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长管蚜有翅型与无翅型外部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方梅 李祥瑞 +1 位作者 张云慧 程登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62,67,共8页
本研究结合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有翅型与无翅型麦长管蚜各龄期的外部形态进行详细测量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1)麦长管蚜1、2龄若蚜外部形态无明显差别,触角均为5节;2)3龄有翅若蚜中胸发达,可见初生翅芽,至成虫期发育为完整的翅;3龄... 本研究结合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有翅型与无翅型麦长管蚜各龄期的外部形态进行详细测量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1)麦长管蚜1、2龄若蚜外部形态无明显差别,触角均为5节;2)3龄有翅若蚜中胸发达,可见初生翅芽,至成虫期发育为完整的翅;3龄无翅若蚜中胸结构简单,未见翅芽,3龄至成蚜触角均为6节;3)1龄若蚜尾片呈瘤状,着生2根刚毛;2、3、4龄若蚜尾片呈圆锥形;有翅成蚜尾片呈长锥形,无翅成蚜呈长舌状,2龄若蚜至成蚜尾片均着生6根以上刚毛。本文首次探讨了麦长管蚜有翅型与无翅型成、若蚜外部形态的差异,并分析了其与麦长管蚜的生活史、迁移特性等特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麦长管蚜分化的相关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外部形态 触角 尾片 无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翅型与无翅型棉蚜发育及繁殖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龚豪 李川 +3 位作者 史胜利 孙跃先 张青文 刘小侠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85-1788,共4页
在室内采用网罩盆栽苗研究有翅型与无翅型棉蚜若虫及成虫发育历期、繁殖能力、成虫寿命、产仔能力、体重。有翅型与无翅型棉蚜若虫发育历期之间无显著差异。二者成虫寿命、第一次产仔数量、平均每次产仔数差异不显著,而生殖前期、产仔... 在室内采用网罩盆栽苗研究有翅型与无翅型棉蚜若虫及成虫发育历期、繁殖能力、成虫寿命、产仔能力、体重。有翅型与无翅型棉蚜若虫发育历期之间无显著差异。二者成虫寿命、第一次产仔数量、平均每次产仔数差异不显著,而生殖前期、产仔次数、净增殖率与内禀增长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有翅型棉蚜的产仔次数极显著小于无翅型,而有翅型棉蚜生殖前期显著长于无翅型棉蚜。无翅型棉蚜净增殖率显著大于有翅型棉蚜。无翅型棉蚜可能可以将用于翅发育和飞行的能量转而用于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无翅型 生长发育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翅型和无翅型大豆蚜卵巢和胚胎发育的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向利 仵均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3-438,共6页
【目的】比较大豆蚜Aphis glycines有翅型和无翅型个体的卵巢发育,为从生理生化角度研究蚜虫翅型分化发生的繁殖适应性提供依据。【方法】在卵巢形态显微镜观察基础上,比较有翅型和无翅型大豆蚜卵巢小管数量、胚胎总数量、成熟胚胎数量... 【目的】比较大豆蚜Aphis glycines有翅型和无翅型个体的卵巢发育,为从生理生化角度研究蚜虫翅型分化发生的繁殖适应性提供依据。【方法】在卵巢形态显微镜观察基础上,比较有翅型和无翅型大豆蚜卵巢小管数量、胚胎总数量、成熟胚胎数量以及卵巢小管中最大胚胎体积及其发育速率。【结果】有翅型和无翅型大豆蚜的3龄和4龄若蚜以及成蚜均有2个卵巢/雌,大多数蚜虫每个卵巢包含4条卵巢小管,可见一个卵巢包含5条卵巢小管的现象。有翅型和无翅型个体卵巢中胚胎总数量和成熟胚胎数量以及最大胚胎体积随发育时间增加均显著增大,但有翅型个体胚胎总数量和成熟胚胎数量以及最大胚胎体积均显著小于同一发育阶段无翅型个体。有翅型和无翅型的3龄和4龄若蚜以及成蚜卵巢中胚胎总数量与后足胫节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翅型和无翅型大豆蚜卵巢小管中最大胚胎体积随发育时间均呈指数增长,但有翅型个体最大胚胎体积显著小于无翅型个体。【结论】有翅型大豆蚜相比于无翅型个体存在卵巢发育延迟现象,卵巢发育程度的差异可能与翅的发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 无翅型 卵巢发育 繁殖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猬蛋白和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在成骨细胞分化增殖中的作用
4
作者 樊志华 孙志鹏 +1 位作者 董青 孙丽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6-209,共4页
骨发生发育受到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其中刺猬蛋白(HH)和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WNT)信号转导通路协调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成熟。本文就HH调节颞下颌关节的发生发育,核心结合因子-A1通过HH调节软骨细胞的增殖和成熟... 骨发生发育受到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其中刺猬蛋白(HH)和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WNT)信号转导通路协调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成熟。本文就HH调节颞下颌关节的发生发育,核心结合因子-A1通过HH调节软骨细胞的增殖和成熟,HH调节梅克尔软骨分化,WNT信号转导通路在神经系统形成、成骨细胞分化增殖和全身骨骼发育中的作用,HH和WNT中的经典的β-连环蛋白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抑制软骨细胞和调节细胞分化和增殖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猬蛋白 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 骨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曲蛋白在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卷曲蛋白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
