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跨学科教学教师角色:期待·困厄·生成 被引量:1
1
作者 靳盼盼 娜日苏 王强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8-32,共5页
跨学科教学打破了单一学科桎梏,融合了多学科视野,是促进学科联动、推进学科整合以及实现课程综合化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凸显育人价值的创新举措。跨学科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履行角色职能。跨学科教学实践是教学评一体化的过... 跨学科教学打破了单一学科桎梏,融合了多学科视野,是促进学科联动、推进学科整合以及实现课程综合化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凸显育人价值的创新举措。跨学科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履行角色职能。跨学科教学实践是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教师角色行为应依托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及评价活动的统一。跨学科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应然期待,在教学层面表现为跨学科主题方案的决策者和跨学科合作的协调者;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是协作学习的促进者和自我调节学习的引导者;在评价活动中是反馈监测者和反思研究者。结合角色理论来看,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中可能面临角色认知模糊、角色行为冲突和角色情感焦虑等角色困厄。协调个体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的有机联动,是有效纾解教师跨学科教学角色困厄,促进教师角色塑形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跨学科教学 教师角色 角色认知 角色行为 角色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的读写结合教学——以《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为例
2
作者 郑冬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3,58,共5页
本文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为例,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探索了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融合路径。主要通过教师主导的设计驱动、学生主体的自主参与和多主体评价的... 本文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为例,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探索了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融合路径。主要通过教师主导的设计驱动、学生主体的自主参与和多主体评价的反馈优化,力求实现教、学、评的有机融合,推动学生读写能力的巩固和提升,在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教学过程的动态性等方面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读写结合 统整设计 任务驱动 多主体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编写学历案的价值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传贵 冯铁山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0,共5页
学历案是围绕某一学习单位的习得目标而设计学习过程的专业方案,是为学生真实参与学习及获得经验增长构建的新的意义符号。但是学历案的编写与应用仍未深入到中小学学科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来,改变这一现状的首要工作是梳理和澄清学历案编... 学历案是围绕某一学习单位的习得目标而设计学习过程的专业方案,是为学生真实参与学习及获得经验增长构建的新的意义符号。但是学历案的编写与应用仍未深入到中小学学科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来,改变这一现状的首要工作是梳理和澄清学历案编写的价值,然后基于实现有效教学的核心视角,聚焦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与表现,分析学历案的理论立足点、技术支撑点、实践落脚点。在此基础上,从课程价值、备教价值、促学价值三个维度展开详细论述,思考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实现学历案编写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学历案在中小学学科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策略开发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历案 教学评一体化 学科教学 课程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优化路径——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引领:初中化学》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振中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I0012-I0012,共1页
近年来国家愈加重视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并出台多项政策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近年来国家愈加重视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并出台多项政策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学科核心素养 基础教育改革 立德树人 社会发展需要 素质教育 优化路径 教学评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一境贯穿式”情境教学的模式与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信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3,共5页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情境教学和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情境教学应整体、系统考虑和架构,情境应与教学的内容、线索、环节、方法、评价等课堂要素高度融合,情境应与课堂相互贯穿,构成一个整...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情境教学和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情境教学应整体、系统考虑和架构,情境应与教学的内容、线索、环节、方法、评价等课堂要素高度融合,情境应与课堂相互贯穿,构成一个整体。基于此,本文建构了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一境贯穿式”情境教学的五步骤模式,即“一境融学”“一境促学”“一境导学”“一境生学”和“一境评学”,并创设了“神奇的猴面包树”情境,以“认识大洲之非洲”为范例开展实践,以期建构地理课堂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情境教学 地理情境 初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概念视域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以“湖南大围山冰川地貌”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玉岳 郭海燕 朱拥兵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共4页
