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21年中国宫颈癌疾病负担趋势分析及2022—2035年预测研究
1
作者 尚忠华 蒋芝月 +3 位作者 黄朝晖 杨星 刘海燕 张丽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3314-3320,共7页
背景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给世界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是当前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宫颈癌疾病负担的趋势,并预测2022—2035年宫颈癌疾病负担情况,为制订和调整... 背景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给世界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是当前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宫颈癌疾病负担的趋势,并预测2022—2035年宫颈癌疾病负担情况,为制订和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对1990—2021年中国宫颈癌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及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率的时间趋势进行分析,并与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比较。基于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BAPC),对2022—2035年中国宫颈癌疾病负担进行预测。结果中国宫颈癌标化发病率由1990年的11.80/10万增至2021年的13.37/10万(EAPC=0.88,95%CI=0.70~1.07);标化死亡率由1990年的6.98/10万降至2021年的4.64/10万(EAPC=-1.05,95%CI=-1.20~-0.89);标化DALYs率由1990年的228.2/10万降至2021年的149.8/10万(EAPC=-1.07,95%CI=-1.22~-0.92)。35岁及以上女性宫颈癌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比例从1990年的86.41%升至2021年的92.12%,DALYs数占总DALYs数的比例从1990年的88.48%升至2021年的95.07%;40岁及以上女性宫颈癌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比例从1990年的86.42%升至2021年的95.54%。25~54岁组宫颈癌标化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其中,45~49岁年龄组上升幅度最大(EAPC=1.49,95%CI=1.20~1.78);45~49岁组宫颈癌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在<60岁人群中下降幅度最小。预测2035年,中国宫颈癌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以及标化DALYs率将分别降至11.8/10万、3.4/10万和112.8/10万。结论1990—2021年,中国宫颈癌标化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而标化死亡率与标化DALYs率则呈缓慢下降趋势。预测至2035年,中国宫颈癌的发病、死亡及DALYs负担将呈下降态势。35岁以上人群构成了宫颈癌疾病负担的主体,是防控策略的核心目标人群。基于现有防控经验,建议加速推进9~14岁女童HPV疫苗全国接种的全覆盖策略;精准提升35~44岁人群的宫颈癌筛查覆盖率。通过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防控体系,以期有效降低中国宫颈癌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疾病负担 发病率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患者下肢淋巴水肿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颖 刘高明 +1 位作者 张凤 赵国瑞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51,113,共6页
目的 构建宫颈癌术后患者下肢淋巴水肿(lower limb lymphedema, LLL)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性能,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LLL发生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2020年某院759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 目的 构建宫颈癌术后患者下肢淋巴水肿(lower limb lymphedema, LLL)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性能,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LLL发生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2020年某院759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建立Bayes判别分析及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curve, AUC)评估模型预测能力,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估模型预测价值。结果 Bayes判别分析和列线图模型的AUC分别为91.30%、95.00%,敏感度分别为83.05%、87.60%,特异度分别为85.02%、90.01%。结论 构建的宫颈癌术后LLL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预测性能较好,能为临床识别高风险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下肢淋巴水肿 风险预测 Bayes判别分析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筛查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成都市45万人群 被引量:6
3
作者 舒婷 兰志鹏 +2 位作者 巫霞 罗映娟 杨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19,共7页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明确,通过规范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是WHO推荐的首选宫颈癌筛查方法,了解成都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对优化成都市宫颈癌筛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明确,通过规范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是WHO推荐的首选宫颈癌筛查方法,了解成都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对优化成都市宫颈癌筛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成都市35~64岁参加宫颈癌筛查人群的hrHPV感染现状和宫颈病变患者的hrHPV亚型感染分布情况,探讨hrHPV阳性检出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从“成都市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数据库”收集2023年参加成都市免费宫颈癌筛查的459433例个案数据,分析不同hrHPV基因型感染总体分布情况以及宫颈病变患者的hrHPV亚型感染分布情况,比较不同特征人群hrHPV感染情况,并构建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rHPV检出阳性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459433例中,hrHPV阳性检出率为11.65%(53509/459433),hrHPV感染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1501.082,P<0.001)。