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英语教材评估中的教师主体性研究
1
作者 吕鸣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29期125-128,共4页
本研究以活动理论为理论框架,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师在教材评估活动中的主体性意识和行为。结果显示,教师们对教材评估活动有清晰的认知,普遍具备较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主体性行为主要体现在教材评估的灵活性和个性化以及自我反思... 本研究以活动理论为理论框架,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师在教材评估活动中的主体性意识和行为。结果显示,教师们对教材评估活动有清晰的认知,普遍具备较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主体性行为主要体现在教材评估的灵活性和个性化以及自我反思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理论 教材评估 教师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在线教学资源使用中的教师主体性研究
2
作者 吕鸣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34期121-124,共4页
本文对351名大学英语教师使用在线教学资源的主体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1)教师对在线教学资源的需求和使用意愿较高,但对于其内容质量还不够满意;(2)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更倾向于使用网络学习平台,且偏好视频类资源;(3)教师个人的教... 本文对351名大学英语教师使用在线教学资源的主体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1)教师对在线教学资源的需求和使用意愿较高,但对于其内容质量还不够满意;(2)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更倾向于使用网络学习平台,且偏好视频类资源;(3)教师个人的教育观念和态度对其在线教学资源的使用决策有较大的影响;(4)相当多的教师在使用在线教学资源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或问题。本文对在线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学资源 教材使用 教师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下高校外语教师主体性遮蔽与重构路径
3
作者 丛蕊 黄忠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187,共10页
数字赋能教学促进教育高质发展,却导致教师自我意识退化、忽视人文关怀与情感互动。当下迫切需要审慎权衡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唤醒教师内在的主体性,以恢复教育的人文本质与情感温度。笔者基于数字技术赋能外语教学的内在原理,采用半结... 数字赋能教学促进教育高质发展,却导致教师自我意识退化、忽视人文关怀与情感互动。当下迫切需要审慎权衡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唤醒教师内在的主体性,以恢复教育的人文本质与情感温度。笔者基于数字技术赋能外语教学的内在原理,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形式收集15名高校外语教师数据,利用NVivo 12三级编码技术进行主题分析,旨在深入探究数字技术如何影响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对技术辅助教学的看法以及技术如何影响教师的主体性,并在深描基础上提出重构路径,以助其角色认同与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外语教师主体性 遮蔽 重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几种消极管理模式 被引量:2
4
作者 冀先礼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19,共3页
近二十年来,学校管理模式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低级、无效、偏离教育目标的管理模式也大行其道。权力主义管理模式、功利主义管理模式、形式主义管理模式、科层化管理模式对教师的主体性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关键词 管理模式 教师主体性发展 消极管理 学校管理 功利主义 权力主义 形式主义 科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观转型中教师主体性的回归 被引量:2
5
作者 胡芳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0年第5期68-75,共8页
"照着讲"和"接着讲"体现了教师不同的知识观。理性主义知识观和经验主义知识观陷入了客体对主体的牵制和绝对主义,因而是一种权威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知识观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则倡导主体建构和批判反思,因而是一... "照着讲"和"接着讲"体现了教师不同的知识观。理性主义知识观和经验主义知识观陷入了客体对主体的牵制和绝对主义,因而是一种权威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知识观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则倡导主体建构和批判反思,因而是一种批判主义知识观。从权威主义知识观向批判主义知识观的转型,消失了的教师的主体性也重新得到了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观 教师主体性 权威主义知识观 批判主义知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校师德评价中教师主体性的缺失与回归
6
作者 曹晶 汪维 《改革与开放》 2021年第22期44-49,共6页
高校师德评价应以教师主体性作为评价的内在依据和出发点。当前高校师德评价中,教师主体性不足主要表现为师德评价的功利化遮蔽了教师的主体性、评价脱离教师具体生活情境、教师自我评价缺位、教师评价话语权缺失等。文章基于第四代评... 高校师德评价应以教师主体性作为评价的内在依据和出发点。当前高校师德评价中,教师主体性不足主要表现为师德评价的功利化遮蔽了教师的主体性、评价脱离教师具体生活情境、教师自我评价缺位、教师评价话语权缺失等。文章基于第四代评估理论,提出高校师德评价应弱化外在的工具性价值,强化个体发展的内在价值,回归教师现实生活,重视师德自我评价,完善师德评价的沟通协商机制,实现师德评价中教师主体性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评价 教师主体性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语境下的教师主体性创生--基于福柯从规训到主体的理论转向 被引量:3
7
作者 方程煜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8-55,共8页
基于福柯从正常化权力到生存美学的理论转向,在后现代语境下,教师主体性面临权力弥散的理论困局以及主体溃散的现实危机。在以自我技术为核心的主体重建的探索过程中,教师主体性实践的生存美学得到了有益的探讨,但仍然存在权力陷阱和缺... 基于福柯从正常化权力到生存美学的理论转向,在后现代语境下,教师主体性面临权力弥散的理论困局以及主体溃散的现实危机。在以自我技术为核心的主体重建的探索过程中,教师主体性实践的生存美学得到了有益的探讨,但仍然存在权力陷阱和缺乏特定领域经验依循的局限。对此,需要从中国本土文化的根基出发,依据中国文化传统的向内自觉,以及教师群体在此特征上的现状,发掘教师主体性创生的现实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教师主体性 正常化权力 自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柯生命权力视域下的外语教师主体性构建和转变机制研究
8
作者 王裕森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年第8期55-59,共5页
