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潮过程中风浪对黄海海气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坚红 史嘉琳 +2 位作者 彭模 盛建明 苗春生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1-553,共13页
采用2009—2013年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大气和海洋再分析资料对黄海海气间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FVCOMSWAVE浪流耦合模式对典型寒潮过程中风浪的影响效果进行模拟研究与对比分析。统计结果显... 采用2009—2013年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大气和海洋再分析资料对黄海海气间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FVCOMSWAVE浪流耦合模式对典型寒潮过程中风浪的影响效果进行模拟研究与对比分析。统计结果显示,通量受海表大风、海气温差及海洋环流等因子影响,秋冬季节强烈,春夏季节相对较弱,在寒潮活跃的冷季该海域的海流处于弱流期,风浪对海面通量的作用明显增强。海温特征也显示冷季的不稳定性显著强于暖季,因此该海域冷季具有更强的海气热量通量。沿岸站点的比较显示,南部吕泗站面向更开阔的东海海域,其平均波高高出北部20%左右。这与沿海南部通量强于北部特征对应。数值模拟显示,在寒潮过程中,海气界面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输送比多年月平均状态显著增强,动量通量增大1~5倍,热量通量增大1~6倍。寒潮过程入海冷锋走向、强度、移动方向显著影响海面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大值区的分布。偏北路寒潮纬向型冷锋入海,其强度东部大于西部,造成通量大值区形成在黄海东北部,而偏西路寒潮经向型冷锋入海,其强度南部大于北部,造成通量大值区形成在黄海南部。同时偏北路径寒潮强度大于偏西路径,海气动量通量响应较偏西路径强约25%,热量通量强约50%。耦合风浪作用的模拟显示,海气间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明显增大,对不同强度风浪,浪高增加1.5倍,动量通量最大值增大约2倍,热量通量增大10~160 W/m2;浪高减弱至0.5倍,动量通量最大值则减弱约40%,热量通量减小10~55 W/m2。冷锋及其驱动的风浪强烈影响区域海气通量时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海 海气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 寒潮过程 FVCOM-SWAVE 浪流耦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杭州湾海域冬半年海洋热动能对寒潮过程响应模拟研究
2
作者 王坚红 周雨 +2 位作者 李洪利 苗春生 牛丹 《海洋预报》 2016年第4期58-70,共13页
应用大气与海洋再分析资料和FVCOM-SWAVE区域海洋耦合模式,对2004—2009年长江口杭州湾冷季(11—3月)海洋热动能—主要为海流能和温差能进行特征分析,以及对北路及西路入海寒潮过程影响下的海洋热动能变化进行模拟研究。结果显示:该海... 应用大气与海洋再分析资料和FVCOM-SWAVE区域海洋耦合模式,对2004—2009年长江口杭州湾冷季(11—3月)海洋热动能—主要为海流能和温差能进行特征分析,以及对北路及西路入海寒潮过程影响下的海洋热动能变化进行模拟研究。结果显示:该海域海流能主要受沿岸流和黑潮流系影响,此两流系强弱变化与南北季风的强弱变化,以及入海径流丰枯期的变化相关。2月海面温度SST低,且南北向水平温度梯度大,显示北方高纬冷海温的势力强盛。北路偏北寒潮大风在大陆近岸造成向南余流增强和余水位向岸增高。西路寒潮的偏西大风造成离岸向东的余流,在外海受地转力作用转为偏南流动,造成湾内负值余水位。海水表层温度的降低往往滞后于寒潮降温1—2 d。近海SST低于底层,其降温幅度大于底层,此种特征可持续3—5 d。外海站点寒潮影响造成的上下层海温迅速混合所需时间大约1—2 d,温度降幅小于近岸。增加波浪模式的耦合,增强了水位对寒潮的响应强度,显著改善模式产品质量。对3个SST海温槽脊系统的海流能与温差能比较显示,寒潮剧烈天气过程的影响,驱动自北向南的冷水团质量输送,造成海区热动能表现为短期迅速地显著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杭州湾 冬半年 海洋热动能 寒潮过程 FVCOM-SWAVE耦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有限区域模式对1979年1月东亚平均环流和寒潮过程的初步模拟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敏锋 刘晓东 焦彦军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4-304,共11页
利用不同分辨率的有限区域数值模式,由FGGEIIb分析场提供模式的初始条件和随时间变化的侧边界条件,通过长时间连续积分对东亚地区5625~6375°N、61375~13875°E范围内,1979年1月... 利用不同分辨率的有限区域数值模式,由FGGEIIb分析场提供模式的初始条件和随时间变化的侧边界条件,通过长时间连续积分对东亚地区5625~6375°N、61375~13875°E范围内,1979年1月的平均环流和寒潮过程进行了模拟和试验研究。文中首先考察了在研究时段内长时间积分后,模式的计算性能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由于强加于模式的侧边界条件的作用,可以使得误差增长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误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通过对24小时变高、24小时变温负中心值和逐日温压场的分析,发现模式对中长期天气过程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因而具有区域气候模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区域 数值模式 东亚 寒潮天气过程 大气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11月下旬两次寒潮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磊 彭明艳 +1 位作者 张方方 安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801-15803,共3页
