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改性脱细胞猪真皮基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娇 但年华 +1 位作者 陈一宁 但卫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011-15015,共5页
采用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对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进行交联改性,考察了反应温度、pH 值、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基质材料收缩温度的影响,对交联前后基质材料的表面形貌、红外、热稳定性、耐酶降解性、力学性能、接触角等物理化... 采用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对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进行交联改性,考察了反应温度、pH 值、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基质材料收缩温度的影响,对交联前后基质材料的表面形貌、红外、热稳定性、耐酶降解性、力学性能、接触角等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检测了基质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7℃,pH 值为9.2左右,反应16~20h,TGIC用量为10%时,基质材料的交联程度最大,收缩温度高达84℃;基质材料经TGIC交联能显著提高其形态稳定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耐酶降解性和亲水性,同时仍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细胞毒性评级为Ⅰ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猪真皮基质 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 交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黄俊峰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8-71,共4页
介绍了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的合成方法、反应原理及用途,并介绍了TGIC的异构体与毒性等。
关键词 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 合成方法 异构体 粉末涂料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改性水性聚酯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捷 陆均杰 +4 位作者 李勇 顾宇昕 许振阳 梁志健 陈唯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0-45,58,共7页
引入三官能度环氧端基的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改性水性聚酯树脂,利用羧基与环氧基开环反应生成酯键和羥基并进一步反应得到六元支化岛状结构水性聚酯树脂。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凝胶色谱对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改性水... 引入三官能度环氧端基的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改性水性聚酯树脂,利用羧基与环氧基开环反应生成酯键和羥基并进一步反应得到六元支化岛状结构水性聚酯树脂。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凝胶色谱对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改性水性聚酯树脂进行微观结构的分析,对比了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季戊四醇和三羥甲基丙烷作为支化组分对水性聚酯树脂贮存稳定性、T弯、耐热性能、耐水煮性能、耐溶剂性能等的影响,发现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改性水性聚酯树脂具有更好的T弯与耐热性,其他性能包括耐溶剂擦拭性、耐水煮性以及耐化性等与使用其他脂肪族支化单体的水性聚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 水性 聚酯 T弯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桐油基三缩水甘油酯的合成及其固化膜性能探究
4
作者 向征 刘照清 +5 位作者 黄昊 黄加鑫 叶志 杨卓鸿 袁腾 胡洋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共7页
【目的】针对桐油基固化膜力学性能不足的缺陷,开发高环氧含量桐油基环氧树脂并构建高性能固化膜。【方法】以桐油酸为原料,通过与马来酸酐、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桐油基三缩水甘油酯,进而将双键环氧化获得高环氧含量的环氧桐油基三缩水... 【目的】针对桐油基固化膜力学性能不足的缺陷,开发高环氧含量桐油基环氧树脂并构建高性能固化膜。【方法】以桐油酸为原料,通过与马来酸酐、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桐油基三缩水甘油酯,进而将双键环氧化获得高环氧含量的环氧桐油基三缩水甘油酯(ETME'),进而与生物酚单宁酸进行热固化构建桐油基环氧固化膜。【结果】成功合成环氧当量为188.75 g/mol的ETME',在单宁酸酚羟基与ETME'环氧基物质的量比为2.5∶1时,所制备的ETME'基固化膜凝胶率可达97%,拉伸强度超过10 MPa、铅笔硬度为4H,并兼具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良好附着力。【结论】本研究通过生物酚类固化剂与高环氧含量桐油基树脂的协同作用,为高性能桐油基环氧固化膜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构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油 缩水甘油酯 环氧树脂 单宁酸 固化膜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耿加露 陶国良 +2 位作者 夏艳平 顾艺 戴舒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60,共6页
