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IL-37通过调控Wnt5a减少细颗粒物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外基质沉积
1
作者 曲芳芳 徐海博 +2 位作者 齐天杰 蔡志刚 阎锡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3,共8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7(rhIL-37)干预对细颗粒物(PM_(2.5))暴露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沉积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不同浓度(6.25、12.5、25和50 mg/L)的PM_(2.5)干预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建立气道损伤的细...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7(rhIL-37)干预对细颗粒物(PM_(2.5))暴露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沉积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不同浓度(6.25、12.5、25和50 mg/L)的PM_(2.5)干预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建立气道损伤的细胞模型,用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Wnt家族成员5a(Wnt5a)表达水平,选取Wnt5a表达量最高时的PM_(2.5)浓度为最佳干预浓度。实验分为3组:PM_(2.5)+siRNA组、PM_(2.5)+Wnt5a siRNA组及control+Wnt5a siRNA,观察纤连蛋白(fibronectin)、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及活性氧(ROS)的产生。此外,又将实验分为PM_(2.5)+rhIL-37组、PM_(2.5)组和control组,研究rhIL-37是否能够下调Wnt5a、fibronectin、IL-6和IL-1β的表达。结果:(1)给予不同浓度(6.25、12.5、25和50 mg/L)的PM_(2.5)干预16HBE细胞24 h后,Wnt5a的表达除PM_(2.5)(50 mg/L)组,均较control组显著增加(P<0.05);在PM_(2.5)(12.5 mg/L)刺激下,Wnt5a表达最高(P<0.01)。(2)在PM_(2.5)(12.5 mg/L)干预16HBE细胞24 h后,fibronectin表达达到峰值(P<0.01)。(3)敲减Wnt5a后fibronectin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ROS的产生,以及IL-6和IL-1β的分泌均较control组显著减少(P<0.01)。(4)rhIL-37干预后再给予PM_(2.5)刺激,Wnt5a、fibronectin和Nrf2的表达,ROS的产生,以及IL-6和IL-1β的分泌均较PM_(2.5)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体外细胞模型中,PM_(2.5)可能通过Wnt5a调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外基质沉积;rhIL-37通过下调Wnt5a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7 空气污染物 细颗粒物 支气管上皮细胞 Wnt5a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递送)在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应用和进展
2
作者 张莹莹 王楚雯 钱国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0,共8页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as9)技术操作简易、高效,适用性强,在探究呼吸道潜在机制中具有独特优势。支气管上皮细胞是肺部防御的物理屏障,其损伤或功能缺失是慢性气道疾病的发病基础。近年来,慢性气道疾病...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as9)技术操作简易、高效,适用性强,在探究呼吸道潜在机制中具有独特优势。支气管上皮细胞是肺部防御的物理屏障,其损伤或功能缺失是慢性气道疾病的发病基础。近年来,慢性气道疾病发病率升高,但治疗进展相对缓慢,亟需找到治疗的突破口。CRISPR/Cas9系统可以进行精准基因编辑,为慢性气道疾病提供新策略。本文从CRISPR/Cas9的多种递送方式和作用机制出发,对其在原代、永生化支气管上皮细胞和动物体内的应用与进展进行概述,探讨了其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未来应用该技术进行气道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系统 支气管上皮细胞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融合基因RELCH-RET驱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及机制的初步探究
3
作者 周小刚 郝翔麟 +4 位作者 夏吉影 皇甫志敏 付万垒 吕杨帆 郭乔楠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44-1453,共10页
目的探讨新融合基因RELCH-RET驱动正常人支气管上皮(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HBE)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本研究基于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目的探讨新融合基因RELCH-RET驱动正常人支气管上皮(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HBE)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本研究基于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回顾性临床数据(n=469),筛选出RELCH-RET融合基因作为研究靶点。为进一步验证其功能及机制,构建3组细胞模型:阴性对照组(HBE VC,转染空载慢病毒)、RET对照组(HBE RET,转染Flag-RET过表达慢病毒)及实验组(HBE RELCH-RET,转染Flag-RELCH-RET过表达慢病毒);MTS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利用15只4周龄雌性肥胖型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n-obese diabetic/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NOD/SCID)小鼠(SPF级),体质量(15.1±0.4)g,随机分为3组(n=5),通过皮下移植瘤实验评估体内成瘤能力;Western blot检测RET酪氨酸激酶(Y905)自磷酸化水平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关键蛋白ERK1/2、EGFR(Y845)和STAT3(Y705)的磷酸化水平;采用化学交联法结合Western blot分析RELCH-RET的二聚化及多聚化状态,并通过解交联实验验证其可逆性。