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射流钻头真空扩散焊接工艺正交优化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雄 刘昌明 +1 位作者 易松林 朱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8-160,共3页
针对水平射流钻头钎焊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用真空扩散焊接代替钎焊制造水平射流钻头的新工艺。利用正交优化试验方法研究了水平射流钻头真空扩散焊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焊缝抗剪强度的影响,并确立了相应的关系式,分析了温度、... 针对水平射流钻头钎焊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用真空扩散焊接代替钎焊制造水平射流钻头的新工艺。利用正交优化试验方法研究了水平射流钻头真空扩散焊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焊缝抗剪强度的影响,并确立了相应的关系式,分析了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焊缝抗剪强度的独立影响和交互影响。水压试验表明,用真空扩散焊接制造的水平射流钻头焊缝致密性好,在70MPa压力下无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射流钻头 真空扩散焊接 正交优化试验 水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射流钻头喷嘴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正交优化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雄 龚志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3-176,共4页
针对水射流钻头喷嘴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试验采用正交优化试验方法,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电火花线切割脉冲电流、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等工艺参数对射流钻头喷嘴孔口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确定了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和因素的主次顺... 针对水射流钻头喷嘴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试验采用正交优化试验方法,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电火花线切割脉冲电流、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等工艺参数对射流钻头喷嘴孔口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确定了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和因素的主次顺序及线切割的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脉冲电流1.6A、脉冲宽度8μs和脉冲间隔40μs的参数组合时,喷嘴孔口表面质量较高,其表面粗糙度小于2.4μm。研究结果可为选择水射流喷嘴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制定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射流钻头喷嘴 电火花线切割 正交优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变速器啸叫特性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臧孟炎 董豪哲 +1 位作者 彭国民 陈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3-718,共6页
针对某款变速器3和4挡主减齿轮啸叫问题,首先进行变速器模型仿真,并通过齿轮接触斑点和壳体表面振动响应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确认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在就各微观修形参数的变化对3和4挡主减齿轮对传递误差影响进行单因素分析的基... 针对某款变速器3和4挡主减齿轮啸叫问题,首先进行变速器模型仿真,并通过齿轮接触斑点和壳体表面振动响应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确认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在就各微观修形参数的变化对3和4挡主减齿轮对传递误差影响进行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传递误差加权平均值为评价指标,使用正交试验优化方法,得到传递误差最小结果的微观修形参数组合。优化结果大幅降低了3和4挡主减齿轮对的传递误差和啸叫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啸叫噪声 传递误差 接触斑点 微观修形 试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测定火腿中多元素微波消解条件的正交试验优化
4
作者 周鸿艳 李韬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7期191-195,共5页
目的:为优化火腿的微波消解条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火腿中7种元素的含量。方法:选用L9(34)正交表,以元素含量为评价指标,经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后,确定最佳的微波消解条件。结果:在处理火腿样品时,微波消解的最佳条件为硝酸用... 目的:为优化火腿的微波消解条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火腿中7种元素的含量。方法:选用L9(34)正交表,以元素含量为评价指标,经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后,确定最佳的微波消解条件。结果:在处理火腿样品时,微波消解的最佳条件为硝酸用量8 mL,最高温度180℃,保持时间10 min,压力3 MPa。经方法学验证,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4.8%~102.0%,相对标准偏差(n=8)≤5.3%。结论:该优化方法处理火腿样品节省时间、消解完全,能提高检测结果的回收率、准确度、精密度,满足火腿中多元素的日常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优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元素 火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硅烷改性参数的正交试验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潘玲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2-54,共3页
