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学龄前儿童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暴露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户宜 丁国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03-1109,共7页
目的·探讨食品、药品和个人护理品中常用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暴露与儿童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2019年8月—2020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招募的136名5~7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儿童年龄、身... 目的·探讨食品、药品和个人护理品中常用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暴露与儿童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2019年8月—2020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招募的136名5~7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儿童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家庭年收入等基线信息。留取尿液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检测5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的浓度,包括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4-hydroxybenzoate,Me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thyl 4-hydroxybenzoate,Et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ropyl 4-hydroxybenzoate,PrP)、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utyl 4-hydroxybenzoate,BuP)和对羟基苯甲酸苄酯(benzyl 4-hydroxybenzoate,BzP)。使用肺功能仪检测儿童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FEV_(1)/FVC、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呼气中段流速(forced expiratory flow between the 25th and 75th percentile of forced vital capacity,FEF_(25-75))指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评估儿童尿液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暴露与儿童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36名学龄前儿童的平均年龄和BMI分别为(5.76±0.84)岁和(15.78±2.86)kg/m2,男性59名(占43.4%),肥胖儿童13名(占9.6%)。学龄前儿童尿液MeP、EtP、PrP、BuP和BzP的检出率分别为97.8%、86.8%、99.3%、77.9%和11.8%;肌酐校正后MeP、EtP、PrP和BuP的中位数水平分别为36.12、3.88、1.50和0.06μg/g。经校正年龄、性别、身高、BMI、早产和家庭年收入等混杂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提示,儿童尿液MeP与FVC(β=−0.018,95%CI−0.035~−0.001,P=0.044)、PrP与FEV_(1)(β=−0.032,95%CI−0.051~−0.013,P=0.013)、BuP与FVC(β=−0.018,95%CI−0.034~−0.002,P=0.038)以及BuP与FEV_(1)(β=−0.021,95%CI−0.041~−0.001,P=0.047)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上海地区学龄前儿童可能普遍暴露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暴露与儿童肺功能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 肺功能 儿童用力肺活量 1s用力呼气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医用敷料类医疗器械产品中17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羽晗 袁榕穗 +5 位作者 段玉林 边贺东 张玉贞 韦家荣 陆兰娟 蒋受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2-1256,共5页
在医用敷料类医疗器械产品(样品)中加入体积比8∶2的甲醇-乙腈混合溶液提取后,涡旋混匀,超声提取,离心分离,上清液过0.22μm滤膜,滤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PBs)在ShimNex CS C_(18)色谱柱上用不同体积比的乙腈-0.... 在医用敷料类医疗器械产品(样品)中加入体积比8∶2的甲醇-乙腈混合溶液提取后,涡旋混匀,超声提取,离心分离,上清液过0.22μm滤膜,滤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PBs)在ShimNex CS C_(18)色谱柱上用不同体积比的乙腈-0.12%(体积分数)磷酸溶液的混合溶液梯度洗脱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17种PBs的质量浓度在1~50 mg·L^(-1)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5~18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7.6%~10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30%~4.4%;利用该方法筛查10批不同基质的实际样品,PBs检出率为40%,检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的样品有1批、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样品有3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敷料类医疗器械产品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应用现状与检测方法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建文 厉华明 周荣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X期4-5,共2页
论述了国内外在食品中常用的几种防腐剂的特性及其应用,特别是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应用标准及其使用效果。并介绍了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检测方法。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运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物理作用方式及其对番茄根系次生代谢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袁高庆 陈媛媛 +2 位作者 范腕腕 黎起秦 林纬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85,共6页
