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自由度主被动一体隔振平台的动力学实验建模 被引量:5
1
作者 郝慧荣 白鸿柏 +2 位作者 张慧杰 李冬伟 刘树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7,35,共5页
实验建模是摸清物理现象本质的一种有效手段,而针对六自由度主被动一体隔振平台,它的实验建模是实现隔振的主动控制的前提,也是能否达到满意控制效果的关键。通过对物理空间到传感器坐标空间变换的推导,给出了传感器在布置上应该满足的... 实验建模是摸清物理现象本质的一种有效手段,而针对六自由度主被动一体隔振平台,它的实验建模是实现隔振的主动控制的前提,也是能否达到满意控制效果的关键。通过对物理空间到传感器坐标空间变换的推导,给出了传感器在布置上应该满足的条件。结合六自由度主被动一体隔振平台的先验理论知识,从测试所得信号出发,利用最小二乘估计的递推算法建立起了作动器到传感器的动力学模型,为隔振平台的振动主动控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 隔振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uc-Wen方程的磁流变阻尼器实验建模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唯 夏品奇 刘朝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6-301,共6页
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磁流变阻尼器输出力与不同定常电流控制量的关系,讨论了提高预测精度的方法,对修正Bouc-W en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简化修正。新的模型继承了Bouc-W en模型对激励的适应能力,没有使用修正Bouc-W en模型中参数随控... 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磁流变阻尼器输出力与不同定常电流控制量的关系,讨论了提高预测精度的方法,对修正Bouc-W en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简化修正。新的模型继承了Bouc-W en模型对激励的适应能力,没有使用修正Bouc-W en模型中参数随控制电压线性变化的函数,将控制量从Bouc-W en方程中分离了出来。本文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相一致,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准确地预测不同谐波激励和不同定常电流控制下的磁流变阻尼器输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BOUC-WEN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形槽结构磁流变阻尼器的实验建模 被引量:5
3
作者 祝世兴 王立克 +1 位作者 田静 麻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7-839,共3页
对自行设计的、多环形槽结构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建模。该阻尼器的主要特点是在阻尼活塞周向表面上开有若干个矩形齿状环形槽,并且通过磁路设计,使流经阻尼通道处的磁流变液流动方向与其作用的磁力线方向垂直,用以增大阻... 对自行设计的、多环形槽结构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建模。该阻尼器的主要特点是在阻尼活塞周向表面上开有若干个矩形齿状环形槽,并且通过磁路设计,使流经阻尼通道处的磁流变液流动方向与其作用的磁力线方向垂直,用以增大阻尼力和阻尼力变化范围。然后从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电磁学的角度出发,利用修正了的非牛顿流体宾汉模型、结合实验数据,建立了该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绘制和分析了外加磁场(通过施加电流实现)和阻尼力之间关系曲线,与实验结果较好吻合,从而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为磁流变液阻尼器设计和性能预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阻尼器 多环槽 力学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起落架磁流变减震器的实验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祝世兴 白玉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0-62,共3页
在对课题组研制的多环槽式磁流变减震器进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利用该减震器阻尼特性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建立了一个能准确描述该磁流变减震器阻尼特性的动力学模型。其次以加速度为反馈对象提出了一种起落架减震器的半主动控... 在对课题组研制的多环槽式磁流变减震器进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利用该减震器阻尼特性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建立了一个能准确描述该磁流变减震器阻尼特性的动力学模型。其次以加速度为反馈对象提出了一种起落架减震器的半主动控制策略。最后,对该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亦表明,使用该控制策略能够明显的改善起落架的减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减震器 实验 反馈控制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流量阀的特性测试与实验建模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海 曾理湛 +1 位作者 周振华 单玉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4,共4页
根据等温容器充/放气法原理,搭建了比例流量阀的特性测试平台。对测试所获得的实验特性曲线,用小孔质量流量的近似公式加多项式修正的方法进行曲线拟合,建立了描述比例流量阀特性的实验模型。所介绍的测试方法测量装置简单,测试成本低... 根据等温容器充/放气法原理,搭建了比例流量阀的特性测试平台。对测试所获得的实验特性曲线,用小孔质量流量的近似公式加多项式修正的方法进行曲线拟合,建立了描述比例流量阀特性的实验模型。所介绍的测试方法测量装置简单,测试成本低。所建立的实验模型已运用在减振器主动控制系统中,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流量阀 流量特性 测试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复合材料梁动力学实验建模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健 叶敏 +1 位作者 李兴 窦苏广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6-597,共12页
