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SH通过与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1(hnRNP A1)的相互作用调控选择性剪接和基因转录 被引量:3
1
作者 洪瑜 都晓辉 +2 位作者 洪鲜 王涛 邓志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7-512,共6页
目的探讨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和富含脯氨酸同源物(WASH)与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1(hnRNP A1)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质谱鉴定、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WASH复合体核心成员WASH/FAM21与hnRNP A1相互作用.使用实时定量PCR检... 目的探讨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和富含脯氨酸同源物(WASH)与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1(hnRNP A1)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质谱鉴定、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WASH复合体核心成员WASH/FAM21与hnRNP A1相互作用.使用实时定量PCR检测WASH沉默细胞与对照细胞中端粒长度.使用RNA-Seq检测WASH沉默细胞与对照细胞转录谱.结果质谱鉴定结果显示包括hnRNP A1在内的多种hnRNP家族成员与FAM21-d219N相互作用.免疫沉淀结果验证了内源WASH/FAM21与hnRNP A1的相互作用.WASH沉默并未对端粒的相对长度产生影响,但明显提高了外显子跳跃的数量,并且影响包括部分核因子κB(NF-κB)靶基因在内的数百基因的转录.结论细胞核内的WASH可与hnRNP A1相互作用,参与选择性剪接和基因转录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和富含脯氨酸同源物(WASH) 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1(hnrnp a1) 选择性剪接 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_2/B_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周美宏 张尚福 +4 位作者 王艳萍 车国卫 陈小禾 朱文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 探讨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 /B1(hnRNPA2 /B1)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hnRNPA2 /B1在 5 8例NSCLC及癌旁组织、支气管切缘和 3 0例肺良性病变肺组织中的表达 ,并分析该... 目的 探讨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 /B1(hnRNPA2 /B1)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hnRNPA2 /B1在 5 8例NSCLC及癌旁组织、支气管切缘和 3 0例肺良性病变肺组织中的表达 ,并分析该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hnRNPA2 /B1阳性表达率 ( 63 .79% )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 ( 4 3 .10 % )和肺良性病变肺组织 ( 2 0 .0 0 % )(P =0 .0 0 0 ) ,癌旁肺组织中hnRNPA2 /B1阳性率亦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肺组织 (P <0 .0 5 )。肺癌患者支气管切缘上皮增生组织阳性表达率 ( 4 0 .0 0 % )显著高于正常支气管上皮 ( 15 .15 % ) (P =0 .0 3 2 )。低分化肺癌hnRNPA2 /B1阳性表达率 ( 78.13 % )显著高于中 -高分化肺癌 ( 4 6.15 % ) (P <0 .0 5 ) ,伴有淋巴结转移肺癌阳性表达率 ( 75 .0 0 % )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 ( 5 0 .0 0 % ) (P <0 .0 5 ) ,Ⅲ +Ⅳ期肺癌阳性表达率 ( 78.5 7% )显著高于Ⅰ +Ⅱ期 ( 5 0 .0 0 % ) (P <0 .0 5 ) ,T3 +T4肺癌阳性表达率 ( 77.42 % )显著高于T1+T2 ( 4 8.15 % ) (P<0 .0 5 )。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组织中hnRNPA2 /B1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nRNPA2 /B1的异常表达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检测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康苏娅 顾丽萍 +8 位作者 谢满鑫 林敏 马翔 朱叶飞 沙家豪 刘嘉茵 周作民 韩素萍 冒韵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研究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2/B1,hnRNP A2/B1)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内膜、患者异位内膜间的表达差异。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分析,研究3例... 目的:研究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2/B1,hnRNP A2/B1)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内膜、患者异位内膜间的表达差异。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分析,研究3例增生中晚期正常子宫内膜、3例增生中晚期EMs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hnRNP A2/B1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hnRNP A2/B1主要表达于间质和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且EMs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均低于正常内膜中的表达(P<0.05);而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nRNP A2/B1可能参与EMs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A2/B1 hnRNP A2/B1基因克隆及其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玲 于孟学 +2 位作者 林嘉友 高扬 陈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9-522,I001,共5页
