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批判、规范与事实张力下的新闻客观性:以批判诠释学及相关争论为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国强 涂骁睿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42,共12页
本文从哲学诠释学与批判诠释学的争论出发,进一步探讨了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德里达以及卢曼关于客观性与规范性问题的争论,并将诠释学的思想发展与对新闻客观性观念的变迁结合起来,以充分理解新闻客观性问题所涉及的理论向度。通过伽... 本文从哲学诠释学与批判诠释学的争论出发,进一步探讨了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德里达以及卢曼关于客观性与规范性问题的争论,并将诠释学的思想发展与对新闻客观性观念的变迁结合起来,以充分理解新闻客观性问题所涉及的理论向度。通过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的对话,客观性表明自身为融规范性与批判于一体的动态过程。基于后现代主义与卢曼系统论对客观性之争的延续,客观规范性的重要意义与困难被进一步展示,并为理解作为事实与规范之张力的客观性提供新的视域。尽管一直伴随着怀疑与争论,但新闻客观性总是在各种思想的复杂张力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从而成为“不死之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新闻客观性 伽达默尔 哈贝马斯 规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客观性:语境、进路与未来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映 董天策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9-155,共7页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学领域一个久具争议的核心概念。总结前人研究,可以将新闻客观性区分为四个层次:作为业务规范和叙事框架;作为策略仪式;作为专业信念;作为话语体制。自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新闻客观性非议不断。但在整个20世纪,新...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学领域一个久具争议的核心概念。总结前人研究,可以将新闻客观性区分为四个层次:作为业务规范和叙事框架;作为策略仪式;作为专业信念;作为话语体制。自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新闻客观性非议不断。但在整个20世纪,新闻客观性无论是在专业讨论,还是在社会实践上,都经受住了考验。不过,在当今文化语境以及新闻市场、产制语境整体转向的新时期,新闻客观性正面临着来自"参与"法则和"透明"法则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媒体独立地位的确保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目前而言,除了新闻客观性,我们还没有找到其它更合适的规则和方式。因此,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方法,作为一种信念,其价值难以轻易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客观性 语境 进路 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何以亲近新闻业:情感与新闻客观性关系新论 被引量:82
3
作者 袁光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7-63,69,共8页
传统的新闻客观性理念往往拒绝情感对新闻业的参与,认为情感会危害新闻的客观、理性和公正。但近年来政治哲学等领域的进展为我们重新反思"情感"与新闻客观性、新闻业之关系提供了新的路径。从规范理论的层次讨论了情感与新... 传统的新闻客观性理念往往拒绝情感对新闻业的参与,认为情感会危害新闻的客观、理性和公正。但近年来政治哲学等领域的进展为我们重新反思"情感"与新闻客观性、新闻业之关系提供了新的路径。从规范理论的层次讨论了情感与新闻客观性理念之间的关联,指出情感并不一定损害新闻的客观性,并不必然导致"坏的新闻业",纳入情感反而能够为好的新闻业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这一重新设想的新闻业将有助于其在民主政治和公共生活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服务于民主政治的新闻业不仅可以提供丰富、客观的信息,还可以致力于公民的情感教育,培养优良的公共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新闻客观性 理性 不偏不倚 情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 被引量:46
4
作者 单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5,共8页
关键词 客观性原理 客观报道 新闻客观性 客观性原则 精神交往 道德意识 新闻传播主体 新闻报道 新闻实践 理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共同体想象”:从电报诞生到新闻客观性在美国的确立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158,共8页
作为历史上的新媒介,电报与廉价报刊彼此交织,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重构了美国人交往的空间、速度和交往观念。电报传播推动了民主市场社会的平等文化的扩展,催生了新闻职业共同体内部的客观报道实践及理念,从而带动报刊主导模式从... 作为历史上的新媒介,电报与廉价报刊彼此交织,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重构了美国人交往的空间、速度和交往观念。电报传播推动了民主市场社会的平等文化的扩展,催生了新闻职业共同体内部的客观报道实践及理念,从而带动报刊主导模式从政党报纸向专业化的商业报纸过渡;但横向联系的加速也导致了共同体想象的历史转型,以差异和冲突为特色的全国层面的交往关系,使民主市场社会的价值与内在逻辑遭遇质疑,"大众社会"等新的共同体想象方式出现。新闻客观性职业规范得以确立,新闻专业主义成为第三逻辑,回应了国家共同体面临的民主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报 新闻客观性 共同体想象 民主市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密新闻客观性的制度神话——解读《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 被引量:7
