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结合CBL整合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寒 朱晓丹 +1 位作者 苗艳丽 张彬彬 《中国卫生产业》 202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整合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见习的70名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学生为研...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整合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见习的70名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35,常规教学法),观察组(n=35,SP结合CBL整合教学法)。对两组见习生的教学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92.67±4.31)分、操作技能(93.38±4.26)分、病例分析(92.94±4.4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8.85±6.02)分、(80.07±5.73)分、(79.58±6.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43,11.028,10.423;P均<0.05)。观察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及主动学习、逻辑思维、团队合作、职业素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P结合CBL整合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提升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 见习教学 标准化病人 案例教学法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滨主任团队成功完成全省首例激光消蚀辅助冠脉桥血管狭窄血运再通术
2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滨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再狭窄患者实施了激光消蚀辅助桥血管再通术。这一创新性的手术不仅充分展示了山西医大二院心内科在复杂冠脉疾病治疗领域的卓越实力,也标志着我院冠脉介...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滨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再狭窄患者实施了激光消蚀辅助桥血管再通术。这一创新性的手术不仅充分展示了山西医大二院心内科在复杂冠脉疾病治疗领域的卓越实力,也标志着我院冠脉介入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 冠脉疾病 冠脉介入 再通术 血管再狭窄 血管狭窄 冠脉搭桥术后 心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实施协同护理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刘丹丹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研究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实施协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关村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5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采用西雅图心绞痛... 目的:研究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实施协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关村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5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特定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中,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绞痛 协同护理模式 心血管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与翻转课堂联合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琳 刘伯恒 +2 位作者 李青 朱文静 王小芳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媒体与翻转课堂联合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临床见习生共计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见习带教模... 目的探讨多媒体与翻转课堂联合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临床见习生共计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见习带教模式,实验组接受多媒体联合翻转课堂见习带教模式。选取出科考试成绩、综合能力水平、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提示该模式的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应用多媒体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传统见习带教模式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综合能力及见习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 临床见习 翻转课堂 多媒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心血管内科教学实践探索
5
作者 杨玉春 刘志强 +2 位作者 哈斯达尔 王姣 木胡牙提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5期182-184,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心血管内科专业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虚拟技术、多媒体教学资源、在线学习平台和数据分析工具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心血管内科专业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虚拟技术、多媒体教学资源、在线学习平台和数据分析工具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心血管内科个性化教学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校 心血管内科教学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高秋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4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宜兴市人民医院实习的150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学生及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不同分为案例组(n=75)、参照组(n=75)。参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方法,案...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宜兴市人民医院实习的150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学生及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不同分为案例组(n=75)、参照组(n=75)。参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方法,案例组给予案例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的学生考核成绩、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程度。结果案例组学生考核成绩中理论知识(34.52±1.51)分、病例分析(23.84±1.88)分、实操能力(23.65±1.91)分高于参照组的(29.33±2.06)分、(18.61±2.45)、(18.36±2.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98、14.667、14.025,P均<0.05);案例组学习效果中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及临床思维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案例组教学满意程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效果及教学态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案例教学法能够改善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生及规培生的考核成绩,可提高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心血管内 学生考核成绩 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满意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7
作者 王芳芳 靳朝辉 鲁硕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1期207-210,共4页
目的 分析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4年7月在长春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见习的48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各24名。2022年8月—2023年7月实施常规教学,设... 目的 分析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4年7月在长春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见习的48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各24名。2022年8月—2023年7月实施常规教学,设为常规组;2023年8月—2024年7月实施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医学生岗位胜任力、考核成绩、带教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医学生岗位胜任力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94.11±1.36)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为(93.86±1.34)分,均高于常规组的(89.65±1.25)分、(88.76±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28、13.584,P均<0.05)。研究组带教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带教中,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增强医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度,满足医学生对带教模式的需求,提高带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 心血管内 临床带教 岗位胜任力 考核结果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病房低年资护士晚夜班经历心源性猝死事件成长体验的质性研究
