot检测m6A修饰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干扰或过表达METTL3和DUXAP 8,通过CCK-8、划痕、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合MeRIP-qPCR检测METTL3和DUXAP 8的相关性。结果:DUXAP 8在SACC肿瘤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干扰DUXAP 8可以显著抑制SACC-LM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EMT相关基因表达水平(P<0.05);DUXAP 8上存在多个可信度较高的m6A修饰位点;METTL3在肿瘤组织高表达且较其他相关基因差异最为显著(P<0.05);METTL3作为甲基转移酶调控DUXAP 8的表达;下调METTL3可以显著抑制SACC-LM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可部分逆转DUXAP 8过表达对这些能力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METTL3介导的m6A修饰上调DUXAP 8的表达,从而促进了SA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 METTL3 DUXAP 8 增殖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8a-3p调控EGFR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7
作者 高万鹏 赵琦 +6 位作者 惠琪 王嘉乐 郭嘉飞 杨子桧 王珺 魏建华 杨新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9-314,共6页
目的:研究miR-148a-3p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LM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miR-148a-3p模拟物和抑制剂,靶向EGFR的siRNA以及相应对照转染SACC-LM细胞。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预测miR-148a-3p的潜在靶基因;qRT-PC... 目的:研究miR-148a-3p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LM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miR-148a-3p模拟物和抑制剂,靶向EGFR的siRNA以及相应对照转染SACC-LM细胞。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预测miR-148a-3p的潜在靶基因;qRT-PCR检测miR-148a-3p和EGFR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EGFR的蛋白表达。CCK-8、划痕和Transwell分别用于检测SACC-LM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48a-3p与EGFR之间的直接靶向关系;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过表达或抑制miR-148a-3p可以显著抑制或促进SACC-LM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双荧光素酶实验显示miR-148a-3p可靶向调控EGFR的表达(P<0.001);下调EGFR可以显著抑制SACC-LM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并可部分逆转miR-148a-3p抑制剂对这些能力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miR-148a-3p的下调导致其靶基因EGFR的异常高表达,从而促进了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 miR-148a-3p EGFR 增殖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秀丽 郭青玉 +2 位作者 温德升 王静 吴军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不同转移力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以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系及其高转移株ACC-M作为研究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MMP-1的蛋白表... 目的: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不同转移力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以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系及其高转移株ACC-M作为研究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MM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MP-1在ACC-M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ACC-2细胞。结论:MMP-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1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 polβ启动子和CMV启动子调控的p53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表达的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阎炳智 王洁 +3 位作者 张波 董福生 侯琳 王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5,28,共5页
目的检测DNA polβ启动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活性,探讨DNA polβ启动子对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荧光素酶法测定DNA polβ启动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活性。构建携带人野生型p5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 目的检测DNA polβ启动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活性,探讨DNA polβ启动子对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荧光素酶法测定DNA polβ启动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活性。构建携带人野生型p5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转染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53基因mRNA的表达。博莱霉素、H2O2及紫外线刺激转染细胞,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比较DNA损伤下DNA polβ启动子和CMV启动子调控的p53基因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显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DNApolβ启动子活性增高。p53基因的导入使其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表达增强,DNA polβ启动子组较CMV启动子组更为明显。DNA损伤后,DNA polβ启动子组的p53基因和P53蛋白的表达较CMV启动子组增强(P<0.05)。结论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中,DNA polβ启动子的活性增高,DNA polβ启动子能够增强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 DNA polβ P53基因 DNA损伤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系mRNA及蛋白质表达谱差异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捷琳 朱乃硕 +2 位作者 王颖 关晓峰 郑兆鑫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3-321,共9页
转移性和侵袭性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 ,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上一系列改变密切相关 .应用mRNA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和双向电泳结合肽质量指纹分析技术 ,对涎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系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 .实验结... 转移性和侵袭性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 ,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上一系列改变密切相关 .应用mRNA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和双向电泳结合肽质量指纹分析技术 ,对涎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系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 .实验结果显示 ,在抑制性消减杂交中 ,分别以两个细胞系为测试子 ,共获得差异片段 34个 ,其中高转移株细胞中高表达的基因序列有 6个 ,低转移细胞系中有 2 8个 ,其中包括两个新的表达序列标签 (EST) .对这些基因序列 ,进一步以RNA斑点杂交对这些基因的表达状况进行验证并排除假阳性结果 ,结果发现 ,32个基因在mRNA水平上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量改变 ,改变趋势与消减杂交结果一致 .以蛋白质等电聚焦结合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双向电泳技术获得的总蛋白质分离 ,经PDQuest2DE软件分析结果表明 ,高转移细胞系表达谱的平均蛋白质点数为 (978± 38) ,低转移细胞系的平均蛋白质点数为 (996± 2 7) .其中高转移细胞与低转移细胞相比 ,其蛋白质点有 35 5个未被匹配 ,低转移细胞相比高转移细胞有 2 2 2个未被匹配 .