6
作者 郭镇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客观性 《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 新闻理论 市场经济 意识形态 哈克特 加拿大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诠释学与事实符合论下的新闻客观性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国强 涂骁睿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0-107,共8页
新闻客观性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议题,论文试图以诠释学为视角,将诠释学的思想发展与对新闻客观性观念的变迁结合起来考察,回应新闻客观性何以可能的理论问题。本文主要考察了伽达默尔之前的诠释学特别是狄尔泰的诠释学思想及其客观性... 新闻客观性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议题,论文试图以诠释学为视角,将诠释学的思想发展与对新闻客观性观念的变迁结合起来考察,回应新闻客观性何以可能的理论问题。本文主要考察了伽达默尔之前的诠释学特别是狄尔泰的诠释学思想及其客观性观念影响下的新闻客观性实践。传统诠释学确立了基于事实符合论的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合理性,由此形成了20世纪早期的新闻客观性的规范性理论。但事实符合论的认识论困境也使新闻客观性蒙上了阴影。在对此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进而认为,它预示着诠释学从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向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转向,也使新闻客观性由确定性走向规范性和建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诠释学 新闻客观性 狄尔泰 事实符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新闻主义——新闻客观性的扩容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叶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2-93,共2页
新新闻主义从诞生开始就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激烈批评,直至今日关于它的争论也没有停歇。新新闻主义的内涵与外延都不甚明朗,难以界定是新闻将文学纳入视野,还是文学借新闻撑起另一片天。在本文中,笔者选择新闻传播的角度来探讨新新... 新新闻主义从诞生开始就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激烈批评,直至今日关于它的争论也没有停歇。新新闻主义的内涵与外延都不甚明朗,难以界定是新闻将文学纳入视野,还是文学借新闻撑起另一片天。在本文中,笔者选择新闻传播的角度来探讨新新闻主义,主要探讨其新闻传播学范畴的概念、产生原因、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主义 新闻客观性 吸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客观性何以可能?——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视角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国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4,共10页
新闻客观性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议题。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理论中的客观性思想基础上,如何重建新闻客观性?伽达默尔使诠释学从精神科学的方法转向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客观性必须在承认前见的合理性基础上,在效果历史意识和视域融合... 新闻客观性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议题。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理论中的客观性思想基础上,如何重建新闻客观性?伽达默尔使诠释学从精神科学的方法转向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客观性必须在承认前见的合理性基础上,在效果历史意识和视域融合的对话式持续理解中重新进行界定。它彻底打破了事实符合论观念下的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合理性,从而使新闻客观性由确定性走向规范共识和话语的建构性。没有不包含前见的新闻客观性,新闻话语本身就是诠释。而在回应对新闻客观性问题的社会权力和意识形态批判中,诠释学由伽达默尔的本体论解释导向了哈贝马斯的深度诠释学或批判诠释学,客观性问题由此进入社会批判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诠释学 伽达默尔 新闻客观性 规范共识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价值论:关于新闻客观性问题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娅曼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7-30,共4页
