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0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距离放射疗法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瑞 翁希里 唐荣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3-706,共4页
近距离放射疗法(brachytherapy,BT)是指当癌变组织包绕正常组织的时候,在目的区域局部施放大剂量放射线的治疗方法。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通过计算机计算放射剂量治疗后,可以明显减少下颌部硬组织和软组织损伤。为了有效治疗头颈部... 近距离放射疗法(brachytherapy,BT)是指当癌变组织包绕正常组织的时候,在目的区域局部施放大剂量放射线的治疗方法。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通过计算机计算放射剂量治疗后,可以明显减少下颌部硬组织和软组织损伤。为了有效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不仅要根据肿瘤的部位也同样要根据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情况进行近距离放射疗法的选择。血运丰富和解剖位置原因促使口腔恶性肿瘤常常发生早期颈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及部分远处转移,因此使用BT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后,医生需要注意的是预防头颈部肿瘤的转移和上呼吸道或者消化道的继发肿瘤,以及放射诱发的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放射疗法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黄荣瑜 李巧霞 《中国健康教育》 2001年第7期424-425,共2页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疗法 健康教育 整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放射疗法现状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建衡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1-483,共3页
介绍妇科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包括其重要性、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以及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放射疗法 妇科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12)C非弹性散射与π介子放射疗法
4
作者 陈可中 郭冰莹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248-252,共5页
该文研究了π介子放射疗法中的物理本质,用扭曲波冲量近似(DWIA)方法,具体计算了π ̄-- ̄(12)C非弹性散射,最后给出了π介子治癌的几个主要特点。
关键词 π^-介子 非弹性散射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放射疗法治疗30例门诊病人
5
作者 林浩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66-67,共2页
用介入放射疗法对30例门诊病人进行46例次治疗。治疗总有效率93%。其中肝癌16例,肺癌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例。未发生手术意外和并发症。说明介入放射疗法对某些中晚期肿瘤及非肿瘤性疾病具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疗法 肺肿瘤 股骨头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疗法对乳牙釉质硬度和微观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满双 马文竹 +3 位作者 许小辉 王燕 林居红 刘朝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研究放射疗法对乳牙硬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0个健康且新鲜拔除的滞留乳磨牙,沿近远中方向将牙齿切成颊舌两半,选择40个半切片用于实验。实验采用自身对照原则,照射之前采用显微硬度计对牙釉质进行初始硬度测试。之后分次完... 目的研究放射疗法对乳牙硬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0个健康且新鲜拔除的滞留乳磨牙,沿近远中方向将牙齿切成颊舌两半,选择40个半切片用于实验。实验采用自身对照原则,照射之前采用显微硬度计对牙釉质进行初始硬度测试。之后分次完成40 Gy照射,2 Gy/次,1次/d,5 d/周,连续4周。每照射10 Gy后,采用显微硬度计对实验标本进行阶段硬度测试,所有照射剂量完成后采用显微硬度计观察乳牙牙釉质的显微硬度,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观形态的变化。结果乳牙牙釉质的显微硬度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照射过的牙釉质比未经过照射的牙釉质在所有位置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微观表面形态改变。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表面形态发生渐进性破坏,表现为非晶体外观。结论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乳牙硬组织显微硬度降低,牙釉质的表面形态发生渐进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乳牙牙釉质 显微硬度 微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射疗法并中药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袁君 章正 肖建云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54-256,共3页
为了解不同疗法治疗鼻咽癌的效果 ,将 16 3例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 3组 :外照射 +中药 +腔内后装组(EIAIRC) ;外照射 +中药组 (EIC)和单纯外照射组 (SRT)。全部病人行常规放疗。EIAIRC组鼻咽外照射剂量为 5 6~ 6 0Gy,腔内放疗每次 8Gy ,... 为了解不同疗法治疗鼻咽癌的效果 ,将 16 3例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 3组 :外照射 +中药 +腔内后装组(EIAIRC) ;外照射 +中药组 (EIC)和单纯外照射组 (SRT)。全部病人行常规放疗。EIAIRC组鼻咽外照射剂量为 5 6~ 6 0Gy,腔内放疗每次 8Gy ,共 2次 ;EIC及SRT组外照射剂量 6 8~72Gy。三组中有颅底骨破坏者小野补量 10Gy。EIAIRC和EIC组于放疗期间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显示 3组病人的 3,5年生存率以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但放疗伍用中药可减轻鼻咽癌放疗的急性反应。提示早期鼻咽癌外照射配合腔内治疗 ,可减少外照射剂量 (减轻放射损伤 ) ;中药不增加远处转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中医药疗法 联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9L脑胶质瘤模型的血卟啉衍生物光放射疗法