82.39%(131/159)的宫颈癌患者感染HPV 16或18亚型,以单纯感染HPV 16亚型为主(52.20%,83/159)。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绝经状态、避孕方式、妊娠次数、分娩次数为hrHPV阳性检出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成都市女性hrHPV阳性检出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筛查过程中,要重视健康教育与随访工作,特别是对HPV 16或18亚型阳性者的后续随访工作。开展宫颈癌筛查宣传工作时应特别关注年长者、文化程度较低者、未婚或离异/丧偶者、已绝经者、未避孕或采用避孕套外的其他避孕方式者、妊娠或分娩2次以上者等重点人群,加强宫颈癌防治核心知识、生殖健康知识等的宣传,提高妇女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筛查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Core^(TM)分析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潜在血浆标志物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霞 刘开江 +2 位作者 哈丽丹.热依木 武贵臻 阿布力孜.阿布杜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基于维吾尔族宫颈癌蛋白质组学分析数据,借助MetaCoreTM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构建维吾尔族宫颈癌相关生物信号网络,探讨癌变机理,寻找血浆预警蛋白。方法:运用MetaCoreTM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针对前期研究中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筛... 目的:基于维吾尔族宫颈癌蛋白质组学分析数据,借助MetaCoreTM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构建维吾尔族宫颈癌相关生物信号网络,探讨癌变机理,寻找血浆预警蛋白。方法:运用MetaCoreTM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针对前期研究中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分析获得的维吾尔族妇女早期宫颈癌患者血浆中43个核心差异蛋白进行功能注释、细胞内组成以及在机体中所负责的生物学加工进程进行富集分析,并且构建生物信号通路网络、筛选候选生物标志物。结果:发现宫颈癌患者血浆中的差异蛋白的生物功能主要集中在细胞内构成的负调节、胆固醇反向转运、应激反应的负调节等,涉及的通路主要有脂代谢中的胆汁酸代谢调节和受体依赖的胆汁酸浓缩负调节、炎症补体系统、细胞骨架肌动蛋白纤维、ESR1膜受体转导途径。通过MetaCoreTM最短路径算法分析构建出差异蛋白生物信号网络图,并且筛选出4种候选生物标志性蛋白,分别是抗凝血酶Ⅲ(ATⅢ)、凝集素(CLU)、绒毛蛋白1(VIL1)和免疫球蛋白κ(IGK@)。结论:ATⅢ、CLU、VIL1、和IGK@可作为宫颈癌的候选标志物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TM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与发展的机理,丰富了宫颈癌早期筛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妇女 宫颈癌metacoretm分析 血浆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已婚妇女宫颈癌发病影响因素Meta分析 被引量:114
5
作者 周权 黄民主 +1 位作者 黄霜 林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29,共5页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已婚妇女宫颈癌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发生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以"宫颈癌"、"危险因素"、...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已婚妇女宫颈癌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发生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以"宫颈癌"、"危险因素"、"影响因素"和"病例对照"为检索词,收集1986—2009年的15篇关于中国已婚妇女宫颈癌发病有关的研究,应用Meta分析的Mantl-Haensel固定效应模型及Dersimonion-Laird随机效应模型,综合定量评价宫颈癌危险因素的作用。结果:纳入本次meta分析的15篇研究文献中,累计宫颈癌病例2 591例,对照7 731例。各因素的合并OR值及其95%CI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217.06(90.49~520.64)、人工流产次数:3.63(2.18~6.04)、性伴侣:2.68(1.92~3.74)、被动吸烟:2.64(1.78~3.93)、丈夫包皮过长:2.26(1.46~3.51)、宫颈肿瘤家族史:2.21(1.69~2.89)、早婚:2.05(1.42~2.94)、精神创伤:1.95(1.63~2.34)、结婚次数:1.92(1.42~2.59)、吸烟:1.91(1.56~2.35)、多产:1.85(1.30~2.64)、初产年龄过早:1.80(1.24~1.83)、饮茶:0.42(0.28~0.62)、多食蔬菜:0.22(0.11~0.45)。结论:影响中国已婚妇女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HPV感染、人工流产次数、性伴侣、被动吸烟、丈夫包皮过长、宫颈肿瘤家族史、早婚、精神创伤、结婚次数、吸烟、多产及初产年龄过早;保护因素是:多食蔬菜及饮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影响因素 综合分析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9至2008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趋势分析 被引量:216
6
