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激酶C对肥大细胞活化信号转导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陆月明 李莉 +1 位作者 黄超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观察蛋白激酶 C (PKC)对肥大细胞 RBL - 2 H 3活化时酪氨酸磷酸化及 c- fos和 c- jun表达等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活化的 RBL - 2 H 3细胞在佛波酯 (PMA)作用后 ,酪氨酸磷酸化和组胺浓度的... 目的 :观察蛋白激酶 C (PKC)对肥大细胞 RBL - 2 H 3活化时酪氨酸磷酸化及 c- fos和 c- jun表达等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活化的 RBL - 2 H 3细胞在佛波酯 (PMA)作用后 ,酪氨酸磷酸化和组胺浓度的改变 ;用 RT- PCR观察 PKC对 RBL - 2 H3细胞 c- fos和 c- jun基因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致敏 RBL - 2 H3细胞 ,在 PMA作用 48h后 ,抗原活化时磷酸化酪氨酸的平均荧光强度和组胺浓度分别为 (2 .79± 0 .0 7) %和 (6 0 .75± 1.38) nm ol/L ,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 .47± 0 .0 3) %和 (10 4.47± 1.31) nm ol/L (P<0 .0 5 ) ;c- fos和 c- jun m RNA的表达量分别减少 91%和 82 %。结论 :PKC的活化可调节肥大细胞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 ,上调 c- fos和 c- jun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蛋白激酶C 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路介导的p53基因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和侵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高继宾 李兴平 蒋继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人重组p53腺病毒(rAd-p53)注射液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Ad-p53注射液转染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观察p53基因过表达对该细胞系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并用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Ad-p53转染前... 目的探讨人重组p53腺病毒(rAd-p53)注射液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Ad-p53注射液转染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观察p53基因过表达对该细胞系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并用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Ad-p53转染前后Tca8113细胞系内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细胞周期及凋亡调控蛋白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P21、Bcl-2的表达。结果 Ad-p53转染后显著抑制Tca8113细胞系增殖和侵袭(P<0.01),并促进细胞凋亡(P<0.001)。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rAd-p53转染后显著提高了Tca8113细胞P53和P21蛋白的表达,同时显著下调了Cyclin D1、Bcl-2蛋白的表达及AKT蛋白的磷酸化(P<0.01)。结论 AKT信号通路可能是p53引起的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抑制的关键分子机制,Cyclin D1、P21和Bcl-2蛋白可能是AKT信号通路的下游调控基因,AKT信号通路及下游调控基因有望成为肿瘤基因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炎症性肠炎中的功能及信号转导 被引量:2
3
作者 潘娜 王开 +1 位作者 郭梦茹 胡桂学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2-84,共3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家族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s,ERKs)、丝氨酸苏氨酸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s,JNKs)、p38蛋白激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哺...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家族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s,ERKs)、丝氨酸苏氨酸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s,JNKs)、p38蛋白激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胞外刺激传导到胞内起关键作用,影响着生长、增殖、分化、迁移、炎症等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丝/苏蛋白激酶 炎症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P38蛋白激酶 功能 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酶/转录因子信号通路调控肺癌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吴杨 隋雨桐 +2 位作者 李斌鹏 韩路拓 姜家康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7,154,共7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原发性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肺癌的85%,肺癌的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于晚期,失去了最佳手术机会,化放疗治疗带来的损伤使患者依从性差,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中医药具有多通路...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原发性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肺癌的85%,肺癌的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于晚期,失去了最佳手术机会,化放疗治疗带来的损伤使患者依从性差,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中医药具有多通路,多靶点的作用,且能减轻放化疗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期,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曙光。研究发现,肺癌受许多信号通路调控,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是关键调控信号通路之一,JAK/STAT信号通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抑制肺癌细胞的凋亡以及促进肺癌细胞的血管生成,影响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通过检索文献发现,中药复方及单体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在NSCLC的增殖、转移以及凋亡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开始不断研究中药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影响肺癌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肺癌 中药单体 中药复方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不留行对奶牛乳蛋白合成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孟海洋 孙晓旭 +4 位作者 王立娜 林叶 袁肖寒 李庆章 高学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124,共4页