以ABS树脂为基材,填充1%~10%的金红石纳米二氧化钛制成纳米复合材料样本系列,搭建了参数激励非线性振动实验系统.采用实验建模的方法,基于非线性增量谐波平衡识别理论,建立了黏弹性复合材料屈曲梁的动力学控制方程.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 以ABS树脂为基材,填充1%~10%的金红石纳米二氧化钛制成纳米复合材料样本系列,搭建了参数激励非线性振动实验系统.采用实验建模的方法,基于非线性增量谐波平衡识别理论,建立了黏弹性复合材料屈曲梁的动力学控制方程.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理论模型和实验系统在定性定量分析上的一致性,并且对一类不同配比成分的纳米复合材料也有很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振动 黏弹性材料梁 实验 增量谐波平衡 非线性识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强联合作用非线性结构动力学实验建模 被引量:2
7
作者 朱辰钟 叶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28,共13页
搭建以L型梁为实验研究对象的参强联合作用多自由度非线性振动实验系统,将增量谐波平衡非线性识别理论运用到实验建模方法中,建立了L型梁的动力学控制方程.通过对不同激励频率和不同响应情况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基于增... 搭建以L型梁为实验研究对象的参强联合作用多自由度非线性振动实验系统,将增量谐波平衡非线性识别理论运用到实验建模方法中,建立了L型梁的动力学控制方程.通过对不同激励频率和不同响应情况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基于增量谐波平衡识别的实验建模方法对多自由度参强联合作用非线性动力学结构的有效性,以及动力学控制方程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强振动 L型梁 实验 增量谐波平衡 多自由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式油气减震器的动力学特性实验建模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德昭 杨帆 +2 位作者 巩笛 赵峰 梁智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12-117,125,共7页
针对一种气室内置于活塞杆内且通过浮动活塞实现油气分离的集成式油气减震器进行实验建模研究,为这种油气减震器能够得到有效应用提供基础。由于该类油气减震器结构上的特殊性,对油气的封严提出了较高要求,从而导致摩擦力特性在针对其... 针对一种气室内置于活塞杆内且通过浮动活塞实现油气分离的集成式油气减震器进行实验建模研究,为这种油气减震器能够得到有效应用提供基础。由于该类油气减震器结构上的特殊性,对油气的封严提出了较高要求,从而导致摩擦力特性在针对其的动力学特性描述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针对独立设计的该种集成式油气减震器样件开展动力学测试;在大量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曲正切回滞模型和纯干表面的双曲正切摩擦模型的组合摩擦力模型,以描述该实验样件的摩擦特性所体现的库伦摩擦、黏性摩擦、Stribeck效应与迟滞现象的综合效应,并受运动速度和系统压力的影响。最后通过模型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比对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减震器 摩擦力 实验 迟滞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体元拓扑数据模型的改进与实验 被引量:7
9
作者 侯恩科 赵洲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6,共4页
在简要介绍三维体元拓扑数据模型建模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维体元拓扑数据模型的不足,并从处理含夹层地质体和由非平行剖面构建地质体两个方面,改进了三维体元拓扑数据模型的建模条件和数据结构。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数据模型更加适合基... 在简要介绍三维体元拓扑数据模型建模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维体元拓扑数据模型的不足,并从处理含夹层地质体和由非平行剖面构建地质体两个方面,改进了三维体元拓扑数据模型的建模条件和数据结构。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数据模型更加适合基于剖面的三维地质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 三维体元拓扑数据 改进 建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建模课程“2+3”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5
10
作者 潘建丹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44,共3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建模课程"2+3"教学模式借鉴Seminar教学法,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出发点与目标,将培养能力融入到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其中,"2"指讲授案例、开展实验,"3"指文献阅读、师生研讨、撰写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建模课程"2+3"教学模式借鉴Seminar教学法,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出发点与目标,将培养能力融入到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其中,"2"指讲授案例、开展实验,"3"指文献阅读、师生研讨、撰写论文。在数学建模课程"2+3"教学模式中,要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延伸、补充课堂教学;开展数学建模案例教学,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借助数模实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将"文献阅读、师生研讨、撰写论文"贯穿教学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协作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数学课程 “2+3”教学 网络教学平台 数学案例教学 数学建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晶体生长炉温度系统建模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强 吕旭涛 +2 位作者 石春 郑涛 秦琳琳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3596-3599,共4页
