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空心阴极放电作大体积辉光放电电子源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姚细林 王新兵 +1 位作者 周俐娜 卢宏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1-23,共3页
基于MATLAB与VC + +混合语言 ,采用MonteCarlo模拟对高气压下亚毫米级微空心阴极放电 (MHCD)在第三电极牵引下电子的运动过程进行了研究 ,计算出不同电压、不同的尺寸结构下 ,电子的空间分布和被牵引出MHCD的电子能量分布。从理论上分析... 基于MATLAB与VC + +混合语言 ,采用MonteCarlo模拟对高气压下亚毫米级微空心阴极放电 (MHCD)在第三电极牵引下电子的运动过程进行了研究 ,计算出不同电压、不同的尺寸结构下 ,电子的空间分布和被牵引出MHCD的电子能量分布。从理论上分析了MHCD结构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阴极 第三电极 放电 阴极放电 MHCD 电子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压下Ar气中微空心阴极类辉光放电特性
2
作者 黄世龙 朱雷 +1 位作者 刘云鹏 CORMAC Corr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3,23,共6页
为研究微空心阴极放电类辉光现象,在气压100 Torr、空心半径100μm和阴极表面施加电压-600 V条件下,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流体计算模型,包括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及化学反应,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类辉光放电模式下,放电电压约为-95V... 为研究微空心阴极放电类辉光现象,在气压100 Torr、空心半径100μm和阴极表面施加电压-600 V条件下,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流体计算模型,包括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及化学反应,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类辉光放电模式下,放电电压约为-95V,在空心内阴极附近出现一个清晰的环形鞘层结构,鞘层厚度沿阴极外表面随着半径的增加而增加;带电粒子数密度约为10^(19) m^(-3),阴极鞘层和等离子体区域内电子温度近似约为10.2 eV和1.5 eV;基态电离和彭宁电离反应速率峰值约分别为1.2×10^(3)、2.7×10^(3) mol/(m^(3)·s);电子的整体净体积产生率约为2.4×10^(27) L/(m^(3)·s),主要产生在空心阴极区,同时在阴极侧孔外和平坦的外阴极区域鞘层边缘也有少量电子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阴极 直流电压 放电 二维轴对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空心阴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离子的蒙特卡罗模拟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连珠 傅凤清 +1 位作者 王增波 刘俊红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39,共5页
采用蒙特卡罗模型对氮空心阴极放电等离子体鞘层离子(N2+、N+)的输运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计算了阴极鞘层中氮离子(N2+、N+)的能量及角分布的空间变化和粒子密度及平均能量随放电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空心阴极放电产生的氮离子... 采用蒙特卡罗模型对氮空心阴极放电等离子体鞘层离子(N2+、N+)的输运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计算了阴极鞘层中氮离子(N2+、N+)的能量及角分布的空间变化和粒子密度及平均能量随放电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空心阴极放电产生的氮离子,在鞘层输运过程中,N2+是密度几乎不变的低能粒子;N+是密度逐渐减少的高能粒子。随着电压增加,N+密度减小,平均能量增加;N2+密度和平均能量变化不明显。能量及入射角的相对分布规律与平板电极氮直流辉光放电基本类似,但圆筒空心阴极放电更有利于氮离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圆筒空心阴极放电 氮离子 蒙特卡罗模型 直流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CrNiMo表面针状空心阴极辉光放电制备TiN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飞 赫单 +1 位作者 陈家庆 周海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1,55,共4页
在真空炉内以针状钛丝为溅射源极,以氩气和氮气为放电气体,利用辉光放电现象、尖端放电和空心阴极效应在20CrNiMo表面复合渗镀合成TiN改性层,目的是提高20CrNiMo表面的耐磨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改性层的截面形貌;测量了... 在真空炉内以针状钛丝为溅射源极,以氩气和氮气为放电气体,利用辉光放电现象、尖端放电和空心阴极效应在20CrNiMo表面复合渗镀合成TiN改性层,目的是提高20CrNiMo表面的耐磨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改性层的截面形貌;测量了改性层的显微硬度并用XRD观察分析了改性层的相结构;采用MFT–4000型高速往复磨损试验机对渗镀改性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工艺条件下20CrNiMo试样表面制备的TiN改性层厚度约为40μm。改性后表面摩擦因数为0.169,较20CrNiMo基体的摩擦因数0.324明显减小,耐磨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改性层 放电 针状空心阴极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阴极放电及其在辉光离子渗金属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高原 贺志勇 +1 位作者 黄旭 徐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0-23,36,共5页