通过生物学方法测定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MG)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物理作用方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该化合物对番茄根系组织次生代谢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番茄青枯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持效期较长,施... 通过生物学方法测定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MG)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物理作用方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该化合物对番茄根系组织次生代谢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番茄青枯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持效期较长,施药15d后接种青枯病菌,防效仍达52.12%;该化合物可快速扩散到番茄根系组织内,但其向植株顶部和基部的输导作用弱,对番茄青枯病的治疗效果差。番茄根系中共鉴定出36种次生代谢物质,与对照相比,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处理对番茄根系次生代谢产物的组成和相对含量有明显影响,其中与抑菌活性相关的物质有香叶醇、豆甾醇、β-谷甾醇和木栓醇等4种,前3种物质在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处理植株体内表现为含量显著升高,木栓醇则为苗期用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处理后番茄根系新增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 番茄青枯病 物理作用方式 次生代谢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对杏果采后病害的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潘静宇 李永才 +2 位作者 毕阳 唐瑛 王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62-266,共5页
通过离体和体内实验研究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处理对杏果采后黑斑病和软腐病的控制。离体实验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对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羟基苯甲酸... 通过离体和体内实验研究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处理对杏果采后黑斑病和软腐病的控制。离体实验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对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抑制效果较好,并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抑制效果显著增加,100 μL/L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A.alternata和R.stolonifer菌落生长的抑制效果佳,其对菌落直径的抑菌率分别达到了23.70%和62.48%,同时发现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对R.stolonifer的抑制作用较强。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能有效地控制损伤接种的杏果黑斑病和软腐病的扩展,对软腐病的控制效果较好。其中240 μL/L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杏果黑斑病和软腐病的抑制效果最佳。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与热水复合对杏果的最佳防腐处理条件为32 μL/L的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在50℃热水中浸泡7 min,该复合对采后杏果的病害控制效果最佳,验证实验表明,其对黑斑病和软腐病的抑菌率分别达到了32.22%和5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杏果 互隔交链孢 匍枝根霉 病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9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含量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桂娟 邢海艳 +2 位作者 刘洋 苏晶 姚欣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4-189,共6页
取样品0.25 g,加入甲醇30 mL,超声提取30 min,用甲醇稀释至50 mL。用0.22μm有机滤膜过滤,续滤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4-羟基苯甲酸甲酯、4-羟基苯甲酸乙酯、4-羟基苯甲酸丙酯、4-羟基苯甲酸异丙酯、4-羟基甲酸丁酯、4-羟基苯... 取样品0.25 g,加入甲醇30 mL,超声提取30 min,用甲醇稀释至50 mL。用0.22μm有机滤膜过滤,续滤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4-羟基苯甲酸甲酯、4-羟基苯甲酸乙酯、4-羟基苯甲酸丙酯、4-羟基苯甲酸异丙酯、4-羟基甲酸丁酯、4-羟基苯甲酸异丁酯、4-羟基甲酸戊酯、4-羟基苯甲酸苯酯和4-羟基苯甲酸苄酯等9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上用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乙腈混合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结果显示,9种目标物的质量浓度在0.5~200.0μg·L^(-1)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5~0.092μg·g^(-1)。对空白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8.6%~10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90%~11%。调整检测仪器、色谱柱、流动相比例和柱温等,9种目标物的分离效果仍较好,说明方法耐用性较好。方法用于15批不同化妆品的分析,检出了4-羟基苯甲酸甲酯、4-羟基苯甲酸乙酯、4-羟基苯甲酸丙酯和4-羟基苯甲酸苄酯,4-羟基苯甲酸苄酯为禁用防腐剂(检出量为0.104~0.125μg·g^(-1)),可能由原料残留引入,其他目标物的检出量均未超过《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的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典型湖泊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污染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孟甜 王晓伟 +3 位作者 汪素芳 董淮晋 冯学良 何连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9-1394,共6页
通过在冬季和春季分别采集北京市某典型湖泊11个点位的湖水样品,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接质谱法测定样品中1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PBs),进而对该湖泊PBs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水中共检出10种PBs... 通过在冬季和春季分别采集北京市某典型湖泊11个点位的湖水样品,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接质谱法测定样品中1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PBs),进而对该湖泊PBs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水中共检出10种PBs,其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P)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rP)浓度较高,分别为24.8、44.8 ng/L;同一采样点检出的PBs浓度随季节性变化而变化,与冬季相比,氯代对羟基苯甲酸酯(氯代-PBs)在春季浓度偏低,冬季靠近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水样中,氯代-PBs浓度高于其他采样点;外来污水是湖水中PBs的主要来源,春季电厂排水口MeP浓度(24.8 ng/L)高于冬季(1.30 ng/L)。调查结果显示,该湖泊中PBs种类和浓度水平与其他国家地表水相比,属中等浓度水平,湖泊中PBs主要来源于周边污水排放,不同季节PBs浓度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PBs) 湖泊 季节变化 氯代对羟基苯甲酸酯(氯代-PBs) 污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苯甲酸酯类和对羟基苯甲酸酯类16种防腐剂 被引量:9