简要介绍了空间晶体生长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热平衡原理建立了空间晶体生长炉的机理模型。参考机理模型确定模型结构后,用相关系数法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辨识方法对空间晶体生长炉进行了实验建模。最后,对所得实验模型进行了白性校... 简要介绍了空间晶体生长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热平衡原理建立了空间晶体生长炉的机理模型。参考机理模型确定模型结构后,用相关系数法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辨识方法对空间晶体生长炉进行了实验建模。最后,对所得实验模型进行了白性校验,验证了实验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生长炉 机理 实验 相关系数法 最小二乘法 白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作动器非线性输出力建模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伟 高扬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5-125,共11页
针对具有复杂磁场分布的电磁作动器非线性输出力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实验测试和回归分析相结合的建模方法。通过标定实验测量磁场工作区域内若干不同空间位置点处的电磁力,基于标定实验数据,采用多项式回归方法和高斯过程回归方法建立电... 针对具有复杂磁场分布的电磁作动器非线性输出力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实验测试和回归分析相结合的建模方法。通过标定实验测量磁场工作区域内若干不同空间位置点处的电磁力,基于标定实验数据,采用多项式回归方法和高斯过程回归方法建立电磁力模型。基于多项式回归方法建立电磁力的多项式形式的参数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多项式模型系数。基于高斯过程回归方法建立电磁力的条件概率模型,分析协方差函数的选择以及超参数的优化确定算法。以空间微重力主动隔振装置中电磁作动器为例,对比多项式电磁力模型和高斯过程回归电磁力模型的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多项式电磁力模型的一次预测计算时间小于1 ns,主方向电磁力的预测精度优于12.5‰。高斯过程回归电磁力模型的一次预测计算时间约为24 ms,主方向电磁力的预测精度优于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作动器 非线性 实验 多项式回归 高斯过程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加速度运动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汉 《航空制造技术》 2005年第8期26-30,共5页
随着控制理论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高速高精度运动算法的研究必将涉及多个领域及分支学科。因此,从不同的方向开展理论与技术研究,设计出具有强抗干扰、强鲁棒性的高性能控制器。
关键词 高加速度运动系统 高性能控制器 理论 仿真计算 实验 干扰补偿 机械几何误差补偿 非线性补偿 热效应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杆焊缝热处理温控系统的建模及实现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潇红 许维胜 《控制工程》 CSCD 2005年第3期244-245,247,共3页
针对钢铁企业某钢管厂的实际情况,采用PI闭环控制实现将钻杆焊缝热处理的稳态温度控制在±2℃的波动范围,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对原有控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钻杆焊缝热处理的温度控制系统装置进行实验建模。在不影... 针对钢铁企业某钢管厂的实际情况,采用PI闭环控制实现将钻杆焊缝热处理的稳态温度控制在±2℃的波动范围,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对原有控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钻杆焊缝热处理的温度控制系统装置进行实验建模。在不影响控制精度的情况下将模型近似为一阶惯性环节,并根据该模型设计出一个分段的PI控制器,在Matlab上得到了良好的仿真结果。实践表明,该控制器可以成功地对实际生产系统进行有效控制,提高了钢管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减少了能源消耗,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温控系统 焊缝 钻杆 Matlab 温度控制 产品质量 生产效率 PI控制器 钢铁企业 闭环控制 系统分析 实验 系统装置 惯性环节 控制精度 型设计 仿真结果 有效控制 生产系统 能源消耗 经济效益 钢管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建模与素质教育
15
作者 李陆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80-181,共2页
通过数学建模知识与各种实践能力的培训,对培养大学生无论是作为一个求知的人、还是人格的人等方面的素质,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和特殊的意义,所以数学与素质教育也有着非凡的关系,应当努力挖掘并深入实践。
关键词 数学 素质教育 数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微型无人机活塞发动机测控与建模方法
16
作者 郑育行 唐庆如 +1 位作者 安斯奇 陈思成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3,83,共10页