结果在NSCLC患者中筛选出3例阳性RELCH-RET融合基因患者;与HBE VC及HBE RET组相比,HBE RELCH-RET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1),且获得迁移及侵袭能力(P<0.01),而对照组未表现出迁移及侵袭能力;小鼠异种移植瘤实验可见HBE RELCH-RET组形成明显肿瘤结节(P<0.001),而对照组无肿瘤生长;Western blot结果提示,RELCH-RE T可诱导RET酪氨酸残基(Y905)发生磷酸化自激活,并显著上调ERK1/2、EGFR(Y845)及STAT3(Y70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化学交联-Western blot分析证实RELCHRET在HBE细胞中形成分子量约为170 kDa的二聚体,经解交联处理后可恢复至单体状态。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RELCH-RET通过以不依赖配体方式二聚化或多聚化介导RET磷酸化自激活,进而激活下游典型RET信号通路,最终驱动正常HBE细胞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CH-RET 融合基因 恶性转化 支气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乳酸脱氢酶在诱导猪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吉英 尹蕊如 +7 位作者 谢星 王海燕 刘胡栋 胡辉 熊祺琰 冯志新 邵国青 于岩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95-2205,共11页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引起宿主上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上皮屏障的破坏往往导致细菌和病毒的继发感染,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具体的致病机制及毒力因子尚未完全阐明。前期研究发现猪肺炎支原体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引起宿主上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上皮屏障的破坏往往导致细菌和病毒的继发感染,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具体的致病机制及毒力因子尚未完全阐明。前期研究发现猪肺炎支原体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不仅参与猪肺炎支原体的代谢还与猪肺炎支原体的毒力相关。因此,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及亲和层析获得猪肺炎支原体乳酸脱氢酶重组蛋白(recombinant LDH, rLDH),之后分别用不同浓度的rLDH与猪支气管上皮细胞(porcine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 PBEC)孵育,经显微镜观察rLDH对细胞形态的影响,通过CCK-8法检测rLDH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选取对细胞形态及活力影响不显著的50和100μg·mL^(-1) rLDH分别与PBEC孵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反转录荧光定量PCR(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法和免疫印记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Bax、BCL-2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显示:猪肺炎支原体rLDH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PBEC凋亡,其作用与猪肺炎支原体菌株一致。用rLDH及Mhp 168孵育后,PBEC的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 3和caspase 9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caspase 8的mRNA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 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果表明,猪肺炎支原体可能通过LDH诱导PBEC内源性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 3、caspase 9、Bax和BCL-2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Mhp) 乳酸脱氢酶(LDH) 支气管上皮细胞(PBEC)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碱通过抑制TLR4/NF-κB/NLRP3通路改善香烟烟雾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慧 闫晓培 徐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1-418,共8页
目的探究苦豆碱(Alo)对香烟烟雾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6HBE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经100 mL/L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和(50、100、200)μmol/L Alo共处理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 目的探究苦豆碱(Alo)对香烟烟雾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6HBE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经100 mL/L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和(50、100、200)μmol/L Alo共处理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炎性因子水平;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和相关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16HBE细胞经100 mL/L CSE和200μmol/L Alo共处理后,采用上述方法检测过表达TLR4对TLR4/NF-κB/NLRP3通路、细胞LDH活性、凋亡、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CSE暴露可降低16HBE细胞活力,增加LDH释放和细胞凋亡,增强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且激活TLR4/NF-κB/NLRP3通路;经Alo处理后,细胞活性升高,LDH释放减少、凋亡降低、炎症减轻、氧化应激水平下降,且TLR4/NF-κB/NLRP3通路失活;TLR4过表达可逆转Alo处理对CSE诱导的16HBE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Alo可通过抑制TLR4/NF-κB/NLRP3通路减轻CSE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上皮细胞 香烟烟雾 苦豆碱 Toll样受体4(TLR4) 核因子κB(NF-κB) 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通路研究芍药苷对LPS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何芳 丁敏 +2 位作者 甄海宁 陈亚隽 薛欣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7-1391,共5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通过调节NF-κB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BEAS-2B细胞进行芍药苷毒性试验和浓度筛选。