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癌的骨转移:MRI与核素骨扫描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继琛 刘树学 +2 位作者 王霄英 林景辉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 比较分析MRI与核素骨扫描(BS)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方法 71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在治疗前分别行核素骨扫描和盆腔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盆腔范围内骨转移显示情况。结果 71例前列腺癌患者,... 目的 比较分析MRI与核素骨扫描(BS)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方法 71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在治疗前分别行核素骨扫描和盆腔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盆腔范围内骨转移显示情况。结果 71例前列腺癌患者,以盆腔范围为观察目标,确诊为骨转移瘤者19例。MRI正确诊断18例,假阴性1例,无假阳性,其诊断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100%,正确诊断率为986%;核素骨扫描正确诊断17例,假阴性2例,假阳性8例,其诊断敏感性为895%,特异性846%,正确诊断率859%。以病灶为统计单位,在盆腔范围内,共92个病灶确诊为转移;MRI诊断正确91个病灶,假阴性1个;核素骨扫描诊断正确66个病灶,假阴性26个,假阳性18个。敏感性MRI为989%,而核素骨扫描为717%。结论 在显示骨转移瘤方面,MRI较核素骨扫描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但受扫描范围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肿瘤 核素骨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与核素骨扫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诊断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沈茜刚 周良平 +7 位作者 彭卫军 毛健 张灵 姚之丰 程竞仪 刘晓航 丁建辉 岳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7-196,共10页
背景与目的: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whole-body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DWIBS)是一种可用于全身检查的MR成像技术,可以较好地显示淋巴结及骨骼系统病变,其成像效果与PET类似。本研究旨在探... 背景与目的: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whole-body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DWIBS)是一种可用于全身检查的MR成像技术,可以较好地显示淋巴结及骨骼系统病变,其成像效果与PET类似。本研究旨在探讨DWIBS与核素骨扫描成像在骨转移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的患者行DWIBS及核素骨扫描检查,比较两者检出骨转移的情况,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6例恶性肿瘤患者中,30例(共165处)发生骨转移,其中DWIBS检出26例(143处),核素骨扫描检出23例(132处),两者在检出骨转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2,P=0.506)。DWIBS及核素骨扫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较为接近,分别为86.7%、96.3%、86.1%和76.7%、88.5%、72.2%;DWIBS诊断骨转移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高于核素骨扫描,分别为83.3%、55.6%和50.0%、30.0%。分析DWIBS和核素骨扫描检出骨转移的部位,两者的检出率分别为86.7%(143/165)、80.0%(132/1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40,P=0.104);但DWIBS在检出骨盆及四肢长骨转移方面优于核素骨扫描,且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783和7.636,P=0.023和0.016)。结论:运用DWIBS扫描技术可有效检出骨转移性病灶,且与核素骨扫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有望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转移 核素骨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骨扫描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军阳 黄东生 +5 位作者 史季桐 葛心 戴皓洁 张伟令 王一卓 罗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核素骨扫描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转移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8月-2007年2月临床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36例患儿,在治疗前进行全身核素骨扫描,观察扫描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6例患儿中死亡4例,其中3例为骨侵... 目的探讨全身核素骨扫描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转移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8月-2007年2月临床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36例患儿,在治疗前进行全身核素骨扫描,观察扫描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6例患儿中死亡4例,其中3例为骨侵犯或转移,此3例中只有1例脑脊液中发现肿瘤细胞;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6个月。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骨转移发生率极低,核素骨扫描不建议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针对晚期病例,核素骨扫描可以对转移和预后作出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核素骨扫描 转移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技术在髁突肥大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宇翔 龙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8-60,共3页
髁突肥大治疗计划的制定往往依据于对髁突的生长情况的诊断。放射性核素骨扫描作为一种相对于临床检查和传统影像学判断更为精准灵敏的技术,可为髁突肥大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指导。因此,国内外学者对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技术的原理和... 髁突肥大治疗计划的制定往往依据于对髁突的生长情况的诊断。放射性核素骨扫描作为一种相对于临床检查和传统影像学判断更为精准灵敏的技术,可为髁突肥大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指导。因此,国内外学者对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其在髁突肥大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其测量值于髁突肥大治疗计划制定中的指导意义和与临床诊断方法的优劣比较等作了大量相关的研究。下面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技术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技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平面闪烁显像技术 单侧髁突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骨断层扫描对颈椎融合器内植骨成活的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付索超 雷伟 +3 位作者 汪静 万世勇 吴子祥 李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索评价颈椎螺纹融合器内植骨成活情况的无创性方法。方法:选择因颈椎病行颈前路减压钛合金螺纹融合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随访3~15个月,以99锝标记的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为显像剂行颈椎核素... 目的:探索评价颈椎螺纹融合器内植骨成活情况的无创性方法。方法:选择因颈椎病行颈前路减压钛合金螺纹融合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随访3~15个月,以99锝标记的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为显像剂行颈椎核素骨断层扫描,根据计算机“感兴趣区”技术,定量计算出植骨部位与自体胸骨上窝水平胸椎的放射性计数比;另选颈椎病术前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行核素骨断层扫描,计算病变间隙相邻椎体与自体胸骨上窝水平胸椎的放射性计数比作为对照。所有观察组患者同期行颈椎CT重建,分别在矢、冠、轴位观察融合器内植骨融合情况,然后将核素扫描与CT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放射性计数比为1.880±0.293,对照组为1.084±0.016,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植骨成活率为100%。CT重建显示观察组中3例骨性融合较差,骨性融合率为92.7%。结论:应用核素骨断层扫描法可对颈椎融合器内移植骨成活情况做出分析,且骨融合一定说明骨成活,植骨成活却不一定完全骨性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骨扫描 颈椎 融合器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三相骨扫描监测小型猪髁突骨折后血流变化及修复过程 被引量:3
6
作者 尹大一 姚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测髁突骨折后的血供变化、骨内代谢活性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修复状况。材料和方法:中国实验用小型猪9头,分别造成左侧髁突纵行和横行骨折模型,在不同时间进行核素三相骨扫描检查。结果:两种类型髁突骨折血流相的时间-放射... 目的:观测髁突骨折后的血供变化、骨内代谢活性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修复状况。材料和方法:中国实验用小型猪9头,分别造成左侧髁突纵行和横行骨折模型,在不同时间进行核素三相骨扫描检查。结果:两种类型髁突骨折血流相的时间-放射性活度曲线术侧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血流有较大变化,术侧TMJ区延迟相和血池相的放射性计数比值各个时间组均比健侧大,其中所有三相术侧的变化纵行骨折区大于横行骨折区。不同类型髁突骨折引起的关节血流变化不同,髁突纵行骨折比横行骨折变化更大。结论:核素三相骨扫描在骨折后修复过程中能为临床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由此可反映出不同类型骨折后在不同时间的骨代谢、血供及修复过程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 三相扫描 血流 下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与不同影像学检查的关系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年欢 王朋 +3 位作者 崔邦平 代文莉 邓鹏裔 田金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5-378,382,共5页
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在世界范围内位居男性所有恶性肿瘤第2位,仅次于肺癌^([1])。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平均寿命延长,前列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2-3])。
关键词 前列腺癌 GLEASON评分 磁共振成像 超声扫描 核素骨扫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