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花芽分化对其源叶光合作用及碳氮物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红娜 苏钻贤 陈厚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1期50-55,共6页
为研究荔枝花芽分化对其源叶光合及同化产物合成的影响,以妃子笑荔枝为材料,比较分析同一生境下成花枝条与未成花枝条叶片的光合参数和碳氮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荔枝成花枝条叶片的净光合速率(2.39μmol/m^2·s)极显著地高于未成... 为研究荔枝花芽分化对其源叶光合及同化产物合成的影响,以妃子笑荔枝为材料,比较分析同一生境下成花枝条与未成花枝条叶片的光合参数和碳氮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荔枝成花枝条叶片的净光合速率(2.39μmol/m^2·s)极显著地高于未成花枝条的(1.60μmol/m^2·s);同时,成花枝条的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均高于未成花枝条。荔枝花芽分化阶段,成花枝条叶片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和C/N比值明显高于未成花枝条,而总氮含量则是未成花枝条明显高于成花枝条。妃子笑荔枝花芽分化期间,其成花枝条潜在的光合能力要高于无花枝条;而源叶同化产物合成能力增加,则有助于为花芽发育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以保证荔枝成花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花芽分化 光合作用 氮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花芽分化期间光合特性与碳氮物质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红娜 苏钻贤 陈厚彬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66-71,76,共7页
荔枝花芽分化分为诱导、发端和分化3个阶段。试验以早中熟品种‘妃子笑’和中熟品种‘桂味’为试材,对荔枝花芽分化不同物候阶段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指数(SPAD)、荧光参数和碳氮物质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荔枝花芽分化分为诱导、发端和分化3个阶段。试验以早中熟品种‘妃子笑’和中熟品种‘桂味’为试材,对荔枝花芽分化不同物候阶段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指数(SPAD)、荧光参数和碳氮物质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妃子笑’的成花进程早于‘桂味’品种,但2个品种在整个花芽分化期间的相关生理指标均呈相似变化趋势,Pn和SPAD在诱导期和抽穗期水平较低,"白点"期和花蕾期有所增加,而荧光参数恰好相反;荔枝成花期间,其可溶性总糖含量在"白点"期阶段水平最低,而淀粉和总氮含量呈相反趋势,在"白点"期达到最高值。可见,不同荔枝品种的光合特性与碳氮物质变化受其花芽分化的阶段性影响更大,而"白点"期是荔枝碳氮物质变化较为关键的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花芽分化 光合特性 氮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氧波动对湖泊沉积物氧化亚氮产生和氮物质转化的影响
3
作者 梁霞 李彬彬 +2 位作者 孙弋祺 张文静 李卫平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2-601,共10页
沉水植物光合呼吸作用能够造成浅水湖泊溶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的昼夜变化,并可能对湖泊氮物质转化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产生影响.研究了短期DO浓度变化对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积物N_2O产生和N物质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空白... 沉水植物光合呼吸作用能够造成浅水湖泊溶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的昼夜变化,并可能对湖泊氮物质转化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产生影响.研究了短期DO浓度变化对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积物N_2O产生和N物质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空白对照组(DO浓度为3.0~4.0 mg/L时),当处理组水体DO浓度昼夜波动为2.0~12.0 mg/L时,水体N_2O浓度和沉积物N物质含量均出现显著变化,其中处理组N_2O浓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而氮气(N_2)浓度则明显降低.此外,处理组水体和沉积物总氮(total nitrogen,TN)和氨氮(NH_4-N)浓度均显著降低,而硝态氮(NO_3-N)浓度则呈现增加趋势.实验结束后,处理组沉积物潜在氨氧化率、潜在亚硝酸氧化率、潜在硝化速率和潜在反硝化速率都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湖泊沉积物 氧化亚 氮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碳氮物质积累转运相关性状与抗旱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程鹏飞 史雨刚 +5 位作者 李宁 史华伟 王绘艳 王曙光 杨进文 孙黛珍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572-578,共7页
