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厌氧氨氧化菌好氧代谢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郑平 胡宝兰 徐向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21-526,共6页
将取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混培物与 N itrosomonas europaea和取自常规硝化反应器的混培物所作的比较研究表明 ,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能利用氨和羟胺为基质消耗氧 ;也能将基质氨和羟胺转化为亚硝酸 ;抑制氨氧化的抑制剂烯丙基硫脲和联氨... 将取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混培物与 N itrosomonas europaea和取自常规硝化反应器的混培物所作的比较研究表明 ,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能利用氨和羟胺为基质消耗氧 ;也能将基质氨和羟胺转化为亚硝酸 ;抑制氨氧化的抑制剂烯丙基硫脲和联氨可抑制厌氧氨氧化菌对氨的氧化 .厌氧氨氧化菌与好氧氨氧化菌 ,特别是两种混培物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菌 氮素污染 生物脱氮 好氧代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内聚物代谢的脱氮除磷及污泥减量技术应用研究
2
作者 杨日剑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4期198-202,共5页
针对传统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受限于碳源竞争以及脱氮与除磷菌污泥龄相冲突,产生工艺处理效果不稳定且污泥产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以内源聚合物代谢为主的脱氮除磷工艺,并通过遂宁市河东新区某污水厂工艺改造和运营调整,对传统工艺和以内... 针对传统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受限于碳源竞争以及脱氮与除磷菌污泥龄相冲突,产生工艺处理效果不稳定且污泥产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以内源聚合物代谢为主的脱氮除磷工艺,并通过遂宁市河东新区某污水厂工艺改造和运营调整,对传统工艺和以内聚物代谢为主的工艺运行效果及污泥产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调整后工艺出水水质满足排放标准,污泥产生量减少45.60%,单位水量电耗减少16%,除磷剂投加量减少22%,PAM投加量减少39.80%,有利于实现污水厂低碳化和节能化运营,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除磷 污泥减量 好氧代谢 内聚物代谢 低碳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菌群好氧共代谢降解酮洛芬特性研究
3
作者 宋文芳 吕红 +4 位作者 李钱生 王晓磊 傅泽 代祎 周集体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0-486,共7页
酮洛芬已在海洋环境中被广泛检出.为进一步了解海洋微生物对该化合物的降解特性,利用从海水中富集得到的YEP菌群研究其对20 mg/L酮洛芬的降解.结果表明,在以500 mg/L酵母浸粉为共代谢基质条件下,YEP菌群能够在36 h内好氧完全去除酮洛芬... 酮洛芬已在海洋环境中被广泛检出.为进一步了解海洋微生物对该化合物的降解特性,利用从海水中富集得到的YEP菌群研究其对20 mg/L酮洛芬的降解.结果表明,在以500 mg/L酵母浸粉为共代谢基质条件下,YEP菌群能够在36 h内好氧完全去除酮洛芬.在此过程中,YEP菌群分泌的铁载体能够将Fe(Ⅲ)还原成Fe(Ⅱ),Fe(Ⅱ)可与YEP菌群产生的H 2O 2反应生成OH.淬灭剂实验表明,OH参与了酮洛芬的降解.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生物驱动的类芬顿反应生成的OH参与了酮洛芬的初始羟基化反应,产生新的中间代谢产物,然后通过酶催化反应实现对酮洛芬的矿化.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Halomonas、Gracilimonas、Oceanimonas、Owenweeksia和Marinicella参与了生物驱动的类芬顿反应.研究结果为理解酮洛芬的生物降解机理及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归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P菌群 酮洛芬 好氧代谢 类芬顿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乙烯好氧共代谢降解菌鉴定和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祥胜 李军辉 +1 位作者 康怡军 董珊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4,119,共5页
由加油站附近污染土壤分离到一株好氧共代谢降解三氯乙烯的菌株Em-1,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表明为假单胞菌属。该菌可以利用甲苯为唯一碳源生长,可以以甲苯为生长底物降解三氯乙烯。对Em-1在甲苯中的生长曲线进行了分析... 由加油站附近污染土壤分离到一株好氧共代谢降解三氯乙烯的菌株Em-1,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表明为假单胞菌属。该菌可以利用甲苯为唯一碳源生长,可以以甲苯为生长底物降解三氯乙烯。对Em-1在甲苯中的生长曲线进行了分析,发现经过活化的菌株在甲苯培养基中8 h左右进入对数生长期。在摇瓶水平上进行了连续降解实验,表明甲苯经过24 h即消耗完毕,在含200 mg/L甲苯和50 mg/L三氯乙烯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经168 h培养,三氯乙烯去除率达29.6%。为研究微生物共代谢降解三氯乙烯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代谢 生物降解 假单胞菌属 三氯乙烯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污染物包覆层中氯仿的沿程生物转化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帅 邢志林 +5 位作者 李宸 张浩 胡文庆 张丽杰 张云茹 赵天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581-4590,共10页
为明晰氯仿(CF)在包覆层中的降解过程,构建了模拟覆盖层系统(SLCS),并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首次系统分析了CF在SLCS中的沿程生物转化机制,结果表明,覆盖层可根据氧气含量分为有氧区(0~20cm)、缺氧区(20~40cm)和无氧区(>40cm).高通量... 为明晰氯仿(CF)在包覆层中的降解过程,构建了模拟覆盖层系统(SLCS),并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首次系统分析了CF在SLCS中的沿程生物转化机制,结果表明,覆盖层可根据氧气含量分为有氧区(0~20cm)、缺氧区(20~40cm)和无氧区(>40cm).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有氧区的优势菌为甲烷氧化菌,其中Ⅰ型菌Methylobacter(甲基杆菌属)及Ⅱ型菌Methylosinus(甲基弯菌属)居多,缺氧区甲烷氧化菌的相对丰度为13%左右,缺氧和无氧区中Anaeromyxobacter(厌氧粘细菌属)成为了优势CF厌氧降解菌.CF在有氧、缺氧和无氧条件下均有效降解.在缺氧和无氧区,CF经厌氧还原脱氯转化为二氯甲烷,部分二氯甲烷在Dehalobacter(脱卤素杆菌属)作用下产生乙酸盐、H_2和CO_2.在有氧区,其余二氯甲烷通过甲烷氧化菌共代谢降解.改变进气口通量发现,SLCS对甲烷的去除率与通量呈负相关关系(R^2=0.80),但甲烷氧化速率与通量呈正相关关系(R^2=0.90).与甲烷类似,SLCS对CF的去除率与进气口通量呈负相关关系(R^2=0.86),但降解速率与进气口通量呈正相关关系(R^2=0.89).此外,进气口通量的增加对CF好氧共代谢降解的促进作用大于厌氧还原脱氯降解.该研究对氯代烃类污染物的降解提供了新的基础,对该类污染物的原位生物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覆盖层 氯仿 还原脱氯 好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