为确定王不留行对奶牛乳蛋白合成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水浸提方法制备王不留行提取液,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经王不留行水浸提液、雌激素及催乳素处理的泌乳期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乳蛋白合成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结... 为确定王不留行对奶牛乳蛋白合成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水浸提方法制备王不留行提取液,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经王不留行水浸提液、雌激素及催乳素处理的泌乳期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乳蛋白合成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王不留行水浸提液、雌激素及催乳素都可以促进p-STAT5、p100、GAS、S6K1及p-mTOR的表达,进而促进乳蛋白合成,且添加蛋氨酸可以促进这一作用。提示,王不留行具有和雌激素、催乳素相似的作用,并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调节泌乳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不留行 雌激素 催乳素 奶牛 信号转导通路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hFIST/HIPK2的表达纯化磷酸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欣 刘宏 +3 位作者 赵育新 何俊彦 张新华 杜光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 观察一个新近克隆的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hFIST HIPK2 (HumanFasinteractingsignaltransducer homeo domaininteractingproteinkinase)的表达、纯化、磷酸化。方法 用瞬时转染技术、Westernblotting检测hFIST HIPK2野生型及其... 目的 观察一个新近克隆的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hFIST HIPK2 (HumanFasinteractingsignaltransducer homeo domaininteractingproteinkinase)的表达、纯化、磷酸化。方法 用瞬时转染技术、Westernblotting检测hFIST HIPK2野生型及其变异型蛋白 (点突变型hFIST HIPK2K2 2 1A ,C 端缺失型hFIST HIPK2△C、N 端缺失型hFIST HIPK2△N)在 2 93T细胞中的表达、磷酸化 ,及从E coli中纯化GST hFIST HIPK2△C融合蛋白。结果 hFIST HIPK2全长序列cDNA长 4kb ,编码分子质量为 13 0× 10 3的hFIST HIPK2蛋白 ;hFIST HIPK2K2 2 1A的分子质量略小于hFIST HIPK2野生型 ,hFIST HIPK2△C、hFIST HIPK2△N的分子质量分别为 5 9× 10 3、69× 10 3。hFIST HIPK2野生型及其变异型蛋白的丝氨酸残基可自我磷酸化 ,其苏氨酸、酪氨酸残基不被磷酸化 ;hFIST HIPK2蛋白可自我降解 ,尤以hFIST HIPK2K2 2 1A蛋白最为明显 ;从E coli中纯化了一个分子质量为 84× 10 3的GST hFIST HIPK2△C融合蛋白。hFIST HIPK2与小鼠HIPK2、仓鼠PKM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分别为 96 1%、96 5 %。结论 hFIST HIPK2为一新的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 ,是DYRK激酶分支家族中的一员 ,也是新近发现的核蛋白激酶HIP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IST/HIPK2 /苏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c家族酪氨酸蛋白激酶对高糖环境中人LECs凋亡及EMT的影响
7
作者 刘蕊 周健 +2 位作者 李宝海 陈媛媛 李东旭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5-492,共8页
背景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的主要眼部并发症之一,包括皮质性、核性、囊膜下性及混合型白内障,其表型可能与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不同病理改变有关,而糖尿病囊膜下性白内障是常见的表型之一。研究糖尿病囊膜下性白内障LECs的生... 背景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的主要眼部并发症之一,包括皮质性、核性、囊膜下性及混合型白内障,其表型可能与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不同病理改变有关,而糖尿病囊膜下性白内障是常见的表型之一。研究糖尿病囊膜下性白内障LECs的生物学行为对相关药物的研发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探讨Src一家族酪氨酸蛋白激酶(SFKs)在高糖诱导的人LECs凋亡及上皮一间质转分化(EMT)中的作用。方法将人LECs系HLE-B3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和PPl组,分别在含5.5mmol/L葡萄糖的DMEM、含35.5mmol/L葡萄糖的DMEM及含35.5mmol/L葡萄糖+10μmol/LSFK特异性抑制剂PPl的DMEM中培养24h。分别于细胞培养后3、6、12和24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中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相对表达量;并用Westernblot法检测p-Src^418(活化的c-Src激酶)及凋亡相关蛋白bcl-xl、survivin、caspase-3,EMT相关蛋白E-cadherin、d-SMA的表达变化。结果高糖组人LECs中p-Src^418的表达增高,并在培养6h时达峰值,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和PPl组人LECs中p-Src^418的相对表达量(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042±O.011、0.125±0.036和0.035±0.018,正常对照组和PPl组人LECs中p-Src^418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高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细胞培养后6、12和24h,高糖组人LECs凋亡率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Pl组人LECs凋亡率分别为(6.433±2.084)%、(10.333±2.610)%和(8.033±2.967)%,明显高于高糖组的(3.235±1.320)%、(3.533±1.159)%、(5.753±0.250)%及正常对照组的(3.133±1.170)%、(2.833±O.751)%、(3.333±1.