通过分析小麦碳氮物质积累转运相关性状与抗旱性的相关性,为小麦优良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以16个冬小麦品种为试材,在雨养及灌溉条件下种植,分析不同抗旱性小麦花前及花后不同灌浆阶段碳氮物质积累、转运的差异,并对碳氮物质积... 通过分析小麦碳氮物质积累转运相关性状与抗旱性的相关性,为小麦优良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以16个冬小麦品种为试材,在雨养及灌溉条件下种植,分析不同抗旱性小麦花前及花后不同灌浆阶段碳氮物质积累、转运的差异,并对碳氮物质积累、转运相关性状与抗旱性的相关性以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对小麦花前及灌浆期间碳氮物质的积累、转运具有较大的影响。2种水分条件下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在灌浆中后期的各阶段具有较大的碳氮物质积累量及转运量,花前同化物及花前储备氮对成熟籽粒的贡献率要小于抗旱性弱的品种,无论品种的抗旱性如何成熟籽粒中的氮素都主要来源于花前储备氮的转运;雨养条件下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成熟籽粒中的干物质主要来源于灌浆中后期同化物的转运。2种水分条件下,花前、花后20 d到成熟期的各阶段,碳氮物质积累量、转运量与抗旱性的遗传相关及表型相关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花前同化物转运对籽粒贡献率与抗旱性之间为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及表型负相关;花后30 d至成熟期转运氮对成熟籽粒贡献率与抗旱指数的遗传相关及表型相关也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遗传相关系数与遗传力联合分析发现,雨养条件下,花后20 d至成熟期的同化物及氮素的转运量及积累量,花前、花后30 d至成熟期的同化物对成熟籽粒贡献率及同化氮对籽粒贡献率,这些性状对小麦抗旱性的选择效应较高(相对效应绝对值大于0.9000)。在小麦抗旱育种中,应注重对这些碳氮代谢相关性状进行选择与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抗旱性 氮物质积累、转运 遗传相关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水中氮物质与欧洲鳗鲡血氯离子的关系
5
作者 温彩霞 郑小宏 高其文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z1期169-171,共3页
用不同浓度的无机氮 ,以水浴和注射两种方法对正常欧鳗进行攻击 ,抽取其心脏血液测定电解质的变化 ,结果所有实验组的血氯离子均比正常组的低 ,下降幅度为2 0 %~ 35 % ,“狂奔病”症欧鳗的血氯离子也比正常鱼的下降了 2 0 %~ 45 % .... 用不同浓度的无机氮 ,以水浴和注射两种方法对正常欧鳗进行攻击 ,抽取其心脏血液测定电解质的变化 ,结果所有实验组的血氯离子均比正常组的低 ,下降幅度为2 0 %~ 35 % ,“狂奔病”症欧鳗的血氯离子也比正常鱼的下降了 2 0 %~ 45 % .警示欧鳗配合饲料蛋白质效率 (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鳗 氮物质 血液电解质 P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血斑中34种苯二氮卓类物质的实时直接分析-串联质谱快速筛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富邦 张瑛 +2 位作者 王继芬 周沛龙 侯晓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9-314,共6页
该文通过优化仪器条件和前处理方法建立了实时直接分析-串联质谱快速筛查干血斑(DBS)中34种苯二氮卓类物质(BZDs)的方法。首先将50μL血液沉积在采血卡上形成DBS,DBS经溶剂充分提取后取上层溶液,使用DART 12Dip-It^(TM)模块进样5μL,在... 该文通过优化仪器条件和前处理方法建立了实时直接分析-串联质谱快速筛查干血斑(DBS)中34种苯二氮卓类物质(BZDs)的方法。首先将50μL血液沉积在采血卡上形成DBS,DBS经溶剂充分提取后取上层溶液,使用DART 12Dip-It^(TM)模块进样5μL,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结果表明:选用400℃作为载气加热器温度,以乙酸乙酯-水(体积比3∶1)混合溶剂提取DBS样品,所得响应强度较高且建立的筛查方法选择性良好,无延迟效应影响,除阿地唑仑、奥沙西泮和α-羟基三唑仑外,其他物质的检出限均在5~50 ng/mL。所建方法可在90.3%的阳性检材中成功筛选出BZDs物质,方法快速、简便、有效,适用于服药自杀等类案件中DBS检材的快速筛查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直接分析 干血斑 苯二卓类物质 快速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介质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去除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纪荣平 吕锡武 李先宁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5,共7页
采用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对太湖梅梁湾水源水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中试结果表明:随着介质密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对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率均有提高.介质密度为26.8%、水力停留时间为5d时,人工介质对TN、TP、氨... 采用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对太湖梅梁湾水源水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中试结果表明:随着介质密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对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率均有提高.