通过对2011年11月18~20日和11月29日~12月1日2次临近寒潮过程的对比分析,探讨其不同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2次寒潮过程在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和冷空气源地、移动等方面存在着相同与不同之处。其主要差异在于第1次寒潮过程属小... 通过对2011年11月18~20日和11月29日~12月1日2次临近寒潮过程的对比分析,探讨其不同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2次寒潮过程在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和冷空气源地、移动等方面存在着相同与不同之处。其主要差异在于第1次寒潮过程属小槽发展型,南支系统活跃程度较弱;第2次属低槽东移型,南支系统活跃,低层有低涡配合,地面有气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过程 对比分析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寒潮天气过程风险预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顾荣直 田心如 +2 位作者 禹梁玉 陈小宇 李泽宇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6,共10页
利用江苏省1961—2020年70个国家级及1300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同时段的日最低气温重构数据,选取最低气温48 h最大降温幅度、累计降温幅度、过程日极端最低气温和寒潮过程持续天数共4个要素作为寒潮灾害气象致灾因子,综合信息熵权法和专... 利用江苏省1961—2020年70个国家级及1300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同时段的日最低气温重构数据,选取最低气温48 h最大降温幅度、累计降温幅度、过程日极端最低气温和寒潮过程持续天数共4个要素作为寒潮灾害气象致灾因子,综合信息熵权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各致灾因子权重,构建寒潮过程致灾危险性评估模型,形成致灾危险性指数长时间序列,采用百分位法确定危险等级。基于智能网格气温预报数据,计算寒潮过程预估致灾危险性指数,在此基础上结合承灾体暴露度及脆弱性信息,构建寒潮过程风险预评估模型,对高分辨率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和小麦等承灾体进行风险预估,同时考虑前期气温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修正了小麦脆弱性指标。结果表明:(1)江苏省历年寒潮过程发生频次总体呈现20世纪后40年多、21世纪前20年少的态势,北部地区发生频次显著多于南部地区;寒潮过程的气象致灾因子强度大体上具有西部强于东部、北部强于南部的分布特征;(2)通过对2022年11月28日—12月3日江苏全省性寒潮天气过程的个例分析,可以得出与实际灾情基本相符的寒潮天气过程的致灾危险性预评估和风险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过程 气象致灾因子 智能网格预报 危险性预估 风险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潮天气下考虑风速波动差异性的风电功率概率预测方法
6
作者 梁志峰 周皓阳 +3 位作者 杨明 康重庆 孙大雁 刘毅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114,共9页
新型电力系统中风电装机占比持续增加,其受复杂天气变化的冲击程度也不断加深。寒潮天气下风速的波动变化规律与常规天气相比差异显著,传统的风电功率单值预测方法难以适用,容易出现极大预测偏差,且无法提供有效的预测不确定性信息。分... 新型电力系统中风电装机占比持续增加,其受复杂天气变化的冲击程度也不断加深。寒潮天气下风速的波动变化规律与常规天气相比差异显著,传统的风电功率单值预测方法难以适用,容易出现极大预测偏差,且无法提供有效的预测不确定性信息。分析了寒潮天气下传统预测方法的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特征及其与风速波动场景的关联关系,进而依据风速波动情况提出划分判据,将风速序列分为平稳波动场景和剧烈波动场景,同时基于生成对抗网络解决风速剧烈波动场景的小样本问题,最终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现了寒潮天气下风电功率概率预测的分场景建模。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寒潮天气下的风电功率预测精度,同时也显著改进了概率预测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天气过程 风速波动场景 小样本扩充 概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秋末初冬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晓慧 盛立芳 张红岩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56,共6页
本文利用天气学和动力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渤海秋末初冬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渤海冷空气大风发生和维持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天气学 动力诊断 渤海 大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10月2—4日七台河市一次寒潮天气过程个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胡玥明 曲艳秀 徐竟涵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8期249-251,共3页
