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基追比和种植模式对棉花氮素代谢和叶片衰老以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徐新龙 张巨松 +5 位作者 代健敏 席亚雯 李雪瑞 王莲 李蔚和 孙华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9-722,共14页
为确定新疆棉区棉花高产高效栽培的合理施肥策略,研究了氮肥基追比例对不同种植模式棉花氮素利用效率、叶片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新陆中84号’棉花品种为研究对象,于2022—2023年在新疆沙雅县海楼镇进行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 为确定新疆棉区棉花高产高效栽培的合理施肥策略,研究了氮肥基追比例对不同种植模式棉花氮素利用效率、叶片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新陆中84号’棉花品种为研究对象,于2022—2023年在新疆沙雅县海楼镇进行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2种种植模式为主区:一膜六行(66 cm+10 cm宽窄行距、株距12 cm,M6)、一膜三行(76 cm等行距、株距6 cm,M3);以4种氮肥基追比例为副区:0:0(CK,不施氮)、0:10 (N0)、2:8(N2)、4:6(N4);共8个处理。施氮处理总施氮量均为320 kg·hm^(2)。本文测定了棉花不同生育期氮代谢酶及叶片衰老相关酶活性、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2022年和2023年M3N4处理的棉花可获得较高籽棉产量,分别为7342.59和8085.19 kg·hm^(-2),较M6N2处理(M6最优产处理)提高12.05%和6.18%;M3N4处理表现出更好的结铃性,单株铃数较M6N2处理增加10.17%,但单铃重平均减少1.48%。M3N4处理在盛花—盛铃期棉花功能叶可保持较高的酶活性,促进棉花氮代谢,延长叶片功能期;M3模式整体较M6模式的氮素最大积累速率(Vm)有所降低,氮素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T)略有推迟,快速累积持续持续天数(Δt)增加3.85~11.64 d,氮素快速增长期生长特征值(TG)提高4.23%~27.60%。M3模式下各氮肥处理棉株氮素总积累量均高于M6模式对应氮肥处理,M3N4处理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M3N4处理棉花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回收率和氮肥偏生产力较于M6N2处理分别增加7.77%、10.56%和8.90%,但氮肥生理利用率降低3.03%。合理的氮肥基追比和种植模式可调控棉株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加快棉花氮代谢水平,增加棉株各器官氮素积累转运量,进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通过提高生理代谢酶活性延缓棉花叶片衰老,维持较高棉株单株铃数,从而充分发挥棉花生产潜力。在本试验条件下,选择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氮肥基追比控制在4:6为增产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模式 氮肥基追比 氮素代谢 叶片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膜下滴灌不同灌水和施氮水平对‘赤霞珠’葡萄幼苗氮素代谢和根系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于坤 郁松林 +3 位作者 许雯博 符小发 王青风 王文静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5-982,共8页
【目的】探讨膜下滴灌不同水氮处理对‘赤霞珠’葡萄(Vitisvinifer0L.‘CabernetSauvignon’)幼苗氮素代谢和根系发育的影响。【方法】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葡萄幼苗为材料,在膜下滴灌条件下采用2个水处理(田间持水量60%一90... 【目的】探讨膜下滴灌不同水氮处理对‘赤霞珠’葡萄(Vitisvinifer0L.‘CabernetSauvignon’)幼苗氮素代谢和根系发育的影响。【方法】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葡萄幼苗为材料,在膜下滴灌条件下采用2个水处理(田间持水量60%一90%、50%,90%)和3个氮处理的复因子盆栽实验,分析了不同水处理和施氮方式对‘赤霞珠’葡萄幼苗氮素代谢和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在膜下滴灌条件下,3次施氮(5月20日、6月30日、7月30日将NH4NO,溶于水后随水供氮,施氮量分别为每株1.5、1、1g)可以显著提高植株叶片和根系的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而水分处理对其影响不显著。同一水分条件下,2次施氮处理52d后葡萄幼苗叶片和根系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氨同化速率要优于1次施氮。处理后期(83d、116d),3次施氮的葡萄幼苗叶片和根系NR活性、氨同化速率优于1次和2次施氮。适宜的水分和3次施氮处理可以提高葡萄幼苗根系有效根表面积和体积,增加根尖数,保持生长后期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的活性和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结论】适宜的水分处理(田间持水量60%~90%)和3次施氮可以提高植株氮素利用率,促进根系发育和延缓生长后期根系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干旱区 膜下滴灌 氮素代谢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铃期遮阴对棉花氮素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于莎 王友华 +5 位作者 周治国 吕丰娟 刘敬然 马伊娜 陈吉 阿布都克尤木.阿不都热孜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79-1887,共9页