目前纳米TiO2的表面化学改性法存在改性效果不佳、改性工艺冗长、反应条件复杂等缺陷。以KH-570硅烷偶联剂作纳米TiO2表面改性剂,以改性剂的掺量、偶联剂的水解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为影响因子,纳米TiO2的亲油化度为试验指标进行正... 目前纳米TiO2的表面化学改性法存在改性效果不佳、改性工艺冗长、反应条件复杂等缺陷。以KH-570硅烷偶联剂作纳米TiO2表面改性剂,以改性剂的掺量、偶联剂的水解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为影响因子,纳米TiO2的亲油化度为试验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KH-570偶联剂的掺量对纳米TiO2的亲油化度影响的显著性最大,改性最佳参数为KH-570掺量6.0%、改性时间4.5h、溶液pH值4.0、反应温度90℃;优化条件下纳米TiO2的分散稳定性和亲油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改性 KH-570硅烷偶联剂 试验优化 亲油性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钻头自激振荡脉冲喷嘴真空扩散焊接工艺正交试验研究
6
作者 杨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1-164,共4页
针对石油钻头自激振荡脉冲喷嘴结构复杂和制造困难的问题,提出用"模压法分段成形加真空扩散焊连接"制造的新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扩散焊接温度、焊接压力和焊接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自激振荡脉冲... 针对石油钻头自激振荡脉冲喷嘴结构复杂和制造困难的问题,提出用"模压法分段成形加真空扩散焊连接"制造的新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扩散焊接温度、焊接压力和焊接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自激振荡脉冲喷嘴焊接接头抗剪强度的影响,确定了因素的主次顺序、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及扩散焊接的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焊接温度1050℃、焊接压力120MPa和焊接时间20min的参数组合时,可获得强度高、致密性好和耐冲蚀的焊接接头,其抗剪强度≥750MPa。该研究可为选择石油钻头自激振荡脉冲喷嘴真空扩散焊接的最佳工艺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钻头 喷嘴 自激振荡脉冲喷嘴 真空扩散焊接 正交优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蓄热材料微胶囊制备工艺的正交试验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鄢瑛 张会平 刘剑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2-696,共5页
以常低温相变蓄热材料作为芯材,脲醛树脂作为壳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常低温相变蓄热材料微胶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利用SEM分析了乳化剂的种类对微胶囊微观形貌的影响,并结合FTTR和DSC等测试仪器考察了... 以常低温相变蓄热材料作为芯材,脲醛树脂作为壳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常低温相变蓄热材料微胶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利用SEM分析了乳化剂的种类对微胶囊微观形貌的影响,并结合FTTR和DSC等测试仪器考察了通过最佳制备工艺得到的微胶囊化学结构及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乳化转速为3000r/min下使用由吐温60和司盘60组成的混合型乳化剂,用量为芯材质量5%,所制备的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球体表面光滑、粒径均一。在吸热过程中,相变温度为30.10℃,相变潜热为63.85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材料 胶囊制备工艺 试验分析 STORAGE MATERIAL PHASE CHANGE 微胶囊 试验优化 乳化剂 原位聚合法 芯材 相变温度 相变潜热 吸热过程 微观形貌 实验结果 热稳定性 脲醛树脂 化学结构 低温 测试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肥中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镜 刘红玉 +3 位作者 曾光明 武金装 刘伟 张琳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7884-7886,7888,共4页
[目的]筛选堆肥中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优化其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富集培养、菌种纯化等方法从农业好氧堆肥中筛选出能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从农业好氧堆肥中筛选出1株能产生... [目的]筛选堆肥中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优化其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富集培养、菌种纯化等方法从农业好氧堆肥中筛选出能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从农业好氧堆肥中筛选出1株能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BS-2,该菌株能将发酵液的表面张力降到40mN/m以下,在温度20—100℃和pH值6.0~9.5条件下,其表面张力始终保持在40mN/m以下,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及对堆肥环境的稳定性。