5
作者 徐巾诏 蓝菁 汲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89,共5页
卷曲蛋白(FRZ)最初鉴定于果蝇,因其与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WNT)缠绕在一起而得名,是WNT家族的细胞表面受体,包括三个区域,是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中的一员,具有和缺失GPCR的一些基本结构。FRZ信号转导通路分为... 卷曲蛋白(FRZ)最初鉴定于果蝇,因其与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WNT)缠绕在一起而得名,是WNT家族的细胞表面受体,包括三个区域,是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中的一员,具有和缺失GPCR的一些基本结构。FRZ信号转导通路分为依赖转录调节因子β-连环蛋白的经典和非经典信号转导通路。FRZ包括FRZ1~10,其调节作用非常广泛,不但在细胞水平上参与调控胚胎发育、干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等过程,而且还在维持组织稳态、再生、塑性和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FRZ信号转导通路中的激动剂、拮抗剂以及以WNT/FRZ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共受体,都被假定为潜在的治疗多种癌症、神经退行性变疾病和骨质疏松等重大疾病的靶点。WNT/FRZ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网非常的复杂,其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后的结果,潜在机制和相关因子研究都还不够透彻。探究该信号转导通路的特异性,量化其结合反应及系统的定位及其所激活的下游事件是非常重要的,但还需要更多的相关研究来逐步诠释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曲蛋白 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 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基因与唇腭裂
6
作者 杨解纲 陈靓雯 +2 位作者 李晓旭 王宇蓝 孟柳燕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96-299,共4页
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WNT)糖蛋白是一组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极性以及细胞移动的信号分子,其多种家族成员与唇腭裂发生密切相关。WNT-3基因位于17q21,其蛋白质主要通过经典WNT/β+连环蛋白通路调节唇和腭的发生。W... 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WNT)糖蛋白是一组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极性以及细胞移动的信号分子,其多种家族成员与唇腭裂发生密切相关。WNT-3基因位于17q21,其蛋白质主要通过经典WNT/β+连环蛋白通路调节唇和腭的发生。WNT-3A基因位于1q24,主要表达于胎盘、气管、肺和结缔组织,其蛋白质通过调控神经脊细胞和腭间质细胞,影响颅面的发生进程及腭融合。WNT5A基因位于3p21~14,其蛋白质通过Ror2介导在非经典信号转导通路中调节腭发生。WNT-9B基因位于17q21,主要表达于上颌突、中鼻突和侧鼻突的外胚层,敲除该基因会出现唇裂和腭裂。WNT-11基因位于11q13.5,其蛋白质表达于腭中线缘上皮细胞,通过促进程序性细胞死亡参与腭板融合,与FGFR1b之间相互拮抗调节腭发生。研究删瑾因,可为进一步揭示唇腭裂病因及其机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 基因表达 唇腭发生 唇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肢散白蚁无翅补充型的产生及其外部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丽凌 钟俊鸿 戴自荣 《昆虫天敌》 CSCD 1991年第1期35-42,共8页
本文报导黄肢散白蚁实验小群体工蚁产生无翅补充型的情况。实验证明:在室内饲养的黄肢散白蚁工蚁,在脱离原来群体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左右,便可产生无翅补充繁殖蚁,再经半个月左右,无翅补充型开始产卵,且实验群体越大,产生的补充型越多,产... 本文报导黄肢散白蚁实验小群体工蚁产生无翅补充型的情况。实验证明:在室内饲养的黄肢散白蚁工蚁,在脱离原来群体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左右,便可产生无翅补充繁殖蚁,再经半个月左右,无翅补充型开始产卵,且实验群体越大,产生的补充型越多,产卵量也越大。在五个月的试验中,由20头散白蚁(工蚁19头、兵蚁1头)构成的群体,其产生的补充型产卵32粒,孵出幼蚁11.5头;160头散白蚁(工蚁152头、兵蚁8头)构成的群体,其产生的补充型产卵多达193粒,孵出幼蚁79.7头。电镜观察结果:黄肢散白蚁无翅补充型无复眼,触角16节,雌性腹部第1、8、9腹板退化;雄性第1腹板退化,第8、9腹板仍保存,且第9腹板中央具腹刺一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肢散白蚁 无翅补充 形态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黄肢散白蚁无翅补充型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丽凌 钟俊鸿 《昆虫天敌》 CSCD 1991年第4期194-197,共4页