作者 胡尚英 郑荣寿 +3 位作者 赵方辉 张思维 陈万青 乔友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女性子宫颈癌在1989至2008年的发病和死亡趋势,为制定和评价我国子宫颈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1989至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城市和农村子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粗率,以及标准化人口年龄调整... 目的探讨中国女性子宫颈癌在1989至2008年的发病和死亡趋势,为制定和评价我国子宫颈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1989至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城市和农村子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粗率,以及标准化人口年龄调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采用Joinpoint软件估算年度变化百分比,分析1989至2008年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全国子宫颈癌粗发病率由1989至1990年的3.06/10万上升到2007至2008年的11.87/10万,城市肿瘤登记地区由4.96/10万上升到11.98/10万,农村地区由2.39/10万上升到11.77/10万。全国子宫颈癌的粗死亡率由1989至1990年的2.19/10万上升到2007至2008年的3.20/10万,城市肿瘤登记地区由3.21/10万到2.56/10万,农村地区由1.82/10万上升到3.75/10万。1989至2008年子宫颈癌的粗发病率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后以平均每年14.4%和22.5%的速度递增;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后,城市地区增速变化不大,农村地区小幅降低。虽然全国子宫颈癌的粗死亡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在1989至2008年总体无变化,但在1999年后粗死亡率平均每年上升8.1%;城市地区的粗死亡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在2001年后均以平均每年7.3%的速度递增;而农村地区的粗死亡率在1989至2008年平均每年上升3.9%,世界人口标化率无变化。结论近十几年来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子宫颈癌筛查和疫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从而有效降低子宫颈癌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发病率 死亡率 肿瘤登记 趋势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IB1期宫旁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卢淮武 王丽娟 +4 位作者 谢玲玲 钟沅月 陆晓楣 林仲秋 周晖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3-696,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癌IB1期的宫旁转移率以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宫颈癌IB1期宫旁转移的低危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经手术治疗的149例宫颈癌IB1期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宫旁浸润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包...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癌IB1期的宫旁转移率以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宫颈癌IB1期宫旁转移的低危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经手术治疗的149例宫颈癌IB1期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宫旁浸润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宫旁转移率为5.4%。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淋巴脉管浸润(LSVI)、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阴道累及、宫体累及情况可能与宫旁转移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HR:26.95,95%CI:2.32~313.41)与LSVI(HR:47.6,95%CI:2.561~886.32)是宫旁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LSVI(-)+淋巴结(-)的患者宫旁转移率为0。【结论】宫颈癌IB1期宫旁转移率较低,淋巴结阴性并且无脉管浸润的患者可考虑实施损伤较小的手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待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旁转移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刚 李光仪 +2 位作者 陈蔚瑜 陈露诗 钟沛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手术 (15例 )和剖腹手术(17例 )治疗的临床Ⅰ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疾病复发等。结果 :腹腔镜...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手术 (15例 )和剖腹手术(17例 )治疗的临床Ⅰ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疾病复发等。结果 :腹腔镜组 1例因膀胱损伤而中转开腹。 2例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手术时间分别为 2 0 5分钟和 115分钟 ,出血分别为 75 0ml和 2 0 0ml;12例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平均 30 3 7分钟 ,术中出血平均 393 3ml,平均切除淋巴结 15 3个。剖腹手术组手术时间平均 2 18 0分钟 ,术中出血平均 384 1ml,平均切除淋巴结 16 2个。腹腔镜和剖腹手术组术后病率分别为 5 0 %和 47 1%。腹腔镜组髂外静脉损伤 2例 ,剖腹手术组髂总静脉损伤 1例。两组术后尿潴留分别为 3例和 4例 ,淋巴囊肿分别为 4例和 2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剖腹手术组 (P<0 .0 1) ,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 3月至 4年 ,两组各 1例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可作为早期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治疗 宫颈癌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倍体分析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刚 王莉 +2 位作者 石松荔 曹雅静 唐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639-1642,共4页
