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副珠蜡蚧及其寄生蜂过冷却点的测定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方平 朱俊洪 +3 位作者 韩冬银 谭宏志 牛黎明 符悦冠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7-831,共5页
室内测定了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及其寄生蜂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结果表明:橡副珠蜡蚧各虫态的过冷却点和冰点以卵最低分别为-21.7℃和-16.7℃;以少量幼虫出壳期成虫的过冷却点和... 室内测定了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及其寄生蜂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结果表明:橡副珠蜡蚧各虫态的过冷却点和冰点以卵最低分别为-21.7℃和-16.7℃;以少量幼虫出壳期成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高,为-5.7℃和-1.8℃,各虫态过冷却点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卵<1龄若虫<3龄若虫<2龄若虫<初期成虫<褐色期成虫<初产卵期成虫<少量幼虫出壳期成虫。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蛹期过冷却点均显著低于雌、雄成峰,分别为-21.3℃、-11.8℃和-9.1℃,而三者冰点差异不显著,分别为-8.4℃、-8.5℃和-10.2℃。以上结果为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副珠蜡蚧 阔柄跳小蜂 过冷却点 结冰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杀虫剂对橡副珠蜡蚧及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选择毒杀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方平 朱俊洪 +3 位作者 李聪 韩冬银 张敬宝 符悦冠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期116-121,共6页
研究6种常用杀虫剂[三氯氟氰菊酯、乐果、高净蚧、敌介灵、毒死蜱及自行混剂(乐果+毒死蜱)]对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及其寄生性天敌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的毒性。结果表明... 研究6种常用杀虫剂[三氯氟氰菊酯、乐果、高净蚧、敌介灵、毒死蜱及自行混剂(乐果+毒死蜱)]对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及其寄生性天敌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的毒性。结果表明:乐果、毒死蜱、混剂对橡副珠蜡蚧成虫有明显的毒杀作用,其余药剂对橡副珠蜡蚧成虫的毒性较小;所有供试药剂对橡副珠蜡蚧3龄若虫和跳小蜂成虫毒性大,对副珠蜡蚧跳小蜂幼虫期和蛹期存活影响小,但药剂处理蛹期和幼虫期的跳小蜂都能缩短其羽化后成虫寿命。综合考虑:在橡副珠蜡蚧大发生而跳小蜂较多的胶园可优先选用乐果和毒死蜱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橡副珠蜡蚧 阔柄跳小蜂 选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寄主植物对橡副珠蜡蚧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伟 张方平 +3 位作者 刘奎 张敬宝 黄武仁 符悦冠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1期70-74,共5页
研究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在香蕉、美人蕉、橡胶树、小叶枇杷、芒果、柑橘、蓖麻、木薯、柠檬、扶桑、木瓜、荔枝、番石榴、垂叶榕等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橡副珠蜡蚧的世代发育时间以在香蕉... 研究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在香蕉、美人蕉、橡胶树、小叶枇杷、芒果、柑橘、蓖麻、木薯、柠檬、扶桑、木瓜、荔枝、番石榴、垂叶榕等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橡副珠蜡蚧的世代发育时间以在香蕉上的最短(为62.81 d),在垂叶榕上的最长(为120.58 d);世代存活率以在橡胶树上的最高(为67.30%),在垂叶榕上的最低(为6.51%);平均产卵量以在橡胶树上的最多(为801.34粒),在垂叶榕上的最少(为121.86粒);内禀增长率以在橡胶树上的最大(为0.068 1),在垂叶榕上的最小(为0.014 6)。综合比较橡副珠蜡蚧在14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及种群特征参数,发现橡胶树、香蕉和美人蕉是橡副珠蜡蚧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特性最适宜的寄主植物,垂叶榕、番石榴、荔枝和番木瓜是橡副珠蜡蚧的最不适宜寄主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副珠蜡蚧 发育 繁殖 寄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于橡副珠蜡蚧上的川上座壳孢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加智 张春霞 李国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00-602,共3页
对寄生于橡胶树介壳虫上的真菌子实体、分生孢子做了形态观察鉴定。结果表明:橡胶树枝叶上的介壳虫寄生菌为座壳孢属Aschersonia川上座壳孢Aschersonia kawakam iiSaw。