本试验研究温度因子与黄肢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Oshima)无翅补充型形成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因子可影响黄肢散白蚁无翅补充型产生的速度、数量、生殖力及卵孵化率等。其中以26℃条件下饲养的群体产生无翅补充型的速度... 本试验研究温度因子与黄肢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Oshima)无翅补充型形成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因子可影响黄肢散白蚁无翅补充型产生的速度、数量、生殖力及卵孵化率等。其中以26℃条件下饲养的群体产生无翅补充型的速度最快、产卵量最多及卵孵化率最高,29℃次之。而在温度23℃饲养的黄肢散白蚁工蚁产生补充型速度较慢、产卵较少,且大多数群体的补充型所产的卵不能孵化,即使能孵化的群体,其孵化率也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肢散白蚁 无翅补充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联合地塞米松对阿霉素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白俊嫄 戴恩来 +1 位作者 蒲晓薇 张云霞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06-1512,1519,共8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联合地塞米松对阿霉素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蛋白(TRPC6)、钙调蛋白(CAM)、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NF...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联合地塞米松对阿霉素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蛋白(TRPC6)、钙调蛋白(CAM)、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F-肌动蛋白(F-actin)及肌球蛋白重链9(MYH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阿霉素诱导大鼠肾足细胞建立足细胞损伤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淫羊藿苷组、联合组。通过检测足细胞活力、凋亡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观察足细胞骨架结构和损伤超微结构,分析Wnt/β-catenin/TRPC6/CaN通路相关转接分子表达规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足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总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Ca^(2+)]i浓度增强(P<0.01),足细胞骨架排列紊乱、重组且降解,足突广泛融合,足细胞Wnt、β-catenin、TRPC6、CaM、CaN以及NFAT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F-actin和MYH9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足细胞存活率升高(P<0.01),总凋亡率下降(P<0.01),[Ca^(2+)]i浓度显著降低(P<0.01),足细胞骨架紊乱好转,足细胞微观结构趋于正常,足细胞Wnt、β-catenin、TRPC6、CaM、CaN、NFAT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F-actin和MYH9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淫羊藿苷联合地塞米松可能通过干预Wnt/β-catenin/TRPC6/CaN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而抑制钙离子内流,改善足细胞骨架蛋白结构、保护足细胞功能,进而发挥激素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抵抗肾病综合征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足细胞 细胞骨架 阿霉素足细胞损伤 淫羊藿苷 地塞米松 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β-连环蛋白/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钙调神经磷酸酶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诱发认知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勇 陈仁军 +1 位作者 葛建岭 王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063-2068,共6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诱发认知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组及联合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右美托咪定组、联合组建立七氟烷认知损伤模型。右美托咪定组、联合组大鼠建模前30...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诱发认知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组及联合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右美托咪定组、联合组建立七氟烷认知损伤模型。右美托咪定组、联合组大鼠建模前30 min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50μg/kg,联合组另腹腔注射舒林酸5 mg/kg,空白组、模型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认知功能;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海马组织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量。