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应用于生物样品中氧氟沙星的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颖 余燕敏 +1 位作者 李慧 李金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81-2986,共6页
应用毛细流自组装成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建立了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etyltrimethylammoniumbromide,CTMAB)-Al 3+-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三元荧光体系(CTMAB-Al 3+-OFLX)测定氧氟沙星的方法,并实测鸡灌喂氧氟沙星药片后血液中药物浓... 应用毛细流自组装成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建立了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etyltrimethylammoniumbromide,CTMAB)-Al 3+-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三元荧光体系(CTMAB-Al 3+-OFLX)测定氧氟沙星的方法,并实测鸡灌喂氧氟沙星药片后血液中药物浓度、人体尿液中氧氟沙星浓度及蜂蜜、氧氟沙星片剂、滴眼液中氧氟沙星的含量,均得到满意结果。在pH9.50NH3-NH4Cl缓冲介质和聚乙烯醇-124存在下,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Al 3+-氧氟沙星三元配合物在疏水性玻璃表面上受热挥发形成的自组装环直径为1.63mm,环线宽为50μm。当点样体积为0.20μL,氧氟沙星在3.30×10-13~1.65×10-12 mol.ring-1(0.60~2.98mg.L-1)范围内,荧光强度与药物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检测限为4.10×10-15 mol.ring-1(7.41μg.L-1)。此法用于鸡灌胃氧氟沙星2h后血药中药物浓度的测定,回收率为96.4%~101.2%;检测了三名健康志愿者服用氧氟沙星片剂后尿液中氧氟沙星的浓度,发现服药后3h尿液中药物浓度最高,回收率在98.2%~106.1%。应用于三种蜂蜜中氧氟沙星残留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8.2%~106.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3%;检测了氧氟沙星片剂、滴眼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与标示量相近,回收率分别为93.5%~101.5%和95.8%~104.2%,RSD为3.5%和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成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氧氟沙星 鸡血清 人体尿液 蜂蜜 氧氟沙星片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敏化美他环素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应用于北京市密云县养殖场生鲜乳抗生素残留量的检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颖 杨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79-1284,共6页
采用抗生素治疗奶牛乳腺炎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因此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问题倍受国际社会关注。寻求简便可行、灵敏度高的检测技术,以适用日趋严格的残留限量要求,保障人们安全、卫生地饮用牛奶至关重要、迫在眉睫。基于固载表面溶... 采用抗生素治疗奶牛乳腺炎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因此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问题倍受国际社会关注。寻求简便可行、灵敏度高的检测技术,以适用日趋严格的残留限量要求,保障人们安全、卫生地饮用牛奶至关重要、迫在眉睫。基于固载表面溶剂毛细流的自组装环效应,采用镁敏化美他环素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检测了北京市密云县4家养殖场生鲜乳中美他环素残留量,建立了一种检测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9.99NH3-NH4Cl缓冲溶液及聚乙烯醇-124存在下,镁和美他环素能形成较强荧光的1∶1配合物,并在憎水性玻片表面形成自组装环,环直径0.93mm,环线宽26.2μm。当点样体积为0.50μL时,线性范围为2.2×10-13~3.6×10-12mol.ring-1(4.4×10-7~7.2×10-6mol.L-1),检测限(3σ)为8.8×10-14mol.ring-1(1.8×10-7mol.L-1)。应用于生鲜牛奶样品中抗生素的检测,得到了满意结果,回收率为93.8%~108%,RSD小于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镁敏化 美他环素 生鲜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谐波/双光子激发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定量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模型肝纤维化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晓 赵洁 +3 位作者 李晓鹤 饶慧瑛 魏来 刘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86-1790,共5页
目的通过二次谐波(SHG)和双光子激发荧光(TPEF)显微成像技术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模型胶原参数动态变化,找出并建立适合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诱导的NAFLD小鼠的自动化定量评估参数,为SHG/TPEF显微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提... 目的通过二次谐波(SHG)和双光子激发荧光(TPEF)显微成像技术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模型胶原参数动态变化,找出并建立适合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诱导的NAFLD小鼠的自动化定量评估参数,为SHG/TPEF显微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获取MCD饮食小鼠不同时间点(0、4、8、12、16、20和24周)的肝组织标本,行HE、Masson和天狼猩红(SR)染色,并计算胶原蛋白比例面积(CPA)和羟脯氨酸(HYP)。使用SHG/TPEF纤维成像技术分析100个胶原参数。