以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为扩链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扩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EPET)。使用乌氏黏度计测量其特性黏数([η]),滴定法测定其端羧基(CV)的含量,使用旋转流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扩链PET的流变和结晶性能进行分析。... 以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为扩链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扩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EPET)。使用乌氏黏度计测量其特性黏数([η]),滴定法测定其端羧基(CV)的含量,使用旋转流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扩链PET的流变和结晶性能进行分析。当TGIC的添加量为1.0 phr时,[η]=0.93 d L/g;当TGIC的添加量为1.4 phr时,CV=6.2mol/L。当TGIC的添加量为1.0 phr时,损耗模量和储存模量的最大值分别为19500 Pa和28800 Pa。随着TGIC添加量的增加,结晶度和结晶温度先下降后上升,最低值分别为25.5%和181℃,半结晶时间先延长后缩短,最大值为1.8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扩链反应 异氰尿酸缩水甘油酯 特性黏数 流变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世芳 周艳 陈沛智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9-32,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苯乙烯为基本原料,用半连续滴加的方法制备了共聚物乳液。FT-IR证明了所用单体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参与了共聚反应。讨论了氟单体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讨论了... 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苯乙烯为基本原料,用半连续滴加的方法制备了共聚物乳液。FT-IR证明了所用单体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参与了共聚反应。讨论了氟单体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讨论了乳胶膜的吸水率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氟乙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乳液 室温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大孔共聚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杭德华 袁直 +1 位作者 孙君坦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41-1044,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 ,二乙烯苯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作为混合交联剂 ,甲苯和正庚烷为混合致孔剂 ,通过悬浮聚合 ,合成了一系列 GMA-DVB-TAIC大孔共聚物 ,考察了不同反应阶段共聚物的孔结构 ,通过调节交联剂的用量、致孔剂的...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 ,二乙烯苯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作为混合交联剂 ,甲苯和正庚烷为混合致孔剂 ,通过悬浮聚合 ,合成了一系列 GMA-DVB-TAIC大孔共聚物 ,考察了不同反应阶段共聚物的孔结构 ,通过调节交联剂的用量、致孔剂的用量和比例 ,可以得到具有较大孔容和孔径、较高热稳定性和性能优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二乙烯苯 烯丙基异氰脲酸 大孔共聚物 合成 结构 性能 血液灌流 吸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增塑剂三嗪三氯丙氧基硅酸氯乙酯的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红霞 楼晓莉 王彦林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93,113,共4页
以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 TGIC)、四氯化硅、环氧乙烷为原料,两步反应合成三嗪三氯丙氧基硅酸氯乙酯。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筛选出最合适的反应条件: n( TGIC)∶ n(四氯化硅)∶ n(环氧乙烷)= 1∶ 3∶ 10,... 以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 TGIC)、四氯化硅、环氧乙烷为原料,两步反应合成三嗪三氯丙氧基硅酸氯乙酯。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筛选出最合适的反应条件: n( TGIC)∶ n(四氯化硅)∶ n(环氧乙烷)= 1∶ 3∶ 10,第一步,在 60 ℃反应 6 h,第二步,在 45 ℃反应 2 h。通过红外光谱( FTIR)、核磁共振氢谱( 1H-NMR)、和极限氧指数( LOI)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将其应用于聚氯乙烯( PVC)中,具有优良的阻燃增塑性能,可减少增塑剂 DOP 在 PVC 中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增塑剂 异氰尿酸缩水甘油酯 四氯化硅 环氧乙烷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含氮环氧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12
9
作者 万红梅 张兴宏 +2 位作者 闵玉勤 方佐 戚国荣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46-651,共6页
以苯酚、二甲苯甲醛树脂(XF)和三(2,3-环氧丙基)异氰脲酸酯(又称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riglycidylisocyanurate,TGIC)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氮阻燃环氧树脂.采用GPC监测反应过程和转化率、IR和1H-NMR表征了该树脂的结构.... 以苯酚、二甲苯甲醛树脂(XF)和三(2,3-环氧丙基)异氰脲酸酯(又称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riglycidylisocyanurate,TGIC)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氮阻燃环氧树脂.采用GPC监测反应过程和转化率、IR和1H-NMR表征了该树脂的结构.通过该两步反应的研究,确定了苯酚改性二甲苯甲醛树脂(PXF)的最佳合成工艺,在碱性条件下PXF树脂与TGIC进行开环反应,制得了TGIC转化率85%以上的含氮环氧树脂,其环氧值在0.30~0.40eq/100g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酚改性二甲苯甲醛树脂 缩水甘油异氰脲酸酯(TGIC) 阻燃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炼工艺对大豆油中微量物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方冰 魏翠平 +3 位作者 王瑛瑶 刘京 段章群 栾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11,共4页