为明确花铃期弱光对棉花氮素代谢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以苏棉15和科棉1号为材料,在棉株第6~8果枝的第1~2果节开花时利用遮阴网遮阴,令透光率分别为100%、80%和60%,研究遮阴条件下棉花根系吸收能力及棉株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动态变化特征... 为明确花铃期弱光对棉花氮素代谢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以苏棉15和科棉1号为材料,在棉株第6~8果枝的第1~2果节开花时利用遮阴网遮阴,令透光率分别为100%、80%和60%,研究遮阴条件下棉花根系吸收能力及棉株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0~50d的遮阴期内,随透光率减弱,根系吸收能力及棉株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降低;遮阴15d后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最为显著,在透光率60%处理下,苏棉15、科棉1号根系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酶、谷氨酸合酶、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分别下降25.1%、53.2%、39.1%和25.5%,主茎功能叶相应酶活性分别下降50.3%、24.0%、30.4%和18.9%。根系、主茎功能叶变化程度不同,说明二者的氮素代谢机制对遮阴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遮阴条件下根系氮素代谢能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谷氨酰胺合酶/谷氨酸合酶循环介导的氮素同化能力下降,其次为硝酸还原酶介导的氮素还原能力下降;主茎功能叶氮素代谢能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硝酸还原酶介导的氮素还原能力下降,其次为谷氨酰胺合酶/谷氨酸合酶循环介导的氮素同化能力下降。遮阴条件下棉花碳、氮代谢能力降低,最终导致棉株根系、主茎功能叶氮素含量和累积量降低,棉花单株铃数、铃重、籽棉产量亦随遮阴程度加深显著减少(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弱光 花铃期 根系 主茎功能叶 氮素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套花生氮素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郭峰 万书波 +3 位作者 王才斌 李新国 孟静静 徐平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6-421,共6页
大田条件下,以花生"花育22号"为材料,研究了麦套花生的氮素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麦套花生根、叶游离氨基酸、氮素平均含量及根系可溶性蛋白平均含量高于单作;而叶片可溶性蛋白平均含量则低于单作。与小麦共生... 大田条件下,以花生"花育22号"为材料,研究了麦套花生的氮素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麦套花生根、叶游离氨基酸、氮素平均含量及根系可溶性蛋白平均含量高于单作;而叶片可溶性蛋白平均含量则低于单作。与小麦共生期间,麦套花生根叶硝酸还原酶(NRase)活性、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及谷丙转氨酶(GPT)活性(除播后25 d)明显低于单作;整个生育期麦套花生根系GS平均活性及GPT活性高于单作花生。可见,花生苗期小麦遮荫对花生氮素代谢及酶活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种花生 氮素代谢 硝酸还原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 谷氨酸脱氢酶 谷丙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SHK-6对大豆叶片氮素代谢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明才 李召虎 +4 位作者 田晓莉 段留生 王保民 翟志席 何钟佩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20,共6页
以鲁豆 11号为材料 ,在大田条件下 ,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SHK - 6号对大豆叶片氮素代谢调控的效应。结果表明 :1)SHK - 6处理提高了叶片蛋白质含量和改善了氨基酸组分 ;2 )SHK -6处理增加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 ;3)SHK... 以鲁豆 11号为材料 ,在大田条件下 ,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SHK - 6号对大豆叶片氮素代谢调控的效应。结果表明 :1)SHK - 6处理提高了叶片蛋白质含量和改善了氨基酸组分 ;2 )SHK -6处理增加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 ;3)SHK - 6处理提高了各生育时期大豆主茎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硝态氮含量 ;同时 ,肽酶活性在初花期和盛荚期SHK - 6处理均比对照低 ,而在盛花期 (此期遇到干旱且高温 )和子粒发育期均比对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SHK-6号 大豆 叶片 氮素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小麦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吉平 任杰成 +2 位作者 郭鹏燕 许瑛 任超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22-1225,共4页
