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再嵌入:乡村治理中传统积分制的优化——基于天津市Z村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程同顺 刘佳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积分制作为一种创新的治理模式,通过量化激励手段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旨在提高治理效率。传统积分制在实践中存在局限性,可能削弱乡土文化,动摇传统乡村社会治理基础。天津市Z... 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积分制作为一种创新的治理模式,通过量化激励手段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旨在提高治理效率。传统积分制在实践中存在局限性,可能削弱乡土文化,动摇传统乡村社会治理基础。天津市Z村通过文化助推、治理重构和资源吸纳三个关键机制,有效超越传统积分制局限,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文化的再嵌入不仅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还加深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社会动员和治理参与,可以为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积分制 乡土文化 乡村振兴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视域下的中国形象研究——张隆溪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1
2
作者 姜礼福 张隆溪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张隆溪教授是国际著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者,本文以中国形象这一研究领域的若干关键问题作为访谈主题。张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论及开展中国形象研究的渊源,评析了国家形象研究中真实性辨识的必要性,剖析了影响西方作家塑造中国形... 张隆溪教授是国际著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者,本文以中国形象这一研究领域的若干关键问题作为访谈主题。张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论及开展中国形象研究的渊源,评析了国家形象研究中真实性辨识的必要性,剖析了影响西方作家塑造中国形象的因素。另外,张教授还探讨了中国形象研究的方法,论述了中国形象跨文化研究与中国形象重塑之间的关系,重点强调了跨文化研究的旨归和使命并对中国形象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隆溪 中国形象 比较文学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文化研究的思想图景和行动路径——丁钢教授专访
3
作者 丁钢 朱筠姝 周勇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0,共9页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文化现象,教育文化研究立足于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关注教育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教育文化研究视野涵盖学校、公共领域、日常生活及非物质文化等,强调文化解释与价值导向,以及“现象入手、文化观照、过程体悟、中...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文化现象,教育文化研究立足于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关注教育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教育文化研究视野涵盖学校、公共领域、日常生活及非物质文化等,强调文化解释与价值导向,以及“现象入手、文化观照、过程体悟、中层取向”的研究原则,主张采用多元的跨学科方法,包括重视微观经验和民族志研究。教育文化研究既是学术理论构建,也是一种文化行动,旨在促进中国教育的文化自觉和理论自主,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面对时代变迁,教育文化研究将持续关注媒介化社会、新技术与青年文化,拓展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文化研究 本土知识体系 文化解释 民族志方法 教育知识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研究——评《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
4
作者 车宇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6-I0006,共1页
文学作为文化的镜像与符号,也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英美文学在创作、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始终贯穿文化的交互与反思。在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不仅展现了西方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更为非西方文化提供了理解自我与他者的重要视角。文... 文学作为文化的镜像与符号,也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英美文学在创作、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始终贯穿文化的交互与反思。在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不仅展现了西方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更为非西方文化提供了理解自我与他者的重要视角。文化视角的引入拓宽了文学研究的维度,使其从单纯的审美分析转向跨文化对话,从而深化了文学的社会意义与文化功能。由任静、胡乃斌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一书,正是基于上述视角,从文学翻译、教学实践、女性文学与生态文学等维度,系统阐释了英美文学的价值,为理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逻辑与文化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视角 文学研究 文化逻辑 文化互动 文学翻译 教学实践 女性文学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网络视域下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政策执行研究
5
作者 吴承忠 牛舒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多元行动主体参与互动的政策执行网络结构。在政策执行网络内行动主体的既有资源未实现充分整合的情况下,由于行动主体各自的利益诉求与行动目标不同,当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政策执行的效... 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多元行动主体参与互动的政策执行网络结构。在政策执行网络内行动主体的既有资源未实现充分整合的情况下,由于行动主体各自的利益诉求与行动目标不同,当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政策执行的效果距离政策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表现为政策制定主体与政策执行主体的衔接问题、政策执行主体内部的协调问题、政策执行主体与产业运营主体的利益冲突、政策执行主体与社会公众的信任问题以及政策执行主体与专家智库主体的观念错位问题。为深入分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政策网络结构与政策执行问题,选取Y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践进行个案研究。研究结论指出,政策网络多元的利益主体结构、网络主体间不同行动策略的选择以及外部政策环境共同影响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政策执行效果。因此,提升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政策网络的整合力、强化政策网络主体的利益整合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化公园 政策网络 政策执行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日本文学研究——评《日本文学的多元化表现研究》