福柯生命权力视域是从主体性建构和形塑的外部机制出发的。在学校情境下,外部机制具体表现为:政策、话语和技术手段。本文探讨这三种机制对外语教师主体性进行干预和导向的具体过程,即政策及其营造的话语体系配合责任制及量化统计、课... 福柯生命权力视域是从主体性建构和形塑的外部机制出发的。在学校情境下,外部机制具体表现为:政策、话语和技术手段。本文探讨这三种机制对外语教师主体性进行干预和导向的具体过程,即政策及其营造的话语体系配合责任制及量化统计、课题及人际间的专家意见等三方面的技术手段,形成了对外语教师主体性构建、转变和教师发展中的无形作用力,但这种作用力通常也会产生诸多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权力 教师主体性 构建和转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预设:语文教师教学设计的顺然诉求——教学设计中发挥教师主体性作用的路径
9
作者 李秋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21期67-73,共7页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学习特征和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堂各个环节、各个要素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安排,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运作计划。课堂教学设计至关重要,一方面,通过教学设计能够充分整合教材资源,...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学习特征和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堂各个环节、各个要素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安排,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运作计划。课堂教学设计至关重要,一方面,通过教学设计能够充分整合教材资源,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引导,明确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让教学与实际相联系,通过教学设计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教学理论 课堂教学设计 整合教材 教师主体性 教师教学设计 语文 教学运作 明确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教师主体性,构建高效管理模式
10
作者 毛瑞花 《教育家》 2023年第17期47-47,共1页
发挥教师主体性,构建幼儿园高效管理,实则是多角度提升幼师的专业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幼师的主体性。幼儿教育活动从根本上说是教师和幼儿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势必会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作为教师,发... 发挥教师主体性,构建幼儿园高效管理,实则是多角度提升幼师的专业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幼师的主体性。幼儿教育活动从根本上说是教师和幼儿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势必会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作为教师,发挥主体性不仅要先完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技巧,还需要人格发展。为强化幼儿教师主体性发展,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第三幼儿园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强化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素质,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主体性 幼儿教师 技能技巧 幼儿交往 主体性发展 幼师 幼儿园 专业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的主体性危机与破局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梅 刘晓凡 钟柏昌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6期14-16,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人工智能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给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带来了危机,具体表现在教师身份认同与教师专...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人工智能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给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带来了危机,具体表现在教师身份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两个方面。为了重塑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本文重点探讨了教师在如何思、如何育、如何教三个方面的应对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教师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教师的构想与教师教育的改革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相学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主体性教师 教师素质 教育观念 教师教育体制 教育管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角色的总体性观照及其检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芳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7,共5页
当前对教师角色及其变迁的研究主要存在四种视角和背景:教学观变迁及其实践、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知识社会与知识经济等时代要求、知识状况的变化。这些看似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背景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的联系,那就是知识观及其... 当前对教师角色及其变迁的研究主要存在四种视角和背景:教学观变迁及其实践、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知识社会与知识经济等时代要求、知识状况的变化。这些看似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背景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的联系,那就是知识观及其转型。随着西方学术中传统的"超个人取向的并缺乏个性和主体性的"角色概念转向"个人取向的并以主动性和能动性为行为动力的"角色概念,本文将教师角色界定为"基于对知识观的理解和解释基础上教师的自我行动"。探讨当前的教师角色变迁最重要的是转变定位教师角色的方法论立场,即由集体主义方法论向个体主义方法论转变。因为只有站在教师个体的立场上认识教师,文中所提出的诸多教师角色变迁的取向才能真正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角色 知识观 教师个性 教师地位 教师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治理进程中教师主体地位重构:基于知识治理的视角
14