新闻价值论:关于新闻客观性问题的哲学思考肖娅曼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研究一直面临一个巨大的困惑,那就是新闻的客观性与新闻的倾向性之间的冲突。人们似乎处在一种两难的困境:追求客观性,就是否定倾向性,承认倾向性,就得放弃... 新闻价值论:关于新闻客观性问题的哲学思考肖娅曼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研究一直面临一个巨大的困惑,那就是新闻的客观性与新闻的倾向性之间的冲突。人们似乎处在一种两难的困境:追求客观性,就是否定倾向性,承认倾向性,就得放弃客观性。这种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客观性 新闻价值主体 价值论 新闻实践 新闻需要 新闻事实 主体性 主客体关系 实践的客观性 人的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闻客观性复兴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茜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81,共4页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这一时期关于新闻客观性及客观报道的研究及实践,梳理总结出对于我国新时期新闻客观性的总体理解与认识,那就是在充分借鉴和学习西方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中国特色。我国新闻界对客观报道思想展...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这一时期关于新闻客观性及客观报道的研究及实践,梳理总结出对于我国新时期新闻客观性的总体理解与认识,那就是在充分借鉴和学习西方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中国特色。我国新闻界对客观报道思想展开的研究与实践,丰富了"复兴"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客观性 复兴时期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新闻客观性”概念内涵的历史性解读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宗华 肖芳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4-127,共4页
新闻社会学家麦克尔·舒登森称:“客观性理念足新闻业之于美国的核心。”然而,在整个20世纪,作为新闻界职业规范的客观性,无沦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备受争议。这种你来我往、纷纷扰扰、如火如荼的辩论持续了一个世纪之久。
关键词 新闻客观性 美国 历史性 解读 内涵 概念 社会学家 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客观性与新闻涵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武鸿鸣 《当代传播》 2004年第5期89-90,共2页
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始终坚持一个信念:正是因为受众确信新闻媒介传播的新闻信息完全具备了他们所需求的客观性才会被接受,失去这个基础,就会失去传播的基础.<纽约时报>执行总编辑罗森索非常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他认为,新闻... 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始终坚持一个信念:正是因为受众确信新闻媒介传播的新闻信息完全具备了他们所需求的客观性才会被接受,失去这个基础,就会失去传播的基础.<纽约时报>执行总编辑罗森索非常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他认为,新闻报道有时在事实上虽然没有错误失实之处,但是记者在报道这条新闻时,有意或无意地把某此重要的部分予以遗漏,或是编辑们在编辑处理过程中,因匆忙或疏忽,或是因为一定的篇幅限制而遗漏一部分重要新闻内容,这是极不公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客观性 新闻事实 新闻涵化 受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客观性到透明性?网络时代如何做新闻 被引量:16
14
作者 孙藜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2,共4页
作为美国新闻业对互联网技术变革的回应,"透明性"要求新闻从业者将新闻生产过程以及自身的"偏见"公开呈现并接受公众检验。在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上,"透明性"既延续着新闻客观性的基本职业规范,又以更具... 作为美国新闻业对互联网技术变革的回应,"透明性"要求新闻从业者将新闻生产过程以及自身的"偏见"公开呈现并接受公众检验。在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上,"透明性"既延续着新闻客观性的基本职业规范,又以更具反思和更为开放的态度试图克服客观性的难题,尤其体现于对"事实与价值"关系的重新认定。其实践使新闻作为"公共知识"的特征更为明显,从而有可能为变动中的新闻业与公众及民主的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客观性 透明性 对话新闻 公众媒介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新闻的生成逻辑、实践路径与价值反思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月季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0,共9页
受新的数字媒介驱动,沉浸式新闻显现出虚拟现实弥合时空距离、技术仿真带来沉浸体验和人机交互产生地点幻觉三重技术逻辑。沉浸式新闻以其情境化的叙事方式和感官化的接收方式改变了传统新闻的样态,通过空间细节的多模态呈现、准客体物... 受新的数字媒介驱动,沉浸式新闻显现出虚拟现实弥合时空距离、技术仿真带来沉浸体验和人机交互产生地点幻觉三重技术逻辑。沉浸式新闻以其情境化的叙事方式和感官化的接收方式改变了传统新闻的样态,通过空间细节的多模态呈现、准客体物的生成绽出和身体远程在场的情感体验为当下和未来的新闻实践提供了新的路径。沉浸式新闻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新闻定义,引发了对新闻客观性的反思,同时为人们探讨新媒介技术语境下新闻价值和数字伦理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新闻 虚拟现实 情感 新闻客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新闻报道的渊源、效果与伦理评价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晖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8-143,共6页