对其中 10个差异较明显的蛋白质点 ,进一步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 TOF MS)测定肽质量指纹图谱 ,用Peptident软件对SWISSPROT数据库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 抑制消减杂交 双向电泳 肿瘤转移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istein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杰 宗志红 +1 位作者 王兆元 钟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细胞增殖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Genistein作用于SACC-83细胞不同时间后,用MTT法分析细胞的生长增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印迹分... 目的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细胞增殖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Genistein作用于SACC-83细胞不同时间后,用MTT法分析细胞的生长增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印迹分析及电泳凝胶成像分析软件定量检测Survivin的表达。结果Genistein对SACC-83细胞有一定的抗增殖作用,且当其作用到一定时间达到一定的浓度后,该作用与浓度及时间呈依赖关系;SACC-83细胞经220μmol/L Genistein作用3 d其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并显著诱导细胞凋亡(P<0.01),同时伴有抗凋亡蛋白Survivin的表达下调。结论Genistein能明显抑制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细胞生长并诱导凋亡;Survivin的表达减少可能是Genistein诱导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ISTEIN 涎腺腺 SURVIVIN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旭 崔玮 +1 位作者 董福生 石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M)凋亡及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针对survivin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片段,脂质体介导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转染SACC-M细胞,通过RT-PCR,Western-blotting检测su... 目的:探讨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M)凋亡及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针对survivin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片段,脂质体介导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转染SACC-M细胞,通过RT-PCR,Western-blotting检测survivin表达的改变,MTT测定细胞增殖抑制,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转染ASODN组survivin表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且与浓度有一定依赖性;SODN组、空白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survivin ASODN能下调SACC-M细胞系中survivin的表达,在促进凋亡,抑制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反义寡核苷酸 涎腺腺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法尼基转移酶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文健 童磊 +2 位作者 王奇民 韩红钰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402,共9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法尼基转移酶(FTase)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LM和SACC-83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针对人FTase基因序列设计构建3条小干扰RNA(si-RNA),采用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ACC-LM及SACC-83细胞,经...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法尼基转移酶(FTase)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LM和SACC-83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针对人FTase基因序列设计构建3条小干扰RNA(si-RNA),采用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ACC-LM及SACC-83细胞,经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抑制细胞FTase表达,分别命名为FTase-siRNA-1组、FTase-siRNA-2组、FTase-siRNA-3组,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NC-siRNA),空白对照组(仅加入转染试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FTase、HRAS的mRNA表达,选择沉默效率最高的FTase-siRNA进行后续实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FTase、HRAS、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65、磷酸化p65(Ser563)、上皮钙依赖黏附蛋白、波形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以及HRAS膜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FTase-siRNA-1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HRASmRNA和总蛋白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AS膜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上皮钙依赖黏附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波形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RAS/PI3K/AKT/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p65相对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磷酸化AKT、磷酸化p65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与空白及阴性对照组相比,FTase-siRNA-1组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5)。结论体外沉默FTase可有效抑制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LM和SACC-83的侵袭、迁移能力,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干扰HRAS膜蛋白的定位,调控RAS/PI3K/AKT/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介导EMT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基转移酶 HRAS 涎腺腺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及β-榄香烯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LM细胞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亮 张福胤 王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86-488,共3页
目的 :研究紫杉醇及 β -榄香烯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 -LM的细胞毒作用。方法 :应用药物敏感性MTT测定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 ,探讨紫杉醇与 β -榄香烯 (浓度比 1∶1)联合应用诱导SACC -L... 目的 :研究紫杉醇及 β -榄香烯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 -LM的细胞毒作用。方法 :应用药物敏感性MTT测定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 ,探讨紫杉醇与 β -榄香烯 (浓度比 1∶1)联合应用诱导SACC -LM细胞凋亡及其与G1期阻滞关系。结果 :1)应用MTT比色法 ,紫杉醇与 β -榄香烯联合 (浓度比 1∶1)作用SACC -LM细胞 2 4h后 ,其抑制率呈现出明显协同效应。 2 )流式细胞仪分析 ,2 5 μg/mL紫杉醇与 2 5 μg/mLβ-榄香烯协同用药作用SACC -LM细胞 2 4h后诱导SACC -LM细胞发生凋亡 ,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3)电镜观察 ,协同用药对SACC -LM细胞作用 2 4h后 ,具有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结论 :紫杉醇与 β-榄香烯 (浓度比 1∶1)对SACC -LM细胞的抑制有协同作用 ,并诱导其产生凋亡 ,G1期阻滞能诱导SACC-LM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 细胞周期 紫杉醇 Β-榄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丁酸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M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昕 吴娟娟 +5 位作者 李萍 王越 李亦婕 王雨 魏丹 宋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1-286,共6页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证实,正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 B)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分化和促凋亡的作用,但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浓度Na B对SACC细胞株AC...