合理的施氮量可提高小麦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小麦籽粒氮素累积和利用,进而获得高产。为掌握小麦最佳施氮量及其促高产的生化机理,以晋麦104号为材料,设置0 kg·hm-2、120 kg·hm-2、240 kg·hm-2、360 kg·hm-2四... 合理的施氮量可提高小麦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小麦籽粒氮素累积和利用,进而获得高产。为掌握小麦最佳施氮量及其促高产的生化机理,以晋麦104号为材料,设置0 kg·hm-2、120 kg·hm-2、240 kg·hm-2、360 kg·hm-2四个施氮水平,研究了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麦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先升后降,施氮240 kg·hm-2时最高。小麦旗叶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在开花期后随时间推移呈先升后降之势;且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先升后降,施氮240 kg·hm-2时,小麦旗叶GS、NR、GPT、GOGAT等关键酶活性最高。小麦旗叶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与籽粒产量均显著相关。240kg·hm-2施氮量通过改善小麦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提高氮素代谢水平,从而增加小麦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氮量 氮素代谢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人工林连作与轮作对土壤氮素细菌类群和氮素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文波 王延平 +2 位作者 王华田 马雪松 伊文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54,共10页
【目的】氮素是影响杨树人工林生产力的最重要元素,研究杨树人工林连作和轮作氮素循环细菌类群演变动态及氮素代谢结构特征,有助于从养分循环角度揭示杨树人工林连作障碍机制。【方法】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杨树人工林Ⅰ代林地、... 【目的】氮素是影响杨树人工林生产力的最重要元素,研究杨树人工林连作和轮作氮素循环细菌类群演变动态及氮素代谢结构特征,有助于从养分循环角度揭示杨树人工林连作障碍机制。【方法】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杨树人工林Ⅰ代林地、连作Ⅱ代林地、Ⅱ代林地主伐后轮作花生地和轮荒地土壤中氮素循环细菌类群及氮素代谢随不同连作代数及不同轮作模式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参与氮素循环细菌4类11属,其中固氮细菌有拜叶林克氏菌属、慢生根瘤菌、根瘤菌属和弗兰克氏菌属,硝化细菌有硝化杆菌属和亚硝化螺菌属,反硝化细菌有假单胞菌属、罗尔斯通菌属、伯克氏菌属、芽孢杆菌属和链霉菌属,氨化细菌有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杨树人工林连作1代后,土壤中参与氮素循环细菌总数增加4.73%,土壤中氮素细菌的种类没有增减,固氮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53.44%,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没有变化,反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0.14%,氨化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1.33%;与Ⅱ代林相比,花生地土壤中的氮素细菌的种类没有增减,固氮细菌的相对丰度减少71.14%,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的相对丰度分别增加120%,15.63%和20.76%;轮荒地中的土壤氮素循环细菌缺少了硝化细菌,固氮细菌的相对丰度减少79.10%,反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的相对丰度分别增大17.39%和24.56%;杨树人工林连作1代后,土壤中的固氮细菌代谢活性增强,硝化细菌中的硝化杆菌属的代谢活性减弱,亚硝化螺菌属的代谢活性增强,氨化细菌代谢活性减弱;与Ⅱ代林相比,轮作花生地中仅有硝化细菌的代谢活性增加,其他3种氮素代谢功能菌的活性都降低;轮荒地中,所有的氮素循环细菌的代谢活性均比杨树Ⅱ代林地低。【结论】杨树人工林连作1代后,土壤中参与氮素循环的细菌总数增加,但代谢活性降低;轮作花生后,大多数氮素代谢细菌的数量增加,但仅有硝化细菌的代谢活性明显增强;轮作可以改善连作对杨树人工林地土壤硝化细菌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连作障碍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细菌类群 氮素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供应水平对小粒型花生氮素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智猛 万书波 +1 位作者 孙奎香 戴良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0-175,共6页
