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退化注入场路耦合模型的锂电池SOC估计方法
1
作者 孙博 林桐疏 +4 位作者 吴泽豫 钱诚 潘俊林 周乐阳 董珂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70-3277,共8页
针对目前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方法考虑温度与退化共同影响及其关联耦合关系较少,导致电池性能退化后的模型表征不完善、SOC估计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退化注入场路耦合模型的锂电池SOC估计方法,以实现全寿命周期下... 针对目前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方法考虑温度与退化共同影响及其关联耦合关系较少,导致电池性能退化后的模型表征不完善、SOC估计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退化注入场路耦合模型的锂电池SOC估计方法,以实现全寿命周期下SOC的准确估计。首先建立等效电路模型与多物理场模型耦合的场路耦合模型,刻画温度的影响;进而使用离线参数辨识方法将温度、退化等因素注入等效电路模型参数中;最终建立代理模型提高计算效率,实现在线SOC估计。案例验证结果表明,在锂电池经过长时间运行发生退化后,相比于其他方法,所提方法的估计结果具有更平稳的曲线和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荷电状态估计 场路耦合模型 退化注入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路耦合模型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电容隔直装置多目标优化配置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宏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0-106,共7页
针对隔直装置运行特点,在变压器安装电容隔直装置后对邻近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场路耦合模型和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电容隔直装置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建立变压器等效模型及土壤分层模型,将二者结合形成等效的场... 针对隔直装置运行特点,在变压器安装电容隔直装置后对邻近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场路耦合模型和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电容隔直装置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建立变压器等效模型及土壤分层模型,将二者结合形成等效的场路耦合模型,利用有限元法求解各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流电流。在保证每台变压器中性点直流均低于限值的条件下,以投入装置数量最少和全网变压器中性点直流总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配置模型。通过直流输电工程的仿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抑制了直流偏磁现象并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路耦合模型 改进差分进化算法 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路直接耦合模型的交流电网直流偏磁电流分布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阮江军 徐闻婕 +3 位作者 丁志锋 吴泳聪 孙翔 邹国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33-1340,共8页
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大地方式运行会导致交流系统部分变压器处于直流偏磁状态。基于场路直接耦合方法,建立了±800 k V溪浙和±800 k V灵绍特高压输电工程的直流偏磁计算模型,确定了建模范围和地网参数,并对土壤模型进行了修正,将... 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大地方式运行会导致交流系统部分变压器处于直流偏磁状态。基于场路直接耦合方法,建立了±800 k V溪浙和±800 k V灵绍特高压输电工程的直流偏磁计算模型,确定了建模范围和地网参数,并对土壤模型进行了修正,将直流偏磁电流计算值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测试站点的总的相对平均误差≤5%,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计算分析了单极大地运行方式下,直流接地极周围110 k 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中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电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站点的直流电流随着站点与直流接地极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多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时,流过每台变压器的直流电流将大幅度下降;首末站点间跨度增大时,流经两站点的电流将增大。