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根本遵循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静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57,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和根本遵循。科学把握这一根本遵循的科学内涵和逻辑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前提。思想性、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和根本遵循。科学把握这一根本遵循的科学内涵和逻辑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前提。思想性、理论性标识思政课的“高度”和“深度”,是思政课的底色和本质体现,从内容上规定着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方向;亲和力、针对性展示思政课的“温度”和“效度”,是思政课本质实现的要求,从形式上规定着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着力点;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四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性 理论性 亲和力 针对性 科学内涵 思政课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视域下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之思——评《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曹丽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
融媒体是近年来各个领域广泛提及的一个概念。它是全媒体的延伸,是对媒体种类和媒体功能最大的涵化。在现代教育视域下,融媒体强大的功能必然为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技术支持。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融媒体的包容性也增加了信息种类、信息... 融媒体是近年来各个领域广泛提及的一个概念。它是全媒体的延伸,是对媒体种类和媒体功能最大的涵化。在现代教育视域下,融媒体强大的功能必然为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技术支持。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融媒体的包容性也增加了信息种类、信息含量、信息流速,“乱花渐欲迷人眼”,又对现代教育在学生“三观”目标的达成上提出了挑战。因而,融媒体与思政教育就形成了一个辩证的关系:传统的思政教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融媒体下的思政教育必须接受时代的挑战。基于这一诉求,《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融媒体 媒体功能 高校思政课改革 信息种类 信息含量 教学模式 创新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评《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徐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共1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融媒体以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应运而生。融媒体融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使得时效性更强、共享度更高、传播范围更广。在此环境之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突破固有模式,实现创新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融媒体以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应运而生。融媒体融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使得时效性更强、共享度更高、传播范围更广。在此环境之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突破固有模式,实现创新发展。在融媒体环境下探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之路,有利于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取得新成效,是实现思政教育与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有效融合的关键所在。由杨新莹编著、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一书,旨在通过研究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来解决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提供可行路径。该书共十四章。第一章以充足可靠的数据分析了融媒体环境下00后大学生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方式,为融媒体条件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立足点。第二章从“供给侧”入手,在戴尔“经验之塔”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融媒体的优势特征构建出适合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新经验之塔”,主要突出了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第三章研究了微博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影响,提出了用微博开展思政教学的有效对策。第四章与第五章分别阐述了融媒体时代思政课的结构与重构、改革与创新,探索了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应对路径。第六章主要探究融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的认同危机与多维构建,从教学对象的角度分析学生的所需、所求与所缺。第七章阐述了当今社会信息污染对大学生的影响,总结了思政教育在大学生信息污染防治中的具体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实践教学 创新路径 《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 创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和发展的新模式——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启拓教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顾海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4-94,共1页
江南大学徐玉生教授领衔的课题组通过总结教学改革取得的经验,将改革成果显实化,撰写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启拓教学"研究》,并成功入选2018年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 2019年正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高校治理论 高校治工作 高校思政课改革 总结教学 人民出版社 题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教学助力高校思政课改革 被引量:43
5
作者 蔡文璞 祝小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6-58,共3页
沉浸式教学是高校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营造全新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为高校思政课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整合和拓展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发展、让教学的主客体关系从二元对... 沉浸式教学是高校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营造全新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为高校思政课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整合和拓展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发展、让教学的主客体关系从二元对立走向交往主体。高校思政课沉浸式教学需要树立起沉浸式教学的教学理念、创设沉浸式教学场域、建立健全沉浸式教学评价标准,从而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对挑战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技术 虚拟技术 高校思政课改革 沉浸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协同的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创新 被引量:28
6
作者 郑心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54,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构建显隐性教育相协同的闭路回环实施模式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主线,发挥思政课程主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构建显隐性教育相协同的闭路回环实施模式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主线,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体现课程思政重要补充作用。通过定位目标、挖掘多元育人资源、构筑培养框架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打通互动反馈与评价激励窗口、打造一体化教学队伍、建立监督保障体系等环节,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实现整个过程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以“顶层设计—标准执行—独立评价—反馈评估—保障改进”的闭环机制为实现途径,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引导研究生健康成长,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改革 协同育人 闭路回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课”建设的当前态势、现实挑战和路径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任鹏 题旭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6,共5页
“大思政课”建设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题中之义。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党中央高度重视、行政部门高位推进,从“大思政课”总体推进延伸到具体工作落实;地方高校积极探索,呈现从凑热闹到更重实效、从体现特色到形成品... “大思政课”建设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题中之义。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党中央高度重视、行政部门高位推进,从“大思政课”总体推进延伸到具体工作落实;地方高校积极探索,呈现从凑热闹到更重实效、从体现特色到形成品牌的建设趋向;社会多方力量通力合作,从“单兵作战”日益转变为“协同共舞”。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仍面临着“大思政课”的定位仍需厘清、师资队伍能力亟需提升、协同育人尚需增强、实践教学模式仍需创新、资源支撑配套能力有待完善等现实挑战,需要从“课”“人”“用”“策”四方面探寻优化路径,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 思政课改革创新 当前态势 面临挑战 对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大思政课”改革探索 被引量:9
8
作者 董慧 段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8-60,共3页
科学家精神全面融合了教育、科技、人才的育人元素,是“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直接资源。当前,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国家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大思政课”改革中弘扬科学家精神既是厚植青年科技报国情怀的关键一步,也是凝聚科技强国青年... 科学家精神全面融合了教育、科技、人才的育人元素,是“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直接资源。当前,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国家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大思政课”改革中弘扬科学家精神既是厚植青年科技报国情怀的关键一步,也是凝聚科技强国青年力量的创新手段,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有力举措。实践层面上,构建“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政协同机制、完善“点线面”的思政育人体系、形成“国家+地方+校本”的思政资源库是在“大思政课”改革中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有力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精神 “大改革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 被引量:8