介质密度为26.8%、水力停留时间为5d时,人工介质对TN、TP、氨氮、亚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26.6%、72.1%、43.2%、79.4%,可见人工介质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增加水流速度消除了池内的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分层现象,提高了NH_4^+-N和NO_2^-N的去除效果,没有降低TP、PO_4^(3-)-P、DTP的去除效果,说明沉淀作用并不是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人工介质表面富集了大量的微生物,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是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改善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介质 磷营养物质 富营养化水体 水质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芹根物质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几种氮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包妍妍 云兴福 +3 位作者 张东东 钱程 高晓敏 付崇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08-1513,共6页
以黄瓜品种"津春4号"为材料,在黄瓜植株第1片真叶长至宽5 cm时,使用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的乙醇、丙酮和蒸馏水浸提液对黄瓜植株进行化感处理(灌根),测定处理后黄瓜叶片内几种氮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从氮代谢角度研究西芹鲜根及... 以黄瓜品种"津春4号"为材料,在黄瓜植株第1片真叶长至宽5 cm时,使用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的乙醇、丙酮和蒸馏水浸提液对黄瓜植株进行化感处理(灌根),测定处理后黄瓜叶片内几种氮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从氮代谢角度研究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植株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抑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处理后黄瓜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氨、丝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与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含量达到峰值时分别较丙酮对照增加10.58%、18.31%、6.54%、3.10%、9.64%和3.16%,而硝酸盐、甘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则低于对照,含量达到最低值时分别较丙酮对照降低7.52%、3.41%和15.55%。对于不同西芹根物质浸提液处理,丙酮浸提液处理的氮代谢物质含量变化最显著,乙醇浸提液处理次之,蒸馏水浸提液处理变化最低,西芹鲜根浸提液处理的氮代谢物质含量变化高于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芹 鲜根 根际区物 浸提液 黄瓜叶片 代谢物质 化感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污水中阿片类、苯丙胺类以及苯二氮卓类滥用物质的高分辨质谱筛选及确证 被引量:8
9
作者 原帅 于治国 +6 位作者 王海峰 向平 施妍 杨欢 刘梦曦 骆如欣 沈保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0-1090,共11页
本研究采用固相萃取对城市生活污水样品进行前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法筛选及确证污水中阿片类、苯丙胺类和苯二氮卓类等36种滥用物质,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污水样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专属性强,36种滥用物质的检出限范围为5~... 本研究采用固相萃取对城市生活污水样品进行前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法筛选及确证污水中阿片类、苯丙胺类和苯二氮卓类等36种滥用物质,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污水样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专属性强,36种滥用物质的检出限范围为5~20 ng/L。在12个污水样品中共检出吗啡、可待因、哌替啶、曲马多4种阿片类滥用物质,甲基苯丙胺1种苯丙胺类滥用物质以及地西泮、去甲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4种苯二氮卓类滥用物质。城市生活污水中存在多种滥用物质,区域流行性不同,利用本方法可进行快速、准确地筛选与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质谱 污水 阿片类物质 苯丙胺类物质 苯二卓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末刈割处理对沙地苜蓿冬季根颈非结构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爱民 张玉霞 +1 位作者 王显国 田永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6-96,共11页