花生籽仁蛋白质含量较高,研究不同品种花生各器官中氮代谢酶活性的差异及与籽仁蛋白质含量间的关系,可为花生优质高产提供依据。在大田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氮素水平对小粒型花生各器官中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 花生籽仁蛋白质含量较高,研究不同品种花生各器官中氮代谢酶活性的差异及与籽仁蛋白质含量间的关系,可为花生优质高产提供依据。在大田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氮素水平对小粒型花生各器官中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氮素水平既能增加花生各器官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又能提高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脱氢酶等氮素同化酶的活性,使其达到同步增加;氮素水平过高虽能提高硝酸还原酶和籽仁蛋白质含量,但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下降;N素施肥水平不改变花生植株各器官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的变化趋势,但适量施N(B2、B3处理)使花生各营养器官中NR、GS活性提高;氮素水平对花生各叶片和籽仁中GDH活性的高低影响较大,但对茎和根中活性大小的影响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氮素水平 氮素代谢 硝酸还原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 谷氨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氨气补偿点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氮素代谢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段旺军 杨铁钊 +3 位作者 刘化冰 张小全 戴亚 李东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9-424,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成熟特性的烤烟品种叶片氨气补偿点及其差异,利用质外体提取方法对3个烤烟品种NC89、K326和中烟90的叶片质外体铵浓度和pH值进行了测定,并计算不同品种叶片的氨气补偿点(25℃);同时探讨了氨气补偿点与氮素代谢的关系。结果... 为了研究不同成熟特性的烤烟品种叶片氨气补偿点及其差异,利用质外体提取方法对3个烤烟品种NC89、K326和中烟90的叶片质外体铵浓度和pH值进行了测定,并计算不同品种叶片的氨气补偿点(25℃);同时探讨了氨气补偿点与氮素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氨气补偿点随着叶片成熟衰老进程的推进而呈上升趋势;烟草叶片成熟衰老期氨气补偿点与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关系密切。衰老速度快、叶片氮素状况(总氮和可溶性蛋白)低的品种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下降幅度大,氨气补偿点升幅大,绝对值也高。因此,衰老速度快、叶片氮素状况低的品种在叶片衰老期具有更大的氨挥发潜力。品种间氨气补偿点的差异与它们的氮素代谢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氨气补偿点 氮素代谢 谷氨酰胺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钙离子对小麦幼苗氮素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志强 王春丽 林同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662-3667,共6页
以普通小麦豫麦3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Ca2+对小麦幼苗氮素代谢的影响。在小麦第一片叶完全展开后,开始外源Ca2+处理,设0(对照)、2、4 mmo.lL-1和8 mmo.lL-14个Ca2+浓度梯度。处理5d后,测定氮同化酶活性、氮同化量及其它相关代... 以普通小麦豫麦3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Ca2+对小麦幼苗氮素代谢的影响。在小麦第一片叶完全展开后,开始外源Ca2+处理,设0(对照)、2、4 mmo.lL-1和8 mmo.lL-14个Ca2+浓度梯度。处理5d后,测定氮同化酶活性、氮同化量及其它相关代谢物含量。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在2 mmo.lL-1Ca2+处理下活性比对照有显著增加,4 mmo.lL-1Ca2+处理的NR活性增加明显,但GS活性增加不显著;8 mmo.lL-1Ca2+处理下NR和GS活性比对照均明显降低。谷氨酸脱氢酶(NADH-GDH)活性在2 mmo.lL-1Ca2+处理下活性增加不明显,而在4、8 mmo.lL-1Ca2+处理下活性显著增加。小麦幼苗氮同化量以4 mmo.lL-1处理最大,2 mmo.lL-1处理与4 mmo.lL-1之间差异不显著;Ca2+浓度为8mmo.lL-1时,氮素同化量明显降低。结果揭示了小麦幼苗不同氮同化途径对Ca2+的响应不同,GS途径比GDH途径对小麦氮素同化量的增加作用更大;4 mmo.lL-1对小麦幼苗的氮素利用可能是最有效的Ca2+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钙离子 氮素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麦区种植密度对晚播冬小麦花后氮素代谢和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金宝 秦霞 +2 位作者 孙佩贤 胡根海 曹银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2-116,122,共6页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对晚播冬小麦氮素同化、分配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为黄河流域晚播冬小麦的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麦18"为材料,研究了低(150万株/hm2)、中(225万株/hm2)、高(300万株/hm2)3个种植...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对晚播冬小麦氮素同化、分配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为黄河流域晚播冬小麦的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麦18"为材料,研究了低(150万株/hm2)、中(225万株/hm2)、高(300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对适度晚播(10-26)冬小麦花后氮素代谢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与正常播期(10-15)冬小麦相比,晚播冬小麦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但因生育期缩短,其全株氮素积累量、籽粒含氮量、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有所降低。