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0
篇文章
<
1
2
…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运用多种方式增强思品课效果
1
作者
邵建防
罗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13期78-79,共2页
思品课教学实效的提高,赖于把握学生心理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其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正处于第二断乳期,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好胜心也较为强烈。同时,理解、概括力...
思品课教学实效的提高,赖于把握学生心理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其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正处于第二断乳期,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好胜心也较为强烈。同时,理解、概括力增强,逻辑思辨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要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教师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品课
教学
大学生
实效
学生心理
教师
思
辨能力
独立意识
须根
效果
心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理 育情 导行——思品课的三种课型
2
作者
张光富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Z1期87-89,共3页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思想品德课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根据大纲的这一要求,我们把思想品德课教学划分成“明理”、“
关键词
道德行为
思品课
小学
思
想
品
德
课
行为要求
思
想
品
德
课
教学
行为指导
导行
教师
实践活动
育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小学思品课应抓好“五个转变”
3
作者
丁显然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44-44,共1页
当前,在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尚存在多种弊端,它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思品课的教学和大纲的贯彻落实。我认为,农村小学思品课应切实抓好“五个转变”。
关键词
农村小学
五个转变
小学
思品课
思
想
品
德
课
教学原则
思品课
教学
课
内外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改进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的几点做法
4
作者
陈青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1年第6期120-121,共2页
小学思品课,它有别于其它学科,它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的,是一门比较系统地向少年儿童以"五爱"为中心内容的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课程。
关键词
小学
思品课
教学研究
基础教育
思品课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资源整合不断创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初中思品课学生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
被引量:
1
5
作者
徐新龙
《成才之路》
2013年第21期29-29,共1页
现代汉语认为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通过整合可以使无意义的或单一的事物获得更大的效...
现代汉语认为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通过整合可以使无意义的或单一的事物获得更大的效果。如今思品课教学的发展趋势除了进行情感道德教育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品课
教学
资源整合
学生能力
学生综合能力
初中
创新
利用
现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融入性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6
作者
吴栋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4年第4期88-90,共3页
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可采用融入性教学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即初中思品课教师将教师身份转换为学生身份,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与学生群体融为一体,着力把握与学生共处、共话等环节,寻求共鸣,使教与学无缝对接,实现教与学信息传递与交...
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可采用融入性教学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即初中思品课教师将教师身份转换为学生身份,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与学生群体融为一体,着力把握与学生共处、共话等环节,寻求共鸣,使教与学无缝对接,实现教与学信息传递与交流的快捷与准确,并通过拉动、搅动、推动等路径,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效果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入性教学法
初中
思品课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充分发挥小学思品课在德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7
《当代教育科学》
1990年第3期29-,20,共2页
最近,芝罘区教育局、教育学会联合召开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研讨会,出席的有全区各小学分管的领导和思品课的专职、兼职教师,共70余人。他们就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实施途径,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和实践体会,进行了广泛深入...
最近,芝罘区教育局、教育学会联合召开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研讨会,出席的有全区各小学分管的领导和思品课的专职、兼职教师,共70余人。他们就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实施途径,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和实践体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品课
思
想
品
德
课
教学
教育学会
社会公德教育
兼职教师
芝罘区
教学规律
育人工作
法制观念
品
格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课堂延伸是思品课教学的重要一环
被引量:
1
8
作者
周学能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3-43,共1页
品想品德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其独特个性——课堂必须延伸。这是它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显著标志之一。可目前的思品课教学的“语文化”倾向较为严重。笔者认为,纠正这一不良倾向,着力体现思品课独有特色。
关键词
思品课
教学
“知情意行”
课
堂教学
道德行为
“知”
必要性
思
想
品
德
课
操作性
独特个性
不良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思品课教学素质化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
2
9
作者
李晓星
《江苏教育》
2001年第4期33-,共1页
新的科技革命不断改变着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冲击着传统德育观念和方法。小学思想品德深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应在借鉴和吸收传统方法之精华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一套富有时代气息、又合乎德育目的性、德育规律性的新思路、新方法,...