大概念视域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指明了具体路径。首先,基于课程标准、学生最近发展区等提炼大概念,设立层级目标。其次,根据层级目标,预设表现性任务完成度的评估标准。最后,将表现性任务及评估标准穿插在整... 大概念视域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指明了具体路径。首先,基于课程标准、学生最近发展区等提炼大概念,设立层级目标。其次,根据层级目标,预设表现性任务完成度的评估标准。最后,将表现性任务及评估标准穿插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推进由基本问题联结、反复指向大概念的教学活动,不断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估,并调整教学,最终促成目标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生物学项目化学习的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伟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50-53,共4页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生物学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生物学项目任务为载体,以主体多元、向度多维的评价体系对项目化学习进行细致的解构和优化,通过融合阶梯评价的进阶项目任务设计,提高课堂互动性及反馈即时性,建设性地指导、协调...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生物学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生物学项目任务为载体,以主体多元、向度多维的评价体系对项目化学习进行细致的解构和优化,通过融合阶梯评价的进阶项目任务设计,提高课堂互动性及反馈即时性,建设性地指导、协调小组合作和独立研究。整合评价的生物学项目化学习的建构与实践,能有效激发和维持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增强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人才的培养路径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生物学 项目化学习 核心素养 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关键环节:让“教学评一体化”真实落地 被引量:15
8
作者 褚艳秋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55,共3页
针对“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中存在的学习目标模糊、课堂评价缺失、情境创设有误等突出问题,提出以系统思维优化关键节点,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一是紧盯“学生学会”,定好可测利评、系统一致的学习目标,持续引领教学进程;二是做好课堂评... 针对“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中存在的学习目标模糊、课堂评价缺失、情境创设有误等突出问题,提出以系统思维优化关键节点,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一是紧盯“学生学会”,定好可测利评、系统一致的学习目标,持续引领教学进程;二是做好课堂评价,在提升教师课堂评价能力的基础上,做到评价导航,及时诊断反馈;三是创设有效情境,通过设计真实情境下的“大任务”、构建“项目化”学习情境,不断拓展教学深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高阶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学习目标 课堂 情境创设 高阶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学习评价实践路径 被引量:15
9
作者 熊梅 邓勇 袁娟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4-57,共4页
通过单元学习评价撬动教学评一体化改革实践,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策略。有效开展单元学习评价,在目标层面要体现素养综合性特点,按照“单元-课时”的思路整体规划单元学习目标体系;在设计层面要坚持“学习中心”理念,整体设计... 通过单元学习评价撬动教学评一体化改革实践,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策略。有效开展单元学习评价,在目标层面要体现素养综合性特点,按照“单元-课时”的思路整体规划单元学习目标体系;在设计层面要坚持“学习中心”理念,整体设计单元学习任务与评价标准、单元学习活动与评价计划、单元学习证据与评价工具;在实施层面应坚持“以评促改”理念,通过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优化和改进评价过程,最大程度实现评价促学与促教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单元学习 逆向设计 价工具 价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郭乐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8-61,共4页
教学评一体化既是对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贯彻,也是保证学业质量的重要策略。本文以小学语文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为纲,探索以评价为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语文课程改革,通过研发学业评价工具,科学实施评价策略,提高学业评价的科学性。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小学语文 学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探究——以《朝花夕拾》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欣欣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77-80,共4页
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面临评价实践缺位、评价方式单一、评价目标不清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为指导,用明晰的学习目标指导整本书阅读,让教学评价贯穿课堂活动,从课堂设计层面研讨《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教学评... 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面临评价实践缺位、评价方式单一、评价目标不清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为指导,用明晰的学习目标指导整本书阅读,让教学评价贯穿课堂活动,从课堂设计层面研讨《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 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评一体化”下习作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实施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峰权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35期57-60,共4页
“教学评一体化”即整体一致地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其核心是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目标确立须有结构化视野、目标实施须贯通设计两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 习作教学 教学评一体化 结构化 贯通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策略研究--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与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英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I0003-I0003,共1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教学改革成为教师、家长关注的重点。教学评一体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语文教学、评价紧密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机制。教学评一体化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教学改革成为教师、家长关注的重点。教学评一体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语文教学、评价紧密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机制。教学评一体化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不仅能够创新语文教学方式,还能改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与实践》一书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卢臻撰写,重点论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目标、课堂设计与评价实施、评价驱动教学等核心内容,并结合丰富、翔实的案例,对教学的各环节进行了分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出版社 语文教学改革 教学评一体化 实践策略 人才综合素质 教学机制 教师的教学理念 策略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地理主题式教学探究——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江静华 《地理教学》 2023年第21期13-16,共4页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地理主题式教学着力营造课堂教学的新生态。厘清大主题到小主题的层级关系、选择现象递推或问题解决的设问模式、精心设计“教学评一体化”的思维课堂是地理主题式教学设计的重点。本文从确定主题学习的任务、寻...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地理主题式教学着力营造课堂教学的新生态。厘清大主题到小主题的层级关系、选择现象递推或问题解决的设问模式、精心设计“教学评一体化”的思维课堂是地理主题式教学设计的重点。本文从确定主题学习的任务、寻找主题情境的素材、呈现主题学习的内容、设计主题学习的问题、评价主题学习的表现等方面组织“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主题式教学 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以“青草沙水库‘避咸蓄淡’”科学考察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姚振兴 常丽霞 《地理教学》 2023年第10期17-20,9,共5页