9
作者 胡济林 陈冠龙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99-102,共4页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主导、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为高职思政课教学带来许多启示。高职院校应将积极心理学融入教学,通过构建积极的教师队伍,树立积极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及情绪体验,在教学评价中融入积极的考...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主导、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为高职思政课教学带来许多启示。高职院校应将积极心理学融入教学,通过构建积极的教师队伍,树立积极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及情绪体验,在教学评价中融入积极的考核元素,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评介
10
作者 张丽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为了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主张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手段,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 为了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主张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手段,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总览全书,有如下特点:1、利用信息技术改善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升高校思政课程育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治理论教学 高校 维水平 创新教学方法 信息化手段 教学改革 实践路径 信息化背景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计划”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以茶文化为依托 被引量:8
11
作者 付晓玲 程鸿芳 《福建茶叶》 2021年第3期118-119,共2页
“双高计划”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目前已被评选为“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摆在首位的任务就是改革。高职院校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缩写)作为国家主要意识形态宣传的主渠道,是落实、落小、落细“立德树人”根本... “双高计划”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目前已被评选为“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摆在首位的任务就是改革。高职院校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缩写)作为国家主要意识形态宣传的主渠道,是落实、落小、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实施“双高计划”的主渠道之一,其面临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体系、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重大改革,本文以双高计划为研究背景,以茶文化为依托,着重阐述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具体要求和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教学改革 路径研究 人文关怀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视野下的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明佳 叶瑞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75-77,共3页
创新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方式,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要求思政课教师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视野基础上,在深入把握教材内在理论逻辑的前提下,克服目前思政课教学碎片化和纯学术化的倾向,使之成为深受学生欢迎、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
关键词 马克主义理论 整体性 教学改革 内在逻辑 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行合一角度下茶文化对思政课改的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衍丽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1期168-168,170,共2页
当下,无论是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内容还是教学模式,都存在着诸多不足,最明显的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学生学习过程感觉枯燥。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课改成为当下高校教育势在必行的任务之一。知行合一的理论和传统茶文化,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 当下,无论是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内容还是教学模式,都存在着诸多不足,最明显的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学生学习过程感觉枯燥。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课改成为当下高校教育势在必行的任务之一。知行合一的理论和传统茶文化,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的生存智慧和社会法则,至今为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活动起到了指引性作用。在思政课改革过程中,在知行合一的角度下引入传统茶文化,既拓宽了大学生知识面,又丰富了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诸多枯燥的理论因为茶文化的引入,而变得更为直观和生动,更容易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合一 茶文化 思政课改革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的优化路径 被引量:22
14
作者 施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1-43,共3页
高校思政课改革关键在教师,遴选建设优秀师资队伍关键在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当前思政课教师评价一定程度上存在评价综合性不足、导向性不够和系统性不强等现实困境,基于思政课改革的时代背景,以政治建设为首位要素,进一... 高校思政课改革关键在教师,遴选建设优秀师资队伍关键在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当前思政课教师评价一定程度上存在评价综合性不足、导向性不够和系统性不强等现实困境,基于思政课改革的时代背景,以政治建设为首位要素,进一步重视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优化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评价机制 思政课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探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明珠 万俊丽 +1 位作者 孙畅 李跃扬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2-17,共6页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地区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留下了丰富厚重的北京红色文化资源,其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将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传承北京红色文化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地区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留下了丰富厚重的北京红色文化资源,其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将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传承北京红色文化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路径。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从融入意义、融入内容和融入方式三个方面探索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为新时代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改革 党史学习 北京红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讨论”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16
作者 魏迎九 张子豪 王艳君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7期118-118,共1页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思政课如何进行创新成为课程改革中的重点。本文以高校思政教育中进行“线上讨论”为题进行实践与论证,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新兴的线上讨论两种教学方式进...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思政课如何进行创新成为课程改革中的重点。本文以高校思政教育中进行“线上讨论”为题进行实践与论证,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新兴的线上讨论两种教学方式进行结合。研究“研讨+实践+论证”与“线下+线上”的教学新模式,以期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一种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讨论 研讨+实践+论证 思政课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17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A档),进入国家“双高计划”中的第一方阵。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8年1月,前身为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是学校独立设置的二级教学机构。2011年,在江苏省...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A档),进入国家“双高计划”中的第一方阵。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8年1月,前身为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是学校独立设置的二级教学机构。2011年,在江苏省教育厅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中获评优秀。2018年6月,在江苏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遴选中,获评为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点。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思政课教师“六个要”和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相统一”为遵循,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教育厅 治理论 江苏省高校 教师 教学改革创新 教研部 高职学校 思政课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