本文论述了空心阴极效应及其在辉光放电离子渗金属方面的一些应用,为进行辉光离子渗金属时源极和阴极的形状尺寸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空心阴极放电 放电 化学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阴极辉光放电包覆铜纳米粉末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常明 雷海乐 +3 位作者 唐永建 罗江山 陈志梅 师红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35-1037,共3页
简要叙述了自悬浮定向流方法制备铜纳米粉末的原理和包覆层薄膜的生长机理,采用空心阴极辉光放电对铜纳米粉末进行有机包覆,实验中CH4和H2的流量分别为6 ml/min和12 ml/min,工作电压为450 V,衬底与空心阴极的底端距离为2 cm,背景真空和... 简要叙述了自悬浮定向流方法制备铜纳米粉末的原理和包覆层薄膜的生长机理,采用空心阴极辉光放电对铜纳米粉末进行有机包覆,实验中CH4和H2的流量分别为6 ml/min和12 ml/min,工作电压为450 V,衬底与空心阴极的底端距离为2 cm,背景真空和工作气压分别为6 Pa和100 Pa,沉积速率为7.5 nm/min.用透射电镜(TEM)对铜纳米粉末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铜纳米粉末呈球状,其粒径分布在10~100 nm之间, 平均粒径大小为50 nm;其包覆层的厚度大约为15 nm,而且该厚度可以通过调节空心阴极辉光放电的参数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末 自悬浮定向流方法 空心阴极放电 有机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空心阴极放电的3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顾小卫 蒙林 +2 位作者 李家胤 孙宜琴 于新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6,共5页
给出了圆筒形微空心阴极的3维流体方程组及其稳态的差分方程和合理的边界条件,并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得出了He放电形成的粒子密度、电子能量、电场及电势分布。讨论了在阴极孔径为240360gm,气压6666.1~13332.2Pa的范围内放电参量... 给出了圆筒形微空心阴极的3维流体方程组及其稳态的差分方程和合理的边界条件,并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得出了He放电形成的粒子密度、电子能量、电场及电势分布。讨论了在阴极孔径为240360gm,气压6666.1~13332.2Pa的范围内放电参量的变化规律:固定电压和气压时,阴极孔径减小,负辉区重合越多;固定阴极孔径和气压时,气压升高,带电粒子密度随着气压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放电参量强烈依赖阴极孔径和气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放电 空心阴极 流体模型 数值模拟 阴极位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空心阴极维持放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夏广庆 Nader Sadeghi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4,共4页
为在高气压下形成大体积均匀等离子体,将微空心阴极放电(MHCD)作为等离子体阴极,引入另一阳极而设计为微空心阴极维持放电(MCSD)的发生装置。实验研究了MCSD的产生放电条件,通过在氩气中添加少量氮气,分析氮分子第一正带系发射光谱的方... 为在高气压下形成大体积均匀等离子体,将微空心阴极放电(MHCD)作为等离子体阴极,引入另一阳极而设计为微空心阴极维持放电(MCSD)的发生装置。实验研究了MCSD的产生放电条件,通过在氩气中添加少量氮气,分析氮分子第一正带系发射光谱的方法测量了MCSD中羽流区不同位置的气体温度。研究表明,当等离子体阴极电流增加到一个临界值(约为0.5~1mA)以后,在等离子体阴极与诱导阳极之间才会出现大体积辉光放电,羽流区气体温度在实验条件下约为500K。MCSD减缓了辉光向弧光的转变,在高气压下可产生稳定的大体积辉光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阴极维持放电 气体温度 高气压放电 学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的微空心阴极放电及其性质研究
9
作者 江超 王又青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2,共3页
介绍了微空心阴极放电(microhollow cathode discharge,简称MHCD)的特点,根据MHCD的基本结构设计了—种新的放电结构:它由一个电源和一个可变电阻器构成“微空心阴极维持的辉光放电”,MHCD作为放电的阴极,金属针作为放电的阳极。利用该... 介绍了微空心阴极放电(microhollow cathode discharge,简称MHCD)的特点,根据MHCD的基本结构设计了—种新的放电结构:它由一个电源和一个可变电阻器构成“微空心阴极维持的辉光放电”,MHCD作为放电的阴极,金属针作为放电的阳极。利用该放电结构进行了空气的放电实验,产生了高气压大体积高电流密度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用于工业上的多种等离子体加工中;如果用稀有气体放电则能够用来作为微型准分子激光器的增益介质。在200Torr气压下,获得了稳定的空气直流放电,等离子体中电子密度估计在1011到1012cm-3之间,测得放电电流范围;8mA-30mA。测得放电V-I特性曲线,它有典型的微空心阴极维持的辉光放电的特点.估计的气体放电温度为2000K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放电 空心阴极放电 空心阴极维持的辉放电 电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缝型微空心阴极维持放电等离子体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跃东 欧阳吉庭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14-1017,共4页
