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杨清
-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69-78,84,共11页
-
文摘
在西方心理学史界,有一句大家乐于引用的名言,即:“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却仅有一段短促的历史”(艾宾浩斯语)。这种说法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工作至少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到现在只不过有刚刚一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断言,世界上有人就会有心理现象的表现,某些心理现象很早就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惊奇,因而人们就会尽其智之所及加以臆测和解释。恩格斯曾经指出:“在远古的时候,人们在还没有关于自己的身体构造的任何概念,还不会解释睡梦的时候,就有了一种观念,以为他们的思维与感觉并不是他们的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什么独特的东西——灵魂的活动,这种灵魂居留在人的身体以内,在人死后就离开身体了”。巴甫洛夫也曾认为:“人们一直在探讨心理现象,探讨关于他自己的精神生活的事实,这样不知已经进行了几千年了!”这就难怪任何民族,即使非常原始,都对人的某些心理现象或精神生活各有其古老的传说和信念。
-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
心理现象
十九世纪
心理学家
灵魂
精神生活
哲学
官能心理学
实验研究
心理问题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上)
被引量:25
- 2
-
-
作者
瞿葆奎
施良方
-
机构
华东师大教育系
-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8年第1期9-24,共16页
-
文摘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教',是在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种相对立的教育理论。概括说来,前者认为教育旨在使学生的天赋官能(faculty)或能力(power)得到发展;后者则认为教育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前者是所谓'形式目的(formal aims)'的;后者是所谓'实质目的(content aims)'的。
-
关键词
形式教育
教育论
官能心理学
沃尔夫
FORMAL
裴斯泰洛齐
学习过程
心理官能
FACULTY
教育思想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下)
被引量:20
- 3
-
-
作者
瞿葆奎
施良方
-
机构
华东师大教育系
-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8年第2期27-41,共15页
-
文摘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是自由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机器和大工业的生产与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具有一定实用知识的人。这时,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学家认识到,形式教育论已不能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他们主张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获得一些在实际生活中需要的知识、技能,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则是次要的;或者认为,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
关键词
形式教育
教育论
赫尔巴特
联想心理学
教育科学
统觉团
联想主义心理学
教学论研究
官能心理学
学校教育
-
分类号
G40-06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论个性本质探索的历史发展
- 4
-
-
作者
王光荣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
-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54-58,共5页
-
文摘
本文概要地叙述了人们关于个性本质问题的研究历史,认为对个性本质的探索,自古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个性是灵魂,个性是各种心理功能的总和,个性的生物学化,个性的庸俗社会学化,并对各阶段的个性本质观进行了比较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
关键词
个性心理学
社会关系的总和
亚里士多德
庸俗社会学
生物学化
官能心理学
人的本质
柏拉图
心理学史
心理功能
-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