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维小波变换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及其在图像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明祥 方勇 胡海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1-475,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二维小波变换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当各个源信号的概率密度分布相同时,自然梯度算法的稳态误差与源信号峭度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对峭度更大的小波域高频子图像进行独立分量分析可以获得更高的分离精度...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二维小波变换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当各个源信号的概率密度分布相同时,自然梯度算法的稳态误差与源信号峭度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对峭度更大的小波域高频子图像进行独立分量分析可以获得更高的分离精度。同时,高频子图像的大小为源图像的1/4,计算量大大减小,因此算法收敛的速度更快。最后,将该方法用于混合图像的盲分离,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独立分量分析 自然梯度算法 图像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换域单源点筛选的高效盲图像分离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金东 余先川 +1 位作者 胡丹 张立保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93-2198,共6页
在基于稀疏成分分析的盲图像分离中,有效聚类点数直接影响分离的速率和精度,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换域单源点筛选的高效盲图像分离算法.根据变换域单源点的定义及分析,通过比较混合图像的一级Haar小波对角分量与水平分量的绝对方向... 在基于稀疏成分分析的盲图像分离中,有效聚类点数直接影响分离的速率和精度,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换域单源点筛选的高效盲图像分离算法.根据变换域单源点的定义及分析,通过比较混合图像的一级Haar小波对角分量与水平分量的绝对方向,筛选出"单源点",有效地约简了参与估计混合矩阵的聚类点数,使信号特征更加稀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Haar小波域的单源点筛选方法能更快、更精确地估计混合矩阵,且统计直方图显示,该方法对潜在变量分析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离 单源点 稀疏成分分析 潜变量分析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独立分量分析的图像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丽妍 黄守增 高强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0-212,共3页
文章对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和FastICA的算法实现作了简要介绍。为提高收敛速度,对牛顿迭代法加以修正,并证明了修正形式为三阶收敛,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牛顿迭代法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通过对图像信号分离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算法在与传统... 文章对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和FastICA的算法实现作了简要介绍。为提高收敛速度,对牛顿迭代法加以修正,并证明了修正形式为三阶收敛,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牛顿迭代法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通过对图像信号分离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算法在与传统FastICA算法分离效果相当前提下,迭代次数减少了14.3%,收敛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分量分析 FASTICA 牛顿迭代法 图像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焦点X辐射图像分离非线性成像方法研究
4
作者 李政 王春燕 +3 位作者 高文焕 刘亚强 刘永康 康克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实验验证了有机玻璃 铝系统的特性 ,在微焦点X光机上通过分析不同能量X光束对物体的多次成像结果 ,从而分离出物体不同成分的分布图像 ,以突出显示其中的某种材料。对管电压、管电流、有机玻璃 铝系统的材料尺寸以及误差进行了探讨 ,... 实验验证了有机玻璃 铝系统的特性 ,在微焦点X光机上通过分析不同能量X光束对物体的多次成像结果 ,从而分离出物体不同成分的分布图像 ,以突出显示其中的某种材料。对管电压、管电流、有机玻璃 铝系统的材料尺寸以及误差进行了探讨 ,对快速图像分离方法提出了改进 ,给出了数学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成像 双能量减影 非线性校正 X射线 X光机 图像分离 非线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toshop图像分离的几种实用技术
5
作者 邵静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0年第11期140-140,共1页
在Photoshop图像处理的过程中,经常要遇到对图像进行分离的操作,比如,在我们修改编辑一幅图像的时候,往往根据需求我们不一定对整个画面进行编辑修改,而是需要从背景中抠出人物或其他需要的部分、给图像中的某对象更换背景或改变图像部... 在Photoshop图像处理的过程中,经常要遇到对图像进行分离的操作,比如,在我们修改编辑一幅图像的时候,往往根据需求我们不一定对整个画面进行编辑修改,而是需要从背景中抠出人物或其他需要的部分、给图像中的某对象更换背景或改变图像部分区域的色彩和色调等等操作,这些图像的处理工作都需要在图像中建立相应的选区,建立选区的目的就是指定图像中的某部分区域达到图像分离的效果,进而在制作的选区内对图像的局部进行编辑和处理,而不影响其他区域。本文中就介绍了几种图像分离的实用技术,并分析了每种图像分离技术最适合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离 通道 滤镜 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粘链像素点的超维变形多态图像分离
