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多种方式增强思品课效果
1
作者 邵建防 罗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13期78-79,共2页
思品课教学实效的提高,赖于把握学生心理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其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正处于第二断乳期,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好胜心也较为强烈。同时,理解、概括力... 思品课教学实效的提高,赖于把握学生心理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其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正处于第二断乳期,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好胜心也较为强烈。同时,理解、概括力增强,逻辑思辨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要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教师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品课教学 大学生 实效 学生心理 教师 辨能力 独立意识 须根 效果 心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理 育情 导行——思品课的三种课型
2
作者 张光富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Z1期87-89,共3页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思想品德课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根据大纲的这一要求,我们把思想品德课教学划分成“明理”、“
关键词 道德行为 思品课 小学 行为要求 教学 行为指导 导行 教师 实践活动 育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小学思品课应抓好“五个转变”
3
作者 丁显然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44-44,共1页
当前,在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尚存在多种弊端,它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思品课的教学和大纲的贯彻落实。我认为,农村小学思品课应切实抓好“五个转变”。
关键词 农村小学 五个转变 小学思品课 教学原则 思品课教学 内外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改进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的几点做法
4
作者 陈青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1年第6期120-121,共2页
小学思品课,它有别于其它学科,它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的,是一门比较系统地向少年儿童以"五爱"为中心内容的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课程。
关键词 小学思品课 教学研究 基础教育 思品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资源整合不断创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初中思品课学生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新龙 《成才之路》 2013年第21期29-29,共1页
现代汉语认为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通过整合可以使无意义的或单一的事物获得更大的效... 现代汉语认为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通过整合可以使无意义的或单一的事物获得更大的效果。如今思品课教学的发展趋势除了进行情感道德教育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品课教学 资源整合 学生能力 学生综合能力 初中 创新 利用 现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性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栋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4年第4期88-90,共3页
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可采用融入性教学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即初中思品课教师将教师身份转换为学生身份,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与学生群体融为一体,着力把握与学生共处、共话等环节,寻求共鸣,使教与学无缝对接,实现教与学信息传递与交... 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可采用融入性教学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即初中思品课教师将教师身份转换为学生身份,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与学生群体融为一体,着力把握与学生共处、共话等环节,寻求共鸣,使教与学无缝对接,实现教与学信息传递与交流的快捷与准确,并通过拉动、搅动、推动等路径,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效果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入性教学法 初中思品课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小学思品课在德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当代教育科学》 1990年第3期29-,20,共2页
最近,芝罘区教育局、教育学会联合召开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研讨会,出席的有全区各小学分管的领导和思品课的专职、兼职教师,共70余人。他们就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实施途径,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和实践体会,进行了广泛深入... 最近,芝罘区教育局、教育学会联合召开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研讨会,出席的有全区各小学分管的领导和思品课的专职、兼职教师,共70余人。他们就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实施途径,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和实践体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品课 教学 教育学会 社会公德教育 兼职教师 芝罘区 教学规律 育人工作 法制观念 格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延伸是思品课教学的重要一环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学能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3-43,共1页
品想品德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其独特个性——课堂必须延伸。这是它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显著标志之一。可目前的思品课教学的“语文化”倾向较为严重。笔者认为,纠正这一不良倾向,着力体现思品课独有特色。
关键词 思品课教学 “知情意行” 堂教学 道德行为 “知” 必要性 操作性 独特个性 不良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品课教学素质化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星 《江苏教育》 2001年第4期33-,共1页
新的科技革命不断改变着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冲击着传统德育观念和方法。小学思想品德深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应在借鉴和吸收传统方法之精华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一套富有时代气息、又合乎德育目的性、德育规律性的新思路、新方法,... 新的科技革命不断改变着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冲击着传统德育观念和方法。小学思想品德深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应在借鉴和吸收传统方法之精华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一套富有时代气息、又合乎德育目的性、德育规律性的新思路、新方法,全面实施素质化教学,提高德育的实效,迎接时代的挑战。 一、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强化德育实践 小学思品课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体验模式 思品课 教学组织形式 行为习惯 班级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思品课导行教育在现实中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忠诚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6年第11期75-76,共2页
思品课上的所谓导行,就是导之以行,指导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人们在思想道德认识和情感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动.它是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高低、好坏的重要标志。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尚在逐步形成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
关键词 思品课 实践探索 导行 教育 想道德水平 想道德观念 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学生参与思品课的课前准备
11
