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枝红千层精油的提取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陶文琴 梁锦升 +3 位作者 赵琳芝 王刚 张日凤 黄丽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116,共4页
采用微波辅助水蒸馏提取法提取垂枝红千层叶片精油,并进行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条件;测定精油对7种人类病原细菌的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以研究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垂枝红千层精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8∶... 采用微波辅助水蒸馏提取法提取垂枝红千层叶片精油,并进行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条件;测定精油对7种人类病原细菌的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以研究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垂枝红千层精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8∶1(V/W)、提取时间1.0 h、浸泡时间1.5 h、提取功率250 W,提取率为0.793%。垂枝红千层精油对7株受试菌(枯草芽胞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菌圈范围在9.2617.35 mm之间,MIC在0.031250.0625g/m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枝红千层 精油 微波辅助提取 正交试验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枝红千层实生后代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林 郑薇 梁国鲁 《林业科技》 2014年第5期4-6,共3页
对5年生垂枝红千层实生后代的枝、叶片、花穗、花蕾等植物学性状的测量和观察结果表明:垂枝红千层实生后代产生了丰富的遗传变异,根据花穗长短、小花密度和着生状态,将实生后代分为长穗紧凑型、短穗紧凑型、长穗松散型、中长分散型、柳... 对5年生垂枝红千层实生后代的枝、叶片、花穗、花蕾等植物学性状的测量和观察结果表明:垂枝红千层实生后代产生了丰富的遗传变异,根据花穗长短、小花密度和着生状态,将实生后代分为长穗紧凑型、短穗紧凑型、长穗松散型、中长分散型、柳垂型、小花型等6个变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枝红千层 实生后代 变异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枝红千层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黎灿 谭海波 +3 位作者 邱声祥 徐汉虹 刘洪新 杨晓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4-958,共5页
本实验研究了垂枝红千层(Callistemon viminalis)叶化学成分及其杀虫活性。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分离化合物,通过波谱技术分析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饲料载毒法对垂枝红千层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2、4... 本实验研究了垂枝红千层(Callistemon viminalis)叶化学成分及其杀虫活性。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分离化合物,通过波谱技术分析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饲料载毒法对垂枝红千层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2、4、10进行了甜菜夜蛾的杀虫活性初筛。从垂枝红千层叶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3',4'-三甲氧基鞣花酸(1)、槲皮素(2)、5,4'-二羟基-7-甲氧基-6,8-二甲基黄酮(3)、山奈酚(4)、5-羟基-7,4'-二甲氧基-6-甲基黄酮(5)、杜鹃素(6)、没食子酸甲酯(7)、原儿茶酸(8)、没食子酸(9)、2,6-二羟基-4-甲氧基异戊烯基间苯三酚(10)、vimifoliol(11)、丁二酸(12)及白桦酸(13)。化合物1~9、1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杀虫活性研究表明间苯三酚类化合物10具有较强的杀甜菜夜蛾活性,其活性接近阳性对照药鱼藤酮,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枝红千层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甜菜夜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种红千层生长特色观测与繁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黎兆海 何志红 《广西林业科学》 2012年第3期252-255,259,共5页
2008年柳州首次引入美花红千层(Callistemon citrinus)和垂枝红千层(Callistemonviminalis),经过4年多的栽培繁殖和观测研究表明:2种红千层能适应柳州市气候条件,能正常生长开花,花色鲜艳美丽,一年开2次花,观花期长达4~5个... 2008年柳州首次引入美花红千层(Callistemon citrinus)和垂枝红千层(Callistemonviminalis),经过4年多的栽培繁殖和观测研究表明:2种红千层能适应柳州市气候条件,能正常生长开花,花色鲜艳美丽,一年开2次花,观花期长达4~5个月。繁殖宜采用压条和扦插,其栽培应用技术为地栽和盆栽,是优良的观花园林树种,可在柳州及相应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花 垂枝红千层 栽培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引种3种桃金娘科植物枝叶精油GCMS鉴定与品质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罗然 王春丽 +1 位作者 樊志彤 刘世尧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3,共14页
精油植物是重要的食品与精细化工原料,精油成分组成与含量是衡量精油植物品质的重要指标.澳洲茶树、溪畔白千层和垂枝红千层是3种重要的桃金娘科精油植物资源,重庆引种成功后其枝叶精油指标是否出现变化,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选择重庆引... 精油植物是重要的食品与精细化工原料,精油成分组成与含量是衡量精油植物品质的重要指标.澳洲茶树、溪畔白千层和垂枝红千层是3种重要的桃金娘科精油植物资源,重庆引种成功后其枝叶精油指标是否出现变化,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选择重庆引种的成年典型植株,通过水蒸气蒸馏法进行引种植物枝叶精油检测,结果表明其出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澳洲茶树鲜枝叶出油率最高(1.8%),垂枝红千层精油次之(1.18%),溪畔白千层最低(0.28%);GCMS法进行精油组分定性检测,结果表明重庆引种澳洲茶树精油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4种(主要成分为1, 8-桉叶素、 α-松油醇、 α-蒎烯),溪畔白千层32种(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肉桂酸甲酯),垂枝红千层41种(主要成分为α-松油醇、 1, 8-桉叶素、瓜菊醇酮、柠檬醇);精萘内标法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澳洲茶树精油1, 8-桉叶素、 α-松油醇、 α-蒎烯相对含量分别为45.42%, 17.71%, 7.57%,溪畔白千层甲基丁香酚、肉桂酸甲酯相对比例分别为89.11%, 6.89%,垂枝红千层α-松油醇、 1, 8-桉叶素、瓜菊醇酮、柠檬醇相对比例分别为25.75%, 20.71%, 16.29%, 7.09%.与以往华东华南地区引种植株对比分析表明,澳洲茶树枝叶出油率略有增高,主要挥发性成分种类比广西地区的少;而另外两种植物出油率与其他地区相差不大,但溪畔白千层枝叶挥发性成分种类比福建地区的少、比广西地区的多,垂枝红千层成分种类比广东地区的多.综上所述,重庆引种的3种桃金娘科植物枝叶出油率与主要功能性组分相对含量均有良好的表现,其枝叶精油具有规模化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金娘科 澳洲茶树 溪畔白 垂枝红千层 精油 GCMS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