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同时,上海版必修《地理1》在附录部分着重撰写了“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方法指导”。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活动,已成为“双新”背景下的又一个新的教学挑战。... 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同时,上海版必修《地理1》在附录部分着重撰写了“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方法指导”。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活动,已成为“双新”背景下的又一个新的教学挑战。本文以“青草沙水库‘避咸蓄淡’”为例,通过前期准备(确定考察主题、制定考察计划)、实践实验(野外考察实施、室内实验过程)、活动总结(撰写方案建议、开展表现性评价)三个阶段,呈现了综合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科学考察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考察 地理实验 地理实践力 青草沙水库 教学评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感培养导向的“城乡空间结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探究--以重庆红色教育主题情境为例
16
作者 王楚薇 苏迎春 胡蓉 《地理教学》 2022年第14期34-38,共5页
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学生对于地方特征与地方身份的模糊化问题日趋严重,在中学地理课堂中渗透“地方感”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在将“地方感”划分为“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的基础上,提出“地方感知”维度,根据这三个维度将... 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学生对于地方特征与地方身份的模糊化问题日趋严重,在中学地理课堂中渗透“地方感”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在将“地方感”划分为“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的基础上,提出“地方感知”维度,根据这三个维度将地方感培养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分析地方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涵义和意义;以高中五个版本新教材必修《地理二》中的“城乡空间结构”为例,充分利用重庆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从教学评一体化角度构建地方感培养的路径并探讨地方感培养的教学策略,从而尝试进行重庆的地方红色本位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感 城乡空间结构 教学评一体化 地理新教材 红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堂:表现性学习与评估一体化 被引量:45
17
作者 肖龙海 管颐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23,共6页
创新即表现。新课堂就是促进学生创新学习、发展学生创新人格、提高学生创新素养的课堂。表现性新课堂以表现性任务为学习的中心,经由获取、释义、生成、表现和评价这五个步骤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表现性学习环。创设表现性任务、构建评... 创新即表现。新课堂就是促进学生创新学习、发展学生创新人格、提高学生创新素养的课堂。表现性新课堂以表现性任务为学习的中心,经由获取、释义、生成、表现和评价这五个步骤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表现性学习环。创设表现性任务、构建评价量表、鼓励合作探究等环节,是表现性学习与评估一体化的实践要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格 新课堂 表现性学习与 教学评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做评一体化”电类专业实训课教学模式改革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晶 王国明 +2 位作者 刘志臣 石亮 薛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2-36,共5页
本文分析了传统电类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青岛电子学校电类专业课程改革实践,阐述了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创新性提出校本教材的开发,展示了学校近年来教学模式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
关键词 教学一体化 电类专业 实训课 教学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趋势、困境与进路
19
作者 项纯 郝志军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42,共4页
素养导向、教学评一体、技术赋能是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与要求,也与国际教育评价改革的前沿趋势形成同频共振。当前,评价改革在实践层面存在评价内容盲目求全、评价结果过度求量、评价形式机械求多、评价方法应用失衡等认... 素养导向、教学评一体、技术赋能是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与要求,也与国际教育评价改革的前沿趋势形成同频共振。当前,评价改革在实践层面存在评价内容盲目求全、评价结果过度求量、评价形式机械求多、评价方法应用失衡等认知误区,以及考试束缚、能力制约等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为更好地推进基础教育评价改革落到实处,可从教师、学校以及区域三个关键层面搭建一体化改革路径:教师层面构建“教学评一体化”微循环,学校层面开发评价工具与智能平台,区域层面以素养本位的考试命题转型驱动系统性变革,由此形成“政策引领-专业支撑-技术助推”的评价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教学评一体化 素养导向 考试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做、评”一体化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贺向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21-122,共2页
文章以滨州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课程开发现状,探索了"教、学、做、评"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并在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的实施在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 文章以滨州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课程开发现状,探索了"教、学、做、评"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并在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的实施在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教学效果,在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 一体化高职教育教学设计软件技术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