目的获得hnRNPA2/B1cDNA序列,研究其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它在类风湿滑膜炎中可能的致病作用。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总RNA进行逆转录反应,经PCR扩增目的片段,将其克隆于PUC-T1质粒上,并经酶切电泳、DNA测序鉴定分析。... 目的获得hnRNPA2/B1cDNA序列,研究其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它在类风湿滑膜炎中可能的致病作用。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总RNA进行逆转录反应,经PCR扩增目的片段,将其克隆于PUC-T1质粒上,并经酶切电泳、DNA测序鉴定分析。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利用单克隆抗体和特异的cDNA探针,检测滑膜组织中hnRNPA2/B1的含量及表达水平。结果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中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并经测序证实该片段为hnRNPA2/B1的编码序列。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显示hnRNPA2/B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中的表达水平整体上较骨关节炎(OA)和正常对照滑膜组高(P<0.05)。结论成功克隆hnRNPA2/B1cDNA;初步证明hnRNPA2/B1水平在RA关节局部增高,推测它可能参与了类风湿滑膜炎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生胞核糖核蛋白A2/B1 基因克隆 类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5
作者 刘彦 谌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3-640,共8页
目的: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癌症,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2/B1,hnRNP A2/B1)是一种RNA结合蛋白,可调控多种基... 目的: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癌症,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2/B1,hnRNP A2/B1)是一种RNA结合蛋白,可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参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究hnRNP A2/B1对TSCC进展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相关芯片GSE146483、GSE85195分析hnRNP A2/B1在OSCC及正常口腔黏膜细胞、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基于TSCC相关芯片GSE4676分析hnRNP A2/B1表达与TSCC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相关性。收集2021年7月至12月于湖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30例TSC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样本,采用real-time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TSCC患者样本中hnRNP A2/B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以人TSCC细胞Tca-8113为研究对象,分别转染hnRNP A2/B1空载敲减质粒(sh-NC组)、敲减质粒(sh-hnRNP A2/B1组)、空载过表达质粒(OE-NC组)和过表达质粒(OE-hnRNP A2/B1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nRNP A2/B1敲减或过表达效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Tca-8113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Tca-8113细胞凋亡率。结果:基于GEO数据库中的OSCC相关芯片GSE146483、GSE85195分析发现:hnRNP A2/B1在OSCC及正常口腔黏膜细胞、组织中均存在差异表达(均P<0.01),同时对TSCC相关芯片GSE4676的分析证实hnRNP A2/B1表达与TSCC患者无病生存期呈负相关(P=0.006)。Real-time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样本相比,TSCC组织样本中hnRNP A2/B1的mRNA和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均P<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Tca-8113细胞在转染敲减或过表达hnRNP A2/B1质粒后,细胞内的hnRNP A2/B1表达水平被显著抑制或促进(均P<0.01)。CCK-8及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抑制Tca-8113细胞中hnRNP A2/B1的表达可以降低细胞增殖活性(P<0.05),增高细胞凋亡率(P<0.01);促进Tca-8113细胞中hnRNP A2/B1的表达可以增加细胞增殖活性(P<0.05),降低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HnRNP A2/B1是调控TSCC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的关键因子,通过抑制hnRNP A2/B1的表达可以降低TSCC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TSCC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邵羊阳 陆启荣 +2 位作者 崔潞晴 戴梦红 袁宗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3-458,共6页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s)是一类参与了多种重要生命过程的RNA结合蛋白。