为解决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秋末是否应该刈割及最佳刈割时期的争议,对秋末不同时期刈割处理和未刈割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根颈中非结构碳氮物质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未刈割紫花苜蓿根颈中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不同时期刈... 为解决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秋末是否应该刈割及最佳刈割时期的争议,对秋末不同时期刈割处理和未刈割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根颈中非结构碳氮物质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未刈割紫花苜蓿根颈中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不同时期刈割的紫花苜蓿根颈中含量(P<0.05);土壤冻融交替期(11月1日),秋末晚割(10月15日)紫花苜蓿根颈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未刈割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土壤封冻期(12月1日),未刈割紫花苜蓿根颈中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不同时期刈割根颈中含量,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晚割(10月15日)均显著低于未刈割根颈中含量(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10月1日刈割均显著低于未刈割根颈中含量(P<0.05),且10月1日刈割后苜蓿根颈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经过"增长-降低-稳定"过程。两时期测定结果不同,可能与刈割后苜蓿再生长有关;未刈割与刈割处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间根颈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未刈割紫花苜蓿根颈中C/N显著大于不同时期刈割处理的根颈中C/N。初步结论为:科尔沁地区冬季寒冷、降雪少,秋末刈割导致地上碳水化合物无法向根系运输,且刈割后苜蓿再生长消耗根系营养物质。为确保紫花苜蓿安全越冬保障苜蓿根系中积累大量储藏物质,不适宜秋末敏感期刈割或选择种植刈割后根颈中C/N高的紫花苜蓿品种如东苜1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处理 沙地苜蓿 根颈 氮物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洲岛东南部海域高浓度氮和磷的来源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侍茂崇 陈波 《广西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237-244,共8页
远离陆地的涠洲岛,是广西近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多的海域。据现有调查资料显示,该海域氮含量属于二类水质,磷含量也时有超标,琼州海峡显然是其东南部大量氮磷物质的重要输送通道。本文通过分析多年的漂流瓶漂流路径图,然后结合数值计算结果... 远离陆地的涠洲岛,是广西近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多的海域。据现有调查资料显示,该海域氮含量属于二类水质,磷含量也时有超标,琼州海峡显然是其东南部大量氮磷物质的重要输送通道。本文通过分析多年的漂流瓶漂流路径图,然后结合数值计算结果,得出结论:琼州海峡西行水,主要来自珠江口和粤西沿岸,该地区的污染物质,包括氮磷等营养要素,可能是涠洲岛附近高浓度氮磷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洲岛 琼州海峡 物质 珠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对改性生物质焦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烨 米铁 +4 位作者 张雄 杨海平 王贤华 张世红 陈汉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59-265,共7页
为了探索SiO2对改性生物质焦理化特性的影响,以稻秆、棉秆、稻壳作为原料,在600℃下热解制备生物质焦;焦样再经不同温度下NH3/CO2高温气态改性后获得对CO2具有高选择性的富氮生物质焦。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改性前后生物质焦的表面官... 为了探索SiO2对改性生物质焦理化特性的影响,以稻秆、棉秆、稻壳作为原料,在600℃下热解制备生物质焦;焦样再经不同温度下NH3/CO2高温气态改性后获得对CO2具有高选择性的富氮生物质焦。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改性前后生物质焦的表面官能团结构,利用ASAP2020自动吸附仪测量其常温变压下的CO2吸附量,并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对热解焦的灰成分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原料的生物质焦改性过程中,其理化特性的演变。研究表明,生物质焦灰分中过高的SiO2会阻碍其高温下CO2的活化作用及NH3的氨化作用;焦样灰分中的SiO2含量越低,其改性效果越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 二氧化硅 物理特性 化学特性 物质 二氧化碳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循环特征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分析 被引量:53
13
作者 王振强 刘春广 乔光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6期82-85,97,共5页
通过对朱庄水库营养物质监测分析,氮含量比磷含量大几百倍。氮和磷都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由于受外界环境条件和水体性质的影响,外界污染源调查,氮污染源远远大于磷污染。水库水体溶解氧较大,pH值呈碱性,硝化作用的结果使水... 通过对朱庄水库营养物质监测分析,氮含量比磷含量大几百倍。氮和磷都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由于受外界环境条件和水体性质的影响,外界污染源调查,氮污染源远远大于磷污染。水库水体溶解氧较大,pH值呈碱性,硝化作用的结果使水体中硝酸盐氮累计;同样的条件,导致不溶性磷的积累,大部分沉积于库底。水体富营养化条件是氮磷达到适合的比例,才会导致水华的爆发。该水库水体磷含量低,是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此,该水库属于磷限制性水库。控制水库上游磷的排入量,可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营养物质 磷循环特征 富营养化形成机理 朱庄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富燃料区喷氨还原NO_x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岳朴杰 张健 +4 位作者 张忠孝 毕德贵 纪新强 付振华 白昊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6-230,252,共6页
