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源氨选择性催化还原三效催化转化器的设计——适用于稀燃火花点燃直接喷射汽油机的排气后处理系统
1
作者 Kim C H Perry K +3 位作者 Viola M Li W Narayanaswamy K 许蕾 《国外内燃机》 2012年第6期57-62,共6页
稀燃火花点燃直接喷射汽油机技术能改善燃油经济性,然而,稀燃运行时的氮氧化物(NO_x)还原始终是实施有效节能技术的主要障碍。一些被广为应用的排气后处理技术包括了稀氮氧化物捕集和有源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其缺点是材料成本... 稀燃火花点燃直接喷射汽油机技术能改善燃油经济性,然而,稀燃运行时的氮氧化物(NO_x)还原始终是实施有效节能技术的主要障碍。一些被广为应用的排气后处理技术包括了稀氮氧化物捕集和有源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其缺点是材料成本高,并且需要用户干预尿素溶液充注。报道了一种既简单成本又低的无尿素的无源氨(NH_3)-SCR系统,它具有在稀燃汽油机中应用的潜力。这种无源NH_3-SCR排气后处理系统的关键组件包括紧耦合式三效催化转化器(TWC)和置于车底的SCR系统。可以通过短暂的发动机富油燃烧运行在三效催化转化器中生成NH_3,然后将它储存在车底的SCR催化转化器中。在新欧洲行驶循环的瞬态循环稀燃运行时,通过TWC的NO_x会被SCR催化转化器内储存的NH_3还原。TWC的设计对NH_3的生成至关重要,并对低排气温度下碳氢化合物及一氧化碳排放的降低起关键作用。总之,试验证实,无源NH_3-SCR是一种适用于稀燃火花点燃直接喷射汽油机的高效、低成本的稀NO_x后处理技术。详细介绍了该系统,以及包括稳态试验结果在内的其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氨选择性催化还原 紧耦合式三效催化转化器 氮氧化物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制备及其在乙烯装置的工业应用
2
作者 张鹏 刘军强 +3 位作者 巫树锋 刘兴誉 沈聪 蒲欣 《石化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3期245-248,共4页
通过改进传统蜂窝式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配方及制备工艺,开发了高孔数整体式蜂窝状SCR脱硝催化剂,并对某石化企业新建60万t/a乙烯装置的裂解炉烟气进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蜂窝状SCR脱硝催化剂的径向抗压强度为1.37 MPa,轴向... 通过改进传统蜂窝式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配方及制备工艺,开发了高孔数整体式蜂窝状SCR脱硝催化剂,并对某石化企业新建60万t/a乙烯装置的裂解炉烟气进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蜂窝状SCR脱硝催化剂的径向抗压强度为1.37 MPa,轴向抗压强度为2.50 MPa,微观比表面积为55.95 m^(2)/g,均优于GB 31587—2015的指标要求;在正常、烧焦、热备等3种不同工况下,裂解炉烟气经催化剂床层后,NO_(x)出口质量浓度均能稳定在20~50 mg/m^(3);经过3 a的长周期运行,NO_(x)出口质量浓度稳定在50 mg/m^(3)以下,氨逃逸值稳定低于2.5μ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催化 乙烯装置裂解炉 氮氧化物 逃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废催化剂资源化回用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0-116,共7页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废催化剂中含有大量钛、钒和钨等金属,对其进行资源化回用,不但能防止金属资源浪费,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及降低脱硝催化剂生产成本。以钛白粉掺混酸洗废SCR催化剂为载体,采用挤出成型法制备新的蜂窝脱硝催化剂,通过X...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废催化剂中含有大量钛、钒和钨等金属,对其进行资源化回用,不但能防止金属资源浪费,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及降低脱硝催化剂生产成本。以钛白粉掺混酸洗废SCR催化剂为载体,采用挤出成型法制备新的蜂窝脱硝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酸洗废SCR催化剂掺混量对蜂窝脱硝催化剂机械性能、脱硝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以纯钛白粉制备催化剂相比,掺混酸洗废SCR催化剂不改变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均随着酸洗废SCR催化剂掺混量的增加而降低,并且掺混量大时催化剂的机械强度高,抗磨性能强;当酸洗废SCR催化剂的掺混量(w)为30%时,所制备的蜂窝脱硝催化剂仍能保持与使用纯钛白粉制备的催化剂相当的脱硝效率和脱硝活性,且具有较好的脱硝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选择性催化还原 化回用 酸洗 脱硝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氨泄漏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岳广照 刘兴华 仇滔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4-642,共9页
氨泄漏的预测和控制是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的关键问题。开展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小样试验,研究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氨吸附脱附特性以及氨氮比和温度对氨泄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泄漏一旦发生氨泄漏量将会迅速升高,氨泄漏临界点的... 氨泄漏的预测和控制是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的关键问题。开展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小样试验,研究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氨吸附脱附特性以及氨氮比和温度对氨泄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泄漏一旦发生氨泄漏量将会迅速升高,氨泄漏临界点的预测和控制对氨泄漏量的控制至关重要;氨泄漏临界点对应的氨存储饱和度不随氨氮比和催化剂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氨氮比分别为0.7、1.0和1.4时,氨泄漏临界点对应的氨存储饱和度维持在76.7%附近波动,分别为79%、75%和76%.氨存储饱和度与氨泄漏临界点有较强的相关性,基于这种相关性设计开发了以氨存储饱和度为控制目标的控制算法,并进行了欧洲瞬态测试循环。采用该控制方法后催化剂出口的氮氧综合比排放为2.45 g/(kW·h),氨泄漏体积浓度均值为3.7×10^(-6),峰值为12.8×10^(-6),达到国家第Ⅳ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泄漏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对Cu/ZSM-5催化剂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郑昌坤 叶青 +1 位作者 程水源 康天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7-180,共4页