新的科技革命不断改变着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冲击着传统德育观念和方法。小学思想品德深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应在借鉴和吸收传统方法之精华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一套富有时代气息、又合乎德育目的性、德育规律性的新思路、新方法,全面实施素质化教学,提高德育的实效,迎接时代的挑战。 一、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强化德育实践 小学思品课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
想
品
德
实践体验模式
思品课
教学组织形式
行为习惯
班级授
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思品课导行教育在现实中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
1
10
作者
黄忠诚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6年第11期75-76,共2页
思品课上的所谓导行,就是导之以行,指导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人们在思想道德认识和情感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动.它是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高低、好坏的重要标志。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尚在逐步形成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
关键词
思品课
实践探索
导行
教育
思
想道德水平
思
想道德观念
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让学生参与思品课的课前准备
11
作者
蔡德鑫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44-44,共1页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才能顺利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求。让学生参与思品课的课前准备,既能培养学生在上课时的参与意识和集体意识,又能使他们在课前准备过程中受到教育。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才能顺利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求。让学生参与思品课的课前准备,既能培养学生在上课时的参与意识和集体意识,又能使他们在课前准备过程中受到教育。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组织学生参与课前准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参与
思品课
课
堂教学
课
前准备
主体作用
集体意识
参与意识
学生观
教师
学习积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学思品课“主题教育”一例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明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36,共2页
一般地说,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从道德认识开始,经过道德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意志的培养,转化为道德行为,再经过道德行为的反复训练,形成道德习惯。也就是说,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就难以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在...
一般地说,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从道德认识开始,经过道德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意志的培养,转化为道德行为,再经过道德行为的反复训练,形成道德习惯。也就是说,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就难以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主题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必须设计好”主题教育”才能使学生明白课文的主要道理。下面以川版全日制小学思品教材第九册《礼貌待人》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搞好“主题教育”。一、准确确定教学要求与要点是基础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思品课教学前,也必须首先确定好教学的要求与要点,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施“主题教育”及其他各环节的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品课
道德认识
品
德的形成
道德习惯
全日制小学
道德行为
礼貌待人
教学任务
边学文
道德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中思品课教学浅议
被引量:
5
13
作者
达彪
《青海教育》
2010年第9期49-49,共1页
思想品德课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目的,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而实际上,恩品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加上学生涉世未深,大多数学生感到抽象沉闷,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和热情,甚至课堂上出现普遍厌学的情形。怎样扭转这种颓废消...
思想品德课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目的,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而实际上,恩品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加上学生涉世未深,大多数学生感到抽象沉闷,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和热情,甚至课堂上出现普遍厌学的情形。怎样扭转这种颓废消极心理,克服思品课沉闷、枯燥、乏味、不利教学的局面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品课
教学
学生
思
想道德教育
初中
思
想
品
德
课
德育教育
消极心理
理论性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课程下思品课教学的点滴体会
被引量:
2
14
作者
王江滨
《成才之路》
2008年第22期11-11,共1页
新课程已经全面铺开,我也和广大教师一样,学习新课程理念,探究新的教法与学法。但是真正走进课堂,才发现学生并非我们设想的那么单一,他们有着天真烂漫的内心世界,也有着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新课程下思品课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关键词
新
课
程理念
教师
思品课
合作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
现实生活
进
课
堂
探究
引导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被引量:
2
15
作者
解裕刚
《青海教育》
2012年第4期34-34,共1页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学习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思品课
教学
教学情境
思
想
品
德
课
教学
初中
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
生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上好初中思品课的几点做法
被引量:
1
16
作者
杨瑜
《成才之路》
2010年第19期69-69,共1页
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如何上好这一科呢?针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看法。
关键词
初中
思品课
思
想
品
德
学科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思品课情境式教学
被引量:
1
17
作者
许馨以
《教师》
2011年第27期40-40,共1页
小学思品教学是一个“雕琢心中的天使”的过程,能给儿童一个亮丽的精神底色,让他们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一颗追寻思想的心,一颗阳光生活的心”,这是思品学科所必须承载的任务。综观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生硬...
小学思品教学是一个“雕琢心中的天使”的过程,能给儿童一个亮丽的精神底色,让他们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一颗追寻思想的心,一颗阳光生活的心”,这是思品学科所必须承载的任务。综观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求索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观点的多,自己独立思考形成结论的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式教学
小学
思品课
思
想
品
德
课
教学
学生
学科
灌输
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思品课学习中“眼高手低”现象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
1
18
作者
徐长富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07年第Z2期4-6,共3页
一、现象我们在学习思品课时常存在这样的现象:书上的观点一看就懂,老师的讲解一听就会,然而一到动笔做练习或考试时就错。学习仿佛陷入"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怪圈之中,即通常所说的"眼高手低"现象。那么...