研究可为大型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计算和直流偏磁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磁 变压器 场路耦合模型 高压直流输电 接地极 交流电网 电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路–运动耦合模型的超导电动悬浮列车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志涛 蔡尧 +3 位作者 龚天勇 刘康 李婧 马光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2-1171,共10页
基于动态电路理论,该文建立"8"字形零磁通轨道线圈无交叉连接超导电动悬浮列车系统中悬浮导向结构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超导磁体与轨道线圈之间的时变互感计算公式,采用能量法求解列车的悬浮力、导向力及磁阻力;利用日本山梨... 基于动态电路理论,该文建立"8"字形零磁通轨道线圈无交叉连接超导电动悬浮列车系统中悬浮导向结构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超导磁体与轨道线圈之间的时变互感计算公式,采用能量法求解列车的悬浮力、导向力及磁阻力;利用日本山梨磁浮试验线的实测数据对等效电路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之上,最后建立"8"字形零磁通轨道线圈交叉连接系统场–路–运动耦合模型,研究电动悬浮列车的动态运行特性,揭示电磁力随横向偏移、悬浮高度的变化规律,同时阐述轨道线圈感应电流的形成机理。文中的研究结论将为国内超导电动悬浮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电动悬浮 动态电理论 互感计算 –运动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环暂态模型在异步感应线圈发射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肖贞仁 刘开培 +1 位作者 牛小波 张亚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989-3997,共9页
搭建了异步感应线圈发射器的电流环暂态模型,加入采用开关函数描述的逆变器模型及相关的调制策略,使得改进后的电流环暂态模型能应用于变频调速的仿真研究。基于Maxwell/Simplorer软件分别搭建发射器本体和控制的场路耦合模型。在恒压... 搭建了异步感应线圈发射器的电流环暂态模型,加入采用开关函数描述的逆变器模型及相关的调制策略,使得改进后的电流环暂态模型能应用于变频调速的仿真研究。基于Maxwell/Simplorer软件分别搭建发射器本体和控制的场路耦合模型。在恒压源驱动和恒压频比驱动两种方式下,电流环暂态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仿真结果都非常一致,从而验证了改进电流环暂态模型的准确性。基于电流环模型计算了发射过程中电枢的温升,并分析温升对发射性能的影响。搭建了一套9级线圈发射器实物装置并设计了相关的变频驱动电路,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相比有限元模型,电流环模型减小了计算量和仿真时间,有利于发射器的参数整定和优化设计,是分析线圈发射器暂态特性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感应线圈发射器 电流环暂态模型 场路耦合模型 暂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kV三相空心电抗器组的磁场分布 被引量:46
6
作者 杜华珠 文习山 +1 位作者 鲁海亮 姜志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858-2862,共5页
干式空心电抗器产生的强磁场是变电站内电磁污染的主要来源。为此,总结分析了现有的空心电抗器磁场计算方法,并基于场-路耦合计算模型对三相干式空心电抗器组建立了仿真模型。对35kV品字形排列电抗器组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与该电抗器... 干式空心电抗器产生的强磁场是变电站内电磁污染的主要来源。为此,总结分析了现有的空心电抗器磁场计算方法,并基于场-路耦合计算模型对三相干式空心电抗器组建立了仿真模型。对35kV品字形排列电抗器组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与该电抗器组测量值相符。研究得出了三相空心电抗器组的安装高度和相间距离对周围工频电磁场分布的影响:电抗器周围的磁感应强度随着支柱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但仅限于距离电抗器较近的范围内;增大相间距离,对电抗器周围工频磁场的分布改善较小,反而增加了电抗器所需要的安装面积和泄漏磁场的分布范围,对于改善泄漏磁场分布并没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电抗器 品字形排列 -耦合模型 电磁环境 工频磁 变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感应电流作用下三相五柱变压器无功功率定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泽忠 李宇妍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19,共10页