8
作者 吕稳 张静雅 +2 位作者 胡贝 刘红 黄伟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9-244,共6页
建立了测定化妆品中苯甲酸酯类和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样品经饱和氯化钠和乙酸乙酯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用乙腈定容。提取液经HP-5ms毛细管色谱柱(30 m×250μm×0.25μm)分离,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 建立了测定化妆品中苯甲酸酯类和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样品经饱和氯化钠和乙酸乙酯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用乙腈定容。提取液经HP-5ms毛细管色谱柱(30 m×250μm×0.25μm)分离,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扫描测定,外标法定量。16种防腐剂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中苯甲酸酯类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3μg/g和1μg/g,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6μg/g和2μg/g。实验选取了3种基质在两个水平下验证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16种防腐剂的加标回收率为85.4%~113.8%,相对标准偏差(RSD,n=6)≤10.9%。检测的50批婴幼儿类化妆品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使用频率最高,分别为50%和36%,添加量均符合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气相色谱-质谱法 苯甲酸酯类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E及GPC技术在测定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勍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77-81,共5页
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甲酯、乙酯、丙酯、丁酯)等常见防腐剂测定的简便快速的前处理方法。样品用环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液(1:1,V/V)提取,通过加速溶剂萃取仪(ASE)萃取,萃取液经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净化... 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甲酯、乙酯、丙酯、丁酯)等常见防腐剂测定的简便快速的前处理方法。样品用环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液(1:1,V/V)提取,通过加速溶剂萃取仪(ASE)萃取,萃取液经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净化后,进Gc~FID检测。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在0.5~40.0mg·kg^-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于5.0g的样品检出限分别为0.5mg·kg、0.5mg·kg^-1、0.6mg·kg^-1、0.6mg·kg^-1(S/N)3),添加平均回收率85%~110%,RSD%10%。与国标前处理方法对照,本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回收率高、可靠性强、简单快捷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溶剂萃取技术 凝胶渗透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降解细菌ZH2的分离与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蓉 邓舒 +3 位作者 赵菁 张春芬 聂园军 曹秋芬 《农学学报》 2021年第7期84-91,共8页
自毒物质是造成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因子,研究旨在筛选能够降解土壤中自毒物质的细菌。采用选择性分离方法从土壤中筛选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降解菌;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测序鉴定菌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株降解... 自毒物质是造成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因子,研究旨在筛选能够降解土壤中自毒物质的细菌。采用选择性分离方法从土壤中筛选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降解菌;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测序鉴定菌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株降解对羟基苯甲酸能力,并通过盆栽实验验证解毒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到1株有降解对羟基苯甲酸能力的菌株,编号ZH2,经鉴定为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在纯培养条件下,当对羟基苯甲酸浓度为5 mg/mL时,ZH2能在培养72 h时将其降解97%。盆栽条件下,当基质中对羟基苯甲酸浓度为10 mg/g时,ZH2能有效缓解对羟基苯甲酸对黄瓜的生长抑制作用。该研究从土壤中分离到能够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绿针假单胞菌,具有应用于连作障碍防控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 自毒物质 绿针假单胞菌 连作障碍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代谢烟草自毒物质4-羟基苯甲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扈雪琴 《植物医生》 2020年第5期28-31,共4页
烟草连作障碍问题在所有烟草种植区都普遍发生,而烟草根部产生的4-羟基苯甲酸等酚酸化感自毒物质是导致烟草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烟草根际土壤中存在能降解4-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因此利用微生物降解4-羟基苯甲酸克服烟草的连作障碍,... 烟草连作障碍问题在所有烟草种植区都普遍发生,而烟草根部产生的4-羟基苯甲酸等酚酸化感自毒物质是导致烟草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烟草根际土壤中存在能降解4-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因此利用微生物降解4-羟基苯甲酸克服烟草的连作障碍,是提高烟叶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苯甲酸 细菌 自毒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法测定乳制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 被引量:26
12
