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萍 刘建钗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2期27-27,共1页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但前期工作仅限于分离鉴定、形态观察和功能鉴定。枯草芽胞杆菌是一类属于芽孢杆菌属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其粒径大小为(0.8~1.2)微米×(1.5~4.0)微米,主要存在于土壤和腐败的有机...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但前期工作仅限于分离鉴定、形态观察和功能鉴定。枯草芽胞杆菌是一类属于芽孢杆菌属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其粒径大小为(0.8~1.2)微米×(1.5~4.0)微米,主要存在于土壤和腐败的有机物中,是一类杆状好氧细菌,也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表达宿主,具有易培养、无致病性、发酵工艺完善等优点,可用于多种工业酶的高效表达。然而,枯草芽胞杆菌的高效表达体系还不够理想。本文对枯草杆菌高效表达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菌株的高效表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 工业酶 好氧细菌 芽孢杆菌 形态观察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 枯草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及其启动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2
作者 余小霞 田健 +1 位作者 刘晓青 伍宁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44,共10页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其具有非致病性、分泌蛋白能力强的特性和良好的发酵基础及生产技术,是目前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和分泌外源蛋白的理想宿主,成为原核表达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模式菌株。而实现外源蛋白的高效表达...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其具有非致病性、分泌蛋白能力强的特性和良好的发酵基础及生产技术,是目前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和分泌外源蛋白的理想宿主,成为原核表达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模式菌株。而实现外源蛋白的高效表达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使用强并可控制的启动子。目前,枯草芽孢杆菌中常用的启动子为组成型、诱导物诱导型、时期特异性及自诱导型。详细介绍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以及其常用启动子的优缺点,并对克隆新的启动子的方法做了总结,旨为完善枯草表达系统和工业生产外源蛋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表达系统 组成型启动子 诱导型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级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金斌 陈大超 +4 位作者 李文 蒋玮 李鹏 张倩倩 唐雪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5-120,共6页
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的特点、载体及其元件、转化方法及外源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泌机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最新进展。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表达体系 遗传工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及其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熊海涛 韦宇拓 《广西科学》 CAS 2018年第3期233-241,共9页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工业应用中一种重要的模式菌株,具有非致病性、遗传背景清晰、分泌蛋白能力强、容易分离培养等特性,是异源蛋白表达和分泌的理想宿主。高效可控的启动子是实现外源蛋白高效表达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工业应用中一种重要的模式菌株,具有非致病性、遗传背景清晰、分泌蛋白能力强、容易分离培养等特性,是异源蛋白表达和分泌的理想宿主。高效可控的启动子是实现外源蛋白高效表达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诱导机制,启动子可分为组成型启动子、诱导型启动子、自诱导启动子和时期特异性启动子。本文介绍了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芽孢杆菌σ因子类型及枯草芽孢杆菌启动子的结构,比较了常用启动子的优缺点,总结了新启动子克隆和改造及生物信息学预测启动子的方法,并对枯草芽孢杆菌启动子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及工业生产外源蛋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表达系统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明明 陈玉林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共7页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的革兰氏阳性菌。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生产饲用酶、饲用活性代谢产物以及作为肠道益生菌成为热点研究领域。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是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核心,论文对枯草...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的革兰氏阳性菌。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生产饲用酶、饲用活性代谢产物以及作为肠道益生菌成为热点研究领域。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是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核心,论文对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表达系统 质粒载体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及其发酵黄芪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情 伏春雨 +2 位作者 王亭亭 刘小芳 彭军 《山东畜牧兽医》 2021年第10期1-6,10,共7页