一、现象我们在学习思品课时常存在这样的现象:书上的观点一看就懂,老师的讲解一听就会,然而一到动笔做练习或考试时就错。学习仿佛陷入"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怪圈之中,即通常所说的"眼高手低"现象。那么,我们如何正确认识这种"眼高手低"现象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对策
思品课
变式练习
原理
基本概念
知识结构
学生
现象分析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学思品课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被引量:
1
19
作者
王世贵
《四川教育》
2013年第7期67-67,共1页
前不久有幸担任了一次区域小学思品赛课评委,静心聆听了6堂不同年级、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思晶课,感慨颇多。小学思品新课标强调“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而我们的课堂更多的似乎仍是传统的教条式注入,虽...
前不久有幸担任了一次区域小学思品赛课评委,静心聆听了6堂不同年级、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思晶课,感慨颇多。小学思品新课标强调“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而我们的课堂更多的似乎仍是传统的教条式注入,虽然变换了一下形式,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孩子看了许多图片、音像资料,可结果都是换汤不换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为孩子们准备了大量资料,让孩子接受信息而已。孩子的理解何在?孩子的独特感受何在?小学思品教学是否也应该尊重孩子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思品课
个性化解读
尊重学生
探索性学习
品
德培养
音像资料
孩子
次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创新思品课教学的六种方法
被引量:
1
20
作者
刘天祥
《成才之路》
2009年第15期7-8,共2页
目前,农村中学思品课普遍存在着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错位和“满堂灌”及成人化模式泛滥的倾向。因此,思品课教师如何因地制宜地改进教学方法。激活思品课课堂教学氛围,是当前农村中学思品课改革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如何改...
目前,农村中学思品课普遍存在着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错位和“满堂灌”及成人化模式泛滥的倾向。因此,思品课教师如何因地制宜地改进教学方法。激活思品课课堂教学氛围,是当前农村中学思品课改革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品课
教学
学生主体地位
课
堂教学氛围
教学方法
成人化
满堂灌
教师
学
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用多种方式增强思品课效果
1
作者
邵建防
罗骋
机构
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13期78-79,共2页
文摘
思品课教学实效的提高,赖于把握学生心理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其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正处于第二断乳期,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好胜心也较为强烈。同时,理解、概括力增强,逻辑思辨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要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教师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关键词
思品课
教学
大学生
实效
学生心理
教师
思
辨能力
独立意识
须根
效果
心理特征
分类号
D91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G623.1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理 育情 导行——思品课的三种课型
2
作者
张光富
机构
湖北省当阳市教研室
出处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Z1期87-89,共3页
文摘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思想品德课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根据大纲的这一要求,我们把思想品德课教学划分成“明理”、“
关键词
道德行为
思品课
小学
思
想
品
德
课
行为要求
思
想
品
德
课
教学
行为指导
导行
教师
实践活动
育情
分类号
G623.1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小学思品课应抓好“五个转变”
3
作者
丁显然
机构
垫江县沈家小学
出处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44-44,共1页
文摘
当前,在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尚存在多种弊端,它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思品课的教学和大纲的贯彻落实。我认为,农村小学思品课应切实抓好“五个转变”。
关键词
农村小学
五个转变
小学
思品课
思
想
品
德
课
教学原则
思品课
教学
课
内外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改进教学方法
分类号
G623.1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的几点做法
4
作者
陈青
机构
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中心小学
出处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1年第6期120-121,共2页
文摘
小学思品课,它有别于其它学科,它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的,是一门比较系统地向少年儿童以"五爱"为中心内容的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课程。
关键词
小学
思品课
教学研究
基础教育
思品课
教学
分类号
G623.1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资源整合不断创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初中思品课学生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
被引量:
1
5
作者
徐新龙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中学
出处
《成才之路》
2013年第21期29-29,共1页
文摘
现代汉语认为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通过整合可以使无意义的或单一的事物获得更大的效果。如今思品课教学的发展趋势除了进行情感道德教育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
思品课
教学
资源整合
学生能力
学生综合能力
初中
创新
利用
现代汉语
分类号
G623.1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融入性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6
作者
吴栋
机构
义乌市义亭镇初中
出处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4年第4期88-90,共3页
文摘