以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纤维化分期(S0~S4)为标准,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SVM)模型分析胶原参数,并对参数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分析,同时与CPA、HYP进行比较。结果 在MCD小鼠模型中,HE和SR染色后可以观察到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小叶内脂肪变形成,纤维化逐渐加重。分别基于造模不同时间点和不同肝纤维化分期,选出26和27个参数;进一步采用SVM模型分析筛选出7个共同参数(#StrCV、#ShortStrCV、#ThickStrCV、#StrPTAgg、#StrPSAgg、#LongStrPSAgg和StrLengthPSAgg)并进行论证,7个参数与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相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0.923, P <0.05,与不同时间点相关的AUC为:0.823~0.976, P <0.05。进一步比较7个参数和CPA及HYP对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发现7个参数的AUC在分期0 vs 1~4时,与CPA和HYP的AUC值接近,其他分期比较,7个参数的AUC值均高于CPA和HPA;同样在造模后不同的时间点,发现7个参数的AUC在造模早期0 vs 4周时,与CPA和HYP的AUC值接近,造模4周后比较,7个参数的AUC值均高于CPA和HPA。结论 7个与纤维化阶段和不同时间点相关的参数组合,可以准确反映MCD诱导的NAFLD模型不同分期和不同时间点的肝纤维化变化,可用于该模型中以定量的方式具体、准确地监测肝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硬化 显微成像技术 小鼠 近交C57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增敏米诺环素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应用于米诺环素的检测
4
作者 杨乐 刘颖 周姗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6,19,共5页
应用固载表面毛细流自组装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建立了Ca2+增敏米诺环素荧光体系测定牛奶中米诺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将米诺环素溶液与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pH 8.50的氨性缓冲溶液及PVA-124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反应10 min后,滴在疏水性载... 应用固载表面毛细流自组装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建立了Ca2+增敏米诺环素荧光体系测定牛奶中米诺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将米诺环素溶液与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pH 8.50的氨性缓冲溶液及PVA-124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反应10 min后,滴在疏水性载玻片表面上,微波加热,溶剂受热挥发后,形成直径约为1.7 mm,环带宽约为45.3μm的自组装环。当点样体积为0.3μL时,线性范围为5.6×10-13~1.8×10-11mol,方法的检出限(3σ)为5.6×10-14mol。应用于米诺环素胶囊中米诺环素和牛奶中残留米诺环素的检测,回收率分别为104.3%~105.0%和96.0%~105.9%,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毛细流自组装环 米诺环素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用于诊断结直肠疾病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可心 赵黎黎 +7 位作者 黄晓阳 丁颖 化宏金 刘莉 王翔 王敏 张勇 范志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1-205,238,共6页
目的:通过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multiphoton microscopic imaging,MPM)观察并初步建立结直肠组织的镜下特点,探讨MPM用于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个经病理证实为正常、增生性息肉、腺瘤、腺癌的离体新鲜组织的MPM图像,初... 目的:通过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multiphoton microscopic imaging,MPM)观察并初步建立结直肠组织的镜下特点,探讨MPM用于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个经病理证实为正常、增生性息肉、腺瘤、腺癌的离体新鲜组织的MPM图像,初步总结MPM诊断结直肠疾病的特点。结果:通过观察比较各类型的MPM图片,发现从隐窝开口、腺体结构、腺上皮细胞及胶原纤维可对结直肠疾病进行MPM诊断。正常、增生性、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变组织的细胞核面积平均值各为(32.14±1.96)μm^2、(32.69±2.34)μm^2、(55.40±4.63)μm^2、(71.83±5.30)μm^2、(85.90±11.50)μm^2,正常上皮细胞与增生性上皮细胞的细胞核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517),其余各两组细胞核面积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可以无损、实时、高分辨率地对结直肠疾病进行分类及分级诊断,未来有望与内镜整合,成为新一代光学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 结直肠疾病 诊断 光学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2+)-CTMAB敏化自组装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测定甲苯磺酸妥舒沙星
6
作者 邓凤玉 黄春秀 刘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5-449,共5页