6
作者 于卫红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I0006-I0006,共1页
作为一个深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国家,日本的文学发展历程中始终承载着不同文化的交织与融合。近年来,随着全球文化多元主义的崛起,跨文化研究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的新潮流。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日本文学,不仅有助于拓宽学术视野,还能推动跨... 作为一个深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国家,日本的文学发展历程中始终承载着不同文化的交织与融合。近年来,随着全球文化多元主义的崛起,跨文化研究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的新潮流。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日本文学,不仅有助于拓宽学术视野,还能推动跨文化对话,提升学术的全球性和深刻性。李星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日本文学的多元化表现研究》,全面展示了日本文学在多元文化碰撞下的表现与创新,并且通过跨学科的视角,结合丰富的文学作品案例,深入分析了日本文学中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动因,充分展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日本文学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学 文学研究 全球化 社会文化动因 学术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7
作者 袁春波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64,共1页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有研究成果颇丰,但针对理工类学生的此类研究较少。本文从内容、原因和路径三个维度分析化工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化工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容包括借助英语表达或吸收中外文...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有研究成果颇丰,但针对理工类学生的此类研究较少。本文从内容、原因和路径三个维度分析化工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化工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容包括借助英语表达或吸收中外文化和中外化学文化的能力、原因包括时代发展和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路径包括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协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文化 文化交际能力 专业大学生 理工类学生 英语表达 研究成果 化工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8
作者 张蓉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9期131-133,共3页
档案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强档案文化建设,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档案文化已渗透到乡村振兴全过程,为乡村文化注入新时代内涵。为进一步提炼档案文化精髓,发挥其在乡... 档案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强档案文化建设,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档案文化已渗透到乡村振兴全过程,为乡村文化注入新时代内涵。为进一步提炼档案文化精髓,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资源优势,本文全面阐述乡村振兴视阈下档案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分析当前乡村档案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档案 文化建设 策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廉洁文化有效推动农村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研究
9
作者 陈志伦 王新雨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4期11-13,共3页
农村基层治理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农村基层治理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密切相关,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承担着为民服务的使命和忠诚履职的担当。廉洁文化作为政治伦理文化,是农村基层政府加快职能转变,把部分政治、经济、文... 农村基层治理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农村基层治理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密切相关,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承担着为民服务的使命和忠诚履职的担当。廉洁文化作为政治伦理文化,是农村基层政府加快职能转变,把部分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下放到乡镇村基层的重要前提。当前,农村基层面临诸多困境,推进廉洁文化与农村基层治理协同共振,营造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的基层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洁文化 农村基层治理 效能提升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学研究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时代意蕴 被引量:1
10
作者 苑仲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4,共10页