作者 汪隽 范必威 许淑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28-331,共4页
建立了乳制品中的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和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BP)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初筛、质谱(MS)确认的分析方法。样品用甲醇溶解后,用固相萃取柱(SPE-C18)进... 建立了乳制品中的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和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BP)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初筛、质谱(MS)确认的分析方法。样品用甲醇溶解后,用固相萃取柱(SPE-C18)进行净化。使用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溶液-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254nm,4种防腐剂在12min之内完全分离。在选定的条件下各组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线形范围0.01~100mg/L,回收率为97.4%~106%。并用负离子一级质谱进行进一步确认分析。本方法用于乳制品中的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测定,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防腐剂 液-质联用 乳制品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放线菌对土壤中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降解作用 被引量:23
13
作者 毛宁 薛泉宏 唐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3-148,共6页
【目的】研究2株放线菌对土壤中草莓根泌自毒物质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降解效果。【方法】以2株对草莓有促生作用的放线菌Act11和Act12为材料,将其接种于含有定量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土壤中,模拟自然条件下培养,定期测定其对土壤... 【目的】研究2株放线菌对土壤中草莓根泌自毒物质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降解效果。【方法】以2株对草莓有促生作用的放线菌Act11和Act12为材料,将其接种于含有定量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土壤中,模拟自然条件下培养,定期测定其对土壤中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降解量和相对降解率。【结果】①供试放线菌在模拟田间条件下对土壤中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培养150 d后,Act11和Act12对苯甲酸的降解量分别达到700~888和747~867 mg/kg,对对羟基苯甲酸的降解量分别达到94~218和117~118 mg/kg。②在土壤中加入有机质对2种酚酸相对降解率的影响不同,其中有机质对苯甲酸的相对降解率无显著影响;但Act11在培养15,60,150 d及Act12在培养60 d时,加入有机质能显著提高对羟基苯甲酸的相对降解率。③所有接菌土壤中,苯甲酸与对羟基苯甲酸平均降解速度较CK均有所提高。【结论】供试放线菌对土壤中的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加入有机质对对羟基苯甲酸的降解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草莓 苯甲酸 对羟基苯甲酸 微生物降解 化感作用 自毒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发布双酚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等的风险评估结果
14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61,共1页
4月9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表示:韩国食品药品安全评估院对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多种途径暴露于人体的3种双酚类(BPA、BPF、BPS)、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羟苯甲酯、羟苯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 4月9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表示:韩国食品药品安全评估院对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多种途径暴露于人体的3种双酚类(BPA、BPF、BPS)、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羟苯甲酯、羟苯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DEHP、DBP、BBP、DEP、DNOP、DIDP、DINP)共14种化学物质进行了综合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韩国国民体内的总暴露量没有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邻苯二甲酸酯类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食品药品安全 综合风险评估 化学物质 双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羟基苯甲酸对干旱胁迫下杉木幼苗保护酶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丁国昌 林思祖 +1 位作者 王爱萍 曹光球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83-1187,共5页
为研究干旱胁迫下杉木自毒物质邻羟基苯甲酸(SA)对杉木幼苗的毒害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通过水培方法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浓度杉木自毒物质邻羟基苯甲酸(SA)对杉木幼苗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0.3 ... 为研究干旱胁迫下杉木自毒物质邻羟基苯甲酸(SA)对杉木幼苗的毒害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通过水培方法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浓度杉木自毒物质邻羟基苯甲酸(SA)对杉木幼苗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0.3 MPa)、中度(-0.5 MPa)干旱胁迫下,随SA浓度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降后升再下降,但重度(-0.7 MPa)干旱胁迫下,SOD活性直线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表现为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先降后升,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总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杉木 自毒物质 羟基苯甲酸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酚羟基苯甲酸酯类高分子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
16