利用一维管式电加热沉降炉实验装置,以尿素溶液为氨基还原剂(简称氨剂),探讨了NO_x的还原机理,分析不同过量空气系数ASR、氨氮物质的量比BNSR和温度T等反应条件下氨剂对NO_x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温度条件下,随着ASR的减小,NO_... 利用一维管式电加热沉降炉实验装置,以尿素溶液为氨基还原剂(简称氨剂),探讨了NO_x的还原机理,分析不同过量空气系数ASR、氨氮物质的量比BNSR和温度T等反应条件下氨剂对NO_x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温度条件下,随着ASR的减小,NO_x质量浓度降低;当ASR≤0.95时,NO_x质量浓度随着BNSR的增加而降低,当BNSR>2时,NO_x质量浓度降低速度变缓;在低ASR条件下,高温更有利于NO_x质量浓度的降低;当ASR=1.2时,不同温度下NO_x质量浓度均随着BNSR的增加而快速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富燃料区 氮物质的量比 过量空气系数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MW电站煤粉锅炉SNCR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镇宇 孙勇 +4 位作者 陈丰 杨卫娟 陈镇超 周俊虎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78-1783,共6页
对于一台125MW煤粉锅炉,在常规煤粉分级配风燃烧技术改造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尿素溶液喷射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来降低锅炉NOx排放.试验主要在95MW和125MW 2个负荷下进行,单独对炉内还原区不同温度、不同n(NH3)/n(NO)、尿素溶液... 对于一台125MW煤粉锅炉,在常规煤粉分级配风燃烧技术改造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尿素溶液喷射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来降低锅炉NOx排放.试验主要在95MW和125MW 2个负荷下进行,单独对炉内还原区不同温度、不同n(NH3)/n(NO)、尿素溶液质量流量以及尿素雾化压力等工况进行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各个因素对脱硝率的影响及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各个负荷下,采用SNCR技术可以将NOx排放降至低于350mg/m3(体积分数为6%的O2),达到30%~45%的脱硝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氮物质的量比 质量流量 雾化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SNCR+SCR)混合脱硝工艺气液多组分混合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英贵 金宝昇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9-366,共8页
提出了改进型(SNCR+SCR)混合法脱硝工艺,建立了省煤器出口烟道NH3逃逸的摩尔分数分布模型和SCR入口烟道流场均流导流组件模块装置,基于Fluent平台,对大型燃煤锅炉改进型(SNCR+SCR)混合脱硝工艺在锅炉转向角处还原剂液滴与烟气的混合过... 提出了改进型(SNCR+SCR)混合法脱硝工艺,建立了省煤器出口烟道NH3逃逸的摩尔分数分布模型和SCR入口烟道流场均流导流组件模块装置,基于Fluent平台,对大型燃煤锅炉改进型(SNCR+SCR)混合脱硝工艺在锅炉转向角处还原剂液滴与烟气的混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进一步掌握SNCR后段烟气流场的氨氮混合特性和分布特性,同时考虑了混合过程与复杂温度场的相互作用,并探讨了其对SCR反应段的脱硝效果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喷枪位置固定条件下,传统SNCR反应区脱硝效率在尿素溶液喷射初期随喷射量增加而增大,但不是线性关系,当氨氮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15后,增长减缓,且氨逃逸量与增加的尿素溶液量也非线性关系,改进型工艺在转向角补充尿素溶液喷射后,省煤器出口NH3摩尔分数与补充尿素溶液流量呈线性关系,大大降低了尿素耗量,新型均流导流组件解决了SCR反应器入口界面的回流、二次流以及入射角过大问题,优化后催化剂入口界面烟气速度标准偏差小于10%,浓度场偏差小于5%,在(SNCR+SCR)脱硝总效率70%条件下,综合考虑漏氨,氨氮物质的量之比可控制在1.5以下.最后通过应用该模型计算实际燃煤机组电厂运行反馈信息来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 SNCR+SCR 混合 导流均流组件 氮物质的量之比 氨逃逸 液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 MW燃煤电站SCR脱硝系统流场优化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俊 李兴磊 +3 位作者 阮斌 罗圣 卢志民 姚顺春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9-167,共9页