晚播冬小麦中、高密度处理旗叶的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且中密度处理叶片含氮量、籽粒和全株氮素积累量较高。最终,中、高密度处理的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高于低密度处理。【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新麦18"在适度晚播条件下兼顾高产和高效利用氮素的适宜播种密度为225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麦区 晚播冬小麦 种植密度 氮素代谢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烤烟叶片衰老期间氮素代谢差异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武云杰 张小全 +1 位作者 段旺军 杨铁钊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28,共6页
选用氮素利用效率差异较大的两个烤烟基因型中烟100和K326,采用喷施谷氨酰胺合成酶(GS)抑制剂(Glufosinate)和质外体提取等方法分别测定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片的氮素代谢产物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计算气孔氨气补偿点,研究了烤烟叶片衰老... 选用氮素利用效率差异较大的两个烤烟基因型中烟100和K326,采用喷施谷氨酰胺合成酶(GS)抑制剂(Glufosinate)和质外体提取等方法分别测定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片的氮素代谢产物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计算气孔氨气补偿点,研究了烤烟叶片衰老期间氮素的转移和再利用特性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氮低效基因型烤烟中烟100衰老时间早、速度快,GS和NR活性低,GDH活性高,氨气挥发量大,对叶片NH4+的积累反应速度快,再转移量大,与氮高效基因型烤烟K326相比差异显著。说明烤烟叶片衰老期氮素的再转移和再利用,与叶片衰老程度和速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氨气补偿点 质外体 氮素代谢 谷氨酰胺合成酶(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光合及氮素代谢中关键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莫云川 叶燕萍 +1 位作者 申章佑 李杨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66,共5页
通过直接浇灌不同定量糖蜜酒精废液于甘蔗,并与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处理进行比较试验。研究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不同生长时期光合和氮素代谢一些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45、75、105 t/hm2糖蜜酒精废液都提高了甘... 通过直接浇灌不同定量糖蜜酒精废液于甘蔗,并与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处理进行比较试验。研究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不同生长时期光合和氮素代谢一些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45、75、105 t/hm2糖蜜酒精废液都提高了甘蔗的产量,但只有施105 t/hm2处理达到显著水平;施用45 t/hm2糖蜜酒精废液的叶绿素含量、苹果酸酶、硝酸还原酶、全氮含量、水溶性蛋白质等光合、氮代谢生理指标在4个时期与常规施肥无显著差异,施用75、105 t/hm2糖蜜酒精废液的上述各项生理指标在甘蔗伸长期和成熟期显著高于施用45t/hm2糖蜜酒精废液和常规施肥。上述各项生理指标在伸长期都与产量成正相关,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直接浇灌糖蜜酒精废液提高了甘蔗生长中后期的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从而提高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糖蜜酒精废液 光合作用 氮素代谢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抗虫棉33B的氮素代谢特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立华 李国锋 +1 位作者 杨长琴 杨德银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0-154,共5页
以转B t基因抗虫棉新棉33B及其常规棉对照品种泗棉3号为材料,探讨转B t基因抗虫棉氮素代谢特征。结果显示:转基因抗虫棉33B主茎功能叶片中的全N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以及主要氨基酸总量和游离氨含量均高于常规棉,... 以转B t基因抗虫棉新棉33B及其常规棉对照品种泗棉3号为材料,探讨转B t基因抗虫棉氮素代谢特征。结果显示:转基因抗虫棉33B主茎功能叶片中的全N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以及主要氨基酸总量和游离氨含量均高于常规棉,其氮代谢十分旺盛;转基因抗虫棉33B的棉铃对位叶、铃壳中的全N含量亦高于常规棉,表明转基因抗虫棉33B具有较强的源、库生理优势。但在棉铃发育中后期,转基因抗虫棉33B营养物质向棉铃运输速度比常规棉低,从而导致单铃重减轻,衣分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 抗虫棉 氮素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量水平下花生功能叶片氮素代谢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长星 鲁成凯 +2 位作者 王信宏 王月福 王铭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1-565,共5页