目的:与传统细胞学诊断方法相比较,探讨细胞DNA倍体分析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就诊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妇科的4 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 189例采用联合应用液基超薄细胞制片技术及DNA倍体... 目的:与传统细胞学诊断方法相比较,探讨细胞DNA倍体分析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就诊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妇科的4 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 189例采用联合应用液基超薄细胞制片技术及DNA倍体分析技术捡测,1920例行传统宫颈细胞学检测。阳性者行宫颈活检检测,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传统宫颈细胞学组共检出阳性病例50例(2.61%),均行阴道镜活检,检出阳性病例6例(12.0%);DNA倍体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组共检出阳性病例201例(9.18%),其中183例行阴道镜活检,检出阳性病例125例(6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同时两种检出方法的135例病例进行比较,传统细胞学技术筛查出阳性病例50倒,阴性病例85例;DNA倍体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筛检出阳性病例74例,阴性病例61例。两种筛查方法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宫颈活检组织学诊断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作为评价标准,液基细胞学检测灵敏度为32.3%,特异度为97.3%;DNA倍体分析技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2.4%和82.6%,两者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液基超薄细胞制片及DNA倍体分析技术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传统宫颈细胞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细胞学 DNA倍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与放射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高文 刘素云 +3 位作者 陈志仁 钟俊勇 朱雪连 丘全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0期1043-1044,共2页
目的 探讨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晚期宫颈癌分为 ,介入插管化疗栓塞组和放射治疗组 ,每组 48例。结果 介入插管化疗栓塞组症状缓解、肿块消退、Ⅱ期手术、 3年和 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放射治疗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 目的 探讨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晚期宫颈癌分为 ,介入插管化疗栓塞组和放射治疗组 ,每组 48例。结果 介入插管化疗栓塞组症状缓解、肿块消退、Ⅱ期手术、 3年和 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放射治疗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副反应中胃肠道反应 ,血白细胞减少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介入插管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宫颈癌 ,是一种提高疗效及生存质量 ,副反应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对比分析 介入治疗 放射治疗 晚期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宫颈癌组织标本中HPV感染情况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曾莉 郭遂群 +2 位作者 云径平 谢波 俞守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9-400,共2页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其型别分布。方法采用HPV通用引物对宫颈癌组织标本中的HPVL1区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根据PCR产物测序所得序列分析对HPV分型。结果130例宫颈癌组织HPVDNA检出率为82.3%,广州宫颈癌患...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其型别分布。方法采用HPV通用引物对宫颈癌组织标本中的HPVL1区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根据PCR产物测序所得序列分析对HPV分型。结果130例宫颈癌组织HPVDNA检出率为82.3%,广州宫颈癌患者存在HPV16、33、18、52、11、31、58、68、53和59十种型别。结论证实了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妇女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聚合酶链反应 测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扩大筛检计划的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邓静 谭红专 +2 位作者 杨土保 黄昕 周书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0-475,共6页
目的:探讨扩大宫颈癌筛检覆盖率计划是否具有成本效益。方法:利用浏阳市11年来的宫颈癌普查资料和浏阳市公共卫生综合试点调查资料,对现行的宫颈癌筛检和扩大筛检覆盖率的方案进行比较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采取扩大筛检计划后,浏阳市30... 目的:探讨扩大宫颈癌筛检覆盖率计划是否具有成本效益。方法:利用浏阳市11年来的宫颈癌普查资料和浏阳市公共卫生综合试点调查资料,对现行的宫颈癌筛检和扩大筛检覆盖率的方案进行比较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采取扩大筛检计划后,浏阳市30~59岁已婚妇女的筛检覆盖率从7.20%上升至66.67%(u=17.84,P<0.001),每周期早期发现病例从20例增加到45例,避免减寿命年数从103.46增加至925.83个生命年。成本效益分析提示:多挽救1个寿命年平均需花费6 917.07元。从筛检的成本效益比来看,筛检覆盖率为66.67%时的效益成本比为1.80∶1,高于常规筛检的效益成本比1.40∶1,且两种方案均有较好的成本效益。结论:通过强化宣传,提前通知等方式,提高宫颈癌筛检的覆盖率,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成本效益分析 筛检 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马正海 钱东 +5 位作者 马纪 林仁勇 闻明 钟哲 张富春 张秋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00-404,共5页
为了分析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16型E6基因结构特点 ,从中国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活检组织标本中提取DNA ,以宫颈癌活检组织标本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获得HPV16E6基因 ,将其克隆到pUCm T载体上 ,并对其... 为了分析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16型E6基因结构特点 ,从中国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活检组织标本中提取DNA ,以宫颈癌活检组织标本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获得HPV16E6基因 ,将其克隆到pUCm T载体上 ,并对其进行基因全序列分析 .PCR检测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阳性率为 82 35 % (14/17) ;测序结果显示 ,新疆株HPV16E6基因全长 45 6bp ,大小与德国标准株一致 .E6基因的第 2 47位碱基发生T→G突变 ,并由此引起所编码的氨基酸亦发生改变 .