植物油的精炼过程在除去不利于油脂稳定性的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磷脂及其他影响食用安全和油脂品质的物质同时,也造成油脂中微量营养物质的损失,以及一些新的有害物质的生成。研究了国内5个厂家的大豆油在精炼过程中微量物质的含量... 植物油的精炼过程在除去不利于油脂稳定性的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磷脂及其他影响食用安全和油脂品质的物质同时,也造成油脂中微量营养物质的损失,以及一些新的有害物质的生成。研究了国内5个厂家的大豆油在精炼过程中微量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精炼后大豆油中生育酚及甾醇含量显著降低,分别由26.0~37.4 mg/100 g、402.75~841.92 mg/kg降为15.3~31.3mg/100 g、291.90~372.50 mg/kg,同时反式脂肪酸、聚合甘油三酯、缩水甘油酯含量分别提高到0.23%~1.85%、0.220%~0.738%、0.40%~2.94%。对精炼各工序中微量物质的含量进行显著性分析发现,除甾醇主要是在碱炼工序损失外,生育酚、反式脂肪酸、聚合甘油三酯及缩水甘油酯变化最显著均在脱臭工序。同时还考察了不同厂家各工序段的工艺参数,以期阐明大豆油精炼过程中微量物质的变化规律,为植物油适度精炼工艺的改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 大豆油 生育酚 甾醇 反式脂肪酸 聚合甘油 缩水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反应活性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及其增强机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海花 李凯斌 +2 位作者 沈一丁 费贵强 柯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6090-16095,共6页
通过多元悬浮接枝共聚法,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功能化单体,制备了一种具有反应活性的阳离子型改性聚乙烯醇(PVA)纤维。讨论了DMC和GMA添加量、CAN浓度、H+浓度等对... 通过多元悬浮接枝共聚法,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功能化单体,制备了一种具有反应活性的阳离子型改性聚乙烯醇(PVA)纤维。讨论了DMC和GMA添加量、CAN浓度、H+浓度等对PVA纤维接枝率的影响,以及DMC和GMA添加量对纸张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MC与GMA质量比为2∶3、CAN浓度为8×10-3 mol/L、H+浓度为0.1mol/L时,纤维的接枝率为15.6%,此时纸张获得较佳强度,耐折度为241次,干拉力、湿拉力可分别达到83.10,30.40N,湿强度为36.58%。FT-IR和X射线能谱证实了GMA和DMC在PVA纤维表面发生接枝共聚反应。扫描电镜表明,当DMC与GMA质量比为2∶3时,改性PVA纤维表面形成了沿纤维纵向排列的不规则突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甲基氯化铵 聚乙烯醇纤维 阳离子 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环氧化TAIC制备TGIC 被引量:6
12
作者 慕春明 史铁钧 史先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90-1094,共5页
在无机锰盐催化下,以H2O2为氧源环氧化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TAIC)制备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用FTIR和1HNMR测试技术分析了产物的化学结构。研究了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缓冲液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在n(TAIC)∶n(H2O2)=1∶15,n... 在无机锰盐催化下,以H2O2为氧源环氧化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TAIC)制备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用FTIR和1HNMR测试技术分析了产物的化学结构。研究了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缓冲液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在n(TAIC)∶n(H2O2)=1∶15,n(TAIC)∶n(无机锰盐)=1∶0.1,缓冲液为NH4HCO3的乙醇溶液,反应时间为25 h,反应温度为25℃的最佳反应条件时,H2O2的利用率和TGIC的选择率分别为15%和69%。探讨了其反应的机理,得出BAP(bicarbonate activated peroxide)体系可以提供使C C双键环氧化的活性氧;Mn2+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H2O2的利用率和TGIC的选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异氰尿酸酯(TALC) 异氰尿酸缩水甘油酯(TGIC) 碳酸氢铵 H2O2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芳 王芳华 +1 位作者 林瑞燕 贾德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55,共4页
以环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为原料,间三氟甲基苯胺为改性剂,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考察了环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与间三氟甲基苯胺的反应条件,并对反应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涂膜的吸水率... 以环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为原料,间三氟甲基苯胺为改性剂,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考察了环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与间三氟甲基苯胺的反应条件,并对反应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涂膜的吸水率由11.5%降低到8.5%,对水接触角由73°提高到78°,而且涂膜的拉伸强度从3MPa增加到8MPa,100%模量由0.57MPa提高到2.87MPa,邵氏A型硬度由54增加到81,但断裂伸长率由610%下降到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乳液 聚含氟丙烯酸酯乳液 氟甲基苯胺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扩链法/固相缩聚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结晶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顾艺 夏艳平 +4 位作者 曹峥 耿加露 耿浩然 陶圣熹 陶国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59,共6页