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短于模型组(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多于模型组(P<0.05),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长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长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少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短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Hcy、MCP-1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低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模型组海马组织GLu含量高于空白组(P<0.05),GABA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海马组织GLu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GABA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海马组织GLu含量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GABA含量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模型组海马组织GSK-3β蛋白表达量高于空白组(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量低于空白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海马组织GSK-3β蛋白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海马组织GSK-3β蛋白表达量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量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七氟烷诱发认知功能损伤大鼠的认知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增强神经递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七氟烷 认知功能损伤 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蛋白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沙拉嗪通过Wnt1通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屏障功能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小红 王梦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00-2505,共6页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MSLZ)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屏障的改善作用及其对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1(Wnt1)信号的调控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UC)、MSLZ组和MSLZ^(+)shWnt1组;除Control组外...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MSLZ)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屏障的改善作用及其对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1(Wnt1)信号的调控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UC)、MSLZ组和MSLZ^(+)shWnt1组;除Control组外,其他组小鼠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构建UC模型。Control组、UC组、MSLZ组小鼠造模结束后每日腹腔注射5×10~9 pfu/ml NC-shRNA,MSLZ^(+)sh-Wnt1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5×10~9 pfu/ml shRNA-Wnt1;MSLZ组和MSLZ^(+)sh-Wnt1组小鼠每日灌胃400 mg/kg MSLZ,Control、UC组每日灌胃等剂量无菌蒸馏水。检测各组小鼠结肠长度,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D-乳酸(D-LA)和脂多糖(LPS)含量以及二胺氧化酶(DAO)活性;TUNEL染色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黏蛋白2(MUC2)和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Wnt1、β-catenin、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MSLZ能明显增加UC小鼠结肠长度,升高结肠组织MUC2、Occludin、Wnt1、β-catenin和Bcl-2表达,降低血清D-LA、LPS、DAO水平、结肠组织细胞凋亡率及Bax表达;MSLZ^(+)sh-Wnt1可部分逆转MSLZ对结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均P<0.05)。结论:MSLZ能抑制UC小鼠结肠黏膜细胞凋亡,减轻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改善结肠黏膜屏障功能,可能与激活Wnt1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屏障 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长管蚜虫龄鉴别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许向利 刘小侠 +1 位作者 张青文 仵均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7,共7页
【目的】为明确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虫龄鉴别特征,达到快速鉴别的目的。【方法】在成像观察的基础上,测定无翅型和有翅型个体不同虫龄的体长、体宽、头壳宽、触角长、腹管长和后足胫节长6项指标。【结果】麦长管蚜不同... 【目的】为明确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虫龄鉴别特征,达到快速鉴别的目的。【方法】在成像观察的基础上,测定无翅型和有翅型个体不同虫龄的体长、体宽、头壳宽、触角长、腹管长和后足胫节长6项指标。【结果】麦长管蚜不同翅型个体的体长、体宽、头壳宽、触角长、腹管长和后足胫节长在虫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体长、体宽、头壳宽和触角长在相邻虫龄之间重叠程度大,后足胫节长的重叠百分比极小或无重叠;除有翅型个体4龄若蚜和成蚜之间存在13.93%的重叠外,腹管长在不同翅型的其他相邻虫龄之间重叠百分比均极小或无重叠,说明后足胫节长和腹管长可作为虫龄鉴定的主要特征。翅、触角和尾片的其他外部形态特征在虫龄间也存在一定差异:3-4龄有翅型若蚜和成蚜虫个体前胸的膨大程度及其翅的长度明显大于同一龄期的无翅型个体,可用于蚜虫翅型的分辨以及3-4龄有翅若蚜和成蚜的鉴别;麦长管蚜1和2龄若蚜触角均为5节,3-4龄若蚜和成蚜的触角均为6节;同时,除了成蚜具有完整的尾片外,1-4龄若蚜尾片均不发达,说明触角的节数和尾片的发达程度可作为麦长管蚜不同龄期形态鉴别的辅助特征。【结论】以腹管和后足胫节作为麦长管蚜虫龄鉴别的主要特征,配合其他辅助特征,如翅的大小、触角的节数以及尾片的发达程度等,可达到快速鉴别不同翅型不同龄期蚜虫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无翅型 虫龄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蚜虫龄鉴别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慧 刘小侠 +3 位作者 智海剑 李凯 张青文 李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77-884,共8页