8
作者 周丽华 鲍志鹏 +2 位作者 蒋宏粉 周燕 何英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病房低年资护士晚夜班经历猝死事件的成长体验,以期为制订相关支持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1-4月南京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经历过心源性猝死事件的低年资护士12...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病房低年资护士晚夜班经历猝死事件的成长体验,以期为制订相关支持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1-4月南京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经历过心源性猝死事件的低年资护士12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事件冲击与复盘反思、心理调适与应对策略、职业成长与专业能力强化、认知转变与生涯规划重塑等4个主题。结论 医疗机构及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晚夜间经历心源性猝死事件的成长体验,并给予支持性干预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 质性研究 心血管内 低年资护士 晚夜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杨滨主任团队成功完成全省首例 激光消蚀辅助冠脉桥血管狭窄血运再通术
9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0期F0004-F0004,共1页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滨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再狭窄患者实施了激光消蚀辅助桥血管再通术。这一创新性的手术不仅充分展示了山西医大二院心内科在复杂冠脉疾病治疗领域的卓越实力,也标志着我院冠脉介...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滨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再狭窄患者实施了激光消蚀辅助桥血管再通术。这一创新性的手术不仅充分展示了山西医大二院心内科在复杂冠脉疾病治疗领域的卓越实力,也标志着我院冠脉介入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 冠脉疾病 冠脉介入 再通术 血管再狭窄 血管狭窄 冠脉搭桥术后 心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杨滨主任团队成功完成全省首例 激光消蚀辅助冠脉桥血管狭窄血运再通术
10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滨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再狭窄患者实施了激光消蚀辅助桥血管再通术。这一创新性的手术不仅充分展示了山西医大二院心内科在复杂冠脉疾病治疗领域的卓越实力,也标志着我院冠脉介...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滨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再狭窄患者实施了激光消蚀辅助桥血管再通术。这一创新性的手术不仅充分展示了山西医大二院心内科在复杂冠脉疾病治疗领域的卓越实力,也标志着我院冠脉介入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 冠脉疾病 冠脉介入 再通术 血管再狭窄 血管狭窄 冠脉搭桥术后 心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滨主任团队完成1例高危高龄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
11
作者 王红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滨主任团队完成1例高危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挽救了患者生命。患者,女,83岁,因间断胸痛8年,近2个月胸痛加重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8年前患者在北京某医院第一次做冠脉造影术,医生考虑到冠...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滨主任团队完成1例高危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挽救了患者生命。患者,女,83岁,因间断胸痛8年,近2个月胸痛加重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8年前患者在北京某医院第一次做冠脉造影术,医生考虑到冠脉病变严重,介入治疗风险大,建议行冠脉搭桥术,患者家属考虑到外科手术创伤及风险大,选择了药物保守治疗。这几年时有胸痛发作,近2个月胸痛发作频繁,日常活动严重受影响,稍走几步就出现心绞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 左主干病变 冠脉搭桥术 胸痛 冠脉造影术 药物保守治疗 冠脉病变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对心血管内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文飞 戴双媛 翁娜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0期58-60,64,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采取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对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作用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2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2年1—12月采用常规管理,记为对照组,2023年1—12月采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记...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采取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对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作用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2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2年1—12月采用常规管理,记为对照组,2023年1—12月采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记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共发生4例护理风险事件,其中医源性暴露、针刺伤各2例,观察组未发生护理风险事件。观察组护理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为95.83%(23/24),高于对照组的75.00%(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采取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能够切实增进护理服务质量,管控护理风险事件,护理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 心血管内 护理服务质量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滨主任团队完成1例高危高龄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
13
作者 王红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滨主任团队完成1例高危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挽救了患者生命。患者,女,83岁,因间断胸痛8年,近2个月胸痛加重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8年前患者在北京某医院第一次做冠脉造影术,医生考虑到冠...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滨主任团队完成1例高危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挽救了患者生命。患者,女,83岁,因间断胸痛8年,近2个月胸痛加重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8年前患者在北京某医院第一次做冠脉造影术,医生考虑到冠脉病变严重,介入治疗风险大,建议行冠脉搭桥术,患者家属考虑到外科手术创伤及风险大,选择了药物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 左主干病变 冠脉搭桥术 冠脉造影术 药物保守治疗 胸痛 冠脉病变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绩效考核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李斐 王帮青 王瑞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2期98-100,104,共4页
目的研究护士绩效考核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郧阳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2024年1—6月应用绩效考核管理,设为管理后;2023年... 目的研究护士绩效考核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郧阳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2024年1—6月应用绩效考核管理,设为管理后;2023年6—12月应用常规模式管理,设为管理前。两组护理人员为同一批,对比绩效考核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综合能力。结果绩效考核管理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症护理、手卫生、医疗设备及药品管理、服务态度、护患沟通、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较管理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理后批判性思维(17.26±0.35)分、紧急事件处理能力(18.20±0.27)分、全方位护理关怀(17.59±0.29)分、团队合作(18.34±0.33)分均高于管理前的(13.62±0.46)分、(14.62±0.39)分、(14.29±0.32)分、(14.52±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63、33.753、34.174、31.984,P均<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士绩效考核管理,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考核 护理管理 心血管内 护理质量 质量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新入职护士护理管理的成效分析
15