早期的研究发现hnRNPs主要参与新生前体mRNA(pre-mRNA)的包装过程,随着各方面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nRNPs的功能不仅限于pre-mRNA的包装,还在转...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s)是一类参与了多种重要生命过程的RNA结合蛋白。早期的研究发现hnRNPs主要参与新生前体mRNA(pre-mRNA)的包装过程,随着各方面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nRNPs的功能不仅限于pre-mRNA的包装,还在转录调节、可变剪接、核质运输、DNA修复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hnRNPs的结构特征和生物学功能予以综述,旨在为后续关于hnRNPs的调控网络及功能分析等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 结构特征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在RNA加工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曹雪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26-428,共3页
在真核细胞中, 初始转录产物( 前体mRNA)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转录后加工过程形成成熟的mRNA. 在这一过程中, 大量蛋白质和加工因子有序汇集在核糖核蛋白复合体中并参与对前体RNA 的加工过程. 该复合体中的蛋白质部分主... 在真核细胞中, 初始转录产物( 前体mRNA)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转录后加工过程形成成熟的mRNA. 在这一过程中, 大量蛋白质和加工因子有序汇集在核糖核蛋白复合体中并参与对前体RNA 的加工过程. 该复合体中的蛋白质部分主要由一类约20 种称为核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的多肽分子构成. 除了早期了解的一些结构性功能外, 近来已有许多证据显示这些蛋白质在细胞中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一 核糖核蛋白 RNA加工 RNA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I(hnRNP I)原核表达及初步应用
8
作者 孙成涛 冯帆 +3 位作者 王蕾 刘培红 牟东珍 鞠吉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2-1094,共3页
目的:克隆人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I(hnRNP I)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用纯化的重组蛋白进行系统性硬化症(SSc)体外诊断应用研究。方法:从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中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nRNP I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目的:克隆人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I(hnRNP I)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用纯化的重组蛋白进行系统性硬化症(SSc)体外诊断应用研究。方法:从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中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nRNP I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hnRNP I,在原核表达系统E.coliBL21(DE3)中表达重组蛋白。重组蛋白纯化后作为抗原对包括系统性硬化症(SSc)、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混合型结缔组织病(MCTD)、未分化型结缔组织病(UCTD)、类风湿性关节炎(RA)、正常对照(control)在内的血清相应抗体进行ELISA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0a-hnRNPI,在IPTG诱导下在E.coli BL21(DE3)中高效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为59600的重组hnRNP I蛋白,重组蛋白可以可溶蛋白和包涵体蛋白两种形式存在。hnRNP I蛋白抗体在SSc中阳性率(48.72%)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利用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表达出hnRNP I蛋白,此重组蛋白可用于SSc的临床诊断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异质性胞核糖核蛋白I(hnrnp I) 表达 系统性硬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D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9
作者 班硕丰 张诗晨 +2 位作者 孙一丹 王婧 韩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9-593,共5页
目的:探讨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D(hnRNPD)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阐明其在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术前均未经放、化疗的38例OSCC... 目的:探讨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D(hnRNPD)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阐明其在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术前均未经放、化疗的38例OSCC患者的肿瘤组织(OSCC组)和11例正常拔牙患者的口腔黏膜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OSCC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hnRNPD和EpCAM表达水平,并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OSCC患者肿瘤组织中hnRNPD和EpCAM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OSCC组织中hnRNPD和EpCAM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比较,OSCC组肿瘤组织中hnRNPD和EpCAM表达水平升高(Z=-4.936,P=0.000;Z=-2.780,P=0.005);不同性别和年龄OSCC患者肿瘤组织中EpCAM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1,P=0.013;Z=-1.967;P=0.049);不同临床病理特征OSCC患者肿瘤组织中hnRNPD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nRNPD和EpCAM表达水平相关性较弱(ρ=0.227,P=0.17)。结论:OSCC患者肿瘤组织中hnRNPD和EpCAM表达水平上调,两者促进了OSC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D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饥饿促进hnRNPA2B1细胞质转位并激活AKT维持前列腺癌细胞存活