8
作者 淳光(摘译) 翁嘉颖(校) 《激光杂志》 CAS 1987年第2期139-139,共1页
血卟啉衍生物(HPD)分布在患有大脑内肿瘤模型——9L神经质肉瘤在药物注入静脉内4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以后,通过指示录像荧光显微技术作出评价。正常脑内的最高组织荧光含量在4小时后即可观察到,而肿癌组织荧光最高含量区域... 血卟啉衍生物(HPD)分布在患有大脑内肿瘤模型——9L神经质肉瘤在药物注入静脉内4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以后,通过指示录像荧光显微技术作出评价。正常脑内的最高组织荧光含量在4小时后即可观察到,而肿癌组织荧光最高含量区域在24小时产生。虽然荧光含量计数显示肿瘤内的HPD摄取与正常大脑对比显示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衍生物 脑胶质瘤 放射疗法 模型 荧光显微技术 生物光 高含量 癌组织 小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估放射性心脏损伤研究进展
9
作者 巩晓红 王双瑞 +1 位作者 郭雪涵 刘凝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6-669,共4页
放射治疗(RT)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非肿瘤性死亡原因。超声心动图具有可动态观察、无辐射等优点,广泛用于评估接受RT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并已成为筛查、诊断及监测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本文就超声心动... 放射治疗(RT)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非肿瘤性死亡原因。超声心动图具有可动态观察、无辐射等优点,广泛用于评估接受RT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并已成为筛查、诊断及监测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本文就超声心动图评估RIHD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辐射损伤 心脏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相关放射抵抗机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卢妍蓓 李正娟 +1 位作者 雷蕾 罗晶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6,共11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放射治疗是OSCC综合序列治疗的重要手段,对原位肿瘤治疗效果良好,但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较常见,致死率高;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肿瘤具有显著的放射抵抗,存活的癌细胞可表...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放射治疗是OSCC综合序列治疗的重要手段,对原位肿瘤治疗效果良好,但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较常见,致死率高;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肿瘤具有显著的放射抵抗,存活的癌细胞可表现出增殖、侵袭和迁移增强,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甚至获得癌干细胞表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PKB,通常称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信号组分广泛参与OSCC发生发展和治疗预后的调控,已被证明与OSCC放射抵抗呈正相关;但其具体调控机制仍待进一步探索。本综述聚焦PI3K信号通路与OSCC的放射抵抗,从癌细胞、癌干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三方面总结当前的研究进展,讨论PI3K介导的放射抵抗分子机制,以期为提高OSCC放疗敏感性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有效的潜在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放射疗法 辐射耐受性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肺和食管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颖杰 王绿化 +9 位作者 冯勤付 陈东福 张宏兴 肖泽芬 周宗玫 欧广飞 赵路军 章众 张可 殷蔚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54-458,共5页
背景与目的在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肺、食管等正常组织往往会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本研究拟分析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放射性食管和肺损伤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99年3月至2003年9月首程行三维适形... 背景与目的在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肺、食管等正常组织往往会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本研究拟分析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放射性食管和肺损伤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99年3月至2003年9月首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肺癌病例,总计112例,男87例,女25例,中位年龄64岁(20~87岁)。其中非小细胞肺癌97例,小细胞肺癌15例。放疗中位单次剂量2Gy,每周5次,中位总剂量60Gy。