关键词 胶树 橡副珠蜡蚧 虫生真菌 川上座壳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橡副珠蜡蚧实验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伟 符悦冠 彭正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5期809-814,共6页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5、18、20、23、25、27、30、32、35℃),观察温度对橡副珠蜡蚧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橡副珠蜡蚧世代发育历期开始随温度升高而缩短,25℃最短,为84.3d,之后随温度升高其略有延长,到32、35℃不能完成世代发...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5、18、20、23、25、27、30、32、35℃),观察温度对橡副珠蜡蚧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橡副珠蜡蚧世代发育历期开始随温度升高而缩短,25℃最短,为84.3d,之后随温度升高其略有延长,到32、35℃不能完成世代发育;存活率以25℃最高,为57.24%,高温和低温均不利于存活;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0℃,有效积温为1483.5日.度;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及周限增长率均以25℃最大,分别为358.41、0.0533、1.0548。综合可知,橡副珠蜡蚧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3~27℃,此温度下,该种群数量增值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副珠蜡蚧 温度 实验种群 内禀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食蚧蚜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致死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方平 牛黎明 +4 位作者 陈俊谕 朱俊洪 李磊 韩冬银 符悦冠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4-548,共5页
为探明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对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nigra Nietner)致死作用的影响因子,在不同接蜂时间、接蜂比例、补充营养及寄主龄期等条件下,研究了日本食蚧蚜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致死能力。结果表明:... 为探明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对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nigra Nietner)致死作用的影响因子,在不同接蜂时间、接蜂比例、补充营养及寄主龄期等条件下,研究了日本食蚧蚜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致死能力。结果表明:寄主在2龄-初期成虫范围内,繁殖致死率随寄主龄期增加而上升,在初期成虫-黑色期成虫范围内,繁殖致死率则随寄主龄期上升而下降,繁殖致死率以初期成虫最高(67.8%),黑色期成虫最低(2.2%);非繁殖致死率随寄主龄期的增加而下降,2龄最高(60.0%),黑色期成虫最低(0)。日本食蚧蚜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致死率受接蜂时间影响明显,随着接蜂时间延长,该蜂对橡副珠主蜡蚧的繁殖致死率下降,非繁殖致死率和总致死率上升。成虫期补充6类糖类物质后,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总致死率为:蔗糖(96.5%)>葡萄糖(95.0%)>果糖(91.3%)>蜂蜜(82.1%)>松三糖(80.0%)>海藻糖(70.8%)。接蜂比例为蜂∶蚧=1∶5~1∶15范围内,随蜂虫比下降,繁殖致死率上升,非繁殖致死率和总致死率均下降。综合分析,日本食蚧蚜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致死作用随接蜂的蜂虫比例、时间增加而增强,随寄主龄期增加而减弱,成虫期补充蔗糖等营养物质有利于增强该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致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食蚜小蜂 橡副珠蜡蚧 繁殖型致死 非繁殖型致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副珠蜡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概述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方平 符悦冠 +1 位作者 彭正强 韩冬银 《热带农业科学》 2006年第1期38-41,共4页
综述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nigraNietner)为害、生物学习性、生态学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橡副珠蜡蚧 生物学 生态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副珠蜡蚧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治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8
作者 殷山山 钏相仙 +5 位作者 白燕冰 李文伟 张孝云 段保停 李金涛 罗凯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3期41-46,共6页
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是橡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综述该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治研究的现状,针对目前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对橡副珠蜡蚧可持续防治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橡副珠蜡蚧 生物学特性 化学防治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杀虫剂对橡副珠蜡蚧的田间防效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明 王其同 莫东红 《中国热带农业》 2019年第4期43-45,共3页