以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为扩链剂,通过化学扩链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粒料进行预扩链,然后通过固相缩聚(SSP)法对预扩链产物实现进一步扩链改性。研究了扩链剂用量、固相缩聚温度和时间对扩链PET特性黏度、流变性能和结... 以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为扩链剂,通过化学扩链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粒料进行预扩链,然后通过固相缩聚(SSP)法对预扩链产物实现进一步扩链改性。研究了扩链剂用量、固相缩聚温度和时间对扩链PET特性黏度、流变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GIC含量为1.0%时,预扩链产物的特性黏度最高,达到了0.84 d L/g。在随后的固相缩聚中,当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3 h时,扩链PET的特性黏度达到最大值1.91 d L/g。固相缩聚后,扩链PET熔体表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现象,并且弹性在熔体中更占优势。同时,扩链PET的结晶度从30.7%降低至24.8%,结晶温度从191.6℃提高至2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异氰尿酸缩水甘油酯 固相缩聚 特性黏度 结晶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PCT聚酯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丽 徐衡 郎美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7-443,共7页
以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对苯二甲酸(PTA)、均苯四甲酸酐(PMDA)和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为原料,通过直接酯化、减压缩聚和熔融扩链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分子量可控的芳香族聚酯——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采用傅... 以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对苯二甲酸(PTA)、均苯四甲酸酐(PMDA)和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为原料,通过直接酯化、减压缩聚和熔融扩链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分子量可控的芳香族聚酯——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广角X-射线衍射(WXRD)、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研究了其分子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n(CHDM)∶n(PTA)=1.2时,用复配催化剂钛酸四丁酯(TBT)、二氧化锗(GeO_2)、三氧化二锑(Sb_2O_3)(用量均为0.1mg/g)以及醋酸钴(Co(Ac)_2)(用量为0.05mg/g),290℃下缩聚3h得到数均分子量较大的PCT,特性黏数([η])为0.560dL/g。PMDA-TGIC联用扩链可以获得特性黏数为0.680dL/g的扩链PCT,用其制备的薄膜拉伸强度可达27.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苯四甲酸酐 异氰尿酸缩水甘油酯 复配催化剂 扩链P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PLA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家鑫 江德志 唐龙祥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3年第4期35-38,共4页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和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磷氮复合阻燃剂(DTGIC),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对DTGIC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将DTGIC与二乙基次磷酸铝(Al...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和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磷氮复合阻燃剂(DTGIC),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对DTGIC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将DTGIC与二乙基次磷酸铝(AlPi)复配,对聚乳酸(PLA)进行阻燃改性。结果表明:DTGIC与AlPi具有协同作用。与纯PLA相比,PLA/DTGIC(质量比92/8)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由21%提升至26%,并通过UL-94 V-0级,其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由451 kW/m^(2)下降至353 kW/m^(2),总热释放量(THR)由117 MJ/m^(2)下降至87 MJ/m^(2),PLA/DTGIC/AlPi(质量比92/6/2)复合材料的PHRR进一步下降至344 kW/m^(2),THR下降至81 MJ/m^(2)。PLA/DTGIC/AlPi(质量比92/6/2)复合材料表面形成了更为致密多孔的炭层,有效隔绝了热量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异氰尿酸缩水甘油酯 二乙基次磷酸铝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噻唑锌盐消光机理研究
17
作者 赵鹏飞 赵卫国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1,18,共5页
2-巯基苯并噻唑锌盐(ZMBT)是一种常见的粉末涂料用消光助剂,但有关其消光机理研究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少。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衰减全反射红外等方法,对ZMBT在聚酯(PE)/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粉末涂料固化体系中的消光机理进行了... 2-巯基苯并噻唑锌盐(ZMBT)是一种常见的粉末涂料用消光助剂,但有关其消光机理研究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少。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衰减全反射红外等方法,对ZMBT在聚酯(PE)/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粉末涂料固化体系中的消光机理进行了研究。从反应机理出发,分析了ZMBT在体系中可能进行的亲核开环反应及催化开环作用,并研究了ZMBT对漆膜光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ZMBT含量的增加,漆膜光泽降低,力学性能下降。综合反应机理和应用测试,发现ZMBT在PE/TGIC体系中的局部催化作用造成的反应速度差是漆膜消光的原因,并且发现ZMBT催化PE/TGIC固化反应与ZMBT自身开环TGIC反应是一对竞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涂料 消光机理 聚酯 异氰尿酸缩水甘油酯 2-巯基苯并噻唑锌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