为在高气压条件下获得稳定、大体积的放电等离子体,实验研究了氩气中的狭缝型微空心阴极放电(SMHCD)特性.设计了包括SMHCD的三电极放电系统,并利用SMHCD作为预电离源(等离子体阴极),在不同放电条件下测试了该系统的放电特性并讨论了其... 为在高气压条件下获得稳定、大体积的放电等离子体,实验研究了氩气中的狭缝型微空心阴极放电(SMHCD)特性.设计了包括SMHCD的三电极放电系统,并利用SMHCD作为预电离源(等离子体阴极),在不同放电条件下测试了该系统的放电特性并讨论了其放电模式.结果表明,SMHCD具有微空心阴极放电的特性,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形成稳定的辉光放电.利用SMHCD离子源可以获得大体积、高气压的狭缝型微空心阴极维持放电(SMSD)等离子体.SMSD具有普通直流辉光放电的特性,且SMHCD本身的放电电流以及第三电极处所加的电压对SMSD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系统可以产生大面积均匀等离子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缝型空心阴极 放电 三电极系统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表面辉光放电W-Mo共渗层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
11
作者 赵云 陈飞 周海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1,共6页
利用空心阴极等离子放电表面合金化技术,在低于纯钛相变温度(882℃)下,在纯Ti表面进行W-Mo二元共渗。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合金渗层的显微结构及物相组成,利用HMV-1T型显微硬度计测试了试样的表面和截面硬度... 利用空心阴极等离子放电表面合金化技术,在低于纯钛相变温度(882℃)下,在纯Ti表面进行W-Mo二元共渗。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合金渗层的显微结构及物相组成,利用HMV-1T型显微硬度计测试了试样的表面和截面硬度,并用静拉伸试验分析了W-Mo共渗前后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纯Ti在经过辉光放电W-Mo共渗处理后,在其表面形成了厚度为15μm的WMo合金层,合金渗层致密,无显微裂纹,并与基体结合良好。处理后的试样中最大的抗拉强度为546 MPa,比原始试样提升了49%,表面最大的显微硬度为1 196HV0.1,较原始试样增加了6.85倍。纯Ti经过WMo二元共渗后,其表面硬度增加,抗拉强度增加,表面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钛 空心阴极 等离子体放电 W—Mo共渗层 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CdⅡ笛型空心阴极白光激光器中空心阴极放电的研究
12
作者 黄飙 王欲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1-16,共6页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He气的空心阴极放电伏安特性,所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讨论了He-CdⅡ笛型空心阴极白光激光器的伏安特性;初步探讨外贮Cd时Cd蒸汽在激光器中的扩散流动。
关键词 空心阴极放电 He-Cd 伏安特性 实验数据 位降 正常放电 蒸汽压 反常放电 总压强 实用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阴极N^(2+)等离子体放电电子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隗晓云 王建忠 +3 位作者 刘燕萍 余晋勇 高原 徐重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3-227,共5页
利用双层辉光放电空心阴极效应,针对N2发射光谱相对强度的变化,采用SII-IV型全息凹面光栅单色仪对各种工艺参数条件下的光谱进行测绘,获得一系列谱线及测量数据。通过玻尔兹曼方程式求得不同工艺条件下的N2+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并分析... 利用双层辉光放电空心阴极效应,针对N2发射光谱相对强度的变化,采用SII-IV型全息凹面光栅单色仪对各种工艺参数条件下的光谱进行测绘,获得一系列谱线及测量数据。通过玻尔兹曼方程式求得不同工艺条件下的N2+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并分析了工件电压、源极电压和工作气压对电子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工作气压和工件电压一定时,电子温度随源极电压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又减小;当源电压一定时,电子温度随工件电压和工作气压的升高而明显减小,并且其减小幅度随源极电压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当工作气压一定时,工件电压的变化较源极电压的变化对电子温度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温度 等离子体 空心阴极效应 放电 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电位空心阴极放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从曾 徐重 +1 位作者 苏永安 唐宾 《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1990年第4期82-88,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不等电位空心阴极放电现象,对该现象的发生条件、电流放大效果进行了实验测定,并对不等电位空心阴极效应的放电机理、放电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离子渗金属 空心阴极放电 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阴极放电膏剂离子渗硼及其性能研究
15
作者 赵晋香 高原 徐重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6期616-619,共4页
论述了在辉光放电条件下采用空心阴极效应加热进行膏剂离子渗硼的工艺方法及渗硼层性能的研究,并对其渗入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空心阴极 放电 渗硼 膏剂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空心阴极内氩等离子体特性的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亚雄 王海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65-2972,共8页