橡副珠蜡蚧是橡胶树重要害虫。为了推荐生产上有效药剂,在室外开展了 5 种杀虫剂[爱本(氟啶·毒死蜱)、螺虫乙酯、噻嗪酮、氟啶虫酰、毒死蜱]对橡副珠蜡蚧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 15 d 后,爱本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其 1500 倍液和... 橡副珠蜡蚧是橡胶树重要害虫。为了推荐生产上有效药剂,在室外开展了 5 种杀虫剂[爱本(氟啶·毒死蜱)、螺虫乙酯、噻嗪酮、氟啶虫酰、毒死蜱]对橡副珠蜡蚧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 15 d 后,爱本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其 1500 倍液和 2500 倍液的防效分别为 100%、99.21%;其次为毒死蜱乳油 800 倍液,防效为 98.5%;噻嗪酮悬浮剂的防效一般,其 1000 倍液和 2000 倍液的防效分别为 79.29%、70.72%;螺虫乙酯 3000 倍液、氟啶虫酰胺 3000 倍防效最差,分别 38.62%、30.07%。根据防效测定结果,推荐生产上可选用爱本悬浮剂 1500~2500 倍、毒死蜱 800 倍作为橡副珠蜡蚧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树 橡副珠蜡蚧 杀虫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橡副珠蜡蚧和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倩 符悦冠 +4 位作者 李磊 韩冬银 陈俊谕 牛黎明 张方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60-2164,共5页
为探索短时高温胁迫对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Nietner)]及其天敌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的影响,本研究在室内观察了橡副珠蜡蚧及其天敌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在不同温度(33、36、39、42... 为探索短时高温胁迫对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Nietner)]及其天敌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的影响,本研究在室内观察了橡副珠蜡蚧及其天敌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在不同温度(33、36、39、42、45℃)和短时处理(3、6、9 h)下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橡副珠蜡蜡卵的孵化率均逐渐降低,卵经33~42℃的高温胁迫3、6、9 h后其孵化率均高于87.0%,45℃胁迫9 h后仅为14.7%;3龄若虫在36~42℃范围,随温度升高存活率降低,而45℃胁迫6 h和9 h后不能存活;初期成虫在45℃条件下,胁迫6 h后存活率仅为25.0%,胁迫9 h存活率为0。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蛹的羽化率随胁迫温度升高和胁迫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33~42℃条件下,处理3 h后羽化率均在87.5%以上,处理6 h后,羽化率分别均在81.8%以上,处理9 h后,羽化率均在77.8%以上,当温度升至45℃时,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蛹不能羽化;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成虫寿命也随胁迫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缩短,42℃胁迫3 h仅为1.00 d,胁迫9 h后约为0.50 d,45℃胁迫3、6、9 h后初羽化雌蜂均很快死亡。橡副珠蜡蚧和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对高温均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橡副珠蜡蚧 阔柄跳小蜂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贤 朱俊洪 +3 位作者 叶政培 陈俊谕 符悦冠 张方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8483-8491,共9页
蓝色长盾金小蜂Scutellista caerulea Fonscolombe是橡胶树重要害虫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的一种外寄生性天敌。为了明确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害潜能,为该寄生蜂的进一步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在室内通过体视镜... 蓝色长盾金小蜂Scutellista caerulea Fonscolombe是橡胶树重要害虫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的一种外寄生性天敌。为了明确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害潜能,为该寄生蜂的进一步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在室内通过体视镜下解剖观察寄生蜂在寄主腹下是否产卵测定了不同温度、寄主发育阶段下蓝色长盾金小蜂的寄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和自身密度干扰效应。温度设置有21、24、27、30、33、36℃共6个处理,寄主发育阶段设初期成虫(1—2 d成虫)、褐色期成虫(体色褐色,产卵前3—4 d成虫)、黑色期成虫(体色黑色,产卵1—2 d成虫)三个处理。