针对活塞发动机应用到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系统中燃油经济性的不确定性,基于Arduino平台开发了一套轻微型无人机活塞发动机测控试验台,给出了试验台总体设计方案,介绍了测控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功能。基于多... 针对活塞发动机应用到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系统中燃油经济性的不确定性,基于Arduino平台开发了一套轻微型无人机活塞发动机测控试验台,给出了试验台总体设计方案,介绍了测控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功能。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数据处理方法,对测控试验台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在MATLAB中将发动机等燃油消耗率曲线和等功率曲线拟合成三维模型,获得了活塞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活塞发动机稳态模型。此外,采用实验建模法在Simulink软件中建立了轻微型无人机活塞发动机动态模型,通过模型数据与实物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测控试验台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良好的精度,所建立的活塞发动机数值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发动机稳态与动态响应过程,该建模方法能够寻找到轻微型无人机活塞发动机工作高效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型无人机 活塞发动机 测控试验台 多元线性回归 万有特性曲线 实验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宇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系统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文 李保林 +1 位作者 吴爱国 宋晓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3年第3期10-14,共5页
楼宇自动化专业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实验装置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科研中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开发.本文介绍了一套适合于楼宇自动化专业的实验装置即模拟智能大厦中央空调控制系统.通过该装置的实验教学系统使学生完成相关的实验内容.
关键词 楼宇自动化专业 实验教学系统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 制冷机组控制系统 空气机组控制系统 实验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细纱机成型机构的研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建成 王宇 +1 位作者 李庆贺 周国庆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7-40,共4页
首次提出了变频调速系统控制偏心凸轮机构应用于细纱机成型机构控制的新方法 ,并对机构部分进行实验建模及理论分析 .实际运行结果表明 ,该设计克服了传统成型机构存在的不足 ,只需改变控制程序的输入指令即可改变输出运动规律 ,满足了... 首次提出了变频调速系统控制偏心凸轮机构应用于细纱机成型机构控制的新方法 ,并对机构部分进行实验建模及理论分析 .实际运行结果表明 ,该设计克服了传统成型机构存在的不足 ,只需改变控制程序的输入指令即可改变输出运动规律 ,满足了不同卷装对钢领板升降运动的要求 ,达到了一机多用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制 细纱机 成型机构 实验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主被动一体隔振平台鲁棒控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郝慧荣 白鸿柏 张慧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2-127,共6页
针对六自由度主被动一体隔振平台的关键技术开展系统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控制系统的实验建模与控制器设计两大部分。根据实验辨识时的输入输出数据,利用最小二乘递推算法辨识出了系统的标称参数;考虑到实验建模的不确定性及隔振控制目的,... 针对六自由度主被动一体隔振平台的关键技术开展系统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控制系统的实验建模与控制器设计两大部分。根据实验辨识时的输入输出数据,利用最小二乘递推算法辨识出了系统的标称参数;考虑到实验建模的不确定性及隔振控制目的,应用基于H∞的混合灵敏度设计出鲁棒控制器。最终实验表明主被动一体隔振平台不仅可以有效地隔离地基的干扰,还能对直接作用于平台的外力有较好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 实验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进图学技术竟赛的图学拔尖人材培养探索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艳丽 罗云霞 何蕊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4-16,共3页
借鉴黑龙江省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的先进理念,结合国内外高校以培养创新人材和工程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图学教育改革的经验,为贯彻我校"研究性、个性化、精英式"的教育理念,自2012年起,针对机械... 借鉴黑龙江省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的先进理念,结合国内外高校以培养创新人材和工程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图学教育改革的经验,为贯彻我校"研究性、个性化、精英式"的教育理念,自2012年起,针对机械类、能源类及航天类专业设置"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实验课,以更高的层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综合实践能力,为拔尖人材提供更优质的图学实践教学培养平台。该平台采用了美国圆桌教学法和以顶尖人材带动拔尖人材的分组翻转课堂教学法,形成了课上及课下两条主线的混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文中从创新实践课的设置、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创新大赛 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创新实验 拔尖人材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