采用浸渍法将铜(Cu)负载在ZSM-5分子筛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u含量的Cu/ZSM-5分子筛催化剂。对ZSM-5及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一氧化氮(NO)性能进行评价,并对Cu/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u含量变化对Cu... 采用浸渍法将铜(Cu)负载在ZSM-5分子筛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u含量的Cu/ZSM-5分子筛催化剂。对ZSM-5及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一氧化氮(NO)性能进行评价,并对Cu/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u含量变化对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NH3-SCR)活性影响较大,Cu含量为0.75%(wt,质量分数)制得的Cu/ZSM-5具有最佳的中低温活性,在190℃条件下对NO的转化率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含量 Cu/ZSM-5催化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氮氧化物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处理硝酸尾气NO_X工艺优化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覃秀凤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52-56,共5页
针对柳化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工艺设计参数,对工艺优化进行探讨。从尾气中O2含量的优化控制,NH3/NOX比率的优化控制,NH3流量的优化控制等几方面进行阐述,这些方法成功地治理了NH3的尾气,为我国硝酸生产厂实现清洁生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 选择性 催化还原 硝酸尾气NOX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反应氨逃逸的测定
7
作者 唐中华 巫树锋 +3 位作者 贾媛媛 王军 张鹏 刘光利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9年第3期205-209,214,共6页
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在催化裂化(FCC)再生烟气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模拟脱硝装置上,对氨逃逸体积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H_3/NO_x(摩尔比)、入口NO_x质量浓度及含水质量分数对采用不同方法测定结果的影响差别不大;入... 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在催化裂化(FCC)再生烟气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模拟脱硝装置上,对氨逃逸体积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H_3/NO_x(摩尔比)、入口NO_x质量浓度及含水质量分数对采用不同方法测定结果的影响差别不大;入口SO_2质量浓度对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量的氨逃逸体积浓度有一定影响。离子色谱法和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4%~100.8%,99.6%~101.8%,均显示出良好的准确性。结合分析方法的简便性、环保性及对烟气中SO_2质量浓度的不敏感性,建议选择离子色谱法进行离线氨逃逸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再生烟气 选择性催化还原 模拟脱硝装置 逃逸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离子色谱法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喷氨优化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袁照威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0年第10期91-97,共7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作为燃煤电厂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烟气脱硝方法,脱硝控制系统是其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影响烟气脱硝的效率,过量喷氨也会增加氨逃逸量,对下游设备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为了开展燃煤电... 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作为燃煤电厂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烟气脱硝方法,脱硝控制系统是其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影响烟气脱硝的效率,过量喷氨也会增加氨逃逸量,对下游设备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为了开展燃煤电厂脱硝喷氨控制系统的研究,从脱硝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测量延迟、入口NOx波动、烟气量测不准、喷氨量不均匀等问题为出发点,详细介绍了单级PID控制、串级PID控制、智能前馈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等总量控制方案以及结合总量控制方法的分区喷氨控制方法,指出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对SCR喷氨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有比较全面和客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选择性催化还原 优化 PID控制 智能化算法 模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系统的性能试验 被引量:27
9