纤维素酶对纤维素有较强的分解作用,自然界存在的产酶菌株一般存在产酶效率低、酶活性不稳定等缺点,难以在畜牧业生产中大量推广使用。本研究选取编码纤维素酶的主效基因Cel9A作为目的基因,以枯草芽孢杆菌WB800N为宿主,通过基因克隆、... 纤维素酶对纤维素有较强的分解作用,自然界存在的产酶菌株一般存在产酶效率低、酶活性不稳定等缺点,难以在畜牧业生产中大量推广使用。本研究选取编码纤维素酶的主效基因Cel9A作为目的基因,以枯草芽孢杆菌WB800N为宿主,通过基因克隆、电转化等方法,构建重组菌株WB800N/PHT43-Cel9A。筛选高效产酶菌株,发酵黄芪以显著提高多糖产率。本研究为黄芪、农产品秸秆等天然植物多糖在畜牧业的推广应用以及农业环境控制提供技术贮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基因 高效表达 枯草芽孢杆菌 黄芪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nD表达强度对枯草芽孢杆菌中维生素K2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黄俊宝 黄茜琳 +7 位作者 陈宇 高旭丽 罗雅妮 陶伟 郭明雨 刘永圆 吴晶 刘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0,共9页
维生素K2(Vitamin K2,MK)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化合物,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甲萘醌途径中关键基因menD表达量的不同对于细菌生长、生物膜形态与MK合成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168(Bacillus subtilis 168,BS... 维生素K2(Vitamin K2,MK)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化合物,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甲萘醌途径中关键基因menD表达量的不同对于细菌生长、生物膜形态与MK合成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168(Bacillus subtilis 168,BS168)为出发菌株,构建BS168-ΔmenD、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突变菌株,使用HPLC检测菌株中MK的含量,使用western-blot检测蛋白质的表达强度,以确定menD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对于MK合成的作用。研究发现,BS168-ΔmenD菌株生长缓慢,无法很好的产生生物膜,在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甲萘醌标准品细胞才能生长;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突变菌株的生物膜和MK的含量与原始菌株都有较为显著的差异。静态发酵时,孔板中重组菌株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生物膜的形成量和褶皱程度相较于原始菌株得到较大的提升,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重组菌株的生物膜形成量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36倍与1.59倍,同时,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 MK产量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64倍和1.87倍,BS168-P_(xylA)-menD的最大产量达39.27 mg/L。结果表明,作为枯草芽孢杆菌中MK合成途径的关键酶,menD的表达量是影响枯草芽孢杆菌中生物膜与MK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维生素K2 启动子 表达强度 菌株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细菌素的分离、表达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于秀菊 张敏爱 +4 位作者 胡燕姣 朱芷葳 王海东 杨丽华 范阔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333,共11页
旨在分离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所产细菌素,并分析重组表达后的细菌素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通过牛津杯扩散法筛选羊驼粪便中高产细菌素的芽孢杆菌;借助16S rRNA鉴定分离菌;采用硫酸铵沉淀、氯仿抽提、SDS-PAGE、质谱分析等技术获得细菌素的... 旨在分离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所产细菌素,并分析重组表达后的细菌素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通过牛津杯扩散法筛选羊驼粪便中高产细菌素的芽孢杆菌;借助16S rRNA鉴定分离菌;采用硫酸铵沉淀、氯仿抽提、SDS-PAGE、质谱分析等技术获得细菌素的氨基酸序列;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细菌素进行体外表达,并利用牛津杯扩散法测定其抑菌活性和稳定性。结果显示,分离菌是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枯草芽孢杆菌SXAU18,其可产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生长的细菌素;枯草芽孢杆菌SXAU18所产细菌素可能是分子量为10~20 ku的DarA蛋白和两种未知蛋白,属于类细菌素的范畴,将未知蛋白分别命名为BLIS SXAU181和182;经原核表达的BLIS SXAU181和182主要以可溶性上清蛋白形式表达,纯化后为单一条带;重组BLIS SXAU181蛋白没有抑菌活性,重组BLIS SXAU182蛋白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且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耐人工胃液和肠液的的特性。