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证实,正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 B)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分化和促凋亡的作用,但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浓度Na B对SACC细胞株ACC-M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探索Na B作用ACC-M细胞的最佳浓度并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Na B对ACC-M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5组浓度药物作用后ACC-M细胞中高迁移率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入Na B 0.625、1.25、2.5、5及10 mmol/L的5组均能抑制ACC-M细胞增殖且呈明显浓度依赖性(P<0.05)。5组浓度Na B均可抑制ACC-M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同时能降低ACC-M细胞HMGB1、TLR4 m 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LR4蛋白表达的降低与HMGB1的抑制呈正相关(r=0.810,P<0.05)。结论:Na B可抑制ACC-M细胞增殖,显著降低ACC-M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同时降低HMGB1、TLR4 m RNA和蛋白的表达,且2者表达量呈明显正相关,提示Na B可能是通过下调HMGB1、TLR4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来实现对ACC-M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 正丁酸钠 高迁移率蛋白-1 TOLL受体-4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中P16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锋 马敏 +1 位作者 张佐 张建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远处转移 P16蛋白 临床分期 病理分型 增殖细胞核抗原 表达 涎腺腺 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黏着斑激酶表达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17
作者 张斌 孙长伏 +3 位作者 王璐 黄汉 周小平 米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2-455,共4页
目的:研究阻断黏着斑激酶(FAK)的表达对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性细胞系(SACC-LM)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ACC-LM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溶媒组和Genistein组,应用Transwell小室通过平均穿膜细... 目的:研究阻断黏着斑激酶(FAK)的表达对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性细胞系(SACC-LM)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ACC-LM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溶媒组和Genistein组,应用Transwell小室通过平均穿膜细胞数观察Genistein对SACC-LM细胞侵袭的影响;将SACC-LM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Genistein组及Genistein不同作用时间组,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FA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enistein组平均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FAK和ERK蛋白表达水平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结论:阻断FAK表达可降低SACC-LM细胞的侵袭能力;在SACC-LM细胞中,FAK的变化影响了ERK蛋白水平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 侵袭 黏着斑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菔硫烷与5-氟尿嘧啶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的协同作用研究
18
作者 王晓峰 陆晓丽 徐东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01-504,共4页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与5-氟尿嘧啶(5-FU)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与细胞核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中位效应原理和联合作用指数法来评价药物的联合作用;应用Western印迹法...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与5-氟尿嘧啶(5-FU)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与细胞核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中位效应原理和联合作用指数法来评价药物的联合作用;应用Western印迹法分析NF-κB p65的表达。结果:SFN和5-FU半数生长抑制率(IC50)分别为56.73±6.59μmol/L和89.88±7.56μmol/L,联合使用时对ACC-2细胞生长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同时可观察到细胞核NF-κB p65表达显著下降。结论:SFN可以增强5-FU的化学治疗效果,二者联合使用的协同抑癌作用对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治疗可能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硫烷 5-氟尿嘧啶 涎腺腺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5/CCR5生物轴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添翼 申志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9-483,共5页
目的探讨CCL5/CCR5生物轴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SACC-LM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CCR5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周围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趋化因子CCL5的... 目的探讨CCL5/CCR5生物轴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SACC-LM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CCR5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周围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趋化因子CCL5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CL5对SACC-LM细胞内F肌动蛋白的作用,并通过划痕和侵袭实验观察趋化因子CCL5和其受体CCR5对SACC-LM细胞运动能力和侵袭能力的作用。结果 SACC-LM细胞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5;周围神经原代培养上清液中趋化因子CCL5质量浓度为(359.2±15.8)、(696.4±22.6) pg·m L-1;趋化因子CCL5和其受体CCR5结合后对SACC-LM细胞的运动能力和侵袭能力可以产生促进作用。结论 CCL5/CCR5生物轴可能在SACC细胞嗜神经侵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 涎腺腺 CCL5 CCR5 嗜神经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旺细胞标志物S100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中的意义 被引量:22
20
作者 罗小龙 孙沫逸 +2 位作者 杨连甲 李春智 孙文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雪旺细胞标志物S10 0蛋白在腺样囊性癌及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 2 0例腺样囊性癌和 18例粘液表皮样癌标本 ,分别进行S10 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 目的 :对比研究雪旺细胞标志物S10 0蛋白在腺样囊性癌及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 2 0例腺样囊性癌和 18例粘液表皮样癌标本 ,分别进行S10 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能力明显高于粘液表皮样癌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S10 0在绝大多数腺样囊性癌中均有表达 ,而在粘液表皮样癌中则没有表达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 嗜神经侵袭 雪旺细胞标志物 SlOO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