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产量水平下花生功能叶片中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重点阐述超高产水平下花生功能叶片氮素代谢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自花生初花期,不同产量水平的功能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 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产量水平下花生功能叶片中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重点阐述超高产水平下花生功能叶片氮素代谢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自花生初花期,不同产量水平的功能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超高产与高产花生相比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一般产量花生;不同产量水平功能叶片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结荚期,超高产花生功能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明显高于高产花生和一般产量花生,而且在生育中后期活性下降速度慢;功能叶片中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未表现出规律性变化,但超高产花生明显高于高产和一般产量的花生;超高产花生功能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明显高于高产花生和一般产量花生。研究认为,超高产花生叶片氨的同化能力、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合成能力均明显高于高产花生和一般产量花生,而且衰老缓慢,功能期维持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功能叶片 产量水平 氮素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花生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张智猛 张威 +3 位作者 胡文广 矫岩林 王磊 李伟芳 《花生学报》 2006年第1期8-12,共5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利用高产花生品种花育22号研究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植株各器官中硝酸还原酶(NRase)、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器官中NRase活性随生育期的推进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籽仁中的活性则...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利用高产花生品种花育22号研究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植株各器官中硝酸还原酶(NRase)、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器官中NRase活性随生育期的推进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籽仁中的活性则远高于其他营养器官;叶片和根中GS活性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结荚期,籽仁中GS活性含量最低;叶片中GDH活性变化较为复杂,茎和根中GDH活性均呈“V”字型曲线变化,根中峰谷滞后于茎,出现在花针期,而籽仁中GDH活性成熟期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氮素代谢 硝酸还原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 谷氨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R对水稻氮素代谢及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汤桂容 刘强 +2 位作者 荣湘民 彭辉辉 陈军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0-223,共4页
为了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稻双促调节剂(DPR)在不同土壤上喷施对水稻氮素代谢特性及其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齐穗后喷施DPR能明显改善水稻功能叶和茎鞘氮素代谢的能力,提高其籽粒和糙米中蛋白... 为了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稻双促调节剂(DPR)在不同土壤上喷施对水稻氮素代谢特性及其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齐穗后喷施DPR能明显改善水稻功能叶和茎鞘氮素代谢的能力,提高其籽粒和糙米中蛋白氮含量及籽粒的蛋白质产量.DPR处理与对照相比,早、晚稻籽粒蛋白质产量分别提高了12.77%~16.56%和8.39%~1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促调节剂 土壤 水稻 氮素代谢 蛋白质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Zn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水蓼氮素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华 刘可慧 +4 位作者 周振明 苏银萍 陈孟林 陈朝述 于方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7-521,共5页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Mn、Zn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锰超富集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生长、氮代谢关键酶(谷氨酰胺合酶(GOGAT)、谷氨酸合成酶(GS)、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以及硝态氮(NO3-)、铵态...