作者 徐旭 应剑 王新龙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9-443,共5页
在420t/h电站燃煤锅炉尾部建立了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业性试验装置,重点研究了NH3/NOx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空速等因素对烟气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H3/NOx摩尔比小于1时,脱硝效率随着NH3/NOx摩尔比的增大而提高;当NH3/NOx摩尔... 在420t/h电站燃煤锅炉尾部建立了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业性试验装置,重点研究了NH3/NOx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空速等因素对烟气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H3/NOx摩尔比小于1时,脱硝效率随着NH3/NOx摩尔比的增大而提高;当NH3/NOx摩尔比大于1时,随着NH3/NOx摩尔比的增大,脱硝效率变化不明显;当NH3/NOx摩尔比为0.9、反应温度为325~350℃时,脱硝效率达到90%;当空速小于4760h-1时,随着空速提高,脱硝效率基本不变;当空速大于4760h-1后,脱硝效率随空速提高迅速降低.试验研究还发现:氨逃逸量随着NH3/NOx摩尔比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当NH3/NOx摩尔比小于0.95时,氨逃逸量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在325~350℃内,SO2/SO3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提高,且均小于0.6%,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选择性催化还原 性能试验 氮氧化物 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合成Cu3(BTC)2-MOF及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震震 石勇 +2 位作者 李春艳 肇启东 李新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66-2374,共9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合成Cu_3(BTC)_2-MOF(Cu_3(BTC)_2:均苯三甲酸合铜;MOF: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催化剂并首次用于去除氮氧化物(NO_x)的氨法选择催化还原(SCR)反应,通过优化溶剂、电解液浓度、电压、电解时间等反应条件,制备出纯净、晶型结... 采用电化学方法合成Cu_3(BTC)_2-MOF(Cu_3(BTC)_2:均苯三甲酸合铜;MOF: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催化剂并首次用于去除氮氧化物(NO_x)的氨法选择催化还原(SCR)反应,通过优化溶剂、电解液浓度、电压、电解时间等反应条件,制备出纯净、晶型结构良好的Cu_3(BTC)_2材料,产率高达97.2%.应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TGA)、Raman光谱、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in-situ FTIR)光谱、程序升温脱附(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热重测试表明催化剂在310℃下可以保持良好的热稳定.应用于NH_3-SCR反应,发现活化温度对Cu_3(BTC)_2的催化性能有很大影响,经240℃活化的Cu_3(BTC)_2的催化性能最佳,其220-280℃温度窗口下的NO转化率为90%,并用in-situ FTIR技术对NH_3-SCR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合成 Cu_3(BTC)_2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一氧化氮 选择性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及其脱硝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9
11
作者 罗朝晖 王恩禄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2-446,共5页
大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分离器区域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可以实现燃煤锅炉的超低NOx排放.对分别选用氨水、纯氨及尿素作反应剂的SNCR脱硝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结合工程实践,给出了大型CFB锅炉上SNCR脱硝系统的选取原... 大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分离器区域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可以实现燃煤锅炉的超低NOx排放.对分别选用氨水、纯氨及尿素作反应剂的SNCR脱硝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结合工程实践,给出了大型CFB锅炉上SNCR脱硝系统的选取原则.并指出:大型CFB锅炉SNCR脱硝系统一般采用氨作为反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循环流化床锅炉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系统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氮工艺还原剂的选择 被引量:4
12
作者 柴小康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10-314,共5页
介绍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氮工艺的基本原理,比较了采用液氨、氨水和尿素3种还原剂时系统的安全性、场地因素、投资费用和运行维护性等,给出了3种还原剂各自适用的范围.液氨、氨水和尿素的安全性都可以达到可控状态,推荐以尿素作为... 介绍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氮工艺的基本原理,比较了采用液氨、氨水和尿素3种还原剂时系统的安全性、场地因素、投资费用和运行维护性等,给出了3种还原剂各自适用的范围.液氨、氨水和尿素的安全性都可以达到可控状态,推荐以尿素作为还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氮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u/ZSM-5催化剂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其其格吉日嘎拉 李晨曦 +3 位作者 叶青 程锦 程水源 康天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9-184,190,共7页