将BEAS-2B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LPS组、LPS+CAPE组、LPS+PF组和LPS+CAPE+PF组。使用LPS(1... 目的:探讨芍药苷通过调节NF-κB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BEAS-2B细胞进行芍药苷毒性试验和浓度筛选。将BEAS-2B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LPS组、LPS+CAPE组、LPS+PF组和LPS+CAPE+PF组。使用LPS(1μg/ml)诱导BEAS-2B细胞炎症反应,按照不同分组给予芍药苷或NF-κB抑制剂CAPE干预,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ELISA检测IFN-γ、IL-4、IL-17C、IL-10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53、Bcl-2、Bax、Cyclin1、NF-κB和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芍药苷能增加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凋亡,提高IFN-γ和IL-10水平(P<0.01),降低IL-4和IL-17C水平(P<0.01),下调p53、Bax、NF-κB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P<0.01),上调Bcl-2和Cyclin1蛋白表达水平(P<0.01)。NF-κB抑制剂CAPE干预后芍药苷作用效果更显著。结论:芍药苷可通过调控NF-κB通路降低LPS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抑制哮喘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哮喘 炎症反应 支气管上皮细胞 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结合蛋白S100A4抑制剂Niclosamide调节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科 莫诗卉 +3 位作者 晏世荣 李静 吴通前 余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62-2266,2272,共6页
目的:研究钙结合蛋白S100A4抑制剂Niclosamide对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潜在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给予LPS刺激或Niclosamide预处理,RT-qPCR、Western blot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和信号分子表达,荧光探针检测细... 目的:研究钙结合蛋白S100A4抑制剂Niclosamide对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潜在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给予LPS刺激或Niclosamide预处理,RT-qPCR、Western blot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和信号分子表达,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结果:LPS刺激和Niclosamide预处理导致细胞ROS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S100A4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相关信号通路分子TLR4/STAT3、MAPK1/3/SIRT1、NF-κB/IKKβ/p65 mRNA表达升高(P<0.05),炎症因子IL-1β和IL-6、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 mRNA表达升高(P<0.05)。S100A4抑制剂Niclosamide预处理后,以上基因表达较LPS组呈不同程度下降(P<0.05),但TLR4/MAPK1、NF-κB/IKKβ/p65无明显变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PS组S100A4、STAT3、MAPK3/SIRT1、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Occludin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Niclosamide预处理后S100A4、STAT3、MAPK3/SIRT1、IL-1β和TNF-α表达较LPS组降低(P<0.05),而Occludin表达较LPS组升高(P<0.05)。结论:钙结合蛋白S100A4抑制剂Niclosamide可抑制支气管上皮细胞S100A4表达并抑制其炎症反应,可能与STAT3、MAPK3/SIRT1信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上皮细胞 LPS S100A4 NICLOSAMIDE ROS 紧密连接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致癌物二羟环氧苯并[α]芘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张雅 李聪亚 竹俊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07-3223,共17页