文章论述了嵌入式新闻报道的历史渊源、实施这一策略的原因,以及针对嵌入式报道的伦理道德评价,最后阐释了嵌入式新闻报道对中国的影响。本文认为,虽然嵌入式新闻报道从行为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诠释符合伦理道德,但这种报道形式却不利于中... 文章论述了嵌入式新闻报道的历史渊源、实施这一策略的原因,以及针对嵌入式报道的伦理道德评价,最后阐释了嵌入式新闻报道对中国的影响。本文认为,虽然嵌入式新闻报道从行为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诠释符合伦理道德,但这种报道形式却不利于中国媒体宣传中国政府的观点与立场。嵌入式报道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是文化帝国主义思想策略性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新闻报道 新闻客观性 功利主义哲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合法:源于专业的职守——新闻隐性采访的专业正当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殷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目前,在我国新闻学术界,就如何看待隐性采访存在着明确支持和暧昧质疑两种态度,争议的焦点多集中在"隐性采访"如何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坚守职业的伦理底线上。也就是说,争议的双方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认可了隐性采访存在的正... 目前,在我国新闻学术界,就如何看待隐性采访存在着明确支持和暧昧质疑两种态度,争议的焦点多集中在"隐性采访"如何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坚守职业的伦理底线上。也就是说,争议的双方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认可了隐性采访存在的正当性,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意见不一致。实际上,隐性采访在实践上构成了对新闻专业边界的拆解,从而导致新闻传媒及其记者职业性质的丧失,其存在的正当性是值得怀疑的。本文通过从隐性采访的源起,中外新闻学界对隐性采访不同的认知,以及隐性采访如何背离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专业标准等方面的论述,对隐性采访作为新闻专业行为的正当性提出置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采访 正当性 新闻客观性原则 专业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照下的媒介品格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延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29,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我国的媒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多元价值并存、报业生存困难、文化环境巨变、新闻事业快速发展、媒体受众与媒介体制角色发生变化、全球化对媒体影响巨大、新闻世俗化倾向严重、新闻价值远离新闻事实、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我国的媒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多元价值并存、报业生存困难、文化环境巨变、新闻事业快速发展、媒体受众与媒介体制角色发生变化、全球化对媒体影响巨大、新闻世俗化倾向严重、新闻价值远离新闻事实、新闻客观性受到严峻挑战等方面。本文指出,我国新闻媒介要坚决摒弃浮躁和功利至上的倾向,坚持客观公正、开放自由、真实可信、平等交流的媒介品格。惟此,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找到位置,做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环境 媒介品格 媒介体制 新闻客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正评论”解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慕明春 《当代传播》 2003年第6期16-17,共2页
在当代新闻学理论中,"公正评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理论观点,它的重要性起码在下面两个方面显现了出来.
关键词 新闻评论 “公正评论” 新闻伦理学 新闻客观性 新闻侵权 公众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西方记者在涉华报道中表明立场倾向的技巧——分析两篇涉华外电报道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新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6-80,共5页
由于不同的西方记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自然也就会在涉华报道中得出不同的主观结论。这种主观性看法又通过写作技巧与手法融入字里行间,以客观报道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使受众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不知不觉地受其影响,以致... 由于不同的西方记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自然也就会在涉华报道中得出不同的主观结论。这种主观性看法又通过写作技巧与手法融入字里行间,以客观报道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使受众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不知不觉地受其影响,以致最终对该新闻事件产生与记者相似的看法。我们在处理涉华报道时,一定要敏锐捕捉这些蛛丝马迹,正确区分和判断其性质,并在翻译时予以恰当的表述。而在英语新闻教学和西方新闻事业教学中,我们也同样必须向学生说明涉华报道中的这种情况,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记者 涉华报道 新闻客观性 媒体偏见 英语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