通过旋蒸法制备了Cu/ZSM-5、Fe/ZSM-5和Fe-Cu/ZSM-53种样品,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附/脱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NH3-SCR催化还原NO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e和Cu... 通过旋蒸法制备了Cu/ZSM-5、Fe/ZSM-5和Fe-Cu/ZSM-53种样品,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附/脱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NH3-SCR催化还原NO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e和Cu双金属改性Fe-Cu/ZSM-5样品催化性能优异,具有较宽的反应活性温度窗口,在200~560℃范围内的转化率均超过90%,在290~400℃下转化率可达到98%以上。Fe-Cu/ZSM-5样品优异的催化性能与其具有丰富的中酸性位和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u/ZSM-5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ZrO_(2)对Cu-ZSM-5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反应活性及抗老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立峰 吕誉 +3 位作者 李云强 吕刚 宋崇林 郑庆贺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6-684,共9页
采用浸渍法分别将CeO_(2)、ZrO_(2)负载于Cu-ZSM-5催化剂中,通过催化剂活性评价系统研究了CeO_(2)、ZrO_(2)负载量对整体式Cu-ZSM-5催化剂NOx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并采用NO-TPD方法分析了催化剂表面的NOx吸附能力.此外,利用FT-IR和SEM技术... 采用浸渍法分别将CeO_(2)、ZrO_(2)负载于Cu-ZSM-5催化剂中,通过催化剂活性评价系统研究了CeO_(2)、ZrO_(2)负载量对整体式Cu-ZSM-5催化剂NOx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并采用NO-TPD方法分析了催化剂表面的NOx吸附能力.此外,利用FT-IR和SEM技术探究了催化剂样品的抗老化能力.结果表明,添加CeO_(2)或ZrO_(2)有利于提升整体式Cu-ZSM-5催化剂NOx转化率,其中8%CeO_(2)/Cu-ZSM-5在150~550℃温度范围内NO_(x)转化率最高,但此催化剂表面晶粒在高温下易发生团簇,导致催化剂老化,催化活性下降.ZrO_(2)的添加可以有效稳固表面晶粒,进而改善催化剂的抗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CU-ZSM-5 氧化铈/氧化锆添加剂 氮氧化物 抗老化性能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基催化剂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俊凯 张学军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11期263-263,共1页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NH_3-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而SCR催化体系是NH_3-SCR技术的核心。近年来,CeO_2因较好的储氧释氧等能力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本文综述了Ce基催化剂用NH_3-SCR反应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金...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NH_3-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而SCR催化体系是NH_3-SCR技术的核心。近年来,CeO_2因较好的储氧释氧等能力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本文综述了Ce基催化剂用NH_3-SCR反应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金属氧化物掺杂和酸改性铈基催化剂,并对铈基脱硝催化剂可能的研究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基催化 选择性氧化还原(NH3-SCR) 氮氧化物(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反应影响因素的探索与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山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9年第3期142-145,共4页
以氨气作为还原剂,在管壳式反应器中考察了温度、一氧化氮起始质量浓度、氧气质量分数及氨氮摩尔比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反应的脱硝效率以及氨逃逸的影响,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脱硝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875~1000℃,可... 以氨气作为还原剂,在管壳式反应器中考察了温度、一氧化氮起始质量浓度、氧气质量分数及氨氮摩尔比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反应的脱硝效率以及氨逃逸的影响,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脱硝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875~1000℃,可得到最佳的反应温度窗口;一氧化氮起始质量浓度、氧气质量分数对脱硝反应的影响较小;当氨氮摩尔比为1.5:1时,脱硝反应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效率 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300MW燃煤锅炉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导流系统的分析
17
作者 苗世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89-92,共4页
