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有效奖励下属应把握好的几种心理效应
- 1
-
-
作者
曹展明
-
机构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2-24,共3页
-
文摘
奖励,是一种通过肯定和调动内在积极因素,使奖励对象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长处,从而增强向上的信心和决心的有效措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效果律和斯金纳的强化论,都对奖励的正面作用进行了阐释,并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其中。
-
关键词
奖励工作
斯金纳
效果律
心理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
桑代克
心理价值
特定情景
正面作用
罗森塔尔
-
分类号
F27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试论有效精神鼓励的基本原则
- 2
-
-
作者
杨华
-
机构
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国医院管理》
1987年第2期42-43,共2页
-
文摘
精神鼓励属于诱导性激励因素,它的刺激作用会在受奖者及周围的人群中引起不同的心理效应。这种激励因素使用得当,不仅可使受奖者本人产生强大的心理动力,还可对他人产生心理连动作用;
-
关键词
精神鼓励
刺激作用
实际绩效
导性
效果律
社会心理气氛
负强化
指标考核
考核指标
对等原则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教育工艺学的崛起与心理学
- 3
-
-
作者
韩玉昌
-
机构
辽宁师大
-
出处
《教育科学》
1985年第1期34-41,共8页
-
文摘
教育工艺学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近年来风行于欧、美、日本等国。有关本学科的著述,卷帙繁多,是教育领域中崛起的一股新兴力量。 纵观教育工艺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对它的未来的展望,心理学始终是本学科最亲密的盟友。心理学不仅为教育工艺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而且提供了研究的方法。可以说,教育工艺学的发展如果离开心理学,离开心理学家的努力是不可想象的。 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把教育工艺学的有关概念简介如下。
-
关键词
教育工艺学
心理学家
程序学习
斯金纳
教学机器
学习理论
效果律
教材教具
教育心理学
研究领域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教育与“惩罚”
- 4
-
-
作者
尚英武
-
机构
陕西省彬县师范学校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2年第22期41-42,共2页
-
文摘
“惩罚”问题,一直是教育界有争议的话题。在教育实践中,要不要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惩罚,惩罚的效果如何,惩罚会产生什么心理反应,如何惩罚等等,一直在困扰着教育工作者。对这一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问题,争论一直在继续,有关研究也在继续。 1.桑代克(Edward L.Thomdike,1874-1949)关于“惩罚”的研究。 桑代克关于“惩罚”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他所提出的“效果律”中,他关于“惩罚”
-
关键词
效果律
动物
格思里
桑代克
-
分类号
G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电化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上)
- 5
-
-
作者
杜维涛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1987年第4期18-25,共8页
-
文摘
电化教育工作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电化教育心理学内容也只是整个教育心理学的一部分。但讲理论,都涉及全部理论,理论不能划分范围;不过工作范围较小,其理论就较为倚重基本理论,这是因为工作接近基础的缘故。教育、教学、学习三个概念相比,越在后的,其涵义越较狭;而教育学、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三者相比,越往后的,其理论越是基础性的重要性越大。这个道理很是明显。电化教育工作范围虽较小,其意义、目的和任务却至关重大。为此,它在理论研究、探讨与验证上格外重视。唯其因为它在科学、技术上从国外引进得多些。
-
关键词
心理学理论
学习过程
学习理论
效果律
学习心理学
心理过程
学习行为
练习律
主要规律
完形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卷首
- 6
-
-
作者
杨同芳
-
机构
<中学语文教学泛论>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共1页
-
文摘
要了解语文教学的意义,就得先知道教学的意义。说得简单点,教学是一种刺激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的活动。学习完全是学生对于动境继续反应的结果,所以学习完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在教学上,教师的任务仅在于刺激和指导;至于学生能否获得学习的效果,那就要看他们作怎样的反应。没有教师的刺激和指导,学生亦可学习。学生在生活中刻刻受环境的刺激,
-
关键词
学习活动
效果律
练习律
得先
太易
文丛
使能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善用惩罚
- 7
-
-
作者
马伯凌
樊琪
-
出处
《财会月刊(合订本)》
2000年第11期9-11,共3页
-
文摘
惩罚,在组织管理中,通常认为属于抑制性控制措施。长期以来,惩罚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是一个引人争论的话题。尽管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对员工行为的长期管理中,采用以正强化为主的办法,通常比压抑性控制更有效,但惩罚在管理中自有其应有的地位,在组织中的广泛应用便证明了这一点。显然,许多管理人员喜欢依靠惩罚。
-
关键词
不良行为
不当行为
机器
工人
问题行为
工资劳动者
负强化
消极强化
管理者
管理人员
矫正功能
效果律
惩罚方式
人际关系
社会关系
心理特征
-
分类号
C936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小朋友》和拼音字母
- 8
-
-
作者
陈伯吹
-
出处
《语文建设》
1963年第6期4-5,共2页
-
文摘
《小朋友》是一种小学一、二年级生课外阅读的期刊;在目前还没有出版《幼儿画报》这一类的书、刊之前,它也是幼儿园里的幼童们的课外阅读的“好朋友”。当然,幼儿阅读的时候,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在旁辅导的。那么,一、二年级小学生是否能够独立阅读《小朋友》呢?根据一般的观察,大体上来说,是能够的。二年级生问题少些。
-
关键词
幼儿画报
期生
效果律
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么一来
典路
编辑委员会
社会主义文化
扫除文盲
教育工作者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