作者 河南工业大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7-137,共1页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酚羟基苯甲酸酯类的高分子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该高分子抗菌材料是通过含有一个含酚羟基苯甲酰氯类衍生物单体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通过亲核取代接枝到大分子上的方法而得到。本发明产品基于酚羟基苯甲酸酯类的高分...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酚羟基苯甲酸酯类的高分子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该高分子抗菌材料是通过含有一个含酚羟基苯甲酰氯类衍生物单体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通过亲核取代接枝到大分子上的方法而得到。本发明产品基于酚羟基苯甲酸酯类的高分子抗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霉菌均具有优异的杀菌作用;该高分子抗菌材料既具有广谱、高效、持久的抗菌功能,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与聚乙烯、聚丙烯等非极性树脂及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其它树脂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抗菌剂 苯甲酸酯类 抗菌材料 制备方法 羟基 含酚 金黄色葡萄球菌 乙酸乙烯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胁迫下邻羟基苯甲酸对杉木幼苗保护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国昌 林思祖 +2 位作者 王爱萍 曹光球 郑燕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63-366,共4页
通过水培方法研究了营养胁迫下不同浓度杉木自毒物质邻羟基苯甲酸(Salicylic Acid,SA)对杉木幼苗SOD和PO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营养胁迫(完全营养液、缺钙营养液、缺磷营养液)下,随浓度变化,SA对1年生杉木幼苗具有不同程度毒害作用。... 通过水培方法研究了营养胁迫下不同浓度杉木自毒物质邻羟基苯甲酸(Salicylic Acid,SA)对杉木幼苗SOD和PO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营养胁迫(完全营养液、缺钙营养液、缺磷营养液)下,随浓度变化,SA对1年生杉木幼苗具有不同程度毒害作用。与3个对照(不含SA的3个梯度营养胁迫)相比,缺钙或缺磷胁迫下,低浓度SA(50mg·L-1)处理1年生杉木幼苗的SOD、POD等指标总体上表现为先降低后上升趋势;较高浓度(100mg·L-1)和高浓度(200mg·L-1)SA处理的1年生杉木幼苗SOD、POD总体上表现为递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胁迫 杉木 自毒物质 羟基苯甲酸SOD P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奶和液体奶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研究
18
作者 梁艳 吕海燕 +4 位作者 刘丽君 李翠枝 王艳萍 任新志 邵振国 《中国乳业》 2012年第11期42-43,共2页
本文建立了酸奶和液体奶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中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样品用甲醇溶解后用超声波进行提取,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256nm,2种防腐剂在10min之内完全分离... 本文建立了酸奶和液体奶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中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样品用甲醇溶解后用超声波进行提取,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256nm,2种防腐剂在10min之内完全分离。各组分的回收率为96.9%~102%,检出限为1mg/kg,线性范围为1.0~4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防腐剂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酸酯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方铖 王阳 曹玉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99-803,共5页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单体,在玻碳电极表面原位聚合分子印迹聚合物敏感膜。采用方波伏安法对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在该印迹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当响应时间为15min时,0.95V(USSCE)...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单体,在玻碳电极表面原位聚合分子印迹聚合物敏感膜。采用方波伏安法对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在该印迹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当响应时间为15min时,0.95V(USSCE)处的峰电流与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浓度在2.0×10^--6-2.0×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0umol/L,而相同条件下,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在控制电极上的响应非常小并对浓度变化不灵敏;同时在印迹电极上氧化峰电位较在裸电极上发生了微弱正移。同一支印迹电极对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响应值的RSD为4.3%(n=10)。该印迹电极对尼泊金酯类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对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丙酯以及丁酯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1.89、1.70和2.01;对结构相似的苯酚、对羟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等响应不灵敏,对结构差异较大的如维生素C等几乎无响应。用该分子印迹电极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加标回收率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方波伏安法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6种对羟基苯甲酸酯及其钠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高海军 李勇 +1 位作者 严飞龙 郭静 《粮油食品科技》 2011年第3期45-48,共4页
建立了食品中毒性相对较大的6种低碳链醇烃基对羟基苯甲酸酯及其钠盐(甲、乙、异丙、丙、异丁、丁)含量的测定方法。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不同食品品种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种对羟基苯甲酸酯及其钠盐的回收率在82.5%... 建立了食品中毒性相对较大的6种低碳链醇烃基对羟基苯甲酸酯及其钠盐(甲、乙、异丙、丙、异丁、丁)含量的测定方法。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不同食品品种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种对羟基苯甲酸酯及其钠盐的回收率在82.5%~98.2%之间;方法的精密度RSD值均小于10%;方法的检出限均在0.2mg/kg以下;具有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用范围广、检测限低等优点;是不同食品品种中多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食品 气相色谱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