无功功率作为电力系统运行重要指标,其波动影响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整个系统的电压稳定。为分析三相五柱变压器在地磁感应电流作用下的无功功率分布,根据变压器的实际参数,通过串联电阻及电压补偿的办法,建立三相五柱变压器磁场... 无功功率作为电力系统运行重要指标,其波动影响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整个系统的电压稳定。为分析三相五柱变压器在地磁感应电流作用下的无功功率分布,根据变压器的实际参数,通过串联电阻及电压补偿的办法,建立三相五柱变压器磁场-电路耦合有限元计算模型,对不同大小地磁感应电流下的变压器无功功率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计算三相五柱空载及额定负载下无功功率的分布以及单相自耦变压器无功功率,发现随着地磁感应电流的增大,三相五柱空载及负载无功功率特性曲线均大体呈线性增加,且单相自耦变压器相较于三相五柱变压器无功曲线对于地磁感应电流更为敏感。并结合不同芯柱结构变压器的磁路特点,分析了无功差异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地磁感应电流作用下三相五柱变压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五柱变压器 地磁感应电流 场路耦合模型 无功功率 定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mer开源有限元平台的铁氧体辅助同步磁阻电机的建模和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狄冲 鲍晓华 +1 位作者 潘晋 王春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36-1144,共9页
该文以一台物联网车用铁氧体辅助同步磁阻电机(FMaSynRM)为研究对象,以Elmer开源有限元平台为核心,联合运用其他开源软件建立FMaSynRM二维磁场和电路耦合的瞬态有限元模型,重点阐述了其几何建模、网格划分、磁路耦合以及后处理可视化等... 该文以一台物联网车用铁氧体辅助同步磁阻电机(FMaSynRM)为研究对象,以Elmer开源有限元平台为核心,联合运用其他开源软件建立FMaSynRM二维磁场和电路耦合的瞬态有限元模型,重点阐述了其几何建模、网格划分、磁路耦合以及后处理可视化等环节的执行逻辑。在考虑逆变器输出容量限制和主要工作点不同控制逻辑下,对FMaSynRM的铁耗、铜耗、功率因数等主要性能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和场图分布与商用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对样机进行加工和测试,获得其在较宽调速范围内的输出功率图和效率图,并检验其主要性能指标,验证了Elmer在电机电磁场有限元建模计算领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其他类型的电机和电磁装置的开源有限元建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辅助同步磁阻电机 开源有限元 二维电磁 场路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载下直流偏磁对特高压变压器各侧绕组电流影响的计算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泽忠 李冰 +4 位作者 李明洋 刘恪 胥建文 黄天超 宣梦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81,共8页
基于特高压变压器的时域场路耦合模型,利用磁场模型中的能量扰动原理以及电路模型中动态电感参数建立瞬态电路偏微分方程模型。对特高压变压器负载时绕组电流受直流偏磁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计算,针对阻性、感性和容性三种不同负载类型,对... 基于特高压变压器的时域场路耦合模型,利用磁场模型中的能量扰动原理以及电路模型中动态电感参数建立瞬态电路偏微分方程模型。对特高压变压器负载时绕组电流受直流偏磁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计算,针对阻性、感性和容性三种不同负载类型,对绕组电流进行了直流偏磁计算,并对其各次谐波变化进行了分析。面对特高压变压器大电感、小电阻带来的极为漫长的过渡过程以及直流偏磁计算易被淹没的难点,通过在电路模型中增加串联电阻,使达到稳态的时间大大缩短,并通过电压迭代补偿,有效消除增大串联电阻值导致的计算偏差,通过对比所加偏置电流值与串联绕组中的直流分量值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变压器 直流偏磁 时域场路耦合模型 串联电阻 电压补偿 负载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直流电流地中分布的接地极互联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黄义隆 张波 +1 位作者 国建宝 曹方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38-1344,共7页