上述结果表明 ,中国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组织中HPV16E6的基因结构与德国标准株HPV16E6基因之间存在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宫颈癌 E6基因 核苷酸序列分析新疆 维族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山东地区妇女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E6E7基因的分离、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雪梅 司静懿 +5 位作者 刘世德 徐建青 刘朝奇 李昆 陈浩 宋国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5-191,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山东地区宫颈癌患者HPV16型E6E7基因结构特点。方法从中国山东地区宫颈癌活检组织中提取DNA,经HPV多重引物PCR法鉴定标本中感染HPV型别,选感染HPV16型的标本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 目的分析中国山东地区宫颈癌患者HPV16型E6E7基因结构特点。方法从中国山东地区宫颈癌活检组织中提取DNA,经HPV多重引物PCR法鉴定标本中感染HPV型别,选感染HPV16型的标本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HPV16E6E7基因,将其重组入pALTER-1载体,进行双向测序、分析。结果构建了含中国山东地区宫颈癌患者组织中HPV16E6E7的重组质粒,命名为HPV16E6E7-SD。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全长776bp,与已发表的德国标准株长度相等,但其核苷酸顺序的第557位核苷酸“T”变为“C”,即E6的终止密码子TAA变为谷氨酰胺密码子CAA。结论中国山东地区宫颈癌患者组织中HPV16E6E7的基因结构与德国标准株HPV16E6E7基因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E6E7基因 宫颈癌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途径治疗早期宫颈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赵际童 周圣涛 +1 位作者 边策 赵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8-622,共5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两种手术途径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R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时限为1990年1月至2015年3月,纳入比较两种手术途径行R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前瞻性比较性研究,采用R...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两种手术途径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R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时限为1990年1月至2015年3月,纳入比较两种手术途径行R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前瞻性比较性研究,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前瞻性比较性研究,共计449例宫颈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两种手术途径在术后复发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盆腔淋巴结切除数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文献无明显异质性和发表偏倚。结论:与开腹途径相比,腹腔镜途径RH不增加术后复发和手术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早期宫颈癌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T2WI纹理特征的决策树分类分析在FIGO-Ⅱ期宫颈癌宫旁浸润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何月明 范良生 +3 位作者 罗锦文 李新春 关玉宝 王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60-1565,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MR-T2WI纹理特征的决策树分类分析所建立的分类预测模型对FIGO-Ⅱ期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连续90例FIGO-Ⅱ期宫颈癌患者的MRI资料,其中FIGOⅡB期宫旁浸润组45例,FIGO-ⅡA期非宫... 目的:探讨基于MR-T2WI纹理特征的决策树分类分析所建立的分类预测模型对FIGO-Ⅱ期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连续90例FIGO-Ⅱ期宫颈癌患者的MRI资料,其中FIGOⅡB期宫旁浸润组45例,FIGO-ⅡA期非宫旁浸润组45例。使用Mazda软件在MR-T2WI上提取宫颈癌的794个纹理参数,经过特征选择降维得到10个纹理参数,比较2组中这10个MR纹理参数值的差异,选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作为自变量,采用SPSS软件进行决策树分类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决策树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采用卡方自交互侦测决策树(CHAID)、穷举CHAID、快速无偏和高效统计树(QUEST)和分类回归树(CRT)四种决策树方法成功建立了能够判断宫旁浸润与非宫旁浸润的预测模型,4种决策树预测模型的分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7%、83.3%、92.2%和82.2%,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0.833、0.922和0.822,敏感度分别为91.1%、77.8%、93.3%和82.2%,特异度分别为82.2%、88.9%、91.1%和82.2%。结论:基于MR-T2WI纹理特征的决策树分类分析能准确判断FIGOⅡ期宫颈癌的宫旁浸润情况,其中以分类回归树(CRT)生长法的鉴别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决策树 宫颈癌 肿瘤侵袭 临床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b~Ⅱa期宫颈癌术后放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静雅 古力米热.布然江 +1 位作者 涂剑楠 金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Ⅰb~Ⅱa期宫颈癌术后放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宫颈癌术后放疗后复发的预防及个性化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193例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的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 目的:探讨影响Ⅰb~Ⅱa期宫颈癌术后放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宫颈癌术后放疗后复发的预防及个性化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193例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的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术后放疗后复发组36例和未复发组157例,并对患者术后放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93例宫颈癌患者中鳞癌、腺癌、其他病理类型的发病率分别为90.2%(174/193)、5.7%(11/193)、4.1%(8/193)。