10
作者 孙梁博 贺梦 +3 位作者 刘冬 何凤田 连继勤 杨明珍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284-2290,共7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饥饿后介导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2B1,hnRNPA2B1)向细胞质转位的分子机制及hnRNPA2B1细胞质转位增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在含葡萄糖的正常1... 目的探讨葡萄糖饥饿后介导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2B1,hnRNPA2B1)向细胞质转位的分子机制及hnRNPA2B1细胞质转位增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在含葡萄糖的正常1640培养基中常规培养(正常组),在不含葡萄糖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构建葡萄糖饥饿模型(饥饿组)。2组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联合尼克酰胺(nicotinamide,NAM)处理(TSA/NAM组)、AKT抑制剂BEZ235处理、si-NC转染和si-hnRNPA2B1转染。采用细胞质和细胞核蛋白分离技术、免疫沉淀联合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nRNPA2B1乙酰化(acetylation,Ac)水平、AKT总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细胞质和细胞核中hnRNPA2B1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检测各组细胞存活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在葡萄糖饥饿处理3~5 h后,PC3细胞hnRNPA2B1蛋白乙酰化降低(P<0.01),其细胞质转位增加(P<0.01),AKT磷酸化增强促进AKT信号通路的激活;与饥饿组比较,使用TSA/NAM、BEZ235和转染si-hnRNPA2B1处理后hnRNPA2B1乙酰化水平明显上调(P<0.01),能够抑制葡萄糖饥饿介导的hnRNPA2B1细胞质转位、抑制AKT磷酸化,同时导致葡萄糖饥饿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进一步降低(P<0.01)。结论葡萄糖饥饿环境通过诱导Ac-hnRNPA2B1-AKT信号通路激活,从而维持PC3细胞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饥饿 前列腺癌 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 乙酰化 AKT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甲基腺嘌呤(m6A)识别蛋白hnRNPA2B1在多种肿瘤高表达并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家瑶 赵晓迪 +1 位作者 卢瑗瑗 樊代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69-1077,共9页
目的探究N^(6)甲基腺嘌呤(m^(6)A)识别蛋白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探究hnRNPA2B1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并在胃癌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验证;应用单因素COX回归... 目的探究N^(6)甲基腺嘌呤(m^(6)A)识别蛋白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探究hnRNPA2B1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并在胃癌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验证;应用单因素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探究hnRNPA2B1在泛癌中的预后价值;探究hnRNPA2B1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肿瘤突变负荷(TMB)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hnRNPA2B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在胃癌组织芯片中,hnRNPA2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hnRNPA2B1与7种肿瘤的预后显著相关,且hnRNPA2B1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hnRNPA2B1表达水平与多种肿瘤的免疫细胞浸润呈正相关。hnRNPA2B1表达水平与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TMB、MSI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m^(6)A识别蛋白hnRNPA2B1在泛癌中普遍高表达,并且与较差的预后相关。hnRNPA2B1与多种肿瘤的免疫微环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 泛癌 预后 组学分析 肿瘤微环境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癌细胞株中hnRNP A_2/B_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驰 李为民 +3 位作者 陈文彬 徐丹 魏大鹏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 研究人肺癌细胞株中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 (hnRNP)A2 /B1及hnRNPB1的表达。方法 采用特异性hnRNPA2 /B1及hnRNPB1引物 ,应用RT PCR方法研究肺癌细胞株hnRNPA2 /B1mRNA的表达 ,以抗hnRNPB1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研究肺... 