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勤 张晋宇 +3 位作者 王露露 刘昌峨 王勇 万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85-889,共5页
目的以慢病毒作为载体,制作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小鼠,建立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动物制备技术平台。方法慢病毒包装采用三质粒系统。3个质粒分别为转基因质粒FUGW、病毒结构蛋白表达质粒psPAX2以及病毒包膜蛋白表达质粒pMD2.G... 目的以慢病毒作为载体,制作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小鼠,建立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动物制备技术平台。方法慢病毒包装采用三质粒系统。3个质粒分别为转基因质粒FUGW、病毒结构蛋白表达质粒psPAX2以及病毒包膜蛋白表达质粒pMD2.G。病毒包装时,用磷酸钙沉淀法将三质粒共转染来源于人胚肾细胞系的293FT细胞,培养48h后,收取含病毒的上清,并通过高速离心浓缩病毒。将含浓缩病毒液作梯度稀释后感染293F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计数仪测定病毒滴度。用显微注射法将浓缩的病毒液注射至FVB/N小鼠1-细胞期胚胎透明带下。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胚胎EGFP的表达。将注射后发育至2-细胞期的胚胎移植至假孕受体母鼠,得F0代小鼠。通过紫外光照射观测EGFP在小鼠活体内的表达水平。结果病毒液浓缩前的滴度≥106TU/ml(transducing unit,TU),经过高速离心对病毒进行浓缩和纯化,其滴度达到109TU/ml以上。将浓缩病毒液注射至小鼠1-细胞期胚胎透明带下,注射后胚胎的2-细胞期卵裂率为81.8%(1189/1453),利用荧光显微镜分别在注射后60、84、132h观察胚胎,均发现有较强荧光。在2-细胞期,每一视野下胚胎阳性率>90%,说明包装的病毒成功并高效地转染小鼠胚胎。胚胎移植后假孕母鼠妊娠率为42.9%(12/28),首建鼠阳性率为60.8%(73/120),转基因小鼠的总体研制效率(转基因小鼠数/注射胚胎数)为5.0%(73/1453)。将F0代EGFP转基因小鼠分别与野生型小鼠交配,在其F1、F2、F3代小鼠中均获得了EGFP阳性小鼠,阳性率分别为91.4%(32/35)、93.8%(30/32)、93.1%(27/29)。结论通过慢病毒载体感染小鼠1-细胞期胚胎可有效地制备转基因小鼠。我们已初步建立了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小鼠制备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的瞬时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袁小松 沈继龙 +2 位作者 汪学龙 董慧芬 蒋明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异源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表达的可能性。方法运用电穿孔技术将质粒pEGFP-C1导入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提取分离体外培养48小时成虫的基因组DNA、总RNA和全虫蛋白,分别用PCR、RT-PCR和Western blo... 目的探讨异源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表达的可能性。方法运用电穿孔技术将质粒pEGFP-C1导入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提取分离体外培养48小时成虫的基因组DNA、总RNA和全虫蛋白,分别用PCR、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转基因在成虫体内的存在、转录和翻译。同时,使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EGFP在成虫体内进行定位。结果PCR和RT-PCR分别成功的扩增出760bp和276bp的预期大小的片断,Western-blot证实了EGFP基因在成虫体内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EGFP主要定位在成虫的皮层,口吸盘和尾部尤为明显。结论电穿孔技术成功地将异源基因引入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并获得表达,为转基因血吸虫和基因功能的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穿孔技术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血吸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家蚕同源重组质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桂慕燕 叶向群 +1 位作者 吴春旭 熊秀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8-633,共6页
以含家蚕丝心蛋白重链基因同源片段的质粒pG35 0为出发质粒 ,插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 ,构建成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同源重组质粒载体 pMD Fib IE EGFP ,通过PCR及酶切鉴定表明EGFP以正确的方式插入到原始质粒中 ,通过脂质体介... 以含家蚕丝心蛋白重链基因同源片段的质粒pG35 0为出发质粒 ,插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 ,构建成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同源重组质粒载体 pMD Fib IE EGFP ,通过PCR及酶切鉴定表明EGFP以正确的方式插入到原始质粒中 ,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胃癌细胞能发出很强的绿色荧光 ,表明该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P 家蚕 同源重组质粒载体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基因 载体构建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LIF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 被引量:3
4
