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种植支抗和口外支抗用于上颌前突畸形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7
1
作者 魏威 龚仁国 肖海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4期125-128,共4页
目的比较微型种植支抗与口外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畸形的疗效。方法从2011年3月~2013年2月于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条件的矫治结束的48例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微型种植支抗组(n=24)受试者... 目的比较微型种植支抗与口外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畸形的疗效。方法从2011年3月~2013年2月于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条件的矫治结束的48例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微型种植支抗组(n=24)受试者应用微型种植支抗来加强支抗力度,口外支抗组(n=24)受试者应用头帽13外弓来加强支抗力度。测量其头颅侧位片。统计上颌中切牙内收量和压低量的变化值,上颌第一磨牙伸长与近中移动量,上颌中切牙倾斜度的变化值,猞平面、下颌平面以及前颅底平面的位置变化。结果13外支抗组治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SN—OP)、前颅底平面的相对倾斜度(U1-SN)矫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种植支抗组上颌突度(SNA)、SN—OP、U1-SN、上齿槽座点A至Nv的垂直距离(A—Nv)及上颌中切牙相的突度(U1-NP)矫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种植支抗组矫治后的SNA、U1-SN、A—Nv、U1-NP明显好于口外支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微型种植支抗组比口外支抗组切牙内收更多,且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移动更少。结论微型种植体比传统口外支抗在上颌前突的治疗中,前者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前突面型,有助于上颌前突的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支抗 口外支抗 上颌前突畸形 非拔牙矫治 牙齿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
作者 张建晖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6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于宁津县人民医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治疗,试...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于宁津县人民医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治疗,试验组应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磨牙移位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型种植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咀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支抗 口外弓加强支抗 咀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口腔正畸的治疗效果
3
作者 何春喜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4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将微型种植体支抗作为口腔正畸患者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口腔正畸患者80例纳入基础研究,根据治疗方案的区别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方丝弓矫治器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 目的观察临床将微型种植体支抗作为口腔正畸患者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口腔正畸患者80例纳入基础研究,根据治疗方案的区别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方丝弓矫治器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龈沟液炎性因子、牙齿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效果及咀嚼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更低,且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β(2.34±0.46)μg/L、白细胞介素-6(5.26±1.53)pg/ml、C反应蛋白(17.20±2.89)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7±0.58)μg/L、(6.50±2.12)pg/ml、(23.41±3.90)μg/L(P<0.05)。两组治疗后牙齿排列整齐情况、后牙咬合情况、前牙覆盖与覆颌情况、牙齿咬合力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更高,且观察组牙齿排列整齐情况、后牙咬合情况、前牙覆盖与覆颌情况、牙齿咬合力评分分别为(3.96±0.32)、(3.86±0.37)、(3.73±0.22)、(4.10±0.4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7±0.28)、(2.73±0.30)、(2.82±0.39)、(2.78±0.33)分(P<0.05)。两组治疗后发音功能、进食状态、舒适度、美观度、口腔卫生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更高,且观察组发音功能、进食状态、舒适度、美观度、口腔卫生评分分别为(7.62±0.49)、(7.24±0.50)、(6.56±0.31)、(5.98±0.57)、(6.78±0.6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1±0.40)、(5.43±0.39)、(4.90±0.18)、(4.75±0.47)、(4.85±0.41)分(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观察组治疗后咀嚼效率(89.50±7.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3±6.01)%(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作为口腔正畸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其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效果及咀嚼效率,促进牙齿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支抗 口腔正畸 咀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9
4
作者 杜申钊 徐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1217-1218,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错颌畸形患者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通过不记名随机筛选与患者详细沟通为原则,选取2015年2月15日至2016年7月15日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进行畸形牙矫正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错颌畸形患者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通过不记名随机筛选与患者详细沟通为原则,选取2015年2月15日至2016年7月15日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进行畸形牙矫正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分别进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与常规矫正治疗。对患者矫正后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与常规矫正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3.94%、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错颌畸形患者口腔正畸治疗中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矫正治疗,值得各地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矫正 微型种植支抗 口腔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岳莉 梁晓伟 +2 位作者 李阳飞 周丹 顾月光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1期45-46,共2页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传统组和种植体组。为传统组患...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传统组和种植体组。为传统组患者使用直丝弓金属托槽矫正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为种植体组患者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磨牙位移的距离、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种植体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患者,其磨牙位移的距离小于传统组,其上中切牙倾角差及上中切牙凸距差均大于传统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患者,P <0.05。结论 :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矫正其牙列拥挤、牙弓前突的情况,且不易引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支抗 直丝弓金属托槽矫正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海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46-47,共2页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于濮阳市人民医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传统正畸治疗,观察组36例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于濮阳市人民医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传统正畸治疗,观察组36例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可提供可靠稳定的骨性支抗,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支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 被引量:8
7
作者 桂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5期88-90,共3页