为更好地研究七台河市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为预报服务提供参考,选取秋季一场较强寒潮过程和降温前期形势进行分析,该过程具有典型的环流背景,包括东亚倒Ω流型的建立、乌山阻塞高压的建立与崩溃、横槽转竖等特征,得出寒潮暴发的天... 为更好地研究七台河市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为预报服务提供参考,选取秋季一场较强寒潮过程和降温前期形势进行分析,该过程具有典型的环流背景,包括东亚倒Ω流型的建立、乌山阻塞高压的建立与崩溃、横槽转竖等特征,得出寒潮暴发的天气学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台河市 寒潮天气过程 环流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市2次寒潮天气过程造成不同极端天气事件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党英娜 潘旭光 +1 位作者 郭庆利 武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8期185-187,192,共4页
对2016年1月22—24日(过程1)和2月13—14日(过程2)2次寒潮天气过程环流形势和寒潮天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寒潮过程均由横槽转竖造成寒潮爆发,但过程1转竖时间较晚,过程2转竖时间较早;影响系统不同造成2次过程降水量及降水性质有明... 对2016年1月22—24日(过程1)和2月13—14日(过程2)2次寒潮天气过程环流形势和寒潮天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寒潮过程均由横槽转竖造成寒潮爆发,但过程1转竖时间较晚,过程2转竖时间较早;影响系统不同造成2次过程降水量及降水性质有明显差别。过程1只有强冷空气影响,形成冷流降雪,且因1月海水温度较低,造成降水量级相对较小;过程2中高空槽、700 h Pa低空急流和地面气旋的较好配合造成多地降水超过同期极值,且前期为降雨后期转为降雪。前期气候背景的不同造成2次过程最低气温也有明显差异。过程1前期不断有小槽引导冷空气南下,已使各地气温不断下降,横槽转竖携带冷空气主体过境,使各地气温进一步下降,多地最低气温打破历史极值;过程2前期受暖平流影响基础气温较高,所以最低温度未创新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天气过程 横槽转竖 环流形势 气候背景 山东烟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淅川县丹江库区寒潮气候特征及预报研究
10
作者 张硕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244-244,247,共2页
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和冷空气活动规律,结合分析14:00气温、气压变化曲线,选取不同的预报因子,分月建立寒潮预报天气模型。该方法客观、自动化程度高,从资料选取到预报出是否有无寒潮天气,可自动完成,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其判... 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和冷空气活动规律,结合分析14:00气温、气压变化曲线,选取不同的预报因子,分月建立寒潮预报天气模型。该方法客观、自动化程度高,从资料选取到预报出是否有无寒潮天气,可自动完成,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其判别更准确,明显提高寒潮天气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天气过程 冷空气路径 预报 河南淅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表温度与低层气温对江苏沿海冬季近地层风场特征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坚红 李星 +2 位作者 苗春生 于波 陶玫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9-828,共10页
统计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江苏省沿海地区冬季风场状况显示,近地层风场对海表温度与低层气温的季节性以及短时过程演变都有显著响应。风速场表现为风速自内陆向海上增加,等值线与海岸线走向一致,风速梯度在沿海岸线的近海最强。季节性特征为... 统计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江苏省沿海地区冬季风场状况显示,近地层风场对海表温度与低层气温的季节性以及短时过程演变都有显著响应。风速场表现为风速自内陆向海上增加,等值线与海岸线走向一致,风速梯度在沿海岸线的近海最强。季节性特征为:夏季低风速频次多,冬季高风速频次多;随着高度的增加,相同等级的大风风速在冬季出现频次明显高于夏季。寒潮入侵时,江苏自北向南气温降温幅度递减,海温响应的演变趋势类似,但降温幅度小。具有冷锋与副冷锋的寒潮降温呈三个阶段:(1)先缓降后速降,(2)弱回升,(3)再次降温。大风伴随降温,风速的明显减弱滞后于气温的速降,随着气温回升风速增大,对应副冷锋的降温风速有二次滞后减弱。当近海SST数值增大后,海上风速极大值区强度减弱。同一纬度上,内陆地区风速增加,近海海域风速减小,大值中心仍处于江苏近海海上。当低层气温温差加大、冷锋强度增强时,气旋式风场的切变线后方的风向由偏西北转为偏北风,整体风场的响应强度增大,大值风速带主要位于江苏沿海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沿海冬季风场 寒潮过程 海表温度 低层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erature gradients in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under effect of cold wave 被引量:3