随着抗菌药物的发展,畜产品中残留的药物对环境及公众健康会构成严重的潜在危害,建立检出限低、选择性好的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工作在pH 10.50的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和聚乙烯醇-124介质中,以锰(Mn2+)和十六烷基三甲基... 随着抗菌药物的发展,畜产品中残留的药物对环境及公众健康会构成严重的潜在危害,建立检出限低、选择性好的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工作在pH 10.50的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和聚乙烯醇-124介质中,以锰(Mn2+)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MAB)为敏化剂,甲苯磺酸妥舒沙星(tosufloxacin tosylate,TSFX)在疏水性玻片表面形成自组装环,建立了检测TSFX的快速方法。当点样体积为0.20μL时,线性范围为4.05×10-14~4.28×10-13 mol·ring-1,检出限为4.10×10-15 mol·ring-1。应用于检测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片剂中TSFX含量,测定值(0.144g·片-1)接近于药片的标示值(0.15g·片-1;兔子灌喂TSFX药片后血清中TSFX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90.0%~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9%~3.3%。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其羊肉是京津唐地区的主要供应源。在羊组织样品(肉、肝脏、肾脏)前处理过程中采用乙腈作萃取剂,萃取液直接用于SOR技术测定,免去样品测定时的过滤步骤。测定结果表明,内蒙古锡盟苏尼特右旗、西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多伦、蓝旗和白旗6个牧场羊组织样品中TSFX加标回收率在92.0%~101.0%,RSDs小于2.7%,结果令人满意。研究成果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可信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同时拓宽了SOR技术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甲苯磺酸妥舒沙星 药片 血清 动物组织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显微成像技术》出版发行
7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98,共1页
书籍名称:《口腔显微成像技术》主编:廖玍、于海洋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6月内容简介:口腔医学实验技术指导系列丛书由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教授编写,邀请了国内外该领域的学者参与。《口腔显微成像... 书籍名称:《口腔显微成像技术》主编:廖玍、于海洋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6月内容简介:口腔医学实验技术指导系列丛书由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教授编写,邀请了国内外该领域的学者参与。《口腔显微成像技术》以口腔医学实验研究中涉及的实验技能、实验关键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为主要内容组织撰写,培养标准技术、规范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卫生出版社 显微成像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出版社 口腔疾病 出版发行 教授编写 培养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显微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8
作者 杨振宇 关淼 孙正龙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512,共8页
膨胀显微成像技术(expansion microscopy,ExM)是一种新型超分辨成像技术。该技术借助可膨胀水凝胶均匀地物理放大生物样本,在常规光学成像条件下实现超分辨成像。ExM适用于细胞、组织切片等多种类型生物样本。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 膨胀显微成像技术(expansion microscopy,ExM)是一种新型超分辨成像技术。该技术借助可膨胀水凝胶均匀地物理放大生物样本,在常规光学成像条件下实现超分辨成像。ExM适用于细胞、组织切片等多种类型生物样本。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大分子均可借助ExM进行超分辨成像。ExM可与共聚焦显微镜、光片显微镜、超高分辨显微镜联合使用,进一步提高成像分辨率。近年来,多种从基础ExM拓展而来的衍生技术进一步促进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本文综述了ExM及其衍生技术的基本原理、ExM与不同成像技术联用的研究进展及ExM在不同类型生物样本中的应用进展,并对ExM技术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显微成像技术 水凝胶 超分辨成像 结构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显微成像技术》出版发行
9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3-503,共1页
内容简介:口腔医学实验技术指导系列丛书由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教授编写,邀请了国内外该领域的学者参与。本套丛书一共6册,分别是《口腔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指导》《口腔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指导》《口腔免疫学实验技术... 内容简介:口腔医学实验技术指导系列丛书由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教授编写,邀请了国内外该领域的学者参与。本套丛书一共6册,分别是《口腔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指导》《口腔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指导》《口腔免疫学实验技术指导》《牙颌面发育与再生实验技术指导》《口腔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技术指导》《口腔显微成像技术指导》。本书以口腔医学实验研究中涉及的实验技能、实验关键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为主要内容组织撰写,培养标准技术、规范操作,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口腔显微成像技术。全书分为10章,包括概论、数字图像处理基础、电子显微成像、X射线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成像、化学发光成像、3D打印成像、显微成像分析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显微成像技术 口腔疾病 磁共振成像 数字图像处理 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版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显微成像技术》出版发行
10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5-715,共1页