目的研究口腔正畸患者采用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90例口腔正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行常规矫正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LI-... 目的研究口腔正畸患者采用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90例口腔正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行常规矫正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LI-MP)与上中切牙-前颅平面角(UI-SN)、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LI-MP、UI-SN均优于干预前,观察组LI-MP(106.18±8.26)°大于对照组的(101.35±7.84)°,UI-SN(77.04±2.31)°小于对照组的(80.04±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7%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6%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患者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能提高整体疗效,且改善咬合关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常规矫正 微型种植支抗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青少年错颌畸形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马立欧 白雪芹 邵菊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0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对青少年错颌畸形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医学中心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青少年错颌畸形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支抗组和微型种植体支抗组。采用常规支抗... 目的:探讨对青少年错颌畸形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医学中心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青少年错颌畸形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支抗组和微型种植体支抗组。采用常规支抗技术对常规支抗组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对微型种植体支抗组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后其自我美观评价的评分、磨牙近中移位的水平距离和牙龈炎的发生率。结果:1)微型种植体支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100%)高于常规支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0%),P<0.05。2)治疗后,微型种植体支抗组患者磨牙近中移位的水平距离〔(3.21±0.21)mm〕小于常规支抗组患者磨牙近中移位的水平距离〔(6.61±0.62)mm〕,P<0.05。3)治疗后,微型种植体支抗组患者自我美观评价的评分〔(92.67±2.25)分〕高于常规支抗组患者自我美观评价的评分〔(84.21±1.78)分〕,P<0.05。4)治疗后,微型种植体支抗组患者牙龈炎的发生率(8%)低于常规支抗组患者牙龈炎的发生率(20%),P<0.05。结论:对青少年错颌畸形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显著减少其磨牙的近中移位,提高其面部的美观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支抗 青少年 错颌畸形 口腔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疗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芬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3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所收治的60例牙齿畸形矫正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参照组实施传统牙齿正畸法,对实验组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牙齿畸... 目的探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所收治的60例牙齿畸形矫正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参照组实施传统牙齿正畸法,对实验组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牙齿畸形矫正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牙齿矫正效果与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牙齿矫正有效率为93.33%,参照组牙齿矫正有效率为70.00%,实验组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经比较两组矫正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牙齿畸形矫正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效果显著,且不适症状少,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支抗 口腔正畸 疗效 不适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殷秀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2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8例需正畸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正畸治疗,对两组患...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8例需正畸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正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磨牙移位距离、上中切牙唇向移位距离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磨牙移位距离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上中切牙唇向移位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口腔正畸患者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支抗 口腔正畸 磨牙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对牙齿畸形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巧凤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7期72-74,共3页
目的:比较用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对牙齿畸形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110例牙齿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 目的:比较用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对牙齿畸形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110例牙齿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采用传统支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A-RL、U6A-RL、U6S-RL、U1A-RL、U1E-RL及其患齿的咬合力、咀嚼效率、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RL、U6A-RL、U6S-RL、U1A-RL及U1E-RL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齿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患齿的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与用传统支抗对牙齿畸形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相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其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更好,能显著提高其患齿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改善其患齿的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支抗 传统支抗 牙齿畸形 口腔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牙齿畸形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那日苏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1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牙齿畸形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牙齿畸形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使用口外... 目的:探讨分析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牙齿畸形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牙齿畸形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使用口外弓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支抗治疗,使用微型种植体为试验组患者进行支抗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上中切牙凸差异、磨牙位置及正畸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牙齿畸形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支抗 牙齿畸形 口腔正畸治疗 临床效果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逆时针旋转功能性平面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晨星 许丽琦 林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目的:分析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MIA)逆时针旋转功能性平面(FOP)的矫治效果,并与传统滑动直丝弓技术进行比较。方法:筛选骨性Ⅱ类高角正畸结束患者40例,其中20例使用MIA矫治系统(MIA组),20例使用传统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照组),对患者治... 目的:分析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MIA)逆时针旋转功能性平面(FOP)的矫治效果,并与传统滑动直丝弓技术进行比较。方法:筛选骨性Ⅱ类高角正畸结束患者40例,其中20例使用MIA矫治系统(MIA组),20例使用传统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使用SPSS 26.0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MIA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获得了更好的FOP及下颌平面的逆旋效果,表现为MIA组患者治疗后FOP-眶耳平面(FH)角平均变化–4.5(–7.3,–3.7)°,FOP-前颅底平面(SN)角平均变化(–4.6±3.3)°,下颌平面角(MP-FH)平均变化–1.7(–3.0,–0.9)°,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FOP-FH角平均变化–0.1(–4.1,3.0)°,FOP-SN角平均变化(–0.1±5.1)°,MP-FH角平均变化–0.4(–2.4,0.7)°,两组治疗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MIA矫治系统可更有效地逆旋FOP,同时减小MP-F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学 功能性平面 微型种植支抗 逆时针旋转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治疗青少年错颌畸形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杨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0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治疗青少年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抽选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92例错颌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正畸方案进行治疗,为观察... 