文化主体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巩固文化主体性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责任。近代以来,众多名宿从不同学科、维度和层次围绕文化主体性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以费孝通等为代表的当代中国... 文化主体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巩固文化主体性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责任。近代以来,众多名宿从不同学科、维度和层次围绕文化主体性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以费孝通等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社会学人,揭示并阐发了文化主体性的社会学涵义。群学作为中国古典社会学,具有独特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的方法特质。群学研究对于巩固文化主体性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更好承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深入推进“两个结合”、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与实现群学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学研究 文化主体性 群学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量表研究——基于国家公园游客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良健 章锦河 +3 位作者 马小宾 王培家 王静玮 董盈嘉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310-5321,共12页
国家公园游客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s)价值的感知有助于从精神层面揭示个体与国家公园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衡量国家公园CESs价值潜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山国家公园创建区为例,采用文献回顾、头脑风暴等方法确定... 国家公园游客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s)价值的感知有助于从精神层面揭示个体与国家公园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衡量国家公园CESs价值潜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山国家公园创建区为例,采用文献回顾、头脑风暴等方法确定国家公园游客CESs价值感知构念、指标和量表题项,对所获得的405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生成了“认同学习-情感体验-精神惠益-国家认同”4个子维度和15个题项的国家公园游客CESs价值感知量表。通过实证检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研究结果为国家公园游客CESs价值感知评估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同时可为国家公园生态-社会效益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游客 量表研究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茶歌文化内涵研究——以“挑担茶叶上北京”茶歌为例
12
作者 范凯晗 周跃斌 沈程文 《福建茶叶》 2025年第3期78-81,共4页
湖南有着丰富的茶文化,其中茶歌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我国政府对茶文化的高度重视为茶歌文化的研究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湖南茶歌文化内涵的研究作为茶歌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湖南茶歌研究的全面性以及精神内涵。基于此,本文以《... 湖南有着丰富的茶文化,其中茶歌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我国政府对茶文化的高度重视为茶歌文化的研究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湖南茶歌文化内涵的研究作为茶歌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湖南茶歌研究的全面性以及精神内涵。基于此,本文以《挑担茶叶上北京》为例,将该茶歌的文化内涵挖掘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笔者对湖南茶歌文化内涵现状、湖南茶歌文化特性进行了梳理分析,从生态内涵的挖掘、历史内涵挖掘、艺术文化内涵的拓展、经济文化内涵的提升等方面对《挑担茶叶上北京》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初浅挖掘,以期为湖南茶歌的文化内涵传承与发展提供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茶歌 文化内涵研究 文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异研究方法的历史文化街区语言景观考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殷成竹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6,106,共7页
本研究采取语言景观变异研究路径,以北京4条典型历史文化街区商铺标牌语码取向为因变量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则确定为商铺的行业类型、连锁店性质、文化属性、模态、标牌结构。研究发现在语码取向方面,汉语语码处于绝... 本研究采取语言景观变异研究路径,以北京4条典型历史文化街区商铺标牌语码取向为因变量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则确定为商铺的行业类型、连锁店性质、文化属性、模态、标牌结构。研究发现在语码取向方面,汉语语码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同时商铺的行业类型、连锁店性质、文化属性、模态、标牌结构等自变量与外语语码的使用存在显著关联。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国际元素和流行文化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相互融合,构成了其多样独特的语言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景观 历史文化街区 变异研究 Logistic四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研究的跨文化要义
14
作者 刘岩 王晓路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11,共7页
文学文本中词语的杂糅性以及理论话语的多重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文学研究的跨文化属性,这一特征对于理解不同的文化传统并在互为语境的方式中呈现自身文化特质均具有重要价值。以词语转换和批评话语为着眼点分析文学研究的跨文化本质,同时... 文学文本中词语的杂糅性以及理论话语的多重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文学研究的跨文化属性,这一特征对于理解不同的文化传统并在互为语境的方式中呈现自身文化特质均具有重要价值。以词语转换和批评话语为着眼点分析文学研究的跨文化本质,同时强调文学研究应充分考虑文学文本的语言要素、批评术语的理论渊源以及研究者本人的文化立场,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研究在人文学术知识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文化 杂糅 话语 知识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峇峇娘惹家具的文化传承研究
15
作者 黄文泓 艾哈迈德·里扎尔·阿卜杜勒·拉赫曼 罗方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1,共7页
峇峇娘惹是十四世纪以来我国海外商贾与马六甲一带土著女性的混血后裔。峇峇娘惹文化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融合与发展的独特范例,但目前正面临全球化的冲击与挑战。如何通过峇峇娘惹文化产品既满足现代人的功能与情感需求,又实现文... 峇峇娘惹是十四世纪以来我国海外商贾与马六甲一带土著女性的混血后裔。峇峇娘惹文化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融合与发展的独特范例,但目前正面临全球化的冲击与挑战。如何通过峇峇娘惹文化产品既满足现代人的功能与情感需求,又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通过目的性抽样找到具备典型性的新加坡“I”品牌的“SR”家具系列,通过对其分析揭示这个家具系列开发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文化使命感”“文化真实性与现代创新”“交互性叙事”和“多主体协作与产业支持”是该系列的动力与核心策略。本研究基于此构建了以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家具产品开发概念框架,为设计师、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峇峇娘惹 家具设计 案例研究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农业遗产”到“农业文化遗产”:我国农史研究的话语转向