目的 研究人肺癌细胞株中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 (hnRNP)A2 /B1及hnRNPB1的表达。方法 采用特异性hnRNPA2 /B1及hnRNPB1引物 ,应用RT PCR方法研究肺癌细胞株hnRNPA2 /B1mRNA的表达 ,以抗hnRNPB1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研究肺癌细胞hnRNPA2 /B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 RT PCR显示人肺腺癌细胞株SPC A1及Y 90 ,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 H44 6及鳞癌细胞株A43 1均表达hnRNPA2 /B2 及hnRNPB1,其PCR产物分子量分别在 661及 10 3 9bp左右 ,与预期大小的hnRNPA2 /B1cD NA片断相符。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发现 ,肺腺癌细胞株SPC A1及Y 90 ,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 H44 6及鳞癌A43 1的细胞浆及细胞核内均可见特异的hnRNPB1染色 ,鳞癌A43 1及小细胞肺癌NCI H44 6hnRNPB1染色较肺腺癌细胞株SPC A1及Y 90明显。结论 肺癌细胞株hnRNPA2 /B1及hnRNPB1表达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癌细胞 hnrnpA2/B1 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RNPA1基因在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乔璐 白玉茹 +2 位作者 谢宁 刘娜 王进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97-1402,共6页
目的:研究核内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A1基因(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 A1,hnRNP A1)mRNA水平在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全基因组mRNA测序资料分析hnRNPA1在消化道肿瘤与正常组织间表... 目的:研究核内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A1基因(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 A1,hnRNP A1)mRNA水平在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全基因组mRNA测序资料分析hnRNPA1在消化道肿瘤与正常组织间表达的差异,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并进行生存分析判断其预后价值。结果:(1)hnRNPA1在不同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织均明显增高(P<0.01),其中结直肠癌、肝癌、胆管癌、胰腺癌更为明显。(2)hnRNPA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5)、TNM分期(P<0.05)和浸润深度(P<0.05)相关,与年龄、性别、肝癌危险因素无关联。hnRNPA1在胆管癌、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TNM分期、浸润深度等不相关。(3)hnRNPA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低与总生存期有相关性(P<0.05),且为独立于TNM分期、分化程度而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子;hnRNPA1在结肠、直肠、肝、胆管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低与总生存期无相关性。结论:hnRNPA1 mRNA在不同消化系统肿瘤中表达都增高;其高表达是胰腺癌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基因 消化系统肿瘤 胰腺癌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43通过靶向hnRNPA2B1调控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建涛 谢兴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9-645,共7页
目的:探讨miR-1243通过靶向调控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表达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q PCR和WB法检测4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手术切除标本)... 目的:探讨miR-1243通过靶向调控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表达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q PCR和WB法检测4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手术切除标本)和正常人肝细胞QSG-7701与肝癌细胞HepG2、Hep3b、HuH-7中miR-1243、hnRNPA2B1 m RNA水平及hnRNPA2B1、cyclin D1、MMP-2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43和hnRNPA2B1的靶向关系。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不转染)、miR-NC组(转染miR-NC)、miR-1243 mimic组(转染miR-1243 mimic)、miR-1243 mimic+pcDNA3.1组(转染miR-1243 mimic和pcDNA3.1)、miR-1243 mimic+pc-hnRNPA2B1组(转染miR-1243 mimic和pc-hnRNPA2B1)后进行相应转染;WB法检测肝癌组织及细胞和转染后各组细胞的hnRNPA2B1、cyclin D1、MMP-2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转染后各组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转染后各组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与癌旁组织或正常人肝细胞QSG-7701相比,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miR-1243呈低表达、hnRNPA2B1 mRNA及其蛋白呈高表达(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证实miR-1243与hnRNPA2B1间存在靶向关系,且miR-1243通过靶向hnRNPA2B1负调控其表达。转染miR-1243 mimic后HepG2细胞中hnRNPA2B1蛋白表达、细胞增殖能力、划痕愈合率及cyclin D1、MMP-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而同时过表达hnRNPA2B1和miR-1243可逆转过表达miR-1243对HepG2细胞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miR-1243通过靶向hnRNPA2B1表达调控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HEPG2细胞 miR-1243 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外囊泡DNA甲基化标志物探讨子宫颈癌侵袭转移的风险