在超低排放要求下,SCR脱硝反应器的喷氨过量不仅影响经济性,还会引起空预器堵塞、电除尘积灰、布袋糊袋等问题。为提高SCR入口烟气速度和氨氮物质的量比的均匀性,对某电厂一台300 MW机组一侧SCR反应器进行计算流体力学的模拟和烟道流场... 在超低排放要求下,SCR脱硝反应器的喷氨过量不仅影响经济性,还会引起空预器堵塞、电除尘积灰、布袋糊袋等问题。为提高SCR入口烟气速度和氨氮物质的量比的均匀性,对某电厂一台300 MW机组一侧SCR反应器进行计算流体力学的模拟和烟道流场优化。以Fluent为主要工具,在分析空塔模型和原导流板布置方案的基础上,对SCR烟道导流板结构进行优化、在喷氨格栅下游布置静态混合器,以实现首层催化剂前截面速度和氨氮物质的量比均匀分布。空塔方案速度相对标准偏差为26.1%,氨氮物质的量比相对标准偏差为24.8%,均达不到工程设计要求;原方案在SCR烟道渐扩处和转角处设置6组导流板,速度和浓度均匀性得到较大改善,速度相对标准偏差为13.9%,达到工程设计要求,而氨氮物质的量比相对标准偏差为15.3%,不符合小于10%的设计要求;优化方案布置的导流板消除了烟气在烟道转角处和渐扩处的漩涡、回流现象,同时安装静态混合器增强混合,使速度相对标准偏差减小至11.4%,氨氮物质的量比相对标准偏差为9.4%,SCR烟道内流场均匀性得到较大改善,速度和浓度均匀性达到设计要求。优化方案的压力损失为706 Pa,达到B级设计要求。合理布置导流板和静态混合器可以提高流场均匀性而不引起过大的压力损失,模拟结果对现场SCR流场优化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 流场优化 导流板 氮物质的量比 静态混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 MW电站煤粉锅炉高温主燃区喷氨脱硝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白昊 张健 +3 位作者 张忠孝 郭欣维 乌晓江 张启超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7-543,588,共8页
在一台330 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上进行试验,研究各因素对高温主燃区喷氨脱硝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高温主燃区喷入尿素溶液可有效脱除NO_(x)x,且脱硝效率受锅炉负荷、配风方式和O_(2)体积分数等因素的影响;在锅炉常规运行的基础上进行主燃... 在一台330 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上进行试验,研究各因素对高温主燃区喷氨脱硝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高温主燃区喷入尿素溶液可有效脱除NO_(x)x,且脱硝效率受锅炉负荷、配风方式和O_(2)体积分数等因素的影响;在锅炉常规运行的基础上进行主燃区喷氨,随着负荷的增加,最佳R_(NSR)增大,脱硝效率降低;相对于基准配风方式,在极限配风方式下进行喷氨可以提高脱硝效率,使最佳R_(NSR)减小;降低锅炉出口O_(2)体积分数可进一步提高主燃区喷氨的脱硝效率;主燃区喷氨与高速燃尽风协同控制可以在减小NO_(x)x质量浓度的同时对飞灰含碳量和CO体积分数进行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主燃区 氮物质的量比 喷氨 脱硝效率 高速燃尽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火焰锅炉脱硝系统流场CFD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耿宣 汪洋 王凯亮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9-86,共8页
由于W火焰锅炉炉膛设计热负荷与火焰中心温度较高,热力型NO_(x)生成增加,炉膛出口NO_(x)质量浓度远高于其他煤粉锅炉,对锅炉后部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要求很高。为探究流场和组分浓度分布对SCR装置脱硝效率和氨逃逸的影响,提... 由于W火焰锅炉炉膛设计热负荷与火焰中心温度较高,热力型NO_(x)生成增加,炉膛出口NO_(x)质量浓度远高于其他煤粉锅炉,对锅炉后部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要求很高。为探究流场和组分浓度分布对SCR装置脱硝效率和氨逃逸的影响,提升装置脱硝性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手段建立某电厂660 MW机组W火焰锅炉脱硝系统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为使计算结果更贴近实际工况,按照锅炉满负荷下摸底试验数据设定入口NO_(x)浓度边界条件。通过详细分析SCR系统烟气速度分布、组分浓度分布、氨逃逸等流动特性,针对流场优化、分区喷氨和新型静态混合器对脱硝性能的影响进行模拟与优化,从而提高SCR系统流场及浓度场均匀性。优化前后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增加顶部导流板数量,可提升催化剂入口速度分布均匀性,消除催化剂入口速度较高的条状区域,优化后催化剂入口烟气速度分布相对标准偏差由20.86%降至3.80%;通过增加三角翼型静态混合器可消除入口NO_(x)浓度分布不均的影响,提升浓度场均匀性,分区最大氨氮物质的量比相对标准偏差由10.72%降至1.78%;改造方案明显优于原始设计,对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火焰锅炉 选择性催化还原 CFD 静态混合器 氮物质的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节安能预防棉花黄萎病
20
作者 杜方林 《湖南农业》 1996年第5期14-14,共1页
黄萎病是棉花成株期的主要病害之一,棉株发病后,单株减产可达17.5%~88.8%,损失严重,且防治难度较大。近几年,科技工作摸索用缩节安预防黄萎病,效果较好。 施用缩节安,可增加棉株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氮物质含量,改善棉花生理代谢,促进根... 黄萎病是棉花成株期的主要病害之一,棉株发病后,单株减产可达17.5%~88.8%,损失严重,且防治难度较大。近几年,科技工作摸索用缩节安预防黄萎病,效果较好。 施用缩节安,可增加棉株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氮物质含量,改善棉花生理代谢,促进根系发育,抑制上部叶柄黄萎病菌繁殖。同时还可减少蕾铃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节安 黄萎病菌 棉黄萎病 科技工作 蕾铃脱落 生理代谢 根系发育 棉花黄萎病 防病增产效果 氮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