为探究某300 MW燃煤锅炉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系统内烟道导流方案的可行性,利用FLUENT 6.3软件,对该导流方案下SCR系统的流场和氨浓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烟道截面变化以及弯头偏转导致系... 为探究某300 MW燃煤锅炉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系统内烟道导流方案的可行性,利用FLUENT 6.3软件,对该导流方案下SCR系统的流场和氨浓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烟道截面变化以及弯头偏转导致系统流场严重不均,且现有导流系统导流效果较差,AIG下游截面最大速度偏差达31.25 m/s,反应器入口速度也存在偏差,且尾部烟道内流场不均,会对下游设备产生影响;系统流场不均导致氨浓度不均,AIG下游截面氨的浓度偏差达60.0%,反应器入口截面氨的浓度偏差达38.4%,大的浓度偏差严重影响系统的脱硝效率,且反应器出口氨逃逸量达5.266 ppm,这会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这些研究结果可为燃煤锅炉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导流系统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导流系统 速度场 浓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SCR氨存储特性及其对柴油车NO_(x)排放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熊力 陈男 《专用汽车》 2025年第3期77-80,共4页
为应对国六排放标准下柴油车低排温工况对氮氧化物(NO_(x))转化效率提出的严峻挑战,以铜基分子筛(Cu-Z)SCR催化剂为对象,探讨其氨存储特性及其对NO_(x)排放的影响。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分析了温度和空速对SCR催化剂氨存储能力及存储过... 为应对国六排放标准下柴油车低排温工况对氮氧化物(NO_(x))转化效率提出的严峻挑战,以铜基分子筛(Cu-Z)SCR催化剂为对象,探讨其氨存储特性及其对NO_(x)排放的影响。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分析了温度和空速对SCR催化剂氨存储能力及存储过程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估了氨存储量对NO_(x)转化效率的影响规律。在稳态工况下,不同温度与空速对SCR氨存储饱和量及其动态平衡特性表现出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高空速和低温工况下SCR氨存储量减小,存储时间缩短,而低温条件下的氨存储对NO_(x)转化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在WHTC冷启动循环中,初始氨存储状态显著影响SCR系统在低温阶段的NO_(x)排放表现。研究结果表明,优化SCR催化剂的氨存储性能和初始状态管理可有效提升低排温工况下的NO_(x)控制效率,为柴油车尾气后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分子筛(Cu-Z) 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 存储特性 NO_(x)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n_(2)O_(4)/Ce-TiO_(2)双功能催化剂SCR脱硝协同CO氧化性能研究
19
作者 唐晓龙 温佳俊 +6 位作者 刘媛媛 王成志 罗宁 段二红 周远松 易红宏 高凤雨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1,共7页
实现工业烟气的超低排放及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是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任务。本工作以负载型Mn基尖晶石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Co、Ce金属改性的方式研发了一种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兼顾CO氧化的CoM... 实现工业烟气的超低排放及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是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任务。本工作以负载型Mn基尖晶石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Co、Ce金属改性的方式研发了一种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兼顾CO氧化的CoMn_(2)O_(4)/Ce-TiO_(2)双功能催化剂。研究了不同烟气组分对同时脱硝脱CO效率的影响:SO_(2)对脱硝效率、脱CO效率均表现出抑制作用,而H_(2)O降低了NO_(x)转化率却可以提高CO转化率;CO与NH_(3)在较低浓度下起到双还原剂的作用,共同提升NO_(x)转化率,而在较高浓度时,二者由于竞争吸附导致CO转化率下降。分析认为,Mn是主要的SCR反应活性位点,Co是主要的脱CO活性位点,而Ce物种对SCR反应和脱CO反应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同时脱硝脱CO反应中,NO_(x)主要通过NH_(3)-SCR反应脱除,CO主要通过氧化反应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 一氧化碳氧化 CoMn_(2)O_(4)/Ce-TiO_(2)催化 二氧化硫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尿素SCR催化剂储氨特性与氨泄漏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向宇 葛蕴珊 +2 位作者 马朝臣 李加强 谭建伟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82,共5页
在一台满足国-Ⅳ排放标准的柴油机上对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中的氨泄漏及储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空速、温度及储氨量对氨泄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 000h-1空速下,从尿素起喷到该工况下最大转化效率所用时间随温度增... 在一台满足国-Ⅳ排放标准的柴油机上对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中的氨泄漏及储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空速、温度及储氨量对氨泄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 000h-1空速下,从尿素起喷到该工况下最大转化效率所用时间随温度增加而减小;达到饱和储氨量的时间随温度升高呈减少趋势;各工况下饱和储氨量为1.23~8.56g,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250℃催化剂入口温度下,从尿素起喷到该工况下最大转化效率所用时间随空速增加而减少;达到饱和储氨量的时间随空速增加呈减少趋势;各工况下饱和储氨量为2.68~12.10g,随空速增加呈下降趋势。固定空速条件下,随氨氮比增加,NOx转化效率呈升高趋势,但在250℃以下升幅并不明显;不同氨氮比下的氨泄漏量随催化剂入口温度的升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固定催化剂入口温度条件下,不同氨氮比下的氨泄漏量随空速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