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高糖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细胞培养后6h和12h,PPl组细胞中凋亡抑制蛋白bcl-xl、survivin的相对表达量(相对灰度值)明显低于高糖组和正常对照组,而凋亡促进蛋白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高糖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糖组培养后24h,LECs呈梭形,发生纤维细胞样改变,PPl组纤维样细胞减少。Westernblot法检测和免疫荧光染色均显示,培养后6h高糖组细胞中EMT标志物E-cadher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低于PPl组和正常对照组,而α-SM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PPl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糖环境可激活LECs中的c-Src激酶,进而诱导LECs发生EMT,同时LECs的凋亡减少;用PPl抑制c-Src激酶的异常激活有助于维持高糖环境中LECs的上皮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晶状体上皮细胞 凋亡 Src家族酪蛋白激酶 上皮一间质转分化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信号转导通路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立辉 杨静玉 吴春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50,共4页
近40年来,人们对细胞毒性药物治疗胃癌研究较多,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疗效一直不很理想。与此同时,随着肿瘤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胃癌发病分子基础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经了解到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基因的改变以及... 近40年来,人们对细胞毒性药物治疗胃癌研究较多,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疗效一直不很理想。与此同时,随着肿瘤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胃癌发病分子基础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经了解到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基因的改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细胞功能的变化,此外也发现了多种癌细胞环境因子通过作用于其受体及信号转导通路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的关于胃癌细胞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使利用信号转导通路为靶点研究新的抗癌药物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信号转导通路 治疗靶点 受体酪激酶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肿瘤细胞模型中联合应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酶B通路抑制剂BEZ235和细胞外调解蛋白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抑制剂U0126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欣欣 张舒 石玉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通过联合应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酶B(AKT)通路抑制剂BEZ235和细胞外调解蛋白激酶(ERK)通路抑制剂U0126抑制膜受体酪氨酸激酶/PI3K/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与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 目的探讨通过联合应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酶B(AKT)通路抑制剂BEZ235和细胞外调解蛋白激酶(ERK)通路抑制剂U0126抑制膜受体酪氨酸激酶/PI3K/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与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缺失(PTEN-/-)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系作为研究对象,联合应用PI3K、mTOR双重抑制剂BEZ235及ERK激酶抑制剂U0126,通过MTT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BEZ235及U0126对PTEN-/-MEF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二者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6.257 nmol/L及22.85μmol/L。但联合应用BEZ235与U0126,二者表现为拮抗的作用方式。结论在PTEN缺失的细胞系中或PTEN突变的肿瘤的联合靶向治疗中,不推荐应用BEZ235与U0126联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受体酪激酶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酶B 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 细胞外调解蛋白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BEZ235 U01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通过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晓利 胡威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70-1774,共5页