结果显示: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和Holling-Ⅲ型模型,在21—36℃范围内,33℃时该蜂寄生效能最大,为44.4201,21℃时最小,为9.2458;在橡副珠蜡蚧为初期成虫—黑色期成虫范围内,寄生效能由大到小为黑色期成虫>褐色期成虫>初期成虫,分别为18.9044、13.7410、7.2002。采用Hassell-Varley干扰模型对不同温度下蓝色长盾金小蜂受自身密度干扰的寄生作用率进行拟合,表明蓝色长盾金小蜂在寄生时存在种群内个体间自我干扰情况。温度会影响蓝色长盾金小蜂的搜寻和自我干扰,在21—33℃范围内,33℃搜寻常数和干扰常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116、0.7535。当温度为33℃,寄主发育阶段为黑色期成虫时,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自身干扰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长盾金小蜂 橡副珠蜡蚧 功能反应 寻找效应 干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食蚧蚜小蜂与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联合控害影响因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贤 符悦冠 +3 位作者 陈俊谕 王建贇 朱俊洪 张方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4-430,共7页
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与蓝色长盾金小蜂Scutellista caerulea Fonscolombe分别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的内寄生与外寄生天敌,为了明确寄主龄期、寄生蜂比例、温度对两种蜂联合防治橡副珠蜡蚧... 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与蓝色长盾金小蜂Scutellista caerulea Fonscolombe分别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的内寄生与外寄生天敌,为了明确寄主龄期、寄生蜂比例、温度对两种蜂联合防治橡副珠蜡蚧效果的影响,作者在室内进行了3因子5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寄主龄期、寄生蜂比例、温度对日本食蚧蚜小蜂和蓝色长盾金小蜂联合控害效果均有显著影响;各因子影响两蜂对蚧虫总寄生率的主次水平为寄生蜂比例>温度>寄主龄期;最优处理组合为橡副珠蜡蚧若蚧:成蚧=1:1,温度27℃,单独接蚜小蜂。本研究旨在为两蜂的室外联合释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食蚜小蜂 蓝色长盾金小蜂 橡副珠蜡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副珠蜡蚧分泌物对蚂蚁和寄生蜂的引诱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游 周祥 +1 位作者 宋灿灿 徐凡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88,92,共4页
为探究橡副珠蜡蚧分泌物中哪种物质对黑褐举腹蚁、黑头酸臭蚁和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有引诱作用,从橡副珠蜡蚧整头虫蜡泌物样本中检测到45个组分,取其中5种挥发成分,用"Y"型嗅觉仪在实验室测试5种挥发成分对黑褐举腹蚁、黑头酸... 为探究橡副珠蜡蚧分泌物中哪种物质对黑褐举腹蚁、黑头酸臭蚁和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有引诱作用,从橡副珠蜡蚧整头虫蜡泌物样本中检测到45个组分,取其中5种挥发成分,用"Y"型嗅觉仪在实验室测试5种挥发成分对黑褐举腹蚁、黑头酸臭蚁和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二十八烷醇和2,4-二叔丁基酚对黑褐举腹蚁均有引诱作用,但二十八烷醇引诱作用高于2,4-二叔丁基酚对黑褐举腹蚁的引诱作用;棕榈酸乙酯对黑头酸臭蚁有引诱作用;二十八烷醇和棕榈酸乙酯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均有引诱作用,但二十八烷醇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引诱作用高于棕榈酸乙酯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引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副珠蜡蚧 分泌物 挥发成分 引诱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副珠蜡蚧及其两种寄生蜂的空间分布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前屏 周祥 +1 位作者 张利荷 杨信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65-67,72,共4页
为了研究橡胶林中橡副珠蜡蚧及其两种寄生蜂的空间分布型,对橡胶林区的橡副珠蜡蚧成蚧、若蚧及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和斑翅食蚧蚜小蜂进行调查,利用聚集度指标法和Taylor幂法则分析橡副珠蜡蚧成蚧、若蚧以及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和斑翅食蚧... 为了研究橡胶林中橡副珠蜡蚧及其两种寄生蜂的空间分布型,对橡胶林区的橡副珠蜡蚧成蚧、若蚧及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和斑翅食蚧蚜小蜂进行调查,利用聚集度指标法和Taylor幂法则分析橡副珠蜡蚧成蚧、若蚧以及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和斑翅食蚧蚜小蜂种群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聚集度指标法和Taylor幂法则分析得出的结论相同,即橡副珠蜡蚧成蚧、若蚧、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和斑翅食蚧蚜小蜂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其中,橡副珠蜡蚧成蚧与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橡副珠蜡蚧若蚧与斑翅食蚧蚜小蜂的空间分布型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副珠蜡蚧 空间分布型 寄生蜂 阔柄跳小蜂 斑翅食蚜小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寄生对橡副珠蜡蚧体液免疫及营养代谢的影响