直流接地极入地电流会造成附近交流电网变压器偏磁、埋地管道腐蚀等问题,成为直流接地极建设、直流系统运行中的难题之一。将已有临近接地极互联是减小直流接地极入地电流影响的措施之一。文章以南方电网在广东地区的4个已有接地极为例... 直流接地极入地电流会造成附近交流电网变压器偏磁、埋地管道腐蚀等问题,成为直流接地极建设、直流系统运行中的难题之一。将已有临近接地极互联是减小直流接地极入地电流影响的措施之一。文章以南方电网在广东地区的4个已有接地极为例,通过考虑接地极之间地中恒流场的影响,以及地上联络线的等效电路,建立场路耦合计算模型,研究不同接地极连接方式下各接地极的电流分配、地电位升等,由此提出一种通过专设集中汇流点将所有换流站的入地电流汇集在一起,再分配到各接地极,通过优化选择汇流点与各接地极联络线的导线调节电流分配的接地极连接方案。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案不但减少了直流系统对交流电网变压器、埋地管线等设施的影响,而且今后的新建直流工程可以直接接入,无须再新建直流接地极,具有可靠、灵活、扩展容易、性价比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接地极 场路耦合模型 地电位分布 变压器偏磁 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变压器直流偏磁对绕组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李冰 王泽忠 +2 位作者 刘恪 杨箫箫 李明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22-1431,共10页
为了快速而准确地分析特高压变压器负载下直流偏磁对各绕组电流的影响,基于棱边有限元法建立特高压变压器的时域场路耦合模型,在磁场模型中根据能量扰动原理,通过能量增量计算动态电感,在电路模型中利用动态电感参数建立瞬态电路偏微分... 为了快速而准确地分析特高压变压器负载下直流偏磁对各绕组电流的影响,基于棱边有限元法建立特高压变压器的时域场路耦合模型,在磁场模型中根据能量扰动原理,通过能量增量计算动态电感,在电路模型中利用动态电感参数建立瞬态电路偏微分方程模型并应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求解。针对特高压变压器大电感、小电阻带来的极为漫长的过渡过程以及直流偏磁计算易被忽略的难点,通过在电路模型中增加串联电阻,使达到稳态的时间大大缩短,并通过电压迭代补偿,有效消除串联电阻值导致的计算偏差,计算特高压变压器负载运行时受直流偏磁影响下的励磁电流与各绕组电流,并分析不同直流偏置电流对特高压变压器各绕组电流的影响。通过搭建与特高压变压器相同的铁心结构以及高、中、低压侧具备相同绕组匝数比和容量关系的缩比模型直流偏磁试验平台,验证了该文所提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变压器 直流偏磁 棱边有限元场路耦合模型 串联电阻 电压补偿 负载运行 缩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单相变压器直流偏磁下损耗及绕组热点温度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明洋 张俊双 +2 位作者 李海明 王泽忠 陈永维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1-59,共9页
为了分析直流偏磁对电力变压器顶层油温度和绕组热点温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场路耦合模型和热路模型的直流偏磁下顶层油温度和绕组热点温度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分析了某500 kV单相自耦变压器在直流偏磁下的损耗、顶层油温度... 为了分析直流偏磁对电力变压器顶层油温度和绕组热点温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场路耦合模型和热路模型的直流偏磁下顶层油温度和绕组热点温度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分析了某500 kV单相自耦变压器在直流偏磁下的损耗、顶层油温度和绕组热点温度等的变化规律。直流偏磁后,变压器绕组损耗略有下降,铁心、夹件等钢结构件的损耗随直流偏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由于地磁感应电流(GIC)波形的短时脉冲特性,GIC作用下的变压器顶层油温升和绕组热点温升均低于相同直流偏磁电流下的稳态温升。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变压器耐受直流偏磁能力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磁 场路耦合模型 损耗 绕组热点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 kV快速放电线圈工作原理及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晓宇 金涌涛 +4 位作者 蔡重凯 胡叶舟 陈柏超 付师璕 田翠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4-241,247,共9页