苯并[α]芘(benzo[α]pyrene, B[α]P)是一种常见的环境致癌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等,其在体内经过一系列代谢反应,最终生成活性代谢物二羟环氧苯并[α]芘(B[α]PDE)从而发挥... 苯并[α]芘(benzo[α]pyrene, B[α]P)是一种常见的环境致癌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等,其在体内经过一系列代谢反应,最终生成活性代谢物二羟环氧苯并[α]芘(B[α]PDE)从而发挥强致癌作用。B[α]PDE与DNA碱基共价结合形成B[α]PDE-DNA加合物,引起DNA碱基突变,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最终形成肿瘤。B[α]PDE亦可通过激活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调控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或沉默,干扰DNA修复功能,导致细胞代谢及细胞周期紊乱从而诱导肺癌的发生发展。B[α]PDE也可以通过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mi RNA、多聚ADP核糖甘油水解酶、代谢重编程、lnc RNA等表观遗传变异来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深入研究B[α]PDE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机制,可以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研发靶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指导污染环境及烟雾环境暴露下肺癌的防治措施,也为禁烟控烟的健康中国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α]PDE 支气管上皮细胞 恶性转化 肺癌 表观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曲霉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和IL-33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9
作者 王侨 曾紫菱 +8 位作者 王星 马宁 王志彬 徐国锋 袁谢芳 王孝芸 李月蛟 唐红梅 张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5-1216,共12页
目的:探讨烟曲霉(Af)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和白细胞介素33(IL-33)表达的影响,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1、5和10 mg·L^(-1))Af刺激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筛选合适的刺激浓度。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Af刺激... 目的:探讨烟曲霉(Af)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和白细胞介素33(IL-33)表达的影响,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1、5和10 mg·L^(-1))Af刺激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筛选合适的刺激浓度。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Af刺激BEAS-2B细胞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f组、NAC组和Af+NAC组。采用DNA双链断裂修复抑制剂NU7441和Af刺激BEAS-2B细胞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f组、NU7441组和Af+NU7441组。采用彗星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彗星尾部DNA百分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中DNA损伤相关蛋白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表达水平,采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L-3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和白细胞介素25(IL-25)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磷酸化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p-ATM)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 mg·L^(-1) Af组细胞中彗星尾部DNA百分率和γH2AX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mg·L^(-1) Af组细胞中彗星尾部DNA百分率和γH2AX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5 mg·L^(-1) Af组比较,10 mg·L^(-1) Af组细胞中彗星尾部DNA百分率和γH2AX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1 mg·L^(-1) Af组支气管上皮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1 mg·L^(-1) Af组比较,5 mg·L^(-1) Af组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5 mg·L^(-1) Af组比较,10 mg·L^(-1) Af组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NAC处理后,与Af组比较,Af+NAC组细胞中彗星尾部DNA百分率(P<0.01)、γH2AX表达水平(P<0.05)和ROS水平(P<0.01)明显降低;NU7441处理后,与Af组比较,Af+NU7441组细胞中彗星尾部DNA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γH2AX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RT-qPCR检测,NAC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Af组细胞中IL-3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f组比较,Af+NAC组细胞中IL-3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NU7441处理后,与Af组比较,Af+NU7441组细胞中IL-3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Westernblotting法检测,NAC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Af组细胞中p-NF-κB、p-ATM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f组比较,Af+NAC组细胞中p-NF-κB、p-ATM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NU7441处理后,与Af组比较,Af+NU7441组细胞中p-NF-κB、p-ATM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Af通过引起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促进细胞中IL-33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TM/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DNA损伤 白细胞介素33 支气管上皮细胞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miR-320e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许振浪 邝向东 +1 位作者 谢景臣 秦玉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06-2512,共7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320e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用RSV感染,将细胞分为Con组、RSV组、RSV^(+)miR-NC组、RSV^(+)miR-320e组、RSV^(+)miR-320e^(+)vector组、RSV...