作者 林雪梅 李芳菲 +2 位作者 姜蓉 王莎莉 王亚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LIF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表达载体,并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为研究LIF在维持人胚胎生殖细胞自我更新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重组质粒pcDNA3.1/lif为模板,PCR扩增LIF基因,将扩增片断双酶切后连接... 目的:构建携带人LIF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表达载体,并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为研究LIF在维持人胚胎生殖细胞自我更新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重组质粒pcDNA3.1/lif为模板,PCR扩增LIF基因,将扩增片断双酶切后连接到质粒pEGFP-Nl中,形成重组表达载体pEGFP-Nl/lif,并用脂质体法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T-PCR及Western杂交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GFP-N1/lif,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实现表达,检测到融合蛋白EGFP-LIF.结论重组pEGFP-N1/lif载体构建成功,可用于标记LIF蛋白,为进一步研究LIF在维持人胚胎生殖细胞自我更新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基因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重组PCR构建猪源膜联蛋白A2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江涛 吉艳红 +3 位作者 王光祥 尚佑军 刘艳红 刘湘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3,共6页
膜联蛋白A2是膜联蛋白多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在Ca2+存在时能与带负电荷的磷脂结合。最近研究显示,膜联蛋白A2在病毒感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应用RT-PCR和PCR方法分别获得了猪源膜联蛋白A2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然后用重... 膜联蛋白A2是膜联蛋白多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在Ca2+存在时能与带负电荷的磷脂结合。最近研究显示,膜联蛋白A2在病毒感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应用RT-PCR和PCR方法分别获得了猪源膜联蛋白A2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然后用重组PCR技术成功构建了膜联蛋白A2-EGFP融合基因,为研究膜联蛋白A2在病毒感染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以及病毒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PCR 膜联蛋白A2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熊思齐 夏晓波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对体外培养的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转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视网膜组织块法培养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振荡法分离纯化细胞,并对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用阳离子脂质体Lip...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对体外培养的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转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视网膜组织块法培养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振荡法分离纯化细胞,并对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负载pEGFP-N1质粒转染Müller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后12、24、48、72h的转染效率。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转染和未转染细胞的活力,明确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对Müller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成功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传代后90%以上的细胞呈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阳性。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质粒pEGFP-N1转染Müller细胞后12、24、48、72h的转染效率分别为(9.7±1.9)%、(18.1±16)%、(17.2±2.5)%、(16.9±1.7)%。台盼蓝排斥实验显示Lipofectamine 2000转染前后活细胞率分别为(98.2±5.6)%、(96.1±6.2)%。结论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可安全有效地介导Müller细胞的转染,为进一步明确Müller细胞的病理、生理功能及靶向Müller细胞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细胞 脂质体 转染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鲍庆东 刘太祥 +1 位作者 罗鑫 田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比较四种不同血清型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转染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guinea pig scleral fibroblast,GSF)的转染效率及安全性,筛选合适的基因... 