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利用模式比较计划(LUMIP)简评
1
作者 华文剑 刘殊瑜 陈海山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8-824,共7页
为进一步促进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LULCC)以及土地管理对气候影响的理解,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设立了土地利用模式比较计划(LUMIP)。该计划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的试验设计:第一阶段涉及理... 为进一步促进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LULCC)以及土地管理对气候影响的理解,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设立了土地利用模式比较计划(LUMIP)。该计划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的试验设计:第一阶段涉及理想的毁林情景耦合试验和陆面模式模拟试验,旨在促进LULCC对气候影响过程的理解,并量化模式对LULCC的敏感性。第二阶段的试验重点关注土地利用变化的历史影响,以及未来土地管理决策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潜力。本文概述了其科学背景、试验设计和方案、参与模式情况等,并简评了该计划的研究意义和特色,以期读者迅速了解其相关的研究要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模式比较计划(lumip)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土地管理 气候变化减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利用开发模式比较研究
2
作者 路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5期10531-10533,共3页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轨道建设还带动了沿线周边土地、房地产的升值,我国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各个城市开始采用"轨道交通+土地"的模式进行开发。我国城市轨道站点周边土地利用...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轨道建设还带动了沿线周边土地、房地产的升值,我国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各个城市开始采用"轨道交通+土地"的模式进行开发。我国城市轨道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开发的具体经营上有2种模式——政府开发和商业开发。该研究对2种模式进行了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开发利用更适合的模式是政府开发。针对目前开发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 开发模式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快速发展中土地利用问题的国际比较
3
作者 刘兆军 雷国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53,56,共3页
如何科学利用土地是我国小城镇快速发展阶段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小城镇发展的相同阶段,国外小城镇也遇到一系列土地问题,因此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结构调整是各国小城镇建设的重点。通过对其中的一些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希望... 如何科学利用土地是我国小城镇快速发展阶段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小城镇发展的相同阶段,国外小城镇也遇到一系列土地问题,因此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结构调整是各国小城镇建设的重点。通过对其中的一些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希望可以为我国小城镇土地利用模式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比较 利用问题 土地利用模式 小城镇发展 小城镇建设 科学利用 土地问题 结构调整 优化配置 土地资源 成功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产稳产的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晓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5期140-143,共4页
该文分析优化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以提高作物在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高产稳产能力。通过大田试验,以轮作玉米和轮作大豆作为对照,设置了不同玉米和大豆行数配比(2∶2,2∶4,4∶2,4∶4,6∶2,6∶4,6∶6)共7个间作处理,进行不同间作模式... 该文分析优化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以提高作物在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高产稳产能力。通过大田试验,以轮作玉米和轮作大豆作为对照,设置了不同玉米和大豆行数配比(2∶2,2∶4,4∶2,4∶4,6∶2,6∶4,6∶6)共7个间作处理,进行不同间作模式的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对玉米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大豆生长存在一定抑制作用。不同地区的玉米和大豆产量存在差异,但间作模式对作物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与对照组相比,所有间作处理均导致玉米和大豆产量有所下降,其中玉米大豆2∶4行数配比的土地当量比和产量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种植模式优化 土地当量比 产量比较 资源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叠式蛋鸡笼养模式与阶梯式笼养模式生产效益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曲田桂 周卫斌 《北方牧业》 2011年第11期14-14,共1页
蛋鸡高密交层叠式笼养模式具有提高房屋、土地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优点,结合全时闭环境控制模式开发,形成一套蛋鸡集约化、高效益型饲养管理模式.代表着规模化、现代化蛋鸡生产发展趋势。本文根据青岛田瑞牧业... 蛋鸡高密交层叠式笼养模式具有提高房屋、土地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优点,结合全时闭环境控制模式开发,形成一套蛋鸡集约化、高效益型饲养管理模式.代表着规模化、现代化蛋鸡生产发展趋势。本文根据青岛田瑞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蛋鸡场对蛋鸡高密度层叠式笼养工艺的研究.并与传统阶梯式笼养模式进行对比,为该饲养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生产 劳动生产率 层叠式 阶梯式 笼养 效益比较 饲养管理模式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一户一田”和“一组一田”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与绩效评价 被引量:35
6
作者 张蚌蚌 郭芬 +5 位作者 黄丹 王浩阳 牛文浩 陈海滨 孔祥斌 郧文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8-36,共9页
耕地细碎化是当前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已经成为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必然路径。该研究基于实地农户调研数据和半结构访谈内容,对陕北榆林市榆阳区首创的"一户一田"和"一... 耕地细碎化是当前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已经成为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必然路径。该研究基于实地农户调研数据和半结构访谈内容,对陕北榆林市榆阳区首创的"一户一田"和"一组一田"2种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进行系统剖析,并采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 DID)模型定量分析2种模式的绩效差异。研究发现:1)"一户一田"模式是农民自发的产权重组和分散流转,并与政府支持的土地整治项目叠加与综合;"一组一田"模式是一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收放自如的双层经营体制"创新模式,也是产权改革、统分流转、土地整治与统分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2)"一户一田"和"一组一田"两种模式均能有效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显著增加耕地面积,实施后耕地面积增加率分别为6.02%和57.58%;同时也使得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作物产量,作物产量增加率分别为12.54%和19.87%,"一组一田"提升更为明显。3)2种模式均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一户一田"主要是通过增加农业种植收入来提高总收入;"一组一田"对农户收入提升更加显著,除增加农业收入外,也通过产业转型增加了务工收入。与"一户一田"模式相比,"一组一田"模式更能够促进集中连片、规模扩大、设施完善、经营现代化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挖掘村内能人价值,明晰合作社、分社和农民的责、权、利关系等,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耕地细碎化 一户一田 一组一田 模式比较 绩效差异 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重要的课题
7
作者 金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8年第12期I0003-I0003,共1页
关键词 土地利用模式 城市轨道 交通总量 交通方式 交通技术 计划项目 科技支撑 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