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320e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用RSV感染,将细胞分为Con组、RSV组、RSV^(+)miR-NC组、RSV^(+)miR-320e组、RSV^(+)miR-320e^(+)vector组、RSV^(+)miR-320e^(+)TLR4组。RT-qPCR检测miR-320e、TLR4 mRNA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TLR4、IκBα、p-IκBα、NF-κB、p-NF-κB蛋白表达;ELISA检测TNF-α、IL-6、IL-1β和IFN-α、IFN-β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320e和TLR4的靶向关系。结果:与Con组相比,RSV组miR-320e表达水平、存活率、Bcl-2和IκB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凋亡率、Bax蛋白表达、TNF-α、IL-6、IL-1β和IFN-α、IFN-β表达、TLR4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IκBα蛋白表达和p-NF-κB/NF-κB明显增加。与RSV^(+)miR-NC组相比,RSV^(+)miR-320e组miR-320e表达水平、存活率、IFN-α、IFN-β表达、Bcl-2和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凋亡率、Bax蛋白表达、TNF-α、IL-6、IL-1β表达、TLR4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IκBα蛋白表达和p-NF-κB/NF-κB明显降低。miR-320e靶向负调控TLR4表达,上调TLR4可部分回复过表达miR-320e对RSV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结论:miR-320e通过靶向负调控TLR4表达抑制RSV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凋亡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20e 呼吸道合胞病毒 支气管上皮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宁对RSV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TSLP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蓝丹 檀卫平 +3 位作者 陈环 吴葆菁 麦贤弟 黄花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3-207,212,共6页
【目的】探讨热毒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分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影响。【方法】用Hep-2细胞扩增病毒,并进行毒力鉴定。建立并鉴定RSV感染NHBE的体外细胞模型。第一部分实验分RSV感染组和正常... 【目的】探讨热毒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分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影响。【方法】用Hep-2细胞扩增病毒,并进行毒力鉴定。建立并鉴定RSV感染NHBE的体外细胞模型。第一部分实验分RSV感染组和正常细胞对照组,感染组以不同滴度分为1000、500、100、50、10TCID505个组,感染12h、48h、72h、96h、120h,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TSLP水平。第二部分实验将热毒宁以不同给药方式干预RSV感染NHBE,分为预防方式给药组、直接灭活病毒组、治疗方式给药组,并设正常细胞对照和病毒对照组,给药12h、24h、48h、72h,ELISA法检测各组TSLP水平。【结果】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鉴定细胞模型建立成功。1.RSV对NHBE分泌TSLP的影响:相同感染时间内(12h、24h、48h、72h、96h、120h),随着感染滴度增加,各感染组TSLP分泌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与正常细胞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相同感染滴度内,随着感染时间增加(24h、48h、72h、96h、120h),各感染组TSLP分泌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与12h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2.热毒宁对RSV感染NHBE分泌TSLP的影响:在12h、24h、48h、72h给药时间内,热毒宁、利巴韦林的不同(预防、直接灭活、治疗)给药方式组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均下调TSLP水平(P<0.05),以预防给药方式明显。【结论】RSV能诱导NHBE分泌TSLP,热毒宁可抑制RSV引起的TSLP分泌增加,以预防方式给药明显,热毒宁可能在病毒感染的控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呼吸道合胞病毒 热毒宁 支气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内的亚细胞分布和遗传毒性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光强 黄云超 +7 位作者 李光剑 李森 周永春 雷玉洁 陈小波 杨凯云 陈颖 杨堃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7-124,共8页
背景与目的纳米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肺部是吸入暴露纳米二氧化硅的主要靶器官,因此,二氧化硅对肺部的生物毒性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纳米二氧化硅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内的亚细胞分布和遗传毒性。方法应... 背景与目的纳米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肺部是吸入暴露纳米二氧化硅的主要靶器官,因此,二氧化硅对肺部的生物毒性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纳米二氧化硅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内的亚细胞分布和遗传毒性。