目的比较四种不同血清型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转染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guinea pig scleral fibroblast,GSF)的转染效率及安全性,筛选合适的基因转染载体。方法原代分离培养GSF并鉴定,利用AAV2、AAV5、AAV8、AAV9介导EGFP基因并按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0、100、1000、10000转染GSF,空白对照组加入空白培养基,转染后2 d、3 d、4 d、5 d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强度及细胞生长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率及凋亡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AAV感染GSF后2 d各组均可见弱荧光,荧光强度随时间延长及MOI值增大而增强,而AAV9-EGFP组全程弱荧光,空白对照组全程无荧光。转染后5 d,MOI=10000时各组荧光最强,基因转染率组间整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AAV8-EGFP组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Annexin V阳性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在450 nm波长处光密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AAV8能有效地转染GSF,且对细胞凋亡、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在柞蚕蛹中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林美 张波 +5 位作者 叶博 赵振军 李树英 李文利 岳冬梅 范琦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2-799,共8页
为了探讨外源蛋白在柞蚕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表达系统的表达水平和稳定性,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克隆到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转移表达载体pApM748BE中,获得重组质粒DNA,与ApNPV DNA共转染樗蚕(Phi-losamia cynthiam)培... 为了探讨外源蛋白在柞蚕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表达系统的表达水平和稳定性,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克隆到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转移表达载体pApM748BE中,获得重组质粒DNA,与ApNPV DNA共转染樗蚕(Phi-losamia cynthiam)培养细胞Pc-01后,用末端稀释法筛选获得重组病毒ApNPV-Δph/egfp+。将该重组病毒感染柞蚕蛹,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GFP在柞蚕蛹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柞蚕蛹感染重组病毒ApNPV-Δph/egfp+后6 d,EG-FP就有明显的表达;感染后12~18 d,蛹体液中的EGFP含量保持较高水平,以EGFP标准样品定量分析EGFP在柞蚕蛹体液中的表达水平高于1 mg/mL;感染后30~39 d仍可以检测到蛹体液中EGFP的表达,而且蛋白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作表达载体,可在柞蚕蛹中高效稳定地表达EGFP,并且EGFP在雌雄蛹间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蛹 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樗蚕培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启动子调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在人肝癌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郝萍 王东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857-1859,共3页
目的 研究人 0 3kb的AFP启动子序列对EGFP在人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设计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 ,选择性地从人基因组中扩增出人甲胎蛋白启动子 (AFPpromoter)序列 ,分别构建含有AFP启动子序列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 目的 研究人 0 3kb的AFP启动子序列对EGFP在人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设计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 ,选择性地从人基因组中扩增出人甲胎蛋白启动子 (AFPpromoter)序列 ,分别构建含有AFP启动子序列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及AFP启动子序列和DT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AF EGFP、pAF DTA ;将pAF EGFP转染HepG2、SMMC 772 1及NIH3T3后进行荧光强度检测。结果 转染pAF EGFP质粒细胞的EGFP表达量在HepG2细胞中明显高于SMMC 772 1、NIH3T3细胞 ,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AFP启动子可以特异性地启动它后面的目的基因在AFP阳性的细胞中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 人肝癌细胞 启动子 EGFP 高效表达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SMMC-7721 酶切位点 目的基因 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反应性不稳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付龙 梁华平 +2 位作者 刘昕 徐祥 王正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83,共6页