综上,本研究从枯草芽孢杆菌SXAU18分离到具有抑制革兰阳性菌生长活性的细菌素,且重组表达后的BLIS SXAU182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和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细菌素 分离 表达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达元件优化提高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解毒酶DepB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1
9
作者 严茹雪 李越 +4 位作者 牛家峰 陆兆新 孟凡强 朱萍 吕凤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7,共7页
本研究实现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解毒酶DepB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RIK 1285中的异源表达,但DepB较低的发酵水平限制了其在食品加工和饲料中的应用,可采用转录和翻译相结合的策略提高DepB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水平。首先,... 本研究实现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解毒酶DepB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RIK 1285中的异源表达,但DepB较低的发酵水平限制了其在食品加工和饲料中的应用,可采用转录和翻译相结合的策略提高DepB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水平。首先,选择9个单启动子替换原始启动子P43,其中单启动子P_(spoVG)介导的重组菌经发酵后酶活力最高,酶活力为29.59 U/mL。其次,选择4个具有较高DepB表达水平的启动子(P43、PsacB、P_(spoVG)和P_(aprE))构建16个双启动子系统,其中,DepB在双启动子P_(aprE^(-))P_(spoVG)的介导下活力达到最高,为48.87 U/mL。此外,通过对启动子P_(aprE^(-))P_(spoVG)的核心区域(-35和-10区)进行优化,Mutant-5酶活力高达69.17 U/mL,是原始菌株(14.45 U/mL)的4.79倍。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启动子P_(spoVG)的核糖体结合位点序列,进一步提高了DepB的表达水平,RBS15酶活力为115.15 U/mL,是原始菌株的7.97倍。研究结果表明,转录和翻译相结合策略是提高重组蛋白发酵水平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枯草芽孢杆菌 表达元件 启动子 核糖体结合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谷氨酰转肽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高效表达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祖政 毛泽敬 +4 位作者 余华顺 张彦 杨潇 龚大春 郑贤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6-83,共8页
γ-谷氨酰转肽酶是一种能催化底物谷胺酰胺形成γ-谷氨酰-酶复合体,再被受体底物(如氨基酸、短肽)亲核取代,发生转肽反应形成γ-谷氨酰肽的酶,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该研究选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CK6作为表... γ-谷氨酰转肽酶是一种能催化底物谷胺酰胺形成γ-谷氨酰-酶复合体,再被受体底物(如氨基酸、短肽)亲核取代,发生转肽反应形成γ-谷氨酰肽的酶,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该研究选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CK6作为表达宿主,以来源于枯草芽胞杆菌的173种信号肽为基础构建γ-谷氨酰转酶信号肽筛选文库,筛选出最优信号肽SP_(cotC),在此基础上进行启动子筛选,得到最优启动子P_(aprE),最终构建了一株高效分泌表达γ-谷氨酰肽酶的重组菌株BS-gts3,摇瓶发酵胞外酶活力最高为5.04 U/mL。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筛选出最优培养基:乳糖31.73 g/L、FM80250.26 g/L、硫酸镁1.24 g/L、KH_(2)PO_(4)1.25 g/L、K_(2)HPO_(4)0.75 g/L,胞外酶活提高了12%,为5.623 U/mL。并进行5 L发酵罐放大培养,在38 h,胞外酶活力达到最高28.18 U/mL,是已报道的最高水平。该研究对γ-谷氨酰转肽酶的产品开发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Γ-谷氨酰转肽酶 启动子 信号肽 重组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1
作者 沈卫锋 牛宝龙 +2 位作者 翁宏飚 何丽华 孟智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234-238,共5页
枯草芽孢杆菌是目前研究较为详尽的外源基因表达宿主,但由于受自身分泌蛋白酶多、构建的表达质粒不太稳定等因素影响,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文章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的特征、蛋白的分泌机制、重组表达质粒不稳定的原因,指出了枯... 枯草芽孢杆菌是目前研究较为详尽的外源基因表达宿主,但由于受自身分泌蛋白酶多、构建的表达质粒不太稳定等因素影响,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文章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的特征、蛋白的分泌机制、重组表达质粒不稳定的原因,指出了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外源蛋白表达系统的瓶颈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基因组 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高效表达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3