目的:探讨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治疗青少年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抽选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92例错颌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正畸方案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磨牙移位、上下中切牙角度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和正畸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正畸的成功率[93.5%(43/46)]高于对照组患者正畸的成功率[73.9%(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磨牙移位小于对照组患者,其上下中切牙角度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治疗青少年错颌畸形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支抗 口腔正畸 磨牙移位 上下中切牙角度差 上中切牙凸距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7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究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价值。方法 76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正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 目的探究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价值。方法 76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正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上中切牙倾角差为(11.34±2.14)°,上中切牙凸距差为(2.35±0.34)mm,磨牙移位为(6.12±1.24)mm;观察组患者上中切牙倾角差为(28.34±3.13)°,上中切牙凸距差为(4.28±0.53)mm,磨牙移位为(3.84±0.74)mm;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法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应在用价值显著,不仅效果较好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口腔正畸治疗 微型种植支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的正畸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青 赵红宇 张彦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33-637,共5页
目的:研究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的正畸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14例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分为微型种植体组和传统正畸组(n=57)。传统正畸组采用传统口外弓强支抗方法进行正畸,微型种植体... 目的:研究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的正畸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14例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分为微型种植体组和传统正畸组(n=57)。传统正畸组采用传统口外弓强支抗方法进行正畸,微型种植体组采用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治疗6 m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牙周结构指标(磨牙移位距离、中切牙倾角差、中切牙凸距差);采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患者的牙周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8水平以及龈沟液骨代谢指标,包括核因子KB受体活化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水平;同时采用咀嚼功能自我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咀嚼功能,牙齿功能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美观度。结果:治疗后,微型种植体组临床总有效率(96.49%)高于传统正畸组(84.21%)(P<0.05);微型种植体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中切牙倾角差大于传统正畸组,磨牙移位距离小于传统正畸组(P<0.05);治疗后,两组牙周组织TNF-α、IL-1β、IL-6、IL-8、,OPG水平、咀嚼功能评分、牙齿美观度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龈沟液RANKL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但微型种植体组改善优于传统正畸组(P<0.05)。结论: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能提高错颌畸形患者的正畸效果,减轻牙周组织炎性应,改善牙周环境,提升牙槽骨代谢能力,恢复患者的牙周结构,改善咀嚼功能,提升牙齿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微型种植支抗 错颌畸形 牙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T直丝弓矫治器联合微型种植体支抗矫治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下颌骨硬组织、软组织及牙周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伍松 叶怀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27-731,共5页
目的 探究MBT直丝弓矫治器联合微型种植体支抗(MIA)矫治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下颌骨硬组织、软组织及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资料,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法分为两组,传统口外弓支抗(... 目的 探究MBT直丝弓矫治器联合微型种植体支抗(MIA)矫治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下颌骨硬组织、软组织及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资料,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法分为两组,传统口外弓支抗(HGA)组和MIA组,其中HGA组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联合HGA矫治,MIA组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联合MIA矫治,排除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最终获得47对匹配样本,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指标,治疗前、后两组下颌骨硬组织、软组织头影测量数据、美容效果、牙周健康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MIA组平均矫治时间、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咬合打开时间、排齐整平时间、磨牙位移时间均短于HGA组(P<0.05);治疗后,两组ANB、U1-SN、U1-NA、ULP、LLP均降低,L1-MP、L1-NB、Z角升高(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SNA、SNB、MP-SN、MP-FH、Ulip-E、Llip-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A组整齐美观度、舒适度、固位能力均高于HGA组(P<0.05);治疗后,两组GI、PLI、SBI值均提升(P<0.05),且MIA组高于HG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采用MBT直丝弓和MIA联合矫治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治疗周期,美容效果良好,且更利于维护牙周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丝弓矫治 微型种植支抗 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 下颌骨 咀嚼功能 美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应用在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8
作者 于洪晓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应用在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 90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按照正畸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正畸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口腔正畸效果...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应用在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 90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按照正畸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正畸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口腔正畸效果及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及磨牙移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正畸方法,口腔正畸效果较为显著,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支抗 传统正畸 口腔正畸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温秋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1255-1256,共2页
目的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登封市中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4例口腔牙齿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口外弓加强支抗,观察组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术后观察两组... 目的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登封市中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4例口腔牙齿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口外弓加强支抗,观察组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支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迪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8期85-88,共4页
目的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0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矫正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正畸后各项指标及治疗前后咀嚼... 目的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0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矫正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正畸后各项指标及治疗前后咀嚼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磨牙位移距离、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下切牙凸距、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咀嚼效率(91.42±6.61)%和咬合力(153.51±19.85)lbs均优于对照组的(74.18±5.94)%、(108.27±19.91)lb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效果理想,能明显提升疗效,患者咀嚼功能改善更佳,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支抗 口腔 正畸治疗 常规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