【目的】明确大豆蚜Aphis glycines虫龄鉴别特征,达到准确快速识别的目的。【方法】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测定无翅与有翅型大豆蚜不同虫龄个体的体长、体宽、头壳宽、触角节数、触角长度、腹管长度、尾片长度和后足胫节长度8项... 【目的】明确大豆蚜Aphis glycines虫龄鉴别特征,达到准确快速识别的目的。【方法】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测定无翅与有翅型大豆蚜不同虫龄个体的体长、体宽、头壳宽、触角节数、触角长度、腹管长度、尾片长度和后足胫节长度8项指标。【结果】不同龄期大豆蚜形态特征存在差异,无翅型及有翅型个体的后足胫节长度在各龄期间均无重叠,无翅型个体的尾片长度及有翅型个体的体长、触角长度和尾片长度范围在各龄期间重叠程度较小,均可作为龄期鉴定的重要指标。此外,尾片形状可作为区分若蚜与成蚜的典型形态特征,触角节数可作为区分1龄、2龄若蚜与其他龄期蚜虫的形态特征。【结论】以无翅型个体后足胫节长度和尾片长度及有翅型个体后足胫节长度、体长、触角长度和尾片长度作为大豆蚜龄期鉴定的主要指标,配合触角节数、尾片形状、体宽、腹管长及翅基的发育程度,可准确鉴定不同翅型的各龄期大豆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 虫龄 形态特征 无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硬化蛋白对牙骨质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甜 白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3-337,共5页
骨硬化蛋白是一种含有胱氨酸结的分泌型糖蛋白,可通过骨细胞突触传递至骨表面并作用于周围的成骨细胞,从而降低骨的发生发育速度。其机制在于骨硬化蛋白与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蛋白竞争性地结合辅助受体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骨硬化蛋白是一种含有胱氨酸结的分泌型糖蛋白,可通过骨细胞突触传递至骨表面并作用于周围的成骨细胞,从而降低骨的发生发育速度。其机制在于骨硬化蛋白与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蛋白竞争性地结合辅助受体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6,促进β-连环蛋白磷酸化并降低β-连环蛋白水平,从而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及活性。牙骨质为连接牙体和牙周组织间的桥梁,其功能在于维系牙体的稳固和牙周组织的健康。骨硬化蛋白参与并影响牙骨质的发生发育等各种生理性活动,因此进一步深入探讨骨硬化蛋白这一骨形成负性调控因子与牙骨质间的相互作用和机制,将有助于牙骨质相关再生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骨质 骨硬化蛋白 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β-连环蛋白-信号转导通路 分子机制 矿化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KK3调控羊驼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生成 被引量:1
15
作者 焦丁兴 贾琼 +3 位作者 胡世雄 杨婉赟 范瑞文 耿建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4-221,共8页
Dickkopf-3(DKK3),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一个重要的抑制因子,可能参与调控黑色素生成过程。本文研究了DKK3在羊驼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生成的作用。在羊驼黑色素细胞中,过表达DKK3显著下调Wnt1,Lef1,Myc和黑色素生成相关基因MITF及其... Dickkopf-3(DKK3),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一个重要的抑制因子,可能参与调控黑色素生成过程。本文研究了DKK3在羊驼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生成的作用。在羊驼黑色素细胞中,过表达DKK3显著下调Wnt1,Lef1,Myc和黑色素生成相关基因MITF及其下游基因TYR,TYRP1和TYRP2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总黑素,褐黑素和真黑素的含量分别下降80.30%、72.17%和64.60%(P<0.05)。相反,在羊驼黑色素细胞中转染siRNA-DKK3,一种小干扰RNA,可以显著上调Wnt1,Lef1,Myc和黑色素生成相关基因MITF及其下游基因TYR,TYRP1和TYRP2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P<0.05);总黑素、褐黑素和真黑素的含量分别增加1.65倍、1.25倍和1.21倍(P<0.05)。这些结果表明,DKK3可以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MITF下调羊驼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ckkopf-3(DKK3) 黑色素生成 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黑色素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大蚜与其天敌
16
作者 王缉健 《广西林业》 1998年第2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松大蚜 发生量 前胸背板 小盾片 煤烟病 无翅型 黄白色 大灰食蚜蝇 前中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