12
作者 毕台飞 胡雄斌 +1 位作者 宋巍 杨明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1-79,88,共10页
【目的】优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启动子和表达宿主,构建其高效的表达系统,为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β-半乳糖苷酶编码基因为报告基因,以诱导型的枯草芽孢杆菌麦芽糖操纵元启动子为调控元件、... 【目的】优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启动子和表达宿主,构建其高效的表达系统,为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β-半乳糖苷酶编码基因为报告基因,以诱导型的枯草芽孢杆菌麦芽糖操纵元启动子为调控元件、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穿梭质粒为载体骨架,构建枯草芽孢杆菌高效表达载体pGJ222,将其电转化到B.subtilis 1A747菌株后进行诱导表达试验和葡萄糖抑制试验。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用枯草芽孢杆菌组成型启动子P43替换了B.subtilis野生型菌株1A747麦芽糖操纵元的上游调控序列,得到优化重组表达宿主菌B.subtilis BCYL,将pGJ222转入B.subtilis BCYL后,对优化的表达系统进行诱导表达试验和葡萄糖抑制试验。分别用PCR扩增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维生素B12合成前期途径的谷氨酰-tRNA合成酶编码基因hemA,构建其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B.subtilis BCYL中进行诱导表达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枯草芽孢杆菌高效表达载体pGJ222,并实现了β-半乳糖苷酶的高效表达,其表达量占总可溶性蛋白的18%;质量分数5%的麦芽糖诱导24hβ-半乳糖苷酶活达到16U/mL。成功获得了优化重组表达宿主菌B.subtilis BCYL,其可使β-半乳糖苷酶活性有大幅度提高,在质量分数5%麦芽糖诱导24hβ-半乳糖苷酶活达到21U/mL,葡萄糖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论】通过对启动子和表达宿主的优化,获得了枯草芽孢杆菌高效表达系统,为枯草芽孢杆菌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表达系统 同源重组 Β-半乳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表达柔嫩艾美耳球虫EtMIC2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与抗体检测
13
作者 邓瑞鹏 龚海燕 +2 位作者 兰卓 陈兆国 王春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72-78,133,共8页
鸡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生产的流行性肠道寄生原虫病,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应用抗球虫药是防治球虫病的主要手段,但随着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抗球虫疫苗的研究成为防控球虫病的热点。柔嫩艾美耳球虫是鸡球虫病的... 鸡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生产的流行性肠道寄生原虫病,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应用抗球虫药是防治球虫病的主要手段,但随着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抗球虫疫苗的研究成为防控球虫病的热点。柔嫩艾美耳球虫是鸡球虫病的主要病原,因此,研究旨在通过芽孢杆菌表达系统,构建能够分泌表达柔嫩艾美耳球虫微线体蛋白2(Eimeria tenella isolate microneme protein 2,EtMIC2)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为研发新型鸡球虫疫苗奠定基础。首先,采用PCR及质谱分析方法鉴定食用性及饲用性菌株,然后从柔嫩艾美耳球虫基因组中扩增EtMIC2基因,通过无缝克隆技术将其克隆至pBE2-R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pBE2-R-EtMIC2,并采用冰浴转化将重组质粒分别整合至两株枯草芽孢杆菌中,最后采用PCR、SDS-PAGE、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将重组菌株饲喂雏鸡,免疫7 d后初步检测抗体效价。结果表明:EtMIC2基因克隆成功,且成功整合于饲用性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目的蛋白正确表达,并分泌至胞外,将重组菌株饲喂给雏鸡后,血液中检测出EtMIC2抗体。研究成功构建了分泌表达柔嫩艾美耳球虫EtMIC2蛋白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且重组菌株能刺激动物产生抗体,可用于后续的抗球虫免疫保护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枯草芽孢杆菌 EtMIC2 分泌表达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LTA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SBD-1表达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李鑫阳 齐盟 +1 位作者 刘加庆 杨银凤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4年第5期7-12,共6页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的脂磷壁酸(LTA)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ORECs)中绵羊β-防御素-1(SBD-1)表达的影响,本试验使用不同浓度(0、10、20、30、40和50μg/mL)的枯草芽孢杆菌LTA刺激ORECs 8 h,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试验...