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Mn、Zn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锰超富集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生长、氮代谢关键酶(谷氨酰胺合酶(GOGAT)、谷氨酸合成酶(GS)、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以及硝态氮(NO3-)、铵态氮(NH4+)、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水蓼对Mn、Zn的吸收和转移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蓼根、茎、叶中Mn、Zn含量,随着Mn、Zn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水蓼对Zn和Mn的转移系数分别维持在1.0-1.8和1.0-11.9,表明Zn对水蓼体内Mn的转移影响较为明显;Mn/Zn单一及复合处理显著降低了水蓼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P〈0.05),但是叶绿素a/b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Mn/Zn复合处理抑制了根系生长及株重,T8时,根长仅为对照组的64.93%,而T9时,株重仅为对照组的65.45%;单Zn及Mn/Zn复合处理均降低了水蓼根系中NO3-的含量,以及抑制NR活性,T5时,叶片和根中NR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44.36%和34.41%,但提高了叶片与根系中NH4+的含量,T9时叶片中的NH4+含量是对照组的2.35倍,T8时根中的NH4+含量是对照组的1.58倍,以及增加了GS活性,T9时,叶和根中GS活性分别使对照组的1.32和1.57倍,Zn及Mn、Zn复合处理对水蓼叶片与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GS活性以及GDH活性提高在消除NH4+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Zn复合污染 水蓼 氮素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新棉33^B叶片氮素代谢特征及其化学调控潜力 被引量:18
19
作者 董志强 何钟佩 翟学军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3-117,共5页
新棉33B 在开花期间 ,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呈现递减趋势 ,蛋白酶活性和叶蛋白含量呈增加趋势 ,全氮、氨基酸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正相关。蕾期至盛花期毒蛋白含量呈马鞍形变化。缩节安系统化控处理使功能叶片硝酸还原酶、蛋白酶的活性... 新棉33B 在开花期间 ,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呈现递减趋势 ,蛋白酶活性和叶蛋白含量呈增加趋势 ,全氮、氨基酸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正相关。蕾期至盛花期毒蛋白含量呈马鞍形变化。缩节安系统化控处理使功能叶片硝酸还原酶、蛋白酶的活性、叶片蛋白含量、氨基酸和全氮的含量以及叶片毒蛋白的含量均有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棉33^B 叶片 氮素代谢 转BT基因 化学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花生品种籽仁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11
20
作者 罗虹 周桂元 +1 位作者 罗燕芬 梁炫强 《花生学报》 2009年第3期15-20,共6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8个花生品种(粤油7、粤油13、粤油79、粤油114、J-11、汕油523、崖县小粒和梅县红衣)的农艺性状及籽仁中氮素代谢相关酶——硝酸还原酶(NRase)、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变化,对花生的高产机...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8个花生品种(粤油7、粤油13、粤油79、粤油114、J-11、汕油523、崖县小粒和梅县红衣)的农艺性状及籽仁中氮素代谢相关酶——硝酸还原酶(NRase)、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变化,对花生的高产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花生产量与经济性状中的饱果数、籽仁产量显著相关,与农艺性状中的主茎高、分枝长呈显著的正相关,籽仁产量与籽仁中氮素代谢相关酶(谷氨酸脱氢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相关;根瘤菌的数量和干重与花生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产量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产量 经济性状 农艺性状 根瘤菌 氮素代谢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