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25.0g/L、NH4NO3 8.0g/L、KH2PO4 2.0g/L、K2HPO42.5g/L、KCl 1.1g/L、NaCl 1.1g/L、MgSO4 0.15g/L、FeSO4·7H2O 5.0×10^-5g/L、EDTA 1.0g/L、酵母浸膏0.2g/L、初始pH值为7.0、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50r/min、发酵培养时间为3d。在该条件下,发酵液的表面张力最低,为29.3mN/m。[结论]菌株BS-2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生物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正交优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变电站消声器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胡胜 陈炜 +1 位作者 吕帮通 范彦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5-248,275,共5页
针对大型变电站变压器及电抗器噪声辐射特点,提出一种结构由玻璃棉、微穿孔板组合而成的吸声降噪装置。基于正交试验优化原理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了降噪装置的降噪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消声结构的穿孔率、穿孔孔径、穿孔板厚和玻璃棉... 针对大型变电站变压器及电抗器噪声辐射特点,提出一种结构由玻璃棉、微穿孔板组合而成的吸声降噪装置。基于正交试验优化原理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了降噪装置的降噪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消声结构的穿孔率、穿孔孔径、穿孔板厚和玻璃棉密度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消声结构的参数设置为:穿孔板穿孔率为10%,穿孔孔径为1.2 mm,板厚为1 mm以及内部吸声玻璃棉密度为36 kg/m^(3)时,优化后装置在10 Hz至1 500Hz的平均传声损失为39.19 dB。隔声降噪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少变电装置对环境的噪声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消声器 传声损耗 正交优化试验 COMS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舱散热组件布局仿真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传波 鲁力 +2 位作者 莫易敏 李鹏 杨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5-250,258,共7页
鉴于由冷凝器、散热器和冷却风扇组成的汽车散热组件的布置直接影响整车的散热性能,本文中以提升进风量为目标,对某车型的冷凝器、散热器和冷却风扇三者间的距离关系进行优化。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比较了冷凝器单独前移和冷凝器... 鉴于由冷凝器、散热器和冷却风扇组成的汽车散热组件的布置直接影响整车的散热性能,本文中以提升进风量为目标,对某车型的冷凝器、散热器和冷却风扇三者间的距离关系进行优化。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比较了冷凝器单独前移和冷凝器与散热器一同前移两种方案,发现后一种方案能更好地提升散热组件的进风量。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冷凝器、散热器和冷却风扇的间距进行优化,获得散热组件的最佳布置方案。最后实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原车相比,优化后工况Ⅰ和工况Ⅱ下的散热器进风量分别提高了29.95%和4.54%,改善了整车的散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舱 散热组件 空气流场 进风量 试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大米虫草酸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全艳玲 邵贺 +3 位作者 卜凯迪 夏苏杭 李萍 解生权 《食用菌》 2018年第4期61-62,67,共3页
在不同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超声时间下提取蛹虫草大米中的虫草酸,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虫草酸最佳提取方案为: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60 min、超声时间为20 min、液固比为10∶1。
关键词 蛹虫草 虫草酸 提取工艺 优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馕饼中棕榈油和奶油配方的优化
12
作者 马启昱 季敏 +6 位作者 王丹丹 陈诗晴 YOONG Junhao 刘忠义 朱青华 刘晓童 庞庭才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59-66,共8页
为探讨棕榈油和奶油总用量及配比、酵母和食盐添加量对馕饼感官品质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馕饼棕榈油和奶油的配方,以感官评价、色差分析和质构测定为主要指标,得出最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在所选用量范围内均显著影响馕饼的... 为探讨棕榈油和奶油总用量及配比、酵母和食盐添加量对馕饼感官品质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馕饼棕榈油和奶油的配方,以感官评价、色差分析和质构测定为主要指标,得出最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在所选用量范围内均显著影响馕饼的感官品质,优化后的配方中,面粉、总油脂、酵母、食盐的质量比为100∶10∶1∶1,其中,总油脂中棕榈油与奶油的质量比为6∶4。最佳配方时,馕饼的感官评分可以达到87分以上,具有合适的色泽和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馕饼 正交优化试验 棕榈油 奶油 原料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种发酵辣椒汁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曾希珂 张喻 +1 位作者 罗凤莲 王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1-95,共5页
