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体衬套模型对四连杆悬架K&C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郑松林 顾晗 +2 位作者 冯金芝 陆毅 宋江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23-726,共4页
基于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充分考虑衬套在不同方向上刚度耦合的新柔性体悬架衬套模型。采用模态综合法计算出变形量,解算出衬套模态。然后生成模态中性文件,并导入ADAMS/Car中以建立四连杆悬架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基于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充分考虑衬套在不同方向上刚度耦合的新柔性体悬架衬套模型。采用模态综合法计算出变形量,解算出衬套模态。然后生成模态中性文件,并导入ADAMS/Car中以建立四连杆悬架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衬套柔性体模型要比传统衬套模型更精确,能在设计阶段更真实地预测与分析汽车悬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套 四连杆悬架 柔性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及面部柔性体混合模型下的仿人头机器人行为仿真 被引量:6
2
作者 孟庆梅 吴伟国 王瑜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66-1468,1483,共4页
在仿人头部机构设计基础上,利用现有软件分别建立头部机构刚性模型及面部柔性体模型。在混合模型下进行基本面部表情、以及表情与头部动作协调行为的仿真研究,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验证了面部表情的设计与理论研究。为进一步设计、研制... 在仿人头部机构设计基础上,利用现有软件分别建立头部机构刚性模型及面部柔性体模型。在混合模型下进行基本面部表情、以及表情与头部动作协调行为的仿真研究,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验证了面部表情的设计与理论研究。为进一步设计、研制高度集成化的仿人头像型机器人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体模型 面部表情 仿人头机器人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软件和改进遗传算法的柔性多体模型汽车悬架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京军 孙扬 高瑞贞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3-36,共4页
针对汽车悬架优化模型简单、遗传算法概率参数主观选取问题、早熟问题,建立了汽车悬架柔性多体模型,并且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建立遗传算法和ADAMS软件接口,首次实现了柔性多体模型汽车悬架参数的遗传算法优化。通过对33自由度的... 针对汽车悬架优化模型简单、遗传算法概率参数主观选取问题、早熟问题,建立了汽车悬架柔性多体模型,并且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建立遗传算法和ADAMS软件接口,首次实现了柔性多体模型汽车悬架参数的遗传算法优化。通过对33自由度的多刚体模型汽车悬架和42自由度的柔性多体模型汽车悬架进行优化分析,表明应用柔性多体汽车悬架模型的结果要优于多刚体汽车悬架模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 遗传算法 柔性模型 汽车悬架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齿轮-柔性转子-滑动轴承系统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冯海生 王黎钦 +2 位作者 郑德志 赵小力 戴光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388,403,共6页
为分析柔性齿轮对齿轮传动系统动特性的影响,建立考虑时变啮合刚度、非线性摩擦力的柔性齿轮-柔性转子-滑动轴承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相对于刚性体模型,考虑柔性齿轮和柔性转子的齿轮系统模型更加适合大变形的轻薄化齿轮系... 为分析柔性齿轮对齿轮传动系统动特性的影响,建立考虑时变啮合刚度、非线性摩擦力的柔性齿轮-柔性转子-滑动轴承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相对于刚性体模型,考虑柔性齿轮和柔性转子的齿轮系统模型更加适合大变形的轻薄化齿轮系统动特性研究;柔性齿轮系统启动阶段存在明显的亚异步振动及齿轮轴向振动幅值的获取;高速重载有利于齿轮系统稳态工况的平稳运转及维持,但会引起齿轮轴向辐射噪声的增加;相对加减速、停机工况,启动工况下的轴向辐射噪声和动态啮合力波动最大。研究结果对齿轮轻薄化设计和认识齿轮传动系统的全工况动特性等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系统 柔性动力学模型 柔性齿轮 柔性转子 动态啮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碰摩-不对中故障耦合作用下柔性转子-滚动轴承系统动力学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俊红 马梁 +2 位作者 马文朋 何振鹏 张桂昌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55-864,共10页
研究柔性转子-滚动轴承系统在不平衡-碰摩-不对中故障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基于有限元与数值计算联合仿真方法,建立转子-滚动轴承系统的耦合故障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控制模型.运用模态综合法建立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自行编程建... 研究柔性转子-滚动轴承系统在不平衡-碰摩-不对中故障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基于有限元与数值计算联合仿真方法,建立转子-滚动轴承系统的耦合故障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控制模型.运用模态综合法建立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自行编程建立非线性轴承力、碰摩力与不对中激振力模型.分析对比了系统在各种故障耦合作用下的振动特征图.结果表明,不对中故障对转子系统的整体振动影响较明显,不对中故障较严重时,整个系统振动形式更加复杂,并且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能够较好的吻合,因此该方法可有效研究转子-轴承系统的不平衡-碰摩-不对中耦合故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滚动轴承系统 柔性系统控制模型 联合仿真 不平衡-碰摩-不对中耦合故障 动力学分析 子故障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仿真的车辆悬架模型搭建
6
作者 刘书帆 冯金芝 +1 位作者 高琦 郑光磊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9年第6期42-45,共4页
考虑到车辆在实际道路上行驶时不断承受来自路面的高频激励作用,在搭建悬架模型时,传统的线性衬套模型不能充分反应悬架在随机载荷冲击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因此,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衬套模型进行模态分析,生成... 考虑到车辆在实际道路上行驶时不断承受来自路面的高频激励作用,在搭建悬架模型时,传统的线性衬套模型不能充分反应悬架在随机载荷冲击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因此,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衬套模型进行模态分析,生成柔性体衬套模型并搭建样车悬架模型。将试车场采集得到的路面载荷谱作为激励,进行动态仿真及台架试验。分析二者结果可知,该建模方法对于研究悬架动态K&C特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柔性体模型 动态K&C试验 ADAMS/C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变工况冲击的齿轮动态啮合力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冯海生 王黎钦 +2 位作者 郑德志 赵小力 戴光昊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217,394,共6页