6
作者 孙丽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109,共3页
研究超维变形多态图像的相关粘链像素点分离方法。传统的相关粘链像素点分离方法对变形多态图像采用单帧分离,这类方法很难对超维变形多态像素的粘链点进行分离,导致分离效果不佳。提出基于相关粘链像素点的超维变形多态图像分离方法,... 研究超维变形多态图像的相关粘链像素点分离方法。传统的相关粘链像素点分离方法对变形多态图像采用单帧分离,这类方法很难对超维变形多态像素的粘链点进行分离,导致分离效果不佳。提出基于相关粘链像素点的超维变形多态图像分离方法,相对于两维图像分离方法,超维变形多态图像的相关粘链像素点分离方法增加了对数据的相关偏移像点的计算方法,在对图像信号的频谱分析和识别上,采用相关粘链像素点分离的方法,对超维变形多态图像在偏移像点、中心像点、校正像点3个维度进行计算,提取图像的多维综合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实现相关粘链像素点分离,实现输出比二维图像分离方法清晰度更高的图像。采用一组间隔3帧超维变形多态图像进行相关实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从超维变形多态图像中提取出有用信息,获得清楚度很高的图像,清晰度比传统二维算法提高了64%,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维变形 图像分离 相关粘链像素点 中心像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分贝叶斯独立分量分析在含噪图像盲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刘杰 李志农 +1 位作者 范涛 杨诚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9-13,共5页
传统的独立分量分析不具有抗干扰性,而且需在源个数已知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含噪图像盲分离。针对此不足,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贝叶斯独立分量分析的含噪图像盲分离方法。所提算法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可直接有效分离含噪图像,且具... 传统的独立分量分析不具有抗干扰性,而且需在源个数已知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含噪图像盲分离。针对此不足,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贝叶斯独立分量分析的含噪图像盲分离方法。所提算法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可直接有效分离含噪图像,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此外,该算法根据不同模型的信度估计信源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贝叶斯独立分量 盲源分离 信源估计 图像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FastICA算法在图像盲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阴法明 梁瑞宇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18,共3页
在系统研究独立分量分析基本原理、快速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独立分量分析快速算法。引入了一种综合考虑峰度和偏度的新的简单目标函数,并对独立分量分析的快速算法流程提出了改进。改进的算法在图像盲分离中得到了应用。实验... 在系统研究独立分量分析基本原理、快速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独立分量分析快速算法。引入了一种综合考虑峰度和偏度的新的简单目标函数,并对独立分量分析的快速算法流程提出了改进。改进的算法在图像盲分离中得到了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显著提高了独立分量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分量分析 峰度 偏度 图像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欠定图像盲源分离研究
9
作者 瞿丽华 曹继华 许涛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4年第5期65-68,共4页
系统阐述了利用稀疏成分分析(Sparse Component Analysis,SCA)算法进行欠定图像盲源分离。首先在估计出源图像个数的基础上,利用线性聚类估计混合矩阵;其次将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应用到恢复源图像中。为了得到自适应的过完... 系统阐述了利用稀疏成分分析(Sparse Component Analysis,SCA)算法进行欠定图像盲源分离。首先在估计出源图像个数的基础上,利用线性聚类估计混合矩阵;其次将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应用到恢复源图像中。为了得到自适应的过完备稀疏字典来提高分离效果,提出了利用K均值奇异值分解(K-means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K-SVD)算法对过完备DCT字典循环迭代训练的思想,并对图像分块处理来减少计算复杂度;最后进行了仿真测试并对分离出的图像进行了分析和进一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定图像盲源分离 SCA算法 压缩感知 K-SVD 图像分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独立分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瑾 方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13-1816,共4页
该文利用Contourlet变换良好的稀疏特性和能准确地捕获图像中的边缘信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Contourlet变换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并应用到图像分离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分离效果和处理时间上都有一定的优越性。