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研究组,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手术前6 h模型组腹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假手术组... 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研究组,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手术前6 h模型组腹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使用苦味酸速率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使用酶学速率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尿氮素(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病理切片检查肾脏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分析肾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肾脏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ate protease,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的Scr和BUN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研究组小鼠血清中的Scr和BUN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研究组肾脏的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弱于模型组,仅有少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少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肾小管管腔正常,模型组小鼠的肾脏病理损伤评分明显大于假手术组,研究组小鼠的肾脏病理损伤评分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评分明显大于假手术组,研究组小鼠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评分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肾脏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Akt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研究组小鼠肾脏中的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Akt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肾缺血再灌注有明显改善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调控机体凋亡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 半胱天冬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赵海金 蔡绍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32-334,共3页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内信号转导 作用机制 激活 信号转导通路 MAPK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真核生物 蛋白激酶 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M1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凋亡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鑫 储李婧 颜宗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3-669,共7页
目的:探讨PIM1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对JAK2/STAT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初诊成人AML患者和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PIM1 mRNA表达。将AML细胞系U937细胞分为:U937组(... 目的:探讨PIM1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对JAK2/STAT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初诊成人AML患者和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PIM1 mRNA表达。将AML细胞系U937细胞分为:U937组(U937细胞正常培养)、Si-PIM1组(U937细胞转染含PIM1 mRNA的低表达腺病毒载体)、Si-NC组(U937细胞转染不含PIM1 mRNA的低表达腺病毒载体)、CoA1组(U937细胞中加入浓度为20μmol/L的JAK2激活剂CoA1)、Si-PIM1+CoA1组(U937细胞转染含PIM1 mRNA低表达的腺病毒载体并加入浓度为20μmol/L的CoA1)。培养24 h。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U937细胞PIM1 mRNA和蛋白、JAK2/STAT3通路、细胞周期、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结果: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IM1 mRNA表达水平高于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P<0.05)。与U937组相比,Si-PIM1组细胞PIM1 mRNA和蛋白、p-JAK2/JAK2、p-STAT3/STAT3、Cyclin D1、CDK2蛋白、细胞增殖活性、S期比例、G2/M期比例降低(均P<0.05),p27、Caspase-3蛋白、G0/G1期、凋亡率升高(均P<0.05),而CoA1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与Si-PIM1组正好相反,CoA1可逆转Si-PIM1对U937细胞的作用效果。U937组、Si-PIM1+CoA1组、Si-NC组U937细胞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敲低PIM1基因表达可抑制U937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缓解ALM进程,且上述作用可能与抑制JAK2/STAT3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苏激酶家族成员1 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 增殖 凋亡 Janus酪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h受体家族及其配体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功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晓光 药立波 苏成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8-501,共4页
Eph受体是已知最大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家族 ,Eph受体和其膜附着型配体 (ephrin)在发育过程中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 ,近来研究证明 ,Eph受体和其配体在包括神经网络形成 ,神经管和轴旁中胚层的成型(patterning) ,细胞迁移导向和轴突路径... Eph受体是已知最大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家族 ,Eph受体和其膜附着型配体 (ephrin)在发育过程中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 ,近来研究证明 ,Eph受体和其配体在包括神经网络形成 ,神经管和轴旁中胚层的成型(patterning) ,细胞迁移导向和轴突路径导引 ,血管形成等许多的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Eph受体及其配体也与肿瘤发生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受体 ephrin配体 蛋白激酶受体 信号转导 生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途径与消化系统肿瘤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侠 孙茜 张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46-449,共4页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信号转导途径 RAPAMYCIN 雷帕霉素靶蛋白 蛋白激酶 信号传导通路 mTOR 蛋白质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D通过STAT3途径影响肝癌细胞PD-L1表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蒙秋华 田婧 +2 位作者 覃妍 蒙秋晓 董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1-267,共7页