15
作者 解志峰 李磊 +3 位作者 张方平 陈俊谕 韩冬银 符悦冠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62-66,共5页
为探索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毒液在抑制橡副珠蜡蚧免疫和调节其营养代谢方面的作用,对比解析了橡副珠蜡蚧被寄生前后体内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黑化反应、凝集素活性、血淋巴蛋白与血淋巴还原性糖含量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副珠蜡蚧阔柄跳... 为探索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毒液在抑制橡副珠蜡蚧免疫和调节其营养代谢方面的作用,对比解析了橡副珠蜡蚧被寄生前后体内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黑化反应、凝集素活性、血淋巴蛋白与血淋巴还原性糖含量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寄生显著影响了橡副珠蜡蚧的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黑化反应以及凝集素活性;与未被寄生的蜡蚧相比,被寄生蜡蚧的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和黑化反应率显著降低,不同蜡蚧血淋巴凝集素活性在24 h内的变化趋势不同;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寄生也显著影响橡副珠蜡蚧血淋巴蛋白与还原性糖含量;除寄生后24 h外,被寄生后蜡蚧的血淋巴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未被寄生的蜡蚧;被寄生蜡蚧的血淋巴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未被寄生的蜡蚧。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毒液可通过调节寄主体内多种生理生化代谢水平来保障其后代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柄跳小蜂 橡副珠蜡蚧 毒液 体液免疫 营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人工饲养橡副珠蜡蚧最适宜方法研究
16
作者 程聪 周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79,82,共3页
对室内人工饲养橡副珠蜡蚧的适宜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海南本地秘本南瓜7成熟、绿色、长20~25 cm、直径8~9cm的南瓜为寄主,在采取水槽隔离保护、喷纯净水防止长霉、人工定期清理虫体分泌的蜜露等措施下,橡副珠蜡蚧可以更加快速有... 对室内人工饲养橡副珠蜡蚧的适宜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海南本地秘本南瓜7成熟、绿色、长20~25 cm、直径8~9cm的南瓜为寄主,在采取水槽隔离保护、喷纯净水防止长霉、人工定期清理虫体分泌的蜜露等措施下,橡副珠蜡蚧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生长,为橡副珠蜡蚧的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研究提供了大量虫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副珠蜡蚧 室内 人工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寄生影响因子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方平 朱俊洪 +3 位作者 韩冬银 李磊 牛黎明 符悦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7255-7262,共8页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成虫的重要内寄生蜂。寄生蜂的寄生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就温度、光周期、寄主成虫日龄、雌蜂日龄及交配等因子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寄生率、每头寄主的...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成虫的重要内寄生蜂。寄生蜂的寄生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就温度、光周期、寄主成虫日龄、雌蜂日龄及交配等因子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寄生率、每头寄主的出蜂量及后代雌性率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探明几种因子对该蜂寄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27—30℃时寄生率最高为91.7%,出蜂量以27℃最高为7.5头,雌性率以24℃条件最高为72.1%,其次27℃为62.6%,说明24—30℃是寄生效果较好的适温范围;光周期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影响明显,光暗比为12 h∶12 h条件下,其寄生率、出蜂量、后代雌性率均最大,分别为70.6%、5.3头、68.3%;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寄生用20—21日龄橡副珠蜡蚧成虫的寄生率、出蜂量及后代雌性率均为最高,分别为87.0%、5.6头、51.2%,说明20—21日龄的橡副珠蜡蚧成虫是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最适合寄生的阶段;雌蜂日龄对寄生效果的影响明显,3日龄的出蜂量最多为5.6头,4日龄的小蜂寄生率最高为81.7%,5日龄的雌性率最大为55.2%;交配是另一影响寄生效果及性比的重要因子,已交配的寄生率及出蜂量显著高于未交配的,分别为91.7%、7.5头,交配的雌性率为62.1%,而未交配所育后代均为雄蜂。