关键词 图像分离 CONTOURLET变换 独立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的信号盲分离及实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学友 高隽 +1 位作者 甘龙 王安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135-1138,共4页
介绍一种提高收敛速度的基于自适应在线学习的盲信号分离算法,以Kullback-Leibler散度作为代价函数,运用随机梯度下降导出算法,在估计分离矩阵的同时更新学习率。实验证明,该算法对于混合图像信号能够有效地分离,利用自适应学习参数提... 介绍一种提高收敛速度的基于自适应在线学习的盲信号分离算法,以Kullback-Leibler散度作为代价函数,运用随机梯度下降导出算法,在估计分离矩阵的同时更新学习率。实验证明,该算法对于混合图像信号能够有效地分离,利用自适应学习参数提高了盲信号分离的收敛速度及算法性能,结果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实验 盲源分离 独立分量分析 图像分离 神经网络 收敛速度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在叠后去噪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宁俊瑞 高鸿 杨再朝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1期70-73,共4页
地表条件和地下构造复杂地区的地震资料,受噪声和干扰信号影响严重,信噪比低,有效信号难以识别。常规去噪方法往往在去噪的同时也降低了资料的分辨率,为此,对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去噪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去噪的方... 地表条件和地下构造复杂地区的地震资料,受噪声和干扰信号影响严重,信噪比低,有效信号难以识别。常规去噪方法往往在去噪的同时也降低了资料的分辨率,为此,对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去噪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去噪的方法原理,给出了图像分离和图像重构的数学表达式,并用2个实例说明了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去噪的效果。对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去噪处理前后的地震剖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去噪处理后的剖面品质较之去噪前有较大的改善,反射特征更为清晰,同相轴的连续性增强。此外,与其它去噪方法处理的剖面对比表明,经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去噪处理过的剖面,弱反射的成像效果有较大的提高,背景噪声被很好地衰减。图像数字去噪处理方法不仅能提高资料的信噪比,还能保持资料原有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噪声衰减 图像分离 图像重构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域欠定盲图像混合矩阵估计研究
13
作者 冷洪勇 郭文强 张明君 《信息通信》 2013年第4期20-22,共3页
欠定盲源分离已经成为当前盲信号处理的研究热点,欠定的盲图像分离技术在现实的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由于图像信号的本身特征,直接进行处理不能满足欠定盲源分离的条件,文章所做的工作就是将盲图像的混合图像进过一层小... 欠定盲源分离已经成为当前盲信号处理的研究热点,欠定的盲图像分离技术在现实的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由于图像信号的本身特征,直接进行处理不能满足欠定盲源分离的条件,文章所做的工作就是将盲图像的混合图像进过一层小波变换,在小波域得到了充分稀疏的高频分量,然后利用超平面法矢量聚类算法在小波域进行混合矩阵的估计。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传统算法,得到了较好的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定盲图像分离 小波变换 法矢量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并行主偏度分析算法及其在遥感图像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大虎 刘畅 +2 位作者 王健 姚锴 张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92-3501,共10页
主偏度分析(PSA)作为主成分分析(PCA)的一种3阶推广,常用于盲图像分离、SAR图像去噪以及高光谱特征提取等。但现有PSA算法只能得到近似解,这会影响图像后续处理的精度。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在现有PSA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精度并行主偏... 主偏度分析(PSA)作为主成分分析(PCA)的一种3阶推广,常用于盲图像分离、SAR图像去噪以及高光谱特征提取等。但现有PSA算法只能得到近似解,这会影响图像后续处理的精度。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在现有PSA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精度并行主偏度分析(PPSA)算法。PPSA算法充分考虑数据结构,选用协偏度张量的全部切片的特征向量作为迭代的初始值,可以准确地得到实际解。仿真实验以及实际遥感图像实验验证了PPSA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离 图像去噪 主偏度分析 高精度 并行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撑向量机的多媒体图像半结构化技术研究
15
作者 彭勇军 张娟 《信息通信》 2012年第6期6-7,共2页