书籍名称:《口腔显微成像技术》主编:廖玍、于海洋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6月内容简介:口腔医学实验技术指导系列丛书由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教授编写,邀请了国内外该领域的学者参与。本套丛书一共6册... 书籍名称:《口腔显微成像技术》主编:廖玍、于海洋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6月内容简介:口腔医学实验技术指导系列丛书由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教授编写,邀请了国内外该领域的学者参与。本套丛书一共6册,分别是《口腔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口腔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口腔免疫学实验技术》《牙颌面发育与再生实验技术》《口腔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技术》《口腔显微成像技术》。《口腔显微成像技术》以口腔医学实验研究中涉及的实验技能、实验关键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为主要内容组织撰写,培养标准技术、规范操作,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口腔显微成像技术。全书分为10章,包括概论、数字图像处理基础、电子显微成像、X射线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成像、化学发光成像、3D打印成像、显微成像分析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成像 显微成像技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 计算机断层成像 口腔疾病 磁共振成像 数字图像处理 海洋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显微成像技术》出版发行
11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83-683,共1页
书籍名称:《口腔显微成像技术》主编:廖玍于海洋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6月内容简介:本书为口腔医学实验技术指导系列丛书之一,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口腔显微成像技术。全书共分为9章35节,根据临床口腔显微成像目标和成像方式... 书籍名称:《口腔显微成像技术》主编:廖玍于海洋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6月内容简介:本书为口腔医学实验技术指导系列丛书之一,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口腔显微成像技术。全书共分为9章35节,根据临床口腔显微成像目标和成像方式,全面介绍了目前口腔医学领域常用的医学实验显微成像技术,包括传统光学成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技术 口腔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显微成像技术 海洋出版社 医学实验 出版发行 成像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判别食源性致病菌种类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康睿 程雅雯 +1 位作者 周玲莉 任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2-397,共6页
如何实现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早期快速检测是全球食品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之一。传统的致病菌生化检测方法虽然准确性高,但是过程复杂、耗时漫长,易错过控制疫情爆发的窗口期。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暗场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检测方法,能... 如何实现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早期快速检测是全球食品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之一。传统的致病菌生化检测方法虽然准确性高,但是过程复杂、耗时漫长,易错过控制疫情爆发的窗口期。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暗场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检测方法,能够借助显微镜技术突破传统光谱成像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极限,并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为单个致病菌细胞添加高分辨率的图像和光谱信息。以空肠弯曲杆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检测对象,采用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进行数字化表征和数据采集,结合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算法对各致病菌细胞的图像和光谱数据进行建模分类。结果显示,显微尺度的致病菌光谱数据呈现可判别的分布规律,新采用的Bi-LSTM网络在光谱数据集中表现优异,在三种致病菌的分类任务中取得了91.0%的平均准确率,而传统的线性判别分类器(LDA)和支持向量机分类器(PCA-SVM)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80.1%和88.5%。但是,仅依赖光谱数据进行致病菌种类判别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假阳性问题,尤其是在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分类中存在错误分类。图像信息的加入则能够显著改善各分类的识别准确率,其中Bi-LSTM分类器取得了高达98.1%的准确率,LDA和PCA-SVM均取得了95.3%的准确率。研究结果表明,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的特异性光谱和图像表征中具有优势,提出的Bi-LSTM网络能够直接处理高维的图谱特征,两种技术的融合在食源性致病菌细胞级别的早期检测应用中展现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细菌细胞检测 高光谱成像技术 光谱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成像分析技术在中性粒细胞运动及吞噬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晚竹 高亚男 +5 位作者 梁昊岳 程雪莲 于文颖 陈婷 汪晓敏 袁卫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2-837,共6页