结果2级以上急性放射性肺损伤为7.1%(8/112);2级以上晚期放射性肺损伤为1.8%(2/112);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8.9%(10/11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未发现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的临床因素和物理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疗前体重下降≥5%和行化疗或同时化放疗的病例,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的发生率升高,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疗前体重下降≥5%在多因素分析中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此研究未能发现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的临床因素和物理因素,但发现与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相关的因素是疗前体重下降≥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疗法/适形放射疗法 放射性肺损伤 放射性食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袁葆琳 张涛 +5 位作者 罗建奇 张亮 陈素群 杨丽娜 吴勇 马玉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6-309,共4页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52例Ⅰ~Ⅳ期NSCLC患者采用3DCRT技术治疗,并与采用常规放疗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3DCRT组治疗靶区包括原发肿瘤加阳性淋巴结引流区,采用...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52例Ⅰ~Ⅳ期NSCLC患者采用3DCRT技术治疗,并与采用常规放疗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3DCRT组治疗靶区包括原发肿瘤加阳性淋巴结引流区,采用4~6个共面、非共面野照射,处方剂量DT2~3Gy/次,1次/天,5次/周,总剂量DT66~72Gy。常规RT组放疗靶区包括原发灶加同侧肺门、上纵隔或全纵隔,前后野对穿照射,DT36~40Gy后避开脊髓改斜野照射,1.8~2.0Gy/次,1次/天,5次/周,总剂量DT60~70Gy。结果:3DCRT组有效率(CR+PR)为90.4%,常规RT组为7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6.5%和86.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DCRT组0.5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2.3%、75.0%、42.3%,均高于常规RT组的76.0%、60.0%、30.0%;0.5年生存率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1年、2年生存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DCRT组与常规R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23.7%,其中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DCRT组无Ⅲ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3DCRT治疗NSCLC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率,不良反应轻,患者易耐受,可提高肿瘤控制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常规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介入治疗加放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13
作者 郑青平 陈龙华 吴德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评价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结合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方法:1999年1月至2001年10月,98例不能手术的HCC患者中,67例单纯3DCRT,31例TACE1~2次后3DCRT。放疗采用6MV射线,6Gy... 目的:评价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结合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方法:1999年1月至2001年10月,98例不能手术的HCC患者中,67例单纯3DCRT,31例TACE1~2次后3DCRT。放疗采用6MV射线,6Gy/次,隔日1次,总剂量54~60Gy;TACE采用超液态碘油、顺铂、吡喃阿霉素、丝裂霉素、明胶海绵颗粒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结果:3DCRT组与3DCRT+TACE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3.6%、87.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6%、53.7%、22.4%和90.3%、51.6%、25.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DCRT可作为非手术治疗HCC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放射疗法 适形 化学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三维适形、静态调强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黎 习勉 +3 位作者 孙文钊 梁健 黄晓延 刘孟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2-406,共5页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静态调强(s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肝癌的剂量学差异,评价不同放疗技术的优劣性。【方法】选择20例行4DCT扫描的原发性肝右叶癌,为每例患者制定三套放疗计划:3DCRT、9野sIMRT和VMAT计划...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静态调强(s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肝癌的剂量学差异,评价不同放疗技术的优劣性。【方法】选择20例行4DCT扫描的原发性肝右叶癌,为每例患者制定三套放疗计划:3DCRT、9野sIMRT和VMAT计划。处方剂量统一为50 Gy,分25次照射。比较不同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加速器跳数(MU)以及治疗参数等。