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不同粒径二氧化硅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immortalized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um cells,BEAS-2B)内的亚细胞分布;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不同粒径二氧化硅处理BEAS-2B细胞24h后的DNA损伤,了解不同粒径二氧化硅的遗传毒性作用。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到微米二氧化硅不能进入细胞,纳米二氧化硅赋存在细胞质,纳米二氧化硅导致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损伤。纳米二氧化硅导致比微米二氧化硅更严重的DNA损伤(P<0.05)。结论二氧化硅的粒径决定二氧化硅颗粒物是否能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的分布,纳米二氧化硅对细胞遗传毒性比微米二氧化硅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支气管上皮细胞 亚细胞分布 遗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介导IL-8致Th17/Treg失衡 被引量:14
13
作者 秦岭 冯俊涛 +2 位作者 胡成平 李园园 牛瑞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7-344,共8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导致哮喘易感性增加的机制,观察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感染RSV后IL-8的表达,以及IL-8对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分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人支气管上皮细...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导致哮喘易感性增加的机制,观察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感染RSV后IL-8的表达,以及IL-8对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分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HBECs)分为对照组和RSV感染组,构建并验证RSV持续感染HBECs模型,real-time PCR检测对照组和RSV感染组中IL-8 m RNA的表达;ELISA检测感染细胞上清液中IL-8的浓度。提取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并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和IL-8作用组,参照ELISA检测到的浓度将IL-8作用于淋巴细胞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中Th17和Treg亚群的分布情况。结果:本实验成功构建RSV持续感染HBECs模型,感染后的细胞仍能够继续分裂传代,并可检测到RSV持续存在的证据。免疫荧光显示细胞内有RSV致病蛋白的荧光表达;电镜下观察到感染细胞的线粒体水肿和内质网扩张,出现核周裂隙以及合胞现象,细胞核、胞浆内有病毒颗粒分布。Real-time PCR和ELISA分别检测到RSV感染组细胞内IL-8 m RNA表达和上清液中IL-8的分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进一步将IL-8作用于淋巴细胞,流式细胞学结果表明IL-8作用组淋巴细胞中Th17亚群比率增高(P<0.05),但Treg亚群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V感染气道上皮细胞后可通过过度分泌IL-8而引起Th 17/Treg亚群分化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支气管上皮细胞 白介素-8 Th17亚群 Treg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支气管上皮癌变各阶段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晓英 肖志强 +6 位作者 陈主初 李萃 李建玲 冯雪萍 易红 梁宋平 陈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1-206,211,共7页
目的 :探讨肺鳞癌癌前病变恶性转化的机制。方法 :应用脱氧胆酸 三氯醋酸 (deoxycholate trichloroaeticacid ,DOC TCA)法提纯支气管上皮癌变各阶段组织总蛋白质 ,采用固相pH梯度 (immobilizedpHgradient,IPG)双向凝胶电泳 (two dimens... 目的 :探讨肺鳞癌癌前病变恶性转化的机制。方法 :应用脱氧胆酸 三氯醋酸 (deoxycholate trichloroaeticacid ,DOC TCA)法提纯支气管上皮癌变各阶段组织总蛋白质 ,采用固相pH梯度 (immobilizedpHgradient,IPG)双向凝胶电泳 (two 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 ,2 DE)分离总蛋白质 ,凝胶经银染显色后 ,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trix 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spectrometry ,MALDI TOF MS)得到相应的肽质指纹图谱 (peptidemassfingerprint,PMF) ,然后搜索数据库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①重复性检测表明同一例鳞状上皮化生组织的三块凝胶的平均点数为 12 16± 75,平均匹配点数为 10 82± 6 7,匹配率达 89.3% ,且 3块胶在蛋白质点位置上有较好的重复性 ,不同胶间蛋白质点在IEF方向的偏差是 (0 .86 5± 0 .2 4 7)mm ,在SDS PAGE方向上的偏差为 (0 .971± 0 .10 4 )mm ,由此获得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人支气管上皮癌变各阶段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正常上皮、鳞状化生、不典型增生和上皮浸润癌组织凝胶的平均蛋白质点数依次为 1190± 36、12 2 7± 39、12 72± 4 1、132 6± 5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上皮 癌前病变 肺鳞癌 双向凝胶电泳 质谱分析 质量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PI3K依赖性促进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被引量:6
15