目的:使用转盘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显微图像处理软件对中性粒细胞的运动及吞噬功能进行分析与评估。方法:使用Percoll分离液分离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用PE荧光标记后与FITC标记的酵母聚糖颗粒(Zymosan)混匀,置于转盘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目的:使用转盘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显微图像处理软件对中性粒细胞的运动及吞噬功能进行分析与评估。方法:使用Percoll分离液分离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用PE荧光标记后与FITC标记的酵母聚糖颗粒(Zymosan)混匀,置于转盘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多通道时间序列成像。使用Volocity和Image J分析中性粒细胞的运动及吞噬相关参数,包括形态变化、运动轨迹、伪足振荡、结合吞噬指数,得出时间序列下各项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中性粒细胞在受到Zymosan诱导后趋化作用明显,大部分细胞在短时间内发生极性化,在40分钟内能快速结合Zymosan,行使吞噬功能。结论:使用显微成像技术结合图像处理分析技术可准确、定量地分析中性粒细胞运动及吞噬功能,直观快速地对中性粒细胞的生理学状态进行初步评估。通过这项技术,得到正常生理状态下中性粒细胞对Zymosan的快速响应情况,为今后中性粒细胞相关功能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成像技术 图像定量分析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里光束调控与三维显微成像应用
14
作者 王健 郭宗林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8-853,共6页
艾里光束具有无衍射、自修复和自加速的传播特性,在光操控、非线性光学、光学成像等领域受到关注。本文介绍利用空间光调制器所构建的4f系统产生和调控艾里光束的方法。通过调控艾里光束的自弯曲传播点扩散函数,设计并实现了艾里光束三... 艾里光束具有无衍射、自修复和自加速的传播特性,在光操控、非线性光学、光学成像等领域受到关注。本文介绍利用空间光调制器所构建的4f系统产生和调控艾里光束的方法。通过调控艾里光束的自弯曲传播点扩散函数,设计并实现了艾里光束三维重建显微镜,研究了该显微镜的成像性能,在40×/0.75 NA物镜下实现了横向分辨率约为0.5μm,轴向分辨率约为1.5μm,并实现了小鼠肾细胞中肾小管10μm深度的三维无扫描双色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里光束 三维成像 光学显微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形心追踪技术在肿瘤细胞形态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15
作者 易可 徐诚 +2 位作者 李恺晟 姜锦云 张跃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27-627,共1页
目的深入追踪细胞片层中每个细胞的形态变化,在完成细胞迁移能力的基础检测后,进一步探索细胞在不同生物力学条件下的形态适应性。方法通过细胞形心追踪技术追踪细胞的形态变化。首先,使用高分辨率的显微成像技术捕获肿瘤细胞的高清晰... 目的深入追踪细胞片层中每个细胞的形态变化,在完成细胞迁移能力的基础检测后,进一步探索细胞在不同生物力学条件下的形态适应性。方法通过细胞形心追踪技术追踪细胞的形态变化。首先,使用高分辨率的显微成像技术捕获肿瘤细胞的高清晰度图像。随后,应用Cellpose算法对连续拍摄的肿瘤细胞显微照片进行单细胞分割,开发相关算法对分割后的每一帧图像中细胞的形心进行跟踪和标记,通过连续追踪这些标注的形心,计算出每一个细胞在多个序列图像中的位移。这一数据记录每一个细胞在连续帧图像中位移的具体变化,最后从中分析出片层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研究开发的技术成功追踪了单张图片数百个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细胞在迁移过程中表现出形态适应性。细胞形态变化揭示了细胞与其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是如何在接收到外部力学刺激后进行形态调整。结论本研究展示了一种追踪细胞形态变化的新方法,为全面分析肿瘤细胞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力学环境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在未来这种方法或能够在疾病治疗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清晰度图像 生物医学工程 力学刺激 显微成像技术 追踪技术 生物力学 照片 基础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学显微镜突破分辨率极限——可用于观察活细胞生理过程
16
作者 常丽君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5-395,共1页
科技日报北京电(记者常丽君)据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官网报道,近日该校科学家演示了一种空间分辨率达2η(η是非线性光强反应单位最高级)的多光子—空间频率调制成像(MP-SPIFI)技术,突破了光学显微成像分辨率极限。超分辨率显微... 科技日报北京电(记者常丽君)据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官网报道,近日该校科学家演示了一种空间分辨率达2η(η是非线性光强反应单位最高级)的多光子—空间频率调制成像(MP-SPIFI)技术,突破了光学显微成像分辨率极限。超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因克服衍射极限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但需要将单个荧光分子的衍射精确控制在极限范围内。研究人员考虑了另一种现已成熟的深组织成像技术——多光子显微成像,这种方法能获得标准超分辨率技术无法提供的样本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极限 光学 生理过程 显微成像技术 活细胞 超分辨率技术 空间分辨率 诺贝尔化学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寿命成像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立新 屈军乐 +3 位作者 林子扬 陈丹妮 郭宝平 牛憨笨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41,共9页