并联电容器组一般配套有放电线圈来释放电容残压,而传统硅钢铁心放电线圈的饱和速度较慢。为探讨提高快速放电线圈的饱和速度和电容残压的释放速度的方法,文中从理论上分析了快速放电线圈铁心饱和速度和电容残压释放速度的影响因素,在... 并联电容器组一般配套有放电线圈来释放电容残压,而传统硅钢铁心放电线圈的饱和速度较慢。为探讨提高快速放电线圈的饱和速度和电容残压的释放速度的方法,文中从理论上分析了快速放电线圈铁心饱和速度和电容残压释放速度的影响因素,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Maxwell中建立场路耦合模型,对各因素的影响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并对一台小容量样机进行放电试验以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放电线圈绕组匝数对电容残压释放速度的影响最大,快速放电线圈直流电阻值对电容最大反充电压的影响最大,双柱绕制可以提高快速放电线圈的放电性能。研究结果对于35 kV快速放电线圈的设计及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容器 快速放电线圈 工作原理 放电性能 场路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五柱变压器负载直流偏磁计算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苏鑫 王泽忠 梁书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121,129,共10页
在中国大容量的电力传输中,大多数采用三相五柱变压器,由于三相五柱变压器中零序磁路的存在导致直流入侵后磁路会发生严重饱和。为深入研究三相五柱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搭建磁场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配合变压器YNyn0联结的外电路方程进行耦... 在中国大容量的电力传输中,大多数采用三相五柱变压器,由于三相五柱变压器中零序磁路的存在导致直流入侵后磁路会发生严重饱和。为深入研究三相五柱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搭建磁场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配合变压器YNyn0联结的外电路方程进行耦合,通过在原边侧中性点输入不同大小的直流电流,首次模拟直流偏磁对三相五柱变压器负载下的影响。文中通过计算变压器原、副边电流和励磁电流波形与空载直流偏磁进行对比,并重点分析尖顶波处的变压器磁场分布,发现直流入侵对负载下副边绕组电流影响较小,原边电流随着直流电流增大发生一定程度的畸变,励磁电流波形与空载励磁电流波形一致。结合在励磁电流特殊点处的磁场分布,解释了三相五柱变压器三相电流偏磁特征,及其在波形上的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磁 三相五柱变压器 场路耦合模型 额定负载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磁平衡式电流互感器设计 被引量:14
15
作者 国智博 陈锋 +2 位作者 王彦昊 刘杰 马西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17-224,共8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磁平衡式电流互感器设计方法,其应用能够实现对大范围波动电流的精确测量。通过对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及其测量误差的分析,提出基于动态无功补偿的磁平衡式电流互感器控制算法,即采用自适应扰动法实...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磁平衡式电流互感器设计方法,其应用能够实现对大范围波动电流的精确测量。通过对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及其测量误差的分析,提出基于动态无功补偿的磁平衡式电流互感器控制算法,即采用自适应扰动法实现对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测量电流的最大电流跟踪。建立了基于Comsol和Simulink联合仿真的磁平衡式电流互感器场-路耦合模型,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磁平衡式电流互感器模型的有效性以及控制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补偿 磁平衡式电流互感器 -耦合模型 自适应扰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闸拉合对柔性直流换流阀电磁干扰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媛 季一润 +4 位作者 刘源 庞磊 胡应宏 张静岚 张乔根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0-137,共8页
为探究刀闸拉合对柔性直流换流阀的电磁干扰特性,针对刀闸拉合对柔直换流阀辐射电磁干扰试验,通过分析电磁干扰原理,在CST仿真软件中建立了仿真模型。基于TLM场路耦合计算方法开展了仿真计算,得出了电磁干扰试验中阀塔内各位置的辐射电... 为探究刀闸拉合对柔性直流换流阀的电磁干扰特性,针对刀闸拉合对柔直换流阀辐射电磁干扰试验,通过分析电磁干扰原理,在CST仿真软件中建立了仿真模型。基于TLM场路耦合计算方法开展了仿真计算,得出了电磁干扰试验中阀塔内各位置的辐射电磁干扰水平,探究了阀塔内不同高度位置的电磁干扰强度和屏蔽罩对电磁干扰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阀塔内各位置辐射电磁干扰频谱的峰值基本出现在0.7 MHz附近;一般情况下,高度对低频电磁干扰水平有一定影响,对高频电磁干扰水平影响很小,不同位置处随着高度的增大电场强度幅值变化情况不一致;在阀塔内靠近屏蔽罩的位置,屏蔽罩的电磁干扰屏蔽作用明显,在阀塔内离屏蔽罩较远的位置,屏蔽罩的电磁干扰屏蔽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换流阀 CST 耦合仿真模型 电磁干扰特性 刀闸拉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