背景与目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D(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type delta,PTPRD)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在肝癌组织的异常表达与肿瘤侵袭和转移有关。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背景与目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D(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type delta,PTPRD)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在肝癌组织的异常表达与肿瘤侵袭和转移有关。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通路在癌症中起着关键作用,影响免疫系统的许多方面,STAT3异常激活与PTPRD和PD-L1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然而PTPRD和PD-L1的相关性目前鲜见文献报道。探讨PTPRD和PD-L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进一步在肝癌细胞中观察PTPRD是否可调控PD-L1。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二病区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并经手术治疗的16例肝癌患者的肿瘤标本及其癌旁标本中PTPRD和PD-L的蛋白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同一标本PTPRD和PD-L1 mRNA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或沉默PTPRD对PD-L1、STAT3和p-STAT3蛋白水平的影响。采用RTFQ-PCR检测PTPRD过表达对PD-L1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肝癌组织中PTPRD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PD-L1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两者表达呈负相关性(r2=0.275 8,P=0.036 7);PTPRD过表达时,PD-L1、STAT3和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PTPRD沉默时,PD-L1的表达增高。结论:PTPRD和PD-L1表达水平在肝癌中呈负相关,PTPRD可能通过STAT3信号通路调节PD-L1的表达。PTPRD有望成为肝癌免疫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D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素增强成骨样细胞ROS 17/2.8中酪氨酸蛋白磷酸化的研究
16
作者 白秀英 李平风 +1 位作者 周爱儒 杜国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04-307,共4页
为了研究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促成骨样细胞ROS17/2.8增殖分化的信号传递的机理,观察了PTH对细胞内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proteinkinases,TPK)活性... 为了研究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促成骨样细胞ROS17/2.8增殖分化的信号传递的机理,观察了PTH对细胞内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proteinkinases,TPK)活性及酪氨酸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并检测了PTH对c-ras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PTH可增强细胞内TPK活性,提高细胞内酪氨酸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促进c-rasmRNA的持续表达.这些结果提示,PTH促增殖的细胞内信息传递通路与酪氨酸蛋白激酶-ras-MAPKinase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素 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及其在病理性痛发生中的作用
17
作者 郭社卫 刘明刚 +1 位作者 于耀清 陈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6-672,共7页
关键词 /苏蛋白激酶 丝裂原活化 病理性 信号传导通路 哺乳动物细胞 MAPK 真核生物 细胞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淫羊藿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Akt/mTOR信号通路及自噬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刁思帏 陈建宁 +7 位作者 刘国祥 杨宇博 彭燕婷 汪文略 叶嘉民 陈浩 黎晓 黄志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69-575,共7页
目的研究三氟淫羊藿素(ICT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是否通过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自噬起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5 min,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制... 目的研究三氟淫羊藿素(ICT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是否通过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自噬起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5 min,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制作MI/RI模型,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MI/RI模型组、ICTF 0.5,1.0和2.0 mg·kg-1组。标准肢体Ⅱ导联心电图监测T波和ST段变化,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2/1轻链3(LC3Ⅱ/LC3Ⅰ)比值、Akt和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组织LC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监测心电图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MI/RI模型组大鼠再灌注60 min时的T波(P<0.05)和ST段(P<0.01)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ICTF 1.0 mg·kg-1组的T波(P<0.05)和ST段(P<0.01)显著降低。