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可采用融入性教学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即初中思品课教师将教师身份转换为学生身份,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与学生群体融为一体,着力把握与学生共处、共话等环节,寻求共鸣,使教与学无缝对接,实现教与学信息传递与交流的快捷与准确,并通过拉动、搅动、推动等路径,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效果和效率。
关键词
融入性教学法
初中
思品课
有效性
分类号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充分发挥小学思品课在德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7
机构
烟台市芝罘区教育学会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90年第3期29-,20,共2页
文摘
最近,芝罘区教育局、教育学会联合召开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研讨会,出席的有全区各小学分管的领导和思品课的专职、兼职教师,共70余人。他们就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实施途径,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和实践体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思品课
思
想
品
德
课
教学
教育学会
社会公德教育
兼职教师
芝罘区
教学规律
育人工作
法制观念
品
格教育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课堂延伸是思品课教学的重要一环
被引量:
1
8
作者
周学能
机构
潼南县玉溪镇中心小学
出处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3-43,共1页
文摘
品想品德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其独特个性——课堂必须延伸。这是它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显著标志之一。可目前的思品课教学的“语文化”倾向较为严重。笔者认为,纠正这一不良倾向,着力体现思品课独有特色。
关键词
思品课
教学
“知情意行”
课
堂教学
道德行为
“知”
必要性
思
想
品
德
课
操作性
独特个性
不良倾向
分类号
G623.1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思品课教学素质化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
2
9
作者
李晓星
机构
海安县吉庆镇中心小学
出处
《江苏教育》
2001年第4期33-,共1页
文摘
新的科技革命不断改变着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冲击着传统德育观念和方法。小学思想品德深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应在借鉴和吸收传统方法之精华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一套富有时代气息、又合乎德育目的性、德育规律性的新思路、新方法,全面实施素质化教学,提高德育的实效,迎接时代的挑战。 一、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强化德育实践 小学思品课教学,
关键词
思
想
品
德
实践体验模式
思品课
教学组织形式
行为习惯
班级授
课
分类号
G623.1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思品课导行教育在现实中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
1
10
作者
黄忠诚
机构
天津市东丽区新中村小学
出处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6年第11期75-76,共2页
文摘
思品课上的所谓导行,就是导之以行,指导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人们在思想道德认识和情感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动.它是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高低、好坏的重要标志。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尚在逐步形成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
关键词
思品课
实践探索
导行
教育
思
想道德水平
思
想道德观念
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
分类号
G623.1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让学生参与思品课的课前准备
11
作者
蔡德鑫
机构
巫山县教研室
出处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44-44,共1页
文摘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才能顺利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求。让学生参与思品课的课前准备,既能培养学生在上课时的参与意识和集体意识,又能使他们在课前准备过程中受到教育。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组织学生参与课前准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
学生参与
思品课
课
堂教学
课
前准备
主体作用
集体意识
参与意识
学生观
教师
学习积极性
分类号
G623.1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学思品课“主题教育”一例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明
机构
城口县高望区教办
出处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36,共2页
文摘
一般地说,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从道德认识开始,经过道德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意志的培养,转化为道德行为,再经过道德行为的反复训练,形成道德习惯。也就是说,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就难以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主题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必须设计好”主题教育”才能使学生明白课文的主要道理。下面以川版全日制小学思品教材第九册《礼貌待人》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搞好“主题教育”。一、准确确定教学要求与要点是基础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思品课教学前,也必须首先确定好教学的要求与要点,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施“主题教育”及其他各环节的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思品课
道德认识
品
德的形成
道德习惯
全日制小学
道德行为
礼貌待人
教学任务
边学文
道德意志
分类号
G527.7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中思品课教学浅议
被引量:
5
13
作者
达彪
机构
互助县城南学校
出处
《青海教育》
2010年第9期49-49,共1页
文摘
思想品德课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目的,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而实际上,恩品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加上学生涉世未深,大多数学生感到抽象沉闷,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和热情,甚至课堂上出现普遍厌学的情形。怎样扭转这种颓废消极心理,克服思品课沉闷、枯燥、乏味、不利教学的局面呢?