以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为试验菌株,采用鲜辣椒汁为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碳源... 以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为试验菌株,采用鲜辣椒汁为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及其添加量。在此基础上,以上4种乳酸菌按照1∶1∶1∶1的配比混合后作为试验菌株,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多菌种发酵鲜辣椒汁培养基的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的添加量为4%,酵母浸膏的添加量为3%,磷酸氢二钾的添加量为0.2%,优化后培养基中乳酸菌浓度为8.45×109 CFU/mL,增殖效果良好。该研究为剁辣椒的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种 发酵鲜辣椒汁 培养基 试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结合酶法辅助提取甘蔗渣中水溶性多糖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金松 许美娟 +4 位作者 耿广威 任聪 徐军 杨新玲 陈晓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92-99,共8页
该文以甘蔗渣为原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甘蔗渣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对其进行紫外吸收扫描和红外光谱分析。先用果胶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逐个进行试验,比较提取率,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提取率最高。以纤维... 该文以甘蔗渣为原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甘蔗渣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对其进行紫外吸收扫描和红外光谱分析。先用果胶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逐个进行试验,比较提取率,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提取率最高。以纤维素酶作为辅助酶结合超声进行优化试验,结合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最佳优化工艺条件:料液比1∶30(g/mL),酶解pH5.0,纤维素酶添加量为底物的4.5%,超声酶解时间60 min,超声酶解温度55℃,超声功率350 W,平均提取率为12.78%,比优化之前提取率高16.78%。紫外吸收图谱显示在波长260 nm~280 nm无特征吸收峰,即多糖中不含核酸和蛋白质,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官能团的伸缩振动峰图谱表明提取物质符合多糖的基本特征,进一步说明该提取工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水溶性多糖 超声结合酶法 试验优化 紫外吸收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麸蛋糕品质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梦园 李梦琴 +2 位作者 张剑 安艳霞 艾羽函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8年第1期28-32,共5页
将小麦麸皮粉碎添加于小麦粉,用甜菊糖代替部分白砂糖制作蛋糕,开发了一种高纤维素含量低糖的新型麦麸蛋糕。研究了麦麸、水、泡打粉的添加量对麦麸蛋糕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麦麸蛋糕配方为:麦麸添加量为6%,水添加量为57%,泡... 将小麦麸皮粉碎添加于小麦粉,用甜菊糖代替部分白砂糖制作蛋糕,开发了一种高纤维素含量低糖的新型麦麸蛋糕。研究了麦麸、水、泡打粉的添加量对麦麸蛋糕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麦麸蛋糕配方为:麦麸添加量为6%,水添加量为57%,泡打粉添加量为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麸皮 甜菊糖 麦麸蛋糕 配方 试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冷却风扇设计参数仿真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涵 韦流权 +1 位作者 刘康 鲁力 《汽车科技》 2019年第6期58-64,共7页
鉴于汽车冷却风扇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舱的散热性能,本研究以全面提升散热器入口进风量和冷却风扇有效功率为优化目标,以实车为例,进行了冷却风扇轴向伸入距离、风扇与风扇罩径向间隙和风扇旋转中心偏移距离三个设计参数进行优化... 鉴于汽车冷却风扇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舱的散热性能,本研究以全面提升散热器入口进风量和冷却风扇有效功率为优化目标,以实车为例,进行了冷却风扇轴向伸入距离、风扇与风扇罩径向间隙和风扇旋转中心偏移距离三个设计参数进行优化。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单因素分析各个设计参数对散热器入口进风量和冷却风扇有效功率的影响规律。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发动机舱散热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风扇与风扇罩径向间隙的变化相对于其他因素对发动机舱散热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并获得了风扇设计参数的最佳组合方案。最后经过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原车模型相比,优化后在爬坡工况下散热器进风量提升了10.90%,风扇进风量提升了8.81%,风扇有效功率提升了12.22%,发动机表面温度降低了1.23℃,其结果有效地改善了发动机舱的散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舱 冷却风扇 CFD数值分析 试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发酵法酿造苦荞小曲酒糖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琴 曹新志 +1 位作者 张楷正 钟利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65,共5页