建立核因子 κB (NF κB)反应性不稳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d2EGFP)报告系统 ,作为筛选NF κB拮抗药物及研究其相关信号转导途径的工具 .分别以EGFP与d2EGFP为报告基因、neor 为筛选基因 ,构建成 4×κB基序为增强子、SV40为基本... 建立核因子 κB (NF κB)反应性不稳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d2EGFP)报告系统 ,作为筛选NF κB拮抗药物及研究其相关信号转导途径的工具 .分别以EGFP与d2EGFP为报告基因、neor 为筛选基因 ,构建成 4×κB基序为增强子、SV40为基本启动子的报告基因载体 p4κB EGFP和 p4κB d2EGFP .两载体分别与p6 5载体瞬时共转染HEK2 93细胞 ,通过比较不同时相点EGFP和d2EGFP的调控表达 ,证明 p4κB d2EGFP是较理想的NF κB反应性绿色荧光蛋白 (GFP)报告基因载体 .将 p4κB d2EGFP稳定转染HEK2 93细胞 ,从而获得NF κB反应性报告细胞株HEK d2EGFP .应用NF κB“圈套”寡核苷酸 (TFD)与 p6 5载体瞬时共转染HEK d2EGFP ,1mg/L NF κB和 2mg/LNF κBTFD组对p6 5蛋白诱导调控表达的d2EGFP具有明显拮抗作用 .结果表明 ,NF κB反应性d2EGFP报告系统可特异、灵敏、动态地反映和监测NF κB的活性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不稳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系统 基因表达调控 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在集胞藻6803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伟伟 郭正红 +2 位作者 康升云 魏兰珍 王全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9-233,共5页
利用聚球藻7942热休克基因groESL的启动子和报告基因egfp,构建了表达载体pUC-Tegfp并转化集胞藻6803,并通过所制备抗体对转基因藻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发现,在转基因藻株T-egfp的细胞粗提液中含有能与eGFP抗体特异结合的蛋白质,表... 利用聚球藻7942热休克基因groESL的启动子和报告基因egfp,构建了表达载体pUC-Tegfp并转化集胞藻6803,并通过所制备抗体对转基因藻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发现,在转基因藻株T-egfp的细胞粗提液中含有能与eGFP抗体特异结合的蛋白质,表明外源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在集胞藻6803中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胞藻6803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人14-3-3σ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的表达
12
作者 郝苗 齐凤杰 马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42-1345,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人14-3-3σ真核表达载体pEGFP-GV142-SFN并转染至人乳腺癌MCF-7细胞,鉴定所表达的蛋白活性。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胎脑组织中获得编码14-3-3σ的全长cDNA,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GV142中,... 目的构建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人14-3-3σ真核表达载体pEGFP-GV142-SFN并转染至人乳腺癌MCF-7细胞,鉴定所表达的蛋白活性。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胎脑组织中获得编码14-3-3σ的全长cDNA,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GV142中,鉴定正确后与带有增强绿色荧光蛋白的pEGFP-N1-SFN酶切后连接,重组携带14-3-3σ的表达载体pEGFP-GV142-SFN。将pEGFP-GV142-SFN质粒转染至乳腺癌MCF-7细胞,观察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聚合酶链反应和DNA序列测定证实目的基因已插入重组质粒,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转染24 h后,乳腺癌MCF-7细胞内可见增强绿色荧光蛋白表达,48 h表达最稳定,72 h可见荧光蛋白淬灭,细胞形态逐渐消失。结论成功构建了14-3-3σ真核表达载体pEGFP-GV142-SFN并转染至乳腺癌MCF-7细胞,观察和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勇 冯东福 +1 位作者 陈二涛 汪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709-712,共4页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研究其体外活性与生物学性状,为在体分化示踪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机械分离,无血清传代培养法从GFP胚胎大鼠海马获得神经干细胞,免...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研究其体外活性与生物学性状,为在体分化示踪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机械分离,无血清传代培养法从GFP胚胎大鼠海马获得神经干细胞,免疫荧光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染色进行体外神经干细胞性质和分化活性鉴定,并利用流式细胞计数法行纯度检测。结果:成功从GFP胎鼠海马获得神经干细胞,体外生长情况与活性良好,能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体外连续传代3次后绝大部分细胞Nestin表达阳性,且分化后细胞的GFP表达不受影响。结论:GFP胚胎大鼠来源神经干细胞具有普通胎鼠神经干细胞相同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且能稳定表达GFP,因此它可以成为示踪神经干细胞研究的有效工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转 基因 胚胎 神经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启动子调控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14