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的脂磷壁酸(LTA)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ORECs)中绵羊β-防御素-1(SBD-1)表达的影响,本试验使用不同浓度(0、10、20、30、40和50μg/mL)的枯草芽孢杆菌LTA刺激ORECs 8 h,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试验(qPCR)分别检测ORECs SBD-1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确定最佳刺激浓度;再用最佳刺激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LTA分别刺激ORECs不同时间(0、2、4、8、12和24 h),采用qPCR和ELISA方法检测SBD-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确定最佳刺激时间。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的枯草芽孢杆菌LTA均可使ORECs中SBD-1的表达量上调,其中在刺激浓度为10μg/mL与刺激时间为8 h的情况下,SBD-1的表达量最高,且与对照组呈极显著差异(P<0.01);并且不同条件下的枯草芽孢杆菌LTA对ORECs的刺激均不产生细胞毒性作用。这说明枯草芽孢杆菌LTA可诱导ORECs中SBD-1表达量增加,且最佳诱导浓度和时间分别为10μg/mL和8 h。本研究为枯草芽孢杆菌LTA诱导调节SBD-1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瘤胃上皮细胞 枯草芽孢杆菌脂磷壁酸 β-防御素-1 诱导表达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磊 谢玉娟 +3 位作者 李申 李丹 梁凤来 刘如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9-202,共4页
以纳豆芽孢杆菌HL-1全基因组DNA为模板,PCR分别扩增编码信号肽、前导肽及成熟肽的前纳豆激酶原基因序列(pre-pro-NK),编码前导肽、成熟肽的纳豆激酶原基因序列(pro-NK)和只编码成熟肽的纳豆激酶基因序列(NK),构建了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ET2... 以纳豆芽孢杆菌HL-1全基因组DNA为模板,PCR分别扩增编码信号肽、前导肽及成熟肽的前纳豆激酶原基因序列(pre-pro-NK),编码前导肽、成熟肽的纳豆激酶原基因序列(pro-NK)和只编码成熟肽的纳豆激酶基因序列(NK),构建了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ET28a-NK表达前纳豆激酶原基因及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穿梭质粒pHT315-NK表达纳豆激酶原基因和纳豆激酶基因,实现了纳豆激酶基因在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并进行了活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基因 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脂肪酶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8
16
作者 韩振林 朱传合 +4 位作者 赵明明 赵玉金 路福平 戚薇 杜连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4,共4页
利用PCR方法从分泌脂肪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了脂肪酶基因,并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脂肪酶基因的分泌表达载体,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进行了分泌表达。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表达蛋白占发酵液中蛋白... 利用PCR方法从分泌脂肪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了脂肪酶基因,并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脂肪酶基因的分泌表达载体,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进行了分泌表达。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表达蛋白占发酵液中蛋白的25%,采用NaOH碱滴定法测定其发酵液酶活为15.26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枯草芽孢杆菌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植酸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对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琦 王红宁 +2 位作者 邹立扣 赵海霞 刘世贵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3-27,共5页
采用PCR法,获得不含有信号肽序列的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的植酸酶phyC基因的非融合和融合表达片段,分别构建带有T7lac启动子的大肠杆菌的植酸酶pET30NFphyC和pET30FphyC表达载体,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大肠杆菌分别在30℃和25℃经I... 采用PCR法,获得不含有信号肽序列的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的植酸酶phyC基因的非融合和融合表达片段,分别构建带有T7lac启动子的大肠杆菌的植酸酶pET30NFphyC和pET30FphyC表达载体,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大肠杆菌分别在30℃和25℃经IPTG诱导后实现了植酸酶的表达,非融合和融合植酸酶的表达量分别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3%和15%,分子量分别为40.13kDa和43.27kDa。表达产物具有植酸酶的生物学活性,非融合植酸酶和融合植酸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50℃和75℃,经90℃处理10min,残留酶活性分别为37℃时的31.9%和75.7%。分析表明,含13个氨基酸残基的融合片段有助于植酸酶的表达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植酸酶 大肠杆菌 热稳定性 基因表达 诱导温度 非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青霉素G酰化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条件优化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鹤 杨晟 +2 位作者 李仁宝 黄晓冬 袁中一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3-177,共5页