为研究变工况冲击对齿轮传动系统动特性影响,基于弹塑性接触理论,给出一种可以考虑变工况冲击、啮入冲击、节点冲击的齿轮接触碰撞力参数预估算法,并结合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柔性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和算法可用于大接触变形... 为研究变工况冲击对齿轮传动系统动特性影响,基于弹塑性接触理论,给出一种可以考虑变工况冲击、啮入冲击、节点冲击的齿轮接触碰撞力参数预估算法,并结合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柔性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和算法可用于大接触变形和承受频繁冲击齿轮传动系统稳态和瞬态动特性分析。研究表明:与啮入冲击导致的稳态动态啮合力相比,变工况冲击引起的瞬态动态啮合力具有幅值大、冲击时间短等特点;在不同工况下,啮入冲击会引起不同周期的齿轮动态啮合力波动;滑动摩擦系数对齿轮切向摩擦力的节点冲击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对齿轮的接触碰撞力参数预估及全面认识齿轮传动系统瞬态动特性等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系统 变工况冲击 柔性体模型 接触碰撞 动态啮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齿轮裂纹故障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永祥 涂虎 +2 位作者 陆杰 朱丹宸 赵磊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7-1285,共9页
为研究齿轮裂纹故障振动信号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基于Adams柔性体仿真的特点对齿轮裂纹故障进行了模拟,建立了包含不同深度裂纹的齿轮箱完全柔性体模型,分析了裂纹深度、测点位置及信号测量方向、输入转速和负载转矩等变量对齿轮箱... 为研究齿轮裂纹故障振动信号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基于Adams柔性体仿真的特点对齿轮裂纹故障进行了模拟,建立了包含不同深度裂纹的齿轮箱完全柔性体模型,分析了裂纹深度、测点位置及信号测量方向、输入转速和负载转矩等变量对齿轮箱振动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纹越深、测点位置越靠近裂纹故障源、输入转速和负载转矩越大,振动信号的冲击和幅值也就越大,且垂向加速度信号幅值大于轴向加速度信号幅值。通过分析系统的传递特性得到振动信号的传递规律和频率分布情况,结果与不同测点位置振动信号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并通过锤击法实验证明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齿轮裂纹故障的仿真研究和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裂纹 ADAMS 完全柔性体模型 传递特性 锤击法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酿酒葡萄植株受迫振动仿真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永强 杨学军 +2 位作者 王俊 张健飞 尹素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7期220-224,共5页
酿酒葡萄的收获最终是通过振摇葡萄藤,使葡萄果粒与葡萄藤分离。利用Adams软件进行葡萄藤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得到收获酿酒葡萄需要的最佳振动频率和激振力幅值。首先利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酿酒葡萄植株的三维... 酿酒葡萄的收获最终是通过振摇葡萄藤,使葡萄果粒与葡萄藤分离。利用Adams软件进行葡萄藤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得到收获酿酒葡萄需要的最佳振动频率和激振力幅值。首先利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酿酒葡萄植株的三维模型,再将其导入ADAMS软件中进行柔性化处理;通过对葡萄藤柔性体模型施加激振力模拟葡萄藤在收获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利用Adams软件进行仿真试验,得到葡萄藤受迫振动时葡萄果穗和葡萄果粒的惯性力变化曲线;最后分析试验结果,确定了机械收获酿酒葡萄的最佳振动频率和激振力幅值组合,分别为:600 Hz和35 N,550 Hz和45 N,500 Hz和60 N,450 Hz和75 N。研究结果对酿酒葡萄收获机械研制过程中收获机构性能参数的确定和优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柔性体模型 振动频率 激振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齿面摩擦的高功率密度齿轮传动效率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海生 王黎钦 +2 位作者 郑德志 赵小力 戴光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29,共6页
为考察齿面摩擦对高功率密度齿轮传动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样机方法的齿轮传动效率预测及动特性分析方法.考虑齿轮和转轴的柔性变形、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建立齿轮、转轴、轴承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求解动力学方程得到齿轮... 为考察齿面摩擦对高功率密度齿轮传动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样机方法的齿轮传动效率预测及动特性分析方法.考虑齿轮和转轴的柔性变形、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建立齿轮、转轴、轴承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求解动力学方程得到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和动特性,并分析了齿面摩擦对直齿轮、斜齿轮、人字齿轮传动系统传动效率、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齿面摩擦系数的增加,接触应力增加,动态切向摩擦力变大;在高速工况下,人字齿轮接触应力最小,但传动效率高于斜、直齿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面摩擦 齿轮 传动效率 柔性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upled analysis of engine noise and interior noise of an automobile
11
作者 郑旭 毛杰 郝志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753-760,共8页
The coupled model of a four-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dash panel wa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gine noise and interior noise of an automobil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lexi... The coupled model of a four-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dash panel wa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gine noise and interior noise of an automobil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lexible multi-body dynamics, and boundary element analysis were integrated to obtain the tetrahedron-element models, structural vibration response, and radiated noise,respectively. The accuracy of the finite-element model of the engine was validated by modal analysis via single-input multi-output technology, while the dash panel was validated by sound transmission loss experiment. The block was optimized to reduce the radiated acoustic power from the engine surface. The acoustic transfer path between the engine cabin and passenger compartment was then established. The coupled analysis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interior noise is optimized due to the engine noise re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ine noise interior noise dash panel coupled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