【结果】三组计划的Dmax无明显差异;IMRT和VMA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均匀性和适形性均显著优于3DCRT。三组计划的肝平均剂量分别为(20.5±4.5)Gy(3DCRT)、(21.1±3.8)Gy(IMRT)、(20.9±3.9)Gy(VMAT),肾脏、胃、小肠、脊髓的受照剂量差异不明显。3DCRT、IMRT、VMAT计划的MU分别为405±99、392±81、438±76(P=0.226),有效治疗时间分别为(2.1±0.2)min、(4.8±0.7)min、(3.0±0.2)min(P=0.000)。【结论】VMAT的剂量分布与IMRT相仿,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与3DCRT相比,IMRT和VMAT计划均可显著改善肝癌靶区的剂量覆盖,但在正常器官的保护方面并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射治疗 容积旋转调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占文 李玉 +2 位作者 阎英 田起和 徐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4-165,共2页
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在肝癌治疗中的价值。应用 6MVX线直线加速器对 79例中晚期肝癌行适形性放疗。肿瘤靶体积 (GTV)平均 336 4cm3 ,计划靶体积 (PTV)平均 416 5cm3 。单次靶区处方剂量 2Gy~ 10Gy ,隔日一次。总照射剂量平均 38Gy... 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在肝癌治疗中的价值。应用 6MVX线直线加速器对 79例中晚期肝癌行适形性放疗。肿瘤靶体积 (GTV)平均 336 4cm3 ,计划靶体积 (PTV)平均 416 5cm3 。单次靶区处方剂量 2Gy~ 10Gy ,隔日一次。总照射剂量平均 38Gy。近期疗效CR 2 4 1%(19/79) ,PR48 1%(38/79) ,NR2 7 8%(2 2 /79) ,总有效率 (CR+PR)为 72 2 %。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72 1%(5 7/79)、45 9%(2 8/6 1)和 2 0 0 %(8/4 0 )。放射性肝炎发生率为6 3%(5 /79)。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对肝癌具有较好的疗效 ,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放射疗法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 疗效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常规照射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魏洁 王凡 +1 位作者 杨林 唐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用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对比研究Ⅲ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射治疗与适形治疗的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方法对32例Ⅲ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行常规模拟定位及CT模拟定位;为每例患者设计3套治疗计划。计划1为CT模拟定位下的三... 目的用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对比研究Ⅲ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射治疗与适形治疗的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方法对32例Ⅲ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行常规模拟定位及CT模拟定位;为每例患者设计3套治疗计划。计划1为CT模拟定位下的三维适形放疗计划(3DCRT);计划2为虚拟综合治疗计划(VCTP):即先常规后程适形治疗计划;计划3为普通模拟机定位常规治疗计划。均给予常规分割,处方剂量60Gy。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3种计划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差异。结果3种治疗计划在靶区剂量上,VCTP的剂量高于3DCRT,3DCRT比CTP剂量高。部分数据差异有显著性。而3DCRT和VCTP计划基本能满足靶区剂量要求。在正常组织受量上,3DCRT优于VCTP和CTP。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能够在减少肺照射剂量同时给予肿瘤靶区更多的剂量照射,进而有助于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适形 非小细胞/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放射——激素联合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更好
17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79,共1页
据中国军网2011年3月28日援引新华社伦敦2011年3月27日电,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医学刊物《柳叶刀》刊登研究报告说,他们对800多名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了为期lO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在前列腺癌治疗中,与... 据中国军网2011年3月28日援引新华社伦敦2011年3月27日电,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医学刊物《柳叶刀》刊登研究报告说,他们对800多名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了为期lO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在前列腺癌治疗中,与单独使用放射疗法相比,联合使用激素疗法和放射疗法的疗效更好,可以大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前列腺癌 澳大利亚 激素疗法 治疗 科学家 研究人员 联合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下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汪红艳 王凡 +3 位作者 杨林 孔令玲 汪志 唐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中下段食管癌不同放射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应用Varian Cadplan 6.2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15例首程放疗中晚期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进行研究,为每一病例均设计5种放射治疗计划,分为模拟常规放疗(3野),三维适形放疗(3、4、6个野计... 