12
作者 顾斌 陈志坚 陈欣迪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227-1241,共15页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of a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under the effect of cold wave processes were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s were found different from those under the effect of solar radiation or...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of a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under the effect of cold wave processes were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s were found different from those under the effect of solar radiation or nighttime radiation cooling and should not be simplified as one dimensional. A temperature predicting model that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emperatures over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concrete box girder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tical model, a two-dimensional temperature gradient model was proposed and a parametric study that considere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was performed. The results of sensitivity analysis show that the cold wave with shorter duration and more severe temperature drop may cause more unfavorable influences on the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Finally, the unrestrained linear curvatures, self-equilibrating stresses and bending stresses when considering the frame action of the cross section, were derived from the proposed temperature gradient model and current code provisions, respectively. Then, a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the value calculated against proposed model and several current specific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d wave may cause more unfavorable effect on the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especially on the large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thermal effect caused by cold wave during the design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box girder temperature field temperature gradient cold wa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书架
13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0-400,共1页
《天气学概要》 该书是对天气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概要介绍。全书共10章,内容依次为天气图、风场和温压场的关系、气团与锋、气旋和反气旋、大气环流寒潮、寒潮天气过程、降水天气过程、对流天气过程、台风天气过程和高影响天气过程。
关键词 寒潮天气过程 书架 降水天气过程 大气环流 天气学 反气旋 天气图 温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城地区畜牧业抗灾救助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
14
作者 王一新 于跃武 周生仁 《新疆畜牧业》 2010年第4期14-16,共3页
1塔城地区受灾基本情况 自2009年入冬以来,塔城地区气候异常多变,多次出现强降雪、降温和强寒潮天气过程,塔城盆地连续遭受强雨雪和大风天气影响,气温骤升骤降。特别是2009年12月21日以来,地区多次出现连续性大范围降雪天气,降雪主要... 1塔城地区受灾基本情况 自2009年入冬以来,塔城地区气候异常多变,多次出现强降雪、降温和强寒潮天气过程,塔城盆地连续遭受强雨雪和大风天气影响,气温骤升骤降。特别是2009年12月21日以来,地区多次出现连续性大范围降雪天气,降雪主要集中在塔城盆地,强降雪、降温天气造成部分交通中断、牲畜觅食困难和大量房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城地区 救助工作 畜牧业 抗灾 寒潮天气过程 塔城盆地 降温天气 强降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