多媒体图像半结构化处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针对SVG以非结构化方式描述图像的局限性,利用图像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相似性,研究大容量和粗纹理等复杂图片中的各个局部实体对象及关系,以SVG指令集与图像描述的... 多媒体图像半结构化处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针对SVG以非结构化方式描述图像的局限性,利用图像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相似性,研究大容量和粗纹理等复杂图片中的各个局部实体对象及关系,以SVG指令集与图像描述的所有标记为基础,本文以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和Lagrangemultiplier乘子为基础,研究一种多层次自适应分解的图像半结构化分离算法,分离二进制光栅图像转换为XGML的半结构化文档;研究一种基于支撑向量机SVM的XGML文档优化与压缩算法,以得到存储空间较少基于XGML半结构化图像文档。该研究成果将解决基于大容量和粗纹理等典型的古建筑图片或文物图片快速载入、展示、基于图像内容的定位和检索所涉及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离 半结构化 文档优化与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夜间单图像去雾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段镖 李靖 +2 位作者 陈怀民 茹懿 张泽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4-610,共7页
夜间去雾算法相较于昼间去雾更加困难,夜间雾霾图像由于不存在全局统一的大气光值,使得其在求解模型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单图像来估计透射率图,同时还需要对光照情况进行估计后才能求解得到无雾图像。而现有的夜间去雾算法或多或少存在颜... 夜间去雾算法相较于昼间去雾更加困难,夜间雾霾图像由于不存在全局统一的大气光值,使得其在求解模型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单图像来估计透射率图,同时还需要对光照情况进行估计后才能求解得到无雾图像。而现有的夜间去雾算法或多或少存在颜色偏移,其去雾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在于利用单图像进行去雾时,所依赖的图像信息较少,各种先验假设条件难以在夜间得到满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夜晚图像去雾方法,通过层分离的方法,从带雾图像中分离出图像的光照层,据此估计带雾图像的光照情况,并进一步根据图像光照层来对图像透射率图进行估计,从而解决了夜晚大气光不统一难以准确估计且透射率难以求解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离 传输图估计 夜间图像除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图像技术基础与应用(4) 应用(2):偏光方式3D显示器
17
作者 韩伟 《有线电视技术》 2011年第12期130-136,共7页
1前言3D图像的显示方法历经长年的努力,确立了几种结构并完成了进化。以至导致最近3D热的兴起并形成了3D电影的原动力。但现在的3D电影是应用两眼视差的立体视。它是将对应左右眼视差的图像分离并引导到左眼和右眼,现用几种不同的显示... 1前言3D图像的显示方法历经长年的努力,确立了几种结构并完成了进化。以至导致最近3D热的兴起并形成了3D电影的原动力。但现在的3D电影是应用两眼视差的立体视。它是将对应左右眼视差的图像分离并引导到左眼和右眼,现用几种不同的显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显示器 应用 图像技术 基础 偏光 显示方法 3D图像 图像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变化能谱实现密度解析成像的方法
18
作者 陆纲 高文焕 康克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27-430,共4页
本文以两种成分的图像分离为例详细地介绍了通过分析不同能量X射线束所获得的图像来实现分离物体内部各成分图像的基本理论,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 X射线束 能谱 图像分离 密度解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电视台高清后期网络制作系统
19
作者 马悦 《广播与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6-46,48-51,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中央电视台高清后期网络制作系统的节目制作方式、系统总体构成、生产流程、系统建立的创新点等。系统建设在大规模高清制作,高质量制作同时兼顾高清广谱应用,优化上载流程,高清制作与媒资系统结合,字幕与图像分离制作同步播... 本文介绍了中央电视台高清后期网络制作系统的节目制作方式、系统总体构成、生产流程、系统建立的创新点等。系统建设在大规模高清制作,高质量制作同时兼顾高清广谱应用,优化上载流程,高清制作与媒资系统结合,字幕与图像分离制作同步播出,网络化远程审片,实践互联互通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高清后期网络制作 高清广谱应用 字幕与图像分离制作 互联互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手指静脉特征的身份认证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建国 《信息通信》 2016年第8期83-85,共3页
针对指纹识别、手形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等常见的生物认证技术的缺点,文章深入研究了一种基于人体手指静脉特征的身份认证方法。根据手指静脉不同区域灰度差别较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分区域处理与形态学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分离... 针对指纹识别、手形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等常见的生物认证技术的缺点,文章深入研究了一种基于人体手指静脉特征的身份认证方法。根据手指静脉不同区域灰度差别较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分区域处理与形态学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了静脉和背景,并且为了减少系统响应时间,引入了将图像归一化的思想;最后,将手指静脉纹路进行了细化,并用模板匹配识别的方法实现了整个系统的设计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识别 手指静脉 图像处理 图像分离 模板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