为获得巨大芽孢杆菌青霉素 G酰化酶 (PGA)的高产菌株和条件 ,构建了分泌表达 PGA的基因工程枯草杆菌菌株 ,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 .以 LB作为初始培养基 ,考察了温度、苯乙酸、装液量、碳源对于工程菌 PGA产量的影响 .实验发现重组细胞... 为获得巨大芽孢杆菌青霉素 G酰化酶 (PGA)的高产菌株和条件 ,构建了分泌表达 PGA的基因工程枯草杆菌菌株 ,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 .以 LB作为初始培养基 ,考察了温度、苯乙酸、装液量、碳源对于工程菌 PGA产量的影响 .实验发现重组细胞产酶不再需要变温和苯乙酸诱导 .充足的通气量和适当浓度的淀粉可使细胞密度及 PGA表达量大为提高 .表达条件优化后 ,菌体 A60 0由 3提高到 2 0 ,PGA的表达量由 3~ 6U/ml提高到 35~ 40 U/ml,为目前生产用巨大芽孢杆菌表达量的 6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G酰化酶 巨大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基因表达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孢短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基因BLG4在枯草芽孢杆菌WB600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菁 田宝玉 +3 位作者 蔡婉玲 黄薇 江贤章 黄建忠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71,共7页
侧孢短芽孢杆菌G4菌株在侵染线虫的过程中可以分泌蛋白酶,降解线虫体壁,从而帮助细菌侵入宿主体内.在本文中,侧孢短芽孢杆菌的胞外蛋白酶BLG4基因经克隆后插入到改造后的枯草芽孢杆菌表达载体pWT22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WT22-BLG4.构建... 侧孢短芽孢杆菌G4菌株在侵染线虫的过程中可以分泌蛋白酶,降解线虫体壁,从而帮助细菌侵入宿主体内.在本文中,侧孢短芽孢杆菌的胞外蛋白酶BLG4基因经克隆后插入到改造后的枯草芽孢杆菌表达载体pWT22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WT22-BLG4.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通过化学转化法转入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缺失菌株WB600中,转化子pWT22-BLG4/WB600在IPTG(1.0 mmol.L-1)的诱导下,发酵液上清中的蛋白酶活可达到620 U.mL-1,高于出发菌株G4的BLG4酶活(240 U.mL-1).经SDS-PAGE分析,重组子pWT22-BLG4/WB600产生了一条分子质量约为30 ku的条带,该条带的大小与侧孢短芽孢杆菌G4上清发酵液中BLG4条带的大小一致.而未经IPTG诱导的重组子pWT22-BLG4和经IPTG诱导的WB600则未出现该条带.结果证明侧孢短芽孢杆菌G4的碱性蛋白酶基因BLG4已在枯草芽孢杆菌WB600中获得了成功表达.重组蛋白酶具有与侧孢短芽孢杆菌G4产生的BLG4蛋白酶同样的酶学性质.同时,重组蛋白酶具有明显的杀线虫和体壁降解能力,表明其在线虫生物防治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孢短芽孢杆菌 侵染性蛋白酶 枯草芽孢杆菌 高效表达 酶学特性 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枯草芽孢杆菌源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融合表达及其酶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丁轲 邱静静 +7 位作者 罗伟光 李旺 李元晓 曹平华 何万领 赵龙妹 王玉琴 张春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25-2733,共9页
本试验旨在构建不同纤维素酶的融合表达系统及探讨融合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利用PCR技术从实验室前期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中分别扩增2个纤维素酶基因Cel42和Cel22,设计一段柔性接头(GSGGGS),通过酶切连接将2个纤维素酶基因构建在一个开... 本试验旨在构建不同纤维素酶的融合表达系统及探讨融合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利用PCR技术从实验室前期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中分别扩增2个纤维素酶基因Cel42和Cel22,设计一段柔性接头(GSGGGS),通过酶切连接将2个纤维素酶基因构建在一个开放阅读框(ORF)内,插入到p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Cel42-Cel2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克隆了2个纤维素酶基因Cel42和Cel22,并构建了重组表达系统BL21(DE3)/pET32a(+)-Cel42-Cel22,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估计其分子质量约为101 ku,粗酶液中葡聚糖内切酶活性为57.62 U/mL,葡聚糖外切酶活性为32.57 U/mL。试验所得融合纤维素酶Cel42-Cel22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6.0,温度在30~70℃范围内时可维持70%以上的纤维素酶活性,pH在4.0~9.0范围内时可保持75%以上的纤维素酶活性,除Mn^(2+)外的其他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的活性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Hg^(2+)和Cu^(2+)对的抑制作用较明显。由此可见,本试验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出了融合纤维素酶Cel42-Cel22,且该酶具有一定的活性,可适应较宽广的温度和pH范围,对金属离子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枯草芽孢杆菌 克隆 融合表达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