为了描述微空心阴极内等离子体放电特性,采用二维流体模型对氩气微空心阴极放电进行了数值模拟。在工作气压4 42×10~4×10 Pa,放电电流1.0~2.5 m A范围内,微空心阴极内氩气放电处于正常辉光放电区域,计算获得的微空心阴极伏安... 为了描述微空心阴极内等离子体放电特性,采用二维流体模型对氩气微空心阴极放电进行了数值模拟。在工作气压4 42×10~4×10 Pa,放电电流1.0~2.5 m A范围内,微空心阴极内氩气放电处于正常辉光放电区域,计算获得的微空心阴极伏安特性及各种组分数密度与文献报道结果符合良好。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典型计算工况条件下,微空心阴极环形鞘层内电子温度可达20 e V;气体温度可高出室温几百K,说明微空心阴极内等离子体放电具有明显的气体加热效应。通过对体系内的化学动力学过程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区域内,Ar+的产生机理不同。在阴极孔鞘层区内,高能电子直接电离基态原子占主导;在阴极孔中心处,电子冲击激发态电离占主导;在阴极孔外的放电区域中心轴线上,Ar+的产生来自电子冲击激发态电离、Penning电离和电子直接冲击基态原子电离共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等离子体 空心阴极 放电 电势 非平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阴极放电的研究
17
作者 高树香 李鲁民 +1 位作者 杨正名 齐贤(摘) 《四川激光》 1981年第A02期126-126,共1页
本文论述了空心阴极放电的一系列基本特征。这些特征表明空心阴极放电在某些方面比较接近辉光放电或弧光放电,但在另一些方面又与二者有明显的不同。
关键词 空心阴极放电 放电 放电 特征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小型激光器的新颖放电结构的放电性质研究
18
作者 江超 王又青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53,共6页
依据微空心阴极自持的辉光放电结构,设计了一款新颖的微小放电结构。用空气进行了有关的放电实验,稳定的直流辉光放电,放电气压最大能够达到66.7 kPa.放电的伏安特性具有正的斜坡,放电能够稳定地运行,而不需要个体镇流电阻。在气压为4... 依据微空心阴极自持的辉光放电结构,设计了一款新颖的微小放电结构。用空气进行了有关的放电实验,稳定的直流辉光放电,放电气压最大能够达到66.7 kPa.放电的伏安特性具有正的斜坡,放电能够稳定地运行,而不需要个体镇流电阻。在气压为40 kPa和放电电流为60 mA时,放电等离子体中的电流密度估计为0.048 A/cm2,功率密度估计为52.8 W/cm3,电子密度估计为2.7×1013cm-3。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高气压、大体积、高电子密度的放电等离子体能够用作小型激光器的工作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微空心阴极自持的辉光放电 放电特性 等离子体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辉光溅射反应复合渗镀合成TiN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燕萍 徐晋勇 +3 位作者 隗晓云 王建忠 高原 徐重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1-274,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制备TiN的工艺方法。利用辉光放电溅射现象、尖端放电和空心阴极效应,在钢铁材料表面直接复合形成TiN渗镀扩散层。用X射线衍射、辉光放电剥层成分分析仪、显微硬度仪等方法,对复合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复...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制备TiN的工艺方法。利用辉光放电溅射现象、尖端放电和空心阴极效应,在钢铁材料表面直接复合形成TiN渗镀扩散层。用X射线衍射、辉光放电剥层成分分析仪、显微硬度仪等方法,对复合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复合形成的TiN渗镀层,TiN呈溶质固溶于基体表面层中,呈梯度沿基体向内分布。该表面复合层与一般表面沉积的TiN层不同,是冶金结合扩散层,不会产生剥落现象。在1020℃复合形成渗镀层时,层深可达15μm左右,并得到择优取向为(200)晶面的TiN相,渗镀TiN层的表面硬度随渗镀温度的提高而增加,渗镀TiN层随渗镀温度的升高而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 尖端放电 空心阴极效应 氮化钛 扩散层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等离子渗镀合成TiN/Ti渗镀扩散层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燕萍 徐晋勇 +3 位作者 隗晓云 王建忠 高原 徐重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低碳钢表面制备出超硬耐磨TiN/Ti渗镀扩散层,观察分析了TiN渗镀扩散层的成分及显微组织,并评价了其硬度和室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N/Ti复合渗镀扩散层表面为均匀的胞状...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低碳钢表面制备出超硬耐磨TiN/Ti渗镀扩散层,观察分析了TiN渗镀扩散层的成分及显微组织,并评价了其硬度和室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N/Ti复合渗镀扩散层表面为均匀的胞状物,Ti和N原子由表层向内呈梯度分布,与一般表面沉积的TiN层不同,属于冶金结合;所形成的TiN复合渗镀层厚度可达10μm左右,TiN层择优取向为(200)晶面;TiN层硬度较高(约2 200HV),在干滑动摩擦磨损条件下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及优异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 尖端放电 空心阴极效应 TiN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