关键词
思品课
教学
学生
思
想道德教育
初中
思
想
品
德
课
德育教育
消极心理
理论性
学校
分类号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课程下思品课教学的点滴体会
被引量:
2
14
作者
王江滨
机构
乐亭县汀流河镇中
出处
《成才之路》
2008年第22期11-11,共1页
文摘
新课程已经全面铺开,我也和广大教师一样,学习新课程理念,探究新的教法与学法。但是真正走进课堂,才发现学生并非我们设想的那么单一,他们有着天真烂漫的内心世界,也有着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新课程下思品课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关键词
新
课
程理念
教师
思品课
合作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
现实生活
进
课
堂
探究
引导学生
分类号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被引量:
2
15
作者
解裕刚
机构
互助县威远镇逸夫中学
出处
《青海教育》
2012年第4期34-34,共1页
文摘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学习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思品课
教学
教学情境
思
想
品
德
课
教学
初中
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
生活经验
分类号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上好初中思品课的几点做法
被引量:
1
16
作者
杨瑜
机构
松桃县乜江中学
出处
《成才之路》
2010年第19期69-69,共1页
文摘
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如何上好这一科呢?针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看法。
关键词
初中
思品课
思
想
品
德
学科
学习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思品课情境式教学
被引量:
1
17
作者
许馨以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双语学校
出处
《教师》
2011年第27期40-40,共1页
文摘
小学思品教学是一个“雕琢心中的天使”的过程,能给儿童一个亮丽的精神底色,让他们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一颗追寻思想的心,一颗阳光生活的心”,这是思品学科所必须承载的任务。综观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求索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观点的多,自己独立思考形成结论的少。
关键词
情境式教学
小学
思品课
思
想
品
德
课
教学
学生
学科
灌输
师生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思品课学习中“眼高手低”现象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
1
18
作者
徐长富
出处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07年第Z2期4-6,共3页
文摘
一、现象我们在学习思品课时常存在这样的现象:书上的观点一看就懂,老师的讲解一听就会,然而一到动笔做练习或考试时就错。学习仿佛陷入"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怪圈之中,即通常所说的"眼高手低"现象。那么,我们如何正确认识这种"眼高手低"现象呢?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对策
思品课
变式练习
原理
基本概念
知识结构
学生
现象分析
注意力
分类号
G634.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学思品课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被引量:
1
19
作者
王世贵
机构
成都市高新区锦城小学
出处
《四川教育》
2013年第7期67-67,共1页
文摘
前不久有幸担任了一次区域小学思品赛课评委,静心聆听了6堂不同年级、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思晶课,感慨颇多。小学思品新课标强调“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而我们的课堂更多的似乎仍是传统的教条式注入,虽然变换了一下形式,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孩子看了许多图片、音像资料,可结果都是换汤不换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为孩子们准备了大量资料,让孩子接受信息而已。孩子的理解何在?孩子的独特感受何在?小学思品教学是否也应该尊重孩子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关键词
小学
思品课
个性化解读
尊重学生
探索性学习
品
德培养
音像资料
孩子
次区域
分类号
G623.1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新思品课教学的六种方法
被引量:
1
20
作者
刘天祥
机构
咸丰县甲马池镇杨洞中小学
出处
《成才之路》
2009年第15期7-8,共2页
文摘
目前,农村中学思品课普遍存在着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错位和“满堂灌”及成人化模式泛滥的倾向。因此,思品课教师如何因地制宜地改进教学方法。激活思品课课堂教学氛围,是当前农村中学思品课改革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呢?
关键词
思品课
教学
学生主体地位
课
堂教学氛围
教学方法
成人化
满堂灌
教师
学
思
分类号
G623.15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运用多种方式增强思品课效果
邵建防
罗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明理 育情 导行——思品课的三种课型
张光富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农村小学思品课应抓好“五个转变”
丁显然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的几点做法
陈青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利用资源整合不断创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初中思品课学生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
徐新龙
《成才之路》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融入性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
吴栋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充分发挥小学思品课在德育中的作用
《当代教育科学》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课堂延伸是思品课教学的重要一环
周学能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思品课教学素质化的思考与实践
李晓星
《江苏教育》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浅谈思品课导行教育在现实中的实践探索
黄忠诚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让学生参与思品课的课前准备
蔡德鑫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小学思品课“主题教育”一例
李明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初中思品课教学浅议
达彪
《青海教育》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新课程下思品课教学的点滴体会
王江滨
《成才之路》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解裕刚
《青海教育》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谈上好初中思品课的几点做法
杨瑜
《成才之路》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思品课情境式教学
许馨以
《教师》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思品课学习中“眼高手低”现象分析及对策
徐长富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小学思品课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王世贵
《四川教育》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创新思品课教学的六种方法
刘天祥
《成才之路》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