16
作者 王梦琪 陈胜前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6,共8页
我国农史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初创期开始,至20世纪末,一直处于“农业遗产”话语的影响下。本世纪初随着“农业文化遗产”话语的引入,迎来了一种新的话语转向。这种话语转向表征于话语文本内部的变化,进而在话语的社会实践中得以巩固。传... 我国农史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初创期开始,至20世纪末,一直处于“农业遗产”话语的影响下。本世纪初随着“农业文化遗产”话语的引入,迎来了一种新的话语转向。这种话语转向表征于话语文本内部的变化,进而在话语的社会实践中得以巩固。传统农业知识的科学内涵成为这一话语转向的逻辑起点,在农史研究力图突破内史研究范式的过程中,借由世界遗产话语转向的契机与遗产话语权建构与博弈的推力,“农业文化遗产”话语不仅开启了本土化与在地化的进程,而且逐渐取代传统的“农业遗产”话语,成为当代中国农史研究领域的一种主流话语,影响了农史研究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 农史研究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
17
作者 姜澄 郑刚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4,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发展于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选择,确立于新时代文化思想创新的价值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是在摸索开拓中国研究生教育道路中牢固的“文化自立”,是在变革更新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中形成的“文化自建”,是在凝练总结中国研究生教育理论中追求的“文化自强”。新时代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历史主动、坚持回归人本和坚持开放包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的凝聚力、推动力、创造力和引领力,稳步提升对其在意识和心理层面的信心和认同,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 研究生教育 文化自信 历史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关于“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述评——兼论“比较历史政治”视角下的中国政治文化研究
18
作者 唐靖雯 王鸿铭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46,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的深刻变迁,推动“中国政治文化”逐渐成为海外学界的独立研究对象。当前,海外关于“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三种主导路径:政治传统路径,以制度结构分析为核心,主要聚焦儒家伦理与帝制遗产对中国政治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的深刻变迁,推动“中国政治文化”逐渐成为海外学界的独立研究对象。当前,海外关于“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三种主导路径:政治传统路径,以制度结构分析为核心,主要聚焦儒家伦理与帝制遗产对中国政治文化基因的形塑机制;政治发展路径,力图依托定量方法与模型建构,通过实证数据揭示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政治象征路径,着力分析政治符号、仪式与话语的治理功能,揭示“中国记忆”等政治叙事如何重构集体认同。然而,上述三种主要研究路径存在明显局限,包括缺乏对概念的提炼和对话、易陷入“方法至上”和“西方中心主义”窠臼、难以构建连贯的理论体系等。在“比较历史政治”视角下推进“中国政治文化”研究,融入元时间观念,采用阐述学的研究路径,以及强化比较视野,或许能够更有效地解决海外学者在“中国政治文化”研究中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中国研究 中国政治文化 比较历史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教育与乡村文化振兴共生发展的逻辑理路与推进路径——基于Y市A县的案例研究
19
作者 吕海洋 何爱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4-81,共8页
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社会历史积淀与精神内核的体现,其振兴离不开继续教育。共生理论视域下,继续教育与乡村文化振兴作为核心共生单元,两者间的共生关系体现在继续教育对乡村文化振兴引领赋能,以及乡村文化振兴对继续教育需求反哺。对Y市A... 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社会历史积淀与精神内核的体现,其振兴离不开继续教育。共生理论视域下,继续教育与乡村文化振兴作为核心共生单元,两者间的共生关系体现在继续教育对乡村文化振兴引领赋能,以及乡村文化振兴对继续教育需求反哺。对Y市A县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发现,继续教育与乡村文化振兴共生发展的逻辑理路为: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兼容,共担乡村振兴责任;共生模式的动态性耦合,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共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筑行动主体文化参与场域。为实现继续教育与乡村文化振兴互惠共生发展,应保障共生主体平等,实现协同共生;调节共生关系,强化互惠共生模式;聚焦教育共生价值,构建和谐共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乡村文化振兴 共生理论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浙江省1034所乡镇成校的调研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淑珺 陈美楠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9,共8页
乡镇成校是直接服务于农民的学习基地,也是培养乡村全面振兴人才的重要场所。对浙江省1 034所乡镇成校调研发现,乡镇成校教育功能日趋综合化,面向农村各年龄段居民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成为提升农村普惠性人力资本的重要平台,在农村继续教... 乡镇成校是直接服务于农民的学习基地,也是培养乡村全面振兴人才的重要场所。对浙江省1 034所乡镇成校调研发现,乡镇成校教育功能日趋综合化,面向农村各年龄段居民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成为提升农村普惠性人力资本的重要平台,在农村继续教育网络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乡镇成校存在办学保障薄弱、人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困难等诸多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推进乡镇成校建设,应加强成校发展的制度建设、明确成校办学功能定位、保障成校工作者专业化发展、支持成校办学体系化发展探索以及协同创新发展农村继续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政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