作者 黄文武 李雅娟 《继续教育研究》 2018年第2期95-99,共5页
知识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形式正融入大学治理系统中,通过对其内涵"对知识进行治理"和"用知识进行治理"的阐释,肯定高校教师作为大学治理主体的"应然"地位。正是大学管理的"内卷化"、行政权力... 知识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形式正融入大学治理系统中,通过对其内涵"对知识进行治理"和"用知识进行治理"的阐释,肯定高校教师作为大学治理主体的"应然"地位。正是大学管理的"内卷化"、行政权力主导下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大学知识活动的物化逻辑等原因造成教师主体性被遮蔽的"实然"处境。应从制度、组织和精神等三个层面实现教师在大学发展过程中主体地位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治理 教师主体性 内卷化 内部人控制 物化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教师管理中的心理沟通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晓飞 《当代教育科学》 1994年第4期49-50,共2页
纵览人类历史:知识的传递,人才的培养,文明的播扬,社会的进步,无一不有赖于广大教师的辛勤耕耘。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体力量。学校教育质量的优劣与教师主体性的发挥程度息息相关。因此,注重心理沟通,... 纵览人类历史:知识的传递,人才的培养,文明的播扬,社会的进步,无一不有赖于广大教师的辛勤耕耘。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体力量。学校教育质量的优劣与教师主体性的发挥程度息息相关。因此,注重心理沟通,实施科学管理,创设和谐心理氛围,发挥教师群体合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仅就学校教师管理中的心理沟通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一、民主管理是心理沟通的基础 学校是民主社会的一个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管理 心理沟通 教师主体性 学校教育质量 心理氛围 教学工作 教师心理研究 教育目标 思想教育 情感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路径的反思性提升--以福建省县(区)域重点中学X学校为例
16
作者 谢益清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第8期25-29,共5页
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任务,县域中学如何突破当前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困局,推进校本落地?笔者结合福建省县(区)域重点中学X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从学校管理建设的视角,基于传统校本路径与经验的反思,从教师发... 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任务,县域中学如何突破当前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困局,推进校本落地?笔者结合福建省县(区)域重点中学X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从学校管理建设的视角,基于传统校本路径与经验的反思,从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建构、学习力建设和梯队活力建设三大方面提出解痛纾困的提升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主体性 教师学习力 教师梯队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的表现性素养
17
作者 史航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2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教育学术月刊》(南昌)2011年第5期刊发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曾素林等的《教师的表现性素养探析》。作者指出:教师的表现性素养是教师主体性和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必备的教育能力即教育表现力,是教师重要的... 《教育学术月刊》(南昌)2011年第5期刊发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曾素林等的《教师的表现性素养探析》。作者指出:教师的表现性素养是教师主体性和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必备的教育能力即教育表现力,是教师重要的个体素质和群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主体性 专业素养 表现性 教育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研究生 教育能力 群体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发展性评价助推教师个性化发展
18
作者 李玲 钟婷婷 《四川教育》 2020年第31期26-26,共1页
随着新生人数逐年增加,新教师数量猛增,临聘教师比例越来越高,这是很多城区新建学校共同面临的难题。为缩短新教师的角色定位期,帮助他们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都市锦江区外国语小学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以教师评价改革为突破口,促进新... 随着新生人数逐年增加,新教师数量猛增,临聘教师比例越来越高,这是很多城区新建学校共同面临的难题。为缩短新教师的角色定位期,帮助他们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都市锦江区外国语小学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以教师评价改革为突破口,促进新教师个性化的专业发展。一、学校在教师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主体性的缺失。教师评价存在评价主体单一的问题,往往以他人评价为主,缺失了教师的主体性。二是评价标准局限性。对教师的评价侧重结果,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发展中心 教师评价 教师主体性 教师数量 新建学校 成都市锦江区 教师个性化 他人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之我见
19
作者 马永昌 《教师》 2015年第22期93-93,共1页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 理念要求 学会学习 教育工作者 自主学习 教师主体性 学会合作 辨析题 历史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建和谐的政治课堂
20
作者 杜会华 《成才之路》 2009年第35期56-57,共2页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耍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耍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刻板沉寂的氛围。学生的课堂行为也就相应地被规范为: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不得随便乱动,不许私下讨论。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能发挥出来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的主体作用 政治课堂 和谐 教师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 政治课教学 教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