综合以上结果分析,可考虑选用20—21日龄橡副珠蜡蚧成虫、充分交配的3—6日龄小蜂、温度27℃及光周期L∶D=12∶12作为室内扩繁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理想条件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副珠蜡蚧 阔柄跳小蜂 寄生率 雌性率 出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温丽娜 符悦冠 +2 位作者 张方平 金启安 张敬宝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2-119,共8页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是新发现的橡副珠蜡蚧成虫内寄生蜂,自然寄生率约为15.68%。实验室内对其形态、发育、繁殖、存活、行为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26±1℃,RH70%±5%条...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是新发现的橡副珠蜡蚧成虫内寄生蜂,自然寄生率约为15.68%。实验室内对其形态、发育、繁殖、存活、行为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26±1℃,RH70%±5%条件下,每头寄主出蜂4.5头,雌性比例80.6%;雌蜂生殖系统解剖发现,未交配雌蜂卵巢内的卵经1d可发育成熟,但同一雌蜂卵巢内卵粒之间发育程度不一致;该蜂完成一个世代需15~19d,但幼虫蜕皮现象不明显;该蜂可营孤雌产雄生殖,孤雌羽化后24h内即可产卵,平均每头寄主可出雄蜂5.3头;雌蜂交配后24h内即可产卵,产卵期1~17d;1头已交配雌蜂可寄生1~10头寄主,一生产卵3~76粒,每日平均产卵量为8.2±4.0粒;雌、雄成蜂平均寿命均不超过3d,补充蜂蜜水可延长雌、雄成蜂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种 中国 橡副珠蜡蚧 寄生蜂 阔柄跳小蜂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营养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成虫寿命及生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方平 朱俊洪 +5 位作者 陈俊谕 王建赟 李磊 韩冬银 叶政培 符悦冠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7-773,共7页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成虫的重要内寄生蜂。为了明确补充营养对该蜂寿命及繁殖的影响,本研究观察了补充7种糖源物质时,在有寄主和无寄主条件下该蜂的寿命、卵子发育、产卵量、...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成虫的重要内寄生蜂。为了明确补充营养对该蜂寿命及繁殖的影响,本研究观察了补充7种糖源物质时,在有寄主和无寄主条件下该蜂的寿命、卵子发育、产卵量、后代发育历期及出蜂数。结果表明:雌成蜂寿命在不提供寄主时,补充果糖的最长为16.6 d,其余依次为蔗糖、蜂蜜、葡萄糖、松三糖、海藻糖、寄主蜜露,在提供寄主时取食清水的最长,为10.0 d,补充寄主蜜露、松三糖、葡萄糖、蔗糖的成蜂寿命均在9.0 d以上;雄成蜂寿命在不提供寄主时,补充果糖的最长为16.0d,补充其余糖类与空白CK和清水相比均延长了雄蜂寿命。补充营养能明显促进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卵巢发育及卵子成熟,提供寄主且补充蜂蜜、蔗糖或不提供寄主补充果糖时,24 h后小蜂成熟卵量均显著高于补充清水个体的成熟卵量。补充20%蔗糖水小蜂的产卵量最高,为43.7粒/雌;其次是果糖(39.0粒/雌)、葡萄糖(37.0粒/雌)、清水(31.8粒/雌)、蜂蜜(31.0粒/雌),空白的产卵量则最少,仅为12.4粒/雌。补充营养对子代的发育、存活和寄生能力等也具有明显影响。综上,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寿命和产卵受成虫期营养的影响明显,可选用浓度为20%的蜂蜜、果糖或蔗糖等作为该蜂扩繁和释放前的补充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柄跳小蜂 橡副珠蜡蚧 糖源 寿命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对寄主发育阶段的选择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方平 韩冬银 +3 位作者 朱俊洪 黄武仁 牛黎明 符悦冠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研究了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在室内温度为25℃条件下对寄主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成虫不同发育阶段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喜欢产卵于褐色期至少量幼虫出壳期的... 研究了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在室内温度为25℃条件下对寄主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成虫不同发育阶段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喜欢产卵于褐色期至少量幼虫出壳期的橡副珠蜡蚧成虫体内,只有在较高的接蜂比例条件下,初期成虫才能被寄生;单个寄主体内的产卵量以寄生产卵初期的成虫最高,寄生率和选择系数则均以褐色期成虫最高;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寄生于橡副珠蜡蚧的初期成虫至少量幼虫出壳成虫体内的发育历期差异不大,为16~17 d;出蜂数以产卵初期成虫最高,为112.6头,明显高于其它几阶段。结合发育历期、寄生率、出蜂数等参数,橡副珠蜡蚧成虫的产卵初期和少量幼虫出壳期成虫是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寄生的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副珠蜡蚧 阔柄跳小蜂 发育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