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形式伦理到民主伦理——霍耐特的伦理概念
1
作者 王凤才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37,共8页
在通常的理解中,“伦理”与“道德”“德性”“习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是不分的;但实际上,伦理与道德是有差异的。在康德那里,道德与伦理是区分开来的;康德主义传统的道德哲学,抬高道德价值而贬低伦理价值。在黑格尔那里,道德与... 在通常的理解中,“伦理”与“道德”“德性”“习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是不分的;但实际上,伦理与道德是有差异的。在康德那里,道德与伦理是区分开来的;康德主义传统的道德哲学,抬高道德价值而贬低伦理价值。在黑格尔那里,道德与伦理是联系在一起的;亚里士多德—黑格尔主义传统的伦理学,抬高伦理价值而贬低道德价值。但在霍耐特的视域里,康德主义传统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主义传统不能非此即彼!霍耐特的“形式伦理”是个体自我实现、人格完整的主体间性条件,“民主伦理”观念则为真正的自由民主提供了可能的空间。尽管霍耐特的伦理概念——不论形式伦理还是民主伦理——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但霍耐特融合康德的道德主义与黑格尔的伦理主义、个体主义与共同体主义的尝试,不失为一条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耐特 道德与伦理 形式伦理与民主伦理 个体主义与共同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工智能的形式伦理及其逻辑基础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淑庆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92,140,共6页
欲使人工智能体具备道德决策能力,一种可设想的工作是基于形式伦理,即把伦理原则或规则形式化。形式伦理学的初衷并不是面向人工智能,但其做法却适用于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形式表达必须基于某种逻辑语言及其推理规则,经典逻辑是不够的... 欲使人工智能体具备道德决策能力,一种可设想的工作是基于形式伦理,即把伦理原则或规则形式化。形式伦理学的初衷并不是面向人工智能,但其做法却适用于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形式表达必须基于某种逻辑语言及其推理规则,经典逻辑是不够的,所以有必要发展和道德、行动相关的逻辑来适应人工智能道德决策的需求。最为著名道义逻辑为形式伦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应该把它和心智逻辑结合起来。从人工智能体实施行动的过程来看,能动性逻辑是表达机器的道德行动与推理比较有前景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道德决策 形式伦理 能动性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形式与实质之间的教育伦理生活——论承认伦理学对教育排斥的解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寿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4,102,共8页
教育生活中普遍化的排斥使被排斥者遭受歧视、羞辱和孤独等痛苦体验的同时,也使教育生活丧失了自身的道德属性。教育排斥不仅破坏了教育伦理生活的形式性规范,同时也使教育生活远离好生活的实质性目标。在解构排斥型的教育伦理生活的道... 教育生活中普遍化的排斥使被排斥者遭受歧视、羞辱和孤独等痛苦体验的同时,也使教育生活丧失了自身的道德属性。教育排斥不仅破坏了教育伦理生活的形式性规范,同时也使教育生活远离好生活的实质性目标。在解构排斥型的教育伦理生活的道路上,形式伦理学企图通过规范重建来恢复教育伦理秩序;而实质伦理学则通过对善的生活目的的追求重构教育伦理生活。然而,教育伦理生活既要求形式性的伦理规范,但也需要实质性的生活目标的引导。承认伦理学作为教育排斥的解构方案,介于形式伦理和实质伦理之间,它在权利与善、先验与经验、同一与差异之间寻求平衡,兼顾了教育伦理生活的形式性要求和实质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排斥 教育伦理生活 形式伦理 实质伦理 承认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当代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与变化
4
作者 余达淮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4-48,共5页
经济人的理论 ,功利主义思想 ,自由、平等、效率和自由放任的思想 ,是近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遗产。西方经济学著名的经济人假设 ,其立论基础存在着“利己”与“利他”、“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矛盾 ;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在当代... 经济人的理论 ,功利主义思想 ,自由、平等、效率和自由放任的思想 ,是近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遗产。西方经济学著名的经济人假设 ,其立论基础存在着“利己”与“利他”、“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矛盾 ;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在当代还表现为功利主义与非功利主义的诸正义形式伦理的矛盾、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的矛盾、经济公正与政治公正的矛盾 ,正是在这些矛盾的展开中体现了当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伦理思想 发展 西方国家 个人主义 整体主义 功利主义 非功利主义 经济人 正义形式伦理 经济公正 政治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彼岸世界的回归——论康德伦理学的局限性及其出路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亚月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46,共6页
康德伦理学建基于康德以理性为基础的哲学体系之上,暗含着一个"理性人"的假设,认为人的一切道德行为都源出于其理性特质。这种理论建构的局限性在于,一方面使康德伦理学抽象、空洞,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也不能够在现... 康德伦理学建基于康德以理性为基础的哲学体系之上,暗含着一个"理性人"的假设,认为人的一切道德行为都源出于其理性特质。这种理论建构的局限性在于,一方面使康德伦理学抽象、空洞,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也不能够在现实中解决德福一致的问题。只有适当地转换康德伦理学的视角,引入社会、历史因素,才能突破其局限性,使其得到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形式伦理 社会人 此岸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正义:罗尔斯与哈贝马斯 被引量:44
6
作者 姚大志 《浙江学刊》 CSSCI 2001年第4期10-16,共7页
罗尔斯和哈贝马斯在目前健在的西方思想家中是最有影响的两位 ,两者思想之间存在着一个交汇点 ,即正义问题。但是他们在下述三个基本问题上对正义的理解是不同的 :1.正义是程序的还是实质的 ;2 .正义的前提是“理想语境”还是“理想处境... 罗尔斯和哈贝马斯在目前健在的西方思想家中是最有影响的两位 ,两者思想之间存在着一个交汇点 ,即正义问题。但是他们在下述三个基本问题上对正义的理解是不同的 :1.正义是程序的还是实质的 ;2 .正义的前提是“理想语境”还是“理想处境”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伦理 合法性 正义 罗尔斯 哈贝马斯 政治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