作者 谢娜 王晓燕 张琼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353,共1页
为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启动子(含增强子)调控下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扩增出HBV的4个启动子,载入T载体,测序后插入到含EGFP报告基因的质粒pEGFP-1。构建出HB... 为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启动子(含增强子)调控下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扩增出HBV的4个启动子,载入T载体,测序后插入到含EGFP报告基因的质粒pEGFP-1。构建出HBV不同启动子调控的EGFP基因表达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各重组体。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4种构建好的载体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重组体转染细胞中EGF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真核表达载体 启动子 肝癌细胞株HEPG2 调控 聚合酶链反应(PCR) GFP报告基因 基因表达载体 脂质体介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秀梅 尤玉琴 +5 位作者 刘光泽 黎经纬 陈媚娟 陈文吟 周军辉 孔祥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64-966,共3页
目的以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为载体制备转基因小鼠,建立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动物制备技术平台。方法将慢病毒表达载体FUGW与ViraPowerTMLentiviral Packaging Mix按1∶2比例混合,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293FT细胞,包装出的... 目的以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为载体制备转基因小鼠,建立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动物制备技术平台。方法将慢病毒表达载体FUGW与ViraPowerTMLentiviral Packaging Mix按1∶2比例混合,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293FT细胞,包装出的病毒经浓缩后以293T细胞测定病毒滴度。采用受精卵卵周隙显微注射的方式制备转基因小鼠。出生小鼠用PCR法检测GFP基因整合情况,并在荧光体视显微镜下鉴定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病毒包装过程中,转染后24h即可见GFP表达,72h时293FT细胞的转染效率达95%以上,镜下可见大量绿色荧光。包装出的慢病毒滴度为106U/ml,经浓缩后可达108U/ml。PCR检测显示,F0代小鼠GFP PCR阳性率为70.27%(26/37)。荧光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小鼠所占比例,F0代为65.2%(15/23),F1代为55.0%(11/20),荧光强度在两代个体中相当。F0代、F1代中GFP均呈广泛表达。结论制备出携带GFP可传代的转基因小鼠,建立了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转基因小鼠制备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属 绿色荧光蛋白质 小鼠 基因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培育转基因荧光鸡 有望克制禽流感
16
《北方牧业》 2015年第18期17-17,共1页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在最新一项禽流感前沿研究中成功培育出"绿色荧光鸡",在黑暗光线下,这些转基因小鸡的喙和脚呈现绿色荧光。小鸡胚胎注射荧光绿色蛋白质,从而使科学家在测试中很容易将它们与其它小鸡区分开。每个荧光小鸡...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在最新一项禽流感前沿研究中成功培育出"绿色荧光鸡",在黑暗光线下,这些转基因小鸡的喙和脚呈现绿色荧光。小鸡胚胎注射荧光绿色蛋白质,从而使科学家在测试中很容易将它们与其它小鸡区分开。每个荧光小鸡都使用"诱饵基因"进行转基因处理,并且跟踪成长过程,专家能够监控它们如何遭受禽流感等疾病的影响。这项研究是由英国罗斯林研究所海伦-桑(Helen Sang)教授负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荧光 科学家 禽流感 培育 绿色荧光 成长过程 小鸡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型动物转基因载体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丰秀静 田石 +3 位作者 蒋进 孟春花 茆达干 曹少先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83-1087,共5页
为了构建通用型动物转基因载体,以pBluescriptⅡKS+为基础,根据标记基因所含酶切位点,设计改造多克隆位点,插入从pTARGET载体中扩增的SV40启动子及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eo),其下游插入共表达序列、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基因(EGFP)及SV... 为了构建通用型动物转基因载体,以pBluescriptⅡKS+为基础,根据标记基因所含酶切位点,设计改造多克隆位点,插入从pTARGET载体中扩增的SV40启动子及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eo),其下游插入共表达序列、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基因(EGFP)及SV40 poly A,并在SV40启动子上游和SV40 poly A下游各添加一个同向的LoxP位点,构建成通用载体pNIGFP,标记基因上游拥有Xho I、Sal I、SacⅡ多克隆位点,下游拥有Nhe I、Cla I、Sac I位点。酶切鉴定和测序表明pNIGFP构建正确。pNIGFP脂质体法转染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EGFP高表达。