15
作者 何薇薇 赵妍 +2 位作者 李能 谢琦 吴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4-482,共9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癌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中甲基化调节剂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C(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C,HNRNPC)对肿瘤侵袭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人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系(HcerEpic)、3种人子...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癌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中甲基化调节剂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C(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C,HNRNPC)对肿瘤侵袭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人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系(HcerEpic)、3种人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和CaSki)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用于体外实验。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细胞中HNRNPC蛋白表达。应用sh-NC和sh-HNRNPC转染CaSki细胞,并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EVs,分别考察EVs对SiH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和对HUVECs血管生成的影响。对于组织微阵列检测,从本院获得正常子宫颈组织(n=8)、低级别(n=32)和高级别(n=37)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子宫颈癌(n=153)标本。根据HNRNPC免疫评分将子宫颈癌患者分为HNRNPC高表达组(n=99)和低表达组(n=54),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与HcerEpic细胞相比,SiHa、HeLa、CaSki细胞中HNRNPC表达增加。在用CaSki-EVs处理的SiHa细胞中,与sh-NC-EVs组相比,sh-HNRNPC-EVs组SiHa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集落数以及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在用CaSki-EVs处理的HUVECs细胞中,与sh-NC-EVs组相比,sh-HNRNPC-EVs组HUVECs细胞的PCNA、VEGFA蛋白表达、血管生成长度均显著降低(P<0.05)。HNRNPC表达随着子宫颈上皮细胞的转化而逐渐增加(F=106.9,P<0.001),且与正常组织相比,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子宫颈癌中HNRNPC表达显著增加(P<0.001)。HNRNPC与子宫颈癌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宫旁浸润、阴道浸润、晚期FIGO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与HNRNPC低表达组相比,HNRNPC高表达组子宫颈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较短(P<0.05)。结论含有HNRNPC的EVs影响子宫颈癌的生长和转移,并促进HUVECs细胞的血管生成,从而加速子宫颈癌的进展。此外,子宫颈癌组织中HNRNPC高表达与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表明含有HNRNPC的EVs可能是子宫颈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细胞外囊泡 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C 侵袭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RNPs参与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玉娟 吴海芳 +1 位作者 罗吉(综述) 傅芬(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3-96,共4页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hnRNPs)是一大类RNA结合蛋白,在结构上具有类似性,其大多包含2个RNA结合区域和一个核定位区域,它们参与核酸代谢的多个方面,包括选择性剪接、mRNA稳定、转录和翻译调控...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hnRNPs)是一大类RNA结合蛋白,在结构上具有类似性,其大多包含2个RNA结合区域和一个核定位区域,它们参与核酸代谢的多个方面,包括选择性剪接、mRNA稳定、转录和翻译调控等生理过程。近年来对hnRNPs的深入研究表明,其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通过选择性剪接来调节细胞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或凋亡基因的表达,影响肿瘤能量代谢,维持端粒酶高活性,促进上皮间质转化以及促进血管形成等多种机制参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本文对hnRNPs家族及其生理功能,其与肺癌、宫颈癌、乳腺癌、各消化道肿瘤的关系,以及其参与肿瘤形成的相关途径做一综述,旨在探讨肿瘤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 癌症 选择性剪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腺苷酸甲基化结合蛋白的遗传变异与胃癌风险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欣苑 冯延璐 +5 位作者 李洁 许思易 李成云 刘桐 王新华 梁戈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834-2842,共9页