鳞癌、腺癌及其他病理类型宫颈癌的复发率分别为16.7%(29/174)、45.5%(5/11)、25.0%(2/8),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的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3,P<0.05)。复发组年龄≤40岁、腺癌、阴道切缘阳性、有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宫旁受侵的构成比高于未复发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切缘阳性、有脉管浸润、有宫旁受侵是宫颈癌术后放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Ⅰb~Ⅱa期宫颈癌中鳞癌的发病率最高,但腺癌术后放疗后的复发率最高。术后病理提示阴道切缘阳性、有脉管浸润、有宫旁受侵的患者术后放疗后复发风险高,应严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术后放疗 复发 相关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艳娥 张菊 +2 位作者 阎小君 宋天保 李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分析中国陕西地区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HPV16型 )E6基因的结构特点。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 1例HPV16阳性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HPV16E6基因 ,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及全序列分析。结果 成功地克隆了HPV16E6基因 ,与GenBank... 目的 分析中国陕西地区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HPV16型 )E6基因的结构特点。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 1例HPV16阳性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HPV16E6基因 ,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及全序列分析。结果 成功地克隆了HPV16E6基因 ,与GenBank收录的原型相比 ,E6基因中有 2个碱基发生突变 ,推导其编码的氨基酸有 1个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E6基因 宫颈癌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变动度及灰色关联分析的青岛市某三甲医院宫颈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李风芹 田立启 季金凤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4-77,共4页
目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化及原因进行分析,为管控医疗费用,实施DIP、DRG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结构变动度及灰色关联法对2015—2020年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6623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化情况及关联度进... 目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化及原因进行分析,为管控医疗费用,实施DIP、DRG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结构变动度及灰色关联法对2015—2020年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6623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化情况及关联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015—2020年,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为34.60%;治疗费、药品费、耗材费、诊断费4项费用累计结构变动贡献率为93.54%,其中治疗费累计贡献率最大为33.99%。综合医疗服务费、诊断费、治疗费呈现正向贡献变动,药品费、耗材费、血液和血液类制品费对费用结构呈现负向贡献变动;6年间影响宫颈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关联度排前两位的是治疗费、诊断费。结论宫颈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结构符合改革预期,费用结构趋向合理,但仍有优化空间。建议注重医用耗材和药品合理使用,规范医师诊疗行为,积极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提高医师技术劳务价值,进一步优化费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手术 住院费用 结构变动度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病人焦虑、抑郁症状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尹亚楠 陈静 李云飞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3期799-801,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心理干预对宫颈癌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检索ISI Web of knowledge,EBSCO,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提取符合纳入标准文献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均数和标准差,采用Revman ... [目的]系统评价心理干预对宫颈癌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检索ISI Web of knowledge,EBSCO,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提取符合纳入标准文献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均数和标准差,采用Revman 5.2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国内外文献267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篇文献,涉及423例宫颈癌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的宫颈癌病人SDS评分[SMD=-9.32,95%CI(-12.42,-6.23),Z=5.90,P<0.000 01]、SAS评分[SMD=-11.20,95%CI(-16.28,-6.11),Z=4.32,P<0.000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对宫颈癌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心理干预 焦虑 抑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