作者 沈晓晴 陈琼 皮静花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8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新入职护士的护理管理成效。方法选择浠水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22年1月—2023年12月间新入职的1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1—12月5名护士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2023年1—12月5名护士为研究组,给予强化管理,...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新入职护士的护理管理成效。方法选择浠水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22年1月—2023年12月间新入职的1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1—12月5名护士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2023年1—12月5名护士为研究组,给予强化管理,分析两组护士理论成绩、实践技能成绩、核心能力、管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理论成绩(95.44±2.07)分、操作成绩(94.14±2.65)分均高于对照组(91.42±2.58)分、(90.42±2.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8、2.465,P均<0.05)。研究组护士急救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临床护理、专业发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各项管理满意程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强化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新入职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还增强其工作满意度,为提升心血管内科的整体护理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心血管内 强化管理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开展护士连续排班与分层级管理的效果及价值探讨
16
作者 赵文静 李芳 贺梦雅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3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究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展开连续排班与分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7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的46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2年1月—2023年6月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2023年7月—2024年7月应用连续排班... 目的探究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展开连续排班与分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7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的46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2年1月—2023年6月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2023年7月—2024年7月应用连续排班与分层级管理(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差错事件发生情况、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发生3起差错事件,对照组发生10起差错事件。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护理操作、团队协作评分分别为(93.16±3.36)分、(90.68±3.17)分、(92.09±4.32)分、(93.04±4.17)分,高于对照组的(90.44±4.27)分、(87.65±2.22)分、(89.14±4.01)分、(90.92±3.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5、5.310、3.394、2.604,P均<0.05)。结论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采取连续排班与分层级管理,可提升科室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工作的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 护士排班 分层级管理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2
17
作者 卢少平 程锦 +1 位作者 刘军 楚轶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2期81-81,共1页
临床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一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临床医生。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把医学教学和临床实际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学员对心血管专业知识的兴趣,促进其最大程度地获取直接临床经验以及带教... 临床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一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临床医生。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把医学教学和临床实际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学员对心血管专业知识的兴趣,促进其最大程度地获取直接临床经验以及带教老师的间接经验,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文对CBL联合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法 心血管内 临床教学 应用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丁妍 余健 +2 位作者 张柳燕 黄贤珍 李文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7期1561-1564,共4页
目的建立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为评价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服务效果,促进专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以及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支持。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临床调研、专家咨询的方法对指标框架进行初步拟订;... 目的建立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为评价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服务效果,促进专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以及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支持。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临床调研、专家咨询的方法对指标框架进行初步拟订;采用德尔菲法进行指标的筛选与论证。结果确立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3级结构模式;设有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41个。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复率分别为81.82%和94.44%,权威系数分别为0.82和0.84,变异系数范围0~0.24,协调系数为0.121~0.389,P<0.05。结论基于Delphi法构建的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测评工具,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 护理质量指标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被引量:18
19
作者 黄海燕 汤玉敏 +3 位作者 邱倩 张艳梅 熊凌 卢倩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3期257-258,共2页
目的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推行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对其实施效果的探讨,为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下发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相关文件,通过营造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健全护理工作制度,科学的护理管理,不断提升... 目的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推行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对其实施效果的探讨,为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下发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相关文件,通过营造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健全护理工作制度,科学的护理管理,不断提升专科护理业务技术水平,准确落实各项护理措施。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普遍得到提高,业务能力得到加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率、患者对科室的满意度与开展前比较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结论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明显,应进一步得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心血管内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健康教育联合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贺 侯晓丽 +3 位作者 宋科 敬丽 唐瑶 郝义彬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联合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健康教育联合风险管理,观察住院全程,院外护理指导随访...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联合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健康教育联合风险管理,观察住院全程,院外护理指导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自我行为管理情况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自我行为管理情况及依从性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联合风险管理能明显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自我行为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患者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健康教育 风险管理 心血管内 临床护理 不良事件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