作者 蔡德鑫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44-44,共1页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才能顺利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求。让学生参与思品课的课前准备,既能培养学生在上课时的参与意识和集体意识,又能使他们在课前准备过程中受到教育。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才能顺利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求。让学生参与思品课的课前准备,既能培养学生在上课时的参与意识和集体意识,又能使他们在课前准备过程中受到教育。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组织学生参与课前准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参与 思品课 堂教学 前准备 主体作用 集体意识 参与意识 学生观 教师 学习积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思品课“主题教育”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明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36,共2页
一般地说,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从道德认识开始,经过道德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意志的培养,转化为道德行为,再经过道德行为的反复训练,形成道德习惯。也就是说,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就难以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在... 一般地说,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从道德认识开始,经过道德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意志的培养,转化为道德行为,再经过道德行为的反复训练,形成道德习惯。也就是说,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就难以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主题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必须设计好”主题教育”才能使学生明白课文的主要道理。下面以川版全日制小学思品教材第九册《礼貌待人》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搞好“主题教育”。一、准确确定教学要求与要点是基础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思品课教学前,也必须首先确定好教学的要求与要点,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施“主题教育”及其他各环节的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品课 道德认识 德的形成 道德习惯 全日制小学 道德行为 礼貌待人 教学任务 边学文 道德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思品课教学浅议 被引量:5
13
作者 达彪 《青海教育》 2010年第9期49-49,共1页
思想品德课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目的,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而实际上,恩品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加上学生涉世未深,大多数学生感到抽象沉闷,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和热情,甚至课堂上出现普遍厌学的情形。怎样扭转这种颓废消... 思想品德课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目的,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而实际上,恩品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加上学生涉世未深,大多数学生感到抽象沉闷,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和热情,甚至课堂上出现普遍厌学的情形。怎样扭转这种颓废消极心理,克服思品课沉闷、枯燥、乏味、不利教学的局面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品课教学 学生想道德教育 初中 德育教育 消极心理 理论性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下思品课教学的点滴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江滨 《成才之路》 2008年第22期11-11,共1页
新课程已经全面铺开,我也和广大教师一样,学习新课程理念,探究新的教法与学法。但是真正走进课堂,才发现学生并非我们设想的那么单一,他们有着天真烂漫的内心世界,也有着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新课程下思品课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关键词 程理念 教师 思品课 合作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 现实生活 探究 引导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被引量:2
15
作者 解裕刚 《青海教育》 2012年第4期34-34,共1页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学习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思品课教学 教学情境 教学 初中 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 生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上好初中思品课的几点做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瑜 《成才之路》 2010年第19期69-69,共1页
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如何上好这一科呢?针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看法。
关键词 初中 思品课 学科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思品课情境式教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馨以 《教师》 2011年第27期40-40,共1页
小学思品教学是一个“雕琢心中的天使”的过程,能给儿童一个亮丽的精神底色,让他们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一颗追寻思想的心,一颗阳光生活的心”,这是思品学科所必须承载的任务。综观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生硬... 小学思品教学是一个“雕琢心中的天使”的过程,能给儿童一个亮丽的精神底色,让他们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一颗追寻思想的心,一颗阳光生活的心”,这是思品学科所必须承载的任务。综观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求索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观点的多,自己独立思考形成结论的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式教学 小学思品课 教学 学生 学科 灌输 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品课学习中“眼高手低”现象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长富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07年第Z2期4-6,共3页
一、现象我们在学习思品课时常存在这样的现象:书上的观点一看就懂,老师的讲解一听就会,然而一到动笔做练习或考试时就错。学习仿佛陷入"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怪圈之中,即通常所说的"眼高手低"现象。那么... 一、现象我们在学习思品课时常存在这样的现象:书上的观点一看就懂,老师的讲解一听就会,然而一到动笔做练习或考试时就错。学习仿佛陷入"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怪圈之中,即通常所说的"眼高手低"现象。那么,我们如何正确认识这种"眼高手低"现象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对策 思品课 变式练习 原理 基本概念 知识结构 学生 现象分析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思品课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世贵 《四川教育》 2013年第7期67-67,共1页
前不久有幸担任了一次区域小学思品赛课评委,静心聆听了6堂不同年级、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思晶课,感慨颇多。小学思品新课标强调“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而我们的课堂更多的似乎仍是传统的教条式注入,虽... 前不久有幸担任了一次区域小学思品赛课评委,静心聆听了6堂不同年级、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思晶课,感慨颇多。小学思品新课标强调“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而我们的课堂更多的似乎仍是传统的教条式注入,虽然变换了一下形式,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孩子看了许多图片、音像资料,可结果都是换汤不换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为孩子们准备了大量资料,让孩子接受信息而已。孩子的理解何在?孩子的独特感受何在?小学思品教学是否也应该尊重孩子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思品课 个性化解读 尊重学生 探索性学习 德培养 音像资料 孩子 次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思品课教学的六种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天祥 《成才之路》 2009年第15期7-8,共2页
目前,农村中学思品课普遍存在着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错位和“满堂灌”及成人化模式泛滥的倾向。因此,思品课教师如何因地制宜地改进教学方法。激活思品课课堂教学氛围,是当前农村中学思品课改革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如何改... 目前,农村中学思品课普遍存在着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错位和“满堂灌”及成人化模式泛滥的倾向。因此,思品课教师如何因地制宜地改进教学方法。激活思品课课堂教学氛围,是当前农村中学思品课改革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品课教学 学生主体地位 堂教学氛围 教学方法 成人化 满堂灌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