TTC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出现明显的心肌梗死灶(P<0.01),ICTF 1.0 mg·kg-1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数显著降低(P<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C3Ⅱ/LC3Ⅰ比值显著升高(P<0.01),Beclin-1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Akt(P<0.01)和m TOR(P<0.05)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ICTF 1.0 mg·kg-1组LC3Ⅱ/LC3Ⅰ比值明显降低(P<0.01),Beclin-1(P<0.01)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Akt和m TOR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1)。免疫荧光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LC3蛋白表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ICTF 1.0 mg·kg-1组表达减少(P<0.01)。结论ICTF对大鼠MI/R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kt/m TOR信号通路抑制细胞过度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淫羊藿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 /苏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碱调节IL-6/JAK1/STAT3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免疫逃逸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伊亮 李伟东 +1 位作者 王有 周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6-1440,共5页
目的:探讨苦豆碱(ALO)调节IL-6/酪氨酸激酶1(JAK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对结直肠癌(CRC)细胞行为的影响。方法:SW480分为CK组(正常培养的SW480细胞)、ALO低剂量组(ALO-L组,0.2 mmol/L)、ALO中剂量组(ALO-M组,0.4 mmol/L)... 目的:探讨苦豆碱(ALO)调节IL-6/酪氨酸激酶1(JAK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对结直肠癌(CRC)细胞行为的影响。方法:SW480分为CK组(正常培养的SW480细胞)、ALO低剂量组(ALO-L组,0.2 mmol/L)、ALO中剂量组(ALO-M组,0.4 mmol/L)、ALO高剂量组(ALO-H组,0.8 mmol/L)、ALO-H+激活剂(IL-6激活剂重组人IL-6蛋白)组(0.8 mmol/L+100 ng/ml)。CCK-8、平板克隆实验检测SW480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SW480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IL-6、p-JAK1、p-STAT3蛋白表达。将自然杀伤细胞NK-92MI分别与上述5组细胞共培养,并依次命名为CK共培养组、ALO-L共培养组、ALO-M共培养组、ALO-H共培养组、ALO-H+激活剂共培养组,检测共培养细胞上清液中TNF-α、IFN-γ水平及共培养体系中NK-92MI的免疫杀伤率。结果:与CK组相比,ALO-L组、ALO-M组、ALO-H组OD_(450)值、克隆形成率、PCNA、IL-6、p-JAK1、p-STAT3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ALO-H组相比,ALO-H+激活剂组SW480细胞OD_(450)值、克隆形成率、PCNA、IL-6、p-JAK1、p-STAT3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ALO-L共培养组、ALO-M共培养组、ALO-H共培养组上清中TNF-α、IFN-γ水平、NK-92MI细胞免疫杀伤率高于CK共培养组,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ALO-H共培养组相比,ALO-H+激活剂共培养组上清中TNF-α、IFN-γ水平、细胞免疫杀伤率降低(P<0.05)。结论:ALO可能通过抑制IL-6/JAK1/STAT3信号通路抑制SW480细胞增殖、免疫逃逸,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碱 结直肠癌 白细胞介素-6/酪激酶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 免疫逃逸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过敏性紫癜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及JAK1/STAT3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丽娟 单馨慧 +3 位作者 胥卫青 金丹凤 毛雯 袭雷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60-1664,共5页
目的:基于蛋白酪氨酸激酶1/信号转导因子3(JAK1/STAT3)信号通路探讨白芍总苷对过敏性紫癜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抑制剂组,模型组、实验组、抑制剂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水及灌胃麦... 目的:基于蛋白酪氨酸激酶1/信号转导因子3(JAK1/STAT3)信号通路探讨白芍总苷对过敏性紫癜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抑制剂组,模型组、实验组、抑制剂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水及灌胃麦角蛋白复制过敏性紫癜模型,实验组、抑制剂组小鼠每日灌胃0.1 g/kg白芍药总苷和AG490,连续处理4周。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IL-10及IL-17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reg、Th17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皮肤和肾脏组织p-JAK1、p-STAT3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实验组、抑制剂组小鼠血清Treg占CD4+T细胞比例和IL-10含量明显下降,Th17占CD4+T细胞比例、IL-17含量以及小鼠皮肤和肾脏组织p-JAK1、p-STAT3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抑制剂组小鼠血清Treg占CD4+T细胞比例和血清IL-10含量明显升高,Th17占CD4+T细胞比例、IL-17含量以及小鼠皮肤和肾脏组织p-JAK1、p-STAT3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白芍总苷可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过敏性紫癜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过敏性紫癜 蛋白激酶1/信号转导因子3信号通路 Treg/Th17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