作者 沈湘波 赵海金 +3 位作者 蔡绍曦 彭红娟 李文军 佟万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VEGF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H2O2浓度对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HBE135-E6E7活力的影响;实验分4组:正常组,50μmol/L、200μmol/L和600μmol/L,...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VEGF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H2O2浓度对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HBE135-E6E7活力的影响;实验分4组:正常组,50μmol/L、200μmol/L和600μmol/L,分别处理HBE24h,RT-PCR检测VEGF及β-actin基因表达水平;选择基因表达水平影响较大的50μmol/LH2O2处理细胞24h,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选择性抑制剂Ly294002对H2O2诱导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在200μmol/L以下H2O2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HBE135-E6E7组成性表达VEGF189和VEGF165。VEGF165 mRNA表达在正常组,50、200和600μmol/L分别为0.379±0.044,0.791±0.042,0.585±0.133,0.720±0.0213VEGF189 mRNA表达在4组中分别为:0.193±0.018,0.270±0.012,0.205±0.074,0.302±0.035。相对于对照组,VEGF165、VEGF189在50μmol/L H2O2处理组即可显著升高VEGF表达(P<0.05),但并无浓度依赖性增加。ELISA结果显示:正常组、50μmol/L H2O2处理组和PI3K预处理上清VEGF浓度分别为:(591.5±9.5)、(768.9±21.3)、(489.3±10.9)pg/ml。H2O2处理组显著升高VEGF表达,而Ly294002可显著降低H2O2诱导的VEGF表达(P<0.05),甚至比正常水平更低(P<0.05)。结论氧化应激可以PI3K通路依赖性地增加HBEVEGF表达,这可能是哮喘慢性气道炎症产生和维持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支气管上皮细胞 PI3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曲霉菌提取物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龙飞 高福生 +2 位作者 丁星 祁卉卉 金先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17-920,共4页
目的:探讨烟曲霉菌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应用不同浓度(0、8、16、20 mg/L)的烟曲霉菌提取物(Aspergillus fumigatus extract,AFE)作用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14... 目的:探讨烟曲霉菌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应用不同浓度(0、8、16、20 mg/L)的烟曲霉菌提取物(Aspergillus fumigatus extract,AFE)作用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14o不同的时间(12、24、48、72 h)。同时还应用热处理的AFE(heat-treated AFE,HT-AFE)、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肽酶)、蛋白激酶激活受体-2(PAR-2)激动剂(SLIGLV-NH2)和PAR-2阻断剂(FSLLRY-NH2)作用16HBE-14o细胞。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GM-CSF含量,同时应用RT-PCR法检测GM-CSF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培养条件下的对照组细胞仅表达分泌少量GM-CSF,而给予不同浓度的AFE作用后,细胞合成和分泌GM-CSF的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并呈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AR-2激动剂同样可以促进细胞合成分泌GM-CSF。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和PAR-2阻断剂几乎完全抑制AFE的上述作用。HT-AFE的蛋白酶活性完全灭活,不能促进细胞GM-CSF表达增加。结论:AFE依赖其蛋白酶活性激活PAR-2受体,促进呼吸道上皮细胞GM-CSF合成和分泌,从而促进哮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菌 支气管上皮细胞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蛋白酶激活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低剂量烟草悬凝物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卿春华 陈平 向旭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低剂量烟草悬凝物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烟草悬凝物(cigarette smoke condensate,CSC),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 thiazoly)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测定人...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低剂量烟草悬凝物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烟草悬凝物(cigarette smoke condensate,CSC),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 thiazoly)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测定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HBE135-E6E7)的生长情况;荧光-化学发光仪测定细胞内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DNA ladder法检测HBE135-E6E7凋亡;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Bcl-2和BaxmRNA表达。结果:CSC组与CSC+茶多酚组细胞内RO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SC+茶多酚组细胞内ROS水平则明显低于CSC组。CSC组出现明显的DNA断裂拖尾带,CSC+茶多酚组仅出现少量的断裂拖尾带。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SC组Bcl-2mRNA表达降低(P<0.01),BaxmRNA表达升高(P<0.01);与CSC组相比,CSC+茶多酚组Bcl-2mRNA表达升高(P<0.01),BaxmRNA表达降低(P<0.01),CSC组与CSC+茶多酚组Bcl-2mRNA/BaxmRN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茶多酚可拮抗CSC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有效清除ROS,促进Bcl-2mRNA表达和抑制BaxmRNA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烟草悬凝物 支气管上皮细胞 氧自由基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C1在TGF-β1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岳喜磊 成莹 +3 位作者 许继德 钟长江 杨春涛 汪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2-498,共7页