目的探讨中下段食管癌不同放射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应用Varian Cadplan 6.2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15例首程放疗中晚期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进行研究,为每一病例均设计5种放射治疗计划,分为模拟常规放疗(3野),三维适形放疗(3、4、6个野计划),常规+适形组合计划,即2D-3、3D-3、3D-4、3D-6、2D+3D治疗计划。各计划处方剂量均为66Gy。结果 5种治疗计划在肿瘤控制概率(TCP)、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靶区适形指数(CI)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普放及组合野照射相比,靶区适形指数及肿瘤控制概率提高,脊髓及心脏的受照剂量降低,减少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适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大肝癌35例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守云 夏火生 +2 位作者 张玉海 李萍 刘志晨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03-404,407,共3页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照射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大肝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7年10月至2008年6月不能手术的原发性大肝癌35例。肿瘤直径8~12 cm。根据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级26例,B级9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每次照射剂量4~5 Gy,每周3次,...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照射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大肝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7年10月至2008年6月不能手术的原发性大肝癌35例。肿瘤直径8~12 cm。根据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级26例,B级9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每次照射剂量4~5 Gy,每周3次,总剂量50~55 Gy。结果放疗后2~3个月CT复查,CR 17.1%,PR 65.7%,NC 11.4%。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42.9%、20.0%,30例复查AFP,21例明显下降,其中8例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有肯定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不能手术的大肝癌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疗法 适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适形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鑫 胡超苏 +2 位作者 应红梅 朱国培 何少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72-276,共5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已逐渐用于鼻咽癌,与传统放疗相比,适形及调强放疗对摆位精确度要求更高。随着放射治疗向高精度方向发展,研究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采用的设备及技术员的素质不同,各个治疗中心需要... 背景与目的目前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已逐渐用于鼻咽癌,与传统放疗相比,适形及调强放疗对摆位精确度要求更高。随着放射治疗向高精度方向发展,研究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采用的设备及技术员的素质不同,各个治疗中心需要有自己的摆位误差数据。为此,本研究采用射野验证片测量本院鼻咽癌适行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并计算出PTV的外扩范围。方法20例行三维适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都用面罩固定,放射治疗过程中每周拍射野验证片,通过比较DRR和验证片上骨性标志与射野的相对位置来计算摆位误差。根据所测得的摆位误差数据计算CTV到PTV应该预留边界的大小。结果20例患者,共摄取验证片240张射野片,有22张射野片因为无法辨认出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结构而被剔除。将各方向的随机和系统误差分开研究。左右,头脚,前后各向总误差为2.8、2.7、2.8mm,系统误差分别为2.4、2.3、2.4mm,随机误差分别为1.4、1.5、1.5mm,移动均值分别为-1.1,-0.1,-0.25mm。缩野前后左右方向上的系统误差分别为2.3、2.5mm,随机误差分别为1.2、1.5mm;头脚方向的系统误差分别为2.2、2.4mm,随机误差分别为1.4、1.6mm;前后方向上的系统误差分别为2.4、2.5mm,随机误差分别为1.3、1.4mm。三维方向上摆位偏移大于3mm的百分数26.3%,大于4mm的百分数15.1%,大于5mm的百分数6.5%。单一方向上平均摆位偏移大于3mm的百分数,左右17.5%,头脚20%,前后22.5%。比较每位患者缩野前后各个方向上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仅左右方向上缩野后随机误差有增大,其他各方向上缩野前后系统和随机误差均无显著性差异。据Stroom等推荐的公式CTV到PTV边界至少应为2Σ+0.7σ来计算各个方向上CTV到PTV应该预留的边界大小,3个方向上CTV与PTV间预留间隙6mm是可行的。结论在鼻咽癌的三维放射治疗中,用我科的固定及摆位技术,CTV与PTV间预留间隙6mm是可行的。缩野前后除左右方向上随机误差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各方向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没有显著差别。缩野时重新制作面罩,特别是体重下降比较明显的患者是否能降低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值得近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疗法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