荧光寿命取决于荧光分子所处的微环境, 通过对样品荧光寿命的测量和成像可以定量获取样品的功能信息. 介绍荧光寿命成像(fluorescencelifetimeimaging, FLIM) 技术原理、实现途径、发展现状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提出一种基于皮秒扫... 荧光寿命取决于荧光分子所处的微环境, 通过对样品荧光寿命的测量和成像可以定量获取样品的功能信息. 介绍荧光寿命成像(fluorescencelifetimeimaging, FLIM) 技术原理、实现途径、发展现状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提出一种基于皮秒扫描相机、梯度折射率微透镜阵列、棱镜分光光谱仪、飞秒钛宝石激光器和荧光显微物镜的新型五维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该系统具有多光谱分辨功能以及很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 能够实现三维多光子荧光强度、光谱分辨强度和寿命测量, 将在高通量生化分析、组织鉴别、胞内生理学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 FRET) 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寿命 生物医学 应用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皮秒扫描相机 显微成像技术 钛宝石激光器 光谱分辨 透镜阵列 梯度折射率 分光光谱仪 空间分辨率 荧光分子 技术原理 实现途径 物镜 荧光强度 寿命测量 生化分析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的单颗粒分析技术
18
作者 胡芸芸 底浩楠 +4 位作者 赖辉燕 李雨柔 陈晨 田野 颜晓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45-1354,共10页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的纳米尺度的脂质小膜泡,携带着母细胞来源的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是细胞间沟通交流的信使。EVs参与免疫调控、血管新生、疾病发生、肿瘤转移等生...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的纳米尺度的脂质小膜泡,携带着母细胞来源的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是细胞间沟通交流的信使。EVs参与免疫调控、血管新生、疾病发生、肿瘤转移等生理病理过程,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在液体活检、疾病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也因此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炙手可热的前沿研究方向。然而EVs在粒径、生化组成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此,迫切需要发展EVs的单颗粒分析技术以精准表征EVs亚群的分子组成,深入了解其生物学功能,促进EVs临床诊断与治疗应用的发展。该文针对近年来发展的EVs的单颗粒分析技术进行综述,从检测原理、性能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对这些技术进行讨论,并对单颗粒表征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单颗粒分析技术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流式细胞术 纳米流式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动物神经元钙信号检测技术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谦 毕爱玲 +1 位作者 王兴荣 毕宏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09,共6页
钙是模型动物神经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参与细胞多种功能的调节,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内信号,这些信号在神经元功能调控及信息传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明确的细胞亚区,钙信号发挥着高度特异性的功能,尤其在大脑皮层中更能反映神经元的活... 钙是模型动物神经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参与细胞多种功能的调节,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内信号,这些信号在神经元功能调控及信息传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明确的细胞亚区,钙信号发挥着高度特异性的功能,尤其在大脑皮层中更能反映神经元的活性,因此神经元钙信号的检测对研究大脑皮层功能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模型动物钙信号检测的方法,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双光子钙成像技术、深脑显微钙成像技术、光纤记录技术。通过文献回顾分析,了解了该领域的新进展,并综述了各种钙信号在体检测技术在模型动物神经元信号分析和神经元可塑性研究的应用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信号 双光子钙成像技术 深脑成像技术 光纤记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催化剂传质强化活性位利用效率的可视化分析
20
作者 王冉 王焕 +5 位作者 熊晓云 关慧敏 郑云锋 陈彩琳 秦玉才 宋丽娟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98-3209,共12页
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剂传质性能抑制活性位利用效率是影响其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选用6种不同基质材料制备的FCC催化剂样品,在系统分析催化孔结构和酸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和吸附穿透曲线法模拟考察了重油大分... 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剂传质性能抑制活性位利用效率是影响其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选用6种不同基质材料制备的FCC催化剂样品,在系统分析催化孔结构和酸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和吸附穿透曲线法模拟考察了重油大分子的传质扩散行为;并运用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以B酸中心催化噻吩低聚反应生成低聚物的数量作为判据考察了系列催化剂的活性位利用效率。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的高岭土和拟薄水铝石作为基质材料,本课题组设计开发的大孔富B酸的基质材料(APM-9)明显优化了大分子在FCC催化剂上的传质性能,从而显著提升了活性位的利用效率。发展了一种新颖的FCC催化剂结构参数与其传质性能、酸中心利用效率构效关系建立的方法,可为催化剂基质材料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催化剂 大孔基质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传质 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