目的探讨YTHDF1 rs6011668、HNRNPA2B1 rs2070601和rs7655821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胃癌风险关联。方法收集胃癌病例457例,健康对照525例,采用结合多重PCR和高通量测序的Hi-SNP的基因分型方法对YTHDF1 rs6011668、HNRNPA2B1 rs2070... 目的探讨YTHDF1 rs6011668、HNRNPA2B1 rs2070601和rs7655821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胃癌风险关联。方法收集胃癌病例457例,健康对照525例,采用结合多重PCR和高通量测序的Hi-SNP的基因分型方法对YTHDF1 rs6011668、HNRNPA2B1 rs2070601和rs76558212进行基因分型;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SNPs与胃癌发病风险和临床进展的关联,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Risk Score(RS)模型综合分析环境和遗传因素对胃癌发病的影响。结果YTHDF1 rs6011668 TT基因型携带者的胃癌发病风险是CC基因型携带者的3.075倍(95%CI:1.128~8.382,P=0.028),是CC/TC基因型携带者2.961倍(95%CI:1.091~8.033,P=0.033);分层分析发现,TT基因型主要增加不饮茶者、吃腌制食物者和吃油炸食物者的胃癌发病风险(P<0.05);此外,TT基因型携带者增加胃癌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和中晚期风险(P<0.05)。综合环境与遗传因素,计算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风险评分(RS),以RS四分位数分组发现,RS得分越高,胃癌发病风险越高。与RS≤Q25组相比,Q25≤RS<Q50组、Q50<RS<Q75组和RS≥Q75组胃癌的发病风险分别为3.090、9.731和19.949。结论YTHDF1 rs6011668突变基因型可能与增加胃癌发病风险和推进临床进展有关,结合环境与遗传因素能更好地评估胃癌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N6-腺苷酸甲基化 YTH结构域家族蛋白1 异质核糖核蛋白A2B1 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羰基化蛋白质组学研究规律运动调控大鼠脑纹状体细胞凋亡的作用与适应性机制
18
作者 袁顺灵 彭美 +6 位作者 向逸 杨启明 雷勇 刘文锋 刘霞 汤长发 印大中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89-1501,共13页
为研究探讨规律运动对老年大鼠纹状体蛋白质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差异羰基化蛋白质组学特征分析,筛选靶标蛋白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将24只健康雄性23月龄老年大鼠随机分为静息组(Con-SED)和规律运动组(Aero-EXE)。采用运动强... 为研究探讨规律运动对老年大鼠纹状体蛋白质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差异羰基化蛋白质组学特征分析,筛选靶标蛋白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将24只健康雄性23月龄老年大鼠随机分为静息组(Con-SED)和规律运动组(Aero-EXE)。采用运动强度相当于最大摄氧量(VO_(2max))60%~65%逐渐递增到70%~75%的10周中等强度规律运动。HE染色结果显示,规律运动改善了老年大鼠纹状体基质间区和纹状质间区的结构。TUNEL检测出所有老年大鼠纹状体均出现细胞凋亡核。与Con-SED组相比较,Aero-EXE组纹状体基质间区细胞凋亡指数增加了68.24%(P<0.01),而纹状质间区凋亡指数下降了43.14%(P<0.05)。亲和素珠富集和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离鉴定羰基化蛋白质。进一步使用MASCOT服务器的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搜索,结果显示,羰基化蛋白质涵盖28种氧化修饰位点。其中鉴定出Con-SED组羰基化蛋白质有14-3-3蛋白(e)和核内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HNRNPA2B1)等69个;而Aero-EXE组羰基化蛋白质有电压依赖型阴离子选择性通道1(VDAC1)和VDAC2等71个。生物信息学分析羰基化蛋白质的氧化修饰位点及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筛选出14-3-3蛋白(e)和HNRNPA2B1羰基化蛋白质与细胞凋亡有着重要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与Con-SED组相比较,Aero-EXE组的大鼠纹状体SOD和BDNF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1,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14-3-3蛋白(e)和HNRNPA2B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P<0.01);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PI3K/AKT1/mTOR和CAMKⅡα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或P<0.01)。综上所述,规律运动刺激了抗氧化系统的适应,改善了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14-3-3蛋白(e)和HNRNPA2B1等蛋白质羰基化,维护了纹状体基质间区和纹状质间区细胞凋亡的稳态,其机制是通过上调14-3-3蛋白(e)和HNRNPA2B1表达水平,促进BDNF的表达,进一步激活并上调下游PI3K/AKT/mTOR和CAMKs信号通路而调控纹状体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律运动 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14-3-3蛋白(e) 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STMN1P2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优萍 李录英 周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96-604,共9页