目的:探究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以16HBE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免疫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16HBE细胞EMT过程中TRPC1 mRNA和蛋白... 目的:探究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以16HBE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免疫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16HBE细胞EMT过程中TRP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TRPC1阻断剂和siRNA干扰对16HBE细胞EMT的影响。结果:(1)TGF-β1刺激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E-钙黏蛋白表达减少(P<0.01),而α-SMA蛋白表达增加(P<0.05)。(2)TRPC1广泛存在于16HBE细胞,且TGF-β1刺激后TRP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3)与TGF-β1组相比,阻断剂和TGF-β1共同作用组或siRNA和TGF-β1共同作用组细胞形态改变受抑制,E-钙黏蛋白和α-SMA蛋白表达受抑制(P<0.05)。结论:TGF-β1诱导16HBE细胞发生EMT,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16HBE细胞TRPC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支气管上皮细胞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烟草悬凝物诱导正常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慢性恶性转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诚 吴庆琛 +4 位作者 李强 朱茂祥 杨陟华 潘秀颉 谢俊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用低剂量烟草悬凝物模拟吸烟环境诱导正常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慢性恶性转化,构建恶性转化的细胞模型。方法:通过MTT法及细胞亚急性毒性存活能力检测实验确定慢性诱导物的剂量,以不同剂量的烟草悬凝物对细胞进行单次或多次染毒... 目的:用低剂量烟草悬凝物模拟吸烟环境诱导正常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慢性恶性转化,构建恶性转化的细胞模型。方法:通过MTT法及细胞亚急性毒性存活能力检测实验确定慢性诱导物的剂量,以不同剂量的烟草悬凝物对细胞进行单次或多次染毒,以不染毒细胞为对照。用血清抗性实验和锚着独立生长实验鉴定细胞恶性转化的倾向和恶性特征,比较各组抗血清促分化的能力和集落形成率。结果:以体积分数为0.5、1、2μl/ml的烟草悬凝物对细胞进行单次和多次染毒,各相应剂量组多次染毒和单次染毒与对照组相比,传至第25代细胞,其抗血清促分化的能力均差异明显(P〈0.05);传至第38代,成功建立细胞恶性转化模型,细胞复层生长,无接触性抑制,染色体异常,转化细胞的锚着独立生长实验克隆形成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次染毒组的恶性转化趋势比单次染毒组强,而且剂量反应关系呈现良好的直线相关(r=0.969,y=42x)。结论:用0.5~2μl/ml烟草悬凝物诱导的正常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可作为模拟吸烟环境下细胞慢性恶性转化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悬凝物 致癌性试验 支气管上皮细胞 慢性恶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细颗粒物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活性抑制和炎性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洪志聪 骆献阳 +2 位作者 蔡成福 徐剑 庄国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42-1047,共6页
目的:研究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炎性作用。方法:用PM2.5采样器采集上海地区大气PM2.5样本,扫描电镜观察PM2.5形态特征。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暴露于不同浓度(0,50,100,200... 目的:研究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炎性作用。方法:用PM2.5采样器采集上海地区大气PM2.5样本,扫描电镜观察PM2.5形态特征。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暴露于不同浓度(0,50,100,200,400,800μg/m L)的PM2.5 12,24,48 h,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el 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PM2.5暴露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检测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TNF-αm 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GM-CSF和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发现,PM2.5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直径大多等于或小于2.5μm。与同时间点未暴露组比较,各暴露组(50~800μg/m L)细胞活性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暴露组比较,暴露于100,400或800μg/m L PM2.5 24 h后,GM-CSF和TNF-α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PM2.5暴露浓度越高,GM-CSF和TNF-α的m RNA和蛋白升高水平越显著。结论:大气PM2.5可引起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胞活性,这可能与PM2.5促发和加重支气管肺部炎性疾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 支气管上皮细胞 炎性 细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