为提高半固态发酵法酿造苦荞小曲酒中苦荞的淀粉转化率和出酒率,考察糖化工艺中小曲添加量、糖化时间、糖化温度对其还原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糖化工艺,对苦荞小曲酒进行感官品评及理化指标检测... 为提高半固态发酵法酿造苦荞小曲酒中苦荞的淀粉转化率和出酒率,考察糖化工艺中小曲添加量、糖化时间、糖化温度对其还原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糖化工艺,对苦荞小曲酒进行感官品评及理化指标检测,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最佳糖化工艺为:小曲添加量0.6%,糖化时间25 h,糖化温度30℃。在此优化条件下,苦荞小曲酒清亮透明,香气自然,清香纯正,酒体醇和,香味协调,余味较长;其酒精度为51.3%vol、平均出酒率为57.25%、总酸含量为0.656 g/L、总酯含量为1.95 g/L,感官评分为83分;并共检测出31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酯类14种、酸类3种、醇类9种、其他类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小曲酒 糖化工艺 试验优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山药皮水溶性多糖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金松 耿广威 +3 位作者 任聪 徐军 杨新玲 丁德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0-97,共8页
以铁棍山药皮为原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山药皮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后对其进行紫外吸收扫描和红外光谱分析。先用果胶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进行辅助提取,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的提取率最高。以纤维素酶作为辅助... 以铁棍山药皮为原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山药皮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后对其进行紫外吸收扫描和红外光谱分析。先用果胶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进行辅助提取,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的提取率最高。以纤维素酶作为辅助酶结合超声进行优化试验,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最佳优化工艺条件:纤维素酶加酶量5.0%、超声功率350 W、酶解-超声时间60 min,料液比1∶50(g/mL),该条件下提取率为10.98%。紫外吸收图谱显示,在波长260 nm~280 nm无特征吸收峰,即山药皮粗多糖中不含核酸和蛋白质,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官能团的伸缩振动峰图谱表明,提取物质符合多糖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皮水溶性多糖 超声结合酶法 试验优化 紫外吸收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小曲酒半固态发酵工艺优化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新志 宋泽丽 +2 位作者 胡琴 赵迎庆 张楷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2-107,共6页
为提高半固态苦荞小曲酒的出酒率,酿造出香味协调、风味较为独特的小曲酒,该试验考察了半固态发酵工艺中料水比、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对其出酒率、总酸、总酯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半固态发酵工艺,对苦荞小曲酒进行感官品... 为提高半固态苦荞小曲酒的出酒率,酿造出香味协调、风味较为独特的小曲酒,该试验考察了半固态发酵工艺中料水比、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对其出酒率、总酸、总酯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半固态发酵工艺,对苦荞小曲酒进行感官品评及理化指标检测,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其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最佳半固态发酵工艺为料水比1.0∶1.5(g∶mL),发酵时间9 d,发酵温度28℃。在此最佳条件下,苦荞小曲酒出酒率为58.06%,感官评分为85.33分,总酸含量为0.69 g/L、总酯含量为2.18 g/L,共检测出53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23种、酯类19种、酸类5种、醛类2种、其他类4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小曲酒 半固态发酵工艺 试验优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形名优绿茶加工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华富 申东 +3 位作者 何萍 申立 刘诗伟 郑文佳 《中国茶叶加工》 2016年第6期15-20,共6页
为优化贵州珠形茶加工技术参数,提高贵州珠形茶成形匀度,减少其碎末率和提升茶产品综合品质,对珠形茶加工过程中的初烘叶含水率,第一次造形时间及第二次造形曲毫机摆幅频率设置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得出珠形茶最佳工艺参数,即... 为优化贵州珠形茶加工技术参数,提高贵州珠形茶成形匀度,减少其碎末率和提升茶产品综合品质,对珠形茶加工过程中的初烘叶含水率,第一次造形时间及第二次造形曲毫机摆幅频率设置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得出珠形茶最佳工艺参数,即揉捻后初烘叶含水率50%,第一次造形时间为50min,第二次造形曲毫机摆幅频率为快速(155次/min),在此参数下试制的贵州珠形茶具有较好的综合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形茶 优化试验 茶叶加工技术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