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肿瘤进展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我们的前期研究通过lncRNA表达谱芯片筛选发现,微管不稳定蛋白1假基因2(stathmin 1 pseudogene 2,STMN1P2)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但其生物学功能以及在... 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肿瘤进展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我们的前期研究通过lncRNA表达谱芯片筛选发现,微管不稳定蛋白1假基因2(stathmin 1 pseudogene 2,STMN1P2)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但其生物学功能以及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探讨lncRNA STMN1P2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7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3种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BT-549、MCF-7和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中验证STMN1P2的表达水平。下调或上调STMN1P2的表达后,进行transwell、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检测,研究STMN1P2的生物学功能。通过RNA pull-down实验结合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挖掘STMN1P2的结合蛋白,探究潜在的分子机制。结果:STMN1P2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干扰STMN1P2后,BT-549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减弱(P<0.05);过表达STMN1P2后,MDA-MB-231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0.05)。而STMN1P2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影响不明显。RNA pull-down实验结果显示,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U(heterogeneous nuclearribonucleoproteinU,hnRNPU)可能为STMN1P2结合蛋白,且hnRNPU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受STMN1P2调控(P<0.05)。挽救实验结果显示,抑制hnRNPU表达能够逆转STMN1P2的促细胞迁移作用(P<0.05)。结论:STMN1P2可能通过结合hnRNPU发挥促进乳腺癌细胞迁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乳腺癌 迁移 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氏贾第虫无义mRNA的降解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佳 柴杨丽 +1 位作者 周宝春 柴宝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途径(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NMD)作为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的mRNA质量监控机制,可以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PTC)的异常转录本,从而避免截短蛋白质对细胞的毒害,但其详细的分子机制...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途径(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NMD)作为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的mRNA质量监控机制,可以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PTC)的异常转录本,从而避免截短蛋白质对细胞的毒害,但其详细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阐释。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作为一种寄生性单细胞原生动物,进化地位特殊,对其NMD途径的研究有利于阐明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和进化机制。本研究通过酵母双杂交及体外pull-down实验分析了贾第虫NMD途径因子上游移码蛋白1 (Giardia lamblia up-frameshift 1,Gl UPF1)、贾第虫RNA结合蛋白(Giardia lamblia HRP1,Gl HRP1)、贾第虫核糖核酸外切酶(Giardia lamblia Ski7p,Gl Ski7p、Giardia lamblia XRN1,Gl XRN1)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Gl UPF1全长与Gl HRP1、Gl XRN1(1~500aa)、Gl Ski7p间均可发生相互作用。而且Gl UPF1的CH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分别与Gl HRP1、Gl XRN1(1~500 aa)、Gl Ski7p相互作用。说明Gl UPF1在贾第虫NMD途径中作为招募平台,在无义mRNA识别和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结合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结果,我们提出原生动物贾第虫的NMD途径:在提前终止密码子处SURF(SMG1-UPF1-eRF1-eRF3)复合物形成后,Gl UPF1被磷脂酰肌醇3-激酶(suppressor with morphogenetic effect on genitalia 1,SMG1)磷酸化修饰,NMD途径激活,随后Gl UPF1与HRP1相互作用,将转录本标记为NMD底物; Gl UPF1进而招募下游贾第虫5'-3'核糖核酸降解酶Gl XRN1、贾第虫3'-5'核糖核酸降解因子Gl Ski7p,最终降解靶标m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虫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途径 贾第虫不均一核糖核蛋白 贾第虫上游移码蛋白1 贾第虫5’-3’核糖酸外切酶 贾第虫3’-5’超级杀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