遗传霉素(G418)筛选表明,Neo基因表达正常,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最适筛选浓度为600"g/ml。pNIGFP可利用G418进行抗性筛选,还可通过EGFP表达对外源基因的整合进行实时跟踪,另外,该载体具有LoxP位点,外源基因整合后可用Cre重组酶去除标记基因,具有高效、方便、安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通用载体 共表达序列 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基因 LOX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后入路圆窗膜显微注射小鼠耳蜗基因转染新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延军 胡吟燕 +7 位作者 翟所强 孙建和 徐金操 候昭晖 申卫东 于宁 杨仕明 韩东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研究腺病毒携带目的基因经小鼠耳后入路圆窗膜显微注射途径耳蜗转导的可行性,为以小鼠作为动物模型的内耳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和解剖学依据。方法12只C57BL/6J小鼠分为2组,实验组(8只)以重组腺病毒携带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 目的研究腺病毒携带目的基因经小鼠耳后入路圆窗膜显微注射途径耳蜗转导的可行性,为以小鼠作为动物模型的内耳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和解剖学依据。方法12只C57BL/6J小鼠分为2组,实验组(8只)以重组腺病毒携带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对照组(4只)以人工外淋巴液经耳后入路圆窗膜显微注射注入耳蜗内。分别于术后5、14天取双侧耳蜗标本做基底膜铺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结果术后动物存活10只(每组死亡1只)。实验组转染后耳蜗底回基底膜及螺旋神经节上目的基因有表达,14天组强于5天组。对照组耳蜗未见荧光表达。结论耳后入路操作简单、损伤小、易于暴露圆窗龛。耳后入路圆窗膜显微注射腺病毒携带目的基因转导的方法能够将目的基因成功转导至耳蜗组织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导 圆窗膜 腺病毒 小鼠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单性感染雄虫和双性感染雄虫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8
19
作者 戴橄 汪世平 +5 位作者 余俊龙 徐绍锐 彭先楚 刘雪琴 周松华 刘芬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91,共9页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对日本血吸虫单性感染雄虫和双性感染雄虫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分析,并在mRNA水平进行验证;观察差异表达SJCHGC蛋白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SJCHGC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并分析其表达产物的抗原性....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对日本血吸虫单性感染雄虫和双性感染雄虫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分析,并在mRNA水平进行验证;观察差异表达SJCHGC蛋白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SJCHGC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并分析其表达产物的抗原性.成功鉴定了9个日本血吸虫雌雄合抱差异表达蛋白,其中在日本血吸虫雄虫合抱前表达上调的蛋白质有6个;而有3个蛋白质在日本血吸虫雄虫合抱后表达明显上调.大多数差异蛋白功能涉及血吸虫的生长发育、生殖、营养、运动、信号传递等过程.重组质粒pEGFP-C1/SJCHGC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真核细胞COS-7中获得了表达,可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其表达情况及亚细胞定位,细胞所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血吸虫抗原性.研究结果为揭示日本血吸虫雌雄合抱机制、研制抗血吸虫雌雄合抱疫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雌雄合抱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2-DE) 基因克隆 绿色荧光蛋白 COS-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及转基因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玉珍 扈廷茂 +2 位作者 王建国 扈会平 刘明秋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 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 ,探讨绿色荧光蛋白对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 ,经脂质体介导EGFP基因转染第一代成纤维细胞 ,G4 18筛选 10~... 目的 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 ,探讨绿色荧光蛋白对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 ,经脂质体介导EGFP基因转染第一代成纤维细胞 ,G4 18筛选 10~ 12d ,挑选转基因单克隆细胞 ,传代培养 ,进行细胞形态观察、生长曲线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并进行了培养细胞性别鉴定。结果 整合有EGFP基因的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与未转染外源基因的细胞无明显差别 ,根据荧光强度可直接反应外源基因的表达量。结论 EGFP基因作为体内报告基因可用于转基因细胞的研究